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金融风险案例

2022-07-01

第一篇:国外金融风险案例

金融风险管理巴林银行案例

一.前言,巴林银行的倒闭

1763年,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伦敦创建了巴林银行,它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既为客户提供资金和有关建议,自己也做买卖

1995年,巴林银行宣告倒闭,以一英镑卖给了荷兰银行集团。

230多年的历史的破灭,导火线只是一个交易员,里森。

里森是MorganStandley的一名清算员,1989年进入巴林,在印尼分部工作,工作十分出色,有毅力,有耐心,加上期权和期货的专业知识,让伦敦总部十分欣赏他,短短三年,就被派去新加坡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总经理。

他在那里同时任职首席交易员和清算主管,并且建立了一个88888的错误帐号,用来对冲一些由于人为或者系统失误造成的损失。

里森就是利用了自己是清算主管的重要职位,控制着这个88888。

手下King操作失误,当天损失2万英镑,过了几天,损失变成4万英镑。

里森害怕上面归咎下来影响他前途,没有上报,隐瞒起来。

里森的好友及委托执行人乔治同样犯错,错误买入价值800万英镑的期货。

里森继续隐瞒。而且由于损失金额太大,他必须把它赚回来,所以开始加大风险额度投资,毕竟是最优秀的交易员,到1993年,88888帐户已经有赢余。

里森自己在1993年下旬,为了争取日经市场上最大的客户波尼弗伊,在电脑故障的前提下,人手记录交易,损失170万美圆。

1994年,对待亏损的不断扩大,里森心理已经崩溃,7月时候,已经损失5000万英镑。接下来,读者都想象得到的是,亏损像癌细胞一样不断扩散,1995年,在这种溃败心理的主导下,里森再次判断错误,他买日经指数上涨,但是随着1月日本神户地震的发生,日经指数不断下跌,此时,里森犯下我认为最严重的错误,补仓。

一补再跌,一补再跌,1995年2月23日,亏损高达86000万英镑,宣告死亡。监管不利的文章,遍地开花,本文尝试从其他方面探讨巴林银行的失败。

二.交易员心理与监管机构心理

作为一个交易员,里森犯了以下几个错误:

1.感情用事

成熟的交易员,一定不可以受到感情的影响,要以市场的变动,技术的指标,基本面的变化来做分析,而里森首先担心影响自己职位,二来保护朋友的错误,是大忌,可能就是因为这个事件的发生,现在投资银行有个文化就是,当你犯错后,尽量让公司里更加多的人知道,这样就可以避免亏损的扩大,从里森的错误可以看到,1994年也就5000万英镑已经是犯了多个错误产生的了,要是这个时候可以坚决上报,尽管他免不了承担巨大的责任,但是比起后来86000万英镑,还不到十分之一,应该可以保护这个200多年历史的巨头的生命。

2.没有尽快承认错误

在上面一点已经进行了阐述,这里再加以补充,快速承认错误也是优秀交易员所必需的心态,前面说到里森和乔治都犯了低级错误,并不是说他们不优秀,可以说,是有原因和背景的,乔治与妻子离婚陷入巨大的悲痛,把卖出按成买入,里森在损失5000万后,判断错了日经指数还继续加码,我们看到,他们都是在重大压力下做这些决定的,不能不说是一点

客观原因。

如何处理这些错误呢,也不是没有办法,第一是培养或者只使用那些在任何情绪下都可以进行工作的人才,这个是有点困难,而且有一定风险,第二是给这样的员工放大假,好好放松一下,暂时不要投入工作,尤其是这样动辄几百万的交易。

3.没有设定一定的止损额度

我始终认为,里森不是一个顶级的交易员,错误也是一个接一个的,本质错误就是第一个,在产生了压力资金后,一切交易都会变样,投资员最重要的是心态,有压力的判断和有压力的资金如何能够让其自如操作呢?产生了要靠交易补回亏损的心理后,不用看那帐户以后是否有机会盈余,有了这种心理,输是必然的。

因为投机和赌博不同的就是,有一定的智慧分析,技术手段和心态不同,当心态变得成赌博一样,那就应了那句话“十赌九输”,里森输了,一点不奇怪。

投资之前一定要设立止损额度,也就是说,当损失到了哪个位置,你必须平仓认输,里森没有,我们来看看他的投资组合:

在日经不断下跌的情况下,他疯狂进仓,可以说已经到了盲目的地步,其策略是继续买入日经225期货,其日经225期货头寸从1995年1月1日的1080张9503合约多头增加到2月26日的61039张多头(其中9503合约多头55399张,9506合约5640张)。据估计其9503合约多头平均买入价为18130点,经过2月23日,日经指数急剧下挫,9503合约收盘价跌至17473点以下,导致无法弥补损失,累计亏损达到了480亿日元(2.37亿英镑)。

里森认为日本股票市场股价将会回升,而日本政府债券价格将会下跌,因此在1995年1月16日-24日大规模建日经225指数期货多仓同时,又卖出大量日本政府债券期货。里森在“88888”账户中未套期保值合约数从1月16日2050手多头合约转为1月24日的26079手空头合约,但1月17日关西大地震后,在日经225指数出现大跌同时,日本政府债券价格出现了普遍上升,使里森日本政府债券的空头期货合约也出现了较大亏损,在1月1日到2月27日期间就亏损1.9亿英镑。

里森在进行以上期货交易时,还同时进行日经225期货期权交易,大量卖出鞍马式选择权。鞍马式期权获利的机会是建立在日经225指数小幅波动上,因此日经225指数出现大跌,里森作为鞍马式选择权的卖方出现了严重亏损,到2月27日,期权头寸的累计账面亏损已经达到184亿日元(当时汇率约合9100万英镑)。

