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名师发挥的作用

2024-05-06

教学名师发挥的作用(通用9篇)

篇1:教学名师发挥的作用

如何发挥名师引领课堂教学的作用

珠海市香洲区拱北小学 鲍当洪

国庆节前,很荣幸参加了珠海市教育局教育研究中心召开的一个主题为“如何发挥名师引领课堂教学”的座谈会。到会的领导有珠海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王学军、珠海市教育局副局长曹风云、珠海市教育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卫国等;参会人员还有特级教师代表、广东省名教师代表,珠海市名教师代表,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珠海市实验中学孙新主任等12人。下面是会后我整理的自己发言稿。

名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名师如何引领课堂教学改进,还应该依托名师本身的优势,发挥他们对周围的辐射作用,以促进广大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个人认为可以在这几方面作尝试。

一、聘用名师担任骨干教师的师傅

为了让骨干教师尽快能够独当一面,可以采取名师和骨干教师结对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每学年开始,教研部门可以为骨干教师选择相应的名师做师傅。要求徒弟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个别辅导等诸方面要虚心向师傅请教。要求师傅要乐于指导徒弟,要不定期听徒弟的课,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采取这种做法,可以缩短骨干教师的成长周期,较快地提高了各校教师的整体实力。这些年我曾带了一些徒弟,我和我的徒弟一起努力,不少的徒弟都成为当地的响当当的小学英语界的精英,有在全国小学英语优质课获一等奖的西藏拉萨市实验小学的扎西,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教育局英语教研员赵刚,重庆市人和街小学刘小菁;广东省小学英语优质课一等奖的珠海市拱北小学刘庆珍,东莞市东华小学岑振祥等年轻教师。我和徒弟们的付出得到他们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认可。

二、让名师上公开课或示范课

名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他们教学理念的体现、教学经验的凝结和教学智慧的展示。能够给广大教师以思考和启迪,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每学期上级教育部门可以在每个学科安排一到二名名教师上公开课或示范课,形成面向全校、全区和全市三个开课层次。在开学初就确定好开课的人员和具体时间,至于教学内容则由名师自己确定。上完课,主讲教师要与听课人员参加座谈会,由主讲教师陈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后感受等,其他教师从不同方面评议,提出自己的看法。从上课到评课全程都有录像,形成材料,以备其他教师学习、讨论和借鉴。近三年我到了北京、上海、南京、山东、江苏、河南、山西、甘肃、香港、澳门、广东等地上过40多节示范课,在珠海我曾到了38所小学和3所中学上示范课,课后我和听课的同行一起分享我的教学设计、我的教学反思,这些经历对我自己的成长很有意义的。

三、举办名师经验汇报会或专题报告会

名师成长的历程也是一种有价值的可利用的资源,将其成长的过程展示出来,对其他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借鉴意义。将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对开阔广大教师的眼界,增强他们的研究意识也很有帮助。因此,我们每学期都可以在每一学科中选一位名教师作个人经验介绍或专题报告,报告时间选在学期开学前进行,届时将邀请有关部门及专家参与点评。报告结束后,将他们的材料连同专家的点评结集印刷,发给大家学习。这样的活动不仅可提高名教师们的研究意识和水平,也可以形成各学科较浓厚的研究氛围,促进了广大教师向教育、教学的高层次发展。近三年自己曾在 北京、上海、南京、山东、江苏、河南、山西、甘肃、香港、澳门、广东等地做教学专题讲座,和各地的同行一起探讨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把广东的小学英语教学理念和各地同行分享

发挥名师示范作用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为更好地发挥教学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利用课堂教学平台,增进教师之间交流与学习,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按照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教务处、督导处在期中教学检查期间,组织开展了“名师示范课”观摩活动。本次活动中,学校领导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成效,达到了预期目标。

突出教学特色,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 本次示范课观摩活动是在我校已评出的历届省、校级教学名师、校教学能手、教学新秀、教学优质奖获得者、精品课负责人中,选择9位具有代表性、教学特色突出的优秀教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开教学示范课。主讲教师们精湛的教学技艺和扎实的教学功底,在我校教师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起到了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学习、观摩省级教学名师龚宏的《戏剧与欣赏》、王志伟的《理论力学》课程,教师们在欣赏领略名师风采的同时,切实体悟到如何设计好一门课,如何讲好一门课。聆听教学优质奖一等奖获得者、校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从教30余年优秀老教师钱凡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共享精彩课堂之余,收获更多的是对人民教师这一神圣职业执着的追求与热爱。校级教学名师,国家特色专业负责人和省精品课负责人陈威结合讲授的《小学儿童心理学》课程,省重点专业主要成员,校精品课负责人祝劲松结合讲授的《形态构思维训练》课程,与教师们共同探讨了有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的经验与体会。校教学能手和校教学优质奖获得者宗明魁、徐亚兰、李大威,校教学新秀李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体育》、《基础英语》示范的课程,探讨如何改进公共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给予了教师们有益的启示。

