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全球通史有感

2024-04-14

读全球通史有感(通用8篇)

篇1:读全球通史有感

下一次世界大战,人们将用石头大战―爱因斯坦。

我们的历史观就是非黑即白,我们的成功标准就是非富即贵,一切过于功利,容不得也包容不了失败者,整个社会都沉浸在急功近利之中,欲速则不达,我们忘记了:失败是正常的、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最终的后果消灭了真正的创造者。“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作为律师这只鸭子,总隐隐感觉到当下我们在陷入另一种“浮夸风”中,忘记历史的教训容易重蹈覆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千人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所以我们常常讲:成王败寇,历史是由所谓“成功者”书写的,而越接近当代,历史越虚无。但真正的历史,不仅应纵向研究,还应横向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史为鉴知兴替,真正产生智慧。《全球通史》恰是一本开启我另一种思考、另一种视野的好书。

我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因为自己无知的东西太多。对历史的兴趣激发我去看这本《全球通史》,该书的作者为斯塔夫里阿诺斯,该书与施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韦尔斯的《世界史纲》、汤因比的《历史研究》、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和《世界历史》等是研究世界历史的最权威著作,对于孤陋寡闻的`我,无疑是新世界。

《全球通史》与以往我所读过的历史书不一样,他开创了新的历史研究方法,它没有专注于按朝代或按人物来写历史,它是纵览世界历史,按500年一个段落来分析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欧洲、美国、日本、非洲、俄罗斯的朝代兴衰。它更多地分析导致每个大洲国家兴衰的宗教、经济、技术、地理、文化等因素,它最主要集中于古典文明的兴衰、扩张时期文明的兴衰、新兴国家文明的兴衰。而我们最好的历史书《资治通鉴》,也只谈政治与军事,从不提文化、艺术等其他。

这本书,上下两册,我看了三遍,越看越无知,此时此刻,我的脑海里一片虚无,唯一给我最深的心灵震撼就是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下一次世界大战,人民将用石头进行大战”.历史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启示?人性的本质又是什么?通过与世无争的塔萨代人和残暴无度的芬图人鲜明对比,人类生来既不爱好和平,也不喜欢战争;既不倾向合作,也不倾向侵略。决定人类行为的不是基因,而是所处的社会教给他们的行事方法。

战争不可避免,因为战争的发生不是由于人性,而是由于人类社会的缘故。看看今天我们所处的世界,战争从未远离,伊拉克、叙利亚、乌克兰等等,炮火摧毁了不只是家园,而是人们的心灵。战争让人们对生命缺乏敬畏,残杀生命变得习以为常,生命变得一文不值,每次战争的最后都是路边堆满了无辜孩童、妇女的尸体,战争的最后都没有赢家,只有儿童的哭喊。战争只是政客的游戏,只不过死的都是我们百姓,所谓兴亡百姓苦,不幸之中的万幸我们还生活在和平的社会里。

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为1000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为5500万人,但不知下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会是多少?难怪爱因斯坦会说:下一次世界大战只能用石头大战。也许我是杞人忧天,但我知道:越是人群陷入盲目疯狂的时候,内心越需要平静的思考。我希望世界和平,借用波里比阿的话:“从前,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彼此间没有任何联系,每一种活动仅引起当地人的注意。但自那以后,一切重大事件都开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世界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在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任何的战争都会产生蝴蝶效应,形成恶性的多米诺骨牌,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不知道炮火的无情。

这本《全球通史》最让我如痴如醉的地方在于讲述唐宋的文明、古希腊文明、文艺复兴时间的文明,在于讲述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教、东正教的兴起,在于古典文明、扩张时期的文明、新兴国家的文明兴衰,在于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还屹立不倒。但与此同时,《全球通史》不仅没有解答我的很多疑惑,反而带给我更多未知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是出海探险,郑成功并没有取得像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那样的丰功伟绩;国家兴亡根本原因是什么?看似一样好似内忧外患,但实际上是否有未解的根本原因。唐宋时期的文化繁荣和罗马的文艺复兴共性与差异是什么?对当世与后世的影响又是什么?等等太多问题让我一无所知。

这本书看完以后,让我无从写读后感,只因自己对世界历史的匮乏无知,但在我心里萌生一个心愿:一定要亲自周游美国、罗马、希腊、埃及。虽不期望像托克维尔那样能写出《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但一定要增长自己的见识,看看那些名胜古迹,让历史的天空照耀自己前行。

浩瀚的历史如同天空的繁星,智慧的光芒如同流星一闪而过,就看你在何处看风景---王长清律师。

篇2:读全球通史有感

《全球通史》上面说,人类的文化从有穷人富人之分,有奴隶与奴隶主之分,有统治与被统治开始,各民族的文化都有了两种,即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这里高雅和低俗不是褒义词也不是贬义词)。往往是那些识文断字的僧侣、国王、书吏,他们作为统治阶层,有着他们的高雅文化系统。这些文化系统往往多少有些贬低生产劳动,并颂扬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高雅文化通常还比较强调忠君和谴责犯上作乱,地狱这个概念经常被解释为”那些造反者的永久集中营“。

