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编精心整理了《体育教师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对高校学生进行有效的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全面人才,首先就要从教师的素质教育抓起,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在学生中开展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大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科目,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素质教育尤为重要。

第一篇:体育教师论文范文

“阳光体育”呼唤充满“阳光”的体育教师

摘 要: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阳光体育”,体育教师是实施“阳光体育”的主力军。体育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活跃思维,敢于探索,打破体育教学的一贯格局,引领学生享受“阳光体育”。

关键词: 阳光体育 体育教师 “阳光”

随着“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启动,各级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和共青团组织都在推动这一活动的开展。如何利用全社会浓厚的体育氛围,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体育教师面临的新课题,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一、体育教师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一)体育教师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力量。

体育工作直接影响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也影响着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效益。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营造浓厚的阳光体育氛围,形成积极健康的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德、智、体、美发展的保证和前提,在学生成长和学校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体育的这些作用,则是通过体育教师的示范、辛勤努力工作发挥出来的。

(二)体育教师是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引领者。

只有把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和理念落到实处,而体育教师的任务正是完成体育教学、组织两操、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课余训练、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竞赛等,使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做一个充满“阳光”的体育教师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阳光体育,阳光体育需要充满“阳光”的体育教师。

(一)体育教师要有“阳光体育”的理念。

认真学习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的有关内容,丰富阳光体育的理念。明确“健康第一”是阳光体育运动的指导思想,“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是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基础,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唤起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用爱心关心、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

(二)体育教师要具备“阳光”的性格。

知识、智力和专业教育能力,是教师素质的认知因素或智力因素,而教师的性格则是教师素质的非智力因素,这两类因素对教师成功地完成教育任务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的。教师的性格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明显的,师生间的良好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共同合作。

1.爱工作,爱学生。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各种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态度(如语言、口气、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会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作用直接反映在实际教学效果中。教师经常地、习惯性地以爱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知到教师的爱与关怀,久而久之,这种爱与关怀会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身上起作用,对学生性格的塑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健康、美好、愉快的气氛中,在和谐、融洽、宽松的环境下学习锻炼,以爱和关怀对待教师、同学与课程。

2.风趣,幽默。

长期以来,体育课堂过分强调“严肃、认真”而忽略“活泼”,对课堂气氛的营造方面研究不足。在教学中,往往强调教师的端庄稳重,忽视教师的多姿多彩;强调教学过程的按部就班,忽视教学过程的灵活多变;强调教学过程语言的精练、规范,忽视教学语言的新颖别致、形象风趣,使得学生喜爱体育活动而不喜欢体育课堂。

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幽默是一种普遍应用的艺术手法。富有幽默的体育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培养兴趣,启迪心智,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教师如果缺乏幽默感,口气生硬,表情严厉,会使整个体育课变得单调枯燥、压抑沉闷。有幽默感的体育教师则能使体育课堂充满欢笑、让学生在愉快中参与运动。

3.心理健康,富有激情。

当今学生大多数是独身子女,意志品质较差,抗挫力弱,往往会因某种原因而导致心理脆弱和心理负担过重,进而产生心理疾病。阳光体育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心理医生”,要善于进行心理疏导,用悉心的关爱和科学的指导,带领学生走出心理障碍的阴影区,为学生健康的心理提供保障服务。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也就是说,要有乐观、健全、科学的精神生活,永葆一颗童心。因此,教师要善于自我调节心理状态,要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要善于放松自己的神经,要在广泛的兴趣、爱好中去寻找生活的乐趣。

阳光体育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富有激情。这种激情是对民族、对人类的爱,是对真善美的迷恋和追求,更是对体育教育的敬业和对此事业的无私奉献。没有激情的人,不可能有足够的勇气和恒心做好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也就不可能有创新,不可能很好地组织和实施需要创新的阳光体育运动。

(三)体育教师要善于发挥教学的艺术性,让课堂充满阳光。

1.“阳光”的仪表和教态。

教师穿着整洁、干练、色彩亮丽的运动服,表情和蔼,举止端庄大方,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调节学生的情绪,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阳光”的示范与语言。

