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范文

2022-05-08

第一篇:体育论文范文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推动高校体育改革的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体育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高校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应重视同社会体育之间的联系,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社会体育和高校体育有效的整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带动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

1 引言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群众的体育意识在逐步提升,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在不断加强。深入分析社会体育发展现状,研究其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阐明社会体育和高校体育之间存在的联系,推动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接轨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体育和高校体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2 社会体育现状

2.1 宣传认识不足

体育活动对于保证公民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的相关部门对于体育活动的积极意义缺乏有效的宣传,导致了群众对体育活动缺乏有效的了解,未充分的认识到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的重要性。我国社会体育宣传不足还体现在群众对基本的体育项目缺乏有效的了解,缺乏基本的健身和体育锻炼的常识性知识。

2.2 基础设施不足

在过去的较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整体经济水平较低,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对社会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不足。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社会体育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公园和广场之中,受我国人口数量较多的影响,这部分基础设施无法有效的满足群众日常锻炼的实际需要。

2.3 缺乏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

我国群众在开展体育运动的过程之中通常选择易于入手的运动项目,例如跑步、转呼啦圈等,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缺乏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依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总量约为7万人,平均1万人拥有3名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员。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少直接导致了我国群众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之中经常因不科学的体育锻炼动作而受伤例如肌肉拉伤,韧带拉伤等,其严重的打击了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此外还导致社会体育发展水平较低,群众只能从事专业水平较低的体育运动项目,减少了体育运动带给群众的趣味性。

3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意义

从体育发展的角度看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种延伸,二者是一种并存且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推动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接轨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之间的联系,使高校体育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在社会体育系统之中发挥自身的专业价值;二是借助高校体育之中储备的专业人才强化社会体育的宣传工作和指导工作,进而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三是增强对高校之中各种体育设施的利用率。通常情况下高校之中各种体育设施较为完善,在社会体育发展的过程之中合理的应用高校体育的基础设施,能够有效的改善当前阶段我国体育基础设施匮乏的问题。

4 推动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接轨的措施

4.1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体育运动的原始动力是自身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高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训,以此来推动社会之中热爱体育,热爱运动良好氛围的发展。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强化自身的引导作用,首先使學生对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鼓励学生去尝试不同的体育项目,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高校在展开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培训体育运动的习惯,进而形成体育运动是生活必要组成部分的良好认知。

4.2 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同社会体育的衔接

现阶段高校体育在授课的过程之中偏重于体育运动的形式。在教学时学生主要的任务是模仿教师的行为,由此导致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之中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压制感,学生无法有效的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这一现象本质上是高效体育课程教材的局限性导致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是依据社会体育的实际需要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优化。高校体育教材在编制的过程之中应该强调引导、推广的理念,即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使学生掌握在社会之中推广这一体育运动的基本技巧。

4.3 改革高校体育考核方式

目前高校体育课考试来看,还存在一定的弊病。体育课不同于其他专业课,因为体育课的考试目的,是鼓励学生能更好地参加体育锻炼。在规定的考试项目中成绩不理想甚至不及格者,应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成绩优秀及喜爱的项目来进行重新考试。这种自选项目考试可以以优补劣,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坚持参加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4 坚持“全面发展”,整合学校体育教学

在当前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体育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而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从某方面而言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个性化的发展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有效地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在高校体育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在将“素质拓展训练”与教育教学活动相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们还需秉承着“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运用身体力行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对各个动作进行模拟、练习,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在进行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还可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借助各种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教育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5 添加趣味性体育运动项目,提高学生的运动技巧

“阳光体育运动”是基层教育部门为积极响应国家“阳光体育”号召,展开的系列运动项目,其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释放大学生学习压力,与此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最终为良好体育锻炼风气的形成创造良好条件。“阳光体育”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中“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形式,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相比它更加注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提高大学生运动技巧,将体育活动内容由竞技体育转向竞技和娱乐相结合的方向,添加趣味性体育运动项目,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育教学发展方向。如在进行田径体育运动过程中,通常而言由于大学生对跑步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课程教育教学成效与预期教学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为让大学生享受体育课堂,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教育工作者可仿照《奔跑吧,兄弟》,开设撕名牌的游戏,即通过将同学说进行小组划分,指导学生们进行练习,在降低他们对田径类项目抵触情绪的同时,为“阳光运动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5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之中核心的问题在于专业人才和基础设施的匮乏,而高校体育能够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且有着完善的体育运动设施,推动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融合发展,对于解决当前阶段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军事体育部(武装部))

