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学习心得

2024-05-14

中国近代史纲学习心得(精选5篇)

篇1:中国近代史纲学习心得

中国近代史纲学习心得

近半个学期以来,我认真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纲》,现就学习的心得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关于爱国

我认为,爱国就是忠诚地热爱自己的祖国。从学习中,我知道,在中国近代史上在祖国遭到外族的压迫和侵略的时,爱国主义者总是能够从言论和行动上进行坚决的抵制,满腔热情地关心祖国的而所作出贡献的人。对于此,我深深地表示敬佩。如,坚决主张禁烟、抵抗英国侵略的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等人,就是几个具有高度民族气节的形象。

但是,近代中国与之前的的处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近代的入侵者与以往的入侵者大不相同,他们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落后的封建中国的侵略,是生产技术发达的国家对生产落后的国家的进攻,同他们的战争,不只是一次单一的军事战争,还有赖于经济战争,是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战争。为了战胜他们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向敌人学习的严峻任务,林则徐开眼看世界,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之所以给世人以巨大的启迪,因为他们是时代跳的脉搏。

历史进步的脚步,告诉我们,在抵抗外国侵略的这一基本要求下,必须有了解世界学习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我们试图回溯一些近百年的历史,历次重大的政治改革运动那一次不是爱国和革新相结合?尽管随着时代的推移,革新的口号和程度不一样,性质上也有所不同,却都和学习外国的有关,他的进程充分地表达了这样一个历史逻辑。

洋务运动为了富国强兵,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戊戌变法为了救亡图存,是吸取西学以政变;

辛亥革命为了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朝政府,是要建立一个西方早已出现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五四运动,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呼吁科学与民主,进而以俄为师;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这两句话充满了爱国激情的诗,不只是为了坚决抵抗英国的侵略,愤恨道光帝动摇妥协而发,也包含了怎么样正视新的情况来对待外国的侵略者的积极要求,他向外国的人调查情况,委托人翻译外文的报刊,编撰《四洲志》,都表明了这一点。所以林则徐是我所崇敬的爱国者。

二、关于孙中山和鲁迅

近代中国,英雄辈出,群星灿烂,孙中山和鲁迅是两个最亮的巨星。孙中山出生在1886年11月卒于1925年3月,鲁迅生于1881年9月卒于1936年10月。孙中山大鲁迅15岁,鲁迅比孙中山晚死11年,两位蜇人并世生存了45年。这45年正当清朝晚年和民国初期,中国人民为了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掀起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一个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一个是新民主义革命的发轫。孙中山和鲁迅是这两大革命运动的代表人物,前者以孙中山为主帅,后者以鲁迅称擘。在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生死搏斗中,时而是“乱云急雨,倒立江海”;时而是“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乎”!孙中山、鲁迅及其战友始终是站在时代的前哨,不惑不惧,迎着风浪前进。孙中山与鲁迅早年都是学医,受到严格的科学训练,但是一个由行医而奔向革命,一个弃医而以文学为武器,同归于爱国与革命。他们奔走国内外,在各自奋斗的道路上,曾经几次生活一个地方,甚至在一个政府里办事,虽然彼此都没有留下睹面款谈的文字记录,但无疑是有过相聚一堂的机会的。

1897年8月至1903年9月,孙中山为策划革命,经常往来于日本和新加坡等地;鲁迅则为了寻求科学真知与1902年4月来到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院,继而就学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05年7年孙中山游历欧美后重返东京,8月留日学生界为他举办了1300余人参加的的盛大欢迎会,他在会上演说《民主革命之重要》,接着是同盟会的成立,他已经很有声望了。鲁迅恰遇这时候由仙台到东京去度假,他虽然没有参加同盟会,也可能没有参加留学界对孙中山的欢迎会,但对早已成为职业革命家的孙中山当然是耳熟的。不久,“我以我血见轩辕”的鲁迅,深感医治国民的精神比医治身体更重要,转而致力于文学事业,陆续发表《人之历史》、《文化偏执论》、《摩罗诗力说》等文,汲取新学,针砭时弊,迈出了为中国创造精神文明的步伐,与孙中山开展的武装反清斗争在不同的战斗线上奔驰。

