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合作才能赢》课堂实录及评析

2024-05-24

《团结合作才能赢》课堂实录及评析(精选6篇)

篇1:《团结合作才能赢》课堂实录及评析

《团结合作才能赢》课堂实录及评析

一、设计意图

三年级的学生一般在八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喜欢听故事,做游戏,但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自私心理较重,团结合作意识较弱,针对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设计了学生乐于接受的猜一猜、比一比、做一做等多种活动情境,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认识、感悟、体验团结合作才能赢。

二、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学习方面的名言警句,让我们来读一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团结合作才能赢》,学完后我们不但会记住很多有关团结合作方面的名言警句,还会自己编写凡人名言。

活动一:猜一猜

师:不知道我们班的同学喜不喜欢猜谜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条有关体育活动的谜语,一起来猜猜吧。大屏幕显示谜面:一分为二,一争高下。(打一体育项目)

生:拔河。

师:猜对了谜语,就让我们一起到甲乙两队拔河比赛的现场再猜猜他们的比赛结果。

(播放课件:拔河比赛)

师:仔细看看,猜一猜,甲乙双方谁能赢,为什么?

生讨论。

师:大家观察真仔细,分析得有道理,团结力量大。听,足球场怎么那么热闹?我们再到足球场去看看吧!(出示课件,三年级上册教材第71页踢足球图)

师:这样踢足球能赢吗?为什么?

生:不能赢,因为带球的队员光想到自己出风头,不配合,不传球给其他队员。

师: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生:我认为带球的队员应该把球传给离球门近的队员,这样才有机会进球。

生:得球的队员不能老想自己进球,应该配合,传球给队员。

师:大家讲得对,足球是讲究传接配合的集体竞赛项目,要想赢必须靠大家的合作。

评析:教师在这里设计了一个猜一猜谁能赢的活动,首先出示两幅图――拔河、踢足球,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两队儿童的不同表现,进而猜想哪队能赢,并说出自己猜想的理由,继而让学生说说要想赢的话,应该怎么做?这样处理教材,使学生从自己生活中常见的拔河、踢足球小事中较好地感悟了团结合作才能赢。

活动二:比一比

学生在和筷子比赛活动中体验团结合作才能赢。

师:刚才小朋友表现非常好,也感染了我请来的这十位筷子兄弟,他们也要和你比一比,比什么呢?这筷子大哥可说了,就比谁的力气大,谁能把我弄折了?

生1和筷子大哥比赛,学生赢了。(你真了不起)

师:看到筷子大哥折了,筷子二哥和三哥一起出征,谁敢和他们比试?

生2和筷子二哥、三哥比赛,学生赢了。

师:剩下的筷子七兄弟看到三位哥哥的失败,赶紧在一起商量对策,最后决定,七兄弟共同出战,谁来挑战?

叫两个学生比一比。

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输了。

师:从和筷子兄弟的比赛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一根筷子容易折。

生:两根筷子也可以弄折。

生:多根筷子就弄不断了。

师小结。

评析:在和筷子比赛的活动中,让比赛学生亲身体验到力气再大也弄不断团结在一起的好几根筷子;让观战的学生明白,筷子虽小,但只要抱成团,就坚不可摧。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中,学生当然理解了“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的道理。

活动三:做一做

和筷子兄弟比赛,我们明白了不少,现在我们做个游戏活动吧。请四位同学上场,准备参加“绑腿背气球”比赛,请两位校园星星报的小记者准备采访参赛同学,其余学生选中选手,给他们当拉拉队。

比赛结束后,《校园星星报》小记者开始采访。

小记者:你好,李××同学,你和张×同学为什么输了?

生:我俩只想着四条腿怎样配合,没去注意身上背的气球,结果气球掉了,没有合作好啊。

小记者: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们怎么赢?

生:我们会事先商量好,步调一致向前行。

小记者:单×同学,祝贺你们取得胜利。我发现你们两人在比赛前悄悄说什么,能告诉我吗?

生:我们商量要轻声喊着一、二、一,向前跑,同时还要留心气球。

小记者:原来你们是团结合作得胜利啊。

师:大家一起来谈谈对这次活动的体会吧。

生:步调一致才能赢比赛。

师:这是你的名言,你是凡人,就叫凡人名言吧。谁再来创作自己的凡人名言?

