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示范课评析

2022-09-10

第一篇:智慧课堂示范课评析

《学科课堂教学示范课评析》心得体会

《学科课堂教学示范课评析》课后反思

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从中学习到了,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便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绝不能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要靠个性化的思维。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也就是说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一、加强业务学习,夯实自我基本功。

要想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先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增强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新课程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在学习、更新、反思与实践中发生“裂变”,提升自己,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提升备课能力。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关键一环。事实上,许多时候因备课不充分而达不到理想教学效果。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以往的备课。因此,我们提出了教师备课的要求:

(1)一视同仁,尊重学生差异。

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备课的重点应该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课堂上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该考虑这样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放在首位,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使备课的过程成为研究学生的过程,不断弘扬学生主体精神的过程。同时做到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备课,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设计中提“分层指导,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发展。

(2)教学统一,注重转变方式。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备课时就要注意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我们提出教师在备课中应详细设计出引导学生从事体验、实践、动手的过程,写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体现教师的指导,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品质,有效落实“三维”目标。

(3)体现预设生成,关注解读超越。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正因为此,所以课堂上的一切都具有不确定性,随着教学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这一切都需要备课不断调整,在调整中获得新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备课既要体现学生的学,又要体现教师的导。既要体现教师的预设,又能体现可能的生成。有时甚至要跳出教材,深钻细研,解读与思考教材,灵活变通教材,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通过教学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2、提升自我的课堂调控能力。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有效调控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断变化的过程,其信息交流的畅通与否,取决于教师的调控艺术;信息交流深刻与否,取决于教师的反馈艺术。我们要求教师逐步掌握一些调控技巧。

(1)关注并观察学生。

课堂上,教师要有全局观,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性,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追求学生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立足于整体素质的提高。

(2)关注差异,分层教学。

教学中,教师的目标要分层,分层次设计课堂提问,分层次布置作业和联系,帮助学困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样,努力做到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呢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课程整合能力的提升。

课程整合是对分科课程的一种反叛和重构,这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它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特别是信息激素与学科的整合,弥补了学生由于知识经验不足造成的对知识理解有困难的局限,把远的拉近,把“生”的变“熟”,把“世界”搬上屏幕,拓展学生思维,开阔他们的眼界,使学习走向开放。

4、提升自我诊断能力。

教师的自我诊断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可以预定的职责、素质和效能标准进行内省,检查自己的实际表现和行为,并判定自身症结所在及其发展情况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历程。实际上,自我诊断是一种内在激励,教师如果具备自我诊断的能力将有助于其专业化发展,提高魅力。我们提出教师“每日一反思,每周一整理”的要求,以促进其自我管理

二、优化教学过程,寻找高效课堂的最佳途径,。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有力的支撑,还需要找到最佳的途径确实实现高效的教学。高效的课堂是学生有效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必须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

1、培养学生的自我预习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预习新授内容。根据学科、学段的不同,不同层次提出相应的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写预习笔记,并鼓励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教师根据学段对学生提出相应要求,教师要根据学段的不同,教给学生不同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整理的问题进行交流。已经懂了的互通看法,自己不懂的讨论探讨,真正把时间与空间都还给学生。可以有小组内交流,就预习笔记,从难字、新词、句型等方面各自谈自己的学习收获,不重复,可补充。之后,交流自己在预习中提出的疑难。教师一定要巡视指导,提供帮助。可以有组际间交流,教师根据本课的重难点提炼出关键几个问题,以小组进行汇报展示,其他组随时做补充、更正、评价,教师随机引导、指导,随时重点点拨。 学生的疑难,小组内没有解决的,提出来求得大家的帮助。组际交流过程中生成的新问题,再次进行讨论交流。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认真落实三个理念:

(1)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理念。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适应学生的需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最佳学习心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下,并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调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使所有的学生享受公平、平等的教育;课程内容多样呈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教师要因材施教,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需求;要尊重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全面发展的原则。也就是在课堂上要实施“分层递进教学”,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教师既鼓励冒尖,又允许暂时落后,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材提供机会。

在不断的实践探讨中,我们逐步形成了“自学——交流——拓展”的较为优化的教学过程。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研讨,完善评价体系。

为了能让每一位教师能尽快具备课堂教学能力,尽快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扎扎实实搞校本教研,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

总之,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我们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即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第二篇:李玉贵课堂实录及评析

谁在课堂的中央

——李玉贵《分心虫》课堂实录与评析

师:请你们把学习用具都收到桌子下面,一个都不许留在桌子上。注意老师话一说完,你就要把事情做完。注意,老师话一说完,你就要把事情做完,话没说完不许行动。再来一次,请你把文具从桌洞里拿出来摆好。动作要轻,不要发出声音。老师话一说完,就要做完。

【评析:课堂这样开始,让人恍惚这不是舞台课,而是一节在教室里的常态课,从训练孩子最基本的听指令做事情开始。听指令做事,我们通常会认为这是一年级教室里才会做的事情。或许正是这种“通常认为”,让我们忽略了许多孩子在这件事上的表现实际上大大打了折扣。上课铃响过两三分钟,课堂准备还没到位的现象在许多中高年级甚至初中教室里都很常见。表面上看是一个细小的习惯问题,而背后则是对时间、对秩序的漠视。】

一、明确写作要求,寻找素材并分类。

老师放PPT(速度非常快,一闪即过),上面有三层文字。 师:谁看到刚才上面有哪三层文字。(无人答理)。

继续放片子,一张许多虫子的片子一闪即过,然后是“分心虫”三个字定格。 师:谁看到分心虫的样子了?

一个学生举手起来描述:分心虫胖胖的,身上有许多小点点。(老师再把片子回到分心虫图片。)

老师在教室中移位,提醒学生眼睛跟着老师动。

【评析:对听的习惯、专注的习惯的培养贯穿整节课。课堂进行到这里,如果我们还只是把这节课仅仅当作一节作文课来听,一定会错失很多。毕竟,所有的学科教学最终指向的都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师:分心虫专门吃掉课堂上的分心事。 PPT放“课堂上的分心事” 师:谁看出这个句子的关键词了。 学生在位子上说“分心事”

师:分心事,其实前面还有一个关键词,对,课堂上。它只吃哪里的分心事?课堂的分心事,好,看一下。

放片子,一个坐在板凳上动作幅度特别大的孩子,脚抬得老高。

师:你在课堂上是这样分心的吗?是这样吗?不是,你才不是这样分心的,没错。你愿意跟分心虫分享一下分心的事吗?因为你愿意跟它分享一下分心的事,它就可以从地上爬起来,继续有活力、圆滚滚胖嘟嘟。它只吃分心的事,你有没有分心的经验?每个人呆会儿要给我五个你分心的经验。有人跟我说,老师,我不会分心,那我告诉你,那不是人。等下我要看到你的手指在数,回想你的分心事,想到我都没想到的。

学生都在想,短暂的冷场。

师:很难想吗?不要想着你们老师在这里,班主任在这里,局长在这里。行行好,行行善,分心虫就是吃小朋友的分心事,只能在课堂上。再确认一下关键词,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课堂,一个是分心事。李老师已经逛一圈回来了,再给你一点点机会。

【评析:回忆课堂上的分心事,是学生在这节课上指向写作的第一个活动,即寻找素材。在这里,老师先是用富有儿童趣味的任务——分享分心事去喂饱分心虫来唤起学生的记忆,同时又注意到学生不愿意当众说糗事的心态,强调是人都会有分心的时候,以此来引导学生回想真实的分心经历。或许是还没完全进入上课的状态,或许是不敢说上课分心这样的坏事情,课堂上沉默了约一分钟。这样的时候,老师除了耐心的等待,又恰切地捕捉到了学生的小心思,消除他们最后的心理“防线”——不要担心自己的老师就坐在下面,让分心虫吃掉你的分心事就好了。】

有学生举手或是和同位小声交流。

师:老师还没有说开始,可以动吗?老师什么时候会说结束呢,李老师站到这里,微微抬抬头,就表示时间要结束了,这样懂了吗?两个人轻声讨论。李老师这样从你们身边走过,能不能听到?不能唉,声音大不行的。只有你们两个人能听清楚,我偷听的话可以听到,但是我走过去不能轻松就听到你们说话的声音。那就太大声了。两个人一起努力去凑五个吧,小声开始。

【评析:经过前面的冷场,现在终于有学生蠢蠢欲动,想要发言展示了,按照我们一般的心理期待,这些想要发言的学生不正好救了冷寂的场子吗?应该赶快让他们起来说啊。可是,李老师却又一转,让学生先两人一组互相说。

佐滕学说过,一间润泽的教室里,老师和学生总是在围绕伟大事物——知识,进行了着相互传接球的活动。我们见惯的课堂上,这种传接球活动始终是固定的线路——老师把球抛出,一个学生接住,再传回给老师。之后再换另一个学生重复一样的路线。学生与学生之间几乎没有关联。于是,“老师”自然地、又习以为常地成为课堂的中心。此时的课堂,李老师不接学生举手要抛来的球,而是让他们与同学互传,这是不是在向学生暗示,学习不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肯定,而是为了学习本身呢?当然,这样做,也就让每个孩子都有了表达的机会。】

学生两人一组回想分心事。老师发现最后有一个人单着,就走过去告诉他们当然是三个人一起了。

师:时间到,一秒都不能让我等,上课时间就是这么少这么珍贵。今天是11月几号?

生:30号。 师:30号起立。

老师径直走向第三排一个学生:我知道是你,不用起立了。

【评析:整堂课上,老师自始至终都不急着让那些争先恐后举手的孩子说话,而是把更多的机会给不举手的学生。我们心里都很清楚一件事,把手举得老高急着说话的孩子大都是学习相对优秀的,如果他们先说,无疑是对另一部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思考机会的剥夺。还会让教师从他们的优秀表现中获得一种错觉,认为全班学生都已经学会了。而那些不举手的孩子,可能是害怕,可能是还没太思考清楚。同样是教室里的个体,这些孩子才真正是需要帮助的。教学的根本意义也正在于能让这部分学生感受到教室环境的安全,能够由模糊走向清晰,从而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和意义感,还有尊严感。】

生:付老师,数学付老师在讲那个射线的时候,我就想到外星人飞碟底下那个光。

师:来写,自己写,李老师不会帮你写。

老师一回头发现学生没有到黑板前:哎,我说来写,人怎么没来。转过身来没人。

师在黑板上板书“想”:你想什么,我不知道,自己写。

老师边说边在“想”字下面画条横线,让刚才发言的同学写上说的事情。

师:11号在哪里? 没人应。

师:要赶快举手让老师知道你在哪里。11号在哪里,你们班没有11号? 学生说没有。 师:那你来好了。

生:就是那个,就是我上体育课跑步的时候,我就是在那里想中午要吃什么。 师:你也来写。请问一下,我上面贴了一个标签是想,这位同学是不是也写在这一类?是。哦,不对,我是看到老师点头,不是看到小孩子点头。请问他的也是想,是不是和他写同一类。

学生说是。

让发言的学生去写。 继续请其余学生分享分心事。

师:太慢了,碰到谁就是谁,我就喜欢不举手的。来,我一点到他之后,你要把手放下,眼睛看谁?

