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发挥党代表的作用

2024-04-29

切实发挥党代表的作用(通用8篇)

篇1:切实发挥党代表的作用

尊敬的党组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具体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领域,《决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这一鲜明思路,体现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也契合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充分释放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中国经济今天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在国际比较中,我国刚刚跨入中等收入国家门槛,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追赶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保持必要的发展速度,不断提高发展水平。从国内形势看,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要靠发展,消除贫困要靠发展,推进社会建设要靠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也要靠发展。这就客观地要求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收入分配、垄断行业、民间投资、政府职能、公共财政等方面的改革亟待深入推进,如何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改革先易后难,更要攻坚克难;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指明了继续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在全面改革中战略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与“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两种表述,实际上都强调了经济体制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战略地位,也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改革作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动力之源的新思路。市场经济制度是人类创造的一个伟大文明成果,它使市场微观主体在宏观制度规则的轨道上高效运行、自主创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市场经济的共性。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比市场经济制度更为高效配置经济资源的新方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其中最主要的标志,是目前中国的绝大多数实物产品都已成为可以在市场充分流通的商品,它们的价格基本上由市场供需形成。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现代市场经济是一个转型过程,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应该说,这一问题仍然是亟待攻克的现实课题。在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经济改革的这一递进,必将进一步突破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不竭动力。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明确了改革先易后难的推动路径。我国渐进式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第一,改革首先在经济领域取得突破,对其他领域的体制改革产生“倒逼机制”,从而带动系统性改革。近几年,我国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利率市场化、营改增推开、小微企业免税、铁路政企分开、自由贸易试验等等方面,特别是在一些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领域推进改革,促使政治、社会等领域配套改革跟进,改革由此由浅入深、由点扩面。第二,经济改革使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让世人瞩目的空前高度,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就为全面改革提供了较为雄厚物质基础,从而使改革成本的支付有了必要保障;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因此首先在经济领域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就保证了全面改革的经济基础更加牢固,有利于开启更高层面的全面改革。十八大以来,一些重点经济领域改革坚定地向前推进,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经验,也显现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索引作用,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谐社会、先进文化、生态文明。经济体制改革发挥探路和示范作用,也必将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发挥牵引和拉动作用。

《决定》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方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科学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我们应深入领会《决定》的宏观战略部署,结合安徽实际贯彻落实,以经济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全面改革的牵引作用,全面而充分地释放新的“改革红利”。

汇报人:xiexiebang

篇2:切实发挥党代表的作用

一、提高综合素质,让委员有履职之力。组织委员学习,及时了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情况,不断提高委员的政策理论水平、科学思维能力和参政议政本领。积极进行专项教育,使委员了解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政协委员在人民政协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懂得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责任,要享受政治荣誉更要承担社会责任,要做好本职工作更要履行好委员职责,努力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体现政协委员的自身价值,从而使广大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

二、搭建履职平台,让委员有履职之地。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创建委员工作活动组等的履职平台,使各方面的委员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履职阵地,进一步增强了政协委员的归属感,委员履职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组织开展联欢联谊、座谈交流、议政建言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政协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激发了政协组织的整体活力,凝聚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

三、创新活动形式,让委员有履职之机。不断创新委员活动形式,努力创造委员发挥主体作用的机会。采取定期活动与不定期活动相结合、一般活动与特色活动相结合、内部交流与外出联谊相结合、履行委员职责与丰富文娱生活相结合等形式,积极开 1

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履职活动的灵活性。聚焦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提案办理、专题调研、行风监督,采取小组视察、联合视察、界别调研、专题调研、“请进来交流”、“走出去取经”以及座谈、问卷等形式,广泛深入调研,进一步增强了履职活动的多样性。此外,积极组织专题协商会、委员议政会、政企座谈会、民主评议会等活动,为委员参政议政、献计出力创造更多的机会。

篇3:切实发挥党代表的作用

起初, 我们有些同志只承认“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而不认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认为, 要改变这种现象, 仅要求大家提高认识是不够的, 只有找出科学依据才能统一思想和行动。因此, 我们开展了“切实发挥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作用”的课题研究。