生:两心合一心,比赛才能赢。

……

师:同学们不简单,我也送你们几句名言警句吧。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人心齐,泰山移。

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合作才能赢。

评析:“绑腿背气球”比赛活动的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参赛队员、拉拉队、小记者这些不同身份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较好地完成了创作凡人名言的任务,更加深刻领会了团结合作才能赢。

活动四:集体创作循环日记

今天的学习内容全部结束,让我们在三(2)班的循环日记上记录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完成这篇日记吧。

结课:通过共同创作循环日记,再一次证明团结力量大,合作才能赢,在一个集体里,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大家目标一致,互相配合,合理分工,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评析: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儿童的品德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价值,从而深深地体验了团结合作才能赢。

总评析:

综观本课的教学过程,其最大特点之一是把儿童生活中常见的内容作为教育内容引入课堂,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经过教师的引导,从而深深体验、感悟到团结合作才能赢,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其次,本课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猜一猜、比一比、做一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感悟、体验团结合作才能赢,课的结尾处要求学生集体创作循环日记,把团结合作的意识引入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编辑 王团兰

篇2:《团结合作才能赢》课堂实录及评析

三年级的学生一般在八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喜欢听故事,做游戏,但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自私心理较重,团结合作意识较弱,针对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设计了学生乐于接受的听一听、猜一猜、拼一拼等多种活动情境,并把学生生活中的七巧板拼图活动作为教学内容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认识、感悟、体验团结合作才能赢。

教学目标:

认知:让学生知道未来社会更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

情感:在活动中体验团结合作成功的喜悦。

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团结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在拼七巧板活动中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完成好。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如下:

1.学生活动材料:每组一张活动讨论填写表格,一个白色材料袋和一个红色材料袋,其中白色材料袋内有七巧板卡纸、剪刀、胶水、白纸,红色材料袋内有七巧板卡纸、白纸。

2.多媒体课件:动画故事片《三个和尚》七巧板拼图活动规则;儿歌《三个和尚》等。

3.一张有关团结合作的名言警句画报。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一听,引入学习。

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老师非常高兴,我还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吗?

生:(高兴)想

师:瞧,他来了。

(播放课件:动画故事片《三个和尚》)

嗨!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大嘴青蛙,见到你们我很开心,这样吧!我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呀就叫《三个和尚》传说„„(动画故事片内容简介:开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后来由于发生火灾,三个和尚相互团结合作,取水灭火,最后三个和尚都有水喝。)师:三个和尚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开始的时候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可以抬水喝,三个和尚反而没有水喝呢?

生:三个和尚都很自私。

师:你们分析得很好,后来三个和尚为什么又有水喝了呢?

生:因为他们团结起来了。

师:说得很好,在集体中,团结力量大,合作才能赢,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团结需要合作才能做得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探讨的《团结合作才能赢》。(板书课题:团结合作才能赢)

(点评:新课伊始,教师以动画故事片《三个和尚》引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故事片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引入主题,新课导入十分自然。)

活动二:猜一猜,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拔河、踢足球小事中感悟团结合作才能赢。

师:那么生活中有哪些事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做得好呢?

生:班上打扫卫生。

生:跳大绳。

生:拔河。师:说得真好,很多体育活动中需要团结合作,现在,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到操场去看看,呀,小朋友们正在干什么?(出示课件,三年级上册教材第71页拔河图)

生:拔河

师:仔细看看,猜一猜,甲乙双方谁能赢,为什么?

生:甲方能赢,甲方身体向后倾,说明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向一个方向用力。

生:甲队能赢,因为乙队有的同学不用劲拉,连绳子都是弯曲的,说明他们不齐心,没用力。

师:大家观察真仔细,分析有道理,团结力量大。听,足球场怎么那么热闹?我们再到足球场去看看吧!(出示课件,三年级上册教材第71页踢足球图)

师:这样踢足球能赢吗?为什么?

