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婚俗文化略论

2022-07-10

第一篇:满族婚俗文化略论

满族婚俗

同朔地区婚俗

摘要:婚俗是民俗中最能体现本民族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变化的最佳体现,本文从三方面讲了山西同朔地区的婚俗变化,总体分析了它们的新变化。

关键词:民俗

婚俗

同朔地区

“民俗”一词由来甚久我国版图广阔,民族众多,在各民族发明的残暴文化中,民俗文化是其中的一个闪光明点。古往今来,民俗文化始终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器重。对于“民俗”,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多有记录。《礼记》曰:“入国而问俗”;《礼记·王制篇》云:“皇帝巡狩,至于岱宗,觐诸侯,见百年,命太师陈诗,以观民俗。”《毛诗序》载“美教化,移风气。”民间也有“入乡顺俗”,以及“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等说法。可见,民俗文化在人们的意识活动中占领很主要的位置,是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我公民俗文化丰盛多彩,形成多种类型,学者们对它做了不同的分类。有的将我国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奉民俗和游艺民俗等;有的又分有物资民俗、社会民俗、岁时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精力民俗和口承语言民俗等。不同品种的民俗有着不同的特色,婚俗就是一种人生仪礼民俗,它存在与其他民俗不同的独特之处。

一 结婚程序的变化

大同和朔州在解放时同属雁北地区,因此在一些风俗习惯上颇有相似处,尤以怀仁和大同两地为突出,在这我谈谈两地在婚俗方面的共同变化。

古代的婚姻,男女是受父母之命,媒的之言结合在一起,其婚姻礼节也是相当繁杂的。正如《大同县志》所述:"媒的通言两家父母,既许诺,然后送庚帖合婚。卜日、下聘,名曰:换帖,即古问名,纳彩礼也,迎娶有比行纳市礼,名曰:下茶,即以请期书附之;名曰:通书,即古纳吉、纳征。请期礼也,迎娶之前一日,婿家备肉、面纳于女家,俗谓其肉曰:离娘肉,面曰:离娘面,名曰:催妆 女家即以所资妆奋纳于婿家。及期,婿家备肩舆,择女眷中嫡礼者二人以迎女,名曰:娶亲。女家也择女眷中姻礼者二人舆至婿已名曰:送亲。绅士家行亲迎礼,庶人多不亲迎,仅以女眷摄之,婿则俟于门外而已,既迎入于中堂,外设香案行礼,婿拜,女不拜,名曰:拜天地,行合音礼如古制。次日,新夫妇同拜先祖及父母及长族亲,名曰:拜堂,即古庙见舅姑礼也。是日,女家具酒撰送于婿家,即古馈舅姑礼也 婿见妇之父母,有于三日行者,有三五日后卜吉行者,女也随婿省亲,名曰:回门,至弥月也如之,女住一月乃还,名曰:住对月。此则俗礼也。"解放以后,随着时代变迁,大同地区的结婚礼节也比以前简化多了,但为了取结婚吉利,迎亲时,新郎一般要戴红花。摈相由新郎的姐夫或者好友担任,新郎要给新娘带去一根红布裤带,名曰:"喜结良缘" 带去一个瓶于,瓶中插一棵葱,名曰:"生根立后" 还要带五根肋骨的猪肉一块,叫做"离娘肉",名曰:"五方吉庆"。新娘上车时,女方家中定要送给新郎家中一盘饺子,上面盖着纸剪的大红喜字,名曰:"合家欢乐" 与此同时,女方家中要将"离娘肉„劈出几根肋骨交给新郎带回,表示婚后夫妻和睦,名曰:"筋骨不离"。新郎与新娘在举行婚礼时,院中悬挂五星红旗。之后第二天是回门日,男方送女方回娘家,只不过程序只剩下典礼和宴请宾客了

其结婚典礼程序是:(司仪一人唱礼)

一、结婚典礼开始;

二、新郎、新娘和来宾入席就位;

三、向新郎、新娘献花撒彩;

四、鸣炮、奏乐;

五、证婚人讲话(宣读结婚证书);

六、主婚人讲话(家长向来宾致谢);

七、介绍人讲话;

八、来宾讲话;