三、关于启蒙

中国的启蒙可以说是与他进入近代同步的,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环志略》把封闭的中国引向世界,把“师夷长技以制夷”首次列为课题,这对于摆脱根深蒂固的咦夏观念,走出传统的华夏文化圈,确立新的宇宙观和世界关,都起了积极作用。这些书在其初始可能并没有自觉的启蒙影响,但是它窥察鸿蒙,实际上已经具有近代启蒙的要求了。然而,’“启蒙”成为一场自觉的运动却是从戊戌开始。“戊戌”启蒙作为一个运动,其核心内容是“开官智”、“开绅智”、“开民智”。所以要“开智”,是因为我们的传统根深蒂固,是因为那是西方世界早已进入所谓的近代文化,东方世界则处于滞留于中古,那是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官”、“绅”、“民”具捆绑于旧风气之中而不能跳出旧风气之外。开智与愚民是对立的,愚民是对君主专制政体的维护,开智则是专制政体的异军,是建立近代政治体制的先路。昭示专制体制统治者的愚民政策的实质是有助于开智的。严复从西方天赋的=人权学说出发,认为一定的政体需与一定的社会伦理,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等相联系的。他把西方“天赋人权”译成古雅的中文,“民之自由,天之所界”认为西方的民主是“自由”的表现形式,“自由”才是最根本的,“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对于我们这个封建历史漫长,缺乏民主传统,吃够专制苦头的国度来说,民主是迷人的具有极大魅力的字眼,也是近百年来里追不舍的目标。以民权观念来启封建之蒙,以民主来否定专制,无疑是政治生活的重大而又尖锐的问题。

四、关于李鸿章

一提起李鸿章,更多的人会把他与“卖国贼”、“民族罪人”的字眼联系起来。然而,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对李鸿章有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李鸿章是影响近代中国半个世纪之久的重要历史人物,对他的评价决不能仅停留在主观印象上,而是要看其所做所为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作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列强环峙,国势危急的局面,在守旧大臣的刁难与围攻下,他清醒认识到“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自强”、“求富”的旗号下,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建近代海军,建立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人才。这其中包括1873年李鸿章开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就是它,在初办的三年多时间里,使外轮公司损失1300多万两白银,美国的旗昌轮船公司因不堪赔累而被招商局归并。创办民用企业与洋人争利这难道也是“民族败类”所能为?从影响上看,李鸿章所从事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扩张起到了抵制作用。也许会有人说洋务运动未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统治制度,只是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李鸿章作为一名清廷重臣,能从封建统治阶级的位置上迈出社会变革的一步,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决策,是一次极大的进步。没有这样的一步,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将不会得到应有的发展,中国近代民用工业将难以起步,诸多国外新文化,新技术将无以探入国门,诸多才子志士将无机会留学海外,报效祖国。可见,李鸿章的努力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把“民族罪人”的字眼贯之于李鸿章的头上,是否合情合理,不言而喻。其次,引起人们对李鸿章是非争议最多的就是近代史上几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不能否认,诸多强加于中国人民的不平等条约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致使落后于其他国家。然而签约的始末,战争的胜负全不在李鸿章的“战!”或“不战!”的号令上,而在于当时落后的国情,衰败的国势。就拿 1884年中法战争来说,中国虽取得镇南关大捷,但从总的军事形势来看,中国仍处于劣势;法国茹费里内阁虽然倒台,但法国资产阶级对华战争政策并未改变;从当时国际形势来看,对中国造成严重威胁的主要是俄国和日本。俄对新疆的侵略,日本向朝鲜的渗透,使清政府可能会面临更险恶,更难应付的局面。不难看出,李鸿章采取的“乘胜即收”方针是认识到了把亡国灭种作为以卵击石的代价之愚蠢后所做出的选择,而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们所说的“投降卖国”政策。