生:不能赢,因为得球的队员光想到自己出风头,不配合,不传球给其他队员。

师: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生:我认为得球的队员应该把球传给离球门近的队员,这样才有机会进球。

生:得球的队员不能老想自己进球,应该配合,传球给队员。

师:大家讲得对,足球是讲究传接配合的集体竞赛项目,要想赢必须靠大家的合作。

(点评:教师在这里设计了一个猜一猜谁能赢的活动,首先出示两幅图——拔河、踢足球,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两队儿童的不同表现,进而猜想哪队能赢,并说出自己猜想的理由,继而让学生说说要想赢的话,应该怎么做?这样处理教材,使学生从自己生活中常见的拔河、踢足球小事中较好地感悟了团结合作才能赢)

活动三:拼一拼,学生在七巧板拼图活动中体验团结合作才能赢。

师:刚才小朋友表现非常好,为了表扬你们,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这个游戏就是七巧板拼图

(播放课件:七巧板拼图活动规则)

(大嘴青蛙的声音)我也来参加,你知道吗?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在相同的时间内,我们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七巧板拼图,先沿线将卡纸剪成七块,再把它们拼成一艘船的图案,粘贴在白纸上。

(出示课件:七巧板拼图:船的图案)

师:游戏规则我们听明白了吗?现在把桌上白色材料袋里的材料拿出来,开始吧!

(播放课件:背景音乐)学生分小组进行七巧板拼图

师:好,这一小组已经拼好了,请小组长贴上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我们这一小组为什么拼得又快又好,给大家介绍介绍吧!

生:我们小组的同学都想着要尽快把七巧板拼好。

生:我们之间互相配合。

生:我们分了工。

师:啊!分工了,怎么分的?

生:熊可拿剪刀剪,陈方勇涂胶水,张同同和我拼图。

师:我们这一小组不但拼得好,而且介绍得也不错。

(播放课件:大嘴青蛙的声音)拼得好,还是拼得不好呢?一起来找找原因吧!

(出示课件:表格)小组讨论填写下表

拼得好的原因拼得不好的原因要想拼得好,应该怎样做

师:拼得好的小组填写表格的第一栏,拼得不好的小组填写表格的第二、三栏。请小朋友拿出表格,开始讨论吧。

学生讨论填写,师先巡视后参加其一个小组讨论。

师:说说你们讨论的结果吧!生:我们小组拼得不好的原因是,大家都抢着做,反而没做好,要想拼得好,应该互相配合。

生:我认为我们小组拼得不好的原因是没有合理分工,要想拼得好,应该首先分一个工。

生:我们小组拼得不好的原因是李琦和黄殷萍在旁边看,他们不动手,只有吕智和我两个人动手做,所以拼得慢,我们认为要想拼得好,大家应该团结起来齐心协力。

师:如果再来拼一次,你们是否会拼得更好?

生:会的。

师:想不想再来一次?

生:(大声地)想。

师:那我们再拼一次吧!这次可要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呀!想拼什么就拼什么。请把桌子里面的红色材料袋拿出来,开始吧!

(出示课件:不同的七巧板拼图图案,播放背景音乐)

师:请把你们拼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学生(很高兴地)把作品贴在黑板上。

师:看一看,你们认为是第一次拼得好,还是第二次拼得好?

生:(大声地)第二次拼得好。

师:为什么第二次比第一次拼得好呢?

生:(自豪)因为现在我们齐心协力,目标一致了。

生:(高兴)我们进行了合理分工。

生:(喜悦)我们小组每个人之间互相配合。

师(相机板书)目标一致互相配合合理分工

师:是啊!团结力量大,合作才能赢,在一个集体里,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大家目标一致,互相配合,合理分工,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点评:《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儿童的品德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教师据此设计了一个以小组为单位的七巧板拼图活动,在第一次拼图时教师只是出示游戏规则,提供材料,其它不作更详细的提示和要求,由于大多数组的学生在开始时没有进行小组协商,也没有明确合理的分工,所以没有较好的完成,这时教师适时让做得又快又好的小组贴出自己小组的作品,并让其介绍拼得好的原因,从而引导拼得不好的小组找找拼得不好的原因,要想拼得好,应该怎样做?许多学生都认为要想拼得好,应该目标一致,互相配合,合理分工。当学生第二次拼七巧板时,都意识到应团结合作,于是第二次拼得比第一次好,学生亲历了团结合作拼七巧板的过程,从而深深地体验了团结合作才能赢。)

活动四:学生课后团结合作完成画报,把团结合作的意识引入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师:同学们,团结合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祖先已积累了不少有关团结合作的名言警句,有谁知道吗?