九、新郎、新娘向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以及来宾行三 鞠躬礼;

十、新郎、新娘互相行一鞠躬礼;

十一、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

二、临时动议:凡是参加婚礼的人,都可向新郎、新娘提出各种玩笑难题,多属“娶妻生子”之类的玩笑,新郎、新娘无论多么难堪,也不能发脾气;

十三、礼成;

四、宾客入席就餐,新郎、新娘分别逐一向来宾恭敬喜酒。

婚联:

张灯结彩办喜事、龙飞凤舞喜盈门

春光练出鸳鸯谱、月夜香斟琥珀杯

诗题红叶同心句、酒饮黄花合卺杯

举案齐眉称乐事、雀屏中目证良缘

喜事喜筵斟喜酒、新成新屋迎新人

新屋喜新居绵延福海、佳期迎佳妇美满姻缘

合卺且行夫妇礼、调琴喜奏凤凰音

出水红莲开并蒂、向阳彩凤喜双飞

横联:

关睢雅化、鸾凤合鸣、百年之好、喜结良缘、福寿鸳鸯、五世其昌、举案齐眉

另外,有些地方结婚时晚上结,同朔地区是中午进行,取一天阳气最盛时。 结婚一般选在节假日,如这天为吉日更佳。当天早上新郎穿戴一新,其装扮一般是西服套装,但是其中的领带、腰带、袜子必须是红颜色。 结婚时要宴请宾朋,男方家时两天,女方家是三天,席面讲究越大越好,迎亲那天男方到女方家,男方家要做油炸糕(糕大概有高升之意)和拌粉,由家人清晨做好,派人分发给街坊四邻,以示吉祥,同时要做离娘肉,是用猪肉做的,拿两瓶红酒(红色取红红火火之意)上插着芹菜(代表勤快)。这两样东西是男方送给女方家的礼物,是接亲时必备的。 男方迎娶新人要有专门的新房子(这也是新婚夫妇以后生活的房子)外面要贴结婚的对联,娶亲车所走路上的井盖要用红纸压上,这个风俗可能是从河北传来,以前山西并没有。为什么要用红纸压,至今没搞清楚,大概是怕下水道里的浊气污染新人吧,迎亲时要有专门的车队,每个婚车都要悬挂一对红色的气球,接亲婚车打头的叫头车,由新郎乘坐,头车要请花店的老板装扮,车前部有一对新人玩偶,车的周身都要用鲜花装饰(真花假花都行),车尽量选好车,尤其是头车,头车是新郎和新娘坐的,不能寒酸。车队大约有八到十辆,去的时候男方的迎亲队,回的时就接上新娘子和她的送亲队,浩浩荡荡,场面很是壮观。婚车出发前要响一阵鞭炮,这必须有男方的弟弟来做。新郎手里拿着手捧花,这个风俗大概来自西方。新郎带着接亲的车队来到了女方家,从这里接上新娘再返回新房。车队来去时不能走重复的路线,俗名叫不走回头路。

到了女方家里,女方家需备上一桌茶点款待男方亲友,还要女方为新娘准备的部分陪嫁,陪嫁也有讲究,陪的越多,女方在男方家里越有地位,也就是俗称的“聘”。新娘里里外外的衣裳,全是大红的颜色。 新郎穿上由女方家准备的红马夹。新郎新娘互带胸花,女方要派出几位送亲的家属随行,女方家准备的面食,其中的小饺子有五种馅,是酸甜苦辣咸,代表人生要经历的五种滋味。男方来时拿的红酒将被清空,在瓶子里放上绿豆,取生根发芽之意,芹菜也换成大葱葱的寓意是代表聪明。这两样东西随着新娘将回男方家。迎回新人后,要堵门,堵门是最古老的一项风俗,由男方的朋友堵在新房门口,对一对新人百般刁难,不让其顺利入新房。这里取意大概是告诫小两口婚后的生活并非那样一帆风顺。在一番折腾后,新娘进入新房,新娘脱去一身红衣服,换上婚纱。一对新人来到酒店进行结婚典礼,典礼结束后新郎新娘还要挨桌敬酒,首先要敬给辈份最高的长辈,依次来到亲朋身旁,敬上美酒收获祝福。最后才轮到朋友,在这里又是一番少不得的刁难,这样祥和热闹的婚礼算正式结束。在过去,晚间一般还有吃对面饭的习惯,就是俗话说的闹洞房,如今这个风俗渐渐消失了, 只能在一些农村见到了。之后第二天是回门日,男方送女方回娘家,只不过程序只剩下典礼和宴请宾客了。大体的过程是这样,两地都差不多。