可以分析出,他主要亏损在期货另外有相对少量的期权,组合上来说,还是合理的,注意,我只是说投资组合的结构,不是说数量。

因为期货是可以控制到一定的亏损量的,比较好把握,而期权假如是卖出的话,不附加条件的话,有可能无限度地亏损。

既然风险和亏损是可以控制和把握的,里森这位优秀的交易员也一定计算过或者说一定可以计算出来,但是很明显他已经冲昏了头脑,在不在自己可以承受的亏损额度上想一飞冲天,或者他在想,最后搏一铺吧,完全赌徒!或者说,已经崩溃了,在做垂死挣扎。

作为监管机构,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1.多次放过里森

很多文章都提到,这件事情的主要责任是监管不力,导致出现如此重大的事件发生,我赞成,但是我认为,其中有一些问题还没有任何一篇文章看透。

在88888到达5000万英镑亏损的时候,伦敦曾经派了人下来新加坡查,但是被里森混骗过去,1994年底,伦敦发现资产负债表出现5000万差额后,也没有调查1995年初,里森有段时间每天叫伦敦汇1000万英镑下来,伦敦也没有怀疑,之后随着亏损的越来越大,保证金的追加也越来越多,伦敦仍然相信里森,不断汇款。

大部分文章观点相信,监管人员由于里森以前的业绩十分卓越,对其信心十足,所以一而再,再而三,以致完全超过英格兰银行监管的限制额度后,还不断汇款。

里森在进入监狱以后,写了一本书,回忆他如何放倒这个金融巨人的故事,里面我摘录一些出来,做分析素材。

”对于没有人来制止我的这件事,我觉得不可思议。伦敦的人应该知道我的数字都是假造的,这些人都应该知道我每天向伦敦总部要求的现金是不对的,但他们仍旧支付这些钱”“有一群人本来可以揭穿并阻止我的把戏,但他们没有这么做。我不知道他们的疏忽与罪犯级的疏忽之间界限何在,也不清楚他们是否对我负有什么责任。但如果是在任何其他一家银行,我是不会有机会开始这项犯罪的”

我认为,即使这书可能有部分夸张成分,但是在一个做出如此重大罪行之后,坐在牢狱中,必定有反省之心,这些话再结合事实,我们是可以知道一点端倪的。

难道那些银行大亨们都是傻瓜?

难道那些银行大亨们都不会看财务报表?

难道那些银行大亨们都是只会给钱不问原因的慈善家?

连我们这些小市民都可以看出的不是,为什么到了他们的眼中变得如此正确?我大胆推断,不是信任,而是阴谋!

里森同时也是一个受害者,或者说他被利用了,不断地纵容他的错误,有经验的交易员都知道,这等于喂他吃毒药,而监管机构,并不是监管不力,而是故意使然,培养一个出色的赌徒,把这个庞然大物放倒。

2.行为动机

这个问题,一可以解释上面的种种现象,二会带出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某些银行家要这样做?

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我不可以判断里森是否知道这个计划。即使他要坐几年牢(后来判了6年半,3年提前保释),以他的年龄,假如之前达成某些重要的交易又或者他被某些人威胁,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毕竟他还年轻,暂且不讨论。

假如这个真的是个阴谋,那原因也有以下几种,一是对手想要收购(后来被荷兰银行集团收购,资料不足,希望读者可以去查),二是敌意报复,三是其他原因。

作为一个230多年的金融机构,你说它监管如此松懈,高管如此低能,或者其他公司职员如此盲目,我不是很相信,而假如这是一个阴谋,一切都说得通了,可能这个借鉴意义没有监管不力那么大,但是我认为这才是合理的解释,是故意纵容不是监管不力!

三.衍生品制度

除了从内部看,这个阴谋还有一个帮凶,就是衍生品制度。

从巴林银行的股份资金来看,在1995年2月中旬,有47000万英镑,而最终亏损达到了86000万英镑,那么值得疑问的就是,哪里来那么多钱?

这里我首先要介绍一下保证金制度,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上,是以保证金制度来交易的,然后辅以一定的杠杆比例来进行交易,假如杠杆比例是1:100,那么就是我们常说的以一搏百了。

以外汇交易举个例子,譬如现在欧元对美元是1.3334,杠杆比例是1:100,我要买入100万欧元就等于要卖出133.34万美元,但是我只需要付出1万欧元就可以完成这单交易,当汇率变动到你刚好亏损一万欧元的时候,那就会被迫平仓,由于汇率变动都是以万分之一的基点来变动,所以可以有比较大的杠杆比率。

之前,里森一直是运用这种制度来交易的,而像大型交易,一般不会超过20倍的杠杆,这个仍然不是什么漏洞,只是鼓励投资并且放大风险,而漏洞在于,为什么里森不断亏损值到超过银行所能够支付的额度还没有被迫平仓,额外的亏损如何来?

假如外部没有钱再进来,而交易所又按照规矩办事,不平仓的要求就是不断地追加保证金来维持亏损,而到后来,明显巴林已经没有那么多现金了?里森如何交易?

资料不足,我也只可以做些大胆猜测,有交易所职员和里森是朋友等的关系,让其签下欠条暂时不用追加保证金,怂恿其放大杠杆,或者外部配合让里森负资产投资下去,导致巴林的破产。

去过澳门的朋友可能就知道,澳门靠高利贷养活了不少黑社会,当一些大户在赌场输精光的时候,他们会借钱给你,输到你破产,原理非常相象。

所以外部的衍生品制度还是存在人为的监管缺陷,假如按照规则不断追里森要保证金,里森偿还不了,就被迫停仓,也许,债权人现在会有更加多的钱,巴林也不致于倒闭。

四.参考结论

本文从巴林银行的倒闭,结合交易员和监管人员的心理和行为动机分析,以及外部衍生品制度下人为的缺陷,或者追加保证金制度的不足,分析推理出,它的倒闭更加可能是一个阴谋!