生:人心齐,泰山移。

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生:众人拾柴火焰高。

师:我这儿有一张有关团结合作的名言警句的画报,(出示画报)漂亮吗?你们是否想做一张呢?

生:想。

师:课后各小组团结合作做一做吧!我们小组打算怎样完成这一张画报呢?

生:我们打算齐心协力完成画报。

生:我们打算互相配合完成画报。

生:我们打算由我找资料,柳昱画画,路青写字,孙梦设计,分工完成画报。

(点评:教师出示一张有关团结合作的画报,引导学生课后完成一张画报,以“我们小组打算怎样完成这一张画报?”这一问题,把团结合作的意识引入学生的生活,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活动五:欣赏儿歌,总结全课。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知道了团结力量大,合作才能赢。

生:我知道了在集体里做事要齐心协力。

生:我知道了大家在一起做事要相互配合。

师: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未来社会生活中更需要团结更需要合作,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互相配合,合理分工,我们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播放课件:大嘴青蛙的声音)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真棒,为了奖励你们,我特带来一首儿歌,请欣赏吧。

(播放课件:《三个和尚》儿歌)

(点评:结尾以《三个和尚》的儿歌让学生欣赏,与课的开始《三个和尚》的故事相呼应,再次让学生领悟到团结合作才能赢,深化了主题。)

总评:

篇3:《扁鹊治病》课堂实录及评析

“教什么”

我们在思考“教什么”时, 可以从文体特点、文本特色、年段要求出发取舍文本的教学内容。

《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单元的课文。综观整组教材,这是最后一篇寓言类课文。因此,学会读寓言,是本节课的首要目标。教学中,我主要通过这样三个环节来让学生学会读寓言。首先,课始,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寓言故事,提取寓言类文体的基本特点:故事生动,道理深刻。接下来,整堂课就围绕讲故事、明道理两个部分展开教学。最后,在课末,通过自由选择《中国寓言故事》中的相关故事,再一次训练用简洁语言表述所悟得道理的方法。至此,读故事、明道理的方法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便于学生以后再读寓言故事时能学以致用。

其次,课标在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出这样的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口语交际目标”的要求有: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而《扁鹊治病》所在的第8单元,单元要求是“练习复述,并搜集一些故事,让故事长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基于课文所处地位,教学中,我着力指导学生借助“工作表”讲故事。教学,也在原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的互相转换中展开,以便学生习得讲故事的方法,并能在学习之后轻松将故事讲生动。

“怎样教”

“怎样教”就是要通过教学方法的优化来提高教学效果, 这是“术”的问题。教师可以以课堂教学的有效练习为载体, 促进教学方法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本课中,用一张看似普通的工作表串起整节课教学, 既提高了学生练习的有效性, 同时使各教学环节更富向心力。工作表在不同环节有不同作用:

首先,借助工作表提炼课文关键词,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初读课文后,学生要开始讲故事。怎样讲呢?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提炼扁鹊四见蔡桓公的共同点,摘录关键词,学提炼,学概括,这就为后面讲述故事环节做了铺垫。

其次,借助工作表巧妙地帮助学生 从不同角 度理解寓意。

读懂课文内容后,要从故事中悟得道理。怎样“悟”呢?学生再一次借助表格中的“时间、扁鹊、病情、蔡桓公”四栏内容,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去获得阅读体会。这为接下来学生悟得立体、丰富的寓言道理提供了很大帮助。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对同一个文本可以 有不同的 解读 ,从而形成其多元化解读文本的能力。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师生合作讲述《父子骑驴》寓言故事。)

一、复习“提”特点

师:(板书:寓言)同学们,刚才我们讲述的《父子骑驴》是则寓言。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寓言还有哪些?

生:《揠苗助长》。

生:《守株待兔》。

生:《亡羊补牢》《南辕北辙》。

师:这些寓言都有什么共同点呀?

生:故事都很精彩。

生:故事都短小精悍。

生:这些故事都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师:是呀,寓言一般都讲述了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板书:故事生动道理深刻)

二、初读学概括

师:今天我们新学一个寓言故事《扁鹊治病》。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完后,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什么。

(生快速读课文)

师:谁先来说说?

