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2023-02-02

第一篇:七上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五、六课

第五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 第一框 我们的情感世界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情绪的关系;情感的作用;

2、运用多媒体和各种活动创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倡导自主探究、自主交流,认识我们的情感世界。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的情感问题,保持健康、积极、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教学重点:情感与情绪的关系;情感的作用。

教学难点:情感与情绪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视频)

升国旗仪式

想一想:

面对国旗、听着国歌你会有什么想法或什么感受?

提示:自豪、激动……

教师讲述: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关注自己的情感状态,不断创造、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向他人传递情感正能量,会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品味我们的情感世界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丰富的情感

(多媒体显示)

提示: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在书上,与同学分享。

活动一:说一说(多媒体显示活动内容)

问题:(1)你有过以下情感体验吗?在生活中还有那些情感体验?

教师强调:生活中我们因为不同的情境会有着不同的情绪表现。同时作为社会的人,我们需要与他人交往,渴望得到真挚的友谊。我们通过情感来体验生命、体验生活;同时,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分组讨论:

(2)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

②情感与情绪也有区别。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3)阅读教材,归纳情感分类

提示:根据不同层面情感要求分类

教师总结:情感的分类

基础性情感:安全感;高级情感:道德感;正面的体验:爱的情感;负面情感:恐惧感;还有两方面混杂的体验:敬畏感。

目标导学二:情感作用

活动二忆一忆

(1)回顾你的成长经历,让你体验深刻的情感有哪些?

(2)你现在最希望获得哪些情感?你会怎样的方式表达你的情感需要?

教师强调:在社会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例如:我们需要基本的安全感、信任感;我们都渴望得到爱与关怀;我们参与社会事务离不开责任感、胜任感。

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活动三:情景分析

(多媒体显示情景)

情景一

教数学的张老师很严肃,一开始我和一些同学都怕他,可现在我觉得他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前一段时间我生病在家,张老师来看我,给我补课,还给我带来他亲手包的鸡汤,虽然我不喜欢鸡汤,但因为是张老师为我做的,我还是很开心的喝了。现在,数学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每天放学一定先做数学作业,虽然有的题比较难,可我一点儿也不害怕,不懂就去问张老师。

(1)”我“对张老师的情感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学数学有什么影响?

提示:态度转变、对老师的情绪变化

教师总结:我对张老师有害怕到喜欢,我感觉到安全感和信任感等,从而影响我喜欢学习数学。

也就说,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情境二

(1) 为什么钱学森要感谢他的爱人?这种情感对他有什么影响?

提示:音乐给钱教授帮助,让他产生一种愉悦的情感。

教师总结:情感在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它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情境三

在不同时期我对妈妈的需求

(1) 在上面的情境中,“我”对妈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提示:注意不同时期,我们对妈妈的需要不一样,从而产生不同情感。

教师总结:从小时候对妈妈要求到后来关心妈妈。从需要妈妈的爱,到我们爱妈妈,关心妈妈。

让我们知道,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在生活经验的不断扩展中,我们的情感才可能更加丰富、深刻、我们的情怀才可能更加宽广、博大。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让我们学习到情感与情绪不是一样的,它们二者是有联系和区别的。在生活、学习中,我们要利用好情感对我们的作用,培养正面的情感体验,克服负面影响。让丰富的情感世界使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美好。

四、板书设计

丰富的情感——安全感、道德感、爱的情感、恐惧感、敬畏感

我们的情感世界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情感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培养宽广、博大情怀

第二框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教学目标:

1、了解情感如何产生;分析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理解生活中不断创造、传递美好情感体验。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究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正确认识我们在情感中的成长,对正负情感体验。

3、引导学生培养、传递正面情感体验,把握好负面情感体验对生活的影响。保持身心愉悦,逐步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情感产生及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生活中传递正面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图片)

父母与子女

师生关系

朋友关系

教师讲述:我们由于有了父母的爱、老师的爱、朋友的爱使我们快乐中成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在品味情感中成长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体味美好情感

活动一:情景再现

(多媒体显示情景)

情景一

东东喜欢看侦探小说,常常一看就是一夜。有时,他根据故事情节就能够准确的“破案”。他觉得在读侦探小说的过程中有一种快乐的体验。

思考:(1)阅读后,谈谈感想?

