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老同志作用的建议

2022-11-14

第一篇:发挥老同志作用的建议

老同志发挥作用登记薄

关工委成立2年来,充分发挥“五老”作用,积极开展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工作,有效地促进了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社区受到社会好评。

一、认识到位,组织落实

社区两委充分认识到,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重大问题。因此,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刘村社区书记张爱成任关工委主任,肃静社区书记高德胜任关工委副主任,退休干部冯玉荣同志任副主任,社区主任等干部任委员的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两年来,无论社区领导班子如何调整,关工委工作始终列入社区重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设立了专职办公室,制定了标准化的各类工作职责标牌,同时坚持例会制度、学习制度、教育制度和总结表彰制度等。

二、创造条件,开展活动

对青少年关心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不懈的系统性工作,单靠社区在职工作人员去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号召退休在社区内的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利用“五老”去引导、教育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人施教、因人帮困、因人监管,就地就事、防护管理。具体做法是:

1、摸清五个底子。通过家访和调查,一是摸清了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底子,近200人。二是摸清了18周岁至28周岁的青壮年底子,有105人。三是摸清了无业青年底子,有23人。四是摸清了失足青年底子,有2人。五是摸清“五老”人员底子,目前社区居民中退离休老年人25人。在摸清五个底子的同时,进行造册、建档,为关工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开展结对子活动。一是帮贫结对子。社区特困居民张小青的妻子长年有病,家有三个女儿,长女是弱智,次女、三女在职校读书,光靠他摆水果摊养家糊口,无经济能力让孩子们上学读书,两个孩子面临辍学窘境。社区关工委成员叶贵生同志知道情况后,主动与张小青家庭结对子,经常到家问寒问暖,每到开学时期,两个孩子学费就需要近两千元。为了让他们上学,社区采取社区扶助一部分、关工委成员捐资一部分、出据证明请求学校减免一部分的办法,使该家庭两名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社区特困户李秀金老人,漆下无儿女,无妻子,长年有病,住的是土坯小平房,经济无来源,生活非常困难,光靠吃低保远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社区关工委主任张爱成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心为他们脱贫致富找路子。通过细心考察,发现他可以为民补鞋。社区凑足资金为他购置了补鞋用的设备。二是帮扶失足青年结对子。社区一名青年在山东打工时与工友发生口角,并用刀将其砍伤,被当地公安机关刑拘,家人把他取保领回来后,思想情绪很低落,遇事急躁,又为一点点小事出手伤人,被镇派出所刑拘并罚款,从此思想情绪更低落,经常出入网吧。“五老”人员王春芸同志主动与其结对子进行帮教。通过经常交心谈心,正确教育引导,最终使这名青年从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遇事情绪稳定,在王春芸同志的多方努力下,帮助他找到了就业门路。目前小伙子工作表现很好,月收入近2000元。

3、担当网吧义务监督员。针对有些网吧经营户只求赢利赚钱,不遵守有关规定,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导致有的未成年学生上网成瘾,白天不到校,夜晚不归家,学校担心,家长操心的现象。社区关工委组织社区“五老”人员担当网吧义务监督员。教育学生以在校学习为主,娱乐为辅,说服网吧业主,正确对待赢利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系。社区关工委成员郝国庆同志经过几天的奔波,对辖区内两个网吧进行逐户联系,商定如何对待青少年进入网吧的管理,并拿出了双赢的意见即节假日社区“五老”人员积极引导青少年进入网吧,开展身心健康的游戏和健康的网吧影视交谈,从中获得知识,网吧业主也能受益。“五老”人员张培华不分昼夜,经常走家串户,一方面对未成年学生进入网吧进行教育,另一方面,经常守候在网吧,督促网吧老板严格按规定杜绝未成年学生在学习期间进网吧。通过他们不懈努力,社区内网吧全部按规定营业,杜绝了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居民们对“五老”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的作法非常高兴,赞口不绝。

4、关爱留守儿童。子女靠爷爷奶奶和亲属照看,对小孩的启蒙教育均有较大的影响,爷爷奶奶只能是关爱、宠爱,但不能起到关心教育的目的。社区关工委号召“五老”人员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进行一帮一结对子帮助关照,担当起父母教育的义务,经常到家了解情况,有什么问题都及时帮助解决,社区居民王爱子,现年75岁,身体较差,行走不便,两个孙子上学无人接送,“五老”人员叶树海妻子就担任起天天接送的任务,从不间断,两个孩子的父母非常感激。同时,利用节假日对留守孩子进行心理教育,组织留守儿童集中到社区开展各类游戏活动,并由“五老”人员讲过去革命战争的童话故事,每年在“六一”儿童节时,关工委就拿出资金购买文具、书包发放到每位留守儿童的手中,每年在“十一”国庆节时,就把他们集中到社区,为他们讲革命传统、讲法律常识,开展诚实守信教育、环境保护教育,鼓励他们珍惜时光、勤奋学习,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开展上述活动,达到了“一个高兴”,“三个放心”即爷爷奶奶看到高兴,留守儿童过得开心,在外打工的父母放心,学校老师也顺心。

