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

2022-11-14

第一篇: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

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现实思考

作者: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 来源:中组部党建研究网 添加时间: 2009-3-13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以下简称“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是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组成调查组,深入市县和部分企业,采取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对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一、当前福建省非公企业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一)法律规章不断完善,为非公企业党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企业党组织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和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职责写入了党章。2005年10月,全国人大修订了《公司法》,把公司要支持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必要条件等要求,完整地写入了法律条文,在我国的法律建设史上尚属首次。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等。以上这些为非公企业党建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依据和法规保障。

(二)各级党委高度重视,落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坚强的保证。通过多年的探索,福建省把健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首要环节,努力形成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组织部门牵头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党员领导干部人人抓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格局。福建省委曾先后四次召开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省委主要领导同志要求把这项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项目持续推进,并深入20多家企业调研指导。各级党委普遍成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加强领导力量。2007年以来,福建省有176名厅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和1112名处级干部挂钩联系1424家未建立党组织的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努力使每家企业都有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每个联系点都办成党建工作示范点,大力推动这些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福建省泉州市、县两级党组织健全完善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并在69个企业较多的乡镇(街道)成立企业党委,把144个企业较多的村(社区)升格成立党委或总支,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党、政、群“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三)非公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支持,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有针对性地做好非公企业主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不仅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和业主交朋友,使他们打消顾虑,增进理解,增强信心,积极支持在企业中开展党的工作。同时,重点做好党员非公企业主的工作,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非公企业主,为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创造良好氛围。特别是当前国有、个体、民营、外资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越来越多的业主认识到需要党建工作来保驾护航,对党建工作逐步形成共识,党建氛围日益浓厚。

(四)非公企业党组织在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改革开放30年中,福建省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比较早、比较实,抓出了成绩,涌现了一批好典型。尤其是近两年推动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组建党组织的工作过程中,各地同时积极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积累了不少新的经验。这些典型经验,反映了不同非公有制企业的不同特征和个性,也包含着一些共性的和规律性的东西。泉州市建立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列席董事会、经理会制度,引导企业党组织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党员技术攻坚小组等形式,组织开展党员带头示范、岗位奉献活动,以党员的表率作用影响和带动员工为企业发展作贡献。惠安县、永春县等地的一些企业根据党员岗位分布特点推行党员承诺制,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具体工作中。

二、当前福建省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福建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非公企业党员人数偏少,规模以下的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仍然偏低。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员人数少、比重小、流动快,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仍比较多。二是部分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素质不够高。有的党务工作者对党务工作不够熟悉,对新形势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多,创新不够,办法也不够多;一些党务工作者兼任行政职务过多,在党务工作方面投入精力较少。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一些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不够明显。有的非公企业党组织找不到工作切入点;有的党组织活动内容简单,活动形式单一,缺少吸引力和有效性;有的党组织仍然存在活动时间、场所、经费等困难。非公企业党组织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发挥。四是一些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不够强。一些党员不愿亮出自己身份的现象仍然存在,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非公企业党员流动性大,身份构成复杂,雇佣思想比较严重,有的党员员工只为赚钱谋生,考虑生存发展的多,考虑党员“权利义务”的少,组织观念较弱,心态较为复杂,一些党组织不能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党员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五是一些非公企业业主对党建工作认同感不够强。非公企业业主由于各自经历、觉悟程度不同,对开展党建工作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有的非公企业业主尤其是台资、外资企业业主对党组织组建工作心存疑虑,对在企业建立党组织不够支持。非公企业业主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三、新形势下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的现实路径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面,创新活动方式,不断提升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的整体水平。

(一)在队伍建设方面,要重在“发展提升”

一是在党员队伍建设上,重在发展壮大。一要建立非公企业党员组织关系转移代理制度。对需要接转组织关系的党员,由党员本人向所在企业党组织提出申请,由党组织无偿为党员代理或协助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要采取定期普查、定点服务、定人跟踪、简化手续的“三定一简”等办法,切实方便党员亮明身份和接转组织关系。二要落实外来党员接转组织关系鼓励措施。要定期开展企业党员普查工作,推行党员证制度和党员身份确认制度,出台帮助就业、安排入户、子女上学等服务外来党员的措施,采取思想动员促转、组织联系协转、发电发函商转、派人派车帮转、报销路费助转、评先评优励转等办法,支持和鼓励外来党员接转组织关系。三要构建发展党员工作机制。要引导各级党组织制定并组织实施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要求有关地方和单位在每年的发展党员工作计划中把发展非公企业党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目标任务,加大对非公企业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指导。

