世界史纲与全球通史

2022-08-25

第一篇:世界史纲与全球通史

读《全球通史》第31章:中国与日本有感

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班级:环工3班

学号:201230230310

姓名:林立

读《全球通史》第31章:中国与日本有感

【前言】《全球通史》是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斯塔夫里阿诺斯享誉世界的作品,其中第31章“中国与日本”主要对比了19世纪中叶,远东这块最慢受到欧洲扩张影响的地区发生了突然而剧烈的变化。首先是中国,然后是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万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近代中国对西方文明也经历了从抵制到接受。从照搬到演绎的过程。但相比于邻国日本,近代中国似乎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慢一拍。本文试运用对比的方法,对近代中国与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一、中国与日本面临西方入侵的相似性

“1842年的南京对中日两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年中国签署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对中国来说。它是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又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鸦片战争中。中国就萌发了新思想,这其中林则徐和魏源是当然的代表。早在战争没有打响之前。林则徐就已组织人手翻译外国书报,仿制西洋军舰,还组织编写了《四洲志》。其后的魏源把《四洲志》续写成《海国图志》。还喊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这之后,又有姚滢,严复等人出现。但他们全是旧的地主阶级的代表,从那个口号当中就能看出问题。师夷的目的仅仅在于制夷。假如成功达成目标。那么制夷之后去干什么呢?不用多想,等四方安定,自然又是升平盛世吧!更何况此时的北京朝廷还是一片死寂。

此时的日本,虽未开国,但已有所行动。其中的代表就是佐久问象山。他于这一时期向幕府提出了“海防八策”,其中提出了最基本的一些海防建设方案。1853年之后的幕府和明治政府初期都延续了这些政策。1853年黑船来日之后。幕府虽然充当了不幸的历史角色,但依然抓紧向西方学习。许多影响日本至今的制度,就是在这一时期确立的。例如日本海军的远航制度。虽然幕府的所作所为依然是为了维护其腐朽统治,依然还梦想着“两百年太平”,但其反应速度要比京城朝廷快得多。可就像一切腐朽的东西一样,不论是江户幕府,还是京城朝廷,在新事物面前显得脆弱而不堪一击。

二、中国与日本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比较

“这两个远东国家都受到了根本的影响,不过是以完全本同的方式。日本能采纳和利用西方强国的手段,并将它们用于自卫及后来的势力扩张。相形之下,中国却不能重新组织自己以迎接西方的挑战。”

近代中日历史的不同面貌,主要是由近代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特别是工业化的不同成效所决定的。

关于近代工业的发展。两国在19世纪50和60年代相继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两者的结局却不同:日本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任务,而中国根本未能实现工业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学者们多强调两国政府的方针和措施的不同。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对封建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根本性变革,为工业化创造了基本前提,而中国洋务运动不仅没有触动、反而维护封建制度,从根本上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明治政府很快从以官办工业为中心转向大力扶持民间工业,而洋务派却始终对民间工业加以控制乃至压制。明治政府采用西方近代经济制度和经营管理方法,而洋务派却拒绝采用西方近代经济制度,将衙门作风带入企业经营管理。在技术和管理上日本很快由不得不依靠西方人转变为自立,而洋务派却始终没有摆脱对西方人的依赖。明治政府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的意识比洋务派更强烈,措施更得力。

三、中国与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结果

“一场战争——甲午海战,验证了中日向西方学习的成果。” 中国依靠洋务运动建立了北洋水师,日本也建立了日本联合舰队。但中国还保留着封建制度与落后的军队管理体制,日本人和中国人大不相同,他们已有能力使西方技术适应他们的需要,有能力建立一支有效的军事力量。在达到其他东方国家当时所不能达到的水平之后,日本这时便迫使朝鲜接受一些内容不十分明确的要求。传统上,朝鲜人承认中国的宗主权,但他们还定期向日本纳贡。因此,1894年,当朝鲜为镇压起义请求援助、中国为此向那里派遣一支小部队时,日本人的一支海军分遣队也登陆了。两支军队发生冲突,1894年8月,中日双方正式宣战。中国军队又轻易地被击溃了,1895年4月,北京不得不接受了《马关条约》。条约的条款要求中国赔款,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岛、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并再开放四丁通商口岸。

日本在朝鲜战胜中国、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并利用战争赔款继续壮大自己,跻身列强行列。

四、近代中国与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差异的原因

“亚洲最大的钢铁企业------汉阳铁厂建成时,西方称此为比强兵劲旅更可怕的"黄祸"。然而军事不能孤立于政治之外。政治的腐败导致军事成果最终化为乌有。甲午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当时就认为,30年后日本会兴旺起来,中国会更加衰弱下去。根据就是日本使节到欧洲,注意的是讲求政法,兴办工商,研究学术。而中国人到欧洲则是忙于探询军火的价钱和何种军舰装备精良。思想观念的不同造成了中、日在近代化过程中分道扬镳。

第二篇: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读后感:

时间紧迫,我只能从中截取部分感兴趣的内容走马观花,虽然仓促,却也学到些许东西。下面就谈一下我的读史感受。

在《中文版序言》一节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劈头就上来一句“不过我也感到有点不安,因为我担心中国学生在阅读时将不会给予足够的批评。”这倒奇了,人家不批评他倒感觉忐忑不安?作者紧跟着说道:“人们阅读任何东西都应提出批评,这是因为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东西能作为真理或完整的模式而被人接受的时代。”

妙哉!此言正对我的胃口。无论对待什么事物,我总会很尽量去发掘它的缺陷,要知道,在这个社会,“危机即商机”,任何缺陷只要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加以改造,便可以不断获取成功,反之则步步被动。

正是持着这种批判的态度,作者看到“在富有魅力的美国,我们发现太阳并不明亮,人民也并非幸福。相反,今日的美国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许多严重的问题日益加深。”“如今,再也不存在什么世界性的社会模式了,因为所有社会都处在深深的危机中……就总的社会模式而论,却没有一个可鉴用。”作者还不无幽默地告诫我们“或许,我们应该记住毛主席的劝告:我们能从反面的经验中学到某些东西。”

作为一位西方学者,作者能够勇敢地批判其所属的的社会,而不会像我们诸多的历史粉饰家那样遮遮掩掩,粉饰太平,大叫“光明是事物的主要方面”、“应该多看光明面”!这一点对于研究历史是具有

第 1 页

相当重要的意义的。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为打破史学界多年的积习——“西欧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全书应用了崭新的“全球史观”,亦正如作者所说“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判然不同。”

长期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深受“西欧中心论”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动辄用十分机械的“阶级分析法”来切割历史。而今,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的逐步推进,我们应当以更加科学和全面的眼观,来看待我们的历史,我们现在周边发生的事件,以及我们的未来。这也正是我们学习《全球通史》的意义所在。

西方人著史,习惯于摆出史实,罗列例证,再在最后做一个概括性的总结。而非像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一样,喜欢给出现成的结论,让你去背诵。实际上,真正的历史学也正应如此,摆出史实,是非由你读者自己去作独立判断。不应该为了强求个人思想与主流意识形态“高度统一”而把作者的意志强加在读者头上。实话说,对以前历史教科书上的诸多说法,我是不能苟同的,有时为了应付考卷上的试题,不得不照搬书里面的结论,总令我感到阵阵的恶心和不服。

本书的作者又言:人类历史中的许多灾难都源于这样的一个事实,即社会的变化总是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变化。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人们十分自然地欢迎和采纳那些能提高生产率和生活水平的新技术;但是,人们却拒绝接受新技术所必需的社会变化,因为采纳新思

第 2 页

想、新制度和新做法总是令人不快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的孩子还是幸福得多了,现在的历史教材都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发展一步步进行着改革。自然,书中还有不少的“西欧中心论”和所谓意识形态的束缚,但毕竟已经比我们读中小学那个时代好得多了。

在书中,作者主要提出了如下这些内容,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是关于学习。作者认为,人类进步关键在于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和互相影响。只有那些最接近、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民族,才最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处于领先地位。他们是被迫这样做的,因为这样做既选择了机会同时也选择了压力。如果没有抓住机会,他们就会不断被同化或消灭。这样的理论颇可以引用到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我们的社会充满竞争,只有不断向周围的人学习,我们才能适应社会的竞争环境,避免被淘汰的命运。一味地闭关自守骄傲自大,最终则是自取灭亡。

第二是关于合作双赢。作者认为,以往人类生活在短缺的世界中,可资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一方得益必然引起另一方的受损。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个人之间和国家之间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的损人利己的战争。而在当代,人类进入一个物质财富能满足所有人类需求的时代。目前我们人类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不再是经济效率,而是能否建立一种合作双赢的社会关系,使充足的物质财富得以公平合理地分配和利用,从而使人类回归到自由和睦的状态之中。

