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兴趣论文范文

2022-05-09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体育兴趣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快乐体育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

第一篇:体育兴趣论文范文

实施“体育心理”策略培养初中女生体育兴趣

摘要:初中女生与男生在身体形态、生理和心理上有着明显的差异,部分女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的现象。本文通过对初中女生体育心理的探询,触摸女生体育心理,描画心理发展轨迹,注重细节、完善方法,为培养初中女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体育心理;初中女生;策略;体育兴趣

在体育场上,我们通常会看到男生生龙活虎的运动,而女生往往三五成群的扎堆聊天,很多女生也在抱怨上体育课无聊,没有意思。她们在体育学习上通常表现为混课,站课,被动,应付等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厌学情绪。由于运动量和强度不足,不少女生的体质,运动能力出现了下降趋势。体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体育心理可以有效地促进身体的健康,提高运动效率,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一、初中女生体育心理、体育行为分析

1. 初中女生的体育兴趣与态度。体育是一个来自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但令人遗憾的是,我校许多学生在接触了一段体育课后,就出现对体育“厌学”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初中女生对体育不感兴趣,在体育学习上确实存在着厌学现象。其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1)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初中女生,已逐步进入青春期,特别是到了初三,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加上课业负担重,在体育课中常表现为不愿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

(2)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体育教学基本是在室外进行,天气的冷热,有风无风,阳光是否强烈,周围环境等,都是影响因素。而不少女生对运动美缺乏应有的认识,怕晒太阳,怕参加体育活动后出汗,怕苦、怕累、怕脏,对体育课产生恐惧心理,导致“厌学”情绪产生。

(3)个人运动能力的差异。有些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差而产生自卑感,在课中也常表现出胆怯,心情紧张不安,缺乏自信,由此弱化了她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处于这一阶段的很多女生,由于对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还比较差,在课中会常因领会不清动作的要领而产生错误动作,由此就会产生消极否定情绪,从而认定自己运动能力差,致使不喜欢上体育棵。

(4)体育教学本身的原因。包括教材内容的低水平重复,使各学段的体育教学失去“个性”,造成各学段教学内容混乱与目标雷同。教学手段单调乏味,无法真正形成运动技能,体验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影响了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最终造成学生的反感,产生“厌学”情绪。

2. 初中女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以及喜欢体育课的原因。调查发现,在回答体育运动是否重要时,初中女生的答案是惊人的一致,女生喜欢体育课,主要是因为体育课没有压力,心情放松。一个女生的话很具有代表意义:平时的课总是坐在教室里,盯着黑板,文化课的压力很大,而到了体育课上,可以去宽敞的操场上,无论是奔跑还是做其他运动,压抑的情绪从运动中释放出来,感觉很舒服。而男生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可以运动,与同伴打球,张扬个性,体现自己的运动价值。在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3. 初中女生对体育老师和上课形式的愿望。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希望体育老师亲切随和,幽默风趣,不要太严格,一上课就板着面孔,因为他们已经看够了文化老师的“苦脸”了,她们希望看到的是一张充满阳光的明媚笑脸。

4. 影响初中女生进行体育学习和运动的因素。体育教学一般都在室外进行,通过对2008~2009年度第二学期的分析我们发现,一个学期以19周计算,除去放假,考试,天气因素等情况,真正适合室外活动,也就是我们说的上课的黄金时间不超过一个月。而体育课基本是在室外进行的,天热、天冷,刺眼的阳光,大风,地面潮湿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生的体育学习。

另外,我们发现,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部分的女生愿意进行有挑战性的运动,她们希望体育课上能有新兴的体育项目,这说明女生的思维比较开放,活跃,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求知欲望。而在选择运动伙伴上,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同学,说明我们的学生交往面还比较窄,希望与同伴一起进行运动。