一、科学认识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一) 企业文化是什么。

外国学者威廉·大卫认为, 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构成, 还包括公司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国资委《意见》给出的定义是:“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为核心, 凝聚、激励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 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研究表明, 应从两个层面界定企业文化:广义的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管理制度和外在形象;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二) 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1990年,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 并提出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标准:必须为市场所认可、必须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必须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在国内, 北大张维迎教授的说法传播较广:“核心竞争力建立在企业资源有效整合的基础之上, 这些有形、无形的资源要变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必须具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偷不去’, 即不可模仿性。二是‘买不来’, 即不可交易性。三是‘拆不开’, 即资源的互补性。四是‘带不走’, 即资源的企业归属性。五是‘溜不掉’, 即资源的延续性。”我们认为两种说法都可取。

(三)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国外文献中仅有一些相关研究。沙因对领导与企业文化关系的系统研究认为:“文化是企业创始人、领导人, 企业制度的建立者和社会建筑师的创业活动的结果。”国内学者管益忻认为:“核心能力的本质是核心价值观, 而后者是最高境界。”国资委《意见》指出:“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资委在“企业文化”之前加了一个限定词:“先进的”, 这表明并非所有的企业文化都属于企业核心竞争力, 只有“先进的”企业文化才是。这一点, 对于认清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至关重要。我们认为: (1)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或者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企业精神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 (3) 只有先进的、优秀的企业文化, 才能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4) 要从战略层面, 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高度来从事企业文化建设。

二、正确把握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支点”

仅仅认清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是不够的, 还必须探讨“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也就是如何把握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支点”。

(一)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科特等人认为, 有三种类型的企业文化可以对经营绩效产生作用, 分别是:强力型的、策略合理型的、灵活适应型的。彭灵顿的研究也表明, “引人注目文化”是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文化。马奎特等人关于变革管理的研究表明, 关键是要建立一种“业绩文化”。由此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体系, 各要素在企业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只有核心要素才能发挥核心竞争力作用。这些特定类型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体系中的核心要素, 就是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支点”。

(二) 企业文化与公司能力结构“树型图”。

王吉鹏把企业文化划分为形象、制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四个层次, 并用“树型”来描述相互间的关系: (1) 价值观是根; (2) 行为规范是枝丫; (3) 制度是树干和树皮; (4) 形象是叶子、花和果。而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者也是用“树型”解释其概念, 认为:多元化公司就像一棵大树, 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 分枝是业务单元, 树叶、花、果是最终产品, 而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根就是核心竞争力。

(三) 关键论点:

在谈及“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具有核心竞争力作用”等概念时, 必须从狭义上理解其中的“企业文化”一词, 特指企业共有的价值观, 尤其是企业精神或核心价值观。

三、有效发挥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杠杆”作用

认清二者关系, 把握“支点”, 接下来就是采取什么方法才能切实发挥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作用这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体会到, 从企业文化的形成, 到核心竞争力作用的发挥, 并不是直接的、单线的, 而是要通过一个由多环节构成的思维/行为链。只有在思维/行为链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做出努力, 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作用才能切实发挥出来。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有效发挥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杠杆’作用”。

(一) 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丹尼尔提出了将企业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合二为一的方法, 以强化企业的文化竞争优势, 并将这种方法称之为“3C”:文化、沟通、能力。从思维/行为链角度可归结为:企业文化形成——管理者与员工的全面沟通——管理者和员工能力的提升——企业文化竞争力的发挥。吴文盛系统地探讨了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 他认为:核心价值观通过整合作用形成企业文化力, 企业文化力通过影响企业的商业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体现为具体的竞争力。从思维/行为链角度可归结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传播——企业文化力的形成——商业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最终实现。

(二) 我们的思维/行为链理论模型。

在实践中, 我们也创出了一个思维/行为链理论模型: (1) 、从企业文化形成, 到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发挥, 是一个由多环节、多因素构成的过程, 而不是直接的单线关系。 (2) 、这个过程中的起点是总体战略与企业文化的形成, 主要环节包括:总体战略与企业文化的传播, 管理者与员工的学习培训活动, 公司组织的模范人物表彰活动, 管理制度建设与组织机构调整, 管理者和员工行为方式的改变, 新的思维/行为方式形成并体现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 终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作用的发挥。 (3) 、这个过程中的主要因素是人, 即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还有其它因素, 如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信息传播手段、各类组织活动等, 也在这个过程中占有不同地位, 发挥不同作用。 (4) 、在理论上, 我们把思维/行为链描述成一个经历多环节而结束的过程。但在实践中, 多环节往往是同时进行的, 多因素也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通过上述研究, 我们澄清了“切实发挥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理论问题, 形成了明确的总体工作思路:一是要科学认识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为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作用的发挥提供思想准备、理论指导和观念支持;二是要牢牢把握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这样有效发挥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才有“支点”;三是要牢牢把握有效发挥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杠杆”, 即从企业文化到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由多环节构成的思维/行为链, 必须努力做好其中每个环节的工作, 才能切实发挥好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作用。