而在广大农村,广大下层人民中还有一套文化,那就是低俗文化。常见于街头巷尾和村言俚语中。这两种文化经常相互影响,但是始终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有的时候,二者甚至会矛盾,比如印度统治阶层一直教导着人民要严守种姓制度,但是印度民间却有谚语”世间有三种吸血鬼——蚊子、臭虫、婆罗门“。我们的儒学经典叫我们要舍生取义,但是北京人有俗话”好似不如赖活着“至今仍被不少人所遵循。

《全球通史》中举到的例子是我们熟悉的祖国。中国的文人学士尊崇儒家文化,敬鬼神而远之。但是在农村,几千年来,各种占卜术、面相、手相,崇拜各种神(比如灶神、门神、山神土地、府县城隍……),甚至有如原始社会的自然物崇拜,比如崇拜某块石头(毛泽东的家乡韶山就将村口的一块大石头奉若神明,毛泽东的父母为了让这块石头保佑他们的长子,将毛泽东的乳名起为”石伢子“)。

《全球通史》提到很重要一点,就是高雅文化盛行于掌握着文字的上层人士当中,因此他们能够用文字将高雅文化加以固定并流传下去。而低俗文化则没有这个优势(特别是在古代识字者不多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人民世代口头相传。因此我们在出土的古代文献中找到的更多的是反映高雅文化的内容。书中提醒我们,在考察这些文献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其中的高雅文化部分当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全部。

我不由地想到了义和团,正是把中国的低俗文化发扬到了极致的一种情况。

我还想到了我们平时对其他民族的民族精神进行评价的时候,依据一般也是该民族文化中的高雅文化部分。因为这部分的资料我们更容易接触到。低俗部分需要从专门描写的资料中找,甚至从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小说等文学作品当中提炼。这导致我们要想知道有关其他民族低俗文化,就比较吃力。

此外,由于低俗文化流传下来不容易,就决定了其不稳定性。一个民族的低俗文化随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远比高雅文化要厉害。这也进一步决定了外人发掘低俗文化的困难。

我们中的一些人人由于自己长期生活在自己的低俗文化之中。平时接触的都是这些。所以对自己的低俗文化则较了解。因此在他们眼里,这些就是中国文化的全部;还有一些人,则把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文化当做了中国文化的全部。这两种情况都是有些片面了。

由此造成的一个不大好的现象就是某些对外国不了解,没怎么在外国生活过,没什么条件了解外国低俗文化的中国人喜欢把中国的低俗文化和外国的高雅文化作比较,然后说中国人如何如何俗气云云。这个态度我们要不得。无论考察哪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必须全面地考虑到这两个方面

最有趣的话题莫过于回忆血泪奋斗史,当一个民族的人坐在一起,当一个国家的人坐在一起,当全世界人都坐在一起,最有趣的事情就应该是回忆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国家的历史,然后自然而然的是全人类的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就是在做这件事情。

从易中天和王立群的嘴里,了解到了史学界的第一历史,第二历史的概念,而看了《全球通史》之后,似乎感觉到还有第三历史,那就是我们从小学到高中的历史课。

如果说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是歪曲或者篡改历史的话,那显然是有点儿过火了,不过在接受了这么多年历史教育之后,翻开《全球通史》再看一下,你会有惊讶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上午刚看了《星语星愿》,下午就看到艳照门的照片一样,这种感觉,大家应该了解吧。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历史也是第二历史,也带着他个人的观点,就像他在序言里所说的,”我们每一代人都需要重写历史,因为每个时代都会产生新问题,探求新答案“,每一个客观又具有使命感的历史学家的言论都值得尊重,更何况书中许多让我惊讶的史实,在百度一番之后,发现它们不过是静静地躺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以前都没有被我们看到罢了。

真的,翻开这本书,你会发现它比所有八卦杂志都更能爆料,比如:

狗吃屎这种今天让我们厌恶的行为在原始社会,对保持我们祖先居住环境的清洁起了很大作用;

包办婚姻是为了避免青年男女在被爱情冲昏头脑时做出愚蠢的选择,因为在没有社会保障体系的古代,婚姻是也最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

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都认为将科学技术应运于生产是对知识的亵渎;

古希腊人已经知道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也知道地球是圆的,甚至计算出了接近准确的地球周长,一千多年后的哥伦布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向西航行寻找中国的,但可怜的是,他的计算是基于马可波罗对于东方的描述的,而马可波罗过分高估了从欧洲到中国的距离,这就使得哥伦布以为向西航行只要几天就能到达东方,更加可笑的是,我们这位航海最伟大的人物,至死还以为加勒比群岛就是日本;

蒸汽机早在公元3世纪左右就被埃及人发明了,但那个时候只是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

多说无益,透露太多内容就没意思了,真正的乐趣要自己去体验才好,说说我看这本书的几个心得吧。

关于为什么欧洲人今天如此强大?

