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小说艺术感染力的形成

2022-09-11

1 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是艺术感染力产生的起点

文学是人学, 离开人就无所谓文学, 尤其是小说。它不仅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且以文学语言塑造人物形象为己任, 以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去打动、感染读者。

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 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糅合熔铸而成的, 因此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比现实中的原型更为典型。由于小说可以比较灵活地运用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多方面地刻画人物性格, 因而人物形象可以得到最充分、最细致和多方面的塑造。

一篇优秀的小说, 总是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来塑造出栩栩如生、鲜明动人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几方面着手。不同的小说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有的侧重在肖像描写, 有的侧重在语言描写……无论从哪个方面描写, 都是以塑造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为目的的。

鲁迅在小说《祝福》中, 是这样对祥林嫂进行肖像描写的:“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 即今已经全白, 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 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一手拄着一只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这一幅肖像画, 就像一组特写镜头, 对祥林嫂的外貌特征作了细致的介绍, 祥林嫂的形象浮雕一般浮现在读者的想像里。这幅肖像本身, 对于说明她的处境和遭遇是再有力不过了;不仅如此, 这幅肖像与人物一生经历相联系, 这是人物命运的缩影。

同样, 鲁迅小说《药》中所描写的刽子手康大叔, “满脸横肉”, “披一件玄色布衫, 散着纽扣, 用很宽的玄色腰带, 胡乱捆在腰间”;在刑场上, 他一只手摊着, 一只手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 对华老栓说:“喂!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随后又“抢过灯笼, 一把撕下纸罩, 裹了馒头, 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 捏一捏, 转身去了”;在茶馆里, 他一连四次嚷叫人血馒头治痨病“包好!包好!”, 骂革命者夏瑜“这小东西不要命了”, 说话时“横肉块块饱绽”。在这些描写中, 作者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最典型的语言、行动和外貌特征加以描绘, 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活画出一个刽子手的丑恶本质。

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是首先以令人难忘的人物打动读者的。我们面对着作家用全部热情创造的鲜明、独特、具体而富于个性的人物, 必然会浮想联翩, 深受感染。

2 曲折而动人的故事情节是艺术感染力发生作用的渠道

所谓“情节”, 就是作品所描绘的人物的生活或经历的演变过程。人物形象对读者的吸引力是在情节的展开中逐渐深化的。小说的情节和戏剧不同, 丝毫不受舞台的限制, 没有场和幕的阻隔, 甚至比电影更灵活自由。他可以纵横几万里, 上下数千年, 无拘无束地处理时空。在电影中镜头稍纵即逝, 而小说却可以倒过来重读, 使情节发展“定格”。有些重要的情节可以不厌其烦地用浓重的笔墨详尽叙述。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 一进门就有一块翠障挡在眼前, 遮住院中的美景。接着一会踏小径, 入石洞, 一会儿出亭过池, 穿花度柳, 柳荫中又有石桥一顶。这中间还有曲折的长廊, 潺潺的水声, 亭台楼榭点缀着。最后是金碧辉煌的正殿。一般来说, 小说的情节也是如此, 惟波澜起伏, 曲折多变, 才能曲径通幽, 引人入胜, 使人产生目不暇接的美感。我们经常看到星光下儿童们围着讲故事的老人不住地追问:“后来呢?”这“后来”便是情节发展的结局, 也是读者的好奇心所急切等待的。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样的结尾一般是比较能够满足读者的欣赏心理的。