二是在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上,重在提升素质。一要重视选好配强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要按照“选准一个支书、配强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促进一家企业”的要求,坚持内选、下派和外聘相结合,完善选任、委派、兼任和聘任等选聘形式,选好配强非公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特别是书记;要加大对非公企业党务干部的培养力度,努力把管理能手和技术骨干中的党员培养为党务干部,把党务干部推荐进入企业管理层。二要完善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制度。要总结各地向非公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成功做法,结合实际加以制度化;要建立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列入干部岗位考评内容,注重抓好党建工作指导员的考核、管理和服务等。三要实行党务干部分级培训制度。各级党组织要把非公企业党务干部纳入培训干部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列入各级党校的培训班次,采取市、县、乡(行业)三级联动的办法,分级、分类轮训非公企业党务干部,做到教育组织正规化、教育内容系统化、教育方法多样化、教育对象层次化。

(二)在发挥作用方面,要做到“三个引导”

一是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有条件的非公企业,要提倡建立党组织负责人与企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以及群团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提倡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列席董事会、经理会,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努力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企业各项工作之中,引领企业健康发展。

二是引导企业党员积极推进企业发展。非公企业党组织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组织党员积极为非公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要开展“技术创新”、“技能比武”、“劳动竞赛”和“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制”等活动,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重点攻关有党员;要推行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承诺制,结合行业特点和岗位实际,着眼于促进企业发展,承诺办几件实实在在的事,让党组织满意、企业满意和群众满意;要加强非公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把党员培养为技术骨干,把技术骨干培养为党员,把党员技术骨干培养为非公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积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三是引导企业党组织加强对企业群团组织的领导。非公企业党组织要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指导他们按各自章程开展活动,使群团组织成为党组织联系企业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在非公企业中,工会、共青团组织有特殊的优势,党组织必须注意充分利用和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加强与企业职工的联系,发动他们积极、紧密地配合党组织的工作,把党组织开展的活动与各种群众组织开展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党建工作目标和任务得以顺利实现。

(三)在工作机制方面,要健全“四项制度”

一是健全领导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的市、县(区)可设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配备专(兼)职的党务干部,具体负责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工作。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街道)成立企业党委。建立健全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抓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工作责任制,坚持和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制度、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和调研督查制度。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强化监督、检查和指导,各有关部门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积极工作,持续形成部门联动、群团互动、合力推动的工作运行机制。

二是健全活动制度。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创新企业党组织的活动方式,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以活动增活力促发展,在推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壮大企业党组织力量,增强企业党组织的感召力;要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力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70%以上的非公企业党组织达到“五个好”的要求;要组织广大党员广泛开展技术比武、劳动竞赛,普遍推行党员先锋岗、党员承诺制度等,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重点攻关有党员;要深入开展职工维权活动,及时反映职工群众的合理诉求,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领导工会、共青团、妇女等群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三是健全保障制度。在经费保障方面,要借鉴机关党建工作的做法,鼓励各地按照一定标准,把非公企业党建经费纳入市、县(区)财政预算,并确定一批试点单位;借鉴并推广江苏等一些地方的成功做法,试行非公企业党建经费按照职工年度工资总额的适当比例列入企业财务计划,编制年度预算,在管理费用中列支,纳入税前成本据实扣除;实行非公企业党员缴纳党费全额还拨制度,鼓励非公企业党组织积极探索党建经费的筹措渠道;县(区)以上各级组织部门应从本级所管党费中拨出专款,支持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和订购学习资料等。在活动场所方面,借鉴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的经验和做法,要求非公企业在成立党组织的同时,统筹抓好党组织的活动场所建设。