就是所谓的李约瑟难题吧,了解了世界历史之后,就很清楚了。人类文明首先是在两河流域兴起,中东人在早期的人类历史中可谓风光无限,小麦、牛马羊、犁、车轮等都是中东人的发明,后来就是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其实这四个古国在时间上是有错位的,互相之间也缺乏联系,真正领导了第二波崛起的是东边的汉帝国,和西边的神圣罗马帝国,这是西欧人第一次崛起,也是近代之前的一次,再后来的历史就很有趣了,由于汉武帝以及之后的历朝历代对西北游牧民族的打击,匈奴人、突厥人等在东边得不到好处,就只好往西跑,他们跑到中亚,打败当地的游牧民族,于是这些战败者又继续往西,就这样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最后倒霉的是西欧人,因为他们再往西就是大西洋了,总不能跳海吧,所以神圣罗马帝国衰落之后,西欧人就不断遭到入侵的游牧民族的蹂躏,今天中亚人和中东人的祖先都曾长期骑在欧洲人头上拉屎,直到近代,伊斯兰教的兴起和穆斯林对于陆路的封锁,最终促使西欧人不得不在海上寻找出路,于是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就接连到来了。

总而言之很简单,就是老百姓那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西欧人被其它民族欺负了两千年,现在是人家翻身的时候了,物极必反,这是我们《易经》中的核心理念,我还是非常相信的。

顺便说说咱们中华民族,说实话其实算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民族之一了,东边有太平洋,西边有喜马拉雅山脉和天山山脉,还有戈壁,北边是鸟不拉屎的西伯利亚,这真算是块儿风水宝地,所以两三千年都一直比较平稳地发展,一般的战乱都属于窝里反,好不容易被蒙古人和满人突破过两次,还是一个被赶跑了,一个被同化了,直到近代被西方入侵,也不过一百多年,现在又开始迎头赶上,所以比起其它民族,华夏族的生活一直算是很优越很幸福的。

关于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其实几乎就是传说中的天堂。一个原始社会的男人,每天只需要劳动两三个小时就可以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对于女人来说,各种家务活和照看小孩子更是十分轻松,所以原始社会的人根本不存在”劳动“这个概念,劳动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娱乐一样是丰富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他们因为食物来源广泛,所以身体非常健康,因为经常迁徙,所以居住环境也十分干净,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预期寿命可以达到60岁,更为让人嫉妒的是,生活当中最重要的部分,竟然是谈恋爱,每天谈恋爱,不停地谈恋爱……

之所以后来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世界人口的缓慢增长,最终使得生存竞争严峻,光是依靠采集食物已经不足以维持那么多的人口,于是农业发明了,于是有了阶级,有了战争,直到今天。

更多的收获,是隐性的,古人讲读史可以明智,此言不虚,当我合上这本书的时候,虽然是走马观花,但已经可以明显感觉到眼光比以前深邃了,胸怀比以前宽广了,思维方式也更趋合理了,这大概就是所谓历史的力量,事实的力量吧。

最后,分享书中引用的一句话,一句让全人类共勉的话:

篇3:读全球通史有感

关键词:全球治理,合作路径,卡蓝默

一、当代民主困境与变革诉求

当代民主形式主要指现代国家普遍实行的代议制民主。这种当代民主具备人民主权观念、人民代表模式、平等的政治权利和多数统治等特征。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主化浪潮的推进, 当代民主在世界范围的发展蔚为大观。而进入21世纪, 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呼唤着新型治理模式的产生。社会治理主体的单一性被打破, 形成多种势力的共同治理。与此同时, 世界多极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蔓延使各区域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国家范畴的治理已不适应现实需要。利维坦式国家治理模式, 限制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论美国的民主》中托克维尔高度褒扬的“乡镇自治”式的自觉性民主实践受到国家干预层面的阻碍, 对于民主实行效果的反思以及新型治理路径的发掘成为卡蓝默关注的焦点。

帕特里克·蔚五海在《民主、激情和边界》中提出:“世界空间的构建从根本上改变了民主的概念”, 认为“新的边界是地球的边界, 民主国家无法再通过将遇到的困难归咎于外界的对手而将其消除”。卡蓝默指出导致治理危机的原因:政界推卸责任;未能动员基层公务员参与改革;公共管理智力投入不足;缺乏对治理进行根本性的思考等。在全球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 传统模式不适应时代需要, 需谋求治理变革, 构筑全球性合作治理体系, 建设全人类的协同发展共同体。

二、对全球治理的现存体系的批判

卡蓝默对民主制度的批判, 实质上是对全球治理的现存体系的批判。当前的治理体系是一种“扭曲的”, 而非“真正的”全球治理。一方面, 全球治理在其市场化进程和市场矫正功能方面存在断裂和不足。许多参与者无法代表世界各国和人民的利益, 存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机构中拥有的发言权太少、发展性资源集团性垄断、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等问题。另一方面, 各国之间力量差距加大, 全球治理成为一个“争夺财富、权力和知识”的场所。在此情况下, 纠正民主的缺陷, 促进全球社会的公正势在必行。

卡蓝默理想的全球性合作治理体系是超越地缘政治的全球治理, 公民社会的建构不能局限于一个国家。这呼应了戴维·赫尔德“民主空间扩展”的思路。事实上, 自冷战结束以来, 不同民族国家联系日益紧密, 逐渐突破地缘政治模式。尽管当前治理体系中治理的范围还限于国家而非全球, 多边主义还未驯服强权, 但是随着自由民主国家的力量被全球化力量超越, 我们需要正视这种民主空间的扩展。在非国家力量发挥巨大影响力的世界中, 控制全球事务的霸权性等级体系已失去其效能, 世界走向更复杂的多层全球治理结构。卡蓝默的主张适应了全球治理新需求。