听课—说课—评课环环相扣,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受益匪浅

本次示范课观摩活动,将主讲教师讲课、专家评课、同行议课紧密结合,把听课—评课—小结等环节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了一课一评一总结。“名师示范课”前半段是由主讲教师讲课,后半段安排讲评研讨,邀请校专家讲评,随后主讲教师和听课教师进行研讨,交流经验和体会。

各学院教师参与度高,积极踊跃听课学习,每节示范课的听课人数都在30人以上。听课教师在学习、观摩、感受名师风采过程中,深受启迪,结合自身实际,提高反思。通过广泛参与评课环节,及时交流听课心得,相互切磋,为今后课堂教学积累了经验。同时对于增强我校教研氛围,更好地带动教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校领导高度重视,亲临课堂点评指导 胡永昌校长、宋要武副校长、郎益夫副校长、王利民副校长等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教学观摩活动,深入课堂一线,亲临现场点评指导。胡永昌校长鼓励教师们以师德准则规范言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教学上肯下功夫,借鉴成功经验,探索课堂教学规律,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提高讲课艺术。希望我校教师以此次名师示范课观摩活动为契机,在感受真正的大学讲堂,感受名师的风采的同时,学有榜样,超有目标,努力使我校整体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宋要武副校长鼓励教师提高自身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学别人之长为己所用,尊重规律,提高水平,追求课堂教学“堂堂精彩”,“人人精彩”,学生听课“课课有收获”。

总之,本次“名师示范课”观摩活动,既是一次名师示范活动,又是一次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更是一次教学经验交流,和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我校的优秀教学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和利用,对于增强教学的规范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篇2:教学名师发挥的作用

如何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

尊敬的领导,老师,及其他所有与会的同志们:

下午好,很荣幸得到大家的认可,就《如何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在这里发言,与大家交流,不到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篇3:教学名师发挥的作用

一、与时俱进, 引领潮流

2015 年初, 为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加快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创建文化大省, 甘肃省教育厅课程教材中心拟组织编写一套 《华夏文明在甘肃·学生读本》, 分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 以期通过“读本”进校园, 入课堂, 使学生汲取甘肃传统文化的精髓, 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从而让学生置身于甘肃文化大省建设的潮流中, 培养一代有民族自信、有理想、有文化修养、有创新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陇原新人。受教材中心委托, 我完成了这套学生读本框架、纲目的构建, 在此基础上, 我组织了以王延学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赵贵延、张雪莲等为骨干的编写队伍, 如期完成了这套学生读本的编写工作。作为执行主编的我, 还有作为从事具体编写工作的老师, 都觉得这项工作锻炼了自己, 开阔了视野;客观上也让我们站在了时代发展的前沿, 引领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二、校本开发, 卓有成效

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 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统领下, 根据学校需求, 王延学名师工作室在校本教材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对周围学校校本教材的编写起到了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 兰州女子中专、兰州华侨实验学校都编写、出版了彰显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1. 兰州女子中专舞蹈专业文化课语文校本教材。多年来, 兰州女子中专舞蹈专业的语文课基本上以现行初高中语文教材为基础, 而在四年的时间之内完成初高中的语文课程, 对于这些小学毕业生 (有的小学尚未毕业) 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再加上推行高中新课程之后, 高中语文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 品种更多, 这更让舞蹈专业的语文课教学捉襟见肘。为了减轻舞蹈专业学生学习负担, 借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这一机遇, 在学校领导的倡导下, 王延学名师工作室从舞蹈专业学生认知特点出发, 从致力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出发, 精心策划、设计编写了一套科学有序、难易适中的语文学科文化课校本教材, 分为《现代散文欣赏》《中外小说选读》《文言散文诵读》《古典诗歌鉴赏》《经典影片欣赏》五种, 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担任这套书审稿的甘肃省教育厅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委员王磊老师对这套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在评价意见中, 王磊老师写道:“这套书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 促进其情感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兰州二十二中郭致顺老师认为, 这套教材从内容上来说很符合“大语文”的概念, 不光对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用, 对所有的中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是质量上乘的读本。