【评析:已经有孩子被老师点到发言了,为什么还有很多学生把手举得老高?学生这些习惯性地表现,难道不是教师一直在课堂上追求“虚假的繁荣”的后果吗?学生急于发言更多地是想着展示自己。展示自己没有错,但不习惯去倾听别人的观点则不利于学习真正发生,更不利于课堂生态的形成。】

全班学生:他。

师:他是谁?我已经点他了,他叫什么名字? 学生报名字。

老师没听清:去掉姓怎么叫他?——晨曦。 生:就是,就是有一次,就是——

师:有没有感受到全班同学都面向你了,所以你要转过来面向全班同学说话。 生:就是有一次李老师上课的时候,我在底下吃东西。

师:这是一个勇敢的课堂。真是高难度哎,上课要吃东西,来,写下来。很难的事,而且吃的时候,老师还没有发现。恭喜你,不对,不能这样说话。我特爱不举手的人。

老师板书“吃”,并画上横线。学生过去写。

【评析:除了让学生回忆分心的事情,还在帮助学生把这些事情进行分类。这是本节课上,指向写作的第二个活动。为什么要对这些事情进行分类呢?因为不同类别的事情在写的时候,所涉及的写作知识与技术是不一样的。在后面的课堂上,李老师就针对“想、做、与别人一起做”等不同类别的事情的写法分别进行了指导。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也会带着学生去回顾生活,寻找素材,也会让学生先来说说这些素材,但不会对材料进行分类。为什么?因为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想的事、单独做的事、与别人一起做事”等,在表达上有哪些不同的侧重。教师写作知识的缺失是导致作文课困难的根源之一。】

师边走动边说:我已经走到这里了,你眼睛要看谁?不是看老师,是看老师点谁。你知道了我要点谁,你的手要赶快放下。说话的人,大家都在看着你,你要看着同学。

生:就是上语文课的时候,我要喝水,因为太渴了。

师:太渴了,要救命。现在有了上课在想什么,上课在吃什么。不谁讲吃不准讲想,还有吗?有别类的吗?

老师走到一个孩子面前:他很棒,他没有说有,所以我只能选他。 师面向这个学生:你很棒,你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你已经知道我要点谁的,就要练习把手放下,然后把你的能量传给他,所以他就能够放心地看着大家说话。

【评析:整堂课上,李老师诸如此类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提示非常多,所有这些,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老师带着学生在努力打造一节互相关注、互相尊重、互相倾听、互相帮助、安静而又温暖的课堂。不得不再次确认,如果仅仅把这当作一节作文课来听,真的会错失很多。】

生:就是早读课的时候,我不想读书,就夹着一本搁那儿看。 老师让该生继续到黑板上写下来。不会的字写拼音。

师: 他是在做别的事。还有别类吗?真的吗,你从教室走出去就回家了?还有别类?还有别类。

老师走到一生面前:你为什么把手又放下,你在烦恼什么? 生:上语文课的时候我在睡觉。 全班大笑。

师:请问一下你有没有睡着?

生:太困了。

师:太困了,好,他为什么困我们还不知道。睡觉属于哪一类,你们告诉我。 学生说做事。

师:原来睡觉是做一种事,我今天才知道。我在问还有没有别类。如果睡觉算做事,又不是新的类别,还有别类吗?

有生举手。

师:真的还有别类,不能为了编类,然后乱编一通给我。

生:就是上英语课的时候,我简直不能看到“dog”这个词,你知道吗?因为”dog”这个词,我就想起我家狗。

师:所以它是哪一类?

【评析:这部分活动,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师的评价语。当学生说到这些分心事时,他们所考虑的不是如何把这件事情表达好,而是事情本身曾经给自己留下的那些或搞笑或紧张的感性印象。在写作中,这些感性印象很重要,但只有感性印象还不足以支持完成一篇文章,还需要对这些感性印象进行理性的加工。李老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有意把谈话的重点指向这一阶段的学习目标——给事情分类。给事情分类是本次写作必经的环节,把它突显在课堂的中央,老师和学生一起围绕着它辨析,让学生对自己模糊的感知作有意识地观照。】

生说想。

师:它是想那一类,你去写在想那一类下面。还是没有突破新的类,我要结束喽。没有时间呢。还有没有新的类别? 一名学生一直默默举手。

师:他真的一点声音都没发出,我真的很敬佩他。

生说:上语文课的时候,我坐第四组的时候,靠着窗户,我就向窗户外面看。 师:它归哪类。 生:想。

师:还有吗?已经过了十五分钟,没有别类我要放弃喽。

生:就是英语老师上课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她在说啥,哎哇哇~然后我就想我的游戏怎么升级呢。

师:没有新的类吗?所以接下来我要扣分哪。因为你们举手都没有突破新的

类,我很有耐心地等了三次,三次都没有突破新的类,请坐。

还有一名学生举手 老师走过去:你确定? 然后转向全班:她胆子很大,我说我要扣分,她还敢举手。 生:上数学课,老师讲那个角的时候,我就跟我同位在下面说话。 有生说这还是做事一类。

师:但是她的做是另外一类,她是跟别人。这是跟别人,害别人一起分心。你写一下。手放下来。思考的时候你要练习分类,因为我们今天要写作。老师已经说明举手的时间过了,不然要上到晚上九点,你们要留下来吗?

【评析:到这时候为止,我们可以发现,学生才对自己所说的事情有了大致的类的概念。只有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于取材才会多一些自觉意识,才会知道取之的原因所在,然后才会在自觉中形成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筛选素材的技能。】

大家都摇头

师:时间是有限的。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有一段时间像刚刚这样,脑袋在取材。我刚才已经说举手的时间已经停止了,脑袋要分类。最分心的事情已经分了好多类,你决定你要选哪一类,想好了吗?我不知道,打开你的作文本。老师话说完,事情就要做完,而且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停下来就不要动了,听下一个指令。最重要的是下面这句话——写一行,空一行。说一次,说一次我的话。

全班重复:写一行空一行。

师:可是你呆会儿写的时候一定会忘记,因为你在专心写作,你可以在第一行第三行第五行第七行前面打一个勾,免得你呆会儿忘记。我话说完了,你勾打完了吗?一三五七,写一行空一行是呆会儿要修改的时候有空间。有的人打在沟沟里面,有人打在沟沟外面,都没有关系。现在选择一件分心的事开始来写。五分钟,开始。

【评析:真的是由衷赞叹李老师教育之体贴。写一行空一行,并且要提前做好标记。好的教育,永远都是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去做消防员。】

二、确定写作材料,动手写作。 学生开始写,多数还在思考。

师:很好,脑子一片空白,不知该写什么,很正常。不要看别人,写你的经

验。李老师现在只看你有没有在专心写字。背是直的。

五分钟后,老师拿孩子的作文投示,请生读:今天上数学课的时候,我真的很饿,就偷偷地在桌子下面吃零售。(其中,我真的很饿,是打了添加号后写上的。)

师:“我真的很饿”是不是李老师说要把这一页写满的时候,你才加上去的。 生:不是的,就是刚刚写完,感觉这里真的是少了一点就加上了。 师:太好了!写作就是这样子填填补补去修改来的。即便是作家,出一本一本文学作品的作家,所有的作品都是修修补补得来的。好,五分钟,你写了多少。现在还要练习一件事,帮我记得这个小朋友写什么,全班帮我读一读。

生齐读一遍刚才的作文。

师:呆会儿还要回到这儿来吭。我们要练习(写)一件事。练习(写)什么事呢?你可以告诉我,是你们刚才都说到的。

【评析:五分钟结束后,许多孩子只用两三句话就写完了自己的分心事。所展示的作文,一共只有三个分句。对照课标,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写成这样,实在离标准太远。如何让这一句简略的、概括的话变成一段或是一篇表达清楚、能吸引人阅读的文章?李老师的做法是教学生去慢慢修改自己的作文。于是,老师在评价它时,抓住孩子表现出的修改意识,并且把这种意识当作全班的榜样。接下来,则教给学生具体的修改技巧。】

三、修改习作——拆解动作。

师投图片,图上一个孩子坐在板凳上弯腰捡铅笔: 可以告诉我这个小朋友分心在做什么事吗?

生:捡铅笔。

师:这个小朋友是在捡笔。好,李老师给你一个任务, 你往前想也可以,你往后想也可以,你往前想往后加也可以,把这个小朋友分心的事情变成十个动作。(你)刚刚写字的那个旁边,不是有个空白的地方吗,在旁边写,每个人告诉我,除了捡笔,他还有什么动作。

一生:捡橡皮。

师:不是,那张图,除了捡笔,你还看到什么动作。手放下,想十个给我,跟刚才一样,不要不停地举手。你刚才看的是大动作,现在要看小动作。他目的

是要捡笔,算你清楚。有的很棒,他不止想到动作,他还想到神情、姿势。不是只有这张图,你自己想前面会发生什么事,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怎么会没有十个呢?

学生默默地想。

师:全班起立。我话说完,动作做完,而且没有声音,而且不会有再动的。讲完十个才可以坐下。想快啊,我要看到你数了几个。努力想就会有结果。两个人小声地合作一下。

【评析:从哪里着手修改呢?学生之所以没把事情写清楚、具体,主要原因是他们眼里没有细节。老师以“捡铅笔”这个大家都熟悉的动作为例,首先教孩子细化动作。】

学生互相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说:李老师打个折,能够想六个就可以坐下,两个人合作,小声哦,我要走过去了。

师在走动,察看。

师:李老师看到大家这么努力,两个人想出四个的就可以坐下了。四个就好了。

有生坐下。

又过了不到一分钟,师:时间到,请坐下。给我一个词,除了捡笔,其它的动作。

【评析:李老师提出让学生加进去十个连续的动作,就是在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还原捡笔之前可能发生了什么;捡的那个瞬间,整个身体还有哪些动作同时定格;捡笔之后又可能怎样。尽可能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一样,把“捡”这个动作分解开来,让事件丰满起来。至于是否一定要加上十个则不是重点。】

师对着一生。 生:就是,那个„„ 师:就是要去掉。

生:他的手撑着桌子,那个手捡笔。两个腿坐在板凳上。 师:那个手撑着桌子,那个手在捡笔。 老师面向全班:请问他怎样说比较清楚一点? 有学生说:左手右手。

师:左手右手,好,别人已经给你帮忙,你再说一次。 老师对着其余学生:现在只看他有没有比刚才说得更清楚。 生继续:他的左手撑着桌子,右手捡笔。 师:右手怎么样去捡笔? 生:右手放在地上去捡那支笔。 师:听不太懂。

生:右手„„他的左手握在那。他的左手撑着桌子,右手„„去捡笔。 师:谢谢。因为他花很多时间去分辨哪一只是左手,哪一只是右手。反正他是一只手撑着桌子,请问他为什么要撑着桌子?