5、组织 “五老”义务担当六大员。社区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优势,组织他们义务担当起“六大员”,即:校外辅导员、文化市场和未成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业务监管员、传统教育宣传员、失足青年帮教员、家长学校教导员、心理咨询活动服务员。通过开展六大员与青少年结对子、教育进家门等活动,社会风气有了明显的好转,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建章立制、规范工作

为了使社区关工委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社区关工委制定了相关制度。一是建立学习制度。社区关工委每个季度第一个月上旬组织学习一次,重点学习时事政治和外地社区关工委的工作经验。通过学习,自觉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二是请示报告制度。社区关工委每季度向上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关工委报告一次工作开展情况,争取上级组织关心支持,确保各项工作同步前进。三是总结评先表彰制度。社区关工委年末对全年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总结,肯定成绩,找也不足;评出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同时明确职责,强化工作责任感,积极探索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格局。

第二篇: 关于有效发挥城市社区功能作用的建议答

首先,感谢你们对我区社区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你们提出的“关于有效发挥城市社区功能作用的建议”收悉,对你们建议“逐步改革管理制度,适当减轻社区的行政事务负担。一方面在保持社区现有工作秩序和衔接的同时,逐步减少政府的过度介入,指导和协调社区有步骤的强化自治功能,促进自治、稳定和为居民服务的质量,同时使社区工作人员从观念上认识到自身定位,努力摆正服务理念”的建议答复如下:

你们所提的建议不仅是目前我区在社区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困扰我国社区建设过程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区的实际情况是,政府各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综治、检查等任务都通过街道办事处落实到社区居委会来执行。使社区居委会变成了为政府各部门办事的“腿”,社区居委会工作行政化趋势日趋严重。正是由于社区居委会承担了过多的行政事务,使社区居委会对社区居民的服务只是体现在落实相关部门的政策等一般性和常规性服务上,如最低生活保障、廉租房、经适房的摸底调查、居民医保、社保、计生等政策的落实上,而一些与真正涉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便民、利民和为老服 务等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

针对在社区建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今后工作中: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责,为社区建设提供服务。年内区上将出台《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的出台实施将进一步理顺政府和社区“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政府各相关部门在社区居委会建设中的职责与分工,明确要求政府各部门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进一步规范延伸到社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不断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改进管理与服务方式,积极为社区搭建和提供服务平台,不断完善服务模式,努力为社区提供更多的公共福利与公共产品。

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工作的热情。敦促社区居委会要通过及时召开居民委员会、居民代表大会、协商议事会等,依法依规组织居民开展有关监督活动。组织居民有序参与涉及切身利益的公共政策听证活动,组织居民群众参与对政府各部门、街道及其工作人员、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对供水、供电、供气、环境卫生、城市绿化等市政服务单位在社区的服务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监督社区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工作,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三是要大力推进居委会政务公开,逐步扩大居民委员会直选覆盖面。严格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换届选举,依法对社区居委会成员候选人的资格条件做出规定,引导居民把办事公道、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热心为居民服务的人提名为候选人。提倡在社区居住满1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在居住地参加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的方式方法,保障其民主政治权利。

四是要切实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素质,更好地为广大居民群众服务,真正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一是逐步扩大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来源渠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充实社区居委会队伍。同时,要注重从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退休干部中选拔培养社区工作人员。二是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工作的需要,建立专职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制度,有计划地组织社区干部参加专业学习和外出观摩考察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街道办事处每年至少对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培训一次,其他成员每2年至少培训一次。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服务群众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同时,鼓励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和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立足岗位,自学成才,支持他们参加社会工作等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考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三是关心 社区工作人员的成长进步。积极把优秀社区工作人员培养发展成为党员,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担任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建立干部队伍激励机制,定期进行考核,对成绩突出、符合条件的,列入区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管理,列为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后备人选。四是各街道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考核制度和办法,强化对社区工作人员包括“4050”人员的考核,建立考核、淘汰制度。对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确实不称职或不能胜任社区工作的干部和工作者要及时坚决予以辞退或解聘,做到“出口”疏通,以保持社区干部和工作者队伍的整体活力。

相信通过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我们的不断努力,我区社区建设和服务水平将会进一步得到提高。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区社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你们能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篇:新形势下发挥新华侨华人作用的思考与建议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新华侨华人(以下简称新侨)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为涵养我市新侨资源,落实海外引才计划,鼓励新侨回国创业或服务,市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在王克胜和高瑛副主席的带领下,以进一步发挥新侨作用为主题,通过听取汇报、搜集资料、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外出学习等方法对我市新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试图根据新侨资源的特点,分析新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发挥新侨作用的发力方向,梳理出一条涵养新侨资源,服务“三个扬州建设”的有效路径。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新侨的基本情况

新侨是在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出现的新海外华侨华人群体。主要由以下几部分人员组成:国家公派或自费出国定居国外的留学生人员;近些年来一些投资移民到海外的成功企业家及技术移民;老华侨在国外的