2. 让青春浸润诗意 ── 华侨实验学校校本教材。《诗润青春》是兰州市城关区华侨实验学校校本课程系列中的一种。这本校本教材, 是本着初中生阅读古典诗歌的需要出发而编写的, 旨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传统人文精神。古典诗歌浩如烟海, 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学业、阅读水平等实际情况, 采取“含英咀华”的方法, 即:主要选取古典诗文中的经典名句, 使阅读者迅速抓住古诗文的精髓, “窥一斑而见全豹”, 领略古代诗歌的精华, 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该书已成为华侨实验学校初中学生早读课及课余时间诵读、浏览的必读书目之一。

三、专题讲座, 多方辐射

非洲有句谚语: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 但不可能走得很远, 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名师工作室的建立, 旨在发挥名师团队的引领作用, 从而对当地教育教学产生辐射作用。而要发挥切实的引领、辐射作用, 我觉得专题讲座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篇4:教学名师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名师;教学;教研;政治

在中学各科的教学中,思想政治学科因其内容结构往往随势而迁、与时俱进,给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模式的完善和科学方法的形成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综合近些年政治教学和教研管理的体会,我认为,要提高政治教研的水平,积极发挥名师和各校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不失为一条简单有效、切实可行的途径。

一、以名师带动政治教研的实践探索

那么,如何发挥名师的作用,推动政治学科教研的发展呢?

(一)搭建舞台,促进名师自身发展提高

要打造和培育名师,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实实在在为名师做些事情。在他们外出进修、学术交流、评先选优、提拔任用等方面适当予以倾斜。为他们“外出取经”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学术研讨活动,让他们在学习、培训中博采各地的教育精华,为学校的改革注入“活水”,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另一方面各学校应竭尽所能,积极为教师搭建互相切磋、团结协作的研修平台,为他们著书立说提供帮助,在日常的教研中,发挥好他们的“示范、答疑、指导”作用;对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的名师,要主动予以关怀照顾,让他们安心的工作。没有名师的学校不要等待观望,要参照名师的要求积极起用本校骨干教师,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引路和指导作用,千方百计为教师的成长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导师带教,引领青年教师成长进步

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名师骨干的引领和帮助。走近名师,接触名师,得名师指点,领略名师教学风格的独到之处,感受“生”山觅宝的韧性坚守,体悟教书育人的深层涵义,就能使一些教师增加自我发展的动力。听名师给学生授课以及得名师听课和评课,一部分教师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名师之名就在于教学技艺的娴熟、教学经验的老道、教研思维的活跃。

要发挥名师带动作用,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各个学校可以建立导师制度,师徒结对、合作交流。每位市、县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可以收3~5名校级骨干教师为徒,徒弟又收青年教师为徒,这样就组成了一个家族链,成员之间亲密无间,随时随地随教研,互助互学,共同提高。

师徒结对,可以更好引发名师效应,形成有效的培养机制。时间上可安排三年为一个周期,采取定期集中指导、分散实践提高的培养方略,完成学校“导师制”所规定的相关任务,达到相关的工作目标。在带教工作中,突出阶段性培养重点,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如入门期(教龄0—3年)是基础性培养阶段,培养工作从“应知应会”着手,使青年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和教学技能,以至崭露头角;成才期(教龄4—5年)是成就性培养阶段。重点培养青年教师在成熟的基础上向获得成就方向发展,在这个阶段可以培养更多的教学新苗或教坛新秀;发展期(教龄6—8年)是发展性培养阶段。按照每个青年教师个性发展的趋势,培养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扎实的教育理论和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学术型教师,使这部分青年教师向学科带头人、名师方向发展。

(三)、名师引领,积极参与课改教研活动

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不乏技能型教师,他们教学能力不错,但教学研究水平一般。如何让中小学教师成为教学教研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我认为通过名师引领活动,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激励和辐射效应,对于提升教师教研水平能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通过名师手把手的指导,面对面的交流,通过提供技术和经验方面的参考和指导,可以使教师能时时处处耳闻目睹名师风采,亲耳聆听名师的专业引领,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确保自己常教常新,紧跟上课改发展的步伐,进而有力地促进带动其他教师提升教研水平。

在名师引领活动中,可以让学校的骨干教师担任教学评课的牵头人、课题研究的负责人、观摩教学的带头人、教研活动的发言人,其他教师做教学评课的跟随者、课题研究的参与者、观摩教学的学习者、教研活动的听从者,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交流过程中大家取长补短,切磋琢磨,相互启迪。