作者:瞿硕 蒋涌才

第二篇: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关系的辨析

摘要:针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三者之间容易混淆等情况,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的词源、概念以及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学术研究视角来说,这三个概念由于外延模糊且不一致,内涵也不尽相同,不存在互相之间替代的可能性;从政府工作角度看,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是包含的关系;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从群众体育发展到社会体育再到民生体育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名词概念的变化,它反映了社会变迁和群众体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关键词: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词源;概念;关系

当20世纪80年代我国专家、学者们围绕体育概念展开一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大讨论告一段落之后,随着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社会体育有了较为准确的法律界定,社会体育一词开始频频见诸于报刊,《体育法》中几乎都使用社会体育,很少提到群众体育一词。与此同时,人们再熟悉不过的群众体育一词似乎也不甘示弱,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十一五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中也频繁出现,几乎与社会体育齐头并进,似乎在向全世界声明:“我们之间是大有区别的”。于是,在体育概念大讨论之后,我国又掀起了一股有关群众体育、社会体育等概念探讨的热潮。进入21世纪后,在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之间关系还处于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民生体育”概念在北京奥运前后又迅速闯入人们的视野,颇有驻足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趋势。所以,进一步梳理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关系,对于今后更好的理解和认识二者与“民生体育”等概念的关系,对于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无疑是必要的。文章的主旨在通过对以上三个概念的多种定义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及逻辑分析,指出它们的区别,又从不同的视角,找出它们互相间的联系。

1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词源的辨析

1.1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一词最早出现在1929年,张汇兰在《女子体育普及之我见》一文曾提出:“提倡群众体育,反对牺牲群众、专注重选手运动的体育。”[1]但从1929年4月16日,国民政府公布的《国民体育法》[2]到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文规定:“提倡国民体育”,可以看出“群众体育”一词仍然没得到广泛的应用。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着内外交困的历史时期,为了摘掉因百来年来的羸弱而被扣上的“东亚病夫”帽子,“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建设祖国”成为当时体育工作的主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群众的体育运动。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我国宪法中也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体育,增强人民体质”。20世纪50年代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建国初期,我国对体育一词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缺乏科学的定义,基本处于表象化的感性认识阶段。而对于群众中正兴起的体育运动,更也找不到准确的词汇来表述。通过查阅相关我国体育史料发现,群众体育运动的这一名词是先经历从“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到“群众体育运动”再到“群众体育”的演变。这种称谓演变一方面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我国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为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步伐而进行政治整合的一种需要。

1.2社会体育

据文献调查显示,“社会体育”一词源于日本,而我国最早在1918年召开的第4届全国体育会联合会会议提案《推广体育计划案》中提到“社会体育”一词,提案提出:“社会体育者,指学校、军队以外一般社会之运动而言。期以锻炼身心,养成坚实之国民也”。即我国北洋政府时期使用了“社会体育”一词[3]。而后就一直很少提到,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体育才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标志着它在我国逐渐被启用,90年代中期,社会体育在各种新闻媒体中的使用一度出现井喷现象,除了出现在一般性新闻媒体报道外,还出现了以其称谓的机构建制——社会体育处和以其称谓的学科方向——社会体育专业。从1993年12月4日,国家体委发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到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在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到了“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加强社会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再到同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并对“社会体育”作了专门的规定与注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4]。这一切似乎都表明了,中国的“老百姓体育”将迈入社会体育时代。

1.3民生体育

“民生”一词源于《左传·宣公十二年》中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其中民生即百姓的生计。然而国人对“民生”一词的最为深刻理解源于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号中提出的“民生主义”,1924年,孙先生在民生主义中具体阐述道: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5]。