这些便是我泛读《全球通史》,纵览世界后的些许体会。

第 3 页

第 4 页

第三篇: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读后感

胡之阳

《全球通史》是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代表作。它的涉及范围很广,除了政治,经济外,它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社会等各个方面,有强烈的现实感。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唐太宗说的好,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中华民族为落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好不容易才走上了对外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轨。我国若想要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就要以史为镜,面向未来,从历史中获得经验与教训并将它们用在未来的发展中,这就相当于获得了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富。

读完这本《全球通史》后,我对西方的兴衰,我们中国的发展有所感悟。 西方国家的兴盛可以说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产物。文艺复兴肯定了人的成就,而宗教改革则使权力从教会转移给了政府,早期资本主义也在欧洲出现。早期资本主义的出现使西方国家迫切地需要市场和贸易——资本主义的发展依靠市场经济——。于是哥伦布,迪亚士,达迦马,麦哲伦等人便应命去海外寻找市场。在西、葡、荷、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之间的霸权争夺时经济成了决定胜负的因素。上述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强烈欲望在很大程度上,所以两次工业革命归根到底就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互相竞争市场的产物。两次工业革最终使一些国家崛起,美国和德国便是其中的代表。。德国的实力很强,但是殖民地面积却很小,这让德国统治者很不甘心,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并给欧洲国家带来很大的损失。后来因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严重影响了德国日本等国家,它们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欧洲乃至世界都造成了空前的损失。两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欧洲人自己害了自己。可以说,欧洲的霸权主义是他们衰落的根源。如今,全球公认的超级大国美国搅乱我国东海、南海的局势来巩固自己的霸权地位,其飞机,军舰甚至对我领海进行抵近侦察,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无疑会将他们自己推向无底的深渊。资本主义霸权违背了当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潮流,终将为他们的做法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当今的世界潮流是合作共赢,所以进步无疑会选中以共同富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国家绝大多数属于欠发达国家。故这些国家大都希望和平发展经济。苏维埃联盟不尊重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要做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内忧外患,从而解体的下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共同富裕,如若不能使人民共同富裕,也就不能使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苏联身为社会主义国家却把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和平搞乱,不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发展,共同富裕,是解体的根本原因。不管是对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对资本主义国家,我们都要尊重他们,保持和平稳定,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美国、英国三个国家精诚团结,通力合作,才有了诺曼底登陆的伟大局面,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意识形态不同,但是也可以通力合作,取得很好的合作效果。今天,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因为二战中实力被大大削弱,霸权思想逐渐淡化,社会质疑国家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的分歧也越来越少,它们共同打开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读完整本《全球通史》我所感悟到的ianshi以上这些。总的来说,当下的社会应当是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当下的世界潮流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曾经说过:”历史的潮流是只能去迎,而不可抗拒的。”我们想要强大,就必须要顺应这样的潮流和其他国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同时,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还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沿着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计划而奋斗!

第四篇: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世界史

在人性本私的历史中,历史的主体是人以及人组成的不同群体,而在他们的活动中,生存以及更好的生存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则。再养一场生存游戏就像是一场博弈,可以用博弈的观点来透视历史上的生死存亡是十分合适的。读史让人明智。 在博弈的视角下的全球通史中,获得利益是所有具有理智的人都追逐的目标,而力量则是获得利益的最大保证。

再看到社会的起源这一部分时,想到了一个网上流传的故事,正好十分的形象。

实验人员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头上有一串香蕉,旁边有个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直新的猴子A 。A看到有香蕉便立刻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狠狠地揍,因为其他猴子认为A会害他们被淋到。如此以往,每只旧猴子都被一个个换出去了,笼子里的猴子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动香蕉的猴子会被狠狠揍。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实验继续,人员改变了装置,水只会喷向想拿香蕉的那只猴子,人员又换出了一只猴子,换进了一直特别强壮的猴子C。C当然看到香蕉也是马上去拿,其他四只猴子想要揍他,结果被强壮的C狠狠揍了。于是,C拿到了香蕉,也被淋湿了。其他四只没有香蕉吃也比较开心,毕竟没被淋到。后来C发现只有去拿香蕉的猴子会被淋到,他就强迫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其他三只更加开心起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于是5只猴子分成了3个阶级。这就是阶级的起源。

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便没再忘掉,反观史书上复杂的理论来解释道德、阶级的起源。这样一个故事是我所想到概括这两个起源最好的方式。

再来分析一下。这个香蕉就是人类社会中的利益,猴子们追逐香蕉,便体现了人类自私的天性———趋利避害。

就像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假设的人类的原始状态。在没有工业、知识、艺术、社会的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就像狼与狼一样,是“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每个人都力图保护自己的利益,企图占有别人的东西,每个人是每个人的敌人。而为了摆脱这一状态,便会聚在一起有了新的契约,这就是国家的形成。理论上说,国家和道德都是为了使人类走出战争困境的机制,而这种机制的特点就是赏罚。通过法律来制约,是新的社会的诞生。

但是不论强盗还是受害者,不论国王还是劳动阶级,他们关注的最基本的东西,还是利益。 理智、正义和平等都没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地球上的人类,唯有利益有这种力量。

第五篇:《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全球通史

第一编

史前人类

第一章

人类-食物采集者 a) 从类人猿到人类 b) 食物采集者的生活 c) 种族的出现 第二章

人类-食物生产者 a) 农业的起源 b) 农业的传播 c) 农业的种类 d) 食物生产者的生活 e) 对人口和种族的影响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人性的本质

第二编

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之前)

第三章

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000年) a) 古代文明的起源 b) 古代文明的传播 c) 古代文明的类型 i. ii. iii. iv. 美索不达米亚 埃及 克里特 印度河 v. 商朝

d) 游牧民族获得权力 e) 游牧民族摧毁古代文明 i. ii. iii. iv. 中东 希腊 印度 中国

第四章 古典文明开启欧亚大陆一致性(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 a) 一致性的根源 b) 商业纽带 c) 文化纽带 第五章

希腊-罗马文明

a) 希腊文明的形成时期(公元前800年-前500年) b) 希腊文明的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年-前336年) c) 古典时代中的希腊文明

d) 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36年-前31年) e) 罗马历史上的早期共和国(截至公元前264年) f) 罗马文明的后期共和国(公元前265年-前27年) g) 早期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284年) h) 后期罗马帝国(公元284年-467年) 第六章

印度文明 a) 雅利安人的影响 b) 改革与反改革 c) 孔雀帝国

d) 侵略者、商人和传教士 e) 芨多古典时代 第七章

中国文明 a) 过渡时期 b) 哲学家和经典 c) 秦帝国 d) 汉帝国 e) 汉帝国的衰落 第八章

古典文明的终结 a) 古典文明的衰落 b) 蛮族的入侵

c) 居住在西方的日耳曼人和匈奴人在西方 d) 蛮族对西方的持续入侵 e) 西方历史的独特性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

第三编

欧亚大陆中世纪的文明(公元500-1500年)

第九章

中世纪文明形成欧亚大陆一致性 a) 商业纽带 b) 技术纽带 c) 宗教纽带 d) 扩大的视野 第十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 a) 穆罕默德 b) 征服时期

c) 从阿拉伯王国到伊斯兰帝国 d) 伊斯兰教文明 e) 哈里发统治的衰落 第十一章 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入侵 a) 突厥人的入侵 b) 成吉思汗的征服 c) 蒙古帝国 d) 蒙古帝国的衰落 e) 突厥人的复兴

f) 突厥人和蒙古人入侵的意义 第十二章 传统的拜占庭文明 a) 拜占庭的出现 b) 拜占庭的黄金时代 c) 拜占庭的衰落 d) 拜占庭的灭亡 e) 拜占庭的遗产 第十三章 传统的儒家文明 a) 隋朝和唐朝 b) 宋朝的黄金时代 c) 元朝蒙古人的入侵

d) 明朝的民族中心主义和内向型 e) 中国文明在日本 f) 日本的封建制度 g) 日本的内向型和孤立 第十四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 a) 西方的多样性 b) 地理背景 c) 技术的进步 d) 发展中的经济 e) 新君主国的崛起 f) 文艺复兴的酝酿 g) 西欧的扩张主义 h) 西方文明中的女性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发达社会与“遏制领先”