二、三代;在国外经过打拼站稳了脚跟,融入了当地社会的一批出国经商或务工人员等。据《2008年世界华商发展报告》显示,改革开放30年来,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新侨总数在600万以上,他们对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国际交流与合作、团结海外乡亲,以及推动居住国与祖籍国的友好往来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扬州是江苏省重点侨乡,长期以来,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十分关心、支持家乡建设,随着海外侨情的变化,出国留学人员不断增多,新侨逐渐成为当前海外侨团的重要力量和我市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个扬州”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新侨的基本特点。与老一辈相比,我市新侨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知识层次更高。老一辈扬州人以“三把刀”为主要职业走出国门,经济实力和文化层次都不高。而新侨中大部分是以求学为主要目的,通过求学达到更高层次的发展。他们往往是在传统的中国家庭出生,成年后接受的是西方文化。中西文化碰撞形成的知识和理念,丰富了他们成长和创业阅历,大多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拥有国际化的视野。从去年调研已掌握的1400名(不包括公安部门提供的留学人员资料)扬州海外人脉资源信息资料看,约75%是新侨,其中经常联系的博士约300人,硕士约200人,主要分布在美加、澳新、日韩和新加坡等国。据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反映,2000年以来,我市有各类留学生5048人。二是从事领域更广。与老一辈扬州人大多从事餐饮、理发等传统服务行业相比,扬州籍的新侨中有不少专业人士在数学、化学、生物基因工程、医药、金融、电子科技、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例如美国密西西比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丁玖博士、德国基尔大学著名生物学家蔡大广博士等等,他们的成就引人注目,在国际数学、生物基因研究领域均占有一席之地。三是发展意识更强。新侨思维模式具有国际性和全球性,按市场规律办事,既重“名”也讲“利”,更注重环境与回报,哪里更适合他们发展,他们就去哪里。据了解,扬州籍海归大多数首选在北京、上海、无锡、南京等地创新创业,也有不少非本地籍海归来扬州创新创业。近几年,我市对外投资总额约1.1亿美元,涉及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外务工人员约9000人,主要是建筑工程和劳务输出等。四是乡土情结更浓。新侨发展意识和国际流动性较强,但他们中有不少人从小就在国内长大,接受过中华文化和观念的培养熏陶,在他们的意识中已经植下了中华文化的根基。不少新侨的父母、兄弟姐妹、同学、朋友都生活在扬州,他们同家乡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在谋划事业发展时,考虑回国或回家乡发展的因素,还是占具了较大的权重。近几年,在扬州落户的获得国家、省、市资助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中约50%是扬州人,还有一批新侨采取柔性服务家乡的模式。

2、新侨工作的主要做法。我市侨务工作特别是新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五侨”部门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面向海外抓拓展,围绕目标抓落实,深入基层抓服务,创新工作思路,在做好老一辈华侨华人工作的同时,努力开拓新侨工作新局面。一是宣传联谊。2000年,市侨联在全省首家成立了以新华侨眷属为主体的新华侨工作联谊会,下设新华侨眷属、出国留学人员家属和留学回国人员三个分会,通过联谊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凝聚侨心,编制《扬州学子在海外》影画集。利用扬州侨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等重要媒体发布我市人才政策信息。二是为侨服务。贯彻实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市《关于进一步做好为侨服务工作的意见》,依法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认真做好新侨国内眷属服务工作和侨务信访工作;市侨办利用扬州华商会帮助侨港资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为侨资企业健康发展服务。三是引资引智。市相关部门组织“海外专家博士扬州行”和“绿扬金凤计划”等引才活动,以省“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行” 为契机开展引资引智活动。聘请以新侨为主体的海外顾问,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利用经贸旅游节、运博会等重大节庆活动,引项目、荐人才,为项目和人才牵线搭桥。四是收集资料。信息资料是开展侨务工作和引资引智工作的基础,涉侨部门在长期的工作中通过各自的渠道分别掌握了一部分资料,建立了部分重点人士、社团、新侨、归侨侨眷及侨资企业等资料档案。

3、新侨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华侨华人投资在我市引进利用外资中占有一定比重。据统计,2010年华侨华人投资实际到账外资2.52亿美元,约占全市利用外资的15%,主要来源于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2010年末,我市侨港资企业占整个外资企业数的比重约45%,其中2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占同规模外资企业数的46%。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成为扬州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近三年来,随着招才引智政策力度的加大,我市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其中12人获国家“千人计划”、76人获省“双创”人才、108人获“绿扬金凤”计划人才资助。据了解,目前我市留学生创业园入驻企业共30家,创业领域涉及“三新一网一书”等高新技术产业,许多项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王彬博士的超高频物联网技术,冲破了物联网产业的技术瓶颈,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俞昌博士的疾病早期诊断、靶向治疗技术,将对生物医学领域起到巨大和深刻的影响;陈鹏博士对白光外延片的产业化进行研发,掌握了衬底剥离、表面粗化等关键核心技术。华侨华人在我市社会事业和文化发展中发挥独特的作用。爱心捐助是海外华侨华人最真挚的奉献。我市华侨华人每年积极参与爱心捐赠达500万元左右,惠及到教育、医疗、文化等方方面面。近年来,扬州与海外的经贸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蓬勃开展,新侨为我市出访团队提供服务,帮助联络邀请相关人士,为扬州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献计策、荐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旅居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华侨华人艺术家应邀来扬举办画展、音乐会,搭建沟通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