二 婚俗形式的变化

以前同朔地区的婚姻形式有不少封建的旧式婚姻,比如交流婚、姑表婚、姨表婚、招赘婚、童养婚、指腹婚、转房婚、冥婚等。

交换婚

交婚也称换亲,普通是指男女双方各以其女互给对方做儿媳妇。有的是由于家景贫寒,没才能办婚礼嫁妆的;有的是因为联姻相互制约的;也有的是因为门当户对,亲上加亲的。一般因家境贫寒的换亲,婚礼一切从简。

姑表婚

姑表婚、姨表婚均属于近亲结婚,一般是指家里的女儿跟她姑姑、姨姨家的儿子结婚。这种婚姻是《婚姻法》所制止的,也违反了伦理道德。

招赘婚

招赘婚又称招门婿,也就是上门女婿,俗称“倒插门”。一般是指家里只有女儿,不儿子,为了顶挡门户,传宗接代,招婿作子。女婿要随着岳父姓,按儿子对待,履行养活岳父、岳母的义务,能够继续女方的家产,家族也不会轻视,这种招赘称为“逝世招”;假如招来的女婿不更姓,则不能继承女方的家产,只有实行供养岳父、岳母的责任,这种招赘称为“活招”。“活招”多数都会遭遇到家族的歧视。

童养婚

童养婚就是指童养媳,个别是指不太充裕的家庭,收养未成年的女孩儿做儿媳妇。等女孩儿到了到了十

四、五岁的时候,再与自家的儿子完婚,完婚之前就称作童养媳。童养媳完婚很简单,抉择吉日,童养媳先回娘家,穿上婆家给准备的新衣新鞋,在回到婆家同新郎拜天地,这就算是完婚了。做童养媳的女孩儿大都是因为家景清贫,为了糊口、活命而采用的不得已的措施。收养童养媳的家庭也往往是不太富裕的,童养媳大多都是受尽苦难,受尽打骂的,一般的父母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相对不舍得把本人的女儿送去做童养媳的。

指腹婚

指腹婚一般是指两家平时来往甚好,门当户对,如果两家女方都怀孕了,双方就提前预约,产后如果是一男一女的话,就让他们结亲成婚。明、清两代固然有过禁文,但明间仍旧有指腹为婚的现象。

转房婚

转房婚,也称转亲。一般是指三家的女儿辗转作为三家的儿媳妇。婚礼和一般的婚嫁是一样的,惟有因家境贫寒的转亲,婚礼和嫁奁所有从简。

冥婚

冥婚,又称“鬼婚”,“娶鬼妻”。一般是指有的男子没有授室就过逝了,他的家人为他追求未婚的女尸进行相配。有的要通过牵线说合的“鬼媒人”说合好,选鬼节日(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将女尸移迁到男方的坟地,与男尸合葬在一起。民间以为人死后犹如去了阴间,所以有鬼婚之俗。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几种方式只剩下招赘婚和冥婚了,前者是续香火这种封建思想的残余,不过现代社会高昂的结婚费用也使这种方式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存在,在一些大城市很多就是这样,而冥婚的存在可能是作为父母在承受了丧子之痛后,怎么也无法在让孩子在另一个世界孤零零的生活,所以冥婚还在。