全班:怕摔倒。

师:怕摔倒,这一只手伸长了,要去捡笔,捡到了吗? 生:没有。

【评析:这个学生的表达还有些混乱,相较之前,他总算注意到,在“捡”的同时,还有“撑”这个动作。】

师:所以你们两个到底凑出了几个?不知道。你看看他的前面是什么样子? 投示一张图,动作在捡笔之前,男孩眼睛转着的样子。

师:连眼神都能写啊。这个样子加前面,刚才谁有去加前面?后面也可以加。那张图只是个引子,你要动手去加。

有学生举手想起来说。

师:手放下。两个人去把十个动作凑好,写十个,要是八个就八个,六个就六个。那个捡笔,要想跟人家说清楚,那个过程会是什么呢?要两个人讨论,不是自己很厉害,自己写自己的。对,写在空白的地方。

生两人一组合作写动作。

师:对,就在空白的地方写动作好啦。第一个动作,箭头;第二个动作,箭头;第三个动作,箭头。这样我才能知道。

师:剩十秒。

老师发现有一组学生没动笔:你们两个没写,要一起讨论写,动作。第一个动作是什么,你要跟他讲。

两个学生互相说了。

师:他说捡笔 ,他说打开铅笔盒。所以,打开铅笔盒在捡笔的前面还是后面,你们两个要去商量。写东西要两个看得见,只有一个看得见不是讨论。写在一个人的本子上就好。

生继续写。

师:好,时间到。谁有十个?很难呢。谁有五个?也很难呢。谁有四个? 我要请上课时候想看窗外这个小孩说一下。

师:至少比捡比多一点嘛。 生不说话。 师在等。

【评析:尽管老师已经明确告诉学生要在“捡”这个动作之前或之后加上其它的动作,甚至已经有了前面“撑”的示范,但还是有学生不知该加上什么。真实的课堂就是让人如此的挫败和无力。在一般的公开课上,这样的现象往往会被教师掩盖掉。】

师:请问笔为什么会掉?不想写作业,那笔掉了。中间可以加什么,我们可以一起帮他的忙啊。不想写作业的笔掉了,中间可以加什么?帮他把想法说完整。

一生:加玩笔、怎么转笔,然后当小李飞刀“chua(第四声)”一下把笔扔出去了。

同学大笑。

师:太好了!你看,四个动作,谁知道他刚才说哪四个动作?你再说一次,说慢一点。

生:他首先不想写作业,然后把笔拿起来在那转——嗖,感觉很无聊,然后当小李飞刀,“chua(第四声)”一下扔出去了。

师:还有拟声词——“chua(第四声)”,呆会儿把这个拼音拼出来。所以,这样是什么意思?就是写一件事要写详细。谁知道我们刚才在做什么事?叫拆解动作,讲一次。

全班重复“拆解动作”。

【评析:至此,教师为学生搭完第一个写作支架——拆解动作。这一段的课堂生涩而又艰难,磕磕绊绊。然而,真正的学习历程不就是这样的吗?总感觉所追寻的答案、所要驾驭的某项本领就在前面不远处,但总是触之不及。内心的热

情与焦灼、勇气与失望交错缠绕,整个人仿佛置身于一处混沌的迷雾之中,那一缕通向出口的光束时断时续。在这个过程中,深谙学生心理的老师如同引路的向导,时而用打折的诱惑、时而借助同伴的鼓励与帮助,慢慢引着学生朝向学习目标。】

师:现在不管上课偷喝水的,上课看窗外的,不知道你写什么的,不要继续写了,想想你刚才那些,有哪些动作可以补进去的。回想,呆会儿告诉我就行了。

老师发现有学生想动笔写:谁在拿笔,手上没笔,用眼睛看刚才的草稿就好了,你刚刚写的还可以加什么新换的动作,呆会儿用口头告诉我。有四个人下巴在桌子上,为什么桌子上会有下巴,可不可以告诉我。

生看草稿,想。

师:好,现在拿着你的草稿给隔壁的同学说你可以加什么,不准动笔,开始。 生互说。

师:至少加四个吧,不能只有加一个。 老师走动,观察。

师提示:你给隔壁的同学说,隔壁的同学听到一个动作就数一下。每一个同学都要想,隔壁同学把那一件分心事拆解成几个动作。你刚才没写没关系,你现在用口头加进去,再给你想一分钟,想好的跟隔壁分享。隔壁要帮他数。

生再次互说。

师:现在不是讲那个图(老师范例的图),是讲你的分心事,你的分心事。 师:好,时间到。刚刚谁是只有写一行的?这里,念一下。现在你说一下你的分心事。全班帮忙数一下。

老师试着帮他加上开头:他上课觉得老师讲的都懂了,所以不想再听了„„ 但这个孩子没领会老师的帮助:上英语课的时候,我„„和我同桌吃东西。上数学课的时候,我和我同桌在讲话。 师:讲了几件事? 生:两件。

师:不能讲两件,只能讲一件。

生:上语文课的时候,我和我同桌也在讲话。

有学生在下面补充:刚才讲的是上英语课的时候,他在往外看。

师:又没了?

师:这有没有细化?有没有细化动作?一个人往外看很难写的。等会儿告诉你往外看怎么写。现在想到的动作比刚才多的举手。有没有比你原来的多?有没有?好手放下。刚才在做什么事,要把动作写详细。

【评析:“捡铅笔”的教学不过是个范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捡铅笔的动作拆解体验,迁移到自己所要写的课堂分心事上。但是,有些学生没能够完成这个迁移。这也表明拆解动作的技能并没有被学生真正掌握。用李老师课后的介绍,这样的训练根本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事实也是如此,写作教学应该是一个一个系统化的课程,而不是一节一节零散的课。】

师再次用之前捡笔的图作例子给学生讲:现在看一下图。这个小孩子的眼神,这小孩子在想什么就不知道了。你听老师这样说,上语文课好无聊呃,我就偷吃东西,这个理由一写,改你作文的人会不会给你高分?改作文的人说我干吗要看一个很无聊小孩的作文,自己又不好好学,作文也不怎么样,我就不看了。请你比较老师第二个例子: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讲到哪一课人物的对话,其实这些我都明白了,听着听着我就分心了,这样写,人家想不想看你的文章?懂意思的举手。好,手放下来。原因。

(教写整件分心事发生的原因。) 师:每一个图,你的脑袋都有十个动作呃,不只是笑而已,跟刚刚比较,每个图你要有十个动作。好,请你告诉我,刚刚在这里有人给我说,他捡笔的时候抬脚了,你同不同意?当然同意了。但是没有看这一幅图的人,只看你写的文章,说捡笔要抬脚,人家读得懂吗?读不懂。谁知道他捡笔为什么捡到需要抬脚? 生:离得远。

师:太好了,因为笔离得太远了,他伸手又够不到,连脚都抬起来,还差两公分。知道意思的举手。好,手放下。所以刚刚的动作只是其中的一个要求,你还要把那个动作的前因后果一起写出来。懂意思的举手。好,手放下。现在换我问你了。刚才是我教你的。有人捡笔捡到屁股都翘起来了,谁知道什么原因 ?

生看着老师不知道。

师:看图不要看我。没人举手不能下课。你要练习为什么一个人捡笔需要把屁股翘起来。我捡笔都不需要把屁股翘起来。

生:因为太远了。

师:滚得太远了。那他为什么不站起来去捡? 生:他在上课。

师:太好了!因为他在上课,怕被老师发现。只要把这些写进去,哪里是十个动作而已。懂意思的,觉得比较容易的点点头。好,现在看一下,你知道他捡到哪里去了,想看吗?

师投示新的图,图上有一个穿裙子人的半身图。 师:请问那个穿绿色裙子的是谁? 生:是老师。

师:嗯,是老师哎,所以,课堂上的分心事,除了写动作,我下句话是关键呃,还要写什么?

生在下面说

师:除了写动作、神情等,还要写——谁记得我们这节课在写什么的分心事?课堂,所以你一定要写上什么课。

生说课名。

师:我不知道,我是说你那件分心事,老师在上什么课,我不知道。而且,一个很会专心的小孩,一定会仔细注意老师在干啥。请问你是像第一张图那样大喇喇的分心吗?不是,你是偷偷摸摸分心的。你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因为你要注意老师在上什么课。那你要找到机会玩。所以,今天我们来练习写一个东西。刚才老师已经说过了,能不能这样说,语文课好无聊哦,就开始写你的分心事。怎么无聊都要写清楚。

老师再次示范如何写分心的原因:我真的很想好好上体育课,但我没有运动细胞,一打那个排球我就头晕。你要把那个原因写清楚。写分心的事,要把动作写具体。要具体就要把那个动作拆解,接下来你还要写什么呢?老师在上什么课。例如,老师正面向黑板解题的时候,怎么样,对,我就趁机在下面玩。可是老师已经转头了,有同学回答了。我不知道你要怎样,你让你的分心事和环境合着写,不然,你就像刚才那样写三行就结束了,写不下去了。这个分心的事件你到底有什么想法,我是不知道啦。

【评析:吴忠豪教授曾经分析过,小孩子写作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多用单句。

由于多是单句,语意就不容易丰满,让人读起来觉得干巴巴的。这节课上,学生写出的文字也暴露出同样的问题。李老师引导学生给每一个动作加上可能的原因及可能引发的结果,实则是在训练学生把描写动作的单句变成语意更连贯清晰的复句,甚至句群。】

四、把握不同类别分心事的写作方法。

1、“想”类的分心事。

老师投示一小孩子的图片:这是一个小朋友写的,上课的时候他光想看窗外。请问他有没有分心? 师:看起来他很专心,连笔也没有玩。他上课在做什么事呢?他都没有动。 师继续投示小孩子眼睛看到的地方:他在看哪里——时钟。他在看哪里——教室的天花板。他在看哪里——自己的课桌要。他在看哪里——看前面同学的衣服。他在看哪里——看窗外。看今天是下雨还是下雪。谁来猜一猜,这个小孩上课的时候为什么一直看着别的地方而没有看课堂?你要不要猜猜?因为他上课很——你要不要猜一下他为什么不看课堂? 生:因为他不想上课。

师:他真的不想上课,连第一个他都听不懂。所以他这样想来想去。有没有一个主题?但他这样想来想去还有另外一个可能,他的爸爸病了,他有心事,没办法专心上课,就去想别的事了。他想来想去,有没有一个主题? 生:有。

师:这分心的故事,想来想去,你要有一个主题,听懂的点点头。因为要写完六百字才能回家。我现在在帮你回家哦,你没写完就不能回。这么多老师在看,我又不能随便放你回家。如果你要写想来想去,你要把他的心事一起写出来。好,再来。

【评析:课堂之初,学生回想分心事并分类时,就有一类属于“想”的事情。这类事情如何去谋篇?李老师通过以上例子,让学生意识到,无论你想到哪里,所想之事要有一个主题,这是这类分心事写作的重点。】