篇4:切实发挥党员在国企中的作用

国有企业影响党员作用发挥的主要问题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国有企业的显著优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有企业先后涌现出了以王进喜、郭明义、王启民、李新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他们是我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一是缺少有效的平台和载体。党组织活动与生产经营结合不紧密,形式僵化呆板,创新不够,参与度低,缺乏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二是缺少有效的考核激励。对党员评价没有形成动态机制,民主评议党员流于形式,对不合格党员认定标准不统一,没有真正体现党员与群众不同。典型选树、宣传不到位,对问题党员处理不及时,影响其他人的积极性。三是党支部工作制度执行不到位。三会一课制度执行落实不够好,发展党员制度执行不严格,组织生活不严肃,参政议政机会少。四是党员培养教育不到位。培养教育内容不丰富,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形式单一,以会代训、说教灌输的多,针对性不强。此外,如极个别党员群众观念差、党员意识不强,混同于群众,表率作用不明显,等等,尽管这些问题只是出现在少数党员之中,但处理不好危害极大。它不仅影响党员的良好形象,而且会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而影响到企业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影响党员作用发挥问题产生的原因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通过分析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相对低效。有的企业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过多注重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对新形势下的党员管理工作深入研究不够,一味效仿西方的管理方式,没有真正地把党员看作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力量。党组织的职能定位和党组织书记的角色定位不明确,部分书记岗位成了安置性岗位,党务工作者力量不足、工作水平不高、热情低。二是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没有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而创新发展。没有根据组织机构的变化、生产运行模式的调整,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素质的变化以及新常态下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而改变。如生产企业的管理层级是经营层→车间→班组→员工,没有明确党员的角色,缺少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三是社会因素对党员作用的发挥产生负面影响。社会不良风气对部分党员的侵蚀,思想观念受到非主流思潮的影响,甚至有些人对“大公无私”和“无私奉献”产生了质疑,认为这与市场规则中关于等价交换的原则不吻合。四是少数党员能力素质与企业对员工的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企业发展需要党员既要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又要有带领职工群众迎接挑战、开拓进取、善于经营的实际本领。但有些党员由于没有适时提升素质和能力,对胜任岗位都很吃力,模范带头作用就更得不到体现。

发挥党员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发挥企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在切实找准问题的基础上,以党员思想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促进党员学技术、强素质、提高发挥作用的实际本领为起点,以健全制度、理顺关系、强化管理为基本手段,逐步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和完善的运行机制。

一是要坚持创新,搭建党员作用发挥的载体平台。要有持续改进的创新思维,发挥传统制度载体作用,让老办法常用常新。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将十八大后一些新要求、新制度进行转化,适应新形势。要有实事求是的创新思维,不能为创新而创新,不能脱离企业的实际,更不能盲目效仿。

二是要做好融合,实现与经营管理活动的同频共振。在思想上融合,党政同心,工作同力、目标同向。在体系上融合,要将党员教育管理纳入企业管理体系,一同规划,协调推进,一并考核。在方法上融合,树立跨界思维,借鉴目标管理、绩效管理、积分制管理等方式方法,促进党员作用发挥。

三是要注重实效,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做到持之以恒,强化党员思想教育,抓好党员业务培训都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搞短期行为和阶段性活动;要坚持标准,对于长期不发挥作用或发挥作用不好的党员,要采取组织措施给予适当处理;要有务实作风,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促进党员在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实际工作中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胡 正)

篇5:切实发挥人大在依法治州中的作用

提升能力

依法履职

切实发挥人大在依法治州中的作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西双版纳州人大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推进依法治州中担负着重要职责。西双版纳州人大常委会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强化责任、提升能力、依法履职,切实发挥人大在依法治州中的作用。

强化责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历届中央全会中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会议主题, 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加强人大监督制度建设等要求,这对新时期的人大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学习贯彻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州人大常委会按照中央、省委和州委的部署,在学习全会精神上求先行,增强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学习全会精神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实。全会召开后,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职工及时通过电视、报纸、文件等渠