第四编

公元1500年以前的非亚欧大陆世界

第十五章 非洲 a) 地理环境 b) 农业和铁器 c) 伊斯兰教 d) 贸易与苏丹帝国 e) 王国与诸侯国 第十六章 美洲和澳洲 a) 土地和民族 b) 美洲的土著文化 c) 美洲的土著文明 d) 历史上的美洲和印第安人 e) 澳大利亚

第十七章 欧洲扩张前夕的世界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历史中的种族

第五编

公元1500年以前各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十八章 西方扩张时的穆斯林世界 a) 现代穆斯林帝国的崛起 i. ii. iii. 奥斯曼帝国 萨菲帝国 莫卧儿帝国

b) 穆斯林帝国的辉煌 i. ii. iii. 军事力量 行政效率 经济的发展

c) 穆斯林帝国的衰落 第十九章 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 a) 中国文明的连续性 b) 皇帝的更替 c) 与西方的早期关系 d) 日本吸收中国文明 e) 德川幕府 f) 与西方的早期关系

第二十章 扩张中的西方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 现代化 b) 文艺复兴 c) 文艺复兴的遗产 d) 德国宗教改革 e) 德国以外的宗教改革 f) 天主教改革 g) 宗教改革的遗产

第二十一章 西方文明的扩张:经济扩张和国家建设 a) 扩展中的经济 b) 技术的发展 c) 资本主义的出现 d) 民族君主国的崛起 e) 扩张前夜的西欧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历史与关于历史的流行理论

第六编

西方崛起时的世界(公元1500-1763年)

第二十二章 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 a) 伊比利亚扩张主义的根源 b) 哥伦布发现美洲 c) 葡萄牙在亚洲 d) 世界的瓜分

e) 西班牙征服者和新西班牙 f) 伊比利亚的衰落

第二十三章 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a) 西北欧早期的扩张 b) 荷兰的黄金世纪 c) 英、法竞争 d) 英国的胜利

第二十四章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a) 俄罗斯扩张的地理环境 b) 俄罗斯的早期扩张 c) 征服西伯利亚

d) 西伯利亚的行政管理和发展 e) 征服乌克兰

第二十五章 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a) 新的全球性视野

b) 人类和动植物的全球性扩散 c) 全球性经济关系 d) 全球性政治关系

年 1700-1763e) 全球性文化关系 f) 历史视野中的近代初期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从世界历史看地区自治与全球统一

第七编

西方占优势地位时的世界(公元1763-1974年)

第二十六章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a) 科学革命的根源 b) 科学革命的历程 c) 科学革命的意义 d) 工业革命的根源 e) 工业革命的进程 f) 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影响 i. ii. iii. iv. v. vi. 工业革命的传播 人口的增长 城市化 财富的增长 新消费主义 女性的新角色

g) 工业革命对非欧洲世界的影响 i. ii. iii. 早期帝国的欧化 新帝国主义征服新帝国 新帝国主义的影响

第二十七章 欧洲的政治革命 a) 政治革命的格局 b) 英国革命 c) 启蒙运动 d) 美国革命 e) 法国革命 i. ii. iii. iv. v. vi. 革命的根源 贵族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民众革命 战争和恐怖 拿破仑

f) 民族主义 g) 自由主义 h) 社会主义 i) 政治革命中的女性 第二十八章 俄国

a) 1856年以前的俄国和欧洲 b) 俄罗斯和欧洲,1856-1905年 c) 1905年以前的俄罗斯和亚洲 i. ii. iii. 阿拉斯加 阿穆尔河流域 中亚 iv. 满洲和日俄战争

d) 第一次俄罗斯革命芨其后果,1905-1914年 第二十九章 中东

a) 巴尔干半岛的基督教徒 b) 土耳其人 c) 阿拉伯人 第三十章 印度 a) 印度的传统社会 b) 英国的征服 c) 英国的统治 d) 英国的影响 e) 印度民族主义 第三十一章 中国和日本 a) 中国的开放 b) 中国的改革与革命 c) 日本的现代化 d) 日本的扩张 第三十二章 非洲 a) 奴隶贸易 b) 探险时代 c) 非洲的瓜分 d) 欧洲的影响 i. ii. iii. 经济影响 文化影响 政治影响

第三十三章 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 a) 种族上的欧化 b) 政治上的欧化 c) 经济和文化上的欧化 第三十四章 波利尼西亚 a) 岛屿和航海者 b) 商贸与殖民地 c) 欧洲的影响

第三十五章 全球统一性的巩固 a) 欧洲的政治优势 b) 欧洲的经济优势 c) 欧洲的文化优势 d) 白人的责任

e) 对欧洲优势的最初挑战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马克思的预期与世界历史的发展

第八编

197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

第三十六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影响 a) 战争的根源 i. 经济上的竞争 ii. iii. iv. v. 殖民地的争夺 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 不可调和的民族主义情绪 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

b) 萨拉热窝

c) 战争的欧洲阶段:1914-1917年 i. ii. iii. iv. 1914年:西线的消耗战 1915年:东线上的俄国退却 1916年: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1917年:流血和失败主义

d) 战争的全球阶段:1917年的俄国革命 i. ii. iii. 三月革命 两次革命之间

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

e) 战争的全球阶段:美国的介入 f) 和平解决

g)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历史上的作用 第三十七章 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 a) 土耳其 b) 阿拉伯中东 c) 印度 d) 中国 第三十八章 1929年以前的欧洲革命与和解 a) 共产主义在俄国的胜利 b) 共产主义在中欧的失败 i. ii. 德国魏玛共和国 中欧的革命与倒退

c) 意大利成为法西斯国家

d) 西欧的民主问题欧洲的稳定与和解 第三十九章 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a) 五年计划 i. ii. iii. iv.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苏联计划经济 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b) 大萧条 i. ii. iii. iv. 经济崩溃的根源 世界范围的大萧条 社会和政治影响 国际影响

第四十章 走向战争(1929-1939年) a) 日本入侵满洲 b) 意大利征服埃塞俄比亚 c) 西班牙内战 d) 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e) 战争的到来

第四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a) 战争的欧洲阶段 i. ii. iii. iv. 瓜分波兰 从波兰到法国 不列颠战役

对巴尔干半岛各国的征服

b) 战争的全球阶段 i. ii. iii. iv. v. vi. 入侵苏联 日本袭击珍珠港

1942年:轴心国胜利的一年 1943年:形式的逆转 欧洲的解放 日本的投降

c) 世界历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十二章 诸帝国的终止 a) 殖民地革命的根源 b) 印度和巴基斯坦 c) 东南亚 d) 热带非洲 e) 南非 f) 中东

第四十三章 大同盟、冷战及其后果 a) 战时的团结 b) 欧洲的冷战 c) 远东的冷战 d) 冷战结束

第四十四章 第二次工业革命:全球性影响 a) 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源和性质 b) 对发达的第一世界的影响 i. ii. iii. 战后的繁荣与衰退 社会影响

对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

c) 对不发达的第三世界的影响 d) 对全球的影响 i. ii. iii. iv. 对生态的影响 对种族关系的影响 对于性别关系的影响 对于战争的影响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第一编

史前人类

第一章 人类-食物采集者

 生物是由非生物自然进化而来的。按照组织的分类等级标准将所有的物质加以分类,在这一组织的某一等级上无机物转变成了有机物。更具体地说就是,电子、质子和中子相互结合形成各种原子,各种原子相互结合组成各种分子,各种分子再组成有机化程度的聚合体,其中有一类有机聚合体形成了生物。

 从宏观的视角来看,人类的出现是地球发展进程中的第二大转折点。第一大转折点是生命从非生命物质中进化出来。人类既改变自己基因,又改变所处的环境的第三大转折点也即将来临。  人类,且只有人类,能够创造一个自己想要的环境——这一人化的环境被称为文化,因为只有人类能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或抽象出概念和事件。只有人类能笑;只有人类知道自己会死去;只有人类才思索宇宙及其起源,才考虑自己在宇宙中的位臵和自身今后的命运。

 从技术变革的产生到允许其大规模发挥效用所必须的社会变革的出现时间,存在着一个时间差。造成这种时间差的原因是:技术变革因为能够提高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通常很受欢迎,所以马上会被采用;而社会变革则由于要求人类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通常会让人感受到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通常也就会遭到抵制。这就解释了当今社会的一个悖论,即人类在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变得越来越能依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环境的同时,却不能使他们的环境变得更适于居住。简而言之,人类作为一个种群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自身知识的不断增长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智慧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

 农业革命还触发了一场链式反应,它引发了城市化,阶级分化以及社会分裂,从而损坏了原始社会令人神往的平等,但这一来它也打破了部落通过传统主义形成的约束性的结合,使人性得到了解放。