提示:老师在教学生涯中充满了回忆。在老师的小盒子里每一个小包都是他对这个学生的爱。

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情境二

七年级(4)班的亮亮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以“成长”为主题的青春仪式。在“向青春献礼”环节,亮亮邀请父母一起分享他成长中难忘的故事。说到动情之处,亮亮情不自禁地与父母相拥而泣。

(2)你如何看待东东和亮亮的情感体验?

提示:东东破案后的快乐体验;亮亮对父母产生情不自禁的感情。

(3)在生活中,你有哪些美好的情感体验?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提示:自己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教师讲述:在不同情境中我们会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我们也要爱我们的父母。

情境三

浩浩代表班级参加年纪辩论会,发挥失常,感到心里不舒服。他决定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加强辩论技能的学习,希望在下一次辩论会中为班级取得好成绩。

(4)浩浩为什么心理感觉不舒服?这是一种什么心理表现?

提示:羞耻感表现

(5)浩浩这样的感受有什么意义?

提示:浩浩的是一种羞耻感的表现。

(6)怎样看待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分组讨论)

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动力,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思考:你知道哪些创造正面情感的技巧和方法?

提示:阅读教材,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情感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我们不愿意被别人自己强迫喜欢或不喜欢,同样也不能强迫他人给予我们美好情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我们知道了情感的怎样获得来源,同时掌握一些创造正面(美好)情感的技巧和方法:①选择完成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②帮助他人③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④欣赏艺术作品等方法,培养我们的正面情感体验。

目标导学二:传递情感正能量

活动三:情境分析

(多媒体显示情景)

情境一

小明学习成绩友谊,但在班里总是以同学的生理特点和确定起绰号为乐,逐渐他的同学都不愿意和他玩了。他感到很郁闷,把烦恼给妈妈说了。妈妈告诉他“如果有同学拿的胖,取绰号取乐,你会有什么感受?”小明想想,知道自己怎么做了。第二天,小明向那些同学道歉,开始关心,帮助同学,利用自己学习好的优势帮助学习困难。

(1)小明遇到什么问题?他又是怎么做呢?

提示:讨论、分析、结合情境谈做法。

教师归纳: (2)传递情感正能量的途径有哪些?

①在情感体验中,我们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东西来影响环境。

我们要学会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学会关心他人,掌握技巧。

②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3)大军送给邈邈的仅仅是一本小书吗?

(4)为什么大军会认为这本小书是“我们”的礼物?谈谈你的理解。

教师总结:传递情感正能量的意义

通过情境让我们知道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多一份美好。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我们要在利用正面的情感体验,通过改变环境传递正能量,传递美好的情感,掌握关心他人的技巧。学会与他人交流,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多一份美好。

四、板书设计 :

在品情感中成长

1、体味美好情感

2、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3、传递情感正能量

第六课 “我”和“我们” 第一框 集体生活邀请我

教学目标:

1、知道集体的含义;理解个人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通过设置情景,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只有团结的集体才能发挥合力,才能产生巨大力量。

3、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养成热爱集体的习惯。

教学重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集体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PPT图片):

图片一:根据学校规定,我们组建了各种社团,大家可有共同语言了

图片二:我们班在校运动会上再创佳绩,我可兴奋了。

想一想:看了这些集体生活的图片,怎样用一些关键词描述自己在集体中的感受?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集体的温暖

活动一:感悟歌曲

(多媒体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问题:在歌曲中,哪一句是歌曲的中心句?

提示:要让世界充满爱,每个人应该献出一点爱。

想一想:什么是集体?