—1 —

道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州人大常委会会议对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了专门部署,常委会机关也及时召开干部职工大会,认真组织学习传达全会精神,并全文学习了《决定》。在集中组织学习的基础上,常委会机关将继续组织形式多样的系列学习活动,安排部署“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人大工作怎么干”学习讨论,重点把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结合起来,与学习总书记在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努力在把握重点、要义和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使全会精神深化在头脑中、贯彻在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成效上。

提升能力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已经确立,法治建设进入了“新常态”,州人大常委会着力健全和完善人大工作机制,加强人大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依法履职的能力。

一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人大机关建设,不断强化人大制度建设,提高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二是把学习贯彻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2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保障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宪法等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全面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职的能力。

三是加大对立法类人才的培养选拔力度,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大工作队伍,为更好发挥人大在法治西双版纳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四是始终把“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融入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全过程,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政治意识、纪律意识、担当意识、实干意识和团结意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党风廉政相关规定,认真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措施,巩固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树立起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风清气正、干净干事的良好形象,营造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良好环境。

五是加强人大理论和工作研究,认真研究加强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意见,重点研究州人大常委会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和推进依法治州的举措。

依法履职

在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提升履职能力的基础上,州人大常委会将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人大制度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全面推进法治西双版纳建设的强大动力,坚持

—3 —

正确方向、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把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作为重要任务,依法行使职权、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宪法的实施和监督。增强宪法意识,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维护宪法权威,积极开展宪法教育活动,认真实施宪法宣誓制度,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宪法的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是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坚持立法先行,着眼于完善法律体系,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完善立法体制机制,认真研究健全立法前评估、立法后评估、法规草案征求意见、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等制度,完善由人大机关主导、有关部门和方面共同参加的立法工作机制,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机制。把握立法主动权,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认真贯彻执行《立法法》和《州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规则》,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是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认真贯彻执行《监督法》,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认真研究完善“一府两院”接受人大监督、政府重大决策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的制度,“一府两院”领导向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 —4 — 作报告、到会听取人大常委会联组会议相关审议意见并回答询问的机制和加强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向人大常委会提交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办法等制度机制。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一府两院”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监督工作真正有威、有为、有效;

四是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积极探索研究完善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严格执行人事任免工作制度和程序,加强对选举、任命人员的监督;

五是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工作。认真研究强化代表联络机构、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意见,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创新人大代表工作,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立足人大代表职权,进一步明确和发挥人大代表在依法治州中的作用,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依法维护人大代表的权益。

篇6:切实发挥党代表的作用

(2010 年 9 月 26 日)

洛湛铁路贺州段全长130公里,有隧道17座、桥梁60座、涵洞167个,设区段站1个,中间站7个,2004年12月开工建设,2009年9月通车运营。五年多来,贺州市坚持要求全市各级铁路护路联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年至少要参加一次有关护路工作会议,看望一次在岗护路队员,联系一个铁路沿线乡镇(街道),考察一个护路村(社区、学校)或平安路段建设情况,过问和指导本部门开展一次护路工作,提出一条合理化护路联防工作建议。通过开展“六个一”活动,促使各成员单位较好发挥职能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协调联动、携手共建平安铁路的良好局面。主要做法是:

一、抓基础,细化活动内容

为确保“六个一”活动顺利开展,我们要求各成员单位把“帮、宣、排、联、建、创”作为具体内容,围绕“六个字”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着力解决洛湛铁路贺州段护路基础不够牢固等问题。

帮。帮扶乡镇、村级建立健全护路组织建设。市级护路联防组织每个成员单位包一个乡镇、一个村;县(区)、乡镇护路联防组织各成员单位包一个村、一个站或学校,帮助基层组织建立健全护路组织,解决办公桌椅、电脑、通信等办公用品及活动经费短缺问题,确保工作正常开展。市财政局通过调研,了解到联系点白沙镇护路经费不足,即想方设法给他们调剂了5000元。市民政局给联系点信都镇的会灵村护路队员送去价值近千元的棉衣、宣传资料。五年来,市、县(区)成员单位投入铁路联系点财物折款14.08万元。

宣。铁路沿线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知路、爱路、护路,共建平安铁路”宣传教育,营造氛围,增强群众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市、县(区)做到每年组织一次铁路护路法制知识宣传周,在广场、圩镇开展铁路知识咨询,以“聚焦洛湛线”为主题组织大量稿件在贺州市电视台、贺州日报广泛报道。印发《致铁路沿线人民群众、中小学生的公开信》;编印“铁路安全常识”、“严禁拆盗、收购铁路器材规定”等宣传资料,分发到沿线每个家庭、学生、废品收购站点。几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走进洛湛线,共筑平安路”、“千里洛湛线,平安伴我行”文艺演出宣传活动;在2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同护铁路”宣传教育,达到“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片村寨,保一线平安”的效果。