学生喜欢看教师做动作,教师干净利落的示范,往往会使学生心生羡慕,对所学的动作跃跃欲试;教师精练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清晰洪亮的口令,能激发学生对所学动作产生兴趣。

3.“阳光”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保证阳光体育运动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直接影响阳光体育的效果。以创新为灵魂的教学必须把学生放在真正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运动,在生理上获得快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社会适应能力提到提高;都能学到新知识,并在运动技术上有所提高。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这说明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的重要。教法创新应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满足学生的创造欲,不必过分强调行动一致,提倡“形散神不散”,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抒发不同的感受;教法创新应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教法创新应与学法创新相结合,对于学生来说,“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对于教师来说,教会学生锻炼比带着学生锻炼更为重要;教法的创新要注重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获得,艺术地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运动中与教师、同伴相处得和睦、快乐,使学生既喜欢体育运动,又喜欢体育课,更喜欢体育教师。

4.“阳光”的体育课堂。

“阳光”的体育课堂充满了爱和关怀,充满了理解和激励,有加油声、有欢笑声,有辛勤的汗水、有激动的泪水。

教师的感情要始终融于学生的情绪之中,教师的情绪和态度始终与学生保持一致,哪怕我们的器材太少,哪怕我们的场地太小,哪怕我们的教师还缺乏经验,哪怕我们的学生还缺少技能,但教师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做游戏、一起鼓掌、一起欢笑,這样的课堂一定会充满阳光。

三、结语

“阳光体育”的推出和实施,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创造了更大的学习空间和享受阳光体育的机会。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阳光”的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把学生培养成为性格活泼、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艺[2006]6号)[Z].2006,12,20.

[2]苏振阳.论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与阳光体育的和谐发展[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

[3]崔小红.创新教育对体育教师素质的新要求[J].考试周刊,2008,(36).

作者:荣慧珠

第二篇:体育教师素质教育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摘要]对高校学生进行有效的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全面人才,首先就要从教师的素质教育抓起,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在学生中开展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大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科目,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素质教育尤为重要。具有高素质的高校体育教师,肩负着体育教学和科研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因此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校体育 教师队伍建设 路径

[作者简介]史宏涛(1978- ),女,陕西周至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陕西 杨凌 712100)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指出:“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应首先从教师抓起,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注重对教师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要从多方面素质教育入手,强化对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知识能力等全方位的培养和提高,从而造就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2014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个教师节的教师表彰大会上,再次要求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因此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素质教育就要从“四有”教师的要求出发,其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素质

思想是人的行为指南,这里的思想首先是坚持正确的教书育人方向和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始终坚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和信念。高校教师思想素质的整体提高,不但会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上更可以做好表率,从而使大学成为培养思想积极上进,政治过硬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二)道德素质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习近平总书记对这句话的体会是:作为大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可见高校教师道德素质的培养也是极其重要的。《师说》中最为著名的一句话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传道既有传授做人的道理,也有道德品质的要求。而对教师“四有”要求中的“有道德情操”也就是道德素质,这是能够作为合格教师的先决条件,也是高校教师应该达到的最起码的条件,一个没有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的人不可能成为受人尊敬和敬仰的大师,从古至今流芳百世的孔子、孟子以及近代教育史上的蔡元培、李大钊、陶行知、吴玉章等大师都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师者楷模。因此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素质教育必须注重道德素质的培养。

(三)能力素质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也是教师的主要教育职能,教师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就必须有扎实、渊博的知识。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快速发展,要求教师更要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之师,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素质教育不能缺失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这种能力是全方位的,既有知识能力,也有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技术能力等。

(四)职业素质

这里所提到的高校教师要具有职业素质,从“四有”教师的要求上说就是要有仁爱之心。一直以来,我们把教师比作园丁,把学生比作花朵,因此关心和爱护每一名学生既是教师思想和道德品质的体现,也是教师职业素质的主要要求,同时高校教师更要有一个宽广的胸怀和仁爱之心。

