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就如何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第一篇: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思考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阵地,是大学教育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校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该课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学校相关媒体和网络建设与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使该课程育人工作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力量,这才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课程建设

一、《形势与政策》的课程定位

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开阔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大局意识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正是顺应这一要求,通过课堂及课外实践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使他们自觉地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重要课程。它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4年11月,中宣部、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形势与政策课的学时、学分,《形势与政策》课本科要求2学分,专科1学分,每学期l6学时。同时明确指出各层次各科类学生都要将《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纳入学籍管理,建立成绩档案,反馈教学消息,全面加强课程建设。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在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注。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性质和目标,该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正确认识形势,善于发现矛盾,恰当解决问题,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当前,各高校对这门课的教学研究大都仍处在积极的探索和建设之中,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现行该课程教学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教学效果也亟待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当前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一,课程定位不明确。长期以来,《形势与政策》课大多侧重当年新闻政策性的解读,该课程的科学性、思想性、理论性则大多被忽视。因此,课程地位不稳固,部分高校没有将《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建设。受这一认识的影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管理、教学安排没有落到实处,保证了学分,学时却未能达到,使得该课程难以达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教学目的。其二,课程缺乏专职的师资队伍。一些院校并没有配备专职负责《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老师,课程教学多由其他思想政治课的教师兼任,把“形势与政策”课上完后,各回各的部门,没有对教师形成足够的价值认可和激励措施,教师队伍不稳定,科研意识淡薄,没有规范的教学大纲,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不把它当作一门“完整意义”上的课程和专业方向来看,教学质量难以保障,也很难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实际的教学效果。其三,部分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不重视。学生对该课程不够重视表现在:一是不愿意学,部分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专业课的学习,掌握专业技能,这些是硬本领,一定要学,而形势与政策课要求不高,任务不重,意义不大,不一定要学。二是不重视学,因为部分院校没有将《形势与政策》课成绩纳入学籍管理,对学生的学习缺乏硬性约束,使学生误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是辅助性的,可有可无。三是不必要学,不少学生认为要了解形势与政策,听新闻、看报纸、上网就足够了,没必要上《形势与政策》课。《形势与政策》与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较,更加具有时效性、政治性、广泛性等特点,能及时教育引导大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清国内外形势。面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需要去认真对待,需要从改革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和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建设

部分学校进行的是专题式教学,我们认为专题教学不符合中央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将该课程确立为一门独立的政治理论课,成立该课程理论教研学习小组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举多得的好方法。学校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该课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学校相关媒体和网络建设与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使该课程育人工作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力量,这才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意义。第一,教学大纲的修订。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基本内容包括课程性质与任务、基本要求、实践教学与要求、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及必要的说明等部分。这门课程应该安排在必修课课表上,学时贯穿大学两年,每一学期可以安排10个学时左右的课堂内教学,4个学时左右的社会实践,并且对该课程进行认真考核,记录成绩。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基本内容包括课程性质与任务、基本要求、实践教学与要求、学时分配、考核方式及必要的说明等部分。第二,改进教育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体系。按课程建设的一般规范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这是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基础保证。在课堂授课内容的组织编排上,任课教师要明确教学的基本要求,严格使用规定的规范教材。在教学内容的侧重点选择上,既要注重思想性,又要注重政治性,应该贴近国家和大学生的实际,着力于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教与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形势与政策》的每学期课时安排有限,因此还需要找准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内容,针贬时弊,帮助学生澄清是非,摆正观点。在有限的课堂讲授中,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极强的时效性,应该注意结合最新发展动向,提炼书本精华,对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切忌照本宣科,在选择案例进行讲解时,需注意有代表性和目的性,应尽可能从社会现实中取材,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积极互动,通过讲解探讨,使学生能从中获得启发,培养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围绕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内容,改进考试方法。《形势与政策》课提倡启发式、参与式教学,可以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比如,可以闭卷形式撰写论文;可在传统的试题考查的基础上加上报告会心得;也可用社会实践和自学报告的方式撰写心得体会。《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必须纳入学分制教学,按规定程序进行评分,再由教师及时将成绩登录上网公布。每学期考查不及格又未参加补考者,一律不准予毕业,这样可以进一步促使学生对这门课给予高度重视。第四,根据课程内容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教学参考资料,包括经典著作选读目录,权威的《时事报告》,最新的权威科研论文,国内外的每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人文发展资源库,相关系列的多媒体教学影像素材。把《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资料,鼓励并适时地组织学生看一些“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新闻访谈类的电视节目,鼓励各班级订阅l至2份正规的、有影响力的报纸杂志,在高校的宣传栏及校报上增加形势与政策部分,多渠道保证学生学习的连续性。

总之,《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使他们自觉地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重要课程。它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高校对这门课的教学应进行积极的建设,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伟纲,田世锭.“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建议与思考[J].教研教改,2008,(9).