而现代《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巨大成功,政府开始关注国内的民生问题,随着弱势群体参加体育的保障、公共体育资源的配置、退役运动员的就业以及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等问题日益凸显,体育领域内的民生问题的也越来越受关注,“民生体育”一词也应运而生。民生与体育结合在一起的“民生体育”一词最早则是在陈小林的《民生体育论》一文中出现。随后胡锦涛主席在北京奥运会表彰大会上提到体育内的民生问题,要求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紧接着十七大也指出要加快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把作为民生问题之一群众体育作为重点,加强投入到公共体育事业,让它体现以人为本,在促进和彰显社会和谐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机的成熟,体育界人士和体育总局官员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相继提及民生体育,并把体育视为民生,要求大力解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此同时“民生体育”一词开始频繁见于报端,而关于“民生体育”的研究也蜂拥而至。

2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概念的逻辑学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学术界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概念的区分非常模糊,与它们相关的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事体育之间属种关系也论而不清,以致造成概念不准确。以下是对他们之间关系的逻辑学分析。

2.1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概念的的纵向比较分析

概念是对某一事物本质认识的高度概括。同时概念又有内涵与外延,他们会随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在逐步深入,因此关于群众体育、社会体育、民生体育的概念也随人们认识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

对群众体育概念的几种定义进行纵向比较可以看出,定义基本雷同。属概念都是“体育活动”,种差稍微有点不一样,但都离不开“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与社交等为目的”,总体呈不断完善的趋势。大部分专家、学者都认为我国体育整体是由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部分构成的,群众体育[6]的外延还包括学校体育、军队体育等。当前我国政府的重大文件中也是这样划分,学校体育的基本特征:“……通过多种组织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这与群众体育[7]中的“余暇时间自愿参加的”以及“群众体育[6]固有特性:时间的业余性、项目的随意性……”相矛盾。军队体育与这些群众体育概念也有矛盾。军队体育的特征中“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与群众体育[7]固有的“自愿性”特征矛盾更加突出[8]。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些群众体育概念的内三者概念的横向比较发现,从属概念看,群众体育与民生体育的属概念皆为“体育活动”,由此可以认为,两个概念的定义从总体上没有把群众体育与民生体育完全区别开,没有确定两个概念的各自不同的本质,但社会体育的属概念——“身体锻炼活动”与“体育涵和外延也出现了矛盾。

通过对社会体育概念的三种定义比较分析发现,属概念有的是“群众性体育活动”,有的是“身体锻炼活动”;种差也有一些差异,但总体都含有“健身”的目的。同时分析发现,不同版本的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还存在一些矛盾。第一、社会体育亦就是群众体育、大众体育。这种概念分析与以上群众体育概念中所犯的逻辑错误大致一样。第二、体育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三个部分的三元体育观与社会体育[9]中“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军事体育构成我国体育”相矛盾。至于军事体育与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之间的关系,在《体育法》中却无法考证,如果按照社会体育[10]的观点,把它划为社会体育下的一个种概念,那么《体育法》第十条“社会体育活动应当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与社会体育概念[11]中“活动时间的业余性”跟军事体育的特征中“实施过程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相矛盾。

而对民生体育概念三种定义比较分析发现,属概念也有两种,第一种指“体育”[12];第二种是指“体育活动[5,13]”。种差更是五花八门,没有一个统一说法。但总体来讲,学术界是分别从广义、狭义以及人文等多维视角对“民生体育”的概念进行阐释,“民生体育”外延不变都指向全体公民,它既包含了狭义的群众体育,也包含了学校的青少年、部队,民生体育还特别指向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体育。但三种观点在内涵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总体呈现不断深入、发展、完善的趋势。

2.2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概念的横向比较分析

通过对表1中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活动”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所以,社会体育概念与其他两个概念在本质上的有一定区别;从种差上看,群众体育与民生体育二者完全不同,这也真正从内涵区分了两概念的不同点。所以,从逻辑上看,三者是三种不同的概念。