排。指导、帮助基层开展排查涉路矛盾纠纷、突出治安问题。做到村级每半月一排查、乡镇每月一排查,使征地、拆迁、施工临时用地补偿和影响群众出行难、涵洞积水、农田断水问题得到及时反映和解决。五年来,全市共排查出涉及铁路的矛盾纠纷1178件,调结1105件,占93.8%;由于排查化解工作到位,没有发生群体性阻工、断道事件。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马金玲深入护路工作联系点两安瑶族乡检查指导贵广大铁路建设征地拆迁工作时,针对征地拆迁遇到的问题,提出“分片包干、分工负责、先易后难、逐户落实”工作措施。由于指导到位、方法得当,当地绝大数拆迁户与主动与政府签订征地拆迁协议。市公安局副局长曹来顺在联系点黄田镇了解到该镇长龙村行人涵洞长期积水,影响2万多村民学生出行难问题,及时协调铁路建设单位,使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联。各级护路成员单位联点联动。各个成员单位每季度到联系点的乡镇、村指导护路工作,调查研究,看望护路巡防队员。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通过深入护路联系点,了解到护路巡防队员无论是烈日还是恶劣天气都坚持巡查铁路治安,而装备配备不足,及时报告。市政府拨出专款11万元解决了村级巡防队员的雨衣、服装、电筒等必须的装备;县(区)政府拔出4万元经费给予护路队员补助。

建。建章立制,使基层护路组织不断规范化。乡镇、村护路组织在成员单位的指导、支持下普遍建立了工作职责、制度、巡路登记本,责任路段图表等规范上墙,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和宣传教育等工作档案。成员单位根据本部门职责,建立宣判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各项制度,确保护路活动正常开展。五年来,公安机关每年牵头组织铁路沿线治安情况调查,民政部门每年牵头组织对“五残”人员的摸排及与监护人签订治安责任书,护路部门每年牵头组织开展“护路宣传周”、护路文艺演出等大型宣传活动。

创。开展创建平安铁路示范市县、护路安全村活动。成员单位根据上级印发的创建标准指导和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几年来县(区)政府舍得花钱搞创建、买平安,共投入创建经费20万元。

二、抓机制,推动活动开展

为把“六个一”变成自觉行动,我们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起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级铁路护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综治委成立开展“六个一”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长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国强担任,副组长由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担任,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日常工作协调。同时,把“六个一”活动纳入成员单位年度工作考评。由于组织领导和责任考核到位,促使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使“六个一”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主动按照各自职责,切实承担起创建平安铁路的责任。2008年初,市财政局领导深入护路联系点开展调研,了解到护路联防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由市财政局牵头组织到县(区)调研,从而促进各县(区)政府把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据统计,2009年我市、县(区)政府列入财政预算专项护路联防工作经费达27.5万元,表彰奖励经费5.61万元。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进一步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年度县区党委、政府和成员单位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从2008年起,市委、市政府与县(区)和市直成员单位签订了责任书,实行部门包乡镇铁路护路责任制。

二是制订方案,明确任务。各级各部门根据市综治委铁路护路联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入开展铁路护路联防“六个一”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明确护路联系点,结合各自职能制订具体活动方案和工作措施,从时间、人员和经费上做出具体安排,把活动与创建平安铁道紧密结合,确保取得实效。

三是分类指导、强化督导。市铁路护路联防工作领导小组从成员单位抽人组成检查督导组,每年对“六个一”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和年终考评。在督查的内容上,着重检查单位和部门领导是否亲自参加活动动员部署,是否主持制定联系工作计划和参与具体联系活动,是否协调和帮助解决联系点在护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等;在检查的方法上,实行分组交叉检查,既到成员单位检查,又到成员单位的护路联系点检查,力求掌握真实情况,防止弄虚作假。通过检查督查,发现部分成员单位在开展“六个一”活动中存在深入基层时间、次数不够,联络员参与多、领导参与少,讲的多,指导少等问题,并与成员单位协商,及时研究协调解决。