二、我市新侨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我市各级侨务部门为侨服务、发挥新侨作用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国家、省和市对侨务工作的要求,以及利用新侨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

1、新时期做好新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一是新侨工作缺乏计划性。新侨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不够明确,结合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制定全市性的新侨工作实施规划滞后,各涉侨部门相互之间缺乏沟通,未能形成工作合力。二是整合侨情资料措施不力。第六次人口普查对港澳台同胞、华侨华人和外国籍人士进行了调查,目前汇总工作尚未完成,相关部门各自掌握了一部分新侨资料,但缺乏统一且相对完整的新侨信息,现有的资料不全面,加之新侨在国外变动较频繁,住址、工作单位、从事行业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未能有效跟踪,有时双方无法建立有效的联系。挖掘新的工作对象和培育新的侨力资源成为空话。三是海外侨务开拓力度不大。对海外侨情,特别是对新侨和新生代的侨情掌握少,对海外扬州人师生会、同乡会、校友会等社团组织情况基本不掌握,对我市新侨资源相对集中的欧美、日韩、澳新及港澳台地区重要的人脉线索缺乏有效的联络和跟踪,海外侨务作为不大。

2、新侨工作机制建设滞后。一是社区侨务工作网络尚未形成。2005年江苏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社区侨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国内外形势和侨情资源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建立健全社区侨务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和社区侨务工作制度,构建社区侨务工作网络,并把重点拓展新侨、重点人士及社团、新归侨及海外回国创业等人员的联络服务工作作为重要内容。而我市的社区侨务工作还处在抓典型示范阶段,未由点到面铺开。二是侨务工作活动平台搭建意识不强。侨务工作要通过平台建设来凝聚侨心、发挥侨力。省内外不少城市把构筑有效平台作为侨务工作的重要抓手,打造活动品牌,定期开展活动,联谊推介,影响较大,效果较好,而目前我市有些活动“声势大、作用小”,缺少在开展活动的基础上能把扬州籍海内外优秀人士凝聚起来发挥作用的平台。三是侨务工作力量薄弱。人手少、经费少、要求高、服务面广是侨务部门面临的主要矛盾。侨务工作不仅仅是侨务部门的事,随着侨务工作的对象不断扩大,培育和发展一支包括新侨及其眷属、海外重点人士及社团、海外回国创业人员等在内的侨力资源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3、侨务工作方式需要转型。为侨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侨务工作的主要内容,侨务工作本质上是一种做人(侨)的工作,中心是“服务”二字。从省内外先进地区做法看,侨务部门现在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招才引智。目前,我市招商引资指标成为侨务部门的刚性任务,压力很大,招才引智要求相对淡化,怎样从招商引资逐步过渡到引资引智并重,最终转变到以招才引智为中心任务是当务之急。上海市侨务部门在2009年初推出并启动以侨务引智为核心的“海星工程”,把侨务引智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落实,并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探索出“多方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有效的工作模式。省内苏南等市的侨务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式也由过去招商引资转变为现在的联络联谊、牵线搭桥、招才引智。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4、新侨群体的整体作用发挥不够。一是发挥作用的领域有待拓宽。新侨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在文化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虽有交流和合作,但规模不够大,还没有实现常态化,从我市情况看,开展和扩大这些领域的交流合作有优势和潜力。二是创业成效不够显著。新侨回乡创办的企业大多处于创业起步阶段,企业发展面临着资金匮乏、销售网络不畅、信息渠道闭塞、管理经营经验不足等种种困难。由于对企业的后续扶持跟踪不够,企业发展速度不快。留学生创业园吸引留学生企业入驻的进度相对缓慢,无锡留学生创业园近两年就进驻企业75家,而我市留学生创业园从成立以来只进驻企业30家。三是人才得而复失的状况堪忧。有些新侨的高科技项目较难寻觅到与之形成上下产业链关系的合作伙伴,加上对已回扬创业或有意向回扬的新侨了解不深不细,特别是对他们拥有的知识产权、项目的发展前景缺乏了解,人才有流失的可能。

三、新形势下做好新侨工作,进一步发挥新侨作用的建议 新华侨华人作为沟通中外合作的桥梁和海外优秀专业人才的储备库,将有力地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引侨资侨智政策措施的连续出台,以及我市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为新侨回国回乡发展提供了主客观可能。因此,各级政府要从战略高度上关注、关怀、开发、利用新侨资源,发挥好新侨作用。