由此看来,我国学术界一些专家、学者们对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以及民生体育概念分歧较大,在给他们下定义的过程中,大部分没能真正把握住概念的本质与本质属性,而违反了矛盾律;同时在群众体育和社会体育概念外延上不同的理解,又造成了大家在这概念的使用过程经常违反同一律;虽然大家对各种民生体育概念的外延能达成一致看法,但对内涵理解却有差异。因此,从学术研究视角来说,这三个概念由于外延模糊且不一致,内涵也不尽相同,属于三种不同概念,不存在互相之间替代的可能性。但从政府工作的视角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说,他们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3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之间关系的辨析

3.1政府工作视角下的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包含的关系

我国对于体育的分类也存在争议,而且这种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二分法”、“三分法”和“四分法”三种形式。从我国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分工的角度来看,“二分法”认为我国的体育可以分为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其中群众体育又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军队体育。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后,人们对我国政府的体育构成又产生了两种新的解读方式:其一认为,我国的体育由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三大部分构成,通称“三元体育观”,是为“三分法”;其二认为,我国的体育由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军队体育四大部分构成,是为“四分法”。体育总局官员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提到的民生体育即全民体育,既包含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也包含了弱势群体体育。

由此可见,无论政府哪种“分法”都无法改变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大于”的关系,换言之,政府工作视角下,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是包含的关系。

3.2历史发展视角下的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与民生体育之间发展的关系

3.2.1从群众体育到社会体育20世纪80年初,社会体育这一概念在我国开始被使用,绝非简单的“拿来主义”,改革开放后,由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所引发的社会变迁,为社会体育这一概念走到前台的打下坚实社会基础。随着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我国开始着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替代原来的计划经济,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和政治体制改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出现了根本性变化——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变,并具体表现为国家与社会间的结构分化和关系调整,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开始形成[14]。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也实现由“强政府,弱社会”,向“弱政府,强社会”的转变。在这一背景下,群众体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组织管理上,群众体育从纯粹的政府行为,向政府、地方团体、民间团体乃至个人行为协同的全社会行为转化;在目的上,群众体育已由单一的追求健身目的发展到健身、娱乐、消遣、社交等多元的目的转变;在内容上,群众体育的活动内容已经从原来的简单、枯燥发展到异彩纷呈;在参与方式上,群众体育已由以前政府行政干预的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化,由“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在参与人数上,群众体育由原来的少数人参与到现在多数人参与的转变[15];在锻炼空间上,群众体育由单位走向社会,并向单位、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锻炼空间转变[14]。

群众体育领域的发生的巨变,反映了社会对体育需求的扩大,反映了整个社会体育价值观念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体育自身的发展变化。从社会现象上看,社会体育一词作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在改革开放热潮刚刚兴起的20世纪80年初横空出世,并与学科同步发展,到了90年代中期使用频率达到高潮,并逐步替代群众体育,并获得大家的认可,究其原因是社会和体育自身的发展到一定阶段急需一个能够更加准确表述群众体育领域所发生的变化的概念所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社会体育是群众体育,是自身结构更加完善,生存环境更加适宜,发展机制更加合理的群众体育”[16]。

3.2.2从社会体育到民生体育“民生体育”是近4年才被我国体育界人士频频提到的,而它的出现也绝不是偶然。近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收入的节节攀升,社会体育也得到高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众多的各种体育健身投资,这确实为一部分人的健身提供了保障,但也使大多数民众的体育权利受到限制,从而催生了大众体育与精英体育两个阶层。在今天的中国,大众体育与精英体育二元对立,裂痕进一步加深,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当道德约束受到了市场与经济的诱导而出位后,化解两个阶层之间的现实对立,促进彼此之间互相融合,共建和谐社会也就成了当前国家政府的重要议题。这时民生体育的产生是时代的选择,也是社会的需要。它的出现及时缓和了精英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尖锐对抗,从而组合成社会全体民众体育的整体概念,用包容超越了潜在的对抗。从公共体育产品和事务角度回归的民生体育体现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公益色彩,重新确立政府成为承担全民健身活动责任方面的主体角色,从民生视角思考国人的体育诉求,满足国人的健康需要,体现和谐社会的孜孜追求。2010年,温家宝[17]在《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几个问题》中也明确指出:将以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为重点,通过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文化体育需求。政府要履行好发展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的责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和权益。体育,尤其是民生体育已经成为现阶段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当然,后奥运会时期实现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也为民生体育发展提供绝佳的契机,国家既要继续发展竞技体育,也要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换句话说,既需要金牌体育,也要民生体育。从社会发展来看,民生体育既是后奥运会时期我国人民的迫切需要,也是时代的产物和国家的迫切需要。