四是健全党组织与企业、群团组织的沟通协调制度。要牢固树立“大党建”观念,坚持以党建带群团建设、以群团建设促党的建设,制定和实施党工团建设规划;实行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与企业董事会、经理会、监事会以及群团组织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提倡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列席董事会、经理会,倡导企业党务工作者兼任群团组织负责人,建立党组织与群团组织联席会议制度,为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在成立党组织的同时,同步成立工会、团支部等群团组织,并统筹安排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活动;要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党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董事会、经理会和企业领导层交叉任职等途径,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由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兼任的比例。

(四)在隶属关系方面,要创新管理模式

本着“便于领导、有利工作、不重管、不漏管”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明确隶属关系,理顺管理体制。一般情况下,可实行属地管理,同时也要注意因企制宜,哪种方式有利于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管理和开展党的工作,就采取哪种方式。

一是属地管理。县(区)非公企业党组织由所在地的地方党组织领导,规模较大的非公企业党组织由市(县、区)委直接领导,规模较小的划归乡镇(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组织管理,农村的非公企业党组织由乡镇党委领导和管理,城市的非公企业党组织由社区、街道工作委员会领导和管理。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要摸清本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及时指导建立党组织。

二是归口管理。即“谁主管、谁负责”。由企业项目批准登记中确定的行政主管部门党组织管理非公企业党组织;由同业协会党组织统一管理本区或本行业的党组织。对专业性较强、行业特点明显的,可由具有业务指导职能的行业管理部门党组织归口管理。个体工商户中的党员和党组织,由当地工商联或个体劳动者协会党组织管理。对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一般保持不变。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适合自身实际需要的活动,提高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的成效与水平。

三是指定管理。对一些不便确定隶属关系的非公企业,由地方党委组织部指定管理。如开发区、投资区、工业集中区、科技园区的非公企业,行业区别较大,产权分属多头,业务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与之距离较远。对于这些非公企业的党组织,可指定由开发区、投资区、工业集中区、科技园区的党组织统一管理,协调并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通过这种指定管理模式,可以较合理地确定和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和工作指导关系,为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主办单位: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杂志社

第二篇: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 2012年03月22日04 版)

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从业人员在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中已占多数,党组织和党员已达相当规模。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对于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维护非公企业职工合法权益、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

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首先要明确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作用。非公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明确“两个作用”,旨在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管理开展党的活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贯彻落实,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组织带领党员群众创先争优、彰显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引领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只有充分发挥“两个作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才能得到广大党员的认同和响应,受到职工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抓好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是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也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首要任务。要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积极引进党员职工,为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设置党组织,坚持党群共建,探索利用网络条件组建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的有效方式,扩大党的影响力。凡具备条件的企业都要抓紧建立党组织,不具备条件的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努力实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职工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两支队伍”建设,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关键所在。要按照守信念、讲奉献、重品行,懂经营、会管理、善协调,热爱党务工作、熟悉群众工作的标准,选优配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加强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培养壮大党建工作骨干力量。要加强教育培训,抓好示范培训、任职培训和普遍轮训,提高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的能力素质。要强化激励保障,健全管理制度,落实薪酬待遇,注重政治激励,充分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完善非公企业党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作用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纳入本地党的建设总体工作布局,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领导机构,配强工作力量,加大经费投入

和阵地建设力度,确保非公企业党建有人抓、有人管、有工作条件,为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篇:切实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后,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据统计,2009年底,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共有90870家,其中个体工商户87778家,私营企业2998家,外商投资企业94家;从业人员166100人。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是当前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组织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外部环境不断优化。市委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全市党的建设整体规划,成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委员会,强化对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有效推进了非公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从而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展创造了比较优越的外部环境。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市委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设臵作为非公党建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宣传,深入细致地做好企业主的思想工作,并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多种模式设臵党组织。目前,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已建立党组织870个,实现了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全覆盖。