2、一个人“做”的分心事。

大屏幕上闪过一本图画书的照片,老师问:哎,你要不要看这个图画书?这本书叫什么,警官巴赫尔和警犬。

师讲图画书,大致内容是一个警官经常去给小学生上安全课,以前每次上课,小孩子都不听他的。可是有一天,这个警官收养了一只狗,并训练它各种动作。然后带着小狗一起去给小孩子上课。警官每讲到一件与安全有关的事,小狗就会在警官身后配合做着动作,小朋友们都听得非常很专心。但是当警官一回头看小狗时,小狗又端正地站着,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你们上课是不是也这样?然后,警官继续,小狗又重复一样的把戏。你的分心事如果这样写,整个事件就会很丰满,懂意思的点点头。要让你的分心事和环境是交错着写的。可是有一天,发生奇怪的事,因为他演讲太好了,有记者来看他上课,他才知道小朋友们上课时看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小狗。

师:他是怎么知道的? 生说记者来了。

师:记者来了他怎么会发现?看电视,看记者的视频就发现了。好,这个书很有趣。你们可以去图书馆找找。

师:刚刚已经跟你说了写这件事,第一要写上课老师在教什么,你怎么分心的。第二个,如果你分心被发现了,别人会怎么想。

【评析:绘本故事中的警犬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总能在脱离警官视线的瞬间有“分身”的精彩表现。故事为了突显这只分身有术的警犬吸引人之处,使用了衬托的表达手法。用警官的浑然不知、听课孩子的热情投入,把那只小狗的聪明滑稽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表达技巧,单纯从理论的层面来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李老师用学生爱听的故事来诠释,把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形象生动的语料。故事在学生心里生了根,故事中的人物及其周围环境交错出场的顺序也在学生心里生了根。】

3、和别人一起“做”的分心事。

师投示一个学生写的上课分心事片段(事前准备好的很简略的几句话,两个小孩子上课的简短对话。)

生:

师:不是,他是写和别人一起玩啊。读文字。 请问如果作文最高分是五星,你要给这个小孩几星。 生说一星。

师:你们一当老师就很严格。现在看一下(师接着念另一段,加上了一些动作细节。)刚才你给他一星,现在你会给他几星。

生:四星。

师:你们一当老师就很仁慈。好,现在再看一下。老师刚才说一句话,谁记得。对,作文是改来的。他不希望只做一个四星的小孩,他又努力了。

投示第三段话(在第二段的基础上,加上了更多的修饰性的词语,以及周围环境的句子):看他又增加了什么。“看”是什么?是动作。先怎么样再怎么样是什么?顺序。然后,“向他做了个手势”,那个动作是有方向的。好了,不要再讲了。李老师已经讲这么多,你们已经很无聊了。现在你们的抽屉里头。我还没说动,看谁在动。你的抽屉里有一张这样的,请你跟你隔壁的小声讨论。谁在动,六个人在动。李老师要看喽,看什么呢?看你们是不是两个人都同意了才圈。圈什么呢?圈你觉得是好的修改。不是字多就是好的。你们要两个都同意才圈呃,不能一个猛圈。李老师要看只看两个人有没有互相讨论了。现在小声讨论,哦,我还没有说开始哦。等会儿李老师站在这里说停的时候,手上有没有东西?没有。眼睛看谁,看老师。

师:好,两个一起,开始,三分钟。材料在两个人中间。很好,先安静地读,不要急着去圈。聪明的小孩有一半,我看出来了。是两个材料都要读,分别读,要读出声音来。读下面的时候,眼睛要看上面的,对照着读。是小张的,另一张收进抽屉。

学生两人一组开始。

师:下面是很好的修改,讨论后圈出他有效的修改。要词哦,不要圈长长的句子,要用词当作单位。下面跟上面对比。他做的哪些你觉得是有用的修改。

【评析:学生对比分析语料时,老师强调以词为单位,是为了细化学生对文字的感觉,细化对事件的感知。范例中一个一个的词指向哪里?自己的作文中只涉及了哪里?两相对比,才会知道朝哪个方向修改自己的作文。】

师走动观察。

师:要用笔圈出来。圈的时候要以词作单位。对,这是他第二次的修改。 师走动帮助一些还没有按要求动起来的学生。

师:圈好了,我的下一个任务是。你的右边是不是有线,右边的线要告诉我

你圈出来的那么多词,到底增加了哪些类,你要去分类。这些到底是增加了什么呢,有人说动作。那就是一类,还有没有别类?自己去分类。不要担心分类对不对,你自己为那一类取名字。

师:这些到底是哪一类,第一个第二个,看你们整理出哪几类,你要看得出他做什么努力呀。

师:有人很聪明,李老师都说动作,他就不写动作。因为他发现那一类的动作都是怎样的动作,你再看一下你圈的动作都是哪一类的动作。这一类的动作都很——能——

生说。

师:是的,都是很小心的动作。上课分心的动作都是精挑细选的啦。 师:请问“微微的”这是什么词,这一类是什么词?什么“微微的、轻轻的”,这是什么词啊?“悄悄的”是什么词。它不是动词。

有生说状态。

师:状态,太好了。它是程度的词,状态的词。它又是另外一类,它不是动词。

老师边走边看:哦,有的好早就写出来了,好厉害。有人说有时间的词,有没有看到?还有哪一类的词啊?位置的词,方向的词,非常好。那个动作,如果你写方向就会很具体啦。

师:如果你分类分好的人,动作的部分,你再回去看一下哪一些动作,你标是第一项,哪一些时间,是第二项,你就回去那些词标二。再回去看一下那些词。

师继续看:时间到,我预计会有四个人手中笔来不及放下。时间到,不只笔放下,而且眼睛看老师哦。把这个材料放抽屉,我话已经说完了,现在回来看你刚刚写的。请问一下,你现在有没有办法把刚刚的写成这样,有没有办法?不知道,那写就知道了,看一下,怎么样才有办法写。这是哪一类——动作。刚才已经说了,他的动作都很——很小。这是什么词?有状态的词。这是什么词,位置。太重要了,因为你只能写几件分心事,一件,你要把位置写清楚。所以,到底增加了什么呢?动作非常地细小。回想一下呃。第二个是什么,时间非常的短暂。当老师转头的时候,当我正玩得开心的时候。当我,老师发现的时候,赶快把《哈利波特》推回抽屉。当什么的时候,都是很短的时间。好,再来。那个工具呀,

书呀,如果刚才那个“他”改成小明,语料是不是更清楚?好,不要再说了。

【评析:老师利用多幅图片教学生拆解动作、还原“想”类分心事的课堂场景,用图画书教学生把事情与环境交替来写的技巧,图片和图画书,都是非常直观的工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使用直观教具只有一个目的,即帮助学生思考,并最终摆脱直观教具。在教学最后一类“和别人一起做的分心事”如何写时,老师给学生搭的支架便摆脱了图画,而是直接使用文字。当然,这一活动依旧是有阶梯的。先是给学生三个梯度的作文片断,让学生在充分的对比之后,再从中提炼出对写好分心事真正有帮助的各类词汇,从而为自己的写作打开思路。】

五、归总写好一件事情的要领。

老师投示一张概括好的写作要领并逐一解释:

分心原因,说分明。

二、细化动作,写具体。

三、搭配环境,相衬托。

四、体悟感受,当结尾。

【评析:老师直到课堂快要结束时才向学生呈现这些要领,是在学生亲身经历过相关实践活动之后才被提炼出来,规律的抽象性就被消解了,从而成为学生写作时真正有用的拐杖。】

师:所以现在呢,把你的分心事,为什么分心写第一段,你怎么分心的写第二段,你要不要结语写第三段,我不知道。只有两段也行。标题你自己定。不是“一件分心的事”(当标题),而是那一件分心的事,你自己定标题。写完六百字才能回家。好,请开始。

师:哎,这一页稿纸几个字啊? 生说三百。

师:那写完三百就可以回家了。你就写满一面就可以回家了,我都是打折的。 最后让学生回学校写。

【总评:一节课,老师教了很多写作知识,即便是写一篇小说,有时也不过是用到这些知识。但是,综观全课,又会发现老师只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实践写作活动的平台,并没有专门讲什么知识。所有的知识都是藏在课前准备好的、具体的各种材料中,学生借助活动对这些材料使用、分析,再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形成技能。

一节课,老师讲了很多话,但听起来并不觉得聒噪,很多时候甚至还会让人

这大概是因为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基于学生写作的需要,而不是为突显其它吧。好的课堂,总是会把大家的目光聚集到学生身上,聚集到师生共同追寻的伟大事物(知识)身上。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这节课实际上是一个课程的浓缩版。就像课堂上老师教学生拆解动作那样,作为老师的我们如果准备教学这个内容,同样需要对涉及的所有内容进行拆解,以保证一堂课练好“一个动作”。】

(徐州市泉山区太山小学李敏)

第三篇: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案例评析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领域中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念,是以教师评价成为主要的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学习情况、结果大都以教师评价为主。这种评价方式方法对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音乐教师如何在教学改革中施行新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课堂教学个案,谈谈个人见解。

一、

师生评。

案例:在我所教学的《嘹亮歌声》的歌曲演唱中,教师正示范教授如何唱好一段歌曲,特别是“连音”的方法时。忽然有一位座在前面名叫李明的学生说了一句“老师,你说的方法我都知道,就是为什么我就是没有你唱的好听。”我马上意识到这个学生可能技巧知道,但具体如何演唱得所谓“好听”却不清楚。于是我问:“能否讲讲‘好听’的理由。”这个学生在我鼓励下,把自己对“好听”的意见陈述。果然,他原来自己对演唱有兴趣,当他陈述完后我边鼓掌边为他评价到:“你真是个好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大胆陈述意见而且理由充分,让我们一起为他鼓掌!”然后,就这个“插曲”,对全班同学要求对演唱“好听”的方式方法各抒己见,并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得出要演唱得所谓“好听”,必须做到:气息要稳、要松紧适度、姿势正确,在准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情感的处理等特点及要求。演唱出的歌曲应该象老师演唱的一样好听,让学生了解如何演唱得“好听”的全过程,激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虽然这节课与原本我安排的课程并不一致,但却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

分析:针对学生上课中敢说,却不敢表现、展示自己观点及才能的现象,教师要善于及时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学生评价以正面鼓励为主,通过评价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那就是让学生感到自己能行、是最佳的、只要自己敢尝试、敢说、敢做,就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与同学的认可,一句真诚的赞赏。可能对学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鼓励。

二、

生生评。

在我们的三年级的八个班中开始教授《欢乐颂》的演唱中。这首歌曲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作为本课的教材内容,我们必须知难而进。因此,我就大胆地尝试着让学生们先自己找出难点,后共同解决的方法。果然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完这一首歌曲后请学生们进行了小组唱、个别唱,我要求学生也象教师一样来对同学的演唱加以评价。开始学生们往往采用模糊不清的语言如“不错”、“不太好”、“好就好,但是那个同学唱走音”或“这个组同学优”、“那个组同学差”等进行评价。经过一番指导,学生的语言不仅生动亲切,而且理由充分起来了。有的同学评价道“你演唱得很动听,就象歌词中唱的一样那样美好,其中,刘丽同学对演唱的同学评价道:“刚才演唱的那组同学能够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外,低声部演唱的同学也很协调,运用气息强弱处理很好地配合高声部旋律。„”渐渐地,学生的评价由敷衍或找缺点,逐步转向客观评价,甚至是向同学欣赏方面努力。