而且在其多次有机会逃过一劫的机会下,继续向里森输送资金,让他做执行者,里森,在某种程度下,是一个受害者,替死鬼。

我们大部分文章都在讨论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也不要忽略这种更为可能的解释,防范敌对的间谍式渗透与歼灭,或许,也是意义十分重大的课题。

第二篇:国外金融学的经典教材

(2008-07-24 18:41:48)

转载 标签: 分类: 中财回忆

教育 金融

1、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货币政策与货币理论的经典入门教材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FredericS.Mishkin)是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学院研究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教授。他还是国家经济研究局的助理研究员。自1976年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以来,曾先后执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他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名誉教授。1994—1997年,他担任过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研究部执行副主席和主任,是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助理经济学家。

米什金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和总体经济的影响。他先后出版了十几本书,包括《金融市场和机构》(第四版)(AddisonWesley,2003)、《通货膨胀指标制度:国际经验和教训》(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9)、《货币、利率和通货膨胀》(EdwardElgar,1993)、《理性预期在计量经济学中的运用:对政策无效性和有效市场模型的检验》(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3)。另外,他还在《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经济学季刊》、《金融杂志》、《货币经济学杂志》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100余篇。

2、兹维·博迪、罗伯特·莫顿《金融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从更广阔的视野上关注金融学的一般原则及其在金融领域各方面的应用,在金融投资方面见解独到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对本书的评注:

每年,都会有大量新版教科书问世,这不足为奇。就好比威利·萨顿回答法官他为什么要抢银行时说:“因为那儿有钱。”但是,一本创新的卓尔不群的新作要每隔十年才能出现,它将开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人们向来对博迪和莫顿合著的《金融学》期许甚殷,而该书也证明了这种等待是值得的。好的教科书,如同美酒,需要更长时间的酝酿。

与此同时,罗伯特·莫顿获得了199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获奖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因为莫顿一直被称为现代金融理论界的牛顿。博迪和莫顿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之后,组成了一个效率极高的小组。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为他们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深感快慰。现代专家所需要的金融学已经远远超越了那些为华尔街带来革命性使用的金融工具的范畴,如期权和其他潜在衍工具的定价。当然,无论从产践还是从理论的角度看,这一切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本书中,主流经济学中的制造、资本预算、个人理财和理性财务得到了更充分的阐释,这是教学上的伟大突破。

我不禁为自己遗憾:“当我是学生的时候,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教材呢?”不管怎样,未来的路还很长,这些富有创意的老师现丰所翻下的种子,必将为未来的学生带来丰硕的果实。

3、兹维·博迪等《投资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著名投资学教材

《投资学》是由三名美国知名学府的著名金融学教授撰写的优秀著作,是美国最好的商学院和管理学院的首选教材,在世界各国都有很大的影响,被广泛使用。自1999年《投资学》第4版以及2002年的第5版翻译介绍进中国以后,在国内的大学里,本书同样得到广泛运用和热烈反响。此为本书的第6版,作者在前5版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金融市场、投资环境的变化和投资理论的最新进展做了大幅度的内容更新和补充,还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为使用者提供了大量网上资料。

作者简介:

兹维·博迪是波士顿大学管理学院的金融与经济学教授,他拥有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并一直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讲授金融学。博迪教授在一流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过有关养老金财务和投资战略等大量文章。他的著作包括《快乐投资:平安实现你一生中财富目标的方法》以及《养老金财务基础》等。博迪教授是综合财务有限公司的经理人,这是一家特别的投资银行和金融工程公司。他同时还是养老金研究顾问委员会的成员。

4、威廉·夏普等《投资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投资学的经典名著

由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著名投资大师,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威廉·F·夏普(William F. Sharpe)等编著的《投资学》(第五版),是投资学方面的一部经典名著,被世界各国许多大学和管理学院作为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MBA的基本教材。本书共26章,其内容包括:证券投资环境与投资过程;有价证券的价值分析与资产组合;各种投资工具的投资价值;投资风险和特性分析;市场分析与投资管理。根据近年来国际投资的迅速发展,本书增加了国际证券和国际证券市场的内容,并对掉期、抵押等衍生金融工具作了充分介绍。为了使读者能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内容,作者精心安排了针对不同读者的大量思考题与练习题,并附有部分练习答案和词汇表等参考资料。

本书的特点是融投资学的理论与实践为一体,为读者提供了完整的投资学理论框架,以

及建立在此框架上的证券和证券市场实用知识;不仅对投资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作了透彻的介绍,而且还就投资者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作了详尽的阐述。

作者简介:

威廉·F·夏普(William F. Sharpe)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著名金融学教授。他在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曾在许多权威性专业杂志上发表过论文,如《金融分析家》、《商业》、《金融》、《金融和数量分析》、《投资组合管理》、《管理科学》等。夏普博士曾任美国金融学会前主席,他因创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戈登·J·亚历山大(Gordon J. Alexander)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金融学教授。他在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获商业管理科学学士学位;在密歇根大学获数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和金融学博士学位。他曾在多种权威杂志上发表文章,并任《金融与数学分析》杂志副主编和《金融》杂志书评编辑。

杰弗里·V·贝利(Jeffery V. Bailey)是美国芝加哥一家养老基金咨询机构(Richards & Tierney)的合伙经理人,也是一位注册金融分析家,他曾任明尼苏达州投资委员会的助理执行董事。贝利先生在奥克兰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和金融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过论文,并为《管理机构资产和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手册撰稿。

5、斯蒂芬A·罗斯等《公司理财》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公司理财的教学和实践从未像今天这样富有挑战性和令人振奋。在过去的十年,我们目睹了金融市场的变革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我们仍然经常看到金融报刊报道诸如接管,垃圾债券,财务重组,首次公开发行,破产和衍生金融工具等信息。此外,对“实际期权”(第21章和22章)、私募权益资本与风险资本和股利消失等产生新的认识。全球的金融市场也未曾像今天这样一体化。公司理财的理论和实践在快速地变化,因此教学必需与之保持同步发展。