四是严格考评、兑现奖惩。我们把“六个一”活动的开展情况同成员单位综治目标管理、第一责任人的年度工作政绩考核、政治荣誉、机关效能奖金等级、晋职、晋级挂钩,该否决的否决。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全市铁路护路联防工作表现突出的3个乡镇,8个单位和14名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去年,有7个行政村护路工作成绩突出,被自治区护路办授予“广西铁路护路安全村”称号。对治安问题较多、整治效果不明显的东水村,取消其综治工作评先资格。

三、抓示范,培育活动典型

在护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六个一”活动,对在贺州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为全面推开这项活动,我们采取“培育典型、示范引路”的工作方法。从活动一开始,我们就把市综治办、财政局、武警支队列为先行单位,选择护路工作处于全市中等水平的白沙镇、望高镇、贺街镇作为工作试点,指派专人负责,具体指导,取得经验后及时推广。各县(区)也都层层抓重点、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对活动抓得松,联系点工作滞后或问题较多的单位,请其主要领导在领导小组会议说明原因,市护路办实行跟踪促其整改。在成员单位和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三个乡镇的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其经验不但在市里推广,而且也得到自治区护路办的较高评价。去年五月,全区护路办主任会议和“创建平安洛湛线,构建和谐路地情”暨“平安铁路与我同行”广西青少年护路宣传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先后在贺州举行。在会议和活动期间,我市有3个乡镇、2个村、2所学校列为会议现场观摩点,有5个单位作了经验介绍。全市铁路护路联防工作通过自治区综治委护路工作考核验收,获得“优秀”等级。

切实发挥铁路护路联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作用

洛湛铁路贺州段全长

130公里,有隧道17座、桥梁60座、涵洞167个,设区段站1个,中间站7个,2004年12月开工建设,2009年9月通车运营。五年多来,贺州市坚持要求全市各级铁路护路联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年至少要参加一次有关护路工作会议,看望一次在岗护路队员,联系一个铁路沿线乡镇(街道),考察一个护路村(社区、学校)或平安路段建设情况,过问和指导本部门开展一次护路工作,提出一条合理化护路联防工作建议。通过开展“六个一”活动,促使各成员单位较好发挥职能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协调联动、携手共建平安铁路的良好局面。主要做法是:

一、抓基础,细化活动内容

为确保“六个一”活动顺利开展,我们要求各成员单位把“帮、宣、排、联、建、创”作为具体内容,围绕“六个字”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着力解决洛湛铁路贺州段护路基础不够牢固等问题。

帮。帮扶乡镇、村级建立健全护路组织建设。市级护路联防组织每个成员单位包一个乡镇、一个村;县(区)、乡镇护路联防组织各成员单位包一个村、一个站或学校,帮助基层组织建立健全护路组织,解决办公桌椅、电脑、通信等办公用品及活动经费短缺问题,确保工作正常开展。市财政局通过调研,了解到联系点白沙镇护路经费不足,即想方设法给他们调剂了5000元。市民政局给联系点信都镇的会灵村护路队员送去价值近千元的棉衣、宣传资料。五年来,市、县(区)成员单位投入铁路联系点财物折款14.08万元。

宣。铁路沿线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知路、爱路、护路,共建平安铁路”宣传教育,营造氛围,增强群众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市、县(区)做到每年组织一次铁路护路法制知识宣传周,在广场、圩镇开展铁路知识咨询,以“聚焦洛湛线”为主题组织大量稿件在贺州市电视台、贺州日报广泛报道。印发《致铁路沿线人民群众、中小学生的公开信》;编印“铁路安全常识”、“严禁拆盗、收购铁路器材规定”等宣传资料,分发到沿线每个家庭、学生、废品收购站点。几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走进洛湛线,共筑平安路”、“千里洛湛线,平安伴我行”文艺演出宣传活动;在2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同护铁路”宣传教育,达到“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片村寨,保一线平安”的效果。

排。指导、帮助基层开展排查涉路矛盾纠纷、突出治安问题。做到村级每半月一排查、乡镇每月一排查,使征地、拆迁、施工临时用地补偿和影响群众出行难、涵洞积水、农田断水问题得到及时反映和解决。五年来,全市共排查出涉及铁路的矛盾纠纷1178件,调结1105件,占93.8%;由于排查化解工作到位,没有发生群体性阻工、断道事件。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马金玲深入护路工作联系点两安瑶族乡检查指导贵广大铁路建设征地拆迁工作时,针对征地拆迁遇到的问题,提出“分片包干、分工负责、先易后难、逐户落实”工作措施。由于指导到位、方法得当,当地绝大数拆迁户与主动与政府签订征地拆迁协议。市公安局副局长曹来顺在联系点黄田镇了解到该镇长龙村行人涵洞长期积水,影响2万多村民学生出行难问题,及时协调铁路建设单位,使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联。各级护路成员单位联点联动。各个成员单位每季度到联系点的乡镇、村指导护路工作,调查研究,看望护路巡防队员。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通过深入护路联系点,了解到护路巡防队员无论是烈日还是恶劣天气都坚持巡查铁路治安,而装备配备不足,及时报告。市政府拨出专款11万元解决了村级巡防队员的雨衣、服装、电筒等必须的装备;县(区)政府拔出4万元经费给予护路队员补助。