有的人习惯于把“卖国”二字加于李鸿章头上。要知道出卖国家的主权决不是儿戏。连国都能卖的人,自然谈不上爱国。然而李鸿章却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与保国护民的责任意识。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在清政府内部引起震动。李鸿章呈递《筹议海防折》,陈词恳切地提出了整顿海防,固我河山的见解。“自古用兵未有不知己知彼而能决胜者,若彼之所长己之所短尚未探讨明白,但欲逞意气于孤注之掷,岂非视国事如儿戏耶?”这等肺腑之言,正是出于李鸿章之内心。他决非厌战,而是渴望以最少的损失换来最大的收益。一味地死拼,有仗就打,拼上了整个国家,谁来收拾残局? 再说清政府与11国签定的《辛丑条约》。在签定条约之前,慈禧太后早已西逃,李鸿章却被诏来与列强签定条约。李完全是代人受过,签完《辛丑条约》后不久便在一片叫骂声中辞世了。只是简简单单的一笔,只是这支笔是握在他手里,他便又一次无情地被骂为卖国贼。他在弥留之际痛苦地呼喊道:“刚毅误国!”(刚毅,慈禧太后时期的协办大学士。)一个封建士大夫满腔的报国之志因时而误,叫他怎能不恨;毕生努力却换来“卖国”罪名,叫他怎能不怨!

总之,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决不能单纯地归于“卖国”,归于“罪人”。李鸿章为中国近代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在国难当头,列强争侵的时候,他尽了一片赤子爱国之心,做到了一名封建大臣所能做到的事情。他可以不是英雄,不是伟人,但决不是罪人。

篇2:中国近代史纲学习心得

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

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

3.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

4.邓小平:《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1980年8月21日)

5.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93年12月26日)

6.江泽民:《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03年12月26日)

篇3:中国近代史纲学习心得

关键词:中国近代社会史;学习兴趣;情境教学;社会考察

中国社会史研究发端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则“成为中国历史学术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1]随着社会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曾被认为是“历史碎片”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开始走入了许多高校历史教学的课堂,中国近代社会史课程则被呈现于学生的面前,而其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育和调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对社会史的兴趣是中国近代社会史教学首要的和基本的任务之一。

一、突出社会史独特内容和功能,依托教师多重魅力,培养学生喜爱心理

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施教者的喜爱是其主动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应尽力向学生展现二者的“可爱”之处。虞和平先生曾指出:社会史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历史上的人和人群的生存和生活状态、相互间的结构和互动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至少应包括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社会结构方面主要包括人口、家庭、宗族、社区、职业、阶级、社团、帮会、教派等;社会生活方面主要涉及除了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之外,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社会生活,以及病态社会生活,如赌博、吸毒、娼妓、乞丐等。对近代社会这些内容的整(总)体状况及发展变化全过程进行研究的就是整(总)体社会史,可以叫做“中国近代社会史”,或其他类似的名称。[2]由此可见,社会史的研究对象丰富而饱满,尤其是研究视线下移至过去普通人的社会生活,社会史教学内容以“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觉易吸引学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社会史教学内容更容易符合时代需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中国近代人口、毒品和禁毒、秘密社会、自然灾害与赈济、拐卖人口、公共卫生与防疫等问题,对当前现实社会仍有公共影响价值。许多地方的经济建设离不开社会史内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节、历史景点旅游等很多活动都依托于历史文化遗产,今天的建筑、服装、饮食、出行、节俗、人际交往方式等等随处都有历史的印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抓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剥析现实问题蕴藏的历史渊源,发挥史学的现实关怀功能,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和研究并不是脱离现实社会的,纠正其认为“历史无用”的错误看法。教师可利用现实中正反例子,为学生证明无论从政经商,还是科研教育工作,都应当具备必要的社会史知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史学习和研究的现实功用,兴趣自然产生。社会史教学内容需要把握社会脉搏,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更新。教师应准确理解和大胆处理教材,根据科学教学、学生发展和社会现实的需要进行重构。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转变“唯师命是从”的传统观念,创建互尊、互信、平等、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仅以教授者自居,动辄发号施令,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厌烦甚至逆反心理,影响教学良性开展。师生不仅要进行知识交流,更要有心灵沟通。教师必须全面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全方位的发展。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也应给学生以了解自己的机会。只有学生熟悉了自己的老师,才更容易产生亲近感,并为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所感染。通过师生之间的频繁接触与交流,教师以渊博的知识、艺术的教学技能、严谨务实、进取创新的治学态度和善良朴实、坚韧乐观的人格魅力逐步树立教师的优良形象,对学生形成吸引力,消除师生心灵隔膜,为开展教学活动扫除障碍。