这些变化和发展给公司理财这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一方面,日益变化的财务和金融使得公司理财的教学内容难于迅速更新。另一方面,教师必需在纷繁变化的潮流中去

伪存真,精选具有意义的永久题材。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集中关注现代财务理论绵基本原理,并将这些原理与实例结合起来阐述,同时,越来越多的实例来自国外。由于许多新生局限于书本知识,因此他们认为公司理财是一门综合各种不同的论题于一体的课程。事实上,跟本书前几版一样,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以某些综合和十分直观的动作过程来展示公司理财。

本书可作为工商管理硕士(MBA)及其他专业研究学习公司理财初级课程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管理学院本科生学习公司理财中级课程的教科书。当然,某些教授也会发现这本书可以作为理财专业本科生的初级教材。

6、约翰·赫尔《期货与期权入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融衍生工具的入门读物

著名金融学家约翰·C.赫尔(Johrl C.Hull)的《期权期货入门》(也作《期货与期权市场导论》)是国际知名商学院采用得最为广泛的金融衍生产品教材之一,全面而系统地讲解了衍生产品市场的机制、衍生产品的运用及其定价原理。作为一本基础性的金融衍生产品教材,本书基本囊括了作者的另一本中级教材《期货、期权与其他衍生品》中的基础理论。

本书通俗易懂,不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数理背景,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商学院和经济学院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需要。此外,希望加深对期货与期权市场了解的金融界从业人员也会从本书中受益匪浅。

作者简介:

约翰·C.赫尔(John C Hull)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B0nharm金融中心主任。他是国际公认的衍生品权威,其有关金融衍生产品的教材和著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在全世界广泛流行。HulI教授是八家学术杂志的联合编辑,曾任北美、日本和欧洲多家金融机构的顾问。他曾获得多项教学奖励,包括多伦多大学享有盛誉的诺斯洛普弗莱奖(Northrop Erye award)。除多伦多大学外,Hull教授还曾在约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格菲尔德大学、伦敦商学院任教。

7、约翰·赫尔《期权、期货和其他衍生品》 华尔街人手一册的圣经

(华夏出版社)

本书主要介绍了期货市场及期货合约套期保值应用、远期和期货价格、利率期货、股票期权价格的性质、数值方法、新型期权等内容。

区别于该领域其它书的特点是它对所有衍生证券(不仅仅是期货和期权)的定价提供了一致的方法。这本书假设读者已经学过金融、概率和统计方面的基本课程,但不解期权、期货、互换等。因此,在学习基于本书的课程(在北美,许多大学金融方面课程的名称可能并不一定与本书书名相同,但通常使用本书作为指定的或主要的参考书——译者注)之前,学生不一定需要选修投资学的课程。

-------------分割线-----------

以上七本书都是很著名很经典的教材,都属金融学领域,如果再加上经济学的书,就太多了。有些

遗憾,我也只读过其中两本。

关于货币银行学,国内大学大都用的是黄达教授所著的那本金融学,不过米什金的这本实在是太棒了,而且如果有精力的话,最好能拜读下北大出版社的英文原版。

兹维博迪的《金融学》在投资、公司理财领域上更加侧重,与米什金的书形成很好的互补,目前我正在读此书。

投资学这门课我们没有学过,上学期倒是修过证券投资。。。不论你是投资学专业,还是以后立志于在投资领域就职,夏普和博迪的这两套投资学教材都是很好的选择,夏普的可能更难些,有时间最好两本都读一下。

罗斯的公司理财也很著名,不过中文的译本中错误不少,因此有能力最好读英文原版。

约翰赫尔的期权期货写得极其之好,正是细读了他的书,我才能在金融衍生品那门课拿A+,这两本内容结构上相似,前一本略去了不少数学推导。

第三篇:国外衍生品案例

国外衍生品市场案例研究

1.美国发展衍生品市场的经验

美国作为世界衍生品交易的发源地和衍生品大国,以期货为核心的衍生品市场在维护美国金融、经济安全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后,一蹶不振,导致整个经济大萧条,而1987年美国股市也曾出现较大的股灾,但并没有出现类似的经济危机,没过多久股市便又兴旺起来。原因之一就是当今的美国证券市场有1929年的证券市场所不具备的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由于避险工具的存在,使投资者在1987年股灾中的损失大大得到缓解,没有导致金融界的连锁反应,并很快迎来了90年代的空前大牛市。事后,很多经济学家指出,假设1987年危机发生时没有股指期货交易,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再如,9・11事件发生后,期货价格瞬间暴跌,所有相关的股票也被抛售。9月20日之后,股票市场虽仍在继续下滑,但期货指标已经开始回升,这个变化马上被市场发现,股票价格随即反弹,两者的差距很快地又缩小至接近状态。

对此,利奥・梅拉梅德认为,期货和期权市场虽还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但却继续着他们控制风险的作用。事实上,期货市场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多次金融风波中的表现值得荣获最高荣誉,这包括:(1)美国中央银行1年内8次降息;(2)持续大跌的股票市场;(3)9・11事件给市场带来的振荡;(4)对恐怖主义分子的战争,面临的恐怖事件;(5)自大萧条以来,从来没有出现的公司丑闻。

2.韩国发展衍生品市场的经验

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韩国国内生产总值下跌6.7%。1999年,则上升到10.9%。2000年,增长幅度为8.8%。2001年,在世界经济整体衰退的大背景下,韩国增长2.8%。而同期,在亚洲“四小龙”经济中,香港经济增长为-0.3%,台湾为-2.3%,新加坡为-2.5%。相比之下,韩国经济恢复快、增长幅度大,而且表现出内生性可持续增长的特征。与此同时,金融市场异常活跃。2001年,韩国股票指数期货200(KOSPI200),跃居世界单个金融期货产品第3位;韩国股票指数期权200,跃居世界第一。