民生体育与社会体育两者紧密联系,但也存在着区别,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性质上,民生体育强调是以人为本的体育,是强调社会公平公正,人人享受体育带来健康,共享公共体育资源的体育,具有公共性特征;社会体育则是更强调以满足不同公民不同目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体育需求的体育,因而更具有个体性特征[18];在内容上,民生体育主要指民生视域下的社会体育,又包含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队体育、社会体育以及弱势群体体育等全体公民体育;在运作方式上,社会体育强调政府、社会运作及自主组织,民生体育则更强调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投入与主导;在目标上,社会体育追求健身、娱乐、消遣、社交等多元目标,民生体育则以公民身心健康以及幸福感为追求的终极目标。

在历史发展视野下,民生体育是后奥运时期的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在人文主义视野下民生体育是具有生命关怀的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在逻辑关系视野下民生体育是外延无限扩大和内涵更加丰富的社会体育(群众体育),民生体育的本质就是社会体育(群众体育)。

同时,我国竞技体育迅速崛起的成功经验也告诉我们:新时期,以政府作为建设主体的民生体育将是我国群众体育快速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

4结语

概念是在长期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同时,由于概念具有动态性特征,所以它又会随着历史的演变、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而发生变化。因此,概念虽然产生于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但是绝不能僵化地将其定格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虽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为了体育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社会体育、群众体育、民生体育这三个概念外延模糊且不一致,内涵也不尽相同,互相之间不存在替代的可能性,但从政府工作关系视角看,民生体育、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有包含的关系;从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从群众体育发展到社会体育再到民生体育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名词概念的变化,它反映了社会变迁和群众体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社会主义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分别代表着我国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与北京奥运会前后三个同的体育普及形态。毋庸质疑,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甚至与民生体育之间是可以互相替代的。同时有理由相信,政府主导下的民生体育必将引领群众体育迈向新的高度,最终实现体育强国梦。

参考文献:

[1]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78.

[2]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97.

[3]许伟,翟丰.浅析社会体育、群众体育、大众体育的关系与渊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7(4):15-18.

[4]吕树庭,王伯超.再论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8):1-4.

[5]陈小林,王正伦,周瑜.民生体育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1(8):5-7.

[6]国家体委群体司.群众体育工作指南[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3.

[7]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8]周结友,裴立新.群众体育等于社会体育吗[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1):8-12.

[9]朱琼,高铭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试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14.

[10]陈安槐,陈荫生.体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5.

[11]夏征农.词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2.

[12]薛波.打造体育强国必须从民生体育抓起[EB/OL].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857ac230100guxl.html,2010-02-11.

[13]沈克印.民生体育建设的理论诉求与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2):84.

[14]冉学东,王广虎.“群众体育”与“社会体育”—体育普及的两种不同形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4):33-35.

[15]吕树庭,饶纪乐,王旭光.社会体育概念管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11(3):8-10.

[16]刘德佩.从群众体育到社会体育[J].体育文史,1996(4):10-11.

[17]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几个问题[EB/ OL].http://news.qq.com/a/20100401/0010011_1. htm,2010-07-30.

[18]李荷皎,周学荣,沈克印.民生体育思想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8):152-155.

作者:许文鑫 邱小燕

第三篇:论民族地区体育教育中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开展

[摘要]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诸多原因,改革步履维艰,整体发展水平滞后。在改革的大潮中,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开展,有助于人们传统体育观念的转变和对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关系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对民族地区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体育观念 快乐体育 终身体育 体育教育

[作者简介]郭学敏(1960- ),男,河南濮阳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党组织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贵州都匀 558000)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但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却呈下降趋势,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体育意识越来越淡薄。要改变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帮助学生理顺体育锻炼与学习的关系,解决好学校体育教育中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使学生通过参与体育得到快乐,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中,获取学习与身体的雙丰收,从而结束“学校毕业体育锻炼也毕业”的尴尬现象。