第二章 人类-食物生产者

 新时期时代的人与他们旧石器时代的前辈在两个方面有所不同:一方面新石器时代的人不再用打制法,而是用磨制法来制作石器;另一方面是他们食物的来源大半或全部都是靠栽培植物和蓄养动物,而不是靠狩猎或采集去获得的。

 早期农业的粗放性,使得休耕的土地与正在种植的徒弟的比例在任何时候总是处于5:1到10:1之间。因此人类不断地“脱离”原来的农业居留地,进入食物采集者居住的人口比较稀少的地区。农业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从其发源地(中东)向四面八方传播。  最早的农耕技术被成为“刀耕火种”技术。

 迄今为止,欧亚大陆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伟大文明兴起和衰亡的历史,而每一个伟大文明的衰亡都是因为内乱削弱了其自身的力量而游牧民族又随时准备入侵。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人性的本质

 历史教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核战争并非不可避免。因为战争的发生不是因为人类的本性,而是因为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又是由人类组成的,因而它也可以由人类重新构建。我们真正继承的是塑造和完善自身的能力,我们不是被动地接受塑造,而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第二编

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之前)

第三章

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000年)  最早的文明中心是苏美尔,其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伊拉克。  伴随着影响深远的技术进步,产生了影响同样深远的制度改革。两者先是相互作用,然后共同促使城市产生和文明形成。  阶级分化:村社圣祠(巫师)-城市寺院(祭祀)-军事首领(频繁的战争)-国王。

 在看到各古代文明独特性的同时,我们也应承认他们具有某些共同性,其中最显著的两个共性可能就是,社会关系的不平等和性别关系的不平等。

第四章

古典文明开启欧亚大陆一致性(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

 古典文明时代最引人注目的的特点就是在此期间首次形成了欧亚大陆一致性。

 铁器的普及使得文明核心区的范围相应地扩大。

 随着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社会和政治也发生了同样重大的变化:军事贵族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的蛮族入侵活动中所获得的显赫地位由于商人、工匠和海员阶层的兴起而日趋瓦解;旧的部落社会由于铸币的出现正在经历变革;个人的依附效忠关系正被市场需要所代替。

 那时期的发展变革引起了社会关系、政治组织、生活方式和谋生之道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这样普遍的根本性变动使人惶惶不安,令人无所适从。它促使人们深刻自省,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寻求新答案;也促使思想家们重新评估他们各自的传统,或将其抛弃,或使之适应过渡时期的需要。当时引起人们思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理想政府的道德基础,社会制度的作用,以及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和目的等方面。

 到公元一世纪时,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低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从而使得各帝国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相互影响。

 东西方贸易大发展始于公元前后,约持续了两个世纪。贸易大发展的一个原因是中国在中亚不断增长的影响。中国打通了好几条路上商路,促进了丝织品这种最重要的跨地区贸易品种的销售。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包括整个地中海以及欧洲中部和西北部大部分地区在内的罗马帝国的统治得到了加强,出现了所谓的“罗马治下的和平”时期。在这一时期里过去一直阻碍贸易的土匪和海盗行径已经绝迹,关税壁垒和各种杂费也几乎全被削减。此外,帝国的富庶也促进了贸易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富裕的罗马统治阶级喜爱奇特的外国货,又有钱购臵这些奢侈品。  希腊殖民扩张运动的结果便是产生了大量独立的城邦,而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

 希腊文化传遍整个东方,主要是靠追随亚历山大军队东进的希腊商人完成的。同样,印度佛教传播到中国的历程也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追寻到。

 真正的音标文字是由腓尼基人完成的,他们于公元前13世纪将原有文字发展成由23个辅音字符组成的字母系统。这一字母系统后经由希腊人增补原音字母而进一步完备,形成希腊字母。  字母文字的意义就在于它开启了智力交流的世界,使智力交流的范围远远地突破了从前仅囿于祭司和官吏独享的那个圈子。  尽管希腊文化的传播令人印象深刻,但它却并没有在中东留下永久的印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希腊文化的影响仅限于希腊殖民者居住的城市和一些希腊殖民王国的宫廷所在地。虽然有些土著民族也受到了影响,但真正受到影响的则几乎仅囿于少数上等阶层。广大农村甚至许多城市的绝大多数民众仍在继续说自己的语言,崇拜自己的神。由于希腊文化并没有深深扎根,因而它也就不能永久地在它的移植地生存。

 比希腊文化的影响要持久得多的是基督教和大乘佛教这两大世界性宗教的影响。基督教和大乘佛教与古典时代后期从其各自的发源地中东和印度开始向外传播。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基督教传遍了整个欧洲,佛教则赢得了亚洲的大部分。这量大宗教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共同具有的某些新特点:其一,他们都着重于灵魂的拯救,允诺来世可以获得永恒的幸福;其二,都坚持平等主义——向所有请求加入的人敞开大门,不论男人或女人、富人或穷人、自由人或奴隶,都一视同仁;最后,都强调崇高的道德准则,强调要灵魂得救就必须遵守这些准则。 第五章 希腊-罗马文明

 到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地区部落制让位于城邦制,其他社会等级联合起来向贵族阶层发起挑战,工商业开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希腊的殖民地也又开始逐渐遍布整个地中海沿岸一袋。所有这些发展构成了希腊世界形成时期的全面转变,并为它后来顺利地进入古典时代打下了基础。希腊地区的地理特点是促成这些发展的基本原因。希腊地区的自然资源很贫乏,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连绵不绝的山脉,不仅限制了当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还把乡村隔成了互不相连的小块,结果造成希腊人没有天然可作为地区合并基础的地理政治中心。而入侵者在入侵之后就会在彼此隔离的村庄里安居下来。这些村庄通常坐落在易于防卫的高低附近,因为高地上既可设立供奉诸神的庙宇,又可以作为遭遇危险时的避难所。这些由村庄扩大而成的居留地一般被成为“城邦”,而提供避难所的地方则被成为“卫城”或“高城”。各城邦多设在土壤肥沃的地方或商路附近,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移民,以便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城市。许多小城邦就是这样形成的,他们彼此相互隔绝,但却又生气勃勃地独立发展。  7世纪时希腊社会的改革运动大大加强,这应归功于以往在战场上起决定先作用的贵族骑兵此时已为穿戴盔甲的重装步兵所取代。。这一新军种不仅瓦解了贵族政治权利的军事基础,而且提高了那些独立的、能为自己提供进入方针必须装备的农民和工匠的地位,增加了他们的政治影响。

 希腊人赢得希波战争的胜利有着重大影响。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它使希腊人免遭东方专制主义的统治,得以保持自身民主政治的特色,从而为人类文明作出其独特的贡献。其次希腊人的胜利,特别是雅典海军的胜利,也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因为划船投入战斗的划手都是没钱将自己装备成重装步兵的公民,所以城市贫民这次在军事上所以的作用甚至比有财产的重装步兵还要重大。而这自然也加强了民主政治运动的发展,它在伯里克利时期达到其最高潮。

 雅典带头联合爱琴海各岛及小亚细亚各希腊城邦组成了一个同盟,因同盟总部起初设在提洛岛上,故称提洛同盟。同盟的宗旨是防备波斯人再次发动进攻,以确保盟邦的共同安全。

 对希腊人的非凡成就作出两点解释:首先,希腊人住的地方离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文明中心很近,能够从后者最早的成就中受益,但是他们之间的距离又没有近到使希腊人不能保持自己的特色的地步。城邦的出现和持久的存在,是促成希腊人取得非凡成就的第二个因素,因为城邦为文化繁荣提供了必须的制度保证。  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的强调——所有这些都是古典希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

 古希腊时代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历史上形成的东、西方各自独立发展的模型,使它们合二为一。现在,人们首次想到要把整个文明世界当作一个单位——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的文明核心区-来看待。

 古希腊名人:苏格拉底、柏拉图、荷马、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  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这标志着罗马已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

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也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

 在4世纪初对基督徒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迫害后,皇帝君士坦丁颁布了米兰赦令(公元313年),承认基督徒不再为异教徒,准许基督教同其他宗教一样享有信仰自由。

 罗马同中国一样,一旦前进到一定程度就再也不能前进了。那一限度一经达到,帝国疆界就固定下来,甚至开始萎缩,于是从前隐藏的帝国结构上的缺点也就渐渐开始显露出来。 第六章 印度文明

 4大世袭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 印度与中国不同:在中国,是长期的帝国统一间隔以短暂的分裂;而印度则恰恰相反,是短暂的统一间以长期的分裂。这并不是说印度就没有统一。印度有统一,但这是文化的而不是政治的。印度文化强调的是忠于社会秩序而不是终于国家,这从种姓等级制度的地位高于任何政治制度这一点可以证实。因此可以说,印度文明在一个范围里增进了统一的文化的同时又在另一个范围里破坏了政治的统一。 第七章 中国文明