分析:生生互评在课堂教学常运用,学生喜欢模仿教师去评价他人。通过互评,使学生能正视自己、尊重他人,同时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的语言需要适当、合理、明确,这就要求教师耐心引导,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评价水平,不能急于求成。经过课堂实践发现,加强学生之间的评价后,课堂气氛和谐了,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合了,学生学会宽容、理解解,增强学习兴趣。

三、

自我评价。

案例:全级在每次测验评价中,分别让各班各小组各同学自己组合成多个小组(约2至6人或8人)进行演唱组合。特别是三年级(8)班。我发现有些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有些到下课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未完成。于是我请这个组向大家介绍经验。这个组的同学想了想说:“首先,我们上课时就留心老师的示范,注意分析了解重点难点并分别分声部练习好,然后再合练„。”另一位组员补充到:“现在我们都很高兴和欣赏我们几个同学的合作成果,有的小组没有做好主要是经常各顾各,谁也不听谁甚至有的同学上课常常自己都没有演唱好就合练,这样根本就合作不好。”听了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评价,我及时给予鼓励,并号召其它小组向他们学习。

分析: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作出判断,逐步由概括性评价向具体性评价发展,提高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找出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培养学生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

四、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案例:有一次上音乐课,讲授中国汉民族音乐特点我分别用电子琴演奏了一首《苿莉花》后,征求全班同学对汉民族音乐特点及看法,并用征求的目光巡视了一下全班,恳请地说:“大家对我国汉民族音乐有什么看法吗?”其中有位同学稍加思索后大胆地说:“老师,你会不会唱民歌?我们希望想听听你弹琴唱歌,特别是唱民歌。”接着,我充满激情地演唱了一首《苿莉花》并解释民歌的特点,学生高兴极了,并激烈地鼓掌起来。后来为了教学对比,又加唱了一首我自己创作的歌曲《天蓝水清》,还鼓励学生们,今后自己也可以尝试着写一些歌曲,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写进自己的歌曲里,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结果,这节课不仅让学生更多音乐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老师。

分析: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是评价的权威现象,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平时我们经常强调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但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时,师生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师的教学最直接的感受者,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方法、形式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有利于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这样的教学才是“活”的循环,才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音乐课堂教学应通过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来架构起师生、学生之间的友谊桥,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让学生在音乐课中真实体验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创作音乐的乐趣。

第四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案例评析

《青蛙看海》课堂片段

(文本: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渴了喝点儿泉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台阶,到达了山顶。)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和小青蛙跳上山。

(师点击课件,轻松的音乐响起,学生站到座位旁的过道,快乐地跳起来。可是,不一会儿,学生已经由原来的兴高采烈变成气喘吁吁了。)

师:小青蛙们,继续跳,不要停。山顶马上就到了。 (生继续气喘吁吁地跳,可跳的节奏越来越慢,但仍在坚持。)

师:小青蛙们,山顶快到了,咱们先休息一会儿。

(生停止了跳,但一个个都在喘着气,有人甚至发出“好累呀”的感叹。)

师:小青蛙们,现在感到怎样?

生:累!

师:小青蛙们,太辛苦,太累了,我们就不要往上跳了,回去吧。

生:(纷纷)不! 师:为什么呀?

生:再坚持一下,就能到底山顶啦! 生:不能回去,一回去,刚才的努力就白费了。

师:说得真好,请同学们回到座位上,我们一起来有表情地读这段话。

〔评析〕 叶圣陶说过:“字词教学要和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接触,让学生在联想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唤起学生的记忆,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一些字词给学生留下各自鲜明的烙印。”教者根据文本和儿童的特点,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在课堂上跳的细节,课堂上学生由兴高采烈到气喘吁吁,真真切切体验了一级一级往山顶跑的累,感受到青蛙为了看海而坚持不懈的精神。有效触动学生的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光辉盈溢课堂。

《石榴》教学片段

(文本: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师:你看到了怎样的石榴花?

生:我看到了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枝头的石榴花。

师:你从课文哪些语句读出来的呢?(生读书) 师:(随生回答,点击课件,出示这句话)

师:对,老师读了这些文字后,画了一幅画,也想表现出石榴花的多,请同

学们评一评,好不好啊?

生:好。

师:(点击课件,画中石榴枝头的石榴花稀稀拉拉的。)

生:画得不好,因为花不多。 师:为什么这么说呢?老师不服气。

生:因为书上是这样写的“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我是从“密、挂满”几个词知道了花很多。

师:老师接受你的意见,把画改一改。(点击课件,花多了几朵,但仍不很

多)同学们,行不行?

生:不行。

师:(点击课件,花已经不少了)现在可以了吗?

(生意见不一)

师:小朋友们都很有主见,认为行的小朋友有什么理由?

生:我认为行了,因为花已经很多了。

师:说得好象有道理。(对着说不行的小朋友)这位小朋友真勇敢,敢和大

家唱反调,大声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认为不行,因为花还没有挂满,枝条还有空隙。

师:你真会思考,看得也很仔细,看来还得改。(点击课件,整个画面除隐约可见的枝条外,全是花朵)好了吗?

生:好了。

师:(点击回到文字)能不能把花的多读出来?

(生读)

师:花不够多,就像老师开始画发一样。

(生再读)

师:好象多了,能再多些吗?

(生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好,通过你们的读,我看到了挂满枝头的石榴花。

〔评析〕 在阅读课上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在引进资料性课程资源。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一类资料性课程资源引进过多、过滥的现象,使得阅读课堂成了“音乐播放厅”、“图片展览室”、“影视俱乐部”。这则片段中,教者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并以文本提供的信息为依据,评议课件对文本的解读是否到位,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在学生的评议中,将石榴花的“多”逐步展示到位,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花的“多”,更为学生后来读好这句话提供了极好的铺垫。

《军神》课堂片段

文本: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师:手术前,什么地方最后证明他是真正的男子汗?

生:(读课文)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生:虽然不打麻醉很疼,但刘伯承为了以后能指挥打仗,就不管疼不疼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刘伯承不施行麻醉是为了以后指挥打仗? 生:因为刘伯承说:“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师:你是从课文上知道的,对吗?是的,刘伯承的确用他清醒的大脑,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谁能说说刘伯承有哪些丰功伟绩? 生:刘伯承1911年参加了辛亥革命,1947年跃进大别山。1949年,组织渡

江战役。

生:抗日战争中歼灭了53 日军,收复县城59座。

师:(点击课件,音乐响起)就让我们一同来瞻仰刘伯承元帅立下的一系列不朽功勋吧!屏幕上逐行出现配有旁白的下面一段资料:

1916年3月,攻占丰都时,头部中弹,右眼致残。 1923年,在讨伐吴佩孚时,屡打胜仗,被誉为川中名将。 1932年10月,协助朱德,周恩来指挥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

1935年5月,指挥干部团强占皖平渡,巧渡金沙江。

1937-1945年,参加大小战斗五百余次。

1946年6月,在十个月内连续组织九大战役,歼敌十二万余人。 1947年6月,与邓小平千里跃进大别山,像钢刀一样插进国民党统治区的

心脏,令蒋介石心惊胆寒。

1948年11月,与邓小平等人发动淮海战役,获得 巨大胜利。 1949年4月,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导演了百万雄师下江南的一幕。 1950年冬,创办的国防大学是中国的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 师:这一切,都是因为刘伯承有一个清醒的大脑。而此刻,他将要为此付出的是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巨大疼痛。同学们,拿起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刘伯承

说的这句话。

生读

〔评析〕 丰都战役后,受伤的刘伯承为了在未来的军事生涯中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可谓用心良苦,并为此承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巨大痛苦。本则片段的教者,为了让学生能全面领悟到刘伯承的良苦用心,匠心独运,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找到了课程资源的的开拓点,从“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出发,收集全了丰都战役至新中国成立后刘伯承为中国革命所立下的主要功勋。课堂上,学生在阅读了这一则资料后,不但对刘伯承充满了敬佩景仰之情,而且深刻地领悟了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的良苦用心,真正走进了文本。

《乡下人家》教学片断

(课件出示: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师:乡下人家在哪里吃饭呢? 生:门前场地上。

师:在那儿吃饭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心情特别快乐。 生:心情特别愉快。 生:心情特别惬意。

师:对,心情好,胃口就好,吃饭就香! (引导学生带着愉悦、快乐的心情读)

师:如果把“天高地阔”换个词,你能换成哪些词? 生:狼吞虎咽。细嚼慢咽。津津有味。 师:大家思考思考,换成这些词行吗?

生:不行,“狼吞虎咽”和“细嚼慢咽”只强调了吃的动作和表情,表现不出快乐的内心。

生:“细嚼慢咽”显得太斯文了,不是乡下人吃饭的样子。

生:“津津有味”只强调吃得有味,吃得香,也表现不出乡下人家吃饭时的愉快。

师:再仔细读读这段文字,看看还能不能发现这个词不能换的新理由。 生:“天高地阔”除了表现出了吃饭时的悠闲与快乐外,还表现出乡下人家吃饭的地方很大,向上能看到云彩、归巢的鸟儿;向西看,能看到火红的晚霞。这是其它词表现不出来的。

师:说得好。

生:还有,“天高地阔”含有边吃边高谈阔论的意思。 师: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生:谈论地里的庄稼。

生:谈论家里养的母鸡快生蛋了。 生:谈论今年的收成。

生:谈论收获之后的打算。

……

师:他们越谈论心情会越怎样? 生:高兴。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再读读这句话,读出那份愉悦与快乐,感受那份独特与迷人。

〔评析〕 这段教学中,教者立足“天高地阔”一词的运用,引导学生借助文本语境进行换词比较,在比较中领悟文本遣词造句的精当、妥贴,并在对话过程中,敏锐地捕捉即时生成的资源,顺势让学生想象乡下人家在“天高地阔”地吃饭时会谈论些什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但读懂了“天高地阔”一词蕴含的意境和情趣,看见了“天高地阔”背后的风景,而且领悟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

妙,学到了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片断

(初读,思考、交流“在作者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学生从不同侧面概括出园子的特点后)

师:再读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写出园子的丰富多彩、自由自在的,哪些句子很特别,哪些写法与我们平时写作文是不一样的?请画出来。

(生默读思考后)

生:(读片断)从这里我能感受到园子里生机勃勃。作者写花开、鸟飞、虫子叫好像都跟人似的,有了生命。

师:一切都是活的。花开了,就像——(生接:花睡醒了似的),活了吧?鸟飞了,就像——(生接:鸟上天了似的),活了吧?虫子叫了,就像——(生接:虫子在说话似的),活了吧?。”这三个句子结构相似,连在一起叫——(生:排比)。

生:(读片断)这些写倭瓜、黄瓜、玉米的句子也相似。

师:怎么个相似法?

