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的企业培训

2022-09-10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 一个企业要想更好地向前发展就要依托具有职业精神、创新能力、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员工与人才。这就需要企业培训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通过科学、高效的企业培训, 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岗位工作能力, 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 共同努力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企业培训对员工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1、有利于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企业员工能力的好坏取决于其掌握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高低, 企业培训在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1]企业培训涉及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其对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作用性, 这一重要作用是通过各个方面来体现的。第一, 企业文化的培训提高了基于企业核心的员工的共同价值观, 价值观的提升是综合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第二, 岗位技能培训能够提升员工适应本职岗位的能力, 而且现阶段的企业培训多采用不同职能部门不同岗位交叉进行的方式, 这就为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创造了先决条件。第三, 安全知识培训能够使员工提高安全意识, 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是员工综合素质提升的表现。第四, 管理培训能够提升员工的综合管理能力, 为企业提高管理干部的储备。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企业培训有利于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

2、有利于增强员工工作能力

企业培训除了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外, 还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大多数的企业在开展企业培训时都会围绕员工的具体岗位开展岗位技能、岗位知识的培训, 其培训内容大致包含岗位的介绍描述、适应岗位的条件、岗位需要的工作能力、岗位技术技能培训等等内容。企业培训能够通过其具体的培训内容来达到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的目的, 使之更好的适应岗位工作。

3、有利于提升员工工作绩效

对员工工作效率高低的基本影响因素为员工岗位能力的高低。[2]企业培训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岗位能力, 使员工更好的适应岗位工作, 提高工作绩效, 为企业及员工自身创造更高价值。企业培训通过对岗位工作流程的培训使员工更好的掌握工作流程, 合理规划统筹工作步骤, 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绩效;岗位技能及技术的培训能使员工提升岗位技能掌握的熟练度, 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达到“多快好省”的完成工作任务的目的;企业培训通过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 使员工掌握更好完成本职工作的方式方法, 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 提高工作绩效, 创造更大价值。因此, 企业培训能够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工作能力, 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二、我国企业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培训现状

现阶段, 我国企业培训工作总体水平不高, 存在地区间、行业间、体制间的不平衡性。在区域上看, 东部沿海区域由于改革开放水平的提高, 国外先进培训机制的引进, 企业培训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在行业间看, 轻工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由于产业的需求及发展的硬性要求, 企业培训水平远高于农业、重工业的第一产业。在企业的体制上来看, 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 对企业培训的要求及促进也更迫切, 因此, 现阶段国内的外资及合资企业的企业培训水平远高于独资企业。同时, 我国企业培训工作总体投入水平不高, 认识不够, 不少企业的培训具有很大的“敷衍性”, 培训内容及培训手段都存在较大缺陷。

2、存在问题

1) 培训计划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培训计划是企业培训的基础内容, 想要企业培训真正达到培训的目标及预期效果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以及严谨的培训计划并全员参与。但现阶段我国企业培训常见的问题是对企业培训缺少科学的需求性分析, 往往造成企业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培训对象不准确, 培训计划与实际需求差异较大。这种缺少科学性、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会造成“文不对题”的现象, 使培训参与者产生一定的迷茫性进而使得培训成为走过场的一个过程, 影响培训目标及预期效果的达成。同时, 培训计划的制定者往往是企业的管理高层, 由于能力水平及工作习惯的限制, 培训计划的制定往往没有深入到工作实际中去了解, 因此制定的培训计划并不能深刻的与企业需求相匹配, 不能起到解决问题并促进长期发展的战略作用。

2) 培训内容全面性不足

我国企业培训的发展时间段, 不成熟, 培训内容主要是为了满足实际生产工作需要, 因此培训往往在技能培训方面做足功夫, 但在企业文化的认同培训上、管理岗位管理技能的培训上都存在一定缺陷。企业文化的培养能够提升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和认同感, 凝聚向心力, 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动力;管理岗位技能培训能够为企业的各部门培养储备管理人才, 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也是凝聚人才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而我国企业培训恰巧是忽略了这两部分的重要培训内容, 只注重解决眼前问题的技能培训, 这样的企业培训是不成熟不合理的。