三、建构全球治理模式的路径

(一) 合作理念

迪尔凯姆依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将社会团结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将该理论推论至对全球治理问题的思考:全球治理的参与者都意识到自己是整体中不可或缺的单元, 对全球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和影响, 进而增进他们的团结感和责任感, 推进参与者间的深度合作。从社会学角度来看, 全球治理应如卡蓝默强调的, 是在合作理念下建立的。

(二) 多层全球治理结构

全球治理是一个参与主体多元的联合体。主体包括政府机构及非政府组织等。面对单边主义秩序的缺陷, 卡蓝默指出“当代社会的任何重大问题不能在一个层次、由一个机构处理”, “放弃二元对立思维方式, 多方面把握多元和统一之间的关系”, 体现了卡蓝默多层全球治理秩序思想。通过制定和实施全球的或跨国的规范、原则、计划和政策来实现共同的目标和解决共同的问题。多层全球治理较之多边主义跨越了地缘界限, 弱化强权政治的效能, 有助实现更好地实现全球合作, 促进全球社会的公正, 推进多元利益诉求的表达与实现。

(三) 治理的微观层面

值得一提的是卡蓝默注意到了政治的微观层面———培养个人政治技能。约翰·奈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指出,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全球性经济社会。多样性选择的个人由以前向组织机构求助转为依靠自助并组成非正式网络。卡蓝默的全球治理思路正是适应了个人主体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提出的。他强调实现真正的民主并不止于政治机制方面, 还需要培育一种公民觉悟和公民情感, 这于全球治理的实现同样重要。如吉登斯主张的生活政治———在一种反思性秩序的环境中, 它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政治。把自我和身体与全球范围的系统联结在一起, 全球化的影响已深入到自我的反思性投射中, 反过来自我实现的过程又会影响到全球化的策略, 个人化与全球化相互关联。在全球治理时代, 政府社会契约的强制性力量开始减弱, 政府也开始进入一个与社会之间平等制定契约和遵守契约的阶段, 工业社会中的契约精神正成为唤醒个体道德觉醒与主动合作的引信。在这关键的历史时期, 卡蓝默的“合作治理”构想对于启蒙个人于自己、国家乃至世界所担负的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四、对推进全球治理的反思

分析多层全球治理结构, 引起我诸多反思。吉登斯指出, 全球化本质的一面:在民族国家体系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主权的此消彼长过程, 一方面各个民族国家在一致行动或权利联合过程中, 会对自己的主权有所削弱;另一方面不少民族国家增强了自身的影响力或者维护自身主权的倾向。地方性互动网络的衰落使民族国家受到威胁, 而成功的经济发展加强某些民族国家。那么随着多层全球治理结构的发展, 民族国家是否仍是全球政治秩序的主导者, 国家的自主性是否会遭到破坏, 这些问题还需进一步分析探索。

但可以确定的是, 面对多层全球治理这一更为复杂多变的治理结构, 必须要建立一套以合作理念为导向的, 能够为全人类共同遵守的普遍规则体系, 用以调节国际关系和规范国际秩序的所有跨国性的原则、规范、政策、协议、程序, 以此维护国际社会正常秩序, 实现人类普遍价值。

五、结语

近代“原子化”的社会治理体系及其制度, 造就了被异化和被抽象的个人。原子化的个体基于权利和利益的交往, 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更带有工具性的色彩。卡蓝默对于全球合作治理体系的探索, 不仅对于促进国际合作、推进治理公正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更有利于实现个人“完整性”的自我觉醒。对于促进全球治理这一问题, 引用作者对于中欧合作的见解:“中欧的第三次碰撞就像是一场恋爱, 我所相信的爱情, 正如圣·埃克绪佩里在《小王子》里所写, ‘爱情, 不是两人互相看, 而是朝着一个方向看’”———在全球治理的大环境下, 参与治理的主体应树立共同原则, 培育共同合作意识与协调发展意识, 构建与时俱进、适应全球发展的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M].北京:三联书店, 2005.

[2]李强主编.民主与现代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3-4.

[3]张康之.论伦理精神[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36-133.

[4]戴维·赫尔德, 安东尼·麦克格鲁.全球化与反全球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5]戴维·赫尔德, 安东尼·麦克格鲁.治理全球化:权利、权威与全球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6]张康之.论民主困境中的治理变革——读卡蓝默<破碎的民主>[J].学海, 2006.

[7]熊培云.民主尚未成功, 世界仍需努力——访法国人类进步基金会主席皮埃尔·卡蓝默[J].南风窗/半月刊, 2005.