1、更新观念,深化认识,重视涵养资源。当前,海外华侨华人正处在“新老交替”时期,新侨愈来愈成为重要群体和中坚力量。要使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和竞争优势,必须处理好利用与涵养的关系,重视新侨资源的培育涵养,蓄积并保持发展后劲,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持久有力的支撑。一是制定侨务工作整体规划。据了解,我省无锡、苏州等地早在“十一五”时期就制定了侨务事业发展规划,南京、常州等地也制定了侨务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建议我市加大力度,加快制定侨务工作中长期规划,专项推进新侨工作。二是建立侨情(新侨)资料库。侨情资料是涵养新侨资源和发挥作用的基础。从这几年调研看,资料缺失是我市侨务工作的软肋。建议政府根据职能,明确相关部门责任,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侨情资料,加快收集、整理、建档。通过社区、乡镇、海外社团、网络等多种途径不断收集新侨资料,对每年入库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提出目标要求,并不断进行动态更新。在此基础上建立新侨社团组织库、新侨专业人士类型分布库及新侨企业家资料库,力求将资料变成资源,将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三是加强对留学生的关注。留学生群体是重要的新侨资源。在调查中,留学生家属普遍谈及,出国留学生虽然年龄小,但都有着一颗强烈的爱国爱乡之心,有的利用国外网站自发地宣传我市的招商政策,有的自愿为家乡的招商代表团当翻译,是我市在海外为国服务和回国服务的新生力量。建议侨务部门把定期与留学生家属保持联系作为了解学生在国外情况的基础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关心他们在国外的健康成长,激发他们学好知识,为国争光,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

2、立足长远,注重实效,构筑工作平台。侨务资源在海外的分散性特点和侨务工作的社会性特点决定了侨务工作必须注重创立有效的工作平台。可考虑建设以下平台:一是海外联络平台。树立“大侨务”观念,冲破地域界限的束缚,扩大与海外新侨和社团的联系。建议在新侨中选择一批愿意为家乡发展做贡献的重点人士,作为海外引才信息员,利用他们在国外的有利条件增辟海外工作联络点,使之成为我市对外开放和经贸合作的中介网络和信息渠道;在我市新侨相对集中的美加、澳新、日韩、新加坡等国家推动成立同乡会,与海外扬州人之间建立正常联络机制。我市到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展招商引资引智等经贸活动时,要把与新侨开展联谊纳入活动议程,以进一步发展与海外重点社团、重要侨领和海外重要专业人士的关系,通过组织联谊活动,加强了解,帮助推荐人才,提供人才信息,寻找合作渠道。二是活动交流平台。在利用好新华侨眷属联谊会、海外交流协会、华商会等现有平台的基础上,要拓宽这些民间组织工作的面和深度,扩大其影响;从我市的实际出发,借鉴省内外有关城市的做法,成立“扬州海外乡贤大会”、“扬州海外博士学者联谊会”、“扬州海归创业人士联合会”等组织,定期开展交流推介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建议设立“华侨之家”活动中心,宣传扬州华侨华人创业的足迹、发展历程及爱国爱乡善举,丰富侨乡文化内涵,同时为归侨侨眷、海归人才定期举办活动提供便利场所。据了解,目前全省除了盐城和扬州,其它各市都建立了“华侨之家”活动中心。三是对外宣传平台。在国外的新侨虽然与国内亲属关系密切,但对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并不完全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回国创业的积极性。对于从小接受的就是国外教育的华裔新生代来说更是如此,因此要加强海外宣传工作,建议重点选择影响大、势力强的海外华文媒体,与之合作,构建以报刊、电视和网络媒体为支撑的外宣平台,并将外宣平台与同学网链接。通过宣传扬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引才引智政策,以及在扬创新创业成功的海归人才典型,加深新侨对扬州的了解和回国发展事业的愿望。四是文化传承平台。要发挥我市教育和文化资源优势,扩大与海外交流合作,建议在相关部门联合的基础上,建立扬州市华文教育基地和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利用扬州丰厚的教育资源,联合扬大等院校开设海外新侨子女夏令营活动,多渠道、多形式传承中华文化和扬州文化,增强华侨

二、三代对祖国和家乡的认同感。

3、统筹协调,通力协作,完善工作机制和网络。一是健全社区侨务工作网络。随着侨务工作不断深入,为掌握侨情和为侨服务,建议加强对社区侨务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构建社区侨务工作网络:区一级建立社区侨务工作指导小组,负责对全区的社区侨务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指导;街道和社区安排专(兼)职侨务干部,具体组织开展社区侨务工作。把广泛联系海内外侨胞,重点拓展新侨、重点人士及社团、新归侨及海外回国创业等人员的联络服务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二是建立五侨联动机制。要建立市人大民宗侨台委、侨办、政协港澳台侨委、侨联、致公党扬州市委“五侨”联动工作机制,共同推进新侨工作。“五侨”部门除了相互通报工作情况、共同学习侨务方针、政策外,定期会同其他涉侨部门对侨务工作方面的重点议题,共同研讨,形成共识,制定方案,分头实施,发挥合力作用。三是加强侨务工作队伍建设。海外侨情的变化和新侨工作的特点对侨务干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归侨侨眷和留学生家属的思想、环境、经历不同,对侨务工作的理解也不同,因此要培养一支有一定侨务知识,在侨眷中人缘好、善交往、肯奉献的侨务干部队伍;同时要通过自荐、推荐,形成一支包括新侨及其眷属、海外重点人士及社团、海外回国创业人士在内的侨务工作队伍。