三 婚姻仪式的变化

井而有序的婚嫁礼仪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古至尽从无变故,在古代,婚姻更是家族中的一件大事。和其别人生习俗比拟,婚嫁礼仪随世情而多变,这种变更重要表示在运动的内容和形式上,而婚礼所创造的气氛之隆重、热烈、喜庆、吉祥,则始终不变。婚俗为世代相传的文化景象,拥有一定的传承性。自古以来朔州地区的婚俗礼仪的程序类同山西有些其余地域的风俗,但又有其奇特的一面。随着时光的推移,这种固定的程序也在由繁到简的发展着。自古以来婚嫁从定亲到迎娶,旁边有很多繁缛的礼仪程序。周代婚俗已断定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清期、亲迎、”六礼。清文中有记载:“朔州婚姻,论财者少,初换帖,次纳定,次通讯,次完婚。仿古议婚、纳采、问名、请期之礼,喂不亲迎。五日后,会亲拜门,肆筵设席。”至清末,大的程序仍基原形同。 一般的嫁娶礼仪都要有严厉的讲究。大同县志也有类似的记载。

议婚

议婚又称议亲。包含求婚、过帖、相亲等阶段。议婚正常先由男方托伐柯人提亲,相称于古代六礼中的纳采。若双方批准,即请算命先生测生辰“八字”,核定双方是否相合。

定婚

定婚也称定聘,经由仪婚,如果一切相合,就要约定彩礼。一切“礼金”或“聘金”都已经议定并列成礼单,仪定聘日后,男方只纳“礼金”的一局部,俗称“上半礼”。然后,交换庚贴,交换庚贴以后,就是正式定婚了,同时这也称许亲。有的在交换庚贴是,双方要设筵招待亲友,名为定亲饭。有的还讲究调换“龙凤贴”,即男方贴上印有“龙”,女方贴上印有“凤”,一般还要互送订婚物。男方送女方的有:银钱、衣服、首饰、什盒等;女方要送男方的有:纸墨笔砚、瓷瓶、扇子、荷包、红裤带等。不管贫困还是富饶,红裤带是必不可少的,隐喻拴系在一起的意思。

成婚

成婚也就是娶亲。由男方取舍吉日,给女方下“娶贴”,双方都提前筹备。迎亲的前多少天,男方就要把彩礼、衣物、首饰、酒肉送给女方;迎亲的前一天,女方就要把陪送嫁妆如:桌椅、箱柜、被褥、梳妆器具等送给男方。女儿出嫁前夕,往往要在家“阴脸”,也就是避日晒不出门,一般都要

二、三十天。出嫁前

一、两天,母亲要给女儿“开脸”。也就是美容、修脸,如:整眉、拔汗毛、剪鬓角。拂晓前,要将发辫梳成发髻,这个就成为“上头”,这就表现姑娘要做媳妇了。迎亲的仪仗形式有繁有简。一般为三乘抬轿,两、三匹马,富裕人家五乘抬轿。三乘抬轿就是单娶单送,五乘抬轿就是双娶双送。有的地方新郎要去女方家迎亲的,但有的地方新郎就不去的。男方娶亲的和送亲的均骑骡马。迎亲的仪仗,从前之后都要有炮手,开道旗、鼓乐、花轿、骑乘。娶亲的人是在女方家娶的,一般都会受到女方家的筵席款待,还要吃一些简略的茶果、油炸食物,这称为“穿茶”。新娘上轿头蒙红盖头,由兄长抱到轿上,免得脚着地带走娘家好运。迎娶路线回时不走来时路,讲究走大回环。返回是如果经过寺庙、井台、碾磨的时候,就要用红毯或红布遮蔽新娘坐的轿窗,意思就是以防白虎星、鬼邪等开打搅。如果行走路上有水井、洞口、窟窿的地方,都要用红纸遮蔽,为了避邪煞。迎亲回来,鼓乐齐奏,炮声连天,迎接人一拥而出。花轿停下后,先由婆母给新娘擦粉,喂新娘一块冰糖。随后由一个“全福人”(双亲俱在之人)或两童女相扶,同新郎一起脚踩红地毯步入院内,新娘下轿时,双手拿“宝壶”,由赞礼人撒五谷、红枣、糖块、钱币开路。院内旺火已经点燃新郎背者或抱着新娘绕着旺火转圈,以图吉祥。正房前放置香案,香案除供品外,还放有弓箭、斗、尺子、称、镜子等物品,意在镇妖辟邪。新娘和新郎同到香案前,在赞礼人的主持下,先拜天地,后拜高堂,再夫妻对拜。礼毕落后入洞房。院内观看的人争先敲破洞房窗纸向内窥视,窗孔敲破的越多越好,意取多生子。入洞房后,新郎要手持弓箭向四周虚射,名为“撵白虎”。然后,新郎将新娘的“红盖头”揭去,二人共饮一杯酒,名为“团聚酒”。晚饭后,家人、亲戚或村民,都要来闹洞房,又称“耍笑”新娘。其间也有的是耍笑大伯、公婆的。民间有谚语说:“不闹不发”,“闹洞房,没大小”。有的是“文闹”,以向新娘出谜语、说趣话而取乐,有的是“武闹”,逼新娘和新郎做一些亲切、戏弄的动作。闹洞房后,新郎和新娘入睡,姑嫂、小叔或婆母要在洞房窗前“听房”以观新郎和新娘是否和美。