生:课文写了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说他皮肤有病,蔡桓公不听。第二、第三次,扁鹊又去拜见蔡桓公,要给他治病,可蔡桓公还是不听。最后蔡桓公快病死了,扁鹊跑了。

师:你能抓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进行概括,这个方法很好。如果能将三次拜见的内容合在一起,语言就会更简洁。

生:课文写了扁鹊三次要求给蔡桓公看病,却都被他拒绝了。第四次,扁鹊不肯医治,跑到秦国去了,蔡桓公病死了。

师:简洁清楚!不过要提醒一下,扁鹊是一位了不起的医生,文中称他是一位———

生:名医。

师:要知道带上“名”字的都很厉害。比如像《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被称为四大———

生:名著。

师:像耐克、李宁等运动品牌被称为———

生:名牌。

师:像能给人深思、给人启发、能一代代传下去的话语,我们称之为———

生:名言。

师:而扁鹊是一位———

生:名医。

师:所以在概括时,“名医”一词可不能漏掉。说到这里,大家了解名医扁鹊吗?(出示扁鹊资料:扁鹊,原传说中黄帝时代的“神医”。后来,古人统称名医为扁鹊。本文所指的扁鹊,真名秦越人,战国时医学家。他所创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在中医中沿用至今。生快速浏览资料。)

三、填“表”学摘录

师:刚才我们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了名医扁鹊为蔡桓公治病的故事。不过作为故事,只是这样讲似乎不过瘾。文章的描写显然要生动得多。接下来,我们能否将故事具体生动地讲出来呢?

生:能。

师:要具体生动地讲故事,得讲究方法。扁鹊四见蔡桓公,文章写到的内容有相似之处,你们发现了吗?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四见蔡桓公都写了哪些内容。

(生快速浏览课文)

师: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生:这四次都讲到了扁鹊说的话,也就是蔡桓公的“病情”。(师课件出示表格,并在表格第一列中输入“病情”一词。)

生:这四次还讲到了蔡桓公对扁鹊的态度。

(师在第二列中输入“蔡桓公”)

生:还讲到了扁鹊去拜见蔡桓公都是相隔“十来天”。

师:这“十来天”也就是相隔的时间。(在第三列中输入“时间”)

生:还讲到了扁鹊怎么样。

(师在第四列中输入“扁鹊”)

师:对,这四栏内容就像四条线串起了整个故事。我们根据课文的描写调换一下顺序。(出示重新调整顺序后的表格)

师:同学们再看看,如果让我们摘录文中的关键词来填写表格,你觉得这四栏内容哪一栏最难填?

生:我觉得“病情”这栏最难填。

师:那好,我们先来看看“病情”这栏。

(生快速浏览课文)

生:第一次的病情是“皮肤上有点小病,会向体内发展”。

师:再精练些。

生:皮肤,向体内发展。

(师在“病情”栏下第一行输入“皮肤、向体内发展”)

师:这位同学摘录的词语精练又确切。后面几次又可以摘录哪些词语呢?

生:第二次可以摘录“皮肉,还会加深”。

生:第三次可以摘录“肠胃、更加严重”。

生:第四次可以摘录“骨髓、无药可救”。

(根据学生回答,师在表格中相机输入相关词语。)

师:这些词简洁、明了地描述了蔡桓公当时的病情。像这样,剩下的三栏又可以摘录哪些词呢?快速默读课文,完成表格。

(生默读课文后摘录词语并填写表格。填完后,在实物展台上展示所填表格,集体点评,然后修改、补充。)

四、看“表”悟寓意

师:经过大家的补充,表格的内容正确、完整了。我们再仔细看看填写的每一栏内容 , 你又有什 么新的发 现 ?(出示完成后的表格)

生:我从“时间”和“病情”这两栏中发现病情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慢慢加深。

师:你从这两栏中发现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有问题要及早解决,这样就不会酿成大错。