 中国的发展史上没有明显的突然停顿。虽然也曾有许多游牧民族入侵中国,甚至还建立了某些王朝;但是最后的情况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游牧经济,而是入侵者自己被迅速而彻底的中国化。

 在中国,与文化同一性一样重要的是,各时期之间存在着惊人的政治统一性。这种政治统一性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中国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世主义,这一点可以从中国文明是世界文明中惟一的在所有历史阶段都未产生过祭祀阶级的伟大文明这一事实中看出来。

 经济的循环:社会秩序的重新安定导致人口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相应的使收入增多、国库充实。之后的稳定期间,他们将人力和财力分散到公路、运河、防御工事、宫殿、宫廷铺张和边疆战争上。因而每个王朝在它建立约100年后都会开始面临财政上的种种困难。为了弥补亏空,朝廷就会提高赋税。而赋税大部分则又沉重地压在自耕农头上。在每个朝代开始时自耕农总是占农民的大多数,但是随着赋税的增加他们日益被迫将自己的小块土地让与大地主,而自己则沦为佃农。由于地主凭借与其财产相当的政治影响只交纳微不足道的赋税,所以他们占有的土地愈多,政府的收入就愈下降,落在数目日趋减少的自耕农头上的赋税也就愈增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腹水增加,财政收入下降,公路和沟渠的修整被忽视,生产率下降,最后则是饥荒、盗匪活动和全面的农民起义。与此同时,边防可能也会被忽略,从而招致游民部落越境前来劫掠。

 公元前124年朝廷建立了一种帝国大学,即太学。

 虽然中国史学家也意识到了促成王朝衰落的各种社会和经济因素,但他们却又总是认为这些因素与他们所相信的一个更为根本性的原因——统治者是否具有合格的道德品质——相比,处于次要位臵。于是,中国的编史工作也就倾向于汇编各种原始资料而不是让史学家本人对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分析。 第八章 古典文明的终结

 各个古典文明走向衰落的基本原因就在于其生产技术水平的相对停滞不前,而这种技术水平的停滞状态则又导致社会生产率长久地保持在较低水平。

 正是这种哲学家与工匠相分离的观念阻值了欧亚大陆各古典文明的技术发展。而也正是哲学家那有条理的思维与工匠所拥有的实践经验和传统知识这两者的相互影响,才使得西方在近代完成了伟大的科技和工业革命,从而为人类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 西方长期屡遭日耳曼人、匈奴人、穆斯林、马札尔人和维京人的侵略,因而其古典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的程度也就比欧亚大陆上的其他地区远为严重。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破坏正是导致西方在近代走在世界前列的基本原因。因为在旧文明的废墟上能够产生出一种崭新的文明,一种更能适应变化中的世界的需求的文明。

 游牧民族的迁移方向一般都是自东向西,因为欧亚大草原的地理坡度使得大草原西部水源较充足、土地更肥沃,从而吸引着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

 在中世纪,蛮族的侵略在西方拖延的时间,远远超过其在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持续的时间。因此西欧也就出现了古典时代独特的结局—帝国结构及其古典文明无可挽回地消亡了。这一结果的意义十分重大,以至于它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之所以如此,则是因为古典文明大规模的消亡为早应发生的技术革命扫清了道路。

 技术停滞不前是各古典文明结构上的一个主要弱点。那么既然所有的古典文明都具有这一弱点,为什么只有西欧的古典文明会垮掉呢?首先,古典时期的西欧并不像其他地区(比如中国)那么富饶。据估计,单位面积里生产的稻米所含的卡路里,是小麦所含卡路里的5倍。因而中国的生产率也就大大高于西方,而这则又导致了中国的人口自农业出现至今也相应地比西方稠密。生产率以及人口上的优势,转而又使中国能够更好地维持帝国的官僚机构和军事机构,更有力地抗击满足侵略者——必要时还能同化他们。其次,西方缺乏可与中国相媲美的文字系统,也没有中国的科举制度。这种文字系统提供了文化上持久的同一性,而这一科举制度则使中国的行政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稳定性。最后,罗马帝国边境上的敌人更难对付。由于地处入侵路线的最西段,欧洲几乎在各游牧民族的每次进攻中都是首当其冲。此外,罗马帝国邻近的日耳曼人要比中国西北边境上的游牧民族人数更多,而且与帝国相邻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也比中国的蛮族近邻更为先进,从而其军事威胁也就更大,更长久。

 回顾历史,西方文化的这一崭新开端的重要性便显得十分明显。在古代时期的几千年中中东曾经一直都是创始力的中心,许多主要文明也都由此传播出去。而到了古典时期,大部分发明创造则都是自欧洲、印度和中国,中东却远远地落在后面。究其原因恰恰是因为中东的古代文明在公元前2000年的侵略中得以幸存下来,而边缘地区的古代文明却被毁灭,从而为新的开端——新的古典文明的出现扫清了道路。古典文明向中世纪文明的过渡也是如此。但这一次却是所有地区的古典文明都幸存下来,唯有西方例外,因而也就只有西方能够毫无束缚地朝新的方向奋进,并在中世纪发展起新的技术、新的制度、新的观念,即新的中世纪文明。到了近代,这种新的文明,就像早期农业文明必然战胜部落文化一样,远远胜过欧亚大陆其他地区乃至全世界“停滞不前”的古典文明,从而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  经济权力平等和社会地位相同是新石器时代村社的特征。  同帝国行政机构关系密切的是教会统治集团,该集团的产生也是文明的一个根本特征。这种神学和祭祀集团都是为维持显存的社会制度服务的,他们赋予政治制度和政治领袖以神的制裁力和神的属性。

 随着文明的到来,一个远为复杂的新社会出现了。因此社会也不再只有单一的文化,而是形成了所谓的雅文化和俗文化。雅文化传播于城市的学校、寺庙和宫殿之中;俗文化则存在于乡村之中。雅文化通过哲学家、神学家和文人学士以书面形式流传;俗文化则在目不识丁的农民中口口相传。

 我们还回到题目中所提的问题上: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答案是:在过去它两者都是;而至于将来怎样则取决于从过去文明中积累的知识是被用于毁坏的目的还是被用于建设的目的。

第三编

欧亚大陆中世纪的文明(公元500-1500年)

第九章

形成欧亚大陆一致性

 中世纪不同于古代时期和古典时期,它不是因欧亚大陆游牧民族的路上侵略而结束,而是因西方的海上冒险而终止的。西方探险家、商人、传教士和移民的海外扩张,标志着人类社会由中世纪向近代的过渡,标志着世界历史由欧亚大陆地区性阶段向全球性阶段的转变。

 中世纪最为著名的宗教革新运动还要数伊斯兰教的出现。除其教义外,这一新宗教在公元632年其创始人穆罕默德死后突然从阿拉伯半岛向外广泛传播,它对欧亚大陆和非洲广大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十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

 伊斯兰教在文化上取得的成就比起他们的军事扩张更为显著。尽管被征服的地区曾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中心,但到11世纪时中东地区的语言已经阿拉伯化,文化也已伊斯兰化。

 是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这两条基本纽带将哈里发统治下的各民族联结到了一起。

 伊斯兰教是一条比基督教更有力的纽带,因为他不仅是一种信仰,而且是一种社会和政治制度以及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生活方式。 第十一章 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入侵

 突厥人不是同一种族,但他们因都说突厥语系而被共同连接在一起。

 拜占庭帝国的衰亡虽然发生在1453年,但其衰亡的原因却可以追溯到1071年被阿拉伯伊斯兰教占领小亚细亚。

 公元9世纪伊斯兰教来到印度还涉及到一个社会冲突的问题,即两种不同制度的社会的冲突。也正是从这时起这里开始了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的斗争,结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半岛分裂成信仰印度教的印度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

 当人们开始相信寻求上帝比了解自然更为重要时,这就意味着经院哲学取得了胜利。  蒙古衰落的首要原因在于人口上的劣势:同属国人民相比他们人数太少,并且太不开化。正如普希金所说的那样,蒙古人是“不懂亚里士多德和代数的阿拉伯人。”因此,他们一旦从马上下来居住在被征服地区就很容易被同化。在这方面,蒙古人与阿拉伯人迥然不同:阿拉伯人拥有自己的语言和宗教信仰,这一语言和信仰为其属国人民所乐于采纳,并成为帝国统一的强有力的纽带。蒙古人在文化上远没有阿拉伯人先进,因而丝毫不具备这种优势。而且蒙古人还采用了比他们更先进的属国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从而丧事了自己的特点。 第十二章 传统的拜占庭文明