提示: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教师补充:如果把世界看成一个集体,这个集体的联结程度通常情况与以下因素有关:

(1)成员间相互关联的程度;

(2)集体对成员的重要性;

(3)成员间相互交流的频率;

(4)成员对共同目标的共识程度;

(5)成员间的默契程度;集体存在的时间长短。

活动二:情景探究

情景二:下雨了,某同学忘记带雨伞,学校准备“爱心雨伞”。

情景三:班级里有学生生病在家,不能上课,同学,老师打电话关心问候,并帮助该同学复习功课。

讨论:当同学拿到爱心雨伞后,当同学老师关心你是,心里是什么感受?

提示:在这样的集体中会被感动,会感觉到温暖。

教师总结: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在集体中成员能感受到温暖。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加入某个组织和团体,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关爱,减少孤独和寂寞,获得安全感。

目标导学二:集体的力量

情景一:(出示PPT)学校组织班级演讲比赛的活动照片。

思考:(1)在获得荣誉的过程中,你的付出和感受。

(2)自己在演讲比赛中能拿到奖,在这个过程当中,哪些人给予你了怎样的帮助?

教师讲述:得奖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让我们感到自豪,得奖是因为老师和同学共同奋斗的结果。

教师归纳:集体力量的来源

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情景二: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

思考: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水喝?

提示:通过分析三个和尚所说的话,表明他们有依赖思想,如果在集体中,每个人都像这三个和尚的做法一样,无法发挥集体的力量。

思考: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的关系?

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

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情景三: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卡拉扬说,我只强调三个音,使我的乐队变成团队。第一是‘起音’起音不齐,乐曲就乱;第二个是个人的‘专业音’,每个人要表现出自己在专业上最好的最精准的音;第三是‘团队音’当你展示自己的‘专业音’时,还要考虑到整体,是否干涉到别人的音。

思考:以上事例说明集体有怎样的力量?

教师总结: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三、课堂小结

以“团结就是力量”的歌曲结尾,让学生再次感受团结的集体才能发挥出集体的力量。

板书设计

“我”和“我们”

1、 集体的含义

2、 集体的温暖

3、 集体的力量

第二框 集体生活成就我

教学目标:

1、知道在集体生活中,担任的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在承担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角色意识;懂得集体生活对于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方面所起的作用;理解每个人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学会承认并包容他人的不同个性;

2、通过“运用你的经验”设置情景导入集体生活对个人的品格与个性方面的影响,以集体生活为载体,讨论个人的发展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反思及观点的归纳提高学生的思维与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对集体生活的正确认识,通过集体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集体生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集体生活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此材料)

情景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了。

情景二:从村小来到初中,将近一年的寄宿生活大大提高了我的生活自理能力。

情景三:早上受到同学们郎朗读书声的感染,我也情不自禁的大声读起来。

想一想:集体生活对自己都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提示:学生从学习、培养能力、养成习惯等不同的方面思考阐述

教师总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集体,集体生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集体生活能涵养我们的品格,能提升我们的人际交往、综合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能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探讨集体生活与我们个人的关系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在集体中涵养品格

(PPT展现元元给老师的一封信)想一想:

(1)元元是一位负责任的主编吗?你从信中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让同学找出体现元元负责人的表现。)

提示:元元担任主编后很负责任。因为他做事很真真,主动与同学交流合作。主动自觉的完成任务。

(2)担任主编后,元元的收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提升了自己的交往能力。主动自觉的完成任务,培养了主动自觉的人生态度。

元元的性格变得开朗了许多,生活变得充实了,在充实的生活当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意识。

教师总结:

集体生活是如何涵养品格的?