二、提高初中女生体育素质的措施

鉴于以上得出的研究结果,参照“体育心理”策略,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教育教学措施来培养女生的体育兴趣。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女生体育兴趣的前提条件。所谓“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只有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民主气氛,才能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更主动。特别是初中女生,她们感情细腻丰富,又羞涩,作为男教师在和她们交往中,既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要让她们都能感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以唤起她们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使师生感情达到和谐、统一,师生间就能配合默契,教师的每个意图、每句话她们都能很快理解接受。教师与学生的这种高度和谐,在教学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注重挫折教育,培养女生对体育的间接兴趣。体育课上以仅凭女生的兴趣选择教学内容,多数是以直接兴趣为出发点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教学来引发她们对身体素质练习的间接兴趣,这才能真正地让她们对身体素质练习感兴趣。痛苦与快乐像一对孪生兄弟,在身体素质练习中,经历过挫折和失败的痛苦磨炼之后取得成功,所获得的快乐情感体验,会更加深刻,更加具有教育意义。例如,女生在增强耐久跑的过程中是咬牙和吃苦的,一般难以指望她们会露出笑脸,但当她们跑完全程之后,当她们的耐力一步一步地得到提高之后,她们就会从内心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渐培养起对耐久跑的间接兴趣。她们对身体素质练习的兴趣是在体育课或者在课外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关注她们对身体素质练习的兴趣,重在培养,特别是对她们的间接兴趣的培养。

3. 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女生通过努力都能体验成功。初中女生已进入青春期,其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见完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她们的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懒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嘲笑、锻炼积极性不高等等。如何关注女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位女生都能感受成功,从而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初中女生群体的特殊性,懂得这一时期女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变化,细心体悟她们的难言之隐及身体语言的含义,利用各种形式结合女生的生理特点,科学地宣传上好体育课及参加体育活动进行锻炼的意义与作用,使她们真正明白体育课所教内容对保持良好体型、体态,增强体质的积极意义,以及正常参加体育活动对文化学习正向效应,从而激发她们的学习动力,调动她们身体素质练习的积极性。

4. 丰富教学艺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只要能够实现激发女生身体素质练习兴趣,发挥女生的主体地位,任何方法都可以采用,但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又要有教育性和艺术性,融益智、健身、染情和添趣于一体。使她们在心理意向中产生欣赏——羡慕——向往——注意——思维——操作等连锁式反应过程,从而启迪她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课堂教学就力求使本身单调的教学内容更具体新意,以不断引起她们的注意,唤起她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愿望,让她们已有的学习需要始终处于活动状态,调节心理活动,达到适宜的心理负何,引起她们更大的演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她们已有的知识程度和接受能力出发,选择难易适度的教材内容,合理搭配,使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得到成功的情绪体验而产生兴趣,使其学习动机得到强化。运用生动新颖的教学方法,不断引起她们的有意注意,提高其运动兴趣,更好地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5. 加强对女生练习效果的评价,激发她们的荣誉感。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是促进信息交流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女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手段。正确地评定女生真实的体育成绩,可以促进她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在评价中如果出现不及格的现象,就说明她们的学习和体质健康还没有达到基本要求,应该让她们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以便更好地引导她们的学习和锻炼。出现不及格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要和她们把道理讲清楚,要让她们认识到自己的差距,要鼔励她们面对现实,要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不足,要帮助她们分析原因和指导她们如何扬长补短,鼔励她们注重自身的进步和发展。进行评价时要多用肯定性和鼓励的语言,使她们明确方向,激发她们的荣誉感,稳固她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评价,使她们知道自身有什么进步,还有哪些不足,今后应当怎么进一步努力。

总之,教师要关注初中女生体育心理,在充分尊重女生主体性的同时,加强对她们薄弱项目的指导,鼔励无兴趣无特长的女生,引导她们积极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这对培养初中女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裘月平.提高初中女生体育兴趣的探究[J].中小学电教,2008(02).

[2]杨勇.体育教学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分析[J].科技信息,2006(07).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二中学)

作者:黄洪标

第二篇:快乐体育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摘要: 快乐体育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要求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兴趣是人类认知事物和从事各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实际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本文试图根据教师教授体育知识方法的改变和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培养两者相结合,来提高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快乐体育 兴趣 培养

1.前言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人类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压抑的机能。体育课堂是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学过程中应尽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某个群体,要善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说过:“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没有兴趣,决不能有丝毫的强迫。”一句话,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的动力,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

2.关于快乐体育

2.1快乐体育的含义。

快乐体育是指教师正确运用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唤起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使他们快乐地参加体育教学,并从中享受到体育的乐趣,以得到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的体育教学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使学生在一种欢乐、兴奋地氛围中进行学习,并能充分地锻炼身体。

2.2快乐体育的意义。

2.2.1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就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自觉性、积极性泯灭,失去学习的兴趣,不能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动机,不能体验到满足需要的乐趣,学生也不会进行有效的学习。快乐体育十分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充分的满足,只有这样才能使笑声充满课堂。快乐体育的理论认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从人的发展看,兴趣和动机是构成人的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2.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顺利施教的重要条件,是调动教与学双方积极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和谐的师生关系能驱动教师上课的积极性,同时,它不会使学生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上的障碍,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学影响,并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以至喜欢,最终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和谐的气氛中顺利地完成,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2.2.3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快乐体育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一方面是学生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发展水平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以及参与运动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充分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是快乐体育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更深地挖掘从事体育活动的潜力和参与运动的乐趣。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承的,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在智力、心理素质、美育和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在快乐体育的思想指导下,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等方面能力将得到全面的发展。