建。建章立制,使基层护路组织不断规范化。乡镇、村护路组织在成员单位的指导、支持下普遍建立了工作职责、制度、巡路登记本,责任路段图表等规范上墙,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和宣传教育等工作档案。成员单位根据本部门职责,建立宣判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各项制度,确保护路活动正常开展。五年来,公安机关每年牵头组织铁路沿线治安情况调查,民政部门每年牵头组织对“五残”人员的摸排及与监护人签订治安责任书,护路部门每年牵头组织开展“护路宣传周”、护路文艺演出等大型宣传活动。

创。开展创建平安铁路示范市县、护路安全村活动。成员单位根据上级印发的创建标准指导和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几年来县(区)政府舍得花钱搞创建、买平安,共投入创建经费20万元。

二、抓机制,推动活动开展

为把“六个一”变成自觉行动,我们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起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级铁路护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综治委成立开展“六个一”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长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国强担任,副组长由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担任,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和日常工作协调。同时,把“六个一”活动纳入成员单位年度工作考评。由于组织领导和责任考核到位,促使各成员单位高度重视,使“六个一”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主动按照各自职责,切实承担起创建平安铁路的责任。2008年初,市财政局领导深入护路联系点开展调研,了解到护路联防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由市财政局牵头组织到县(区)调研,从而促进各县(区)政府把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据统计,2009年我市、县(区)政府列入财政预算专项护路联防工作经费达27.5万元,表彰奖励经费5.61万元。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进一步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年度县区党委、政府和成员单位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从2008年起,市委、市政府与县(区)和市直成员单位签订了责任书,实行部门包乡镇铁路护路责任制。

二是制订方案,明确任务。各级各部门根据市综治委铁路护路联防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入开展铁路护路联防“六个一”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明确护路联系点,结合各自职能制订具体活动方案和工作措施,从时间、人员和经费上做出具体安排,把活动与创建平安铁道紧密结合,确保取得实效。

三是分类指导、强化督导。市铁路护路联防工作领导小组从成员单位抽人组成检查督导组,每年对“六个一”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和年终考评。在督查的内容上,着重检查单位和部门领导是否亲自参加活动动员部署,是否主持制定联系工作计划和参与具体联系活动,是否协调和帮助解决联系点在护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等;在检查的方法上,实行分组交叉检查,既到成员单位检查,又到成员单位的护路联系点检查,力求掌握真实情况,防止弄虚作假。通过检查督查,发现部分成员单位在开展“六个一”活动中存在深入基层时间、次数不够,联络员参与多、领导参与少,讲的多,指导少等问题,并与成员单位协商,及时研究协调解决。

四是严格考评、兑现奖惩。我们把“六个一”活动的开展情况同成员单位综治目标管理、第一责任人的年度工作政绩考核、政治荣誉、机关效能奖金等级、晋职、晋级挂钩,该否决的否决。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全市铁路护路联防工作表现突出的3个乡镇,8个单位和14名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去年,有7个行政村护路工作成绩突出,被自治区护路办授予“广西铁路护路安全村”称号。对治安问题较多、整治效果不明显的东水村,取消其综治工作评先资格。

三、抓示范,培育活动典型

篇7:切实发挥党代表的作用

杨汉军同志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不仅是组工干部的榜样,更是党员干部的一面旗帜,他的崇高思想和模范事迹,生动诠释和践行了“两学一做”,我们要向杨汉军同志学习,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

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杨汉军同志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位,坚定理想信念,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学思践悟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工干部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必修课,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利益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毫不含糊,自觉为党分忧、对党忠诚。

学习他心中有民、无私奉献的担当精神。“任其职、尽其责,在其位、谋其政”,杨汉军同志曾随代表团10天行程1.8万公里,参加24场公务活动和人才座谈会,他设计的“狮子型”干部大调研,先后为武汉几大工程引进309名储备干部,他深入居民社区,关心群众大事小情,一心一意做实事。组工干部要把“奉献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舍身忘我的工作热情为群众谋福祉。

学习他慎权律己、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杨汉军同志在长期的工作中正确对待人民给予的权力,他身处高位,时刻秉持敬畏之道,在干部管理工作中,不以权谋私而是依法用权,他常以“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自警,从没有因家庭困难向组织张口,组工干部也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做到心存敬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让我们以杨汉军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做优秀组工干部!