拜人第二天,新郎和新娘要在香案前分离按辈分大小向家人、亲朋叩头,这就称作“认大小”、“谢人”,被拜人则应备有礼物。

回亲

回亲又称“回门”。结婚后第

二、三天上午,新娘带着新郎回到娘家认亲。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仪。新娘家白叟心里十分看重三天回门,因而新郎当时不论是从思维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预备,争夺给岳父岳母留下好印象。回到外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村民要来看女婿,“评头品足”取笑“新姑爷”。中午吃饭的时候,有的给新郎吃里边包着盐、花椒和辣椒的饺子;也有的调皮的女孩儿(一般是小姨子)给新郎脸上暗地争光,或有男青年让新郎做些过火的事,如让给村里的同辈或小辈叩头等。

送和堂在回亲的第二天,有女方的同辈把新郎和新娘送回新郎家,这就称为“送和堂”。 住对日这是婚礼中的最后一项。从送和堂那天开端,先到新郎家住一天,而后回到新娘家住一个月,其间,两方的村里的亲戚分辨请新郎和新娘吃请,这称作“认亲”。至此,热闹盛大的婚礼才算宣布停止,一对新人正式开始了婚姻生活。

这些内容到现在,有些只有名字保留,有些还存在着,比如里面提到的骡车,驴车等,现在一律换成汽车。像那些闹洞房,送庚帖还在,而测八字已很少见了。

同朔地区的婚俗中至今有些奇特的地方,人们把他们变成了顺口溜,比如在生肖相配上就有:“白马怕青牛”、“龙兔泪交换”、“猪狗不到头”、“蛇虎如刀锉”、“羊鼠一旦休”、“金鸡怕玉龙”等等,这些属相都是相克的、“方冲”的。至于那些寓意吉祥的,类似“枣”,“花生” 这些那是更不能少的。说道这,不能不提同朔地区有名的“旺火”,结婚时这也是必备品,在成亲那天,旺火从早燃到晚,期间不能倒,否则不吉利。新娘到家后,新郎要背着或抱着新娘围着“旺火”正转三圈,倒转三圈,以图吉利,这种风俗无比相似与南方婚嫁中的“跳火盆”。 同朔嫁娶礼仪中的禁忌也很有特点。如:一年内忌办两次婚嫁;婚嫁一般忌姑姑做娶亲,姨姨和姐姐做送亲;新娘的红盖头上一般都绣有“龙凤呈祥”;如果在婚嫁当天,迎亲路上有两队迎亲的相遇,双方新娘要互换针线或喜帕;拜天地时忌寡妇在场;洞房忌用新居;忌寡妇和有身孕的女子进入洞房。

古老的风俗传到今天,不尽保留的它们多样的形式,更提炼了精华,赋予它们新的内涵,民俗学作为一门以研究民间文化和习俗的学科,在今天这个多样文化融合的社会有着巨大的价值,婚俗,作为体现民族文化的精髓,更需我们的大力保护。

第二篇:时代文化回眸-满族文化

****大学

时代文化回眸结业论文

文化--时代的语言

(—— 满族的饮食文化)

姓名:学院:学号:

2010年12月12日

摘要:满族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以及与汉族频繁交流,饮食习惯一方面与汉族有相似之处,如吃大米、小米、面食等等。另一方面仍有自己的特点,如喜吃甜食、过节时吃“艾吉格饽”(即饺子)等。还保留了饽饽、酸汤子、萨其玛、火锅等有民族特色的食品。满族人一日三餐,习惯早晚吃干饭或稀饭,中午吃用黄米或高粱做成的饼、糕、馒头、饽饽、水团子之类,做干饭也多用小米、高粱、玉米。满族人习惯养猪,每年春节杀的年猪,把一部分肉腌在坛子里,以备一年的食用。其余的用来改善生活,款待来客。最习惯的吃法是白肉血肠,猪肉炖酸菜粉条。逢节庆日,都吃饺子,阴历除夕年饭必吃手扒肉。

关键词: 满族 饮食习惯 传统风味 生活环境

满族简介:满族是历史影响尤为显赫、人数众多的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目前全国满族总人口已超过1,000万(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满族人口为9,846,776人),仅次于壮族,居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第二位。满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辽宁省,超过全国满族人口的半数。其次为河北、北京、吉林、内蒙古、黑龙江、河南、新疆、宁夏、甘肃、福建、山东等省市自治区,以及一些大中城市。除这些主要集中分布地以外,满族人口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满族自称“满洲”,满洲意为吉祥、幸福、平安的土地之意,1911年辛亥革命后官方将“满洲族”简称为“满族”。 满族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满族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上溯到公元前商周时的肃慎、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北魏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北宋至明时的女真。“白山黑水”——

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流域的广阔地区是满族先民的发祥地。本论文主要介绍的是满族的饮食文化。

满族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以及与汉族频繁交流,饮食习惯一方面与汉族有相似之处,如吃大米、小米、面食等等。另一方面仍有自己的特点,如喜吃甜食、过节时吃“艾吉格饽”(即饺子)等。还保留了饽饽、酸汤子、萨其玛、火锅等有民族特色的食品。

饽饽是满语,是由黏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黏糕饽饽等。根据不同的季节制作不同的饽饽,一般春天做豆面饽饽,夏日做苏叶饽饽,秋冬做黏糕饽饽。豆面饽饽是用大黄米、小黄米磨成细面,再加进豆面蒸制而成。这种饽饽颜色呈金黄,有黏性,味香可口。苏叶饽饽是用黏高梁面和小豆的豆泥混合拌匀,外用苏叶包起来蒸熟的。这种饽饽有一种苏叶的特殊香味,别具风味。黏糕饽饽是用大黄米和小黄米浸泡之后磨成面,在黄米面中间包上一些豆泥蒸熟后制成的。这种饽饽用油煎着吃,或沾着糖吃,既香又甜。

萨其玛是满族传统风味糕点。“萨其玛”是满语,汉语叫金丝糕、蛋条糕。它用精粉、鸡蛋、糖、芝麻、瓜子仁、青红丝等做成。它的做法是将鸡蛋去壳后加适量的水,搅打起泡后倒入和好的面中,揉成面团,然后擀成薄片、切成细条,用油炸成黄白色捞出,再将糖和水放进锅内烧开,制成糖稀,再将炸好的细面条用糖稀拌匀,倒进铺以芝麻、瓜子仁、青红丝的一只木框内压平,用刀切成方块制成。这种食品色、香、味、形俱佳。

满族人还喜欢吃火锅。火锅这种吃法在满族先民中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古时,女真人在狩猎时,常用篝火烧陶壶来煮食物吃,塞外天寒,往往边烧边吃,这是火锅的雏形。后来随着金属器皿的广泛使用,使火锅正式诞生。随着时代

的进步,这种吃法进一步发展,内容也大大丰富起来。在满族历史上出现过雀火锅、天上锅(飞禽锅)、地上锅(走兽锅)、水中锅(鲜鱼锅)、渍菜白肉火锅等。火锅在全国流行以后,各地居民把本地佳肴食俗融进了火锅,出现了许多新品种,风味各异,使火锅食品呈现出百花纷呈的局面。

清代另一个非常著名的菜肴是满汉全席,又名“满汉燕翅烤全席”。满汉全席产生于清代官府,因而菜肴繁多精美,场面豪华,礼仪讲究,其中满族肴馐起着主导作用。在满汉全席中,熊掌、飞龙、猴头、人参、鹿尾等满族故土的特产是席上的珍肴,其做法是满族传统的烧、烤、煮、蒸。在满汉全席中,火锅类和砂锅类菜肴也占突出地位,这类菜肴都和满族风味有关。