4、强化服务,情利并举,扩大联谊交往。为侨服务、联络联谊对涵养和拓展新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做好新侨及其眷属服务工作。随着海外新侨迅速增长,国内眷属和子女都在国外的“空巢家庭”增多,有些新侨在国外还处在求学、创业阶段,关心他们在国内眷属的生活状况,及时了解眷属的困难,维护好他们合法权利,切实帮助解决后顾之忧是侨务部门及全社会服务新侨的“侨心工程”,要形成一定的工作规范,把服务落实到实处;针对我市海归人才反映的尚未形成为回国创业人才服务的合力作用问题,建议我市尽快成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为海归人才提供出入境手续办理、落户、融资、购房购车、配偶工作、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研修培训等一条龙服务。二是帮助新侨拓展海外人脉关系。新侨多以“专业”立身海外,独自奋斗是发展的必经阶段,而一定层次的社交圈是他们跻身主流社会、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的有效平台。鉴于这一需要,发挥侨务部门联系广泛的优势,帮助在关键时候能“找得着、用得上、靠得住”的重点人士拓展华人社交圈,可以介绍有共同专业和家乡背景的新侨相互认识,或介绍参加相关华人技术社团、同乡社团,发展他们的联系,时机成熟时,发展几个海外联络骨干,建立联系网络。促进他们在海外发展的同时,建立新侨海外联络点和群团组织,有利于提高海外联络工作的水平和成效。三是构建“大外联”格局。以联络联谊为抓手,用小侨务带动大外联,大外联促进大侨务。在工作范围上,突出重点人士和重点地区;在工作对象上,突出重点人物和重点社团;在联谊交往上,突出深交广交知心朋友;在工作层次上,突出中青年一代和新侨;在工作方法上,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本市籍与外市籍相结合,不断扩大交流与合作。

5、扩大领域,汇聚侨智,拓展发挥作用的方式。做好新侨工作,归根到底是要利用他们的智力、实力更好的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是要充分发挥新侨智库作用。引进新侨智力服务于扬州的经济社会建设,是新侨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建议利用新华侨联谊会、海归创业人士联谊会等常设平台,建立海外人才智库评议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畅通信息交流渠道,为我市经济建设、社会管理、文化发展中的问题建言献策。同时,利用他们的专业技术对引进的或即将引进的项目进行鉴定、评估,弥补我市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技术市场的不足。二是要促进侨智与民营企业嫁接。新侨大多掌握专业技术,但对本土情况不完全了解又缺少创业资金。据了解,我市部分民营企业已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空间,有较完整的管理经验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有转型升级的迫切愿望。我市相关部门要定期召开海归人才创业成果推荐说明会,加强对接,有针对性地推荐项目和产品,积极做好海归人才和本地企业的资源嫁接联姻工作。维扬区阿珂姆集团和海归博士王飞创办的伯克生物合股合作,为民营企业走科技发展之路拓宽了思路,也为海归人才创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三是要扩大与新侨资源合作的领域。调研中了解到,扬州在海外的新侨资源中有不少从事教育、文化和科研工作,而且具有较深的造诣和影响,建议我市有关部门要主动加强联系和沟通,探讨联合办学、科研和培训等合作方式,并主动邀请他们短期回国讲学,开展文化、技术交流,引进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升我市教育、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第四篇:关于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思考与建议

党的基层组织直接工作和生活在群众之中,担负着动员和组织党员、群众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任务,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执政的根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是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新概括、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对基层党组织在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作用,组织、教育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以模范带头行动推动党的中心工作发展、服务群众谈几点肤浅认识。

二、存在问题

(一)社区党建工作横向协调力度还不够大。街道已经成立了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辖区各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成为协调委员会的成员。但是在社区改革与实践中,社区党建工作横向协调力度不大等一些矛盾也逐步显露出来,根本原因是一些单位的党建工作者的单位意识并未完全打破,仍然将党建工作局限于本单位内部,认为以社区为单位的社区党建工作应当由街道、社区承担,对于单位来说是“份外事”。

(二)党员队伍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党员宗旨观念不强。一些离退休党员认为自己退下来,就是养老,没有必要再关心其它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已逐步淡化。二是一些党员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有些党员不愿意参加党组织生活,有的党员自由主义严重,不但没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反而负

面影响很大。三是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的热情不高。由于对在职党员实行单位与社区双重管理、监督的制度尚未完善,在职党员在参与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而这一点在单位对党员进行考评时又难以体现,从而影响了在职党员对社区党建的认同感和参与社区的积极性。

(三)社区党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与当前社区建设的需要有一定的差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由于工作经验、党建知识、思想准备不足,从领导方法、组织形式、活动内容上感到还缺乏领导工作经验。