(三)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不断得到体

1现。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正确处理好加快组建进度与保证组建质量的关系,做到求数量更求质量。对新成立的党组织,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注重选拔推荐懂经营善管理、有党务工作经验的企业中层以上管理技术人员担任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对已组建的党组织,要经常沟通联系,加强跟踪指导,让组建的企业党组织工作更加规范,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二、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通过调查,我们也看到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主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部分企业主特别是一些非党员企业主,对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建立党组织缺乏热情,担心党组织开展活动,占用时间、人力、财力,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增加成本支出,对待党建工作持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二)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度不够。少数党组织在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不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指导企业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而是听之任之,加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还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工作机制,工作中合力不够,导致这一领域党建工作滞后。

(三)党组织负责人经验不足,素质不高。部分党组织负责人担负着繁重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没精力、没时间搞党务工作,而且对党建工作的经验不足,不懂得党务工作,不愿做党务工作,由此导致党组织的工作开展不起来,甚至不开展活动。

(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流动性大。由于非公有制企业经营机制灵活,业主可以随时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增加或减少员工,党员就业岗位不稳定,流动频繁,使组建党的基层组织所要求的最低党员数量经常处于无保障之中。另外,党员的频繁流动导致部分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处于自流、失控状态,给党员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三、进一步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及建议总结近些年来的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我们认为要保证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能够正常运转,真正发挥作用,增强生存能力,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进一步做好企业主的团结、教育和引导工作,使其从内心深处提高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认识,是影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效重要因素之一。只有提高企业主的思想认识,才能使他们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支持党组织的工作。一是继续在思想上深入引导。党组织要有意识地向业主宣传、灌输党建思想,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加强以典型作宣传鼓动。注意发现、培植、树立、表彰非公有制企业“抓党建,促发展”的典型,并注意总结和宣传,使党建工作的成功典型对周边企业产生辐射、引导和激励作用,让企业主从思想上消除建立党组织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心理,更好地调动企业主支持党建工作的热情。三是强化从机制上约束激励。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行的考核、测评,要同评选先进企业的标准挂起钩来,党建工作没有达到要求的企业,不能参评先进企业,企业主个人也不能参评各种先进,不能作为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以此激励企业主重视党建工作。对党建工作做得好的,要进行表彰并进行宣传,以此鼓励企业主支持党组织的工作。

(二)不断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提高其党务工作水平和企业管理的能力。党组织书记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其能否带出一支优秀的党员队伍,形成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进而决定能否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稳步健康地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应具备“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较高”、“善于企业经营管理”、“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条件。要建立党组织书记人才库,加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的培养,并注意从企业党员中发现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分子,特别是生产、经营和技术骨干中的党员,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党务工作能力,以及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参与企业决策的能力。

(三)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确保党员永葆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一是要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注重在重点岗位、关键岗位的生产、管理一线员工和经营骨干、技术骨干中发展党员,并提高决策管理层中的党员比例。根据非公有制企业员工不断流动的特点,还要做好对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继续教育、考察、管理工作。二是要加强党员的教育培养,提高党员整体素质。立足于企业的特殊环境和实际情况,加强对党员的理想、宗旨、党员标准和组织纪律的教育,教育党员处理好坚定理想信念和为企业健康发展作贡献的关系,处理好业务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的关系,处理好作为一名企业员工的职责和一名共产党员责任和义务的关系。三是要加强党员队伍管理。要强化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并不断寻找、发现隐形党员工作,切实通过加强对在册党员、流动党员的管理,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责任意识。

(四)积极建设“活力和谐企业”,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

素质。要以促进企业和谐为目的,以增强企业活力为核心,以强化组织功能为重点,把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努力为企业生存营造和谐环境,为经营发展激发蓬勃活力,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各方对企业党建工作思想认识上不统一的问题,增强企业抓党建工作的“内源动力”,全面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水平。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中,要科学设臵活动载体,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培养企业人才队伍”、“打造企业文化氛围”、“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维护企业职工利益”、“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谋划和组织业主和员工欢迎、形式生动活泼、内容健康向上、效果实在明显的活动,切实赢得上至业主、下至普通员工的拥护支持,把支持党建工作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五)抓好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党建工作的指导。一是要严格选派条件。要把熟悉党务工作、思想政治素质好、懂经营管理、有组织协调能力、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文化、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选派到非公有制企业做党建工作指导员。任职上可实行一人一企、一企多人、一人多企等多种方法。二是要抓好业务培训,使其明确工作目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要加强指导督查。要定期召开党建工作指导员例会,听取工作汇报,交流工作经验,布臵工作任务,检查了解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在位情况和工作情况,并及时指导帮助其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四篇: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建设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关系到企业长足发展的重要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非公有制企业面对新一轮竞争,首要任务就是加强自身发展能力建设。文化建设能有效地提高企业把握战略方向的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培育出比竞争对手更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和创新力。