蒲松龄的《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佳作之一。小说中的情节曲折生动、波澜迭起。促织得而复失, 失而复得, 成名一家吉凶祸福随之变异。作者精心构思, 巧妙安排, 使作品摇曳生姿, 引人入胜。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评价《聊斋志异》:“描写委屈, 叙次井然, 用传奇法, 而以志怪, 变幻之状, 如在目前。”从《促织》里可以看到这样的例证。作者给故事发展安排了三个阶段, 或称三次曲折。成名“薄产累尽”, 又捉不到中款的促织, 被县官“仗至百”, “两股间脓血流离”, 惨遭此毒打, “转侧床头, 惟思自尽”。然而绝路逢生, 在巫婆的“神示”下, 捉到一头“状极俊健”的促织, 全家转悲为喜。这是第一次曲折。当成名正在“大喜”, “举家庆贺”的时候, 儿子却将得来不易的促织弄死了。儿子惧责投井自杀, 夫妻“抢呼欲绝”;儿子半夜复苏后, 虽“心稍慰”, 但想到官府逼缴促织, 则“气断声吞”, “僵卧长愁”。这是第二次曲折:由喜转悲, 悲喜交织。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 作者又以浪漫主义的手法, 写成子幻化促织, “短小, 黑赤色”, “形若土狗”, 与“蟹壳青”斗, “张尾伸须, 直龁敌领”;与鸡斗, 竟“集冠上, 力叮不释”, 写得一波三折, 抑扬起伏, 生动曲折。成名献促织, 这只促织出类拔萃, “无出其右者”, 因而成名免役, 儿子复苏, 家人团聚, “裘马过世家焉”。这是第三次曲折;由祸转福。故事的发展, 由悲到喜, 由喜到悲, 又由悲到惊喜。整个情节波澜起伏, 读者爱不释手, 表现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我们阅读和鉴赏小说, 就要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 了解情节发展变化与人物思想发展变化与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关系, 才能深刻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旨。

3 深刻而积极的主题思想是艺术作品的灵魂

茅盾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的主题, 就是通过“林家铺子”这个有代表性的小商店的挣扎、倒闭和店主被迫出走等生活事件, 反映出当时中国的小商业者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高利贷者和国民党政府多方面的压迫下, 终于无法存在而陷于破产的厄运。在对生活事件的描绘中, 表现了作者对旧中国三座大山的憎恶, 对陷于破产的小商业者的同情。可见, 主题是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情节的发展而显示和流露出来的。

小说不仅依赖生动的形象和曲折的情节吸引读者的兴趣, 更要借助主题思想的深刻性和积极性, 启发读者思考应该如何对待人生。优秀的小说, 其主题思想总是积极向上的, 像火把一样, 能在寒冷中给人温暖, 在苦闷中给人力量, 在摸索中给人光亮和方向。所以, 主题思想深刻而积极的小说所具有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童年时读过小说《牛虻》, 《牛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使他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 创作出了闪耀着时代光彩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没有深刻主题贯穿的小说, 就像没有躯干的血肉, 没有红线相穿的散乱珍珠。因此, 作家们都非常重视小说主题思想的提炼。他们把主题思想称为小说的聚光点、麻雀的心脏和思想的火花。托尔斯泰写长篇小说《复活》花了八年时间, 几易其稿, 苦苦折磨自己,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有意义的主题思想。

但是, 主题思想在感染读者的时候, 也呈现着极为复杂的情状:常常积极与消极并存, 深刻与平庸交错。特别是一些世界名著中的长篇小说的主题思想有时就更为复杂。一方面, 它能让读者通过小说去积极认识当时的社会生活, 思考人生的意义等;另一方面, 它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生活和作家世界观的局限, 含有一些消极的成分或不健康的因素。所以, 我们在鉴赏小说时, 还应对主题思想作深入认真地分析,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鲁迅先生曾告诫我们, 要用“鉴赏的态度去欣赏”文艺作品。谁若想提高自己对小说的艺术鉴赏力, 谁就要在掌握小说艺术规律的基础上, 采取既“鉴”又“赏”的态度和方法。

摘要: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是艺术感染力产生的起点;曲折而动人的故事情节是艺术感染力发生作用的渠道;深刻而积极的主题思想是艺术作品的灵魂。

关键词:小说,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王嘉良, 金汉.中国现当代文学.

[2] 夏德勇, 杨峰.当代大学写作.

[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师教学用书.

上一篇:浅析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审核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中测绘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