(五)心理素质

与其他科目的教师相比,体育教师更容易表露出自己的感情,因此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体育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对学生形成正面的影响,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在面对困难时,学生能够勇于面对并努力克服。

二、当前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技术轻素质观念严重

目前,在国内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中形成了重技术和成绩,而轻视素质教育的教学风气,这种观念也影响了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往往是以学生体育成绩作为衡量教师的标准,过于重视技术和成绩,忽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二)高校体育师资力量薄弱

有着“教育市长”美称的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曾指出:“高等院校在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等硬件投入的同时,更要加强体育师资、培训、科研等软件投入,以改变现有高校体育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高校师资力量薄弱主要体现在硬件投入少,体育运动场地被挤占挪用严重,体育器材、设施配备不够等。在软件投入上,高校体育教师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一些年轻的体育教师不愿意从事体育教学工作。高校师资力量薄弱还表现在,体育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教师所具有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科学素质、工作质量等也参差不齐。在很多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中以硕士研究生和本科学历居多,研究生比例低于国家标准,尤其是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比例更小,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的数量不足。这些都给高校建设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高校体育教师师德教育不够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高校只是重视狠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忽视了对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师德教育,特别是教师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的教育根本没有,造成一些高校体育教师不但政治不够坚定,而且也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甚至出现道德败坏的犯罪行为,如2012年1月9日《信息日报》的新闻报道“南昌一高校体育教师强暴女学生 被女生男友刺死”。可见高校对教师,特别是年轻体育教师缺少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这也成为制约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之一。

(四)高校体育教师的激励制度不完善

在现代社会中,激发人们各种行为的根本动力即追求自我利益的满足,在个人利益中,所包含的形式比较多,其中,最为基本和普遍的是经济利益。根据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个人利益需求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依然是经济利益需求,其次才是自我实现需求等。不过,当前高校所具备的激励制度并不完善,不仅无法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同时,对于体育教师的经济需求也无法很好地予以满足,这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而这也成为体育教师队伍素质教育建设的一大阻碍。

三、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把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教育放在首位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教师节座谈会时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将师德高尚放在了首位,可见教师能够为人师表是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要求,也是对体育教师开展素质教育的重点所在。全国高校优秀体育指导教师、全国模范教师邓树勋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座右铭,他经常说的话是:我是祖国人民的儿子,在祖国这个大家庭的理念中,学生是我的学弟学妹,我有责任关爱弟妹们,让弟妹们既学好专业知识,又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成为祖国的优秀儿女。可见只有具备良好的素质,才有资格做一名人民教师。因此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首先就是从素质教育抓起。

以素质教育为首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在端正教师思想政治方向和道德品质以及过硬的职业素养上下功夫,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和理论培训,让高校体育教师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把教育和培养高素质大学生和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矢志不渝地为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甘当铺路石。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教育,规范教师的行为,最终使其能够成为高素质的高校体育教师。

(二)加大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教育的投入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实力,对体育师资建设投入加以明确和规范,特别是不能挤占挪用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资金。要确保高校体育师资能够得到有序建设、持续发展。在大力增强师资力量的基础上,要加大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教育的投入,如:根据各高校特点可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思想政治教育集中培训和交流活动;组织高校教师分期、分批到革命老区、红色根据地接受党史教育;各高校可以采取体育教师支边的方式,让体育教师到贫困地区工作,通过实践教育,坚定体育教师岗位工作的决心和信念。因此,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有计划、有目的、见成效地投入。

(三)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教育

师德教育并不仅仅限于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更是对全体教师常抓不懈的基础教育。教师必须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光荣职责和追求,特别是高校体育教师更要身体力行,以身示范,不但要带领大学生强健体魄,更要通过自身的素质来影响和教育学生。高校体育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体育教育事业,用高尚的师德保证自己在工作中能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还应该做到时刻反思,常常自问,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充分向学生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

(四)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要继续对现有的师资力量加强教育,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建立起一支优秀的、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在开展体育教师教育时,不仅要注重素质的培养,还应有目的地提升体育教师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实现体育教师的全面发展。另外,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之后,其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也会得到有效加强。在对体育教师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满足其个人利益需求,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提高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通过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化,高校的体育教学将会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基于素质教育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高校领导和全体教师都应该积极地参与到素质教育中来,培养一支思想进步、道德高尚,职业能力全面、热爱高等教育事业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为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玫红,佘德峰.高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J].职教论坛,2012(23).