1997年东亚经济危机之后,韩国人充分认识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一步到位、高起点地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允许社保基金进入证券市场。韩国先后推出股票指数期货和期权、国债期货和期权、美元期货和期权、黄金期货和期权,形成了有层次、多品种的金融期货产品体系,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投资者参与交易,迅速改善了韩国的金融形势。韩国人认为:通过政策和制度途径截断本国金融市场和外部的联系来保护民族金融产业,是一种消极的防御;增加和股票市场波动周期具有相位差的金融期货及衍生品市场以稳定现货证券市场运行,才是积极的防御策略。

韩国人认为,面对西方较强的金融产业,必须像引进外资、开放产业市场一样开放金融产业。韩国对外资全面开放资本市场,结果衍生品市场重新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外资在KOSPI200期货、期权上的交易已经占到9%和10%左右。韩国外汇储备由1998年年底的52亿美元迅速回升至2001年年底的1028亿美元。韩国期货市场的成功发展稳定了基础金融市场,推动了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致使韩国经济得以从金融危机中迅速复苏。

金融危机之后,韩国大力宣传KOSPI200期货和期权产品,并举办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进行实战操作。截至2001年年底,韩国除正常证券经纪商之外,散户投资者有1000万人,频繁交易者有400万人,网上交易中有70%左右的合约量交易者是散户交易。2003年年末,韩国KOSPI200综合股指期货、期权合约超越了全球其他衍生品合约,在全球合约成交量排名榜首。

3.香港政府运用金融衍生品市场保卫金融市场

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美国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发起持久的连番狙击并获得成功后,开始有计划地向香港股市及期市发动冲击。他们一方面在外汇市场大手抛出投机性的港元沽盘,冲击港元汇率,迫使港元的拆息大幅升高,引致香港股票市场恒生指数急挫;另一方面在恒指期货市场累积大量空单。恒生指数每跌1点,他们的每张做空期指合约就可赚50港元。

面对国际投机基金的猖狂进攻,香港特区政府下定决心保卫金融市场,从而引发了国际经济史上最大的金融战。1998年8月14日,香港特区政府总结了前一阶段捍卫港元汇率中的经验教训,同意金管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香港股票市场收购股票,同时在期货市场采取相应的对策。此后的10个交易日里险象环生,尤其是28日(期指结算日)的激烈程度更是空前。

上午10点整,香港股市、期市开市,投机基金即以每手16万股的汇丰控股(每股174港元)及香港电讯(每股15.2港元)大量抛售,特区政府以无限的买盘全力退守恒生指数7860水平,其后恒生指数和期货指数始终在7800点以上微微地上下摆动,然而成交额却直线飙升。收市时,恒生指数达到7829点,恒生指数期货达7851点。股市成交额创历史最高,达790亿港元。特区政府先后动用了1000多亿港元,使恒生指数共上扬1169点,国际投机基金利用在恒指期货市场的供求趋势,因而成为全球市场的指导价格。

第四篇:国外治理水污染案例

国外治理水污染案例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

(一)水环境问题分析

泰晤士河全长402公里,流经伦敦市区,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河流两岸人口激增,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沿岸垃圾随意堆放。1858年,伦敦发生“大恶臭”事件,政府开始治理河流污染。

(二)治理思路及措施

一是通过立法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20世纪60年代初,政府对入河排污做出了严格规定,企业废水必须达标排放,或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企业必须申请排污许可,并定期进行审核,未经许可不得排污。定期检查,起诉、处罚违法违规排放等行为。

二是修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1859年,伦敦启动污水管网建设,在南北两岸共修建七条支线管网并接入排污干渠,减轻了主城区河流污染,但并未进行处理,只是将污水转移到海洋。19世纪末以来,伦敦市建设了数百座小型污水处理厂,并最终合并为几座大型污水处理厂。1955年到1980年,流域污染物排污总量减少约90%,河水溶解氧浓度提升约10%。

三是从分散管理到综合管理。自1955年起,逐步实施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管理。1963颁布了《水资源法》,成立了河流管理局,实施取用水许可制度,统一水资源配置。1973年《水资源法》修订后,全流域200多个涉水管理单位合并成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统一管理水处理、水产养殖、灌溉、畜牧、航运、防洪等工作,形成流域综合管理模式。1989年,随着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水务局转变为泰晤士河水务公司,承担供水、排水职能,不再承担防洪、排涝和污染控制职能;政府建立了专业化的监管体系,负责财务、水质监管等,实现了经营者和监管者的分离。

四是加大新技术的研究与利用。早期的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沉淀、消毒工艺,处理效果不明显。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发采用了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并对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生化需氧量为5-10毫克/升,处理效果显著,成为水质改善的根本原因之一。泰晤士水务公司近20%的员工从事研究工作,为治理技术研发、水环境容量确定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泰晤士河水务公司经济独立、自主权较大,其引入市场机制,向排污者收取排污费,并发展沿河旅游娱乐业,多渠道筹措资金。仅1987—1988年,总收入就高达6亿英镑,其中日常支出4亿英镑,上交盈利2亿英镑,既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又促进了社会发展。

(三)治理效果

泰晤士河水质逐步改善,20世纪70年代,重新出现鱼类并逐年增加;80年代后期,无脊椎动物达到350多种,鱼类达到100多种,包括鲑鱼、鳟鱼、三文鱼等名贵鱼种。目前,泰晤士河水质完全恢复到了工业化前的状态。