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在集体生活中所担任的角色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同时,我们在认真做事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做一个能担当的人。集体生活可以培养积极、主动、自觉的人生态度,可以提升了自己的交往能力,还可以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意识。

目标导学二: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PPT展示课本60页探究与分享)

想一想:

(1)四位同学的个性特点对于他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提示:甲同学:她追求完美的个性,这样的个性能激发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充分发挥特长,这是同学甲的优点。但是,考不好会哭,这是她脆弱的一面,她要在追求完美的同时,逐步锻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增强自己的韧性,让自己的性格变得再完美一些。

乙同学:他在集体生活中认识到了自己个性中的不足,即“小心眼”于是,他调整自己,改进了不足,最后加入了班级足球队。

丙同学:他虽然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乐了自己,又给集体贡献了力量。

丁同学:个性是乐观,用自己的乐观个性去感染身边的人,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快乐着自己。

想一想:说出自己的个性特点,你的个性特点能帮助你在集体生活中找到恰当的位置吗?

提示:每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一个个性特点,并举出事例说明这个个性特点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教师总结:

怎样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①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②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和完善个性的“明镜”也是集体生活重要的学习资源。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

③集体给我们发展个性提供了平台。集体生活为我们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在实现集体目标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集体生活成就我”,集体生活能涵养我们的品格,集体生活能发展我们的个性,我们要在集体中,在与他人的不断交往中,认识自己的个性,不断完善、发展、丰富自己的个性。

板书设计

集体生活成就我

一、在集体中涵养品

1、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2、集体生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二、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1、在集体中我们展示个性、发展个性、不断完善自我。

2、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第二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掌握教学相长和亦师亦友两个概念。

、学生通过阅读一些小故事,能从中学习到与老师正确地进行沟通,会站在老师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两个概念

教学难点: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分析一些小事例中。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

、(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学生欣赏图片,教师讲解:看到这一组图片后,我们明白了,时至今日,在求学的路上,不知不觉中有那么多老师陪伴着自己。那么,在你与老师的交往中,有哪些让你不能忘怀的是吗?回忆一下,完成下面的表格。(出示第二张幻灯片)

、学生汇报,教师点评。

、引出教学相长的概念

二、讲授新知:

、教师: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教学相长。你知道教学相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吗?让我们在书中找到并划到书上吧。

、欣赏一下亚里士多德的一个小故事。

学生阅读故事。

教师:其实师生的交往并非一直是风平浪静的,偶尔也会出现几朵小浪花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奇的遭遇。(出示第三张幻灯片)

教师:如果你是小奇,你会怎样做?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学生应该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老师的表扬意味着对我们的肯定,能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与发展,但老师的批评则是对我们的关心,提醒和劝诫,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教师:不光是我们,古人也曾对老师的批评疑惑过,让我们一起阅读下面的一则小故事。(第页的阅读感悟)

教师:你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呢?对既是老师,又是朋友,我们称之为亦师亦友。一些伟人在尊师重道方面给我们起到了一个很好地榜样,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几个伟人。(出示第四张幻灯片)

教师: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当我与老师发生矛盾,我应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

教师:书中也给我们提供了几种建议,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教师总结:学了这一课,我们应该明白: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三、拓展空间:

出示最后一张幻灯片。

第三篇:《正视发展挑战》《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六课教学设计

正视发展挑战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现状及特点,认识人口和资源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能力目标 收集整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材料,提高自己的认识,积极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保护资源环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人口和环境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理解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计划生育和保护资源环境的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

教学难点:人口问题的本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年来,尽管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但要达到“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大气、水、土壤治理……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中央环保督察、“水十条”“土十条”、史上最严环保法……在已有举措基础上,2018年新亮相的环保税、新扩围的水资源税试点、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等措施,向世界展现中国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无疑将成为今年全国两会关注的焦点。

思考:“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给我们什么警示?

教师总结:我国还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要直面发展挑战,采取切实措施解决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环保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一)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1.阅读教材第75-76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阅读材料,分析数据,从国民受教育程度看,你认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如何?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何影响?

3.教师总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

(二)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1.材料呈现: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带来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人口过度集中于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给流入地的资源、环境、住房、交通、劳动力成本等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交通拥堵”“停车难”“房价飞涨”“入园入托难”

“垃圾围城”等“大城市病”日益严重,也给流出地带来了人才流失、空巢家庭、留守家庭等社会问题。

2.思考:对人口问题的严峻性,你是怎么认识的?