生:我从“蔡桓公”这栏中发现他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最后落得自食其果的下场。

师:你能从他的举动中读懂他的性格,真会思考。

生:我从扁鹊的一次次拜见中发现他是个医德高尚的人。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生:扁鹊给蔡桓公看病,被一次次拒绝,却仍一次次要求去看病。他完全可以不去理蔡桓公 ,他这样做 是出于医生 的责任心 ,是一位真 正的名医。

师:你能从扁鹊的“一次次拜见”中读出他的医德高尚,还能联系上下文读懂“名医”一词,真会学习。

五、借“表”讲故事

师:看来这份表格的作用还真不小,帮助大家有了这么多的发现。接下来,我们就借助这份表格,尽量不看书,将故事内容生动具体地讲出来。先自己练一练吧。

(生根据表格中的关键词练习讲述故事)

师: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一次来讲,力求讲具体,讲生动。谁先来讲第一次拜见?

(生借助表格兴致勃勃地讲故事,师相机评价。)

师:你能借用表格中的内容,完全脱离课本把故事讲出来,厉害!

(一生再讲)

师:你加上的“疑惑”这个词,形象地表达出蔡桓公当时的不理解,这个词加得妙!

(另一生再讲)

师:你加上扁鹊看病前的心理活动,让我们明白了他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拜见蔡桓公,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他的医德高尚。这一加,故事更精彩了!

师:同学们讲得都很精彩。我发现有些同学在讲述过程中,自己还添加了一些内容,使故事更吸引人了。

六、迁移学运用

师:(指板书“故事生动

道理深刻”) 故事,同学们已经讲得很生动。那么我们又能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呢?

生:当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你说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管他说得对还是错,你都得想一想是否有道理。否则在将来某个时候,或许就会后悔莫及了!

师:把道理说得简洁些,就会更容易让人记住。

生: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否则会自食其果。

师:这一次说得简洁而且明了,这样的启发更有价值。

生:生病时不要怕看医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生:要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不能拒绝批评与帮助,否则会后悔。

师:刚才大家都是从蔡桓公身上获得了启发,还能从其他角度获得启发吗?

生:小问题不解决,会酿成大问题。

生:事情的发展都是有过程的,如果能及早发现问题,就能及时解决。

师:读寓言,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寓意,这是很重要的本领。来,选择一句,用简洁的语言将它记录在练习纸上。

(生记录)

师:其实像《扁鹊治病》这样的寓言还有很多,《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就收集了一些。想不想看看?

生:想!

师:想看有个小要求:看完后要用简洁、精练的语言表达你所悟得的道理。

(师出示《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部分篇目标题:《楚王好细腰》《疑邻盗斧》《荆人过河》《东施效 颦》《曾子杀猪》《富翁借牛》。)

师:你想先看哪则寓言?

生:《曾子杀猪》。

(师出示《曾子杀猪》,生快速默读。)

生: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说出的话都要努力做到。

生:做人要言而有信,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师:还想看什么?

生:《东施效颦》。

(师出示《东施效颦》,生快速默读。)

生:如果自己没有真本事就不要随意模仿他人的言行,否则会自取其辱的。

师:还想看什么?

生:《富翁借牛》。

(师出示《富翁借牛》,生快速默读。)

生: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闹笑话的。

师:同学们,想读更多的寓言,了解更多精彩的故事,读懂更多深刻的道理,那么下课后,请打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吧。

【教学评析】

教学中,想要让学生亲历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过程,课堂练习便是一个有效途径。文本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可以根据其特点设计出不同形式且具有一定深度的课堂练习,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和效度。练什么,怎样练,练习的效果如何体现,王老师的《扁鹊治病》一课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

首先是“练”有所指

这里的“所指”就是练习目标的指向要明确。通过学习,结合本篇课文独有的特点,形成新的语文能力,尽量要实现一课一得。课始,王老师和学生共同回顾、提炼寓言的特点:讲故事,明道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了要用“讲故事”“明道理”的方法来学习寓言。像这样指向明确的练习,学生学得清晰,学得有效。

其次是“练”要得趣

所谓“得趣”,就是不能将语文课上得支离破碎,变成枯燥无味的语言文字训练课,而是要将语言习得和内容学习,通过练习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练习趣味盎然。

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表格的运用是较为常见的练习方式。在王老师的课中,就将一个小表格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试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教师第一次呈现表格,让学生提取课文内容时,学生可能不以为意;第二次呈现,让学生在竖看表格中发现寓言的多种寓意时,学生会大吃一惊;第三次呈现,借助表格试讲故事时,学生拿着自己的学习成果来讲故事,就会信心十足,兴致勃勃。我们甚至可以猜想,会有很多 学生期待 教师第四次 利用表格 来完成新 的学习任务。这样的练习得法又得趣!