[2]曾庆栋.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反思[J].高教高职研究,2009,(1).

[3]邓敬雷.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若干问题探析[J].教育探索,2008,(10).

基金项目:本文为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王晓曦,陈泽华

第二篇: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的教学思考①

[摘 要] 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就如何提升《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关 键 词]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思考

一、课程实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党中央及各级部门对《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该课程作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一些方面还不尽如人意。

(一)一些高校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形势与政策教育》已经纳入高校必修课程,计入学分,但由于教学时数较少,分年度完成教学任务,相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三门思政课程,《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往往容易受到一些高等学校管理部门的忽视:一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形同虚设,甚至连课表都没体现,教学课程建设、教研室建设也不够重视,没有得到足够的经费支持。

(二)课程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师资队伍建设不仅为《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提供组织保证,而且奠定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根本和基础。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师资力量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专任教师数量不足。据近年一项对全国365所高校专任教师队伍的统计数据显示,有73所学校没有配备专任教师,占20.00%;专任教师少于5人的有261所学校,占71.51%;专任教师少于10人的有322所学校,占88.22%m。(2)教师专业素质不够高、学历层次较低。由于专职教师的数量不足,加之《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内容庞杂,涉及多个学科,许多高校形势政策教育教师以兼职教师为主,而兼职教师既缺乏相应的学科背景,授课经验不足,理论基础薄弱,又身兼数职,在教学上投入的精力不足,导致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有限,教学效果往往不佳。(3)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教师的构成复杂,受兼职教师自身工作量及岗位调整的影响,课程教师队伍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导致教学效果容易受到影响。

(三)部分受教学生认识不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

很多大学生都觉得这门课程是可有可无的,在心理上就没有接纳这门课,更不要说把这门课程和专业课程相比,导致该门课程课堂纪律不够好,学风不佳。如,有的学生甚至没有进行点击选课,没有学分,导致毕业前发现由于这门必修课的学分没有而无法正常毕业;有的学生经常旷课;有的学生即使为了应付老师点名,也是在课堂上背单词,做专业课作业,看专业书,甚至睡觉,玩手机游戏等。

二、教学反思

(一)学校高度重视,加强教学管理

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和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教学有效性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形势政策教育工作,加强教学管理和教研室建设,提高高校管理者和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重视程度。高校应将课程纳为必修课,让形势政策教育入大学课堂,入大学生脑里,入大学生心里。

(二)加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高校要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

伍,加强对任课教师《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培训指导和教育管理,一是通过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开展集体备课、集体听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提升教师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二是要求教师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加强课堂管理,严格考核,引导学生重视并积极学习《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三是设立思政理论课科研专项课题,任课教师还应结合实践教学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和申报教学科研课题,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项目建设带动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

(三)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前我国高校的“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十分注重个性发展。所以,在《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和方法应注重多样化和丰富性,如运用注入式、启发式、PBL教学法、体验式、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交替傳授不同的知识,达到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

同时,除了利用传统的方式外,结合新媒体技术利用微博、微信、QQ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关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内容,将全方位、立体式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促进课程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四)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增长学生社会经验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教学还可以走出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和试卷考核模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主题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图片展览,使大学生了解毒品的维护,自觉拒绝毒品;或让学生就当地环保问题等进行调研,召开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主题班会,分组进行汇报,谈体会和收获。这些方式不仅锻炼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而且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传授知识相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陈鑫鑫,李铁英.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问题及策略研究[J].学理论,2013(3).

[2]蹇福阔.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优化途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3).

作者:曾淑文,吴健文,潘立

第三篇: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教学创新的思考

摘 要: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教学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就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教学创新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形势与政策 教学创新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具有特殊性,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作用。自1987年起,教育部决定在普通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教育必修课。2004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强调,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各高校纷纷贯穿和落实相关要求和精神,但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大学生仅靠个人努力,难以科学分析形势、正确判断是非、准确把握方向。形势与政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正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认清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发展趋势,了解党和国家取得的重大成绩和面临的挑战,有助于大学生拓宽视野、开阔心胸,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大局意识和发展眼光看待时事问题,审时度势,把握时代脉搏,有助于大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时代幸福感,明确历史使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因此,有效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教学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否能够顺利推进,意义深远。

