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疗效观察

2022-09-10

乳腺肿瘤的传统手术方法为乳房放射状切口切除瘤体, 其缺点是缺乏美容效果, 往往破坏乳房形态, 若切除多发性肿瘤则遗留多处瘢痕, 可造成两侧乳房不对称。我科采用环乳晕切口的术式切除乳腺良性肿瘤, 收到了良好的美容和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择病例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20例, 全部为女性;年龄19~53岁, 平均 (39±8) 岁。根据症状及体征、体格检查、乳腺B超、乳腺钼靶摄片, 诊断为乳腺良性肿瘤。

1.2 一般资料

其中6例为乳腺囊肿, 14例为脂肪瘤, 100例为乳腺纤维腺瘤。肿瘤最大直径50mm, 最小直径4mm;瘤体距乳头距离<1cm者42例, 距离1~3cm者51例, 距离>3cm者27例。

1.3 手术方法

全部采用沿乳晕边缘走向的弧形切口, 沿大乳管走向在皮下脂肪组织与乳腺腺体被膜之间分离皮下筋膜, 用血管钳或艾力斯夹固定切口外侧筋膜, 用血管钳沿乳腺组织表面分离至瘤体部位, 此时即形成一个隧道, 再用缝线将瘤体牵引至直视下分离切除瘤体。将打开的腺体间断缝合, 彻底止血, 经复位后, 皮内缝合或间断缝合乳晕切口。乳房表面用绷带加压包扎24~48h。可嘱患者术后平卧, 于绷带上方加压沙袋。

2 结果

嘱患者6个月后复查, 不适随访。通过体检、电话随访和B超复查以统计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双侧乳房基本对称情况、乳头乳晕感觉情况、切口瘢痕可接受情况, 复发情况, 对手术效果加以综合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3.1 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

乳腺良性肿瘤是女性多发疾病, 最多见的是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性疾病造成的肿块部分可经过中医药的手段消除, 但纤维腺瘤、错构瘤、血管瘤等需要经手术切除治疗, 有学者认为手术治疗乳房良性肿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1]。传统的乳腺肿物切除术的切口常在肿瘤表面与乳晕呈放射状, 优点是暴露清晰便于操作, 缺点是术后在乳房皮肤上留有明显的瘢痕,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女性的乳房外观。如果肿瘤为多发性, 遗留多处瘢痕可造成两侧乳房不对称, 对女性造成心理上和社会关系上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学的人性化, 已经意识到乳房手术中注重美容作用的必要性[2]。我科采用环乳晕切口切除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也是出于以上考虑。

3.2 环乳晕切口的优点

环乳晕切口的最大优点是切口隐蔽, 术后恢复后切口可不被发现。因为皮肤颜色较深, 有皱纹和结节样皮脂腺掩盖, 加之乳晕部位很少出现瘢痕增生, 掩饰隐蔽切口理想。术中将外环作荷包收拢缝合, 减少了切口张力, 既减轻晕周瘢痕形成, 又保证乳晕形态大小稳定, 不致使乳晕扩大变形。采用乳晕边缘环乳晕切口和传统术式一样可涉及乳房任一象限的肿块, 乳晕切口大于乳晕环半周或切口在乳晕外侧缘也不会损害乳头乳晕的感觉, 美容缝合及医用生物胶的应用能进一步减少手术瘢痕的形成。有学者用此术式治疗多例乳腺纤维腺瘤, 认为切除乳房任何象限的肿块, 另有研究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 比较67例采用环乳晕切口手术及65例采用放射状切口手术的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 结果表明环乳晕切口手术明显优于传统的术式。本研究中患者仅有3.3%出现乳头或乳晕感觉异常, 而100%的患者表示瘢痕可接受, 93.3%的患者对术后乳房的形态满意。

3.3 手术适应证

环乳晕切口适用于治疗乳房良性肿瘤, 手术前必须由体格检查、乳腺B超、乳腺钼靶摄片等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肿物细胞学穿刺, 排除乳腺癌诊断。手术中应即时取肿块组织送病理检验, 如诊断为乳腺癌, 应按乳腺癌切除, 如有美观要求可行保乳手术加淋巴结清扫。中老年妇女乳腺肿瘤恶变的几率大, 虽诊断为良性肿瘤, 若且无美容要求, 可选择其他术式, 以免术中病理诊断为乳腺癌临时扩大创口。另外, 笔者认为距离乳头>5.0cm的肿块往往暴露困难, 特别是肿块位置深时, 不适合行环乳晕切口。本研究中所有病例肿块距离乳头都在5cm以下。

4 结语

采用环乳晕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效果良好, 具有明显的美容优势, 但需要注意手术前排除乳腺癌诊断, 掌握手术适应证。

摘要: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我科采用环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20例, 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6个月后复查。结果患者术后切口Ⅰ期愈合90.8%, 双乳基本对称100%, 对瘢痕可接受度100%, 对乳房术后形态满意度93.3%, 发生皮下积液3.3%, 乳头或乳晕感觉异常3.3%, 无1例发生伤口感染, 随访6个月1例复发。结论采用环乳晕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效果良好, 该术式适用于有美容要求的符合适应症的人群。

关键词:环乳晕切口,乳腺良性肿瘤,美容

参考文献

[1] 许怀瑾.乳腺病的诊治[J].中国临床医生, 2008 (2) ∶6.

[2] 赵扬冰, 陈洁.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 2007 (6) ∶6.

上一篇: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研究下一篇:论媒体交互——时光收音机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