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终身体育,要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必须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而枯燥无味的技战术学习和死板重复的身体素质练习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快乐体育,只有充分认识和了解快乐体育,才能真正解决终身体育。民族地区体育教育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其发展本身就滞后,在奋起追赶的过程中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与思考的。

一、民族地区学校快乐体育开展的措施

民族地区聚居了众多民族,各民族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生活、信仰、风俗习惯各异,在日常生活当中积累了丰富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娱乐方式。这些文化娱乐方式为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开展快乐体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但由于受经济、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的发展至今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其学校体育教育也不例外。民族地区众多的学校仍然沿用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改革的步伐依然缓慢。要改变这一现象,必须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只有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认识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以及它们对学校体育的作用,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现状。

1.使学生认识快乐体育的内涵和价值。快乐是人生的主题,健康是人类追求的重要目标,是快乐生活的源泉。体育是促进健康和获取快乐的重要手段,这种重要手段能否被人们接受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一是人们的体育意识。体育意识的形成是多渠道的。现代体育已然形成一种社会文化,学校体育教育是这种社会文化传播的主渠道。因此,应加大学校体育的教学改革和宣传力度,开放与完善体育场馆设施,让学生了解体育、感受体育。二是体育的娱乐性。竞技体育、大众体育、民族传统体育都源于游戏、劳动、宗教活动。愉悦人的身心是体育的本质,而游戏的实质就是娱乐,体育游戏将身体锻炼与娱乐结合,使其更具魅力。体育能吸引人的关键就在于其娱乐性。三是体育的功效,体育是由生物、心理、社会三大方面众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综合作用的结果。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就会在社会上传播与交流,特别是随着体育市场化的日益扩大,它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产生一定影响。现代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性的人文精神与行为高度统一的动态过程,尽管人们参与体育的动机很多,追求的目标也不仅限于体育的本源——增强体质,但人们的体育行为,正是其体育观的折射和缩影,也是人们对体育价值的广延性和多元性整体认识的回归。

快乐能使人精神愉悦,体育给予人身体强壮与健康,两者结合大大提升了体育运动的价值。现代体育就是要为参与者创造身心全面发展的条件。体育中的快乐体现为对参与过程的享受,即参与者在运动中通过自身努力和拼搏获取胜利的喜悦,在激烈的竞赛对抗中人与人平等的和谐交往,在体育锻炼中的自我满足等。快乐体育不仅娱乐人的身心,它还具有情感导向与传递作用,如体育竞技中的集体荣誉感,为集体争光的自豪感,优美高雅的高难度动作创新,展示与不断向人类极限挑战的成就感等。它不只体现在参与者个人在整个追求过程中的愉悦,同时这种情感也在向队友和观众进行传递,激励着人们不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体育运动中,也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

2.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兴趣是一种有意识特点的心理驱动力,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或某一活动的认识倾向。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有驱使的原动力,一旦兴趣得到满足,人才会体验到内心的快乐与愉悦。要想使学生真正自觉自愿地参与体育活动,就必须使其对体育运动的某一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参与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快感,从而喜爱体育运动。学生的体育兴趣是需要培养的,作为体育运动兴趣培养的主渠道——学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中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改变学生存在的“喜欢体育,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改革学校及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态度是解决这一现象的关键。学校体育教育如何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更多的快乐融入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首要途径。二是学校与社会体育场所设施的开放是吸引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前提,也是培养他们体育兴趣的基本条件。学生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从中体会到快乐,而后产生兴趣,换言之,快乐源于兴趣,而兴趣促进快乐。三是要加大学生体育基础知识的储备,提高对体育运动价值的认识,增强对体育赛事的观赏能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校园体育氛围,这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参与人群的基本方略。只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阶层与体育教育专业队伍以及学生家庭之间通力协作,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才是做好以上工作的保证。

3.开发与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民族传统体育源于各民族的生活,除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外,更多的是娱乐。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娱乐性强、简单易行,是民族地区学校开展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巨大财富。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个项目能风靡世界,关键在于开发。民族地区学校占据了天时、地利,只要能将民族传统体育与当地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相结合,在不失民族传统体育本色的基础上,增强对抗性与娱乐性,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入学校体育课堂就会成为现实。这不仅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同时也能解决民族地区因经济落后给学校体育教育带来的困难。