(四)、校际交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虽说校本教研是政治教研的主流,校内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为名师引领的主体,但由于校内引领受到个人风格、区域范围等方面的限制,加上现实存在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合理等因素,制约着校本教研水平的提升。而校外交流无疑可以开拓视野、互通经验、传经送宝,给“名师”提供更多的锻炼展示平台,给其他教师更多观摩学习机会。

在校际交流中,既可以采用“请进来”,也可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同当地兄弟学校进行教学联谊,开展课堂教学观摩交流研讨活动。其中特别要注重发挥名师资源优势,开展名师展示课活动,促进教师间的教育教学交流。如学科带头人每年至少开设一节市级公开课或二节县区级公开课,骨干教师每年至少开设一节县区级公开课或二节校级(教研组)公开课。尤其是学科带头人的展示课,可以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教学示范与交流的高地,使青年教师得到更多的启发。

由于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都是一线优秀教师,且师德高尚、教育思想领先、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他们参与带教、带研,开设培训课程,往往能够提供来自一线的鲜活的案例和经验,为教学教研带来生气与活力,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推动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同时,承担带教、带研,开设培训课程等职责,又促使他们加强自身学习,关注和追踪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成果,从而促进他们的自身发展。

二、名师引领推动政治教研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一花独放与百家争鸣

每个人都有自己个人对课程、对教学、对教育的理解;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擅长和不足。每个名师也是如此,因此,名师在引领校本教研时,就要特别注意不能强拉硬扭,不能搞“家长制”,不能所有徒子徒孙都是一种模式、一个风格、“一个师父下的山”。而要在“讨论”、“辩论”、“争论”中求大同存小异。求教材的理解、把握的同,求规律的探索、运用的同,求理念的贯彻、落实的同;存方法的异,存手段的异,存引导的异。这样的政治教研才能百花齐放、生机勃勃。

(二)、现时引领与持续发展

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体现的是综合素质,有教育理念把握与贯彻的问题,有教材的理解与运用问题,有了解学生的能力问题,有导学的艺术问题,有个人学识、经验、情感的积淀问题,还有人格魅力问题。因此,教师的成长不是一次讲座,一节观摩课,一次评课能解决的,这就要求名师不仅要用自己的课让老师们学到调动学生的方法,调控课堂的方法,解读教材的方法;还要用多层次的交流让老师学到正确的理念,敬业的精神,治学的神韵;更要对老师进行听说读写等必要的基本功训练,如加强政治理论、教材教法和业务书籍的阅读、论文写作的训练、人文素养的积累等,这样才能扎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

(三)、校内名师与校外资源

学校有名师的要充分利用好用足这个资源,不宜压过多的行政事务或课务;也不宜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特别是教研管理部门要学会统筹和协调,要多给名师展示与指导的机会。校内与校外名师资源不可偏废,许多方面相互促进。在校际互助、资源共享中,拥有优质资源的不能实行“关门主义”,要慷慨无保留地送出去,教研主管部门可以从中组织协调;资源处于劣势的要克服“面子思想”,要真诚把大师请进来,虚心接受名师指导。

参考文献:

[1]郑开玲,汤智.教师专业发展:历程、内涵与趋向[J].哈尔滨:教育探索,2005.

[2]陈旭远,新课程 新理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张诚,构建研训一体化教研模式的思考[J],长沙:湖南教育,2005(5):42

[4]宋彩琴,校本教研——教师合作文化的创建平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3).

篇5:发挥“课外阅读”的教学作用

摘要:设置课外阅读栏目以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学的价值,渗透人文精神为目的。本文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通过实例明确了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作用,探讨了课堂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使用技巧。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堂教学作用与方法

随着生物新课程的实施,教科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增设了一种以卡片形式出现的小栏目――课外阅读栏目,这些内容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强化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近年来,我市中考生物试题中对课外阅读栏目的知识已有涉及,但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多数弃而不用或流于形式。那么怎样利用这部分内容,营造有效的课堂教学?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要说明:

一、重视“课外阅读”设置的作用

1、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教科书的每一节都有五大系统组成,即目标系统、图文系统、活动系统、评价系统和拓展系统,其中课外阅读是拓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统计,人教版初中《生物》教科书上的“课外阅读”有48个,其分类和数量如下: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科书“课外阅读”统计表:

这部分内容是对教科书内容的铺垫和延伸,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强化了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学的价值,渗透人文精神。