此外,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来源地和年龄构成等方面的特点和乡土情况,因地因时因人实施教学内容的取舍,适当而不失科学地将学生关心的话题与社会史教学内容联系,以学生熟悉的流行话语来表述,也可大大增加教师的“可爱度”。

二、营造学术氛围,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中国近代社会史主要是为高校历史学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在系统学习通史课程过程中,学生积累了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中国近代社会史的教学如果全面讲述内容,则易出现与中国通史等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也无法体现社会史博大精深的特征,因此教师宜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定若干主要的和热点问题按专题形式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对问题形成完整的认知。在授课之初,教师将授课纲要呈现给学生。向学生介绍社会史课程基本脉络、主要内容、研究理论、方法和主要

参考文献。在学生对本课程知识体系有了整体认识后,着重讲解重点、难点,讲精讲透。

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社会史研究动态,及时地补充教材所未吸收的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评论有影响的主要学术著作。学生只有在获得最新的社会史研究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有较高的学习和研究的起点。学界对同一问题不同观点的碰撞体现了多元的思想交流和开放的学术氛围,通过教师的展现可以引领学生走进神圣的学术殿堂,使学生产生对学术研究的向往和探究问题的热情。

当下,多媒体已经成为很多高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为情境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便捷。多媒体教学通过使用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资料,直观地再现近代衣食住行用、礼俗、娱乐等场景,使抽象的历史讲解具体化,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全方位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认知过程,有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历史,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拓展教学容量,丰富历史情景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传统的社会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授纸质讲义为主要途径,经常面临历史资料繁多、图片和声像资料无法有效展示的难题,无奈地采取口述文献或缩减材料等做法。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师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丰富、新颖的文献、图像等历史资料灵活地传递给学生,有更大的空间来巧设疑问,层层引导,学生在比较全面地阅读材料的基础上,主动探究的兴趣增强。

但是,由于多媒体教学是分屏呈递信息的,大量的教学信息停留的时间短,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影响学生吸收教学内容与形成整体认识,而那种简单地把投影屏幕当作传统黑板的替代品来展示文字的做法,更易使学生兴致索然。教师应灵活运用粉笔与电脑,在使用多媒体展示史料、图表、影像资料的同时,适时地使用黑板来完成一般性文字讲解的教学,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参与热情

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资源库”,掌握和了解的知识总量要远远超过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挖掘学生资源,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授课方式,给学生更多动手动口的机会,注重过程性学习,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记”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全力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

(一)运用研讨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教师可适当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和意愿,确定若干有研究价值的中国近代社会史选题供学生选择,指导学生搜集和阅读相关资料信息,撰写小论文,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和班级上讨论交流,阐述自己的论文及心得,接受师生的评议。教师尽量让学生畅游于社会史海洋,施展个人才华,取得“百花齐放”的教学效果。教师的主要作用不是“教”,而是“导”,引领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探究,畅所欲言,提出个人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即使学生的看法幼稚或者错误,教师也不要简单粗暴地否定,避免挫伤学生的进取心。

(二)指导学生考察社会,让学生体验搜集资料的乐趣

社会史以“自下而上”的旨趣重视社会下层普通人的历史,在中国近代社会史教学中,课堂是教学主要但非唯一的场所,城乡社会更为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社会调查可轻松地实现历史教学“情境化”。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广大社会,亲身接触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审视社会,近距离感知社会史。教师可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史资源,进行实地教学,更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庙宇、祠堂、碑刻、老街道,观摩各种民间活动仪式,以及找百姓谈话等途径,以实物收藏、拍照、摄像、录音、撰写调查报告等方式,收集档案、碑刻、族谱、日记、账簿、书信、照片、契约、日常生活用具、神话传说、歌谣、戏曲唱本与民间艺术表演、宗教活动、节日庆典、口述回忆资料等各种民间资料,挖掘其背后所隐藏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信仰、人际关系、人口家庭等内容,以及社会各要素如何有机结合为一体。“爱国先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爱家乡先从了解家乡做起。”[3]利用学生不同的爱好,引领学生瞩目熟悉的家乡社会,记录家乡的民俗风情与历史变迁,搜寻被忽视或濒危的民间资料,促使学生置身于立体的社会空间中,以遗存于现实社会的历史文化氛围召唤学生去推想过去,使静态的文献历史向动态的社会历史的神奇转变,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展示研习成果,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教师要尽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成功,享受学习成果,使学习兴趣得以持续或增强。比如可将学生出色的论文习作发送到学生的信箱中,开展互相学习评议。也可将学生撰写的社会调查报告、自拍的影像资料、搜集的社会史实物资料,以实物展示、模拟或多媒体等方式在班级或院系等范围内公开宣传和汇报,也可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这既是对学生成绩的认可,也可形成榜样效应;既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也扩大了教学效果的影响力。