最后是“练”有所用

在一堂课中,“拓展练习”作为结束部分,它的有效性更值得关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呈现不同的形式。“引发期待式”,主要是通过拓展练习,引发学生对课外阅读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产生兴趣。“回顾再现式”,主要通过相应的拓展练习,将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碎片式的、孤立的、松散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纵向或横向的联系。这对学生自主构建系统知识有很大帮助。“迁移运用式”,学生通过有效的拓展练习,将通过本课学习后习得的方法得以运用,所掌握的能力得以展示。在本节课中,王老师“迁移运用式”的拓展练习,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篇4:《团结合作才能赢》课堂实录及评析

三年级的学生一般在八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喜欢听故事,做游戏,但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自私心理较重,团结合作意识较弱,针对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设计了学生乐于接受的猜一猜、比一比、做一做等多种活动情境,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认识、感悟、体验团结合作才能赢。

二、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学习方面的名言警句,让我们来读一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团结合作才能赢》,学完后我们不但会记住很多有关团结合作方面的名言警句,还会自己编写凡人名言。

活动一:猜一猜

师:不知道我们班的同学喜不喜欢猜谜语?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条有关体育活动的谜语,一起来猜猜吧。大屏幕显示谜面:一分为二,一争高下。(打一体育项目)

生:拔河。

师:猜对了谜语,就让我们一起到甲乙两队拔河比赛的现场再猜猜他们的比赛结果。

(播放课件:拔河比赛 )

师:仔细看看,猜一猜,甲乙双方谁能赢,为什么?

生讨论。

师:大家观察真仔细,分析得有道理,团结力量大。听,足球场怎么那么热闹?我们再到足球场去看看吧!(出示课件,三年级上册教材第71页踢足球图)

师:这样踢足球能赢吗?为什么?

生:不能赢,因为带球的队员光想到自己出风头,不配合,不传球给其他队员。

师: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生:我认为带球的队员应该把球传给离球门近的队员,这样才有机会进球。

生:得球的队员不能老想自己进球,应该配合,传球给队员。

师:大家讲得对,足球是讲究传接配合的集体竞赛项目,要想赢必须靠大家的合作。

评析:教师在这里设计了一个猜一猜谁能赢的活动,首先出示两幅图——拔河、踢足球,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两队儿童的不同表现,进而猜想哪队能赢,并说出自己猜想的理由,继而让学生说说要想赢的话,应该怎么做?这样处理教材,使学生从自己生活中常见的拔河、踢足球小事中较好地感悟了团结合作才能赢。

活动二:比一比

学生在和筷子比赛活动中体验团结合作才能赢。

师:刚才小朋友表现非常好,也感染了我请来的这十位筷子兄弟,他们也要和你比一比,比什么呢?这筷子大哥可说了,就比谁的力气大,谁能把我弄折了?

生1和筷子大哥比赛,学生赢了。(你真了不起)

师:看到筷子大哥折了,筷子二哥和三哥一起出征,谁敢和他们比试?

生2和筷子二哥、三哥比赛,学生赢了。

师:剩下的筷子七兄弟看到三位哥哥的失败,赶紧在一起商量对策,最后决定,七兄弟共同出战,谁来挑战?

叫两个学生比一比。

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输了。

师:从和筷子兄弟的比赛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一根筷子容易折。

生:两根筷子也可以弄折。

生:多根筷子就弄不断了。

师小结。

评析:在和筷子比赛的活动中,让比赛学生亲身体验到力气再大也弄不断团结在一起的好几根筷子;让观战的学生明白,筷子虽小,但只要抱成团,就坚不可摧。在这样的教学情景中,学生当然理解了“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的道理。

活动三:做一做

和筷子兄弟比赛,我们明白了不少,现在我们做个游戏活动吧。请四位同学上场,准备参加“绑腿背气球”比赛,请两位校园星星报的小记者准备采访参赛同学,其余学生选中选手,给他们当拉拉队。

比赛结束后,《校园星星报》小记者开始采访。

小记者:你好,李××同学,你和张×同学为什么输了?