3.师生共同总结:(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2)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三)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1.材料展示:为鼓励市民按政策生育,解决“生得起、生得好”的问题,湖北省襄阳市政府办下发通知,将围绕孕前、孕期、分娩到分娩后全生育过程,为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孕产妇提供七项免费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全面实施基本生育服务免费制度。

2.问题:这样做有利于落实什么基本国策?对这一国策你有什么认识?

3.师生共同总结:(1)实行计划生育,就是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累计少生四亿多人,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2)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目标导学二: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一)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1.材料呈现: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快递业的包装物主要集中在快递运单、编织袋、塑料袋、封套、包装箱(瓦楞纸箱)、胶带以及内部缓冲物(填充物)等七大类。2016年,我国快递业包装物共消耗快递运单约312.8亿枚、编织袋约32亿条、塑料袋约68亿个、封套约34亿个、包装箱约37亿个、胶带约3.3亿米……这些不可自然降解的塑料袋、胶带,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近3000万吨。

2.思考:材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的资源形势,我国的资源形势是怎样的?

3.教师讲解:

(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2)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二)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1.材料呈现:2018年2月27日,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好的环保长效机制就

是坚持严格依法办事。环保督查它本身就是长效机制的具体体现,不存在放松的问题。在当日的发布会上,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透露,环境保护部正在抓紧研究起草蓝天保卫战的三年作战计划,明确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

2.思考:环境保护部为什么抓紧研究起草蓝天保卫战的三年作战计划?

提示:我国的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

3.师生共同总结:

(1)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已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2)我国环境质量虽在进一步改善,但形势依然严峻。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4.结合教材第77页“探究与分享”,设计辩论赛。

甲:经济发展势必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

乙:经济发展能够避免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

5.学生分成两组,准备材料,进行辩论。

提示:经济发展不是一定会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坚持绿色发展,就可以避免资源短缺。

6.师生共同总结: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为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2)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瓶颈。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7.作业布置:结合教材第80页“拓展空间”内容,制作向社区居民宣传土壤保护重要意义的手抄报一份,并互相交流。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我国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知道了我国面临严峻的形势,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知道了我国资源环境面临严重危机,资源问题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知道了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明确了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6

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四、板书设计

正视发展挑战发展中的人口问题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多,理论性知识不少,主要学习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发展中的人口问题,主要学习人口现状的特点、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及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运用对比法、数字法来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个是资源环境面临危机,学习资源和环境两方面的国情,提高对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认识,树立起正确的人口观和资源环境观。

第四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之《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第一课时

象山县石浦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教案 第一课时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2)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3.运用

要求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怎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

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他们往往对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难以抵制,以致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影响其自身的发展,既要让学生认识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又要注意方法上的指导,而遵纪守法教育的最终成果将落实在学生的实践行为方面,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把树立和弘扬“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客观要求内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抵制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为本课重点。

2.教学难点

(见教学重点)

3.结构线索

本课时从属于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的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本课时主题“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授课主要使用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和情景体验,通过讲述、思考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纪律的作用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象山县石浦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三、学情分析

中职生求知欲强,对自己生活的周边世界充满好奇,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生活经验缺乏,难以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分辨是非善恶、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因此,很容易被不良诱惑迷惑,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中职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他们的以后的成长。加强法制教育,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尤为重要。

四、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行为导向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展示学生乘坐公交车、考试的图片,通过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思考设置的问题,据此导入新课。(图片内容见课件)

学生观察体味、思考。 【引思明理】

<设置问题>

1.在公交车上、考试的时候需要我们遵守什么纪律?除此以外纪律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

学生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乘坐公交车要遵守相应的交通法规,外出游玩也要遵守相应的纪律。

引导学生明白,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集体活动,而有集体活动就需要有纪律约束。

2.纪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何作用?