三、对策及建议

(一)增强执政能力。一是选准配强社区部书记。作为“班长”、“领头羊”支部书记必须具备“政治高素质,群众威信高,自身能力强。”采取公开招聘等方式,把年轻、思想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强、文化程度高的的同志充实到社区基层组织中,担任支部书记。二是配齐配强社区支部班子成员,使支部班子成为一个团结的整体,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三是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班子成员要争当发展经济的先锋、勤政为民的模范、廉洁自律的表率、遵纪守法的典型,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头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社区党员干部要带头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党员干部要用崇高的信仰和严明的纪律,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中起到表率作用,用自身的言行去影响群众,感化群众。因此,党员干部、班子成员要加强理想信念学习,坚决抵制腐朽思想,在工作生活中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贯彻推行“两个务必”。

(二)加强党员教育。一是要高度重视党员的素质教育,围绕中

央和省、市、区提出的“星级争创”活动,以“先锋工程”及“党员荣辱档案”等创建活动为载体,狠抓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要从基层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类型社区党组织的特点,完善教育设施,制订教育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二是要广泛进行思想动员,引导广大党员充分认清形势,更新观念,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着力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人人争做学习型党员。三是要采取多策并举、多管齐下的办法,坚持以提升素质、提高能力为重点,始终把学历教育和岗位业余自学、政治理论学习和基层实用技能培训等捆在一起抓,做到唯学识不唯学历,重在提高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操作上,要灵活多样,把“请进来”和“送出去”有机的结合,同时要坚持缺什么就补什么,需要什么就有重点地学习什么,以达到不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的目的。

(三)优化载体,拓宽社区党建工作领域。一是开展创建星级社区支部活动,通过活动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设立党员监督台,进一步明确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每个党员都要做好责任区内的治安、民调、宣传、计生、文化等社区工作,让辖区居民对党员进行有效地监督,党员真正做到事事做模范,处处当标兵。三是开展“共产党员进社区,我为党旗添光辉”的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党员开展“党员义务服务日”活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创建党员模范楼道活动,以党员的模范行动带动辖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

(四)加强社区党支部班子建设,提高社区党建工作者整体素质。 一是加强社区党支部班子建设,在提高班子整体素质上下功夫。要

加强对支部班子成员进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风党纪、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及其相关知识的培训,拓展思路,提高业务技能。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支部考核机制,强化社区党建工作考核力度。

(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一是必须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理论学习,促观念转变,是夯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思想基础。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党建指导思想,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和党组织战斗力的主要标准。通过发挥党支部和共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的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党的政策和党组织的主张、意图变成街道、社区的意志、决策,使党组织与街道、社区有机地融合、渗透。围绕基层的发展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思想导向作用。

(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纽带作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在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中,基层党组织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走好群众路线。一是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的意见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凡是反映的问题属实或基本属实,都要认真制定整改措施,能立即改正的要及时改正,暂时不能改正的,也要向群众做出说明。二是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特别是在点评阶段,要对每个党员的自评和点评结果进行公布,使整改工作始终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三要将领导干部的述职与争先创优活动结合,采取群众代表评议和从群众中随机抽样调查等形式,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凡是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要及时进行改正。

与此同时要注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切实落实整改措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要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重要职责,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以党员和支部公开承诺、党员先锋示范岗和示范班组等形式,有力地调动了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

第五篇:如何发挥检察建议作用

时间:2012-08-14 作者:肖景涛

来源:正义网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的重要手段,在预防职务犯罪,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检察建议作为社会管理的一种形式,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发挥检察建议作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推动检察工作水平提升呢,本文将从存在的问题、原因、对策等方面作浅要阐述。

一、检察建议概述

检察建议是指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有关单位在制度与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与漏洞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提出建议,建议有关单位及时制定或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排除滋生犯罪隐患,铲除犯罪土壤的行为。检察建议作为检察工作中的专有文书,从制作到内容与其他法律文书有很大的区别。检察建议的首要特征它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效力,既不需由检察机关执行,也不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强制执行。它只是在一定范围内,针对行业、系统和相关单位存在机制、制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检察机关的名义,提出堵塞漏洞,消除隐患,改进管理的建议或对策,是一种准“司法文书”。目前检察建议已成为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方式之一。它虽然属于非诉形式的活动,但这种方法针对性强易于被相关单位采纳,见效快。实践证明,检察建议在预防职务犯罪,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检察建议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检察建议的实施,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检察建议一词没有出现在国家的基本法律规定中而是出现在作为人民检察院规范自身刑事诉讼行为的规范性文件之中,这样的规定使得社会公众对检察建议的知晓程度上有限,同时这样的规定还会让人认为检察建议只能够出现在刑事诉讼的个案办理之中,以致于认为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书时在给他们找麻烦。其实检察建议从其性质来说,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手段和形式之一,是人民检察院在行使各项检察职权的过程中,发现有关单位存在影响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的问题,向该单位提出的建议。检察机关除担负打击犯罪的职能外,还负有宣传法制、教育群众、预防犯罪等法律监督职能,而这些职能必须通过非诉讼活动来实现,检察建议书这一非诉讼法律文书也就成为行使这一职能的载体和形式之一。而至今还没有一部法律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拥有检察建议权,也没有对其适用范围、程序和保障等相关问题作出法律规范。这种立法缺位的后果就直接导致了检察建议缺乏法定性、职权性、程序性、约束性等法律属性的特征,就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它与检察机关在司法监督或其他法律监督中,所依法实施的各种法律监督行为相提并论,所以收到检察建议的单位就可以将其置之不理。因为检察建议只是建议,而建议只是对于需要办理的某件事情提出如何办理的意见和主张。