[2]申洪山,章潮晖.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与建设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

[3]张献彩.当代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教育与职业,2012(17).

作者:史宏涛

第三篇: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师素质教育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叶圣陶曾指出“有诸己而后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教师肩负着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体育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诸方面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它要求体育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素质。以身作则,处处做学生的楷模,把“敬业、爱岗、爱生、奉献”作为体现人生价值的座右铭,才能是新教育观念、新知识、新价值观念的传播者,才能是学生终身学习不断发展进步的引路人,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才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一、体育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培养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人。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术是素质教育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作为新世纪的体育教师,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完善自我,努力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富有创造意识,具备创造能力,接受现代教育的新知识、新观念、新经验,敢于在教育改革中开拓创新,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方面的知识及各种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懂得教育规律,对教学大纲、教材有深刻的理解,不断的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有的放矢,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很快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能力,使自己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二、“四育”并举,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育人是最高目标,也是学校体育的本质特征。新世纪的建设人才,须具备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学校体育通过自身的教学特点和特殊的育人环境,在培养人的整个过程中,不仅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能够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

1.育“德”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学校教育以变化多端的教学形式和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吸引学生,全面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行教育。如通过严密的组织教学形式和执行严格的课堂常规,可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有利于学生的好思想、好作风、好习惯的养成;通过游戏和体育竞赛,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友爱,互相合作,而且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为班、为校、为国争光,进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热情;通过长跑教学,可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向困难挑战的顽强意志品质。体育教学蕴含着大量的人格精神的教育因素,体育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严格要求,耐心启发,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去感知体育的真谛,使学生的人格精神在心灵深处得到升华,因此,体育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2.育“智”

根据大脑机能定位学说,人的肌肉活动越多,越丰富,越精神,也就越能开发大脑的潜力,发展人的智能和创造力。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须通过自身的身体运动,进行反复的练习,才能够掌握动作技能技巧。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仅要开动脑筋记住动作要领,还要通过观察来分析动作规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大脑的判断作出正确结论。这样通过体育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接受信息的能力,这样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也得到了锻炼和增强,从而更加提高了神经系统的平衡、灵活性和强度,改善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科学实验证明:坚持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体大脑的质量和皮层的厚度,使人变得更加聪明,从而提高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所以说,体育锻炼的育智作用很大,能挖掘学生潜在的智力因素。

3.育“体”

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是学校体育最根本的任务,也是体育功能的体现。首先体育锻炼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阶段性、顺序性,选择和运用相应的体育项目作为促进身体发育的方法和手段。在运动过程中,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最终结果是使人体的器官、系统得到锻炼,便有机体获得更加旺盛的活动力,从而促进人体本身的发展。其次,体育锻炼能提高身体素质,人体的运动是以科学处理各种身体练习为主,根据不同性别、年龄,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身体活动。

4.育“美”

体育教育称得上是进行“美”育教育最直接、最形象、最紧密的形式,是一种含有多种艺术因素的人体运动,能够对学生进行品质、意志、形体姿态等多方面的美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升华学生美的境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穿着大方,精神饱满,示范正确,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场地划分清楚,图案鲜明,器材排放整齐美观,使学生在美好的环境中活动,给学生美的感受;运用电教手段,把录音机带入课堂,让学生在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音乐中做操、跑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而且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陶醉于美的享受中,既消除了学生精神上的疲劳,又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同时还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学校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魄,增长知识,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而且能够促使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体育教师要以体育教学为突破口,与素质教育接轨,培养全面发展加特长的新世纪的建设人才。

作者:林勇

上一篇:乡镇教师论文范文下一篇:文学论文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