纪律保证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引导学生理解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引入学习的第一部分)

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板书)

(一)纪律的定义(板书)

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要求一定社会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看多媒体课件。观察体味、思考 <设置问题> 我们应遵守怎样的上课和开会纪律?你遵守纪律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

挖掘学生日常生活情景,唤起内心对知识的感知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从而理解自觉遵守纪律要持之以恒,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从身边小事做起。

<设置问题> 反问:遵守纪律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是不是就没有自由?(引入下一部分学习)

学生思考回答,并观看多媒体。

(二)纪律与自由的关系(板书) <设置问题> 象山县石浦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请同学们分析漫画《他敢剪吗?》,大家说他敢剪吗?他为什么不敢剪? 他不敢剪。在图中,甲、乙二人的上与下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双方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存在的前提。因此是“不敢剪”。剪断绳子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失去矛盾的一方(乙),另一方(甲)也就不存在了。任何矛盾的双方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由问题引入纪律和自由好比甲乙两方,它们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自由离不开严明的纪律。自由是在纪律约束下的自由。另一方面,纪律是对自由的保障。真正的自由是在纪律许可范围内行使权利的自由。

让学生开展讨论,充分理解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三)纪律的作用(板书)

观看多媒体:交通事故。学生观察体味、思考。 <设置问题> 不遵守交通规则,后果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了交通事故,案例说明,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出现混乱无序的状况,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

社会成员不能很好的遵守交通规则,就无法保证所有人有序正常的生活,甚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纪律是维护我们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 。 <设置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制定了哪些纪律规则来保证我们青少年学习与生活?(学生思考,引入下一部分学习)

二、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板书) 观看多媒体:与青少年相关的部分法律 1.法律的特征(板书) 阅读教材案例,并思考。 <设置问题> 这几名家长剥夺了几名孩子的什么权利?违反了什么法律?

教材案例分析:这几名家长剥夺了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违反了《教育法》。法律非常重视保护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通过案例,使学生初步了解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设置问题> 法律有什么特征?它和纪律有什么不同?(思考,不作答)

观看多媒体,第一张图展示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是由全国人大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直接创制的法律。此外,《民法通则》、《刑法》、《婚姻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这一系列的法律也都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像这种国家制定法律是国家创制法律的形式之一。国家创制法律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国家认可法律,即国家的立法机关,依据实际需要,对社会上已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规则、宗教教规等加以确认。这就是法律的第一个显著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观看多媒体,展示的是一次公判大会。 <设置问题> 象山县石浦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根据图片,说说要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哪些因素在起保障作用? 警察、军队、法庭、监狱等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起到保障作用,即国家强制力。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成员之间因各种原因产生的纠纷,从而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因此说: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事实证明,依靠强制力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总之,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这正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

观看多媒体,展示医院、街道等制定的相关规定。 <设置问题> 这些相关规定是针对什么人制定的?这些规定和法律有什么不同? 医院制定的规则针对医生和患者,而街道制定的规则针对街道所管辖的范围人群。

使学生了解单位、部门行为规则,只限于特定范围的人群,而法律则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的显著特征。

观看多媒体,说明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由此,归纳出法律的四个显著的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2.法律与纪律的关系(板书)

观看法律与纪律关系比较图,明确法律和纪律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两者都 要求人们遵守,但违纪不一定违法,而违法必违纪,两者是有区别的。

3.法律的作用(板书)

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一。观察体味、思考 <设置问题> (1)片中小偷实施了什么违法行为?应受到什么样的制裁? (2)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小偷偷取公共财物属于法律禁止的违法行为,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该案例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

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二。观察体味、思考 <设置问题> 婚姻中出现了财产纠纷怎么办?