篇4:读全球通史有感

关键词:《全球通史》;全球史观;欧洲中心论;局限性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份出版发行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原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一书,乃《全球通史》第七版,最新版本,也是最后版本,因为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已于2004年3月去世,以后不会再版。该书一问世,就被翻译为各国文字,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读者,得到许多崇高的评价。阿诺德.汤因比说,“《全球通史》给了我强烈的现实感:它可以用来救治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由于陶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重的精神危机的一种思想武器;它有助于人们理解未来——包含各种可能性和选择的未来。”杰费里.巴勒克拉夫说,“近年来,用全球观点或包含全球内容重新进行世界史写作的尝试中,最有推动作用的那些著作恰恰是由历史学家个人独立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最为著名。”刘德斌这样评价:“本书享誉世界几十年,与汤因比的《历史研究》齐名,但比《历史研究》通俗易懂。与《梦的解析》、《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时间简史》等并列为20世纪影响世界的是十本书。”对于作者和《全球通史》的高度评价远不止这些。

为何这部史书会获得如此之高、之多的评价?究其原因无外乎几点:一,以宽宏的历史眼观,站在历史的高度和世界的宽度,运用“全球史观”来写作历史。所谓“全球史观”,又称“整体史观”,形成与20世纪40、50年代,主要是针对“欧洲中心论”而提出,主张研究历史要从全球出发,把历史当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看待。二,语言质朴无华,文字通俗易懂,没有诘屈聱牙之感,是史学和文学的完美结合。用鲁迅的一句话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符合大众阅读,并非史学专业者和史家的福利。三,在研究方法上,把历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有机结合,如文明模式理论、地缘政治理论、文明交流理论、长时段理论和宏观历史理论等。

普遍说法是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是运用“全球史观”书写历史的最经典代表,但从头到尾地仔细阅读一遍《全球通史》,有一种感觉就是“全球史观”在该书中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在某些地方还是受到了“欧洲中心观”的束缚。为什么说《全球通史》没有彻底摆脱“欧洲中心论”的思想束缚?其原因如下:

1.从整体布局看,厚此薄彼,把欧洲作为主体来书写历史。翻开《全球通史》第七版的目录页,首先看第二编“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之前)”,从这一编的章节排版先后顺序来看,就是先欧洲后其他洲,编排顺序是:第三章,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第四章:古典文明开启欧亚大陆一致性;第五章:希腊-罗马文明;第六章:印度文明;第七章:中国文明;第八章:古典文明的终结。说道古典文明,那众所周知的四大文明古国可算古典文明之列?梁启超在其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认为“地球上古文明国家有四国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 后来人们将“小亚细亚”修改为两河文明中的一个重要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都属于亚洲国家,古埃及属于非洲国家,传统的四大文明古国都不属于欧洲范围,又何来欧洲古典文明之说。虽说对传统的“四大文明古国”一说存在质疑,我们暂且不去管“四大文明古国”是否属实,但作为中国学者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对《全球通史》加以绝对赞赏,于情,我们是中国人,中国古代文明如此辉煌,我们怎愿让其把中国文明编排在后面;于理,古代亚洲文明和古代非洲文明也曾创造了辉煌,这里对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为主)却简要概括,有失公平。维尔.杜兰特称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非洲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非洲大陆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美国史家都如是说。 然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的第三卷中讲古典文明是却一带而过,说“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尼罗河、以及印度河和黄河岸边诞生了第一批欧亚大陆文明”。 尼罗河本就属于非洲,要诞生文明也应该是非洲文明,怎么可能和欧亚大陆文明产生关系。再看第五编“公元1500年以前各孤立地区的世界”、第六编“西方崛起的世界”、第七编“西方占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第八编“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从这些大标题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历史进程和时代变迁完全是由于西方世界的影响,如果没有西方文明的前瞻性,其他地区就不会发展或是发展落后。这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论”的表现。

2.从具体内容看,过分强调欧洲对于世界范围内的巨大作用。全书内容的第六编、第七编和第八编,从405页到783页,用差不多一半的文字,大幅度描述西方世界对于亚非拉地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性和主导作用。在论述科学革命的历程这一章节时,说“科学革命却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其原因似乎在于,科学仅在西方才能成为一般社会的组成部分”。 这无疑是说除了西方国家之外,其他地区和国家是没有发展眼光的,将一直处于愚昧无知的时代,要是什么时候产生了科学发明或者科学理论,都是得益于西方国家的先进思想的传播和影响。就中国而言,东汉的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不算是一项科学吗?火药、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不算是科学吗? 将科学说成是西方的独特产物,这不免有夸大其词的嫌疑。其次在第35章“全球统一性的巩固”时说“1763年至1914年间作为一个欧洲直接或间接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 试想一下,作为全球的主人的话要有多大的权力,1763年到1914年间,世界上虽说到处布满了欧洲人的足迹,但是作为主人,那么其他所有地区或国家就应该完全听从于欧洲、臣服于欧洲,换句话说就是欧洲要完全控制住世界上除欧洲以外的所有地区或者国家。就拿亚洲来说,中国只是半殖民地,在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下英勇抵抗,并没有臣服于西方;日本不但没有被殖民,反而在此期间对外扩张得到了161000平方英里的殖民地;泰国也没被殖民。说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的主人,这话出于史家之口,是否妥当?在该书的628页第四大段中以“白人的责任”作为小标题,内容虽说没有体现出对欧洲殖民扩张政策的肯定,但也不免使人产生错觉:欧洲人作为先进的民族,有其文明优越性,对外殖民扩张是给非欧洲地区传播先进文化,指引该地区发展演变,这是白种人的责任。