3) 培训方式比较单一

现阶段我国企业培训的主要方式还是采取旧式的课堂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常见的方法为固定的地点, 固定的参与人员, 固定的内容, 授课者讲, 学院被动的听, 模式呆板缺少必要的互动, 起不到好的培训效果。而事实上, 好的培训方式会将培训至于无处不在的地位, 是一种无形的培训。实际工作中经验丰富者对缺乏者的及时指导、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带头表率作用的影响力、员工之间互相差异的不足都是培训方式的体现。无形的无时无刻存在的培训是企业培训方式发展的必选走向, 目前过期企业培训过度依赖有形的、固化的培训方式, 不能是企业培训达到应有的效果。

4) 培训对象范围小

企业培训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化的培训过程, 需要全员参与人人共建。而我国现在的企业培训参训人员往往都是企业本身或企业管理者认为的需要培训的人员, 需要提高能力的个别部门, 这就造成了企业培训的片面性, 缺少综合能力提高的企业培训不能够实现扩大人才队伍提高竞争力的战略性目标。

5) 考核评估机制不健全

我国企业培训缺少有效的考核评估工作, 对培训结果如何、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培训投入与收益对比情况等都缺乏系统的, 科学性的评估, 这样的培训缺乏长期性与系统性, 无法实现培训的战略目标。

6) 成果转化率低

培训成果的转化率是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因素, 现阶段我国的培训往往是企业培训了员工参与了就完成了, 忽视了培训的成果转化, 培训的内容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大部分的培训资源都被浪费。

三、加强企业培训, 提升员工能力的改进对策

1、合理选择培训授课者

培训授课者在培训中处于主导地位, 授课者的能力高低直接决定培训的质量水平。因此要合理选择培训的授课者, 使参训人员认可并积极学习培训内容, 提高培训质量, 提高能力水平。同时, 授课者必须是对企业有充分了解并适合培训的内容, 不能选择权威的形式上理论主义者, 要选择对企业实际情况相当了解并能够针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干主义者,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授课者的引导作用, 使培训更好达到预期目标, 提升员工能力。

2、创新培训方法

在进行员工培训时, 需要进行培训方法的创新。过于死板、老套的培训方式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培训的方式可以多样化的、科学化的。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并非单一的授课方式。

3、更新培训观念

只有先具有正确的培训观念, 才能够正确地组织员工培训。首先, 要有耐心。员工培训虽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但并一定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此时, 企业应该具有一定的耐心, 找出培训效果不好的原因, 然后加以改进, 而不能因为效果不好就直接放弃员工培训工作。

4、加强认识, 提高员工培训重视度

认知是人类的一个基本思想能力, 只有认可了才能积极的去实施执行, 因此要加强企业培训并提高员工能力, 必须加强员工对企业培训的认知, 提高企业员工的培训重视程度。[3]员工对培训重视, 能更好的领会培训的战略目标, 培训的组织流程, 并以积极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培训中, 这样才能掌握培训的预期目的并将培训成果更好的转化到实际工作中, 使培训达到提升员工能力的预期目的。

5、建立和完善培训的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是检验培训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任何一种培训都必须接受效果评估, 否则培训将流于形式, 起不到任何作用。为了避免培训的盲目性, 企业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评估制度和标准, 明确责任落实工作。

6、完善成果转化机制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如果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不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那就是空谈。因此, 要及时发现企业员工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取得的科技创新, 加大新科技新成果在企业的运用, 鼓励企业员工不断地自觉学习并运用新技术、新成果, 不断地完善和更新企业员工现在的知识结构, 提高工作效率, 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结论

企业培训是企业培养人才, 提升人才综合能力,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保障企业长期发展及实现长远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在进行企业培训时必须要根据培训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 使用创新的培训方式方法, 提高员工的重视参与程度, 这样才能使培训达到预期的培训目标, 使企业更加具有凝聚力及创新力, 保持竞争优势, 促进企业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 我国企业也在迅速的发展中, 然而企业要发展, 企业培训工作非常重要。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工作技能、工作态度、企业文化等各方面的培训, 促进企业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然而由于我国企业培训发展比较缓慢, 企业内部培训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与问题, 需要不断改进。本文主要从企业培训的现状及问题出发, 探索企业培训的作用与价值, 以及加强与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培训,问题,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颖.我国企业培训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 2016.

[2] 冯晶.企业员工培训与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2.

[3] [1]宋晋刚.浅谈企业培训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2, 06:50-51.

上一篇: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校园020创业型实践教学模式探析下一篇:几种开源协议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