 在土耳其共和国取代奥斯曼帝国之前君士坦丁堡一直统御着这一广大地区,但在这之后基马尔〃阿塔图尔则将首都从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迁到了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的安全地带即安卡拉城。  8世纪时的拜占庭帝国是一个文化上与东方的伊斯兰教帝国和西方的新欧洲都截然不同的国家。

 拜占庭皇帝和东正教主教之间密切的相互支持,也使得帝国更加稳固。东正教教会必须依附于拜占庭朝廷的原则是举国公认传承已久的准则。

 综观历史,拜占庭显然在各个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一,他起到了屏障作用,使其后的西方能够自由地发展起自己的文明。第二,拜占庭促进了贸易和经济的全面发展。第三,在文化领域,拜占庭挽救了不计其数的古代文化艺术珍品,并将他们连同其自身的遗产一起传给了子孙后代。最后,拜占庭帝国对东斯拉夫人而言,就如同罗马帝国对日耳曼人所起的作用一样,都是该民族伟大的教育者。伟大的引导着以及宗教和文明的源泉。 第十三章 传统的儒家文明

 汉朝被强有力的地方家族所削弱,这些地方家族积聚起巨大的、自给自足的且享有免税权的地产,并在这上面建造起堡垒式的庄园,成功的与中央政权想对抗。佛寺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的分裂。隋朝和唐朝提出了解决这种政治分裂的办法。它由“均田制”组成,“均田制”的实施的确有助于削弱大家族的控制,加强唐朝统治它一度中止了半封建大地产的膨胀,也增加了国家的税收,因为虽然拥有政治权力的大地主不需要交税,但广大小农却要纳税。

 唐朝时中国的宗教信仰十分自由,思想极为开放,因而各种佛教宗派相继形成。

 在帝国统治的最后一个半世纪中,唐朝统治者面临着一个王朝衰落时通常会遇到的种种问题。帝国财政入不敷出;人口增长大于土地攻供给,农民家庭不再能分到小块土地;“均田制”被破坏,富贵人家再次搜刮农民,大肆实行土地兼并。由于税收制是以人头税为基础,因此支付不断增长的帝国开支的捐水负担也就都落在了农民头上,而这时农民占有的土地却正在减少。

 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这对整个欧亚大陆都具有重大意义。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生产率的显著提高。生产率的提高为人口的相应增长提供了保障,而人口的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如此循环往复。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活动而不是以政务活动为中心的大城市。  宋朝时期的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而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因而可以说,宋朝时的中国正在朝着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致命的事实是这一潜在的可能却从未实现。

 定都北京是元朝统治者最持久的贡献。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地处西至中亚东到满洲的交通要冲,至今仍是重要的军事、经济和政治中心。

 从推翻蒙古人在中国的统治到共和国的出现,明、清两朝统治了中国500多年。这几个世纪的中国构成了人类历史上行政管理竟然有些、社会生活安宁稳定的一个伟大范例。出现这一空前持久稳定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一种被成为“新儒学”的新的儒家玄学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绝对统治地位。

 朱熹(1129-1200年)凭借其杰出的综合才能他发展了一种解释方法,把佛教、道教的成分融入儒家。在明朝作为一种反对外来的前蒙古人统治的反映,当时社会上存在着明显的民族优越感和对过去传统的回顾。在这种气氛中,朱熹渐渐被认为是最终和绝对的权威。

 自朱熹批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这一新儒学构成了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并一直延续到19世纪后期。其结果是通过对社会存在的学术推理,使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得到加强。这从根本上有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一种与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相反的、显得有些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中国的稳定也可以归因于所谓的贵族统治阶级的顽固势力——一股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官僚帝国中同时占有土地和官职的势力。作为地主和放债者,贵族控制着乡村和城镇的经济生活。地方贵族和帝国官僚之间联系密切且相互支持。 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同一的民族,其历史的悠久无与伦比,人口也持续稳定增长……其真正原因可归结为三个原则和一种制度……这三个原则是:

1. 以德治国优于凭武力治国。

2. 选拔最贤能的人为国家效力是实现国家的政治清明必不可少的条件。

3. 如果君主道德败坏、醉生梦死,并由此导致高压的暴政,那么人民有权力处臵这样的君主。 一种机制是:

公开选拔文官的科举考试制度……

 中国古代的人民没有立法权,也没有自行收税、弹劾统治者以及限定和停止纳贡的权力,因此他们只有起义的权力。起义在中国传统上是一种宪法赋予的合法手段,人们经常以次种方式来阻止武断而暴戻的立法和行政。  明朝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根本的、影响最大的差别。商业革命和技术进步都未给中国带来彻底改变社会的革命性影响。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历史具有极强的延续性。因此可以说,是传统的官僚贵族统治集团利用新儒学作精神支柱吞噬了新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 中国统治集团另一个对内限制政策是竭力反对海外扩张。1712清朝皇帝颁布了一道诏令,禁止中国人在东南亚经商和定居。五年后,清朝又发布了另一条布告,允许那些已经定居国外的海外华人返回家乡,不必担心受到惩罚。1729年清朝再次颁布法令,规定了海外华人回国的具体日期,逾期未归者再不允许回国。这种政策同西方国家形成了何等鲜明而又惊人的对照。

 15世纪明朝皇帝下诏禁止进一步海外远征,并强迫立即执行这一禁海令。这就是中国官方对海外活动持消极态度的一个最鲜明、最重大的表现。皇帝之所以能够颁布禁海令,是因为中国商人缺乏西方商人所拥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正是由于制度结构上和海外拓张的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中国的力量却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 6世纪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氏族组织遭到破坏。最终导致日本的大化革新于645年开始,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样板将日本改革成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 国家的军事职务通常由软弱的宫廷贵族挂名充任。结果反对虾夷人的战争则由农场贵族指挥。这时,这些农村贵族和他们的侍从即武士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封建关系。这种关系以理想化的道德即“武士道”为基础。武士在法律和礼仪上享有特权,但是反过来他们也必须绝对效忠于他们的封建领主。

 由于西方强国对东南亚和东亚海域的入侵,阻止了日本扩张主义的自然发展。西方海上军事技术的明显优势以及西方传教士在日本列岛上的惊人作用,使日本人感到惊恐。为此,17世纪初德川幕府采取锁国的政策,使日本退回到几乎完全与世隔绝的境地之中。为了稳定,德川幕府从中国引入了儒家学说和制度。他们采纳了儒家对社会的四阶层划分法——即武士管理者、农民、工匠和商人,借用了儒家哲学,强调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尊卑次序。

第十四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

 “为了避免即将降临的灾难,人们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祈祷上帝的人;第二类是经商、种田的人;第三类是为了防护前两类人、使之免受不公和伤害而产生的骑士。”这既是中世纪西方社会的阶层划分:教士、劳动者和骑士。

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方新的多元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下:独立于而非听命于皇帝的教会;取代了帝国朝廷的封建君主和封建主;取代了罗马时期奴隶种植园、各自开垦荒地的自给自足的采邑;产生于城市、发展顺利从而面对贵族、高级教士、甚至君主有所冲击的新兴商人阶层。  900-1300年西欧经济稳步发展,然后就出现了14世纪的经济大萧条。这次大萧条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其中包括连年的粮食歉收和饥荒、黑死病、英法“百年战争”以及德国和意大利的斗争。不过,1400年后不久经济开始复苏,从此以后经济发展就呈现一种普遍上升的趋势。

 单就人口和贸易量而言,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但是由于这些城市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他们的地位显得十分独特。

 当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皇帝企图强迫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布雷西亚、帕尔马、维罗纳等富庶城市纳税并接受帝国管辖时,这些城市变结成伦巴蒂联盟。

 1350年不莱梅、吕贝克、斯德丁、但泽等波罗的海沿岸的90个城市组成了汉萨同盟,打击海盗,并迫使外国人承认它们的商业特权,他们也凭此实际上垄断了北欧的贸易。

 整体看来,查理曼死后西欧政治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9至11世纪,教皇和皇帝总体来说是合作的。教皇帮助皇帝反对德意志世俗贵族,作为回报皇帝支持教皇反对与罗马皇帝权威相对立的拜占庭教会势力。1073年教皇格列高里七世任职,罗马教皇的权力开始达到顶峰。教皇和皇帝为了争夺日耳曼主教的任免权而发生冲突,结果格里高利七世获胜,从而削弱了帝国行政区和皇权。到13世纪教皇英诺森三世实际上已经卷入了欧洲各国的事务之中,国王和皇帝由他认命或废黜。  欧洲君主新权力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兴商人阶层的非正式联盟。自治市的自由民向君主提供财政援助和贡献管理才干,成为国王的内侍等。作为回报,新君主向自由民提供保护,以反对封建领主和主教的频繁战争和苛捐杂税。他们还为保护商人利益废除了五花八门的地方自治权,这些地方自治权各有各的关税、法律、度量衡和货币。随着这些障碍的消除和国家法令的实施,民族君主国出现了。