生:愿意怎么样,就怎样。

师:倭瓜愿意爬上架,(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多自由。

师:(理解“谎花”后)黄瓜愿意开一谎花,(生接: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黄瓜,(生接:就结黄瓜)。多自由。玉米呢?

生:(读)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师:“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怎么不跟前面一样写成“它愿意长上天去,就长上天去”?

生:长上天去,这不可能。这样写我们感觉玉米生长多么自由。

生:“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这段话从颜色、姿态来写,并把蜂子比喻成毛球。

师:这一切都是那样的可爱。在我童年的眼里这叫美丽、动人温馨、生机盎然……这样写就让你感到作者的童年生活确实充满了乐趣。读书就要这样仔细推敲,才能读出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作者情感,感受课文语言的美。

〔评析〕 本片断的教者,根据文本在表达上的特点,以“哪些句子很特别,哪些写法与我们平时写文章是不同的?”为话题,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将对话明确指向句式和写法,即文本的语言形式。从课堂上交流的情况看,对话富有成效,学生发现了排比句式、“愿意怎样就怎样”的句式,发现拟人、比喻的表现手法,并概括出了一些句子是从哪些方面写的。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升华对以上关于文本言语形式运用的认识,领悟到这样写的妙处。这样的对话过程,不但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更是学生内化、积累言语范式的过程,能有效地提高规范运用言语的意识和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片断

师:你从文章的哪些句子体会到小巴迪在焦急地等待着父亲回来的?

生:我从第四小节的“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看出他在焦急等待。(出示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学生齐读句子。)

师:老师注意到这几句话表达方式很特别,你发现了没有?自由读读这段话,仔细体会一下。(学生读书,体会)

生:这段话让人觉得等待时间很长。 师:你怎么感受出来的?

生:作者把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一个个写出来,没有直接说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生: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让人感觉时间过得慢慢的。

师:你有一双慧眼。能把自己的感觉读出来吗?(生朗读,注意延长词之间的停顿)

师:读出了时间过得很慢。一刻钟并不长,但对巴迪来说却是一段漫长的等待。此时,你想到了哪些形容时间过得很慢的词?

生:度日如年。望眼欲穿。望穿秋水……

师:是啊,巴迪感到了“度日如年”的滋味了。继续读书,体会一下这个句子的表达形式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每一个时间后面都用了句号,也表示巴迪等的时间很漫长。 生:一个个句号就表示巴迪一段段漫长的等待。

师:讲得真精彩,语言很有诗意!这句话除了让我们感受到巴迪等的时间很漫长之外,还有什么感受?

生:还让我感受到巴迪等得很着急,好像在不停看表。 师:想想,望眼欲穿的巴迪在这个短暂而又漫长的等待中,会做些什么呢? 生(纷纷回答):在屋里不停地来回走着。打开大门,伸长脖子张望。打开窗户,探出身子眺望……

(教师出示经重新组合的句子:七点 父亲还没有回来

七点一刻 父亲还没有回来 七点半 父亲还没有回来)

师引:巴迪就这样整整等了一个下午,一直到——(生读)七点,父亲还没有回来。

师引:巴迪在屋里不停地走来走去,都已经——(生读)七点一刻,父亲还没有回来。

师引:此时的巴迪迫不及待地到门口张望,一直到——(生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师:等待使心情更加焦急,等待让人感觉时间更加漫长。正是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才产生出了强烈的表达效果。这种表达方式多么妙啊。大家可以在作文中把这种方法“偷”过来。请把这段读一读,再体会一下。

〔评析〕 节奏和标点都是言语形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都能在文本中参与文本意蕴的表达,并能增强表达的效果。本片断教学,教师以“老师注意到这几句话表达形式很特别,你发现了没有?”为话题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先引导学生咀嚼看似平淡的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通过咀嚼,学生不但体验到了巴迪等待父亲时望眼欲穿的心理感受,还领悟到读这几个词语时应把握住特定的节奏才能把时间过得很慢表现出来;接着,再引导学生推敲标点符号,“一个句号就表示巴迪一段漫长的等待”是学生揣摩出来的个性化的感悟,再以对标点的感悟为基础让学生围绕“焦急的等待”来展开想象;最后,巧妙地结合重新组合的句子进行引读,在读中深化对文本蕴含情感的领悟,感受言语特有的句式和节奏所产生的表达效果,成功地将言语成长点植入到学生个体的言语系统中,为学生在日后言语运用中模仿这种言语形式打下良好的基

础。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片断

师: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145年前,做一次小小的体验。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面对着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想

一想,一会儿请你实话实说。

(生思考、准备)

生:我是当时的皇帝,但我没有兵权,我的兵权掌握在老佛爷慈禧的手中。我会号召所有的百姓团结起来,即使用长矛、弓箭,也能对付洋枪洋炮。只要团

结,就有希望。

师:虽然你的兵权掌握在慈禧手中,但你善于发动群众—— 了不起的皇帝。 生:假如我是皇帝,我不会建造圆明园。我会把所有的钱用作军费。当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时,我会派出军队与他们战斗。如果打不赢,我会与他们谈判。

生:如果我是朝中大臣,我会给皇帝建议,派人去留洋,学成归来后制造自

己的枪炮。 生:我是北京城一位老百姓,我会号召百姓团结起来与敌人展开战斗。 生:假如我是士兵,我会和他们血战到底。即使我牺牲了,我的身体也要倒

在圆明园里,成为敌人的绊脚石! 师:给自己掌声,为自己喝彩。(生鼓掌)但遗憾的是,历史不能假设。请读下面的资料——(课件出示)

圆明园是皇帝亲用的。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仓皇逃

跑了。

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迎。英法联军两次洗劫圆明园。军阀混战时期,一些军阀又进行洗劫,圆明园最后只剩下几块残垣断壁。据说,中国人龚橙——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是火烧圆明园的帮凶,是

他带的路。

师:读了上面的资料,现在,再读“圆明园”这三个字的时候,难道你心中

仅仅是仇恨和愤怒吗? 生:说不出来的滋味。

生:我悲愤!悲愤的是我们自己的少数人怎么会这样?我的心里好像被插了几刀,很难过。

师:现在,你的心中,圆明园仅仅是废墟、是火焰吗?圆明园在你心中是什

么形象?

生:圆明园是我们的耻辱。 生:我认为是中国人民的警示牌。

师: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着5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也许,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希望大家从这扇门出发,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

〔评析〕 片断伊始,引导学生将自己假想成皇帝、大臣、士兵、百姓,在深入人物内心的体验中,进一步领会课文要传达出的对侵略者的仇恨和愤怒;可就在学生越说越解恨的时候,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文字资料却让他们的激情一下消失了,他们从资料中看到的是皇帝仓皇出逃、士兵夹道跪迎、军阀趁火打劫„„这时,学生们的心中不仅仅有着“仇恨”和“愤怒”,更在进行着反思,在他们的心中,“圆明园”是“耻辱”,是“警示牌”,学生进入了“自省”的状态。自省,有助于良好人格和个性的养成,是语文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这里,资料性课程资源的运用,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催生了学生的深层思考,引导学生进入了“自省”的状态,并走上文化积累和精神成长的快车道。

《月光启蒙》课堂片断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是一位有责任心的母亲,为了孩子,劳累了一天后还不忘用民歌、童谣

来教育孩子。

生:是一位勤劳的母亲,爱孩子的母亲。

生:是一位聪明的母亲,课文中说母亲天资聪颖,歌谣一听就会。 生:是一位无私的母亲,劳累了一天,还给孩子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

说谜语。 生:是一位耐心的母亲。民谣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故事讲完了,童谣唱完了,“我”还要缠着母亲给“我”讲谜语,母亲一点也不嫌“我”

烦。

师:有着这样一位母亲应该是多么幸福。可是,当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母亲已不再说起自己的往事,也不认得他是谁,只是对着他笑,笑,笑得他泪流

满面。 (点击课件,出示作品原文结尾: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说她的往事,不再说我的童年,

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在原文结尾出现的同时,阎维文原唱的歌曲《母亲》响起,歌唱家在悦耳的旋律中将歌词清晰地送入在场的每一个人的耳中: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儿,有人她给你包。你委

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教者在学生读完原文结尾后,仍有意让音乐、文字营造出的近乎凝重的课堂情境延续了一段时间。在这一情境中,不光学生,就连听课的老师,泪水也止

不住地流出了眼眶。)

师:读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些什么? 生:我总嫌我的母亲唠叨,一会儿叫我学这样,一会叫我学那样,我错了,我应该珍惜母亲对我的爱。

生: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妈妈。我作业常常完成得不好,妈妈天天为我检查。有一次,她累病了,挂了好几天水才好。

师: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回去给妈妈倒杯水。

生:(哽咽着)很难过。妈妈工作那么辛苦,回家后要做家务,还要辅导我学习。我要好好体谅妈妈,好好学习,让妈妈开心一些。

师:你们的母亲不一定会唱动听的歌谣,不一定会讲那高深莫测的夜空里的神话故事。但是,她们正如文中的母亲一样,用她们所能给予的方式深深地爱着你们。母亲才是你的人生真正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母亲是可敬的,母爱更是无私的。衷心地祝愿大家,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能让你们的母亲感到欣慰。

〔评析〕 《月光启蒙》是作家孙友田的作品,选入教材时作了改动。文章记叙了自己童年时,母亲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为自己唱歌谣、讲故事、说谜语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深深怀念之情。在这则片断中,教者欲抑先扬,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堂上读歌谣、悟真情取得的成果,让学生说出对文中母亲的感受,学生的言辞之中充满赞美之情,就在学生和文中“我”一起感悟到母亲可亲、可敬的时候,教者点击课件,让学生在精心营造的情境中,阅读老师精心搜集的原作的结尾。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阅读这样的文字,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情感得到了升华。从学生随后的发言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内心经历了怎样深刻的情感体验,人世间美好的亲情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又一次得到了锤炼,生命的底色又抹上了亮丽的一

笔。

《生命桥》课堂片断

师:这篇课文选自《斑羚飞渡》,同学们,学完课文,你们想读读《斑羚

飞渡》的全文内容吗? (老师发放《斑羚飞渡》全文资料,播放根据原文制作的配套录音,并适定时插播一对对老少羚羊飞渡山间的多媒体动画。) (其间,学生神情严肃,已随着音乐、画面和文字进入了特定的情境。) 师:同学们,读完了全文内容,看着这一幅幅扣人心弦的画面,你最想说什

么呢? 生:我觉得羚羊很弱小。它们面对猎人的枪口,只好选择了一半生,一半死。 生:我感受到的是羚羊的伟大。我真不敢相信,老羚羊竟能为年轻羚羊去死。 生:我觉得生命很神圣。动物们能一次次逃过强敌的追击,逃过猎人的追杀,

幸运地活下来,真是太不容易了。

生:我觉得生命有时很脆弱,活蹦乱跳的老羚羊转眼间死了。

师:是呀,生命只有一次,它是可贵的,更是神圣的。现在,让我们再来听听作者创作这篇文章时的真实想法,好吗? (播放课件,出示录音和文字:动物小说,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了人类社会。我们人类应该尊重动物所特有的生存方式,并更多地关爱它们,为它们创造自由的环境。可以这样说,我是为生命而写作。)

(学生默默地听着,教室内一片沉寂。)

师:(饱含深情地)作家的话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动物的生命不也和人的生命一样神圣庄严的吗?如果此时让你板书课题“生命桥”,你觉得这三个字写在什么位臵最好呢?说说你的想法,好吗?(将课文的插图放大至画黑板上。)

(学生思考了一会儿,看看书,又看看图,随后接二连三地举起了小手。)

生:我想把“生命桥”写在黑板的最高点。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在我眼里,生命是最崇高的。老羚羊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年轻羚羊的生命,这太了不起了,应该写在最高点。 师:(很激动地)那就请你写上去吧!