篇8:切实发挥党代表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建学习小组, 通过合作与交流从事学习活动,从而获得新知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活动,它涵盖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主动参与、善于合作、 乐于探究,这是新一轮课改所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新时代的产物,是一种新颖且高效的学习方式,势必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比较自由、开放, 加上班级学生多且层次不一,教师稍微调控不当,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要切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勤奋学习、乐于读书、积极好问、精细思考”等,形成了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为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1.教师制定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有了预习、自学的目标和方向

学生知道上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检测预习情况,为了在同学面前不丢面子,为了给小组争得荣誉,他们课前一定会下工夫,掌握最基本知识点,为课上的检测做出较充分的准备, 这种方式也无形中督促着学生的自学。另外,教师在找各组代表到黑板展示时,此环节要给学困生机会,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乐于学习。

2.导学案中题目的编订既要能引起学生兴趣,又要有思考价值

题目的编订要有一定梯度和递进关系,让大部分学生都会有思路而且也很感兴趣,不会觉得题目无从下手或很枯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是永远的动力,这些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些情感因素,在题目的选择和编制上花大力气,做到精心而大胆,有利于学生思考并促进学生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3.教师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学习的任务

在学生课前预习先做的题目设计上,要求会解的、没有问题的学生可直接写出答案,而不会解的同学必须提出问题,说明哪个关键点突破不了,这种做法与常规的课前练习不同,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一定有不会做的同学,这部分同学更需要我们积极引导,那教师就可以通过“质疑”这种方式来促进这部分同学思考,这样我们不仅解决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差异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

(二)培养学生在课上的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学生在课前有效的自学,让教师上课就有了良好的教学起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或学生无法达到的高度都不必再浪费时间,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生生互动解决,教师适时引导解惑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明确学习任务———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反馈结果。这里以《陈涉世家》第一课时为例谈谈小组合作学习过程。

1.启发引导,教给学生合作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老师应该交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此时,教师重在提出预习的问题,教给合作的方法,提供给学生打开合作学习之门的钥匙,学生则重在独立学习思考,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做好必要的学习准备。

2.师生共同确定学习任务

教师明确大纲要求的同时突出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学生依据预习和课后练习题,共同制定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在共同确定学习目标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本课的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陈涉世家》这篇课文是文言文,根据课程特点确立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自主学习,合作解疑,疏通文义,分类积累

3.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学习

⑴自主学习。学生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解的词句标出。

⑵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解决组内存疑,仍无法解决的疑难词句交全班共同解决,教师点拨,注重文言今译的指导。

⑶分类积累。教师在小组讨论、学习前提出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自学;组内交流方式要多样化,主要方式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指定发言式、组内自由发言;全班交流。让学生相互检查,彼此互补,从同伴那里迅速得到高质量的矫正帮助,而教师则针对各小组的目标掌握情况、互助情况等做出鼓励性评价。

4.复习巩固阶段以确认目标的达成

这一阶段,学生将对照课堂开始时师生共同制定的学习目标,看一看是否完成目标。同时通过练习,检测自己是否完成目标。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处理好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建立在个人努力独立学习的基础上才能有成效。在合作学习之前应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组员探讨、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做就避免了只有好学生动口、动手,困难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的现象。合作学习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思考、进步的机会。

2.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的内容要有价值,避免走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合作学习”而合作,要的不是简单的形式,而是深入的探究。这就要求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的价值。既无针对性也没有目的性的小组合作,必定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甚至会趁机聊天,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所要体现的新理念。

3.小组合作学习是否适度

教师是不是每堂课都要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呢?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要避免造成课堂上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走过场,或者说流于形式。教师要注意营造自由自在的学习氛围,控制讨论的局面,如讨论中是否有人进行人身攻击,是否有人垄断发言权而有的人却一言不发,是否有人窃窃私语,教师要在巡视及参与中“察言观色”,及时调控。

上一篇:初中生汤姆索亚历险记600字读后感下一篇:农民工工资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