总之,在中国近代社会史教学中,教师只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大胆放“权”给学生,将“教师专场演出”变为“教师做导演,学生独立表演”的教学模式,想方设法增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就会使本课程成为一个能够深深吸引学生的“磁场”。教无定法,“灵教灵导”,而引领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则是不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世瑜,邓庆平.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历史研究,2001,(6).

[2]虞和平.再谈社会史研究的对象与方法[N].光明日报,2000-11-3.

[3]师道刚.阎宗临先生传略[J].山西文史资料,1996,(5).

篇4:中国近代史学习心得

刚知道我们这学期要学这门近代史课时,心情有点不舒服,感觉大二了没必要花这么多时间还学近代史,毕竟中学都已经学过了。但是当我听了这门课之后,我发觉我之前的想法是不对的,还有就是我们老师,讲课特别精彩。学到了中学里绝对学不到的东西。对近代史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学了这门课,我觉得自己的眼界开阔了。中国近代史使我们“知古鉴今”,教会了我们“以史为镜”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中最为跌宕起伏的一段,我们中国人民最不能忘记这一段历史,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耻辱便凝聚在这一百多年中。中国虽然经历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推翻了继续长期封建统治的清王朝,但是中国仍然面临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严重入侵,面临着国内封建主义势力的继续存在。总结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经验,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学习和研究近代史,每个中国人将会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的爱国热情,强大的凝聚力在此激发。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整个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顾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奋斗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中国的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这一段历史清清楚楚地让我们懂得近代中国的演变。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到农民群众斗争和封建王朝的自救,从资产阶级的改良与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诞生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开辟,中国的人民群众一直走在保家卫国、捍卫民族利益的道路上。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从此中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更是一部富民强国的探索史。鸦片战争之后,由于国力所限,中国的百年外交史几乎变成了一部订约、修约的屈辱史,而不平等条约也成为国人心中的一根刺。自1840年鸦片战争 1 以来,中国多次遭到列强的侵略,而面对侵略,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而是奋起抗争,书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争之歌。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统治;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价值,提出了人的个性解放问题;新中国的成立更是把探索推上了轨道。救亡唤起启蒙,启蒙为了救亡,民主与科学精神贯穿各个方面,影响整个时代,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百年来,我们在曲折中摸索着前进。但我们中国人们英勇顽强的斗争,粉碎了外国列强灭亡中国的阴谋,推动了我们中国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而中国人民的团结和行动的力量,是我们打不垮的砝码。人民觉醒的唤起,是近代史中最伟大的成就。

“改革开放是由思想解放开始的,而思想解放是由一场大讨论开始的”,这场大讨论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的思想革命。三十多年的实践给我们一条重要启示,社会主义事业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新的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不仅仅只是一个创造性的理论建设,它更是一个具有源源不断的力量的行动纲领。从诞生之日起,就如太阳一样给中国照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光明的前景。在老百姓心目中,改革开放是伟大的,同时也是最贴心的。党中央或许还有很多老百姓还并不熟悉的为国为民之策,但是人们都懂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的时候,也吹进了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心里。改革开放是什么已经不需要详尽精辟的言语表达,当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当人民的生活日新月异,当所有的梦想都瞬间实现,当一切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当屈辱了几个世纪的中国终于向世界迈出了自信而自豪的脚步时,改革开放就深深地铭刻在亿万同胞激动的心中。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就是解放思想的30年,耳濡目染,改革开放已经贯注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深入到我们心中了。三十多年的风雨兼程在历史的篇章里留下了永恒的记载,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立足于自己的发展,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不受制于人,才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作为年轻一代,作为大学生,我们应使强国富民为己任,认清我们在新时期的责任和使命对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我们的民族正在腾飞!2 我们更应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不懈,使我国保持飞速发展。我们要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把未来图上五彩缤纷的颜色。