3.从论点论据看,个别地方有失考证。引用吉林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刘德斌先生写在《全球通史》第七版推荐序上的一段话:人们普遍认为西欧文化并没有在中世纪荡然无存,因此他关于西方何以从落后变为先进的立论就不够坚实,他对整个欧亚大陆诸古典文明历史命运的整体解读因而也就不能说完全站得住脚。拿史学做例,欧洲中世纪史学也有其独特的地位:基督教史学创立了“普遍主义”的历史框架,系统提出了历史统一性和世界史的观念,可以说这是“全球史观”的雏形;在宗教虔诚的基础上实践了史学的社会功能,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历史动力观”、“历史直进观”、“历史进步论”;在历史方法论上,确立了历史分期的观念,创立了体现历史线性发展的公元纪年法。因此,西欧文化就不存在落后与先进之说。

篇5:读《全球通史》有感:以史为镜

——读《全球通史》有感

中茶云南 杨寿双

一直以来就很喜欢读历史,感觉可以穿越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与那些历史中有趣的人们进行交流。陆续的看了很多与历史有关的书籍,但都是片段式的,就连初中、高中上历史课所学到的历史,也是明确的划分出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这次阅读《全球通史》这本书算是连贯性的对整个人类的历史做一次梳理,把以前看不清楚弄不明白的一些历史事件的关联性,看得更加通透。

这本书的时间跨度是从史前史到21世纪,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已于2004年去世,这本书是其最后的版本。

《全球通史》这本书有意识的淡化世界史中政治方面的内容,而把全人类的文化、社会生活的演进作为史学考察的重点,尽量以更加客观的角度来描写历史,让读者真正进入到“整体世界史”的思考境界,而不局限于个别地区和个别国家,对现实世界具有启发意义的思考,便于读者理解“民族国家”形式遮盖下的真实世界。

这本书从人类还是食物的采集者讲起,到人类进化为食物的生产者,进而人类发展出古典文明,欧亚大陆上的中世纪文明,也没有忘记非洲大陆上的人类文明演进,以及一些在灿烂文化边缘的被孤立的文明,最终讲到新兴西方世界的兴起与衰落,宏观上十分的全面。

这本书的每一个篇章的最后一节内容都是历史对今天的启示,这些启示带给我们的思考都非常的有意思,和我们上中学时死记硬背的历史意义很不一样,这些启示与思考并没有一个很准确的结论,它涉及方方面面,却带给人很多思考的空间。比如第一篇讲述了人类作为食物的采集者,可以采集到的食物种类很繁多,那时的人类死亡多是因为意外和医疗条件的落后,如果一个人顺利的活着,寿命并不比现在人类寿命短,这与他们丰富而又健康的饮食,以及适量的运动是相关的,现在的营养学家推荐给人们的健康饮食与当时以采集为生的人们所获得的食物结构是十分相似的,那个时候人们也主要以植物的果实为主,肉食的摄入量十分有限,而且那时人类的食物种类远比现在丰富,结构也更加合理,书中引导读者以此来反思现在生活中人类的饮食结构。诸如此类对于生活方方面面的思考还有很多,这也正是这本书有趣的地方和意义所在。

讲到有关非洲大陆的章节,也在叙述历史的同时引导人们思索曾经有着灿烂文明的非洲,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书中提供了史实和其关联性,但把思索的部分留给了读者。所以这是一本需要细细去读,慢慢去想的书,每一次阅读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收获,因为今天的我们也在进步,随着文明的进步我们对历史的思考也会更有深度、更有广度。

篇6:读《中国通史有感》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就历史著作而言,仅影响深远,卷浩繁者,就有《春秋》、《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至于《二十四史》,则更是浩如烟还非一般人能看的了。

然而现在却很少有人去研究历史了。在轰轰烈烈的经济大潮中,人们都忙着去发家致富,换思维,赶潮流,文史艺术性的东西自然被冷落了。

不过作为教师,受职业性质的限制,无暇他顾,工作之余,偶尔“旧病复发”(从小喜爱文艺),翻看一点文史之类的东西。

近日看到一本《中国通史》,(课外阅读经典丛书之一),颇受启迪。其实这本所谓的“通史”,并不是那些干巴巴的历史著作,而是本能雅俗共赏,老幼皆宜的历史故事。该书文字简练生动,明白如话,删繁就简,提纲挈领,叙述了上至远古传说,下至“五四”运动中几千年来广为流传的历史事件,对于一部文明史,虽然挂一漏万,倒也略见一斑,好像把气象万千的上下五千年浓缩成一个五光十色的玻璃球,岁小巧玲珑,却熠熠生辉,融历史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尤其对于青少年朋友,是很值得一读的。