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形势政策教育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系统、科学的教学管理,教师教学考核和学生课程考核方法不科学,大多数高校采用大班授课模式,以至于很多教学手段难以实施,师生之间难以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影响教学质量;教学内容过时或者不是学生关心的重大热点事件和问题,讲授深度不够,导致学生上课不专业、不用心,反而更愿意自己通过网络等其他途径获取咨询,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单向理论灌输现象比较突出,教学模式单一,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不足;不少教师教学欠缺方法和技巧,习惯于照本宣科,缺少丰富的影音图像等多媒体素材。而任课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主要由辅导员担任,其本身已有繁琐的本职工作,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很多任课的辅导员并不具备思政教育专业背景,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支撑,然而对于任课教师的培训机制不完善,甚至是没有培训,使得大多数教师不能全面把握国内外形势与政策,讲授得不够深刻,剖析得不够精辟。

三、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创新的主要措施

1.明确教学管理体制,规范课程教学。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学时安排、课程考核、教学考核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全面组织教学活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具有动态性特点,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提出要求。自1987年以来教育部社政司每学期前都会定期印发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这对各高校教学大纲的制定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在教师教学考核上,既要注重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又应重视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对学生的课程考核,避免使用单一的开、闭卷考试或单纯论文撰写形式,而将理论知识考试和社会实践考核相结合,在理论知识考核中,增加分析、创造能力方面的内容。在实践能力考核中应该根据工作量的大小、质量的高低给予相应的评分[1]。

2.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开展实践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兴趣,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有调查显示,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有关理论联系实际方面,92%的学生选择参观考察、基层走访等,最好的方式是社会实践[2]。在实践教学中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形式各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同时由于形势与政策教学课时少、对象广,应当适当地将本课程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相结合,把实地教学、现场观摩、社会调查、社会考察、社会实践等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方式。如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参观学习、引导学生对焦点问题开展社会调查、组织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真实感受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实施成效,帮助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和热点问题。

3.创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当前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效果不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对教学内容兴趣不高,学习动力差。根据教育部2013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广大高校学生高度关注事关国家利益的大事[3]。尽管有时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堂教学课因为教学内容过时,教学方法枯燥和教师本身素质的原因,使得学生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但这不代表学生不愿意了解时局,李静瑞的调查表明,有85.7%的男生和67.67%的女生在通过不同渠道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了解形势与政策[4]。因此,要创新教学内容,仅靠教育部的教学大纲还是不够的,必须结合教学任务,充分调研,掌握大学生的兴趣点,紧扣大学生最关心的国际国内形势与社会热点话题开展教学。

4.创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式。以传统方法向学生灌输本课程的基本思想理论已不符合当今学生思想和心理特点,只能使学生被动接受,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采用形势报告会或专题讲座形式代替传统课堂讲授,邀请知名专家、教授、人大代表、杰出人物、成功人士等做专题报告。同时应该以学生為本,在教学方法上,变教为导,适当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比如,由任课老师选定专题,让学生单独或者分组制作课件、备课、登台讲解,也可采用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方法,使学生变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提高学生教学活动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将学生关心的国内外形势与热点问题拿到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5.丰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影音图像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吸引力。重视网络舆论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舆论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充分运用这些媒介开创形势与政策教育新平台,建设形势与政策教育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号或微博,在这些平台上进行形势与政策相关基本理论的宣传、政策解读、时事政治和热点问题评析、人物访谈等,同时,开设问卷调查、论坛、群聊等,加强师生互动,在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全方位施行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教学具有特殊性,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学内容具有多變性,随着国内外形势变化而不断更新,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既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而当前高校担任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教学的老师主要以辅导员兼职为主。然而多数辅导员不具备思政教育专业背景,专业水平有限,并且日常工作事务繁琐,没有太多时间系统地开展学习。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培训制度,增强任课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构建理论体系和基本框架,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另外,将形势与政策研究领域划分不同研究方向,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感兴趣领域,选择一个研究方向或专题集中精力钻研,而同一个研究方向的教师组成一个研究团队,定期探讨交流教学经验、科研经验和研究成果,以保证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教学质量和科研深度,有助于稳定教师队伍和提高教研水平。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全面剖析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拓思路,积极创新,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不断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黄智慧.基于高校教育改革中的教学实践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6,3.

[2]陈国财.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68-71.

[3]2013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持续积极健康向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4]李静瑞.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以形策课为例[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14(3):90-93.

作者:韦倩妮

上一篇:工程专业建设论文下一篇:关于美术教育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