作为90后的学生,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环境可以说是很优越的了,我们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却不知道30年前,又是与现在截然不同的一番生活——就在我们的父辈和祖辈生活的那个年头,人民生活产生水平不是很高的时候。没有义务制教学的素服和家庭经济的贫困这两个原因,许多到学龄的孩子上不起学,读不起书,不得不早早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教育前景也是十分的萧条。外出打工或回乡探亲只能步行,条件稍好的也只能搭乘渡轮,交通事业极不发达。在邮电方面,人们也只能靠电报互相联系,但是打电报既烦琐又破费,因此许多亲人推动联系。不仅是家庭个体,那个时候的中国政府也很紧张的很困难。现在的我们之所以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都是离不开我们父辈的努力。因此作为现在的我们年轻人,应该学会珍惜。

篇5:近代史纲读后感

史学自古有之,对于我这样的门外汉更是对他一知半解。寒假期间为了大致了解中国史,借了一套金冲击老先生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金冲及老先生以历史学家的眼光,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写成《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史纲》)一书,把20世纪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来考察和研究,告诉我们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线索,特别是中华民族怎样从深重苦难中重新站立起来、又怎样大步走向复兴的基本历程。这就为我们对离现实最近的这一个世纪的历史作出深入理解和科学认识提供了重要帮助。如果要我用最简明的语言来形容这部书的长处和优点,就是两个字:真实。这是一部真实再现中国百年巨变的信史。

对于历史正如王国维先生曾说品读诗歌讲究知人论世,要结合诗的写作背景,诗人的人生经历,诗人作诗时的心态等等方面来赏析诗歌,方能知其内蕴,掌其脉搏,不堕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之窘境。对于文学书籍,也是这个道理。卢沟桥事变前二年,张荫麟应教育局邀请写当时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史纲》,事变后三年,书半成创作到东汉时代,可谁知而后草创未就,张先生竟英年早逝,凭留半部著作供人吊念。张先生被誉为文学院四才子,曾赴美留学,后在清华任教。他青年时,正是中国文化界蓬勃发展,各种思想主义碰撞,新旧之交之际,处于“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转变关头”(张先生语)。那是一个幸福的年代,百家争鸣,交相辉映,名家辈出,旧的一切假垢腐秽,正遭受彻底的涤荡清割,旧的一切光晶健实,正遭受天捶海淬的锻炼,以臻于极度的精纯,见解的冲突与碰撞,擦出智慧的光火,一点点,一片片,闪耀在神州的星空上,织出一张璀璨的精神银河;这是一个不幸的时代,国土沦丧,外无主权,内无合力,积弱百年,终尝苦果,各个势力轮番上台,保皇共和之斗,国共之争,礼教之变,民族之戾,仿若西方社会的百年演变,在朝夕间便在神州大地集体上演。这是一个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体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扎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的时代,又是一个日寇寇边,内侵,屠戮,使得文献陷落,百姓流离,生活动荡的时代。个人的生命在时代的大浪面前,脆弱的如随风飘零的落叶,处于其中,挣扎而显无力,顺从而罔知何从。

但是,尽管个人的命运飘忽难以捉摸,国家的前途飘摇,古训有言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张荫麟仍奔波四方,操劳竭力,呕心沥血著写《中国史纲》,日夜不辍地写书立说。试想在那个炮火纷飞,命若草芥的年代,一个青年,在废墟和火光的背景下屹立,在轰鸣和呼啸的伴奏之中沉思,在枪炮和刀剑的威胁下游走,只为高中生们拼凑出一个完整的过往,我不禁纳问,何也?何解?何为?

