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中纳税筹划的思考

2022-09-10

1 引言

企业纳税筹划是通过对经营活动的安排以达到减少交税, 节约成本支出,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一种活动。从管理角度, 企业自觉地把税法的各种要求贯彻到各项经营活动之中, 使得企业的纳税观念、守法意识得到了强化。纳税筹划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筹划必须在正确理解并符合税收法规的前提下,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是筹划活动需注重时效性, 应在涉税事项实施之前进行;三是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权衡和比较, 并综合考虑纳税人的整体税负能力。纳税筹划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着必然性的联系, 这不仅因为纳税筹划工作依赖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还需要借助会计职能将纳税筹划工作进行具体的落实与安排。因此, 需要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嵌入纳税筹划思维, 提高企业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对纳税筹划的重视层度, 通过相关流程的设计, 促进企业财务人员能够参与到经营管理的各环节当中, 使纳税筹划成为一种制度性的要求。

2 经营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 利润是其经营的最主要目标, 税费支出占成本的很大比例。生产经营过程是企业利润形成的重要阶段, 也是流转税和所得税筹划的关键, 而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方法对企业当期的利润起到重要影响, 同时收入、支出和费用金额的确认也在此阶段固化。因此, 做好经营过程中的筹划是纳税筹划成功的关键, 我们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进行良好的收支控制。

2.1 收入的纳税筹划

主要是针对税法对于不同销售形式下收入确认的时点、方式的不同而实现节税目的。主要表现于:一是对不同销售形式下收入结算方式的选择, 对于企业销售产品的方式有多种, 不同结算方式收入确认的时点和标准各有不同。根据目前的税法规定, 对于直接收取货款形式的销售主要是以所收销售货款, 或者获取销售凭据并将提货的单据交付购货方的当天为收入的确认时间;对于欠款式的销售与分期付款形式的销售则以合同付款条款约定的收款时间为收入的确认时间;还有以订货销售方式或者是分期付款形式的销售情形, 则以交货的时间为收入的确认时间。如此一来, 无论采取何种销售结算的形式, 这都赋予企业自主选择的销售方式, 收入的确认时间都能得到严格控制, 并能够合理地根据所得年度进行有效的调节, 以此达到纳税延缓的目的。二是对收入确认时间的调节, 不同的销售结算的条款都有其对应的收入确认标准, 在企业利用收入确认标准进行条件控制的过程中, 需要在收入时间上加以明确规定。例如, 在进行直接收款的产品销售中, 可以利用延缓收款的时间, 或者是延缓提货单据的交付时间, 将收入时间推迟到下年度, 从而实现纳税时间的延缓。

2.2 成本费用的纳税筹划

通过对成本费用的规划也是纳税筹划的重要途径, 具体指的是结合税法的相关规定, 针对成本及费用采用不同的会计确认方式, 根据税法上确认时间的不同而实现节税的目的。首先, 对固定资产折旧方式的选择, 固定性资产折旧计提方式主要区别为直线性与加速折旧方法两种, 不同的折旧方式, 尽管最终所计提折旧的总额度是一样的, 但每期内的折旧费用会相差甚远, 也就给各期中的利润与应缴纳的总税额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折旧费用需要通过制造费用的摊销进入产品成本或是列入期间费用, 从而也会影响企业的整体利润大小与应缴的所得税金额, 所以不同的折旧方式直接影响当期企业所得税。折旧方式的选用现已成为企业实现纳税筹划的常用方法。其次,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取, 参照现在执行的相关税法, 库存商品的计价可选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法等各种不同的计价方法, 存货的计价方法如何选取对于企业来讲有非常直接性的影响, 也同时会对所得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来说, 如果在物价不断上升时期, 对存贷采用先进先出法推销成本, 可以减少当期亏损, 增加后期成本摊销, 相当于将存货成本摊销权重向后倾斜。所以, 不同形式的存货计价办法对于企业纳税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也是存在差异的, 但选取使用怎样的方法最为合适, 则需要根据现实的情况做出有针对性地选择, 同时还需遵循会计信息可比性原则的要求, 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

2.3 成本摊销及费用列支方法的选择筹划

通过对成本和费用的测算, 实现本期成本及费用合理列支, 达到应纳税所得额最小化, 以减少本期纳税。按照成本费用权责发生制原则, 当期的费用需要在当期列支, 对于列支时点的确认, 费用摊销通常分为三种, 第一种情况是直接以当期费用进行列支;第二种情况是和营业收入相配比进行列支;第三种情况是以按照既定的成本费用摊销方法进行列支。企业在对成本进行计算的时候, 可选取最适合的方法。同时已经形成的费用需随时的进行核销入账。对于已经形成的坏账、呆账需根据税法规定, 在履行一定的程序后准予列支。存货盘亏与损毁需根据企业内部相关资产管理制度, 尽快查清原因, 是意外损失或正常损耗的需及时确认。

2.4 合理管控税前利润, 实现少纳税或推迟纳税

所得税前利润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支出的结果, 当期利润可通过少计本期收入或增加成本费用的方式实现调节, 以达到降低当期所得税的压力, 这类筹划方法不是在整个期内少计收入或增加成本。例如, 提前对固定资产进行购置, 一方面可以增加进项税抵扣, 另一方面提高折旧费用, 对坏账准备的确认等;相反通过租赁的方式来替代固定资产采购, 可以推迟费用的确认。以上方法既不违背会计准则, 同时也符合税法的规定, 可以达到纳税筹划的目的。