(一)提高认识,树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观念 首先,要认清做好科学规划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立足点。科学的发展规划是企业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支撑。各企业要根据行业和自身特点,明确使命、愿景和发展战略,分别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科学合理、便于操作、长远目标与阶段性规划,尤其是重点文化设施的布点规划,促进企业文化快速协调有序发展。其次,要认清文化“软实力”是加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文化“软实力”具有资本积聚快、循环回报快、价值创造快、发展增长快的特点,能够涵养财源、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对于推动企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三,要认识加快文化建设是满足员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切入点。应顺应人的全面发展规律,自觉地重视发展企业文化,积极培育符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来引导员工,不断提高思想文化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和企

1 业文明程度,努力满足员工的精神生活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企业。

(二)培育人才,注入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活力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人才是第一资源。文化“软实力”能否成为推动企业经济新发展的增长点,归根到底是人才。要坚持以人兴文,强化人才支撑。企业要加强人才工作,优化专业人才、重视业余人才、引进专家人才,进一步充实壮大文化人才队伍。要建立健全文化人才激励机制,为现有文化专业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要充分发挥员工群众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员工的文化创造潜能。推动企业的文化品牌创造和价值提升,形成有自主品牌优势。

(三)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机制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机制。必须健全党群组织,并依托组织统一企业员工思想和力量。二是强化培训机制。更多地创造和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学习、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开阔思路,提高认识,驾驭市场,加快发展。以企业文化创新推动企业技术、组织、制度全面创新,促进生产、经营、管理、科研全面发展。三是强化投入机制。重视技术创新,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大研发、信息投入,从企业自身的经营战略、业务流程出发进行改造,整合各部门信息系统,大力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与统一,

2 在整体技术链上取得突破,以获取更大的效益。四是培育人文关怀机制。培育企业人文精神和情怀,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五是强化激励示范机制。政府引导,媒体参与,多渠道多形成地宣传、展现和表彰企业身边感人的典型事迹、鲜活的先进人物,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一个行业、一个团队只有用文化作基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展示实力的舞台。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中 共 临 夏 州 委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

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2011年6月3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继续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覆盖面,积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作用,促进全州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式发展,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结合全州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1、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依托藏区大市场,融入兰州都市圈”的发展战略和“强基础、抓教育、兴商贸、育产业、保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思路,统筹临夏市和临夏县建成全州区域经济发展中心的发展布局,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加强党的建设和促进企业发展为目标,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进一步发挥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职工、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促进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2、工作目标。经过3-5年的努力,(1)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30%以上;(2)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达到70%以上;(3)建立党建工作示范点200个以上;(4)选树党员带头人100人以上;(5)80%以上的企业建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群团组织;(6)党组织60%以上实现“五个好”标准(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作用发挥好、群众反映好);(7)党员40%以上实现“五个先锋”标准(创业发展先锋、爱岗敬业先锋、诚信经营先锋、促进和谐先锋、奉献爱心先锋)。

二、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3、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继续保持“三个100%”的基础上,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100%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培养建、下派建等方式组建党组织,不断提高党组织组建率。

4、狠抓企业党组织班子建设。(1)坚持标准,立足内选,重视选拔企业中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懂经营管理、有群众基础、善于协调各方面关系的优秀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2)企业主是党员的由企业主兼任。(3)规模较大、党员较多的企业,鼓励配备专职书记或副书记。(4)企业没有合适人选的,由上级党组织委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兼任。(5)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人员纳入企业管理人员行列。(6)企业无正当理由不得解聘党务工作人员,解聘或辞退应事先请示上级党组织同意。

