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022-09-11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 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开发创新思维, 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 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又该如何实施, 笔者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方面作了一点尝试。

1 传统应试教学结构模式及其弊端

老师:传授知识;典型例题示范;巩固练习;本节小结。

学生:接受考点;接受现有模式;机械模仿;强化记忆。

传统教学结构特点: (1) 教师在教学中是主角;学生是配角。 (2) 在教学中, 教师力求将知识点讲清, 讲透, 让学生记熟。 (3) 选择典型的例题, 分析过程, 然后进行规范的解题示范, 要求学生严格按示范进行反复操练, 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只有做到这些, 才能走进考场。

传统教学结构在应试教学时期曾被教师广泛采用, 在当时也确实取得了许多成功。但随后严重的问题出现了, 许多高校“高分低能”的现象, 相当部分的学生缺少持续发展的学力, 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导致我国许多科研领域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 在这样的形势下, 传统教学结构受到巨大的冲击, 因此调整, 改革教学结构势在必行。

2 教学结构新模式的构建

改革后的教学结构模式的特点: (1) 从形式上打破了教师演戏, 学生看戏的旧格局;彻底改变了教师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2) 教师通过创设切合实际, 难易适中, 又能激发思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 积极地思考、想象;以小组形式共同探讨;教师善于发现分歧, 及时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最后在听取各种意见后, 教师逐个评价, 统一认识。这一环节是新教学结构模式的重点, 灵魂。 (3) 由于这一环节的引入真正体现了教学中: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体现了师与生、生与生之间, 情感、知识、能力多方面进行交流的动态过程;也体现了教学从单向传授知识转变为开发学生智力, 发挥学生潜力, 培养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模式。

3 教学结构模式改革的意义

能构筑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能营造一种平等, 开放, 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情境。课堂中教师努力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消除学生拘谨心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有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积极配合, 能振奋彼此“教”和“学”的情绪, 从而可以增加师生“交互性”,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问题性、探究性、个性化的引导有了时间和空间: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创新教学为前提, 创新教学也正体现在问题性、探究性、个性化三大特征上。课堂教学结构的调整给问题性、探究性、个性化的引导、培养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教师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法。

3.1 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一是问题性

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 是创新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 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讨论, 独立地去发现问题, 抓住问题的实质, 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思维方式, 探求多种求解的途径。例如, 在“骨的成分”一课中, 可首先展出一根能打结的大鱼肋骨和一根正常骨, 造成学生与原有认知的冲突, 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是什么原因使原本坚硬的骨变成这样呢?”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初步推断出可能是这块骨在处理过程中去掉了某些东西。那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这样, 课一开始便引起了学生的探索兴趣, 问题自然也就产生了。可见,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3.2 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二是探究性

创新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 各抒己见, 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的观点和看法。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 总结规律。例如《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中有关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就采用了探究的教学方法。 (1) 先呈现感性材料:泡在盐水中的发蔫萝卜和泡在清水中的硬挺萝卜。然后师生共同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植物吸水和失水的条件是什么? (2)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作出假设;细胞吸水或失水与外界溶液浓度有关;当外界溶液浓度高时, 细胞失水, 反之细胞吸水。 (3) 设计实验, 制定方案。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了很多实验方案, 如有同学设计以下方案: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半杯清水和浓盐水, 再将两块质量相等的新鲜白菜叶柄分别浸入清水和盐水中一段时间, 然后取出称重比较……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现给同组同学, 经小组评议选出科学的、可操作的最佳方案向全班同学展示。 (4) 实验探究:按照小组的最佳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获取数据, 并对比进行分析。 (5)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这节内容经这样处理效果较好,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3 创新教学的特征之三是个性化

没有个性, 就没有创造, 就没有特色。创新教学的课堂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要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学中鼓励学生的“异想天开”;提倡思维的批判性、发散性。例如:在学习《测量固体的密度》时, 布置了:用尽量多的方法测定不规则固体的密度。结果学生提出了七八种正确的实验方案:有最常用的方法——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的密度;有只用天平而不用量筒测固体的密度;也有只用量筒而不用天平测固体的密度;还有既不用量筒, 也不用天平测固体的密度。可见, 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体现。

通过教学结构的改革、调整, 配以富有特色的教学设计, 学生在接受新知的同时, 他们的创新思维习惯与创新思维能力也逐步形成。

4 结语

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我们老师应不断地充实自己, 在“内强素质”上下功夫, 不断拓宽视野。作为科学老师还应具备对与科学有关事物的高度敏感, 善于发现相关事物与课本知识的联系, 并以中学生能理解的形式加以解释与说明, 从而巧妙的将相关事物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使课常上常新。

摘要:本文在阐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后, 提出了优化、改革了的课堂教学结构, 分析论述了创新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这种模式下有了时间和空间。

关键词:初中,科学,培养,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M].2001:1~4.

[2] 化学教学[M].2001:1~4.

上一篇: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交往能力下一篇: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