2.2.4让学生获得放大的自由度和广阔的空间感

经常处于教室内的学生,一旦到空阔的操场或运动馆,就会兴奋不已。如果这时的体育课再把学生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管得太严,就会显得沉闷、死板,严重抑制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容易使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定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使其获得一种空间释放感和放大的自由度。丰富的教学手段,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可以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

2.2.5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提高运动技能

体育教学不仅要育体,而且要育心。社会越向前发展,对人的道德情操和适宜社会生活能力的要求越高。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社会生活要求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品德、文明修养、道德情操等。快乐体育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个性的同时,也要求运动技能在积极参与下的提高,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

2.3快乐体育的基本特点。

快乐体育从方法论角度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因此,在快乐体育的实践中,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而扩展了其体质、个性、能力发展的自由空间,“主动学习、愉快发展”就成为其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2.4快乐体育的基本策略。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主要决定条件。“快乐体育”在体育课实施中,因其自身的特点,特别强调情调情境的创设,重视在每节课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的乐趣。

教师如能将体育教学活动处于创设的最佳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贴近生活的感受,不仅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社会化功能,而且能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怜悦,并能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4.1环境优化

“硬环境”美化、协调,“软环境”(人文因素)健康、和谐。

2.4.2情感驱动

教学中要引起学生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师应从情感教学入手,以自己对学生、对教材、对教学活动的热爱来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2.4.3协同教学

是指运用协同论的原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教与学诸要素之间的参量配置协调、同步与互补,以形成体育教学活动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使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得以放大、增值。协同教学要求启发式的教法与创造性教法有机统一,其突出特点是在内容上强调“发现学习”,在形式上强调“学习过程自组”。

2.4.4增力评价

由口头的形成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组成,是一种即时的教学反馈,具体运用应注重以下几点:形成性评价要及时准确,激励性评价要适时并保持较高的频率;要有效实用;要避免超负荷;要强调多项性。

2.4.5快乐体验

主要指快乐的运动体验与成功体验。在教学中强调不同的体育活动所独具的乐趣。实践中应强调以下几点:教材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照顾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体育需要;“情知交融”,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的学习在“我要学”的基础上做到“会学”;强调非同步化教学,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自我实现的机会。

3.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具体措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不同的教材采取不同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以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而不是以强制性的、命令性的方式强迫学生必须去服从。

3.1利用反馈信息教发学生学习动机,使之激发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动机是由学生受外部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快乐体育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而强化其激励、发展、创新功能,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的表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在第一时间给予首肯,会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3.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牲。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观点。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快乐体育就是让学生通过自身体育活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如果此时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示范、讲解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3.3通过设疑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设疑,即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把教学的内容变成问题,使之成为一种诱因,把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从而成为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因,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来解决当前的任务,同时使已形成的学习兴趣得到巩固和加强。例如,上队形变换课时,教师先讲“一列变二列怎么走”,练习完成后便提问“二列变四列”、“二列变三列”具体如何走?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养成动脑的好习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又如中长跑教学,教学内容较单调、枯燥,学生比较惧怕。为了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我首先提出一些问题:“马家军在哪些项目上使国外对手胆颤心惊?”“为什么说长跑运动能考验人的意志和毅力?”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渐激发出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投身长跑运动并从中体会长跑带来的乐趣。

3.4通过新颖教学内容、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味,就应该不断地给学生新的、有趣的、系统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以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从而提高兴趣。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如果总是按示范—讲解—练习—普遍模式进行,就显得呆板、单调、乏味。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高一技巧侧手翻教学,不同的教法效果不一样。传统的教法学生刚开始还有兴趣,但动作完成不规范、不雅观,练习效果与积极性急速递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后,效果则不一样,先进行三人一组在保护下的手倒立练习,让学生先体会人体在改变体位后的不同感受,教授学生如何保持身体平衡等技术要领,紧接着在保护下完成劈直分腿、依次推手、慢放腿等慢动作定格,体会完整的动作要领,如此学生在短时间内基本上能规范完成侧手翻动作,教学效果显著。