二是有的检察建议的质量还不够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一个方面:

1、检察建议的内容千篇一律。检察建议的内容空洞的多,有建设性意见的少;泛泛而谈的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少;发出的多,回复的少,有流于形式之嫌。

2、检察建议的制作存在不规范性。实践中,部分预防干警将检察建议的制作予以公式化,即将检察建议用事先准备好的统一的内容,编上编号,填上时间,盖上院印即可。因此,提出的检察建议既没有情况分析,更没有预防对策。

3、为完成检察建议的任务,滥竽充数,降低检察建议的质量。部分预防干警为完成任务,粗糙制作检察建议,因而检察建议的质量不高,发案单位采纳较少。

4、突击制作检察建议。为完成目标考核的任务,部分预防干警突击制作检察建议,更有甚者与有关单位进行“协商”,要求该单位予以采纳并回复。此做法不仅削弱了检察建议的作用,而且也损害了检察机关的形象,同时,也影响了检察建议形式的完整性和庄重性。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部分干警主观上重视不够,在工作中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案件的剖析和研究上,认为提检察建议只是对案件进行事后预防的一个方面,没有认识到查办案件打击犯罪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因而表现出对事后预防的轻视。

二是调研不深入,查找问题不准。部分干警往往没有深入案发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找出职务犯罪的根本原因及存在的问题,而是就事论事,以检察建议的形式代替了事。当然也就提不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拿不出有效的措施。

三是专业知识性强、专业知识不足。案件涉及的行业系统较多,专业性强,知识面广,而检察干警干警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有限的,面对专业性强的问题,干警也很难依靠自身的知识,找出问题所在,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四是管理不规范,检察建议质量不高。一方面对制作的检察建议从格式、内容等方面缺乏严格的要求,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部分干警工作责任心不强,未能发现问题,认真分析案发的原因,因而制作的检察建议质量不高。

四、规范检察建议的对策

一是实施法律保障,确立检察建议的法律地位。立法机关应当尽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增加将检察建议权纳入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的规定。同时,界定检察建议权的概念,并明确履行该项职权的对象范围、适用程序和方式、建议书的内容、落实保障和补救措施等相关事宜。在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中,也需要补充相对应的落实内容。这其中,应当规定被建议单位在接到检察建议后作出答复的时限、方式、答复的事项、异议的补救措施和无正当理由拒绝应当承担的责任等内容,以便确保检察建议权行使适当,能够充分发挥预防犯罪和其他违法问题发生,保障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的作用。

二是认真贯彻“打防并举”的原则,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认真搞好检察建议。从广义上来说,打击犯罪是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以防其再犯,同时使可能犯罪的人不敢以身试法,是一种特殊的预防,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和防止犯罪的发生。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分析犯罪轨迹,找出被犯罪分子利用的漏洞,通过检察建议这种形式,及时提出预防对策和措施,帮助发案单位解决存在的问题,堵漏建制,减少犯罪机会。

三是注重检察建议的质量。检察建议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泛泛而谈、内容空洞、流于形式的检察建议,既不能帮助发案单位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起到应有的法律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单位和群众对检察人员素质以及检察机关形象的看法,起到负面作用。因此要以已查办案件为切入点,深入案发单位调查,全面了解掌握情况,将取得方方面面的材料汇总整理,进行深入分析,透过表面现象找出问题的实质和根源,抓住要害,对症下药,提出有建设性的、可操作性的治理整改意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四是实行专家询问制。检察机关查处的案件包括社会各个行业,而查处的问题涉及专业性强,如财会、招投标、评估„„预防干警的知识面不可能面面俱到,深度和广度与专业人员都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难免在提出检察建议时,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建立专家询问制是顺应形势的要求,一方面充分利用行业系统专业人士的知识,帮助我们找准“病灶”,开出良方,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提升检察建议的质量;另一方面,行业专家大多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加强与他们的联系,有利于检察机关与人大、政协的了解和沟通,同时也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

五是注重检察建议的落实和反馈。把检察建议落到实处,收到较好的法律效果。一方面防止一些单位收到检察建议后,将其束之高阁,不予研究落实的情况出现。在检察建议发出之前,应主动与被建议单位的有关领导一起交换意见和看法,达成共识,共同研究采取整改措施;同时加强与主管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发挥主管部门的监督作用,将检察建议的内容落实到实处;另一方面及时了解收集反馈情况,既可以验证检察建议的质量,是否对症下药,又可反映被建 2 议单位的领导是否引起重视,是否加以研究并整改,以及整改的效果如何,对于通过检察建议取得明显成效的单位,且具有普遍性的,应积极通过其他方式向行业系统进行推广。

作者单位:河口区人民检察院

上一篇:飞机机务实习报告总结下一篇: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