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乡土教材打造特色教育——垫江县乡土教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2-09-10

党的十七大指出, 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强调, 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乡土教材是在课程标准范围内, 结合区域实际和特点编写的, 以地方性自然地理、历史沿革、宗教信仰、民俗风情、语言文化等乡土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教材。从本质上讲, 乡土教材是区域文化艺术与人文特征的再现, 是传播、弘扬、保护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 大力开发垫江乡土教材对于打造区域特色教育、促进城乡教育统筹、服务川渝东部开放型经济高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开发乡土教材的重要意义

(一) 开发乡土教材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强调, 要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将“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确立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开发乡土教材, 对于垫江这个二元化结构突出的农业大县与工业后发县而言,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发展规划、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是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必要手段, 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现实选择, 对于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 学会动手动脑, 学会生存生活, 学会做事做人, 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增强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基础性作用和实践性功能。

(二) 开发乡土教材是打造特色教育的迫切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建设特色学校, 发展特色教育, 是垫江教育实施“后发先至”发展战略的内涵选择。特色教育的核心, 是在特色文化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发乡土教材和打造特色教育是紧密联系的, 开发乡土教材是前提和基础, 打造特色教育是目的和结果。作为重庆市城乡教育统筹试验县, 深度挖掘“千年古县”、“牡丹故里”等文化资源, 大力开发乡土教材, 既是垫江教育承担“先行先试、探路示范”的历史使命, 也是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特色教育的现实选择。开发乡土教材, 发展校本课程, 有利于促进“一校一品”, 加快形成以区域特色为基础、学校特色为龙头的特色教育发展格局, 从而促进垫江教育后发崛起、全面跨越。

(三) 开发乡土教材是助推经济发展的必要之举

十七大报告指出, 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市委三届六次全委全强调, 先进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心骨、精气神、发动机。文化的“软实力”, 其实就是经济发展的“硬功夫”。乡土教材的开发和利用, 是深入挖掘和开发牡丹文化、千年古县文化的过程, 是弘扬和彰显“农民铜管乐之乡”、“书画之乡”文化艺术魅力的过程, 有利于培育敢为人先、自强自立的优秀人文精神。同时, 作为人口大县和教育大县, 高初中学生毕业后一部分会留在家乡, 一部分会求学他乡, 一部分会谋职异地。珍视乡土的价值观、热爱乡土的认同感以及发自内心的乡土情谊, 既是留守者建设家乡的精神动力, 也是求学者和谋职者宣传家乡、推介家乡、支持家乡的思想源泉。此外, 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利用, 也是开发垫江资源、打造垫江名片、提升垫江形象的过程, 对于垫江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招商引资以及区域竞争力的提档升级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开发乡土教材的现状分析

2010年3月至5月, 笔者采取深入乡村走访、发放问卷调查表、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 对垫江县乡土资源特别是乡土教材的开发及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掌握了开发乡土教材的现实基础、有利条件, 摸清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1、丰富的乡土资源奠定了乡土教材的开发基础。垫江县历史悠久, 古迹众多, 资源丰富, 具有开发乡土教材的坚实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历史来看, 垫江县系全国首批36个“千年古县”之一, 于2008年3月18日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授予“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千年古县”称号。二是从景观来看, 垫江县拥有华夏牡丹花海生态旅游区、沙坪油菜花海、黄沙白柚园林、宝鼎山森林公园等10余个享誉市内外的旅游景点。三是从土特产品看, 垫江石磨豆花、黄沙白柚、东印茶叶、永安咂酒等土特产品在市内外小有名气。四是从民间工艺文化来看, 垫江县系“农民铜管乐之乡”、“书画之乡”, 角雕、竹编等民间工艺文化积淀厚重。垫江人民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的这方水土, 为乡土教材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巨大的需求空间提供了乡土教材的开发条件。城乡教育统筹的深入推进, “后发先至”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 正在形成并将继续扩大为乡土教材的需求市场。一方面, 是课程改革推进之需。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 积极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已成必然趋势。乡土教材的开发为高中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社会实践活动搭建了平台, 为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载体。另一方面, 是特色学校建设之需。按照垫江教育实施“后发先至”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 各级各类学校正在启动实施特色学校建设工程。建设特色学校, 离不开特色课程的开发和打造。据笔者调查, 全县95%的学校一致建议县上统一开发乡土教材。

3、单一的素质结构催生了乡土教材的开发责任。课程的功能应聚焦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上, 克服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社会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当今时代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与发展能力。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 学科体系相对封闭, 教材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现象相当严重, 导致学生素质结构十分单一。学生对养育自己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文化, 以及土地上的人民了解甚少, 认识上存在陌生感, 情感上存在疏离感。据笔者调查, 57%的学生对“千年古县”缺乏认识, 43%的学生甚至不知晓此事;垫江市民郭胜雄的角雕艺术享誉全国, 但97%的学生竟不知此人;垫江系“牡丹故里”, 但73%的学生不了解牡丹栽培技术。学生对乡土文化的陌生感与疏离感及其引发的素质结构的单一, 不得不引起教育者的深思, 开发乡土教材的重任时不待人。

4、落后的发展态势激活了乡土教材的开发动力。自2000年教育部实施三级课程改革以来, 全国各地已经开发或编写了不少具有地方性知识特色的乡土教材, 乡土知识传承和乡土课程建设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 在重庆市40个区县中, 已有8个区县开发和利用乡土教材, 如:武隆县的《武隆旅游》、万州区的《我与世界》、綦江县的《腾飞的重庆, 可爱的家乡》、忠县的《川东重镇忠县》。目前, 垫江县仅有8所学校编写校本教材, 但大多系国学经典、文明礼仪类, 内容也多为复制, 缺乏创新, 且课时保障无力, 利用流于形式。与全国以及全市先进区县相比, 垫江县显然比较落后, 与城乡教育统筹试验县的地位极不适应。