随着经济的发展,婚姻关系中的经济纠纷也随之增强,依靠法律强有力的武器,就可以处理好这些纠纷。通过这个案例,了解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 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三。观察体味、思考

象山县石浦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根据国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营业性电子游乐场所在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案中网吧老板接待了未成年人进入,属于违法行为受到制裁。

法律具有制裁犯罪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 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工具。

总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保护着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引入下一部分内容)

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1.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板书)

青少年要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意识,把“一荣一耻”成为自己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原则,这是现代社会生活对每个人的道德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

2.把遵纪守法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板书) <设置问题> (1)中职生应如何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树立远大理想,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遵守校规校纪,依靠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怎样理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

遵纪守法必须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细处入眼,防微杜渐;持之以恒,贯穿始终。一点一滴做起,成为一个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人。

[课堂小结] 按照本课时结构线索进行小结,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路,掌握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对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体验导行】 [课堂练习] 观看多媒体,思考问题。 <设置问题> 象山县石浦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

1.有同学邀请你去网吧,还可以帮你写作业,你去不去?如果你不去,你能否说服你的同学也不要去?请说出理由。

2.图中小丽的爸爸不愿意出钱让小丽上学,如果你是小丽,你怎么做? 学生学以致用,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深入思考,强化守法意识,提升德育主题。 【课后作业】

1.搜集整理和青少年相关的法律,理解法律如何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2.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结合实际,每个同学列出一至两个要求自己改正的缺点错误,警示自己。

学生通过实践性作业,提高认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板书设计

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1.纪律的定义

2.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3.纪律的作用

二、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1.法律的特征

2.法律与纪律的关系 3.法律的作用

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1.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2.把遵纪守法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是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多采取案例教学,用学生生活中常见易懂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采取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的检查和调整自己,真正实现德育教学的意义。

在教法学法上,以案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行为导向法为主,选用典型案例,精心设置问题,步步深入,激发学习兴趣。

本课按照德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注重对学生认识、判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方法的培养,真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实现了德育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功能,真正使他们懂得做什么人,走什么路,如何看待事物,怎样对待问题。

第五篇: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第1框走近老师练习新人教版

6.1 走近老师

一、选择题

1.每年的教师节,珊欣同学都要给教过自己的老师发送祝福短信。她这样做是因为老师( ) ①传授我们文化知识 ②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③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④是最完美无缺的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解惑也。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②教师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职业 ③教师传承着人类数千年的文明④教师对我们的成长影响很大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3.老师的担子重,责任大,其工作对我们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该( ) ①尊重理解老师②积极协助、配合老师的工作

③对老师言听计从④对老师工作中的疏忽、缺点,保持沉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一腔热血育桃李,三尺讲坛写春秋。”这句诗的寓意是( ) A.对父母长辈的敬重和爱戴 B.对老师奉献精神的赞美 C.对园林工人的表扬和歌颂 D.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肯定

5.“长大后,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歌词主要反映了学生对老师的( ) A.服从B.崇拜C.理解D.怜惜

6.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学习生活中,老师( )

①教给我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②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③培养我们良好的学习习惯④教我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用、培养和培训等要求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8.某中学开展了一次对联创作比赛活动。有位同学创作了“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的对联,你认为该对联的最佳横批应是( ) A.孝亲敬长B.无私奉献C.友情无价D.艰苦奋斗

9.进入中学,会有更多的老师进入我们的学习生活。我们要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为此应该( )

①承认老师的差别 ②发现不同老师的优点

③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④主动和老师交往,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0.七年级(8)班数学老师蔡老师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文老师李老师思维敏捷,讲课有激情,很有感染力;英语老师陈老师年轻漂亮,讲一口流利的英语;道德与法治老师杨老师讲课很有哲理,逻辑性很强;历史老师唐老师知识渊博,讲课慢条斯理,有幽默感。七年级(8)班的下列同学对待这些老师的态度,正确的是( )

A.我喜欢写作,所以我喜欢语文老师李老师的课,不喜欢其他老师的课 B.我英语最好,所以我喜欢英语老师陈老师的课,不喜欢其他老师的课 C.每个老师的课都有自己的风格,我都喜欢

D.语文、数学、英语最重要,其他老师的课我都不想听

11.在云南省昭通市安乐小学,42岁的无臂代课老师江声发已经在这个偏远山区的乡村小学坚守了13年。他克服了各种困难,把笔绑在断臂上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还练习书法,他成了励志典型与道德模范,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颁发的“烛光奖”等多种奖项。可见江声发老师( ) ①为了学生而磨砺坚强的意志②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③具有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④为学生的未来所作的付出值得我们尊敬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2.在学校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风格不同的老师。这些老师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主要是由于( ) ①年龄、学识、阅历的不同 ②性格、情感的差异