(学生借来凳子,工工整整地在图画的最上方写上了“生命桥”三个字。) 生:我想写在两山之间,因为这座桥由是老羚羊的生命连接起来的。 生:我要写在老羚羊和年轻羚羊之间,这座桥是老少羚羊生命的交接桥。 生:我想写在老羚羊的背上,因为老羚羊的背,就像是年轻羚羊的跳板。 生:老师,我想用红色的笔画一画这座生命桥。(师微笑点头。学生走上讲台,用笔沿着羚羊飞渡的动作轨迹画下了这座神圣的桥。)

师:其实,我更希望这座生命之桥能给我们人类以警醒,让我们人类不再藐视动物的生命,让我们的生活中不再有这令人痛心的一幕!

〔评析〕 《生命桥》虽然短小,但字字句句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它用朴素的语言讴歌着生命脆弱中的伟大,无奈中的神圣。可生命的话题凝重、深沉,对于阅历较浅、年纪尚幼的四年级孩子来说,感悟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在这则片断中,教者借助引进的文字、音像资料,在创设的逼真的课堂情境中,引导学生先后两次展开延伸阅读,引领孩子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为师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对话的桥梁。最后,充分运用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板书课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他们情感的闸门,学生们动脑,动口,动情,动心,多元化地解读了生命的价值,接受了一次珍爱生命、关爱动物的心灵洗礼。

《白鹭》课堂片断

师:如果白鹭是悠然的,那么,白鹭瞭望是更加富有个性的悠然。请你来读一读。(生读) 师:读得真好,仿佛把我们带进了画面。同学们,什么是嗜好啊? 生:是爱好。

生:是与众不同的爱好。

师:你看,在这句话里,白鹭与众不同的爱好是什么? 生:是孤独地站在小树的绝顶。 师:够了吗?

生:是孤独地站在小树的绝顶瞭望。

生:我想是孤独地站在小树的绝顶悠然地瞭望。 师:“每每”是—— 生:经常。

师:白鹭每每站在小树的绝顶悠然地瞭望,这就是它的嗜好。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用下面的句式说一句话。

(课件出示:这是一只 的白鹭,它在瞭望 。)

(生准备)

师:准备好了吗?试着说说看。

生:这是只羽毛刚刚丰满的少年白鹭,它在瞭望远处的白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师:把白鹭想象成少年,说得好!就这样说。

生:这是只妙龄的白鹭姑娘,它在瞭望远方可以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同伴。 生:这是只白鹭先生,它在瞭望四周美丽的景色。

生:这是只白鹭先生,它在瞭望远处的白云,似乎在想:这么广阔的天空,我要飞多久才能看完它的美景啊。

生:这是只白鹭先生,它是在看看自己外出的儿女怎么还不回来。 生:这是只白鹭妈妈,它在瞭望外出捕食的丈夫有没有归来。

生:这是只白鹭妈妈,它是在瞭望远处正学习飞行的儿女飞得怎样。 师:是啊,不同的白鹭,瞭望的景观不一样,目的也不一样„„

〔评析〕白鹭在瞭望什么?课文中找不到答案,是本课教学中容易被忽略的内容,也是学生理解、感悟这篇课文的难点之一。在这则教学片断中,教者设计了“说句”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个人愿望、阅读体验出发,借助语文实践活动搭建的平台,把白鹭想象成“白鹭少年”、“白鹭姑娘”、“白鹭先生”、“白鹭妈妈”,并描述出这些假想角色所瞭望的具体景观。这样,不但把自己的个性化见解表达出来了,而且在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越说越具体,越说越丰富多彩,在多向交流中发展了思维能力,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最佳路径》课堂片断

师:(学习到课文第7自然段)如果你就是1971年“世界最佳路径”的评委,在听说了格罗培斯设计这条路径的故事以后,你将发表怎样的意见呢?

(小组讨论、准备)

生:格罗培斯追求完美,先后修改了50多次,还不满意,最后让大家共同来创造,这样的路径已不是哪一个人的设计,而是大家共同的选择。 生:按照游人踩出的路径铺设路道,说明设计者在心里把游人放在了第一位。 生:这许多小道踩出来了, “有宽有窄”,宽的走的人多一些,窄的走的人少一些,却又“优雅自然”。道路的设计不是用脑子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而是用脚走出来的,据此铺设的人行道就没有刻板的模式,富有艺术性。

生:这样的路是行人自己走出来的,不仅美观,而且保证了人们游玩时的方便、快捷。

生:设计路径的方法不同寻常,这样的设计是顺其自然的,看来在没有办法的时候,顺其自然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包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生:如此设计是格罗培斯从法国南部卖葡萄的农民那里获得启发,是汲取了“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精神而完成的。

生:格罗培斯对待“微不足道”的问题同样认真对待,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生:从格罗培斯设计路径的故事中,我深受启发,在你遇到难题的时候,如果换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难题就不难了。

〔评析〕教者依据文本提供的信息:“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巧妙地设置了课堂活动情境,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当年路径设计评选的评委并发表意见。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了阅读课文后带有自己个性色彩的见解:有从独特的设计理念来说的,有从设计的效果来说的,有从设计故事蕴含的哲理来说的„„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既精彩、独特,又紧扣文本,口头表达能力也在说的语文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智烧敌舰》课堂片断

师:阿基米德最后说“我有什么本领,太阳帮了咱们的忙……”这句话你同意不同意?说说为什么。

生:我不同意阿基米德的观点,我觉得用“智烧敌舰”的方法赶走罗马人完全靠阿基米德,他在危急时刻镇定自若、足智多谋,想出了这一巧妙的方法打败了敌人。

生: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觉得阿基米德说得对。如果那是个雨天,怎么能利用太阳光的反射来智烧敌舰呢?

生:对啊,其实不光是太阳帮的忙,还有许多东西也帮阿基米德的忙。 师:有哪些东西也帮阿基米德的忙呢?再看看课文。 生:有容易燃烧的桅杆和布帆,非常多的镜子…… 师:还有什么也帮了阿基米德的忙?再看看书。

生:还有那么多希腊人的信任。如果是我叫他们去拿镜子并“一字排开”,谁会理我?

师:这就叫“天时地利人和”。

生:可主要靠的还是阿基米德。我相信他那么聪明,即使那天没有太阳,他还会想其他办法来救希腊人的。

生:我觉得功劳应归阿基米德,因为在场的人那么多,其他人怎么就没想到利用那些现成的条件呢?

生:我觉得阿基米德尽管那么聪明,知识那么渊博,深受大家爱戴,可是他还说是太阳帮了他们的忙,真的非常谦虚!

师:那也就是阿基米德的智慧,再加上人民的信任和帮助以及燃烧敌舰的有利条件,使希腊人打赢了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评析〕文中阿基米德的话本是一种谦虚的表示,但小学生单纯,判断事物是非分明。教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从文本出发,巧妙地抛出了“阿基米德最后说‘我有什么本领,太阳帮了咱们的忙„„’这句话你同意不同意?”的话题,课堂上,学生热情高涨,不同见解的学生间针锋相对,发言此起彼伏。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注意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阐明自己观点的时候,尽量到课文中找依据,避免了天马行空的泛泛而谈。这样,辩论到最后谁对谁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 “辩论”中尽情地表达出了自己个性化的见解,深化了对课文的

理解,提高了自己的语文能力。

第五篇:慈母情深课堂实录及评析

《慈母情深》课堂实录及教学评析

执教: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 李春梅 评析: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 杨宝元

一、谈话引入,初步阅读,扫清障碍。

师:同学们,从小到大母亲一直陪伴着我们,你能说说日常生活中妈妈为我们做的一些小事吗? 生:妈妈每天都起早贪黑地为我们做饭,洗衣。 生:妈妈会给我们收拾房间。 „„

师:是啊,妈妈为我们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每一件小事里都饱含着母亲对我们的爱。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慈母情深》。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课文是怎样来写慈母的这种情怀的呢?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先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生自由朗读)

师:同学们,在刚才读课文的过程中,你们发现有哪些比较难读的词语,提出来大家共同谈论。 生:龟裂。

(课件出示:龟裂)

师:龟裂。(指向“龟”)注意这个字是一个多音字,读“jūn”。那这个词语在课文中描写的是──

生:“龟裂”这个词描写的是母亲的手。 师:那“龟裂”的手究竟是什么样的?

生:就是有很多皱纹,皱巴巴的,像老爷爷、老奶奶的手那样。

生:就像在寒冷的冬天,如果哪部分皮肤暴露在外的话,就会起像哈密瓜那样的皮,“龟裂”可能就是像那样子的。

师:你能借助工具书并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这个词语,很好。同学们在理解词语的时候能够动脑筋思考,或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或者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这都是非常好的语文学习方法。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比较难读,让我们来齐读,争取一遍就读正确,好吗? (课件出示词语:龟裂、震耳欲聋、攥着、失魂落魄、陷入忙碌。学生齐读。 二:梳理内容,了解背景,形成理解。

师: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默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老请再次梳理。 (生自由讨论)

师:我发现同学们特别会学习,有的是默默地和自己对话,有的是和同桌在相互交流,这都特别好,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生:课文讲了我向母亲要钱买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但因为要了钱之后发现母亲的身体那么虚弱,就为她买了一罐水果罐头。因为这件事母亲数落了我一顿,又为我凑够了钱让我买书。

师:说得非常清楚,但有一个词用得不太准,你们听出来了吗?她在说母亲的身体的时候,用了一个词──虚弱(生回答)。应该用──瘦弱(瘦小)(生补充)。

师:同学们,刚才他提到了,我用母亲给我的两次钱一次买了罐头,一次买了书。我想知道这是一笔多大数目的钱──

生:一元五角。

师:怎么理解这个数目呢?同学们来看一下这段话。可以放开声音自由读一读。

(课件出示:母亲是一位临时工,父亲去遥远的大西北工作,我们5个孩子,全凭母亲带养。母亲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每月工资27元,她每天不吃早饭,带上半饭盒生高梁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每天回家总在七点半左右。

──节选自梁晓声《母亲》)

四:品读文本,感受母爱,学习方法。

师:同学们,一元五角,是母亲辛苦劳作两天所得;一元五角,更是这个家庭近两天全部的生活费。这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它体现的是一个母亲对儿子深深的慈爱之情,读来感人至深。

(再读课题,同时师板书:如何表现)

同学们,浏览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件小事表现母亲的深情的?(课件出示:怎样表现)它提醒我们在读文学习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内容更要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可以读,也可以把你独特的收获简要地写在相应的句段旁边。 (学生读文批注)

师:我看到很多同学都已经举起了手,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读文收获和大家共同分享,谁先来?请你!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母亲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问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我从这个“多”字体会到这个“一元五角”是一笔很大数目的钱。从第26自然段,那两个女人都去阻止母亲不要给他那么多钱买书,而母亲却都不听劝告给他钱。我从这里看出了慈母情深。

师:我发现你特别会读书,前后对照着读。她提到了第27自然段,你再读读,这是一位工友说的话,请再读一读,看看还有什么收获。

生:母亲给我钱,似乎与母亲的工友无关,这儿却把工友的话写进来,这样更可以凸显出母亲给我钱的坚决。

生:这儿通过别人的话,实际写出了母亲工作很辛苦,工作任务繁重。 师:那除了这一段,还有哪些地方?

