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特色化——以云南省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为例

2023-02-28

文献资源是人们迄今为止收集积累贮存下来的文献资料的总和, 是人类文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任何一个机构都不可能尽收天下文献, 每个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都是整个社会文献资源体系的组成部分。只有建立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 才能在社会信息资源共享中发挥优势, 体现价值。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图书馆对文献资源进行有计划的积累和合理布局, 以满足、保障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全部活动。云南省各公共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 应该致力于收集反映云南各地少数民族特色、生物多样性特色、毗邻东南亚国家特色等的文献资源。

一、云南省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省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由于各方面原因, 文献资源建设仍然呈现一种低水平的自然发展状态。表现在:

(一) 文献藏量不足

由于经费等原因, 云南省公共图书馆每年入藏的中文图书和期刊不足全国出版图书期刊的20%, 入藏的外文图书和期刊也少得可怜。

(二) 入藏文献重复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思维方式和观念在图书馆等文献资源建设机构依然存在。导致各图书馆在馆藏文献建设上各自为政, “你有我有, 你无我无, 有而无用, 用而无有”的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重复入藏的文献不能增加应有的知识信息量, 反而却造成了人力财力的严重浪费。

(三) 整体化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进展缓慢

各公共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工作上观念较陈旧, 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 缺乏整体全局意识、协作协调意识和共建共享意识, 至今仍没有形成全省的文献资源整体规划布局方案。提文献资源整体化建设从总体上看是号召性的多, 理论性的多, 实质性落实和行动少。1998年以来, 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云南省应该紧随其后, 积极落实。

(四) 文献资源建设资金缺乏有效保障

文献资源建设和配置主要是政府行为, 主要靠政府投资来维系。但由于云南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财政收入不足, 造成文献资源建设在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上不到位, 资金投入不足。

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特色化的必要性

(一) 文献资源建设特色化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每个图书馆只是整个社会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中相互联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有限的经费和收藏空间与文献资源的无限增加之间的矛盾、社会的无限需求与图书馆有限能力的矛盾, 决定了图书馆不能走“大而全、小而全”的老路, 需要各文献信息机构和图书馆拆除“围墙”, 从封闭走向开放, 分工协作, 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新路。我国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协调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云南省图书馆在1909年成立初期就有与浙江图书馆互相交换所印图书, 资源共享的佳话。对每个图书馆来说, 本馆藏书, 既是“馆藏”, 也是“国藏”, 更准确地说, 应该是“社藏”。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环境下, 图书馆如何走出封闭怪圈, 用创新思维、观念和手段推进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已成为文献资源建设者的迫切任务。

(二) 文献资源建设特色化是地方文化保护、传承的需要

一个地区、民族收集与本地、本民族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和各方面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加以保存, 是保证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不断传承、发展的必然手段。而本地区、本民族的文献资源相对于其它地区、其它民族就是特色。所以, 作为云南省公共图书馆就是要尽可能收藏反映云南省自然生态、历史沿革、风土人情、民族风情等的文献资料。这是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桥头堡文化建设的需要, 也是保护传承云南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的需要。

三、加快资源共建共享, 整合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 做好文献资源建设特色化工作

(一) 深入调查、确定藏书发展政策

积极探索工作开展途径, 创新办馆理念。站在整个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大局上, 加强对全省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统筹规划, 改进和完善公共图书馆布局, 避免求大求全, 重复建设。确立“人无我有, 人有我特”的指导思想, 重点建设特色资源, 保证其系统性、新颖性和权威性。

同时, 作为公共图书馆采访工作人员, 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做好一系列的调查工作, 随时掌握馆藏结构、比例、利用率等重要数据。准确了解到各类型读者所需文献的类别和需求量。通过周密的调查和对现有馆藏的分析, 制定适合自身特色的藏书发展政策。

(二) 注意收集本地区具有特色的文献资料

各馆应根据自身的性质, 注意收集本地区名人名著和反映地域性文化的文献资料, 建立相应的文献信息资料库和数据库。地方特色文献的品种和数量极多, 凡记录有地方文献知识的各种信息载体都在采集之列。

特色文献的收集是建设特色馆藏资源的前提。首先要确定特色文献收集的范围与内容, 其次重视其完整性、权威性、价值性、准确性;最后进而通过购置、开发、交换等多种方法, 进行系统性地收集。图书馆可以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有价值、有特色的信息资源进行更深层次地加工与开发, 通过定向性开发、实效性开发、连续性开发的手段, 形成自己真正的有特色的信息产品, 满足读者和社会的多种需求。

(三) 开展馆际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

尽管各公共图书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大了文献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 但是, 由于图书馆有限的文献收藏能力和面对读者人数的激增以及文献需求的多元化, 使读者对文献的需求矛盾越来越严重。最经济最现实的办法是将各个图书馆联合起来, 实行馆际互借, 走资源共享之路, 加强馆际间合作, 实现网络互联、信息资源的共享, 为图书馆打破自我封闭、异地交流和协作提供可能。这样既可节省人力、降低成本、减少重复, 又可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因此, 公共图书馆应互相之间多开展馆际合作, 互通有无, 交换资料。

摘要:文献资源建设特色化是大势所趋。公共图书馆系统作为仅有的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文献资源收藏系统, 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大面积覆盖的条件, 致力于建设各图书馆分工协作、文献资源互相补充、共建共享的局面。各独立的公共图书馆则应该注重文献资源建设的特色化。只有建立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文献资源体系, 才能在社会信息资源共享中发挥优势, 体现价值。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特色化

参考文献

[1] 常书智.文献资源建设工作[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1.

[2] 孙林山.高职院校馆藏资源建设刍议[J].图书馆论坛, 2005 (2) .

[3] 韩淑红.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思路新探.[J].图书馆建设, 2001, (5) .

[4] 李友仁, 李钊.云南省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云南图书馆, 2008 (1) .

[5] 刘龙.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化文献资源建设[J].群文天地, 2011 (10) .

上一篇: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下一篇:关口前移先期评估——成庄矿开展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