2、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渠道。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过去的生物教学由于偏向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中心,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育在教学中体现不够。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和内容标准中都突出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而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织部分[1]。如:“科学、技术、社会”这一栏目旨在反映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科学家的教学”这一栏目旨在反映科学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生物的意义;“生物学与文学、艺术”这一栏目旨在反映生物与文学艺术的联系,渗透人文精神。

3、培养学生阅读课外知识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流利而有思考地阅读。”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栏目,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之养成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课内活动积累知识,还能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例如,学生对“无土栽培”的阅读,能使他们认识到植物细胞的全面性,激发他们去寻找更多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促使他们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

4、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意识。“阅读材料”大量介绍了生物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环境资源等方面的联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生物学知识的实际意义,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的意识。例如,“我国科学家与北京猿人”介绍了中国科学家在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及发现的头盖骨化石丢失的原因,使学生了解了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在人类进化中占据的地位,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意在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

二、“课外阅读”在教学中的使用技巧

1、加强与课堂教学的巧妙结合。如何将部分课外阅读材料有机地融合到课堂教学设计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在多年的生物教学设计中充分挖掘阅读材料的内涵,融入了新课的教学中。例如,在“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这一节的设计中,我采取让学生阅读“营养师”这则材料作为新课导入。学生发现营养师是学过医学和营养专门知识的专业人才,对不同需要的人如何设计合理的食谱,那可是营养师的功劳。于是,学生的求知欲望高,急于了解生活中怎样才能做到合理营养,这样学习新知识轻松自然。又如,学习了“血液”一节的知识,学生急于了解人体血细胞的知识,因而我指导他们阅读“造血干细胞和干细胞研究”,帮助他们疏理知识点,如骨髓、干细胞的分化、脐带血等内容,促使他们了解我国前沿生物技术的发展,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2、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生物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多属于常识性介绍,内容通俗易懂,是我们引入新课的好材料。它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这些知识、结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改、概括、归纳,形成知识体系,学会思考、质疑,提高学习能力[3]。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状况适时指导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提出阅读提纲、组织学生讨论、解答阅读中的疑问。例如,学习了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后,指导学生阅读“第七类营养――膳食纤维”,有利于学生纠正日常生活中的偏食习惯,从而合理膳食,全面营养,促进身心健康。

3、举办课前3分钟“演讲”。课前3分钟是语文课多年来许多教师采取的一种方法,我适时迁移到了生物课堂中,效果较好。例如,在进入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学习中,课前布置,按学期初班内安排的演讲人,在朗读“寄予植物的情怀”的基础上,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植物。学生置身于文学艺术的氛围中,感受生物学与文学艺术的联系,不仅渗透了人文精神,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充分利用课堂创造机会。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课属于“小学科”,历来不受重视,学生课下完成阅读的主动性很差。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结合教学内容,善于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给学生创造阅读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课堂教材研究所,八年级(下)教师教学图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

[2]莫燕芳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生物学教学,2009(5)20-21。

篇6:如何发挥教学反思的有效作用

所谓教学反思无非是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之后,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觉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进教者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更有效的处理和运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我的理解就是把课堂教学实况象放电影似的在头脑中重过一遍,回顾一下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任务完成得如何,学生反馈怎样……然后把注意的焦点对准那些使自己激动以至于一时难忘的事情上。最后抓住时机、选择典型事例、新鲜感受、深刻体会记录下来,这就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完全自主化的东西,有感则反,无感则无需反。它不应该是一种任务,而是一个习惯。它没有固定的格式,文字也可长可短。比如写一两句话、或写成教学心得,、或写成日常札记都可以。只要内容集中具体,有思可循即可,不必把一般的教学过程统统写进去。如果我们能利用好反思的作用,对我们业务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好处的。

首先,反思要写自己实际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有亲身感受,内容新鲜、具体。也就是说从实际出发,在教学实例中探及某种教育规律。事例可小,但要善于上升到理论高度,作一些有深度的分析,用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也让我顿悟在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活动中,体验与想象是一剂良药。于是我把它记下来,从而使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了“想象”的教学效应,并且运用到作文教学中,效果特好。通过反思,为我们的今后教学积累经验促使我们带着教学中的问题学习教育理论,把点滴经验加以系统化、理论化,为教学研究积累材料。在积累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所以,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增强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其次,教学反思既是课后备课,又是课前备课深化和发展。它是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再认识,以便从中探索教学规律,使教学工作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乃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每次讲完课后,我都认真反思这次课的得与失,这样可以促使我们克服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有助于防止某些失误的再次出现;同时根据课堂上反映出来的问题,采取“对症下药”,能迅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刚接一年级时,有一天讲课文《快快乐乐》,朗读课文时,我发现我们班学生的平翘舌严重不分,我赶紧相机指导。课下我马上记下来,反思自己在课堂上指导不够,并且再上课时对学生的平翘舌进行强化训练,现在孩子们的平翘舌读得很准确。