 到15世纪,民族君主国的范围已初步覆盖了今天的英国、法国、葡萄牙以及斐迪南和伊莎贝拉联姻后的西班牙的版图。  4至10世纪之间,欧洲曾遭到日耳曼人、匈奴人、马札尔人、维京人和穆斯林的侵略。但从10到14世纪这种局面却戏剧性的颠倒过来,欧洲开始全线进攻。

 在西方新文明中女性的地位主要由两种制度决定——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在理论上讲,教会主张两性之间的平等,这类似于它主张的种族平等和阶级平等。然而,在实践中教会在性别问题上的的态度却极度含混不清。在教会内部,妇女不能被授予牧师的神职,也没有布道的权力。然而教会却专门为中世纪的妇女设计了一个重要机构,即女修道院。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发达社会与“遏制领先”

 中国人拥有高度发达的文化,先进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政治和提供社会凝聚力及思想意识基础的儒家学说。于是中国人也就顺理成章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文明,并将外国人视为“野蛮人”。

 在从一个历史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转变中,落后的边缘地区反过来处于领先地位的情形字历史上并不鲜见。这种发展模式表明,历史的发展并不像通常所说的“一事成功,事事领先”,人类学家将此成为“遏制领先法则”。该法则认为,在转变时期起先最发达和最成功的社会想要改变和保持其领先地位将是困难的。相反,落后和较不成功的社会则可能更能适应变化,并在转变中逐渐处于领先地位。

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充满转变的时代,历史发展的速度与中世纪相比已大大加快。仅从二战后几十年中所发生的变化来看,这种加速发展也十分明显:日本和德国的经济从战争的蹂躏中迅速恢复;苏联突然间发生政治解体,从一个超级大国变成了世界地图上的一个空白地带。在这样一个变化不断加速的时期,适应能力对个人和种族的成功——或许应该说是对个人和种族的生存——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以变应变!

第四编

公元1500年以前的非亚欧大陆世界

第十五章 非洲 第十六章 美洲和澳洲

 欧洲人对美洲的迅速入侵和开发,与其迟至几个世纪后才得以入侵和殖民非洲,形成了鲜明对比。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原因是地理环境:美洲大陆在地理上更易接近,更吸引人。另一个原因则是印第安文化的总体性质使得他们不能进行有效的抵抗。 第十七章 欧洲扩张前夕的世界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历史中的种族

第五编

公元1500年以前各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十八章 西方扩张时的穆斯林世界

 “五功”和《古兰经》的规训不但造就了一个宗教,而且形成一种社会准则和政治制度。

 约1500年后的穆斯林世界还以它的三大帝国——地跨中东、北非和巴尔干半岛的奥斯曼帝国,波斯的萨菲帝国和印度的莫卧儿帝国——而闻名于世。这些帝国当时都已臻于强盛,统治者伊斯兰教的中心地带

 穆斯林帝国衰落的原因:1.缺乏欧洲那样改革的动力。2.穆斯林对西方有一种优越感:他们妄自认为自己是不可战胜的。3.三大穆斯林帝国都是陆上帝国。 第十九章 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

 中国科举制度在发展到其比较完备的时候是由一系列的考试组成的:首先是地区和县城的县试,然后是省城的乡试,最后是京城举行的会试。

 中国第一个皇朝为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的商朝。

 继商朝之后是周朝。它虽然绵延数百年,但却始终未建立一个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的政治结构与中世纪的欧洲有些相似。周朝有许多封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争战不休。不过,对这种**的政治局面的担忧也促使中国的知识分子进行反省。

 在普通的年代里这种秩序或持久或许可被看作幸事。但是现在却是在一个生气勃勃的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稳定成了噩梦,而非幸事。

 有史以来,从未有过一个民族面对未来竟如此自信,却又对即将面临的风暴如此缺乏了解。

 大化改新始于645年,它试图仿照中国唐朝把日本改造成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 但实际上,日本人改变和调整了他们从中国借来的一切东西。他们通过允许贵族保有大地产限制了天皇的权力,他们借用汉字,但发展起了自己的文字系统。他们借来了儒家学说,但修改了其道德标准、调整了其政治原则,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同时他们还保留了日本本土的神道教。他们以唐都长安为榜样,在奈良和京都先后建立了新的京城,但无论寺院、楼阁、神龛或庭园,都确实无误地具有日本特征。

 645年大化改新所引进的中国的帝国体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有效地发挥了作用。不过,到12世纪它已为日本种种封建制所破坏和取代。原因之一是,国司们过于喜爱京都的优美,往往将自己的权力、指责委托给地方部属。另一个原因是,强大的地方豪族和佛教团体总是渴求着土地,并常以暴力夺取。这使得纳税土地的数量减少,从而也就意味着自耕农的税负增加。于是,自耕农们或者逃亡到北部边境地区,用武力驱走那里的虾夷人,或者将自身连同土地寄托给庄园主。这使他们可以免除赋税,得到保护,但付出的代价则是沦为农奴。这一过程的最后结果是,到12世纪末,纳税土地仅占全部耕地的10%甚或10%以下,地方政权已由新兴的农村贵族接管。

 在日本,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和谐远远超出中国,从而为其民族团结和民族活动提供了民众基础,进而又为其19世纪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便利。

 对于解释约始于公元前1500年的中国文明的连续性而言,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中东的历史则明显不同: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传播了新兴的希腊文化;穆斯林的征服则引起了种族、语言、文化以及宗教方面的根本变化。印度的情况也不例外: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他遭到雅利安人入侵,公元1000年后它又遭到穆斯林入侵;这些入侵都使印度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历史的发展则从未被这种颠覆性的剧变动摇过。 第二十章 扩张中的西方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中世纪后期和现代历史前期的现代化内容包括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经济扩张、资本主义的出现、国家建设和海外企业的兴起。这些发展引发了科学、工业和政治领域的一系列变革,而这些变革则塑造了人类从17世纪到现在的历史。

 现代历史学家虽然没有丢弃“文艺复兴”合格熟悉的名次,但更多的是把它定为从中世纪转向现代文明的一个过渡时期,大概从1350年到1600年,而不是一个明显的断代时期或转折点。  文艺复兴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都是商人和贵族教皇,这也是文艺复兴时期世俗主义和人文主义同时并存的主要原因。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人活着时现实的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它主要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

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是他或她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再需要关注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己本身的潜能。

 大约1550年,经历了两个世纪活跃的发明创造活动之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衰落。原因之一是1494年法国的入侵引发了其后几十年欧洲国家对意大利的战争,使意大利半岛遭受了严重破坏。从长远来看,最根本的原因则是航海家达〃迦马1498年5月22日在印度加尔各答港的登陆给意大利经济以沉重打击,它结束了意大利在贸易上的垄断地位,使印度人成为西欧和东方贸易的中间人。

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说,文艺复兴的重要性在哪里呢?显然,对人本身和人所能取得的成就的重视比中世纪的世界观更能推动海外扩张。这种观点很容易被夸大,因此需要对其做进一步调整。实际上欧洲的文艺复兴并不是以科学为向导的,其代表人物对美学和哲学精神的重视更甚于客观主义和怀疑主义。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纪的思想方式。他们继续崇尚和相信不可知和幻想的事务。他们仍然试图找到哲学家们所说的能将普通金属变成黄金的石头。他们继续相信占星术,并把它与天文学相混淆。  宗教改革的其中一个原因是,14世纪的“巴比伦俘虏”事件削弱了教皇的权威,当时法国国王菲利普四世的士兵逮捕了教皇。此后,教皇的首都迁至阿维尼翁,在那里教皇被迫受制于法国。对教皇名誉损害更大的是14世纪末的“大分裂”事件,两个教皇,一个在罗马,一个在阿维尼翁,各自宣布是圣彼得的合法继承人并把对方逐出教会。宗教改革同样有其政治原因,比如说北欧国家中国家观念的增强和许多国家内部“新君主制”的发展。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做外国人,他无权干涉国家事务和在本国疆域内征税。大众对教会收税和遍布西欧的教会土地财产十分憎恶,这成为宗教改革的最终力量。