满族人一日三餐,习惯早晚吃干饭或稀饭,中午吃用黄米或高粱做成的饼、糕、馒头、饽饽、水团子之类,做干饭也多用小米、高粱、玉米。满族人习惯养猪,每年春节杀的年猪,把一部分肉腌在坛子里,以备一年的食用。其余的用来改善生活,款待来客。最习惯的吃法是白肉血肠,猪肉炖酸菜粉条。逢节庆日,都吃饺子,阴历除夕年饭必吃手扒肉。

满族先民时期主要从事渔猎业,居无定所,食不定时,有时一家人举行宴会,大家都无拘无束,载歌载舞。进入辽沈地区以后,从事农耕生活,传统的聚餐已不多见,但满族人好客的习俗经久不衰。一般的客人或老人从外边进来,年轻的媳妇马上出来施礼迎接,到屋后,先敬烟,后倒茶。满族人以烟待客,是因为吸烟是其民族的嗜好,不仅成年男女吸烟,十七八岁的姑娘也吸烟,故民谚东北三大怪,其中有一条是"十七八岁的姑娘叼着大烟袋"之说。以前客人来进餐,由族中长辈来陪同,晚辈人不同席,年轻媳妇在旁伺候。平时,家中人就餐,上辈人不动筷,晚辈人绝不动筷。满族人有红白喜事时,设肉食宴,无

论认识与否,都可以参加,吃的越多,主人越高兴。至今满族人仍有杀猪时,把亲友、邻里请来吃白片肉、血肠的习惯。

第三篇:满族家谱有什么文化特征?

谱牒是满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修谱是为了尊祖敬宗,昭穆不乱,使后代子孙知其本源。家谱分有两种,一种为编纂成帙的称为谱书,一种为只记本支世系的为谱单。谱单多为纸、布制成。还有一种称为“绫条”的谱单,俗日“发荣条子”。此外,还有谱折。谱书记载的内容较为丰富,而谱单仅排列世系,只有少数的记几笔原籍、迁徙、“范”字、立谱时间等。还有一种谱单跟春节供祭的祖宗谱一样,谱头绘有几位神像。谱书、谱单都是关于一个家族的世系表册。满族进关后,分驻全国地,加之受汉族文化的强烈影响和朝廷的倡导,满族人开始积极修编谱书。辽沈地区的满族多为入关后回迁的庄丁、台丁、打牲丁以及守陵、守墓和驻防的满洲八旗和汉军八旗人。这些满族人为了避免“数典忘祖”以及职官承袭等原因,绝大多数人家都修有本氏族的谱书,各宗支也至少修有本支的谱单。