3 筹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筹资纳税筹划指企业在筹资过程中, 综合运用无差异分析等方法, 合理选择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方案及比例, 充分利用利息抵税效应, 以实现调节企业税前利润。企业在筹资决策中, 不仅要考虑资金需求量, 也要考虑税负成本, 同时还要结合企业的筹资成本进行综合分析。资金筹集的不同渠道, 在财务报表中会在不同的科目中反映, 筹集资金的成本列支的方式也不同。例如, 银行借款、债券等融资利息费用允许税前列支, 而股东利润分配则是在企业所得税计提以后实施。因此, 在综合权衡企业的筹资方式时, 不仅要考虑融资渠道的便利性, 还要充分利用融资的利息抵税效应, 以获取资金时间价值达到延迟纳税的目的。在对划方案进行比较选择的过程中, 不仅要判断同一时间段的资金时间价值, 同时还应将不同时间段中的资金价值进行相应的比较, 使其不同时间段中的金额处理可以在同一时间点进行换算后才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例如, 在对住房按揭还贷方法进行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的优势对比时, 虽然这两种方法折现金额一致, 但是两种方法每期的本金和利息完全不同, 而利息反映在当期利润中, 从而具有一定的纳税筹划空间。

4 投资过程中的纳税筹划

企业投资行为纳税筹划主要关注二级机构的组织形式、长期股权投资拨付方式、对持有股权期间损益的确认及税后利润的取得等。这主要是因为针对不同领域的不同产品不仅税收政策不同, 而且直接影响企业投资回报的取得。作为投资收益的抵减项目, 应纳税款既影响着企业投资收益回报率, 同时也关系到企业投资者的决策, 为此必须结合国家的税收政策制定企业战略发展和经营目标。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优化选择:首先, 针对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进行选择,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集团子公司, 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 可以享受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而企业分支机构不需要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企业分支机构的利润需要汇总到总公司进行申报纳税, 所以分公司产生的利润就不能享受政策上的税收优惠。其次, 针对投资地的区进行选择,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境内已设立许多赋予特殊优惠政策的地区, 如我国的经济特区、保税物流区、国家自贸区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所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另外, 许多经济落后地区的政府为了招商引资, 也会通过财政返还的方式, 给予企业政府优惠政策。在行业选择上, 国家会鼓励高新技术产业、节能减排及环保类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也体现出国家通过税收手段调整产业结构功能, 为企业指明发展方向。

5 企业价值链纳税筹划

企业价值链分为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是指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生产环节和管理流程的结合。财务部门在每期申报纳税时, 往往只是完成纳税事项的事后申报工作, 其涉税事项流程往往在前期已经固化, 因此企业在发生业务前的调查、研究、合同签订、付款方式等, 都要与财务部门充分沟通。企业外部价值链包括企业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在内的多个终端用户, 由此而连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网链结构。它不仅是连接供应商与用户的一条物流链与信息链, 更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增值链。企业在实施生产经营的过程中, 不仅要最大限度地进行成本控制, 而且还会在研发、生产、采购, 以及管理、营销等过程中展开一系列的活动, 这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税费。还需要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等进行因素考虑, 有效控制可能存在的潜在税收与法律风险, 使企业税负可以在流程的优化中得以减免, 由此促进企业总体价值的增长。

企业和主管税务局的关系管理也应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加以重视。企业和税务局之间是征纳双方的平等主体, 这就需要和税务局坦诚沟通, 建立一个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全面准确地把握国家税收政策规定下, 企业的税收筹划人员运用巧妙的会计技术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 并根据当地税务管理特点与具体要求进行综合税收业务筹划, 也可聘请专业人士或者是税务代理机构进行此项运作, 由此降低税收筹划风险。

6 结语

综上所述, 企业的纳税筹划重点应着眼于流转税和所得税的筹划, 而筹划这两种税往往需要改变企业财务管理流程, 甚至会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 因此在考虑纳税筹划方案时, 必须多方面、全方位考虑, 决不可为了筹划而放弃其他管理目标。基于财务总体管理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纳税筹划不仅要服从于目标管理, 更要服务于财务管理的决策程序, 使其最终既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同时还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既要在注重企业个案分析的同时, 还要注重强化纳税筹划的整体性实施。此外, 纳税筹划必须依法进行,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依法纳税, 合理避税, 坚决杜绝采取不正当手段做出违背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行为。这样才能做到“按章纳税, 合理节税”, 在避免企业涉税风险的基础上, 尽可能降低涉税成本, 由此促进企业发展。

摘要:企业税费支出占成本支出很大的比重, 纳税筹划工作能够合法、有效地降低企业税收成本。企业作为纳税主体, 自企业设立、变更到注销, 涉税行为几乎贯穿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 其生产经营活动和税收工作息息相关, 从企业的投资、筹资到利润分配, 从进货、生产到销售, 无不密切地影响着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 不仅仅是企业领导与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 也是一项全员、全方位、全流程的整体筹划。本文针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纳税筹划进行分析, 从而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整体管理水平。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纳税筹划,思考

参考文献

[1] 曹国祥.企业纳税筹划40讲[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14.

[2] 姜朝晖.浅析企业的纳税筹划[J].河北企业, 2013 (2) .

[3] 王长宇.税收筹划战略管理体系构建探讨[J], 财会通讯, 2015 (5) .

[4] 李小平.税收风险管理与模型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

上一篇:基于实践的高压变频器输出谐波对电动机的影响研究下一篇: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