本书中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活,性格突出。如尧舜禅让的高风亮节,姜太公助周灭商的聪明睿智,伍子胥、勾践的“隐小愤就大谋”,屈原的爱国情怀,刘项争霸,三国割据;唐代的“贞观之治”,宋代的“安史之乱”,成吉思汗的“威震四海”,康熙皇帝的“平定三藩„„,还有那一位位起义领袖,一个个草莽英雄——陈胜、吴广、黄巢、李自成„„这些故事,这些人物,千百年来,教育着人们,激励着后昆,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篇7:读中国通史【唐】有感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国力最强,历史最长的王朝,我喜欢看唐朝的叔,因为我喜欢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个时代给我们后代做了极大的贡献,而且电视剧也会拍唐朝这些事,所以我十分喜欢。

先说说唐朝的历史进程吧!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唐,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唐王朝就此诞生,之后统治中国长达290年,其间历经20多位皇帝。唐朝初期,国家逐步统一,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发展,并在唐开元年间进入中国封建前所未的全盛时期。

我最喜欢看李世民这一位世界有名的皇帝,他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他有一位著名的大臣,叫做魏征,唐朝开国以来,战乱不断,李世民都是亲征,杀了他们个片甲不留。

篇8:读全球通史有感

本文将从回顾该书的主要内容开始, 思考该书对于法理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启示, 最后对该书进行简要评价。由于该书的内容比较庞杂, 观点也比较多, 本文的回顾不能穷尽所有的内容, 因此本文对全书的重温也只是粗浅的浏览, 不免存在一些偏颇之处。

一、主要内容:评估遗产

该书是对一般法理学复兴理论的初步探索, 全书共分九章, 除导论性的第一章 (主要描述作者对全球化、法理学以及法理学在法学中的地位的看法) 和结论性的第九章 (有些观点超越了前面论述的内容) 外, 第二章至第八章就是该书的主体部分, 这部分均可以看作是评估遗产的部分。

第二章探讨了在一般法理学和特殊法理学之间进行区分的历史。本章主要讨论的是在英格兰法律实证主义传统中, 边沁、奥斯丁、霍兰德、哈特、德沃金等法学家对以上两者的区分。

第三章至第五章选取了20世纪90年代初在英格兰和普通法世界的其他地方, 被认为比较权威的几个法学家, 探讨他们的思想遗产是如何回应全球化的挑战。

第六章和第七章阐述的是主流比较法对从全球化视角构建一般法理学的方向进行的探讨。

第八章详细评价了桑托斯的《走向新常识》。桑托斯的这本著作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探讨全球化与法律最重要的理论著作。

二、学科领域:一般法理学的复兴

人们区分了特殊法理学和一般法理学。其实这两者是相对而言的, 一般法理学涵括了相对地方性的研究到相当广泛的研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研究法学理论应当从多元视角和多个层面来进行, 而这就急需一般法理学的复兴。

一般法理学从边沁、奥斯丁这个时期开始经历了多次起落。起初, 受到理性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影响, 法学家们认为人们可以用理性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 他们认为构建一种超越不同文化、宗教、经济等特定社会环境的新学科即一般法理学是可能的。这种新学科能够指导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制定具有普遍性效力的法律制度。在二战后, 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以及非西方文化力量的强大, 这种新学科的构建被认为不可行了。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 随着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 全球化的进程速度加快, 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联系也随之密切起来, 这使得不同文化、社会秩序等之间会产生碰撞、交往、融合, 从而使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和交流成为必要。因此, 有必要构建一个一般性的理论和概念框架以对不同的法律体系进行阐释。该书作者认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复兴一般法理学的时机已经到来了。

复兴一般法理学的关键在于明确它的研究对象。边沁和奥斯丁认为一般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不同法律体系所共有的一些基本法律概念, 如权利、义务、自由、伤害、惩罚、补偿、法律等。由于不同法律体系之间共有的概念很少, 即使相近的法律体系之间都会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这样构建的一般法理学研究对象是十分贫乏的, 也没有实际价值。于是, 作者提出构建一般法理学的元语言的观点。即如何在不同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文化之间, 寻找带有根本共性的东西, 作为一般法理学的概念基础。他提出在法学理论研究中恢复宏大理论的研究是构建一般法理学理论框架的必需。摆脱“国家与西方”的传统以摒弃国家法和西方法特殊性的困扰。这样才能开阔研究视野, 进一步对一般性理论的发掘。作者在本书中探讨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构建一般法理学可能带来的启示, 他反对并拒绝了反理性后现代主义但承认想象性后现代主义的合理性。

三、阅读后的几点思考

《全球化与法律理论》一书以简单、朴实的语言, 准确、有说服力的论证和深入、细致的考察分析向我们充分展示了全球化对于法律理论的意义。作者威廉·退宁有感于当今全球化进程对法学理论的挑战现实, 在书中成功地将全球化和法律理论、一般法理学的复兴、比较法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结合起来, 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一般法理学的复兴进行自己的思考。作为一部全球化与法律理论研究的著作, 该书无疑为法学研究以及法理学的学科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也为后来的同类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上的指导。

首先, 作者运用历史的、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于在全球化下复兴一般法理学的问题进行有意义的探讨。