湖南常德,这个仅有600万人口的城市,在城市规模上并不引人注意,但该市丰富的水资源,却让人第一眼就印象深刻。常德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虽然它的经济并不发达,但其丰富的水资源蕴藏让它在中国城市中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常德,又被称为“海绵城市”。该市近年来推出并实施了集蓄水、净水、吸水、释水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在常德市规划展览馆,人们可以看到,最新的城市规划模型是以德国城市汉诺威为样本设计的。而在十年前却是另一翻景象。据当地人介绍,过去常德内城河--穿紫河的水质非常差,散发着臭味,他们甚至担心水污染会危害孩子的健康。为此,常德市请来了汉诺威市的专家,并向欧盟申请了以解决亚洲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为目标的“常德市城市河流污染治理项目”,制定出一套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的方案。常德不仅从德国引进了城市净水设备,还借鉴了德国人治理城市污水的理念。该理念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雨季时收集雨水,将其过滤、储藏。当城市缺水时,再将净化后的水重新释放出来,供居民使用。这样既能减少河水污染,又能为城市提供水源。此外,常德还计划沿着沅江建一条供居民休闲娱乐的绿带,这样能提高居民对良好水质的要求和意识。

目前,绿带工程建设正在进行中。在沅江岸边散步的一位女士乐观地表示,她相信沿江绿带很快就能顺利完工。“明年三月建成,没有问题”,她说。中国的项目总是进行得很快。我认为,常德未来除了依托自身的水资源优势外,仍需发展经济。

二、韩国首尔清溪川

(一)水环境问题分析

清溪川全长11公里,自西向东流经首尔市,流域面积51平方公里。20世纪40年代,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后来又实施河床硬化、砌石护坡、裁弯取直等工程,严重破坏了河流自然生态环境,导致流量变小、水质变差,生态功能基本丧失。50年代,政府用5.6公里长、16米宽的水泥板封盖河道,使其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几乎成为城市下水道。70年代,河道封盖上建设公路,并修建了4车道高架桥,一度视为“现代化”标志。

(二)治理思路及措施

本世纪初,政府下决心开展综合整治和水质恢复,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疏浚清淤。2005年,总投资3900亿韩元(约3.6亿美元)的“清溪川复原工程”竣工,拆除了河道上的高架桥、清除了水泥封盖、清理了河床淤泥、还原了自然面貌。二是全面截污。两岸铺设截污管道,将污水送入处理厂统一处理,并截流初期雨水。三是保持水量。从汉江日均取水9.8万吨,通过泵站注入河道,加上净化处理的2.2万吨城市地下水,总注水量达12万吨,让河流保持40厘米水深。

(三)治理效果

从生态环境效益看,清溪川成为重要的生态景观,除生化需氧量和总氮两项指标外,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韩国地表水一级标准。从经济社会效益看,由于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改善,周边房地产价格飙升,旅游收入激增,带来的直接效益是投资的59倍,附加值效益超过24万亿韩元,并解决了20多万个就业岗位。

三、德国埃姆舍河

(一)水环境问题

埃姆舍河全长约70公里,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鲁尔工业区,是莱茵河的一条支流;其流域面积865平方公里,流域内约有230万人,是欧洲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该流域煤炭开采量大,导致地面沉降,致使河床遭到严重破坏,出现河流改道、堵塞甚至河水倒流的情况。19世纪下半叶起,鲁尔工业区的大量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河水遭受严重污染,曾是欧洲最脏的河流之一。

(二)治理思路与措施

一是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流域内城市历史悠久,排水管网基本实行雨污合流。因此,一方面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将城市污水和重度污染的河水输送至两家大型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直排现象。另一方面建设雨水处理设施,单独处理初期雨水。此外,还建设了大量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人工湿地以及雨水净化厂,全面削减入河污染物总量。

二是采取“污水电梯”、绿色堤岸、河道治理等措施修复河道。“污水电梯”是指在地下45米深处建设提升泵站,把河床内历史积存的大量垃圾及浓稠污水送到地表,分别进行处理处置。绿色堤岸是指在河道两边种植大量绿植并设置防护带,既改善河流水质又改善河道景观。河道治理是指配合景观与污水处理效果,拓宽、加固清理好的河床,并在两岸设置雨水、洪水蓄滞池。

三是统筹管理水环境水资源。为加强河流治污工作,当地政府、煤矿和工业界代表,于1899 年成立了德国第一个流域管理机构,即“埃姆舍河治理协会”,独立调配水资源,统筹管理排水、污水处理及相关水质,专职负责干流及支流的污染治理。治理资金60%来源于各级政府收取的污水处理费,40%由煤矿和其他企业承担。

(三)治理效果

河流治理工程预算为45亿欧元,已实施了部分工程,预计还需几十年时间才能完工。目前,流经多特蒙德市的区域已恢复自然状态。

四、法国巴黎塞纳河

(一)水环境问题

塞纳河巴黎市区段长12.8公里、宽30-200米。巴黎是沿塞纳河两岸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市区河段都是石砌码头和宽阔堤岸,三十多座桥梁横跨河上,两旁建成区高楼林立,河道改造十分困难。20世纪60年代初,严重污染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崩溃,仅有两三种鱼勉强存活。污染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上游农业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二是工业企业向河道大量排污;三是生活污水与垃圾随意排放,尤其是含磷洗涤剂使用导致河水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四是下游的河床淤积,既造成洪水隐患,也影响沿岸景观。

(二)治理思路与措施

工程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四方面:

一是截污治理。政府规定污水不得直排入河,要求搬迁废水直排的工厂,难以搬迁要严格治理。1991-2001年,投资56亿欧元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率提高了30%。

二是完善城市下水道。巴黎下水道总长2400公里,地下还有6000座蓄水池,每年从污水中回收的固体垃圾达1.5万立方米。巴黎下水道共有1300多名维护工,负责清扫坑道、修理管道、监管污水处理设施等工作,配备了清砂船及卡车、虹吸管、高压水枪等专业设备,并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进行管理维护。

三是削减农业污染。河流66%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化肥施用,主要通过地下水渗透入河。巴黎一方面从源头加强化肥农药等面源控制,另一方面对50%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实施脱氮除磷改造。但硝酸盐污染仍是难以处理的痼疾。