一、满族家谱的源起满族谱书始于“结绳记事”以及后金时期的《满文老档》。满族各氏都有“子孙绳”,珍藏于“子孙袋”中,平时挂在西墙“祖宗板”右边的斜余子上。“子孙绳”是用五彩线拧在一起的长有数丈的线绳。生一男孩,即在绳上拴一竹批子制成的小弓箭,生一女孩即在绳上拴一彩色布条或是一个嘎啦哈。出嫁的女儿再将自己的那个布条祭祀后解下带到男方家去,即“起走户口”。子孙绳上,一个弓与布条嘟噜即为一支人。这种“记事”的“索绳”(即子孙绳)就是这个家族的谱,后来演变发展成谱书。清代八旗制度确立以后,原来的哈拉穆昆(氏族)组织迅速分化,被固山牛录的八旗组织所代替,审丁编族,人丁户口的登记,皆在其所属衙门的旗档之中。而最早记录满族家庭成员活动的谱,就是登录清太祖努尔哈赤家庭活动的档子《满文老档》。清太宗皇太极时开始授予世袭佐领与公中佐领敕书,由于某些八旗官职可以世袭,因此,有人在请求世袭时,就必须以敕书说明缘由。17世纪以后,承袭官职还需呈家谱以证明其家世,敕书和家谱就成为承袭世职的重要凭证。清入关后,受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极为深刻,门第日益受到重视。康熙帝曾谕“笃宗族以昭雍睦”。雍正帝则要求“修族谱以联疏远”,“凡系世职官员,令其预先缮造家谱,存于都统衙门;其后若有应行增入者,令于岁底俱保增入”。然后,经八旗都‘统核实,上奏皇帝批准。在八旗制度下,满族家谱是官职承袭的重要凭证,是表明人的身份地位的依据。满族统治者为确定人的不同身份和地位,防止混淆和变化,制定了严密的户籍制度,八旗人丁三年编写一次。满族生儿,要报户口,并领饷银到l8岁为止;生女到婚嫁时给婚嫁银。因此,凡生育必报户口。“凡八旗氏族,载在册籍者日正户,童仆由本主所出户者日开户,由所隶佐领别宗支,核真伪,稽疏远,考其谱系。”这对满族修谱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满族家谱集大成者《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问世,促进了满族的修谱活动,致使修谱之风日盛。但清廷逊政后二满族自己多隐瞒旗属,更由于人丁繁衍,支派增多,辗转迁徙,社会变革,姓氏演变,谱书又多年未修,宗支乏旺,旧谱已难反映宗族全貌。鉴于此,各氏族又兴起修谱之风,或10年、30年,修谱续谱,以保持家族历史的完整和清晰。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可是作为宗族法“血脉文献”的家谱编修之风却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满族第一次修谱高峰是康乾盛世,第二次修谱高峰是嘉庆年间,第三次修谱高峰是光绪年间,第四次修谱高峰是抗日战争时期。进人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华民族进入民族文化复兴时期的寻根热中,于是,出现了第五次修谱高潮。?

二、满族家谱的体例谱书的编纂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其体式和内容都经历了由简到繁、由略至详的演变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家谱体例的创制与形成,也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相沿使用的三种谱书体例,即欧式体、苏式体和欧苏合体式。三种谱书体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谱书重要内容之《世系谱》的编排格式上。欧式体创始人为欧阳修,他的谱书体式呈表状,每表五格(今有九格者),每格限记一代人,并在第五代、第九代、第十三代、第十七代……由上表格尾提至下表格之首,重复记载。这种自一至

五、五世一提头、递及九世的欧式体取自五服之制。这种体式的特点是“明族之义,九五相生……子孙披览一阅,于祖孙父子兄弟之序可了然于目”。“谱式分五层,直系世次,界以横线,横列支派,加以竖线,同父兄弟以伯仲为次序,同世兄弟以支派为先后,庶一展阅,而世系支派莫不判然”。这种体式的谱书如《满洲苏完瓜尔佳氏全族宗谱》等。苏式体谱书创始于苏洵,每页(格)限记一代人,其特点是“历世平叙,每增加一世则上书第几世,下循伯仲叔季之次第书之,世系支派,开卷了然”。这种体例的谱书相当多,如《伊尔根觉罗氏谱书》等。欧苏合体式,是将欧体和苏体结合而创制的体式。这种体例的谱书实际上是采用表的形式,但不是五世一提头,而是各房各支《世系表》前,另列一《世系提纲》,点明各代男人的名字,使查阅方便,一目了然,其特点是“图呈五代,依欧阳之照派横衍;世纪递更,师眉山之书名录真”。欧苏合体式,如振衣而先提其领,张目者必举其纲,满族谱单多为这种体式。

三、满族家谱的内容谱书记载的内容,虽“人自为书,家自为说”,但大体都具备相同的基本内容。最早的谱书仅记户主名字及其所生儿孙,记载内容极为简略。到了战国时期,谱书记载的内容才略有增加,开始增记了配氏,有的还增记了生子女数,甚至女适某姓等内容。唐宋以后,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谱书的内容才完善详备。满族谱书内容大体如下:某名某字,某公之子,生卒时间(70岁以上者书享年数),葬地,主要经历;配氏姓,生卒时间,葬地,有无慈孝事迹;生子数,按长幼列名;生女数,按长幼各个标嫁某。本溪县《伊尔根觉罗氏族通谱》其内容为:(1)谱序;(2)历次创修宗谱原序;(3)伊尔根觉罗氏族通谱;(4)国初地名部落移驻考;(5)创修支谱名目;(6)家训篇;(7)篆古家训;(8)族长表;(9)族长执行规则