作者用第二章到第五章共四章的篇幅详细分析边沁、奥斯丁、霍兰德、哈特等英美法的法学家们的思想, 向我们展示了这些法学家对于全球化在法律理论研究上的贡献, 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所以作者称自己的这一种做法为“评估遗产”。通过考察这些遗产, 作者发现了自以为是发展一般法理学富有成果的前进道路, 是将法律中不同领域的话语、概念和问题, 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置于批判性的审视之下, 包括学术性的也包括实务性的审查。而对于现代比较法思想的探讨, 作者得出结论, 就是关于每一种思想都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完善以回应全球化的挑战。第八章作者专门对桑托斯的《走向新常识》进行细致分析, 批判性地评价两种后现代主义思想。

作者在分析考察这些法学家的思想的过程中, 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 将不同的学者之间的观点进行比较, 得出结论。例如通过比较哈特和德沃金关于一般法理学和特殊法理学的分歧, 认为区分这两者是相对的, 有一定的作用, 但对于在全球化视野下一般法理学的研究没有意义。通过比较自己和桑托斯关于哲学思潮的异同点, 批判性地对待两种后现代主义思想, 为复兴一般法理学提供多元的哲学根据。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退宁教授在该书中以考察西方的相关法学遗产为主体部分。这是一种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考察历史上有关法学家的思想, 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 提出自己的研究结论。历史具有传承性, 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对历史性的遗产进行批判性借鉴, 能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其次, 在书中, 作者一直站在全球化的视角、立场探讨相关的问题, 主张采用多元视角构建一般法理学。从对一般法理学和特殊法理学的区分的探讨, 到评估经典法学家的思想, 再到讨论回应全球化的法律理论研究等, 该书都贯穿着全球性的、多元的、非地方性的研究视角和立场。例如, 要构建一般法理学的基本概念 (元语言) 的关键是要找到跨越不同法律体系和法律文化的根本的东西, 而这样就需要用全球的广阔视角去挖掘。在当今的各国法律中均存在法律多元的现象, 在国家法律体系之外也包括非国家层面的法律现象, 这样的现实要求我们不能仅仅把研究视野局限在极具地方性的对象上, 而应当树立一种全球性、多元性、多重性的研究意识。

最后, 该书所论及的一些具体问题、涉及的研究领域和得出的研究结论能够激发我们对中国当前的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作出思考。下面笔者就选取最有感触的一点即关于法学和法律的区别问题来说明。

我们应当意识到法学和法律的严格区别。在国内的法学研究中经常搞混法学和法律的概念, 而我们知道法学和法律的区别在于:法学是最本质的最深刻的法, 而法律是制度层面的具体的实在法, 法学是实在法深层意义上的法。对于法理学在法学中的地位,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法理学是法学中理论性的部分, 是法律体系化研究中较为一般性的理论学科。法理学和其他部门法的联系是从具体的部门法中汲取养分同时也反哺这些具体部门法。总之, 可以引用译者的比喻来解释, 即法是具体法律的种子和基因。这样来理解法和法律或者法学和法律的区别就很准确了。法学尤其是作为一般性理论的法理学应当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在书中, 退宁教授意识到了法理学在法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地位, 也意识到构建一般法理学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学习作者的这种视角。

该书所给予读者的启示当然还远不止上述的几点, 但笔者认为它们已经足以说明该研究在理论上可能具有的积极意义。

四、评价

虽然该书在提出问题之后并没有给出明确具体的答案, 这个答案也尚不能给出, 但是退宁教授的这本书解读了全球化对于法律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意识到了在国家法律体系之外研究法学的重要性, 其细致考察相关法学理论遗产及其对于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分析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和具有意义的研究方法, 他意识到法理学在法学学科中的基础地位对我国的法学研究也具有启示意义, 此外, 他能够从哲学的层面上提出构建新学科的基础, 这是为新的法学提供一种根本性的根基。

但同时, 我们也应当看到退宁教授在探索过程中留下的遗憾。他试图从广阔的地理和历史角度、从全球化的进程角度以及从抽象的、哲学的层面上思考一般法理学的复兴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 他始终围绕英美法系经典法学家的思想进行评估遗产, 进行深入探讨, 而且他过于将自己的研究范围局限在实在法律制度和理论以及一些经验性的现象。对这些特定思想观点和哲学流派的过度依赖, 都使他的研究视角显得过于狭隘, 无法摆脱自己遗产特殊性的困扰及对法律现象过于经验性的理解, 以致他很难对这个研究主题进行高度抽象化, 他能否获得真正的全球性、多元性的思维以及能否最终寻找到构建一般法理学的真正答案, 这存在很多令人不安的疑惑。

总而言之, 退宁教授的《全球化与法律理论》一书是值得我们去阅读并认真思考的。尽管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但是它为我们思考同类的问题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和全球性的思维。退宁教授作为一般法理学的重要研究者之一, 在探讨全球化对于法理学学科的发展上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富有创造勇气的学者榜样。

参考文献

[1][10][英]威廉.退宁.全球化与法律理论[M].钱向阳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9.

[2][7][8][英]威廉.退宁.全球化与法律理论[M].钱向阳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3]苏力.法律书评.第7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0.

[4]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0.

[5]刘作翔.法理学研究的一般特点及其功能[J].法律科学, 1996 (6) .

[6]周晓虹.一般法理学的“乌托邦”——述评《全球化与法律理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5 (6) .

上一篇:家乡de变化下一篇:如何有效设计校本作业教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