四是河道蓄水补水。为调节河道水量,建设了4座大型蓄水湖,蓄水总量达8亿立方米;同时修建了19个水闸船闸,使河道水位从不足1米升至3.4-5.7米,改善了航运条件与河岸带景观。此外还进行了河岸河堤整治,采用石砌河岸,避免冲刷造成泥沙流入;建设二级河堤,高层河堤抵御洪涝,低层河堤改造为景观车道。

除了工程治理措施外,还进一步加强了管理。一是严格执法。根据水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不断修改完善法律制度,如2001年修订《国家卫生法》要求,工业废水纳管必须获得批准,有毒废水必须进行预处理并开展自我监测,必须缴纳水处理费。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现象。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除预算拨款外,政府将部分土地划拨给河流管理机构(巴黎港务局)使用,其经济效益用于河流保护。此外,政府还收取船舶停泊费、码头使用费等费用,作为河道管理资金。

(三)治理效果

经过综合治理,塞纳河水生态状况大幅改善,生物种类显著增加。但是沉积物污染与上游农业污染问题依然存在,说明城市水体整治仅针对河道本身是不够的,需进行全流域综合治理。

五、奥地利维也纳多瑙河

多瑙河全长2850公里,是欧洲第二长河,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市地处其中游。维也纳多瑙河综合治理开发,形成了一套现代化的河流综合治理和开发体系,即在传统治理理念基础上突出“生态治理”概念,并运用到防洪、治污、经济开发等各个领域。主要措施包括两方面:

一是建设生态河堤。恢复河岸植物群落和储水带,是维也纳多瑙河治理和开发的主要任务之一。基于“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在考虑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由过去的混凝土人工建筑,改造成适合动植物生长的模拟自然状态,建成无混凝土河堤或混凝土外覆盖植被的生态河堤。

二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使用。维也纳周边山地和森林水资源丰富,其城市用水99%为地下水和泉水,维持了多瑙河的自然生态流量。维也纳严禁将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多瑙河,废污水由紧邻多瑙河的两座大型水处理中心负责处理,出水水质达标后,大部分排入多瑙河,少部分直接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此外,严格控制沿岸工业企业数量并严格监管。

第五篇:水十条:盘点国外五大治理案例

4月1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主要指标是: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高于93%,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

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京津冀区域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力争消除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

中国水环境治理大幕开启,我们先了解国外城市水体综合治理案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牛津和剑桥校际人力艇比赛在伦敦泰晤士河水道上进行。 CFP 图

一、英国伦敦泰晤士河

(一)水环境问题分析

泰晤士河全长402公里,流经伦敦市区,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河流两岸人口激增,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沿岸垃圾随意堆放。1858年,伦敦发生“大恶臭”事件,政府开始治理河流污染。

(二)治理思路及措施

一是通过立法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20世纪60年代初,政府对入河排污做出了严格规定,企业废水必须达标排放,或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企业必须申请排污许可,并定期进行审核,未经许可不得排污。定期检查,起诉、处罚违法违规排放等行为。

二是修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1859年,伦敦启动污水管网建设,在南北两岸共修建七条支线管网并接入排污干渠,减轻了主城区河流污染,但并未进行处理,只是将污水转移到海洋。19世纪末以来,伦敦市建设了数百座小型污水处理厂,并最终合并为几座大型污水处理厂。1955年到1980年,流域污染物排污总量减少约90%,河水溶解氧浓度提升约10%。

三是从分散管理到综合管理。自1955年起,逐步实施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管理。1963颁布了《水资源法》,成立了河流管理局,实施取用水许可制度,统一水资源配置。1973年《水资源法》修订后,全流域200多个涉水管理单位合并成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统一管理水处理、水产养殖、灌溉、畜牧、航运、防洪等工作,形成流域综合管理模式。1989年,随着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水务局转变为泰晤士河水务公司,承担供水、排水职能,不再承担防洪、排涝和污染控制职能;政府建立了专业化的监管体系,负责财务、水质监管等,实现了经营者和监管者的分离。

四是加大新技术的研究与利用。早期的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沉淀、消毒工艺,处理效果不明显。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发采用了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并对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生化需氧量为5-10毫克/升,处理效果显著,成为水质改善的根本原因之一。泰晤士水务公司近20%的员工从事研究工作,为治理技术研发、水环境容量确定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泰晤士河水务公司经济独立、自主权较大,其引入市场机制,向排污者收取排污费,并发展沿河旅游娱乐业,多渠道筹措资金。仅1987—1988年,总收入就高达6亿英镑,其中日常支出4亿英镑,上交盈利2亿英镑,既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又促进了社会发展。

(三)治理效果

泰晤士河水质逐步改善,20世纪70年代,重新出现鱼类并逐年增加;80年代后期,无脊椎动物达到350多种,鱼类达到100多种,包括鲑鱼、鳟鱼、三文鱼等名贵鱼种。目前,泰晤士河水质完全恢复到了工业化前的状态。

二、韩国首尔清溪川

(一)水环境问题分析

清溪川全长11公里,自西向东流经首尔市,流域面积51平方公里。20世纪40年代,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后来又实施河床硬化、砌石护坡、裁弯取直等工程,严重破坏了河流自然生态环境,导致流量变小、水质变差,生态功能基本丧失。50年代,政府用5.6公里长、16米宽的水泥板封盖河道,使其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几乎成为城市下水道。70年代,河道封盖上建设公路,并修建了4车道高架桥,一度视为“现代化”标志。

(二)治理思路及措施

本世纪初,政府下决心开展综合整治和水质恢复,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疏浚清淤。2005年,总投资3900亿韩元(约3.6亿美元)的“清溪川复原工程”竣工,拆除了河道上的高架桥、清除了水泥封盖、清理了河床淤泥、还原了自然面貌。二是全面截污。两岸铺设截污管道,将污水送入处理厂统一处理,并截流初期雨水。三是保持水量。从汉江日均取水9.8万吨,通过泵站注入河道,加上净化处理的2.2万吨城市地下水,总注水量达12万吨,让河流保持40厘米水深。