读罢《中国史纲》,辅之王家范先生写的长篇序言与张荫麟先生自己写的三次自序,我想我有了答案。

一则是为启蒙。联想王家范先生曾说“泱泱大国数千年,多少人事,多少典故,通史不可能细大不捐,应有尽有的写进去。”张先生自己也说:“写通史永远是一种冒险。”况且写一本给高中生当作教材的通史,则是难上加难。这么一项困难的,冒险的事,却在张先生眼中变得不得不为,究其原因,皆为启蒙二字。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是处于其朝气蓬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正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年纪,正若一株刚刚蜷平叶片的树,要经过细心的灌溉,耐心的扶持,正确的引导,才能中通外直,长成参天巨擘。而学习历史,则是其中清除侧枝侧桠,使之周正之必须途径。中国社会从远古延续至今,千古风流多少事,万古长青多少人,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自己的留白。读史,明兴衰交替,懂得国家之争弱肉强食;读史,品世态炎凉,晓魑魅魍魉,尸位素餐之人多若浩海,但终究只有浩然正气,傲骨长存之辈才可清史流芳,遗香万年。写一本给高中生的历史教材,将自己的思想蕴寓其中,不仅教会他们残酷的国家法则,更向他们传达一种坚持奋斗,努力进取,像夏商周秦汉的先人们一般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却不放弃的精神。再者张先生文笔简洁优美,说理平易生动,青年读者展开书,一股久违的醇香就会迎面扑来。但举一例:在讲到夏商之间时,曾有短短一段:在讲述商朝灭亡的经过之前,让我们来回溯商朝所继承的历史线索。简单的陈述,平和的语调,似说书先生般娓娓道来,不疾不徐地面带微笑的引诱着你。这样平稳过渡的语句数不胜数,读上去便让人思维清晰,明了结构。更为可贵的是,张先生不仅将书写的浅显易懂,条理明晰,更是能将读者带入其中,阐发思考。如之言及周朝,先说这是最后一个封建制度国家,开门见山,让人的思绪连绵欲以究其所缘。

二是为团结。国人本没有汉民族之意识,明末清初,中原沦陷,方有民族之说,是为提振汉人归属感,团结一致,共抗满清;而说到中华民族,则是清末列强瓜分中华,危急存亡之关头,文学界众人力推中华民族之说,上溯尧舜三皇五帝,浩浩汤汤五千余年,是为团结各个民族,团结一致,共抗外贼。而这些民族意识的基础,就是史书。张先生编撰通史,上溯夏商,将其社会架构,宗教,民俗,贵族,战事详尽道来,让人人皆知祖先之故事,让人皆识我华夏神州人民同根同源,知识,文化,传统皆有其来路,皆有其道统与传承,不是无根之萍可抛之弃之;土地风情,皆承自祖上,皆是先人们披荆斩棘,开山拓路,卓绝苦战而来,得之不易。张荫麟写一本通史,写给迷惘的国人看,写给热血的学生看,写给踌躇的同胞看,用以唤起同根同源的共识,唤起保卫中华,耀我华夏的豪情,用以团结一切,共同应对波澜壮阔的时代变化。

三则是为传承。孔子曾言,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又常说自己述而不作。可见文化的传承对于他有着非凡的意义。同样的,即使历史再怎么演进,社会再怎么发展,知识分子对于文化的传承的忧心是不会改变的。博学鸿儒的大家们,以继承传播美好的传统,知识,文化为己任,忧心生根发芽于黄河流域的汉家文化在自己的时代变了味,失了真,特别是近代这个文化冲突极其频繁的时代。西方人战无不胜的坚船利炮似乎向我们证明他们的文化才是唯一正确的,中华文化面领着信仰缺失,信心不足,被全盘否定乃至吞并消亡的危险。张荫麟平地响雷,出版《中国通史》,掷地有声,勾勒出中华民族先民在险恶危急的环境下奋斗出一个个王朝,开创出独特的文化的宏图伟景,这不正是给当时处于危难的中华同胞一剂强心剂,使得人们瞻仰先人,心怀胜利的信心与顽强拼搏的精神,更是传承这千年的道统,将历史记录在书册之中,编撰在时光之上,使得不论时间怎么流转,书上的文字永恒的镌刻在那,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这是一种骄傲,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特有的文化骄傲,张荫麟向世界宣告,就算中国现在正遭受着莫大的苦难,中国人也不会停下其对于自身文化历史的追寻,不会辍笔不耕,而是会依然的记录自身的过去,反思敬仰,而后相信着民族的光明的明天。

上一篇:员工请假的请假条下一篇:井冈山实习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