篇7:发挥评价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浓河中心小学 曲慧杰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学评价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智力和品德也有进展。教学评价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起着激励和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

一、自我评价,提高教育效果

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在学习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并从中获得满足与激励,把学习看作乐趣。

二、把握学生心理,提高教学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重要动力。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满足学生的求趣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知欲望,通过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些问题面前探索思悟。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挖掘教材全方位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设计出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的拓展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这个过程不仅满足了学生求新的心理,同时也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赏识激励,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每个学生都渴望取得好成绩,受到教师表扬和同伴的认可,都希望自己在各方面比别人做得更好,并且不断超越自己。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恰当的要求,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成功。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要不断的寄予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期望效应”,促使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心、自尊心,推动他们向更高更好的目标前进。

篇8:发挥名师作用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一、行名师之实

学校是名师成长的摇篮, 而“名师工作室”则是名师展示风采, 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的舞台。根据《苏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考核办法》要求, 结合国家示范校师资队伍建设要求, 我校本着“立足教学, 以研促学, 立足团队, 服务师生”的理念, 着力围绕机制建设来进一步提升名师教科研能力与专业引领能力, 凸显名师风采, 增强号召力与凝聚力;通过规范而可行的制度管理来保障、规范名师工作室活动, 考核工作室成效。

(一) 健全机制

1. 导师培养制

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家担任工作室导师, 从宏观层面协助名师制定、实施工作计划, 并进一步帮助名师提升综合能力。

2. 校企合作制

深化校企合作, 把企业引入课堂, 把企业工程师、技师请进名师工作室。让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让企业专家把社会需求人才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让企业的育人理念与教材编写相衔接, 实现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的人才无缝衔接;让名师工作室进企业, 利用企业的资源把学生的学习、培训、实习相衔接, 进而突破职业教育发展中企业认可度低的瓶颈, 促进专业的可持续长远发展。

3. 项目领衔制

作为团队发展第一责任人, 名师应认真履行职责, 切实发挥好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结合教育教学重点, 根据团队发展目标, 制定工作室年度活动计划和成员个人年度计划并具体实施。按照“抓一个项目、带一支队伍、出一批成果”的总要求, 以“项目→方案→实施→反思→总结→成果”的工作思路, 实现教师个体的发展。

4. 成果辐射制

“名师工作室”既是教师实现个人专业发展、追求职业幸福的重要平台和保障, 也是发挥名师辐射作用, 以实现优质师资倍增的重要引擎。名师工作室的成果要以网站、论文、专著、研讨会、报告会、论坛、公开教学、现场指导、观摩、校企合作等形式推广。名师工作室不仅要培养工作室成员, 还要以点带面,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帮助专业教师成长, 更要构建区域内教师发展共同体, 推进区域化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 制度保障

1. 例会制度

“名师工作室”建立每月活动日制度, 确定每月具体活动时间。通过例会, 进一步凝聚团队的向心力, 明确工作任务, 研讨工作得失, 使团队具有相似的价值取向, 培养团队共同的主体思想与精神追求,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协调力、执行力。

2. 研修制度

“名师工作室”以网络平台为主要依托, 以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 以教学研讨为主要内容, 通过开展教学、教研、教改活动, 采取读书反思、个别指导、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小组沙龙、参与式研讨、相互观摩、展示交流等方式开展研究活动, 充分挖掘和培育成员的名师潜质。通过集体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等环节, 做好“师徒一对一帮扶”的系列校本研修, 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指导, 助推其早日成才。

3. 考核制度

考核是强化“名师工作室”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工作室的考核实行分值制, 从工作室自身组织建设、团队建设、产教研活动、网站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等方面, 加强对名师工作室团队的考核。同进, 各名师工作室坚持“自主申请, 双向选择、年度考核”原则, 对工作室成员进行年度考核, 将“年度滚动制”和“临时聘用制”相结合, 实行优胜劣汰, 把好成员进出关, 促进成员整体发展。

二、聚团队之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名师的引领与指导固然重要, 但毕竟学校的名师资源有限, 名师团队也无法涵盖学校的所有专业, 要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有赖于更多教师的参与与努力。