生:第33自然段“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从这一段我发现母亲非常希望我看书。

生:我从“‘要钱干什么?’‘买书„„’‘多少钱?’‘一元五角„„’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我从这段话感觉到:因为一元五角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了,作者竟忍心说出了口,但是母亲没有一句怨言,掏衣兜给了他这么多钱,我读到这时感觉到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希望。

师:是啊,他刚才对课文的理解特别深刻。同学们,你们再读读第22—25自然段,看看这一段抓住什么来写的,怎样体现母亲的深情的?

生:我从“要钱干什么?”“买书„„”“多少钱?”“一元五角„„”这个简短的对话中听出母亲的干脆和爽快,更加表明了母亲对我的慈爱。

师:你的见解很准确,你是一个很会读书思考也善于表达的孩子。让我们继续看对话(师读对话)。 生:每个人的语言都特别简洁。 师:为什么?

生:因为当时母亲在干活,而且当时工作环境非常吵,所以对话就特别简洁,从这儿也可以看出母亲工作非常辛苦。

生:他们的语言很简洁,我从第19自然段“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可以知道母亲不想耽误一点儿时间要快点儿干活。从第29自然段“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中的几个“立刻”也可以体会出母亲的辛苦。 师:很好。同学们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到了母亲的艰辛和对儿子的一片深情。你们不仅读到了作者的内心,更读到了母亲的内心去了。

(板书:语言)

师:刚才,他还提到了第29自然段,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看看这句话有什么特点? (生自读29自然段。)

生:每次写到母亲动作的时候都用了“立刻”这个词,一共连用四个“立刻”。 师:哦,四个“立刻”反复使用,同学们再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生:我感觉四个“立刻”反复出现,凸显出母亲当时的速度更快,不允许有一点点停顿。所以,从这四个“立刻”描述中我能体会到母亲争分夺秒去干活的样子,读了让人鼻子发酸。

生:母亲要抓住一分一秒来干活,挣钱养家。

生:可能是因为工厂很严厉,如果发现她不及时干活的话母亲的工资就拿不上了。 师:你的理解不无道理,请你结合前文再想想,你还会这样认为吗?再听听别人的表达。 生:前面的课文说了,家里一共有五个孩子,所以母亲必须要抓紧时间干活,只有赚到微薄的工资才能让我们兄妹五人吃饱穿暖,才能供我读书上学,所以母亲不愿意耽误时间。

生:我还发现这一段主要是借助于四个“立刻”并且抓住母亲的动作来写出母亲的工作很辛苦。(师板书“动作”)

师:是啊,四个“立刻”把母亲一个个动作串起来了,似乎就是一个个快镜头在我们眼前回放,词语的反复就是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师:那么这一段要怎样读,读出母亲的忙碌,读出母亲的辛劳来呢?自己自由读一读。 (学生练读后指名朗读。) (生读)

师:听着你的朗读,我的眼前都已经浮现出了母亲辛劳的身影。谁再读读? (生读) (齐读)

师:在这儿,作者不仅抓住了母亲的动作,还连用四个“立刻”,用这样反复的语句写出了母亲的辛劳,来体现慈母的深情。课文中还有这样在叙述上富有特色的语句,读课文再找找。 生:课文第16自然段“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里三次提到了“我的母亲”,我从中看到了一个勤劳的母亲和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敬爱之情,这份慈母情深让我感动。

师:你讲得真好!这一段不仅抓住了母亲的动作,还抓住了神态进行描写。 (板书:神态)

师:大家再读这句话,看看这段和我们平时的说话习惯有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读课文)

生:我们一般都会说“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她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师:对!也就是会把“我的母亲”放在一段话的开始,甚至会直接省去后面两次“我的母亲”。这样说起来似乎更流畅。可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请同学们对比着读读去思考。

(生对比读: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她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生:这个“背直起来了”说明我没来之前,他的母亲一直都是弯着腰工作的;“转过身来了”说明母亲一直是在默默无闻地在工作;“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说明母亲工作辛苦而且工作时间很长,母亲很疲惫。

师:那你来读一读。

师:不错。朗读时强调了母亲的动作,读出了母亲的艰辛。

生:我觉得作者每次把“我的母亲”放在句尾,而先写母亲动作,也可以说明,母亲的腰一定很酸痛;转过身来了,说明母亲一直在工作没有其他别的动作;疲惫的眼神证明了母亲的劳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母亲还坚持给儿子钱买书,从这里可以看出慈母的深情。

师:那你再来读读。 (生读句子)

师:非常好!课文中非常巧妙地颠倒了语言表达的顺序,就让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母亲辛劳,体会慈母的深情。 生:把母亲的动作放在前面写,更加突出了母亲劳动的艰辛。把“我的母亲”放在句子后面,而且重复出现,也写出了我看到母亲辛劳工作时的震惊和难过以及心痛。

师:是呀,细微的语序颠倒蕴含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他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他对母亲的爱,来体现母亲对他的情。(师边说边板书“遣词造句”)同学们,课文除了通过对母亲的动作、语言的描写,还通过哪些描写体现出母亲的深情?

生:“褐色的口罩上方”中的“褐色”一词说明母亲工作的地方很脏很乱,然而母亲仍然在那儿坚持工作着,说明母亲为了孩子什么脏活累活都愿意干。

生:我还从第13自然段“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从这段看出了妈妈平时工作很辛苦。还从后面“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那么多钱呢。”从母亲的语言表现出了“情深”。

„„

师:同学们,作者正是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等的描写,正是运用了反复和改变语句顺序这样的写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慈母情深,感受到了作者那深沉的感恩之情。在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描写,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继续品读。

四:总结写法,介绍作者,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在这篇课文学习中,我们抓住了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反复的句式、改变语序的语句,体会到了母亲的那份辛劳,感受到了慈母深情,也深深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对母亲真挚的爱和感恩之情。正是因为母亲对作者的慈爱,才让他走进了书籍的殿堂,让他踏上了文学创作之路„„知道这篇课文是谁写的吗?──梁晓声(生轻声齐答)这儿有一段关于梁晓声的简介,可以自己去默默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梁晓声是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还有许多代表作,尤其是他的中篇小说《母亲》,可以去读一读,读完之后同学们对母爱会有更深的理解。

五、课外链接,拓展思路,布置作业。

师:在这篇课文的后面还链接了一首冰心的诗歌──《纸船寄母亲》,所抒发的也是冰心对母亲的那份爱,同学们放开声音去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

师:同学们,语文学习重在积累,下课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背诵这首小诗。 师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细细品读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现母亲的深情的。 2.生活中一定有很多关于父母之爱的场景和故事,可尝试运用文中的写作方法写写父母关爱你的一个场景或一件小事。

3.课外阅读颂扬母爱或感激母爱的文章,如《母亲的“存折”》《那一刻,我理解了母爱》《妈妈的心,是瓷器》等等(可以上网查)。

教学评析: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教材以“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为主题,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从不同侧面歌颂了父母之爱。《慈母情深》是第一篇精读课文之后的略读课文。

首先,这课的教学较好地把握了略读课文教学的特点,教学设计整合开放,教学过程“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高度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略读课文的教学不能求全求深,需要教者在单元目标和阅读提示的关照下细读文本,发现文本表达的独特性,确定“阅读能力”和“语言表现力”习得点,重点进行迁移性训练。在学习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去读懂课文,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开课伊始,教师带领学生很快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教师结合课文导语和前面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以“课文是怎样表达慈母情深的”为切入点,提示阅读思考方向,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学习。这个问题整合而且开放,给予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广阔空间。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整体的,阅读思考是自由的。在交流感悟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外貌描写,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进一步品读课文,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性训练。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活动,不限制、不牵制学生思维,包括阅读感悟点、学习活动次序、阅读方法等。教师顺着学生对文本的关注点、感悟点,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将学生的感悟整合、提升,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学生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又重点指导学生抓住两处语言特色独特鲜明的语句,仔细揣摩,品读品味,使略读课文的学习略而不浅,扎实有效。

其次,人文感悟与表达方法学习自然整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基本性质要求我们,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得意、得言、得法。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还要学得、习得文章表达的方法。具体说,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选材的别具一格、关注布局谋篇的精巧、品味遣词造句的准确、品析语句的生动形象、体会表达的条理清楚等,在文章表达方法的学习中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从课题入手,以“课文是怎样表达慈母情深的”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阅读全文,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品味,尤其是抓住文中语言特色鲜明的语句,进行比较、揣摩、品读,体会其表达效果,深刻领会文本所表达的人文精神。如,抓住改变语序的句子:“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母亲工作艰辛时深深的痛惜之情。通过指导反复朗读,品味语言节奏,浮现劳动场景,深切体会慈母深情。又如,抓住多次反复的语句:“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引导学生体会语言节奏以及重复单调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母亲工作的枯燥和繁重。教师指导学生重点品读这两处语句,不仅深刻地领会了母亲对作者的孜孜深情,而且也从字里行间看到了作者对母亲的浓浓的感恩和热爱之情,同时,学生也自然而然地学习到了如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非常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渗透与训练。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品读人物动作、语言、外貌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关注语言表达独特句子,学习表达方法,感受人物思想感情;在评价中注意提炼学习方法,如理解词语“你还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来解释”,又如,“你真会读书,能够前后对比着读”等,始终渗透着学习方法指导。

第三,充分利用文本资源设计教学。语文课程有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文本资源。编者在教材编写中倾注了他们对语文课程的深入思考,因此,不论是每组课文的单元导读,还是每篇课文的连接语、课后思考题、阅读链接、课文中的泡泡语等,都在为我们提示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基本的教学策略。本组课文导语和本课连接语都提到了要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外貌体会课文是怎样表达母爱的。这里既有人文思想的体会,又有表达方法的学习提示。教师紧紧抓住这一提示,以“课文是怎样表达慈母情深的”为切入点,整体设计教学,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课文学习结束时,又指导学生朗读课后“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地方的学习指导还不够扎实,有些地方处理得还是有些细,略读课文教学的要求体现得还不够到位。

上一篇:智慧消防云平台方案下一篇:智慧强制隔离戒毒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