 宗教改革引发了不同教义间的冲突和互不相容,并导致了一系列血腥的宗教战争。由此造成西欧基督教世界的解体,迫使各宗教派别认识到任何一种教派想要获得垄断地位都是不可能的。  宗教改革直接和决定性的影响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的转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宗教改革代表了现代民族国家演进史中的一个时代。

 就宗教改革产生的间接历史影响而言,它将中世纪统一的教会组织拆分为大量的地方教会,有些是省一级的,有些则仅局限在一个城市。这些地方教会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由世俗统治者控制。不管是否仍然坚持天主教教义或是拥护清教信仰的一个派别,都由世俗权力机构控制教会神职人员的任命和教会的财务。宗教改革直接和决定先的影响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的转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宗教改革代表了现代民族国家演进史中的一个时代。 第二十一章 西方文明的扩张:经济扩张和国家建设

 《威斯特伐利亚条约》(1648年)的领土条款并没能维持很久,但它整体上的影响却是确定无疑的。此后单一主权国家被认为是国际政治的基本行为体,国家间的关系被臵于公认的外交实践的原则之下。由此一个由拥有无限制主权的国家组成、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也就诞生了,这一国际社会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 西欧农奴越来越多地使用货币而不是劳动来支付地租——就这样封建领主变成了地主,农奴变成了自由农民。农奴制的衰落是西欧扩张的先决条件,它创造了一个流动性更强的社会,这个社会能够积累资本,提供组织,解放探险、征服和移民事业所需的劳动力。欧洲各国海外事业的成功程度与封建束缚的解放程度成正比。

 资本主义被定义为:“一种以获利的渴望为根本动机、使用各种精巧的、往往是间接的方法、利用大量积累的资本赚取利润的制度。”  资本主义的出现是划时代的。它不仅影响了经济,还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前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中,没有一个是建立在成长的观念上的——他们的目标只是保持、而不是提高过去物质生活的水平——但是资本主义却恰恰与之相反。利润被用来进行再投资,利润的“资本化”,即剩余价值被转化成更多资本,正是“资本主义”一词背后的逻辑。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历史与关于历史的流行理论

 为什么这么多人曾经相信或仍在相信如此众多毫无根据的理论?原因之一是人们错误地认为,相同的习俗就意味着共同的起源。  文明是从中东向西北欧、北非、南亚和东亚传播的呢,还是在这些不同的地区独自发展成长起来的?对此扩散传播论者和独立创造论者长期以来都在争论。

第六编

西方崛起时的世界(公元1500-1763年)

第二十二章 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  对欧洲其他民族来说,伊斯兰教只是一个遥远的威胁,但在伊比利亚眼里则是一个传统的、一直存在的敌人。

 在15世纪的海外事业冒险中,葡萄牙居领先地位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它疆域不大,而且位于大西洋沿岸,三面为西班牙领土所包围。这使葡萄牙人可以免受将自己的财力浪费到欧洲战争中去的诱惑。其二是葡萄牙从意大利人那里获得了较多的航海知识。  为什么只有大约200万人口的葡萄牙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高度文明的、拥有更多人力物力的亚洲各国呢?首要原因就是葡萄牙人有能够利用不久就开始从美洲大陆源源而来的巨大的金银的优势。他们来的恰逢其时,使葡萄牙有足够的资金与东方通商。另一个原因在于印度次大陆的一盘散沙。虽然欧洲人显然是不团结的——他们之间充满了政治和宗教上的纷争——但在向东扩张以获取利润并战胜伊斯兰教这一点上他们却完全一致。最后还由于他们的海军力量占有优势。葡萄牙人当时发展了有效的海军新火炮,这种火炮使他们能将舰船当作流动炮台,而不再是为部队提供膳宿的运输船。

 伊比利亚衰落的根源:将注意了集中于欧洲大陆,并不断地卷入欧洲战争;经济上长期依赖于西北欧;大批金银财宝源源流入国内,引起了急速的通货膨胀,这样一来就将西班牙工业臵于严重的不利地位,因为其产品过于昂贵,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第二十三章 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700-1763年  虽然西北欧的世界霸权直到1763年以后才得以实现,但其基础则是在1600至1763年间奠定的。

 到17世纪末,荷兰人直接管理的地区仅有一小块,但已成为荷兰保护国的国家却有很多,它们形成了一个大得多的地区。接着在

18、19世纪期间荷兰全部吞并了这些保护国,从而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 在18世纪中,荷兰在经济发展和海外活动方面落在了英国和法国后面。其衰落的一个原因在于,英、法两国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针对荷兰人的歧视性法令,坚持不懈地努力建立起他们自己的商船队。另一个原因则是它为一系列劳民伤财的战争所削弱。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荷兰人缺乏其竞争对手所拥有的资源。法国人拥有众多的人口、繁荣的农业和一个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均有出海口的富裕祖国。英国人也拥有较荷兰人丰富得多的自然资源,并享有海岛位臵带来的巨大优势——地处海岛使他们无须付出时常遭受入侵的代价。

 英属殖民地的特点之一就是人口稠密,其人口远远多于法属殖民地人口,他们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政治上的独立性。每个殖民地都有英国任命的一名总督、一个咨询会议和一个法院系统。同时几乎每个殖民地都还有一个民选的立法议会,它通常与委任的官员们不和。

 英、法两个帝国在

17、18世纪中的争斗最终以英国压倒性的胜利而告终。其原因之一在于,法国更感兴趣的不是海外殖民地,而是欧洲霸权。另一个原因是,依据殖民地的英国人较法国人要多得多。英法两国的竞争几乎持续了一个世纪,直到1763年英国大获全胜为止。在这期间一共爆发了接连四次英法战争。  最终的决战第四次战争——七年战争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终。七年战争的海外方面是由美洲的魁北克和印度的本地治里的陷落决定 的。但是欧洲方面的战争却一直拖延到1763年即交战国缔结《巴黎合约》时。

 对世界历史而言,更重要的事实则是法国从此丢掉了北美洲和印度。

第二十四章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 为什么俄罗斯人能够如此迅速地从波罗的海扩张到太平洋组?地形:组成今天大部分俄罗斯的欧亚平原被一条从黑海伸展到太平洋的天然边界所围绕。这条边界由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山脉、沙漠和内海组成。河流系统:由于地形平坦,俄罗斯的河流普遍又长又宽,没有湍流的阻碍,因而它们是非常宝贵的贸易、殖民和征服的通路和交通工具。土壤——植被带:有四种主要的土壤——植被带并行横穿俄罗斯东西。在遥远的北方,沿北冰洋海岸是荒芜的冻土带,冻土带的南面为森林带,它是四个植被区中最大的一个,森林带南部是大草原,第四个区域即面积最小的沙漠区。  一个东欧的小公国在经过几个世纪的扩张之后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它拥有除原来的斯拉夫人以外几十个少数民族。而且直到1917年这个国家仍是沙皇帝国。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后这个国家成为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后它被独联体所取代。 第二十五章 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 美洲印第安人贡献了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这些原产于印第安的作物非常重要,它们构成了今天世界上全部植物食品产量的一半。除了这些粮食作物之外,美洲印第安人还培植了两种主要的经济作物:烟草和棉花。

 到18世纪后半期,规模巨大的洲际贸易有史以来首次发展起来。而在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贩运的主要是奢侈品。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大宗生活必需品交易的扩大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从世界历史看地区自治与全球统一  公元1500年之后的时代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开始起了冲突。

 对西方全球统治的反对不足为怪。因为这种统治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偏离现象,它产生于错综复杂的特定历史条件之下,因而它的存在也必定是暂时的。

 我们这个时代**频仍,其中多数都是因为这量大相互矛盾力量的冲突而起。一方面,由于现代通讯媒介、跨国公司以及环球飞行的宇宙飞船的发展,现代技术正在前所未有地将全球统一起来;而另一方面,那些沉睡至今的大众则也开始觉醒并决心创造自己的未来,全球因此又陷入四分五裂。

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场正在进行中的战斗的结果日益变得捉摸不定。问题已经不再像几十年前那样看起来黑白分明。当亚洲人民成功地采纳和应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时,这不仅仅是东西方之间的对抗。同样,当社会主义国家放弃计划经济和一党专政时,这也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抗。现在在第三世界中对所有外来模式的幻灭感都在增长,这种幻灭感导致了国家发展目标和战略陷入混乱。中国总理周恩来所称的“天下大乱”真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好描述。

第七编

西方占优势地位时的世界(公元1763-1974年)

第二十六章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 欧洲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现在化进程早在此前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上一篇:手机市场的调查报告下一篇: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