(一) 启动名师培养工程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在省职业教育研究所大力支持下, 联合启动了旨在进一步全面提升学校教学骨干综合教育科研能力的“名师培养工程”, 该项目启动预备阶段, 省职教所专家进行了充分的调研, 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 培训期间则有针对性地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利用节假日来校作专题讲座、专业辅导, 每次讲座、辅导后都要布置课后拓展学习内容与相关的作业。全体参培教学骨干勤学善思, 均能按要求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并按时上传网络系统。该工程的启动, 将极大地推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为出现更多的名师打下建设的基础, 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 推进“共同体团队”建设

在参与“名师培训工程”之外, 为使更多的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 学校以名师工作团队为参照, 以中心组、教研组为基础, 以更多的有能力、有专长、讲奉献、负责任、有追求、有较强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骨干教师为主持人, 组建丰富多样的“学习共同体团队”。

1. 学习共同体

团队采取“固定+灵活”的方式, 实施主题研讨、任务研讨, 从课堂、实训和教书育人的实际来提出研讨主题, 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开展研究和实践, 通过合作、交流, 引领成员一起思考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2. 教学共同体

团队在教学实践中引领课改实验、研究课堂教学, 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成功案例。开展“同课异构、观课磨课、评课议课、教学反思”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 从单元 (项目) 备课、说课到上课, 把反思当成一种自觉性行为, 拓宽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实现波斯纳提出的“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培养模式。

3. 科研共同体

团队以课题为引领, 组织成员积极从事教学研究, 促成学、研、教一体化, 提升教科研能力。

4. 创新共同体

团队成员群策群力, 研讨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切入点、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能力的衔接点、综合素质与创业能力的接洽点;创新团队活动形式, 实行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线上与线下的良性互动;创新成员培养, 落实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三、筑坚实之基

青年教师是未来教育的主力军, 是教育的希望所在, 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加强名师、骨干教师培养之余, 学校同样非常重视对广大青年教师的培养, 从目标引领、制度保障、培训提升三方面帮助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一) 目标引领

以师德为先、学生为本、智能并重、终身学习为宗旨,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教育、教学、科研、实训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队伍, 实现青年教师“一年入门、两年成才、三年成骨干”的培养目标。

(二) 任务导向

学校坚持将青年教师按入校时间组建班级, 聘请师德修养、业务能力过硬的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进行科学管理, 青年教师每学期初要制定详细的学期工作计划, 期末则撰写工作总结, 由科研处、教务处联合对照计划逐条检查。同时青年教师还要撰写教学日志、教学反思, 学校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汇报课及优质课、班会课、说课竞赛、同课异构等活动, 进行微型课题研究, 全面提升青年教师能力。

(三) 培训提升

在目标引领、科学规范管理的基础上, 学校还时刻不忘通过各类培训来拓宽青年教师的眼界, 除原有的“集中学习、外出学习、下企业锻炼、专家讲座、专题沙龙”等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外, 学校与师范类高职院联合启动了“青年教师培养工程”,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篇9:教学名师发挥的作用

摘要: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以师资建设为核心,以名师工作室建设为抓手,夯实师资队伍建设基础,激发名师培养活力,形成名师梯队培养机制,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关键词:名师培养;名师工作室;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C-0039-03

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以下简称淮阴商校)坐落于淮安高教园区风景秀丽的大运河畔。学校始建于1983年,是省政府批准兴办的全日制普通中专校。30多年来,淮阴商校以师资建设为核心,注重夯实师资队伍建设基础,形成名师梯队培养机制,引企入校,激发名师培养活力,逐步形成了名师引领、校企互惠的良性循环系统,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效益显著提升。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00人,研究生占专任教师25.4%,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教师95.43%;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123人;名师工作室8个,其中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学校先后培养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烹饪大师3人,省职教领军人才3人,省特级教师2人,省职教中心教研组成员5人,校级以上专业带头人40人,兼任市级以上行业学会、协会常务理事7人。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6月,学校成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

多年来,淮阴商校着力优化结构,提升素质,实施“一个目标”(双师——名师——大师)、“两个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师德建设规划》)、“三个途径”(首席教师制、导师制、访问学者制)、“四个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人员保障、时间保障)为一体的教师培养战略,形成以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为引领,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形成了名师引领、行业企业专家参与、骨干教师不断成长、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大幅跃升的良好局面。