(三)治理效果

从生态环境效益看,清溪川成为重要的生态景观,除生化需氧量和总氮两项指标外,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韩国地表水一级标准。从经济社会效益看,由于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改善,周边房地产价格飙升,旅游收入激增,带来的直接效益是投资的59倍,附加值效益超过24万亿韩元,并解决了20多万个就业岗位。

三、德国埃姆舍河

(一)水环境问题

埃姆舍河全长约70公里,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鲁尔工业区,是莱茵河的一条支流;其流域面积865平方公里,流域内约有230万人,是欧洲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该流域煤炭开采量大,导致地面沉降,致使河床遭到严重破坏,出现河流改道、堵塞甚至河水倒流的情况。19世纪下半叶起,鲁尔工业区的大量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河水遭受严重污染,曾是欧洲最脏的河流之一。

(二)治理思路与措施

一是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流域内城市历史悠久,排水管网基本实行雨污合流。因此,一方面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将城市污水和重度污染的河水输送至两家大型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直排现象。另一方面建设雨水处理设施,单独处理初期雨水。此外,还建设了大量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人工湿地以及雨水净化厂,全面削减入河污染物总量。

二是采取“污水电梯”、绿色堤岸、河道治理等措施修复河道。“污水电梯”是指在地下45米深处建设提升泵站,把河床内历史积存的大量垃圾及浓稠污水送到地表,分别进行处理处置。绿色堤岸是指在河道两边种植大量绿植并设置防护带,既改善河流水质又改善河道景观。河道治理是指配合景观与污水处理效果,拓宽、加固清理好的河床,并在两岸设置雨水、洪水蓄滞池。

三是统筹管理水环境水资源。为加强河流治污工作,当地政府、煤矿和工业界代表,于1899 年成立了德国第一个流域管理机构,即“埃姆舍河治理协会”,独立调配水资源,统筹管理排水、污水处理及相关水质,专职负责干流及支流的污染治理。治理资金60%来源于各级政府收取的污水处理费,40%由煤矿和其他企业承担。

(三)治理效果

河流治理工程预算为45亿欧元,已实施了部分工程,预计还需几十年时间才能完工。目前,流经多特蒙德市的区域已恢复自然状态。

四、法国巴黎塞纳河

(一)水环境问题

塞纳河巴黎市区段长12.8公里、宽30-200米。巴黎是沿塞纳河两岸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市区河段都是石砌码头和宽阔堤岸,三十多座桥梁横跨河上,两旁建成区高楼林立,河道改造十分困难。20世纪60年代初,严重污染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崩溃,仅有两三种鱼勉强存活。污染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上游农业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二是工业企业向河道大量排污;三是生活污水与垃圾随意排放,尤其是含磷洗涤剂使用导致河水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四是下游的河床淤积,既造成洪水隐患,也影响沿岸景观。

(二)治理思路与措施

工程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四方面:

一是截污治理。政府规定污水不得直排入河,要求搬迁废水直排的工厂,难以搬迁要严格治理。1991-2001年,投资56亿欧元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率提高了30%。

二是完善城市下水道。巴黎下水道总长2400公里,地下还有6000座蓄水池,每年从污水中回收的固体垃圾达1.5万立方米。巴黎下水道共有1300多名维护工,负责清扫坑道、修理管道、监管污水处理设施等工作,配备了清砂船及卡车、虹吸管、高压水枪等专业设备,并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进行管理维护。

三是削减农业污染。河流66%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化肥施用,主要通过地下水渗透入河。巴黎一方面从源头加强化肥农药等面源控制,另一方面对50%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实施脱氮除磷改造。但硝酸盐污染仍是难以处理的痼疾。

四是河道蓄水补水。为调节河道水量,建设了4座大型蓄水湖,蓄水总量达8亿立方米;同时修建了19个水闸船闸,使河道水位从不足1米升至3.4-5.7米,改善了航运条件与河岸带景观。此外还进行了河岸河堤整治,采用石砌河岸,避免冲刷造成泥沙流入;建设二级河堤,高层河堤抵御洪涝,低层河堤改造为景观车道。

除了工程治理措施外,还进一步加强了管理。一是严格执法。根据水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不断修改完善法律制度,如2001年修订《国家卫生法》要求,工业废水纳管必须获得批准,有毒废水必须进行预处理并开展自我监测,必须缴纳水处理费。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现象。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除预算拨款外,政府将部分土地划拨给河流管理机构(巴黎港务局)使用,其经济效益用于河流保护。此外,政府还收取船舶停泊费、码头使用费等费用,作为河道管理资金。

(三)治理效果

经过综合治理,塞纳河水生态状况大幅改善,生物种类显著增加。但是沉积物污染与上游农业污染问题依然存在,说明城市水体整治仅针对河道本身是不够的,需进行全流域综合治理。

五、奥地利维也纳多瑙河

多瑙河全长2850公里,是欧洲第二长河,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市地处其中游。维也纳多瑙河综合治理开发,形成了一套现代化的河流综合治理和开发体系,即在传统治理理念基础上突出“生态治理”概念,并运用到防洪、治污、经济开发等各个领域。主要措施包括两方面:

一是建设生态河堤。恢复河岸植物群落和储水带,是维也纳多瑙河治理和开发的主要任务之一。基于“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在考虑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由过去的混凝土人工建筑,改造成适合动植物生长的模拟自然状态,建成无混凝土河堤或混凝土外覆盖植被的生态河堤。

二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使用。维也纳周边山地和森林水资源丰富,其城市用水99%为地下水和泉水,维持了多瑙河的自然生态流量。维也纳严禁将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多瑙河,废污水由紧邻多瑙河的两座大型水处理中心负责处理,出水水质达标后,大部分排入多瑙河,少部分直接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此外,严格控制沿岸工业企业数量并严格监管。

上一篇:工商银行申请贷款下一篇:公司章程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