生:我俩只想着四条腿怎样配合,没去注意身上背的气球,结果气球掉了,没有合作好啊。

小记者: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们怎么赢?

生:我们会事先商量好,步调一致向前行。

小记者:单×同学,祝贺你们取得胜利。我发现你们两人在比赛前悄悄说什么,能告诉我吗?

生:我们商量要轻声喊着一、二、一,向前跑,同时还要留心气球。

小记者:原来你们是团结合作得胜利啊。

师:大家一起来谈谈对这次活动的体会吧。

生:步调一致才能赢比赛。

师:这是你的名言,你是凡人,就叫凡人名言吧。谁再来创作自己的凡人名言?

生:两心合一心,比赛才能赢。

……

师:同学们不简单,我也送你们几句名言警句吧。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人心齐,泰山移。

众人拾柴火焰高。

团结合作才能赢。

评析:“绑腿背气球”比赛活动的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参赛队员、拉拉队、小记者这些不同身份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较好地完成了创作凡人名言的任务,更加深刻领会了团结合作才能赢。

活动四:集体创作循环日记

今天的学习内容全部结束,让我们在三(2)班的循环日记上记录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完成这篇日记吧。

结课:通过共同创作循环日记,再一次证明团结力量大,合作才能赢,在一个集体里,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大家目标一致,互相配合,合理分工,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评析: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儿童的品德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价值,从而深深地体验了团结合作才能赢。

总评析:

综观本课的教学过程,其最大特点之一是把儿童生活中常见的内容作为教育内容引入课堂,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经过教师的引导,从而深深体验、感悟到团结合作才能赢,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其次,本课通过创设活动情境猜一猜、比一比、做一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感悟、体验团结合作才能赢,课的结尾处要求学生集体创作循环日记,把团结合作的意识引入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篇5:《团结合作才能赢》教学反思范文

本节课我以“活动”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使学生的体验丰富、真实。在实践活动设计中,教师向学生提供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和充分从事体验活动的机会,创造时间与空间让每个学生有效地参与。通过两次哪组记得又快又多体验活动,总结出合作成功的条件与不成功的原因,从而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合作的方法,同时感受合作成功的快乐。

总结是课堂教学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个环节里,教师根据活动内容特点,和学生共同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作出“水到渠成”的归纳总结,引导儿童将知识内化,促使儿童把获取的知识和方法加以检验、充实、完善和发展,从而达到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完美结合!在《团结合作才能赢》主题活动即将结束时,我适时抛出一个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有什么想说的呢?把你的感受记录下来。学生的激情再次被点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回过头来再看这节课,存在的更多的是遗憾。我发现这堂课的效果远没有自己设想的好,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问题出在哪儿呢?反思之后,我得出了以下结论:

1、游戏中不能很好地调控组织好课堂纪律。由于课前对活动要求设计得不够周到、不够具体,使得教学活动不能有序地进行,教师的主导作用无法发挥

2、学生的发言面不广。

3、课前课件准备得不够精致,导致课件不能很好地发挥运用。

4、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提倡给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规则意识的培养。

篇6:《团结合作才能赢》课堂实录及评析

八、教学反思:

作为一门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生活指导为主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的体验和感悟,在《团结合作才能赢》这一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1、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六支代表队,参加这次教学活动,最后在各代表队之间分出胜负。让学生始终处于团队竞争的氛围中,代表队之间的竞赛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无需教师的言语表达,每位学生都在激烈的团队竞赛中感知了“团结合作”的力量。

2、儿童需要在活动中强化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增强他们的道德敏感性和感受力。在教学活动中,我通过“试一试”“涂一涂 连一连”“说一说”等实践活动,逐层推进“团结合作”;学生在一系列的亲历活动中,一步步感知,一步步内化“团结合作”;以合唱《团结就是力量》来结束这次教学活动,那慷慨激昂的歌声不仅振奋人心,而且让“团结合作”这一主题永远徜徉在孩子们的心中,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论文下一篇:一个公务员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