5、注重企业党员队伍建设。(1)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继续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注重培养发展经营骨干、技术骨干、管理骨干、高知识层次人员及一线优秀员工,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党员队伍。(2)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三找”活动,引导、鼓励流动党员亮明身份。(3)开展“把企业生产经营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生产经营技术骨干、把党员生产经营技术骨干培养成企业管理人才”的“三培养”活动,提高党员素质。

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各级组织部门和非公企业党工委要高度重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将专业技术人员纳入人才队伍实行统一管理。积极协调职称评定部门,为专业技术人员评聘职称。协调企业党组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管好人才,发挥人才作用。(2)非公企业要有发展规划,引进高学历人才,外聘中高级职称人员,建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7、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结合企业特点,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党组织生活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工作制度等,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

三、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

8、宣传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通过板报、厂报厂刊、局域网、编印资料、举办形势报告会等形式,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9、开展党组织活动。正确把握开展党组织活动的原则,坚持以“分散、小型、业余”为主,采取灵活多样、实际有效的方式方法开展活动,处理好发挥党组织作用与尊重业主经营自主权的关系,做到参与不干预,配合不迁就,监督不滞后,引导不强制;处理好开展党的活动与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关系,把党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寓于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之中;处理好教育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和为企业健康发展做贡献的关系,使党组织活动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企业所接受,为党员所欢迎,为群众所拥护。开展争创“五个好”党组织、创建党建示范点等活动,引导党员员工展示积极、健康、向上的一面,不断增强党的工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10、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以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支持群团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扩大党的影响、推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积极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党员群众欢迎的文化娱乐活动,把党员和职工的智慧力量凝聚到企业发展上来,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活力。积极培育团队理念和企业文化,引导企业树立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形成富有特色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

12、营造发展环境。(1)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规模较大、党建工作好的非公有制企业,从政策、项目、人才、资金上给予倾斜。(2)党组织立足企业发展,配合业主积极开展工作,畅通员工与经营管理层的沟通渠道,及时反映和帮助解决员工关心的实际问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企业内部稳定。(3)企业党组织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和政府职能部门反映企业的合理要求,协调企业与金融部门之间的关系,畅通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13、健全非公企业党工委机构。进一步充实各级非公企业党工委领导班子,增补工商局领导班子成员为工委副书记,设一名专职副书记。州非公企业党工委下设一室三科:办公室、组工科、宣教科和联络科,均为正科级建制,设正副科长(主任)各1名,科员职数根据工作需要设定,干部从州工商局现有人员中调剂配备。各县(市)非公企业党工委内设机构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干部从工商局抽调。

14、强化党务知识培训。继续抓好非公企业党工委干部、党建工作指导员和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培训工作,积极依托各级党校, 结合“三培养”活动,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组织举办党建理论知识、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等培训班,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者队伍,切实提高他们开展党建工作和促进企业发展的能力。

15、加大干部交流力度。畅通非公企业党工委优秀党务工作者到地方有关部门交流任职的渠道。对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好,积极投身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优秀党务干部,与州、县(市)其他党政部门干部统筹考虑,提拔交流使用,激发非公企业党工委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16、健全激励保障机制。(1)按照省委发„2008‟38号和州委发„2008‟50号文件精神,州、县(市)两级非公企业党工委和党建工作站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保障,纳入财政预算。(2)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每年年初由企业党组织编制预算,按照职工工资总额5‰在税前计提。(3)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仍有困难的,可采取上级党组织从党费中补助一部分、企业支持一部分等办法予以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交纳的党费全额返还。(4)非公企业党工委协调推荐非公有制企业主、优秀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对工作经验丰富、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接近退休的党建工作指导员,放宽退休年限。(6)表彰奖励企业中涌现出的党性强、技术高、业绩好的优秀党员员工。

17、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各级党委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整体规划和年终党建目标责任考核管理,统一安排部署,统一督促检查,统一考核评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非公企业党工委督查指导、基层党建工作站具体实施,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建立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州、县(市)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户非公有制企业,加强调研指导,努力把联系点建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示范点。

18、加强督促检查。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非公企业党工委制定党建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加强检查指导,狠抓督促落实。进一步探索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途径,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工作中的新经验,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努力推动全州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上一篇:发挥老同志作用的建议下一篇:非公企业党支部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