一、夯实基础,梯队培养,打造名师培养摇篮

为实现培养名师、大师的目标,学校不断完善教师培养机制,积极推进“青蓝工程”。学校制定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以教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岗位培训制度,提高教师执业能力,重点培养优秀年轻骨干教师。对在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特色品牌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实施“五个优先”的助优机制:一是优先支持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对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划拨专项经费予以资助;二是优先推荐申报各级各类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及课题立项;三是优先参加各种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的会议,优先参加省培、国培及出国培训;四是优先推荐参加各类评优评先;五是优先推荐岗位聘任、职称晋升。通过青蓝工程及助优机制,调动了全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青年教师向深层次、高水平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淮阴商校还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学术、技术、教术的“三术”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教师到企业定期挂职、顶岗锻炼制度,确保用于教师培养培训的经费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10%以上。学校把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确保每年不低于100万元的标准,并逐年加大对教师培养经费的投入;重点完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导师制、助教制、课堂教学质量跟踪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资格认证制度等;支持年轻教师积极参加在职进修,实现全校研究生比例“十二五”期间比“十一五”期间提高了10%,达到25.4%,并有计划地派出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先后赴清华大学进行暑期业务综合素质培训,30人次前往德国等发达国家深造。一大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学校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精准发力,校企联办,形成名师培养激励机制

学校以“师德一流、教学一流、科研一流、传帮带一流”为标准选拔了一批教学名师培养对象,通过开展课程改革、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师德标兵及优秀教师评选等途径,培养、选拔成绩突出的德才兼备和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构建教学名师培养梯队,培育了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教学名师。

为进一步推动名师成长,学校制定《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每年向名师工作室提供定向保障经费,更新仪器设备、升级软件,配置教学一体机、教学活动耗材等,以提高工作室成员的技能水平、专业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提升工作室的社会服务能力,为教学名师成长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以苗喜荣、刘凤两个名师工作室为例,学校通过向上级部门申请和自筹经费,每年为工作室配置专项资金6万元,其中产学研开发1.5万元,专业和课程建设3万元、专项培训1.5万元。苗喜荣名师工作室依托学校和上海三泽的智慧工作室合作平台,工作室成员参加三泽的CAM的专项培训,与浙江杭颂共同建立的研发中心,参加三坐标测量仪专项培训,探索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合作的科研成果逐步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刘凤名师工作室依托学校“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建立上挂外联、多方参与、多级联动、多层服务良性互动长效管理机制。拓展与江苏天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地方建筑企业和淮阴工学院的合作,校企联合成立产学研团队和课程组。一方面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开发,指导技能训练;另一方面专业教师主动参与企业工程项目的施工与管理,提高专业能力,同时为企业提供服务,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互利共赢。

三、名师引领,示范带动,发挥名师辐射作用

淮阴商校充分发挥名师引领及示范带动作用,以苗喜荣、刘凤2个名师工作室为载体、以基于具体问题情景的导师指导下教师全程参与为形式,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积极主动开展教育教学重点问题研究,加强学科教学教研团队建设,重点做好教师培养、课题研究、示范辐射等工作,解决学科教学难题,发挥先行研究、交流研讨、示范引领的作用,使名师工作室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经过长期不断建设,在名师带动及名师工作室的培养下,青年教师在省技能比赛、教学信息化比赛、编制校本教材等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教师主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8项、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立项课题10项、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重点课题1项,主持市级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项,获得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参加省级示范专业和课改实验点视导验收工作6人次、省技能大赛标准制定1人;出版教材10部,編写校本教材42部,其中新增18部,发表论文436篇。

名师建设带动了师资队伍的整体提升,也促进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创新教育成果。近年来,全校师生取得发明专利61个,在第二、第三届“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评选中,有9名学生受到表彰;在全国发明展及国际发明展中,有14件作品获奖,其中有2件作品获全国最高奖“宝钢青少年发明奖”。学校连续获“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最佳组织学校奖”,2014年再获“省最佳专利申报学校奖”。近两年在省级、国家级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每年奖牌总数突破20枚,在全省技能大赛中2013—2015年获一等奖5个、二等奖17个、三等奖41个;在2013年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获物联网项目三等奖, 2014年—2015年连续获得二等奖。在地方职业教育发展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30多年来,淮阴商校始终把教师队伍的稳定、成长、发展作为学校不断跨越发展的核心软实力,把校企合作作为探索学校名师建设的核心抓手,把打造名师队伍作为学校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围绕名师、大师的建设目标,内求创新,外谋发展,在现有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提高高层次学历比例,优化教师成长环境,加大青年教师扶植力度,激活校企合作机制,完善制度配套体系,建成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大师的引领作用,孵化一批师生创业项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规划验线申请下一篇:2022年综合管理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