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都有接受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的过程。它是一种全新的体育教育观念,它是社会迅猛发展的进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人为适应其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在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其固有的基本特性。简言之,终身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不断变革的结果。从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到社会体育形成了终身体育的整体结构框架。对其进行服务的就是终身体育教育,该教育要提供保证每一个人具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天赋和才华的机会,每一个人终身都得到体育教育与锻炼等诸方面发展身体的机会,并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选择随时都能接受最适合自己的体育教育与锻炼身体的方法。换言之,终身体育也就是将体育锻炼融入人的快乐生活中,融入人的职业劳动个别需求中,使体育锻炼、生产劳动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相互补充,合理循环。终身体育的这一变化,拓展了体育服务的范围,扩展了体育服务的形式,同时,也意味着社会和人类对体育功能、价值认识诸方面的变化。它将彻底改变人们的传统体育观念,进一步推动大众体育的蓬勃发展。

终身体育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人们思想当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体育意识。人的一生必须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去面对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各方面竞争带来的压力,使自己能快快乐乐地享受生活。这种意识形成的关键在于学校体育教育。因为人的行为习惯与他的兴趣爱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人的兴趣爱好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他的青少时代。学校体育教育能否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能否在此阶段中培养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对终身体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作为各类知识型劳动人才的手段,逐漸向体育为自身健康服务转化。这也就要求人们对体育要有一个新的认识,人们的体育观念要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彻底改变。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体育观念是其对体育本质功能的认识和对体育的需要,而人的体育行为来源于人的体育观念,当然也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终身体育也就受制于人们的体育观念。

体育作为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普遍被人们认识与接受。但真正有其行动的,在我国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学校中所占比例还是很低。究其原因,一是客观现实原因,即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还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大多数学生家庭仍处于为过上小康生活而日益奔劳之中,加之提供给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场馆设施有限,从而限制了人们参加体育活动。二是体育教育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简单地把体育与人体生物科学和个人职业需求相联系,把体育看成教学规则的汇集或一堆按疾索药的运动处方,这造成了学生体育观念中的一些误区。要扭转学生的这种认识,必须将体育作为人类自身创造的一种身体运动文化来看待。体育不仅仅只是强壮身体,更重要的是使人的身心各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体育要实现这一目的,终身体育观的树立不容忽视,终身体育的实现离不开快乐体育。快乐是人生的主题,对它的追求贯穿于人的一生。体育锻炼只有让人充分享受到快乐,人们才会以更高的热情投入体育锻炼中,只有真正从体育锻炼中体验与享受到快乐,终身体育观的树立才能有基础。因此,把握好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也就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现代体育的发展趋向,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四、民族地区学校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

民族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未彻底转变,学校教育成为人们让子女摆脱贫困,走向富足的希望。可以想象民族地区学生在校学习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加之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因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开展并不理想。在这种条件下,学生不要说享受体育,就是原有的一点体育兴趣也会慢慢磨灭。因此,要想让民族地区学校的学生重新燃起参与体育的愿望,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结合学校与当地实际,重点是参考学生人数、学生基础、现有场地器材、师资力量与学生体质的实际,同时,还要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二是选择多样的教学内容。如何发挥民族地区学校现有场地和器材的作用,如何将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精挑细选地融入教学内容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内容的娱乐性、对抗性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根本。三是让学生有参与活动的时间,并提供参与活动的工具,从而保证学生体育活动的质量。四是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并保证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质量。要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体育,使学生从“要我参加”到“我要参加”。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从事体育活动带给自己的快乐,才会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要实现其目标,改革是必由之路。只有大胆地进行改革,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学校自身的优势,使快乐进入学生心中,使体育成为学生快乐之源,终身体育也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姚仲惠.快乐体育论[J].中国体育科学学报,2003(1).

[2]于长镇.试论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J].体育科学,1993(5).

作者:郭学敏

上一篇:数控论文范文下一篇:植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