三、开发乡土教材的目标思路

开发乡土教材, 必须立足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实际, 着眼于打造垫江特色教育, 突出“千年古县”、“牡丹故里”以及“农民铜管乐之乡”、“书画之乡”等文化特色, 着力开发一批能展示垫江历史文化风貌、反映时代主题、传承文化传统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乡土教材精品。

1、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认真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以垫江教育实施“后发先至”发展战略为指导, 以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发展观为引领, 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协调, 着力深度开发, 努力打造精品, 把乡土教材开发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推动城乡教育统筹、服务垫江特色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平台。

2、主要目标。

(1) 打造特色教育。通过乡土教材的学习, 展示垫江风土特色, 打造城乡教育统筹亮点, 促进“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建设。

(2) 丰富教学内容。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 改变课程结构,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丰富学校教育教学内容。

(3) 提高学生能力。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 强化能力培养, 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评判能力以及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

(4) 培养乡土情感。通过乡土教材的学习,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珍视乡土、建设家乡的情感。

3、基本原则。

(1) 贴近生活原则。教材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课程内容的学习与参观、调查、访问相结合, 以学生实践为主, 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2) 贴近教学原则。课程内容是国家课程的补充, 具有知识性的特点, 让学生了解基础课程以外的乡土历史文化、生产知识、旅游知识等。

(3) 贴近学生原则。乡土教材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水平、理解能力相符, 要能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 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 培养个性化的创造精神。

四、垫江乡土教材的内容框架

开发及编写垫江乡土教材, 应当充分挖掘和整理垫江自然地理、历史沿革、民俗风情、语言文化、人物等乡土资源, 着力突出垫江特色。在内容选择和框架设计上, 大体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古县古迹。包括32大寨卡、72小寨卡古迹, 明代高僧大智法师舍利塔, 驸马坟、公主坟, 高安顺河老街、永安镇梅家场风物古迹群、九龙天星桥清代民居, 裴兴摩崖石刻等的了解、探访、考察。

2、自然景观。主要包括太平山水牡丹的历史、品种、种植、观赏价值、药用价值、旅游打造;沙坪油菜花大观园油菜的品种、种植、观赏价值、经济价值、旅游打造;五洞唐家坡李子花品种、种植、观赏价值、经济价值、旅游打造;宝鼎山历史沿革、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打造等。另外楠竹山、明月山钟嘴寨、天宝寨、高安湫烟洞、白家湖岛之乡、普顺迎风湖等自然景观也可纳入介绍。

3、人物风情。主要包括夏帮谟、陈幼学、白勉、程伯銮、李惺、任鸿隽以及孙才新、刘德彬等垫江历代风云人物, 以及垫江地方语言、民俗习惯等。另外, 威风锣鼓、铜管乐、金钱棍、莲花闹、戏曲、舞龙、舞狮等民俗表演项目, 以及唢呐、抬工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适当介绍。

4、土特产品。主要包括东印茶山历史、茶的采摘、茶的种类、茶的加工制作、沏茶饮茶文化、旅游打造;黄沙白柚种植条件、种植技术、品种优化、贮藏技术;垫江石磨豆花历史、种类、制作过程、佐料配制、品牌打造;永安咂酒历史、原料、生产流程、包装设计、特色打造;赵牛肉的配料、制作过程、包装设计、特色打造等。

5、民间工艺。主要包括角雕工艺的历史、锉皮、打磨、描图、雕刻制作过程和鉴赏, 以及垫江棕竹拐杖、大石竹编工艺等。

五、开发乡土教材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乡土教材的开发利用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把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 把兴趣和爱好还给学生, 唤回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唤回学生学习的快乐感, 让教育回归到“以育人为本”的轨道上来。

1、乡土教材的编写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语言文字表述尽量深入浅出, 简明扼要, 通俗易懂, 亲切自然, 笔调生动, 引人入胜;尽量多使用照片、图片直观介绍, 从感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 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 难易程度恰当, 富于启发性和趣味性, 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乡土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充分体现探究式学习方式。加强探究式学习、社会实践课程实施力度, 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功能。乡土教材内容的呈现, 运用真实的情境与虚拟的情境相结合, 有些知识不一定都写进教材, 教学中的补充、铺垫、搭桥工作可以留给教师、学生去进行, 鼓励学生想象和思考, 设置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猜想和论证。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 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和活动式学习, 留足时间空间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资料收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

3、乡土课程应充分体现学校教学自主权。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选择授课的内容和授课的顺序, 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重点学习部分内容, 从乡土教学这一层面体现“一校一品”。比如桂溪镇可重点学习角雕工艺、石磨豆花、赵氏牛肉这几部分;新民镇、沙坪镇可重点学习“东印茶山”、“油菜花大观园”这一部分;太平镇可重点学习“太平牡丹”这一部分;鹤游、坪山等镇可重点学习“千年古县”这一部分等等。

4、课程评价标准应以过程学习为重点。乡土课程突出探究性学习方式, 不断拓展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空间, 鼓励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探索。所以课程评价必须重视过程的评价, 特别是情感、态度和责任心的评价, 淡化学习结果, 不做定量评价。

5、开发乡土教材应建立必要的保障机制。建立由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 县教委牵头组织, 县委宣传部、县科委、经信委、民政局、财政局、文广新局、旅游局、档案局等职能部门协作配合, 相关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开发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设立由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捐助为辅的乡土教材开发专项基金。此外, 应将乡土教材纳入课程计划, 与其它课程同等对待。

上一篇:浅析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下一篇:探讨血脂及载脂蛋白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