3.5通过游戏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多利用游戏手段,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体操横向分腿腾跃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在准备活动中安排了“跳人马接力”游戏,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并在游戏中领会了技术要领,克服了跳横箱怕摔跤的恐惧心理,顺利地掌握了技术动作。又如在上短跑教学中,我多利用“迎面接力赛”、“50米往返接力”等。又如背向滑步推铅球教学中,不仅比一比谁投得远,还要比一比谁滑步滑得好,比一比谁能牢记老师所讲的技术要领等。参与者受到竞争气氛的影响,逐渐学会用体育活动来调节日常带来的紧张和疲劳,从而收到了良好效果。

3.6利用竞赛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

3.7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失败乃成功之母,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总之,体育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兴趣和养成锻炼的习惯。

4.结语

教师在理解快乐体育的内涵并掌握快乐体育的特点和基本方法后,选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传统的体育教学变为快乐体育教学,由原来的教师教学生的单向教学模式变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劝,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熟练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同时快乐体育也为那些体育设施差的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能力,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刘苗苗 张 伟

第三篇:初中学生体育课兴趣的缺乏及培养兴趣的策略

一、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分析

1学生体育意识原因。

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主观原因,主要是其一由于学生自身的体育意识淡漠,可以说学生就没有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想法,对体育的价值缺乏切身的实际感受,对体育活动缺乏愉快的情感体验,没有培养起体育的兴趣和特长;其二由于应试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学生平时绝大部分时间被占用,想玩不会玩;其三身体发展的性别差异大于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男女学生在身体发育的不同时期,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各自的特点,而且男女学生在运动中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不同,往往受情绪影响而淡薄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加上家长对子女的万般呵护,班主任对学习尖子的偏爱等,进一步滋长了学生怕苦、怕累的思想。这导致健康教育观念很难在学校体育中贯彻落实。

2教学方面原因:

(1)教学内容陈旧、枯燥、单调。多数学生认为体育教材乏味,缺乏新鲜感,“一蹲到底”,“一投到底”和“一滚到底”的教材安排;干巴巴的讲解、示范、练习单调教材教法,—个实心球投一堂课,一根跳绳跳一堂课,再加上打打篮球、跑跑步,一复一日,年复一日。因而导致部分学生由此不喜欢上体育课。

(2)场地器材不够。使部分学生等候的时间过长,不能得到充分的练习,既难以掌握技能,也难以锻炼身体。自由活动太少。由于体育课上不安排或很少安排学生自由活动,因而学生不能自由组合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内容。

(3)运动量和强度过大。由于这一原因造成缺乏体育兴趣的学生初一比初三多,主要是初一学生刚刚入学,身体素质较差,一堂课下来特别累。初三学生是由于有一个升学考试体育的问题,所以只好硬着头皮撑着,这违背了以“健康第一”思想作为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导思想。

(4)身体不适。一个班几十名学生总会有少数身体不适的学生,特别是女生还有一个例假问题。由于教师对此类问题重视不够,处理不妥,致使有些学生就趁机逃课。

二 、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

(1)指导思想的更新:以转变观念为向导,大力提倡“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新课标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体系,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突出健康是唯一目标。

(2)体育意识的更新: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体育意识:由职业型“教书匠”转变成事业型“教育家”、由教师为本转变成以学生为本、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体育教师要了解学校体育不单纯是学生在校期间体力的增强和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了解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前提。

三、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1)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由于学生年龄、性别、性格、气质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等不同,其表现欲的反映也就不同:男孩子经常表现为明显外露、突出、毫无顾忌;女孩子则显得平稳、有分寸,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学生的表现欲往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甚至有意无意地加以扼杀,这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丧失学生的自信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个性发展。

(2)利用反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动机是由学生受外部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新课标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而强化其激励、发展、创新功能,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的表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在第一时间给予肯定,会激发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观点,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本人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中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不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就能自觉地产生主动参与意识,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让他们通过自身体育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此时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示范、讲解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4)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

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易受干扰是学生心理特征中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

(5)利用竞赛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比如说进行男生、女生的对抗赛,“强强”对抗赛,“弱中”追逐和“中强”追逐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都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兴趣。

(6)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总之,体育具有别的学科和别的事物所不具有的乐趣,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人类要如痴如狂地从事体育运动的现象了。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必须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在现代社会里,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因此体育教师更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大力提倡“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使健康教育观念能在学校体育中贯彻落实,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奉献出自己应有的劳动。

作者:陈辉

上一篇:概念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技术人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