③思维方式的差异 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某市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了“亲爱的老师,我想对你说”实践活动。此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引导中小学生把对老师的敬仰之情、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加深师生的情感沟通,增进师生情谊,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感恩老师,我会做到( )

A.无论老师说什么,我都听从B.体谅老师的辛苦,每天帮助老师批改作业

C.原谅老师的一切过错 D.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正确对待老师提出的要求

14.“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曾是驻外工作17年的外交官,老伴孙丽娜退休前是北京的小学英语老师。他们得知贵州山区严重缺乏师资便决定去义务支教。他们给孩子买来字典,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夫妇俩还给孩子开设了品德课、音乐课、体育课等。以前孩子们惧怕陌生人,不愿意说话。夫妇俩通过上课、游戏和多种课外活动让孩子们逐渐开朗、自信。苗寨的孩子们学会了汉语普通话、学会了讲卫生、懂

礼貌,也了解了“世界”的含义。朱敏才、孙丽娜夫妇( ) ①在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②具有无私奉献精神

③改变了贵州山区里这些孩子的命运④提高了贵州山区里这些孩子的素质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5.习近平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是因为( )

A.老师能让我们取得优异成绩,考取好的大学 B.老师能帮助学生找到好的工作,享有幸福的人生 C.老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使人不犯错误 D.老师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二、非选择题

16.有的同学喜欢真实坦率,从不掩饰自己所犯错误的老师;有的同学喜欢见解独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老师;有的同学喜欢幽默开朗,风趣激情的老师„„ (1)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你是如何看待的?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尊重老师的“不同”,可以让我们走进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老师。

(2)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能只接触一种风格的老师,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好老师的形象,我们喜欢的老师,风格可能不尽相同。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3)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等等。

17.湖南省新化县上梅镇北渡小学校长杨建一为保护学生安全,与歹徒殊死搏斗, 不幸以身殉职。许多网友亲切地称他为“最美校长”。在杨校长的工作日记中写着 这样的一段话:“教育是我事业的全部,学生是我生命的全部。为了教育事业,我无 怨无悔,为了孩子的成长,我在所不惜。”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的理解。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材料中的杨建一校长,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关爱学生,品德高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所以许多网友亲切地称他为“最美校长”。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最美乡村教师”马复兴是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汉东乡下麻尔村小学教师。

1981年,马复兴开始在下麻尔村小学教书。马复兴没有双手,却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35个春秋,字写得工整,画画得漂亮;马复兴是个地道的农民,却用小小的黑板让农村的孩子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一周承担着二十几节课的教学任务,哪怕再累再苦,每天他都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20多年来,马复兴从未间断过家访。为了不让一个学生辍学掉队,他记不得多少次走在家访的路上,其中的酸甜苦辣和委屈,只有他和他的同事才知道。就这样,依靠他不懈的努力,先后有200多名逃学、流失的学生重返校园,如今这些当年返校的小学生已经成了大学生。马复兴被评为青海省残疾人自强模范,西宁市优秀教师,多次被授予湟中县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1)通过马复兴的事迹,你对和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有哪些认识?

①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教给我们思考方法,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老师有一颗金子般闪闪发光的心。老师既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最真挚的朋友。 ③老师的奉献是无私的,为培养人才呕心沥血,不辞辛苦。

(2)根据上面的材料,尝试给马复兴老师写一句颁奖词。

例如:用爱心托起孩子们的梦。身残志坚,只为了孩子们的美好明天。

(3)我们应该怎样尊敬老师?

对老师要有礼貌,主动跟老师打招呼,关心老师,如果老师有困难需要帮助,我们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上一篇:浅谈电力企业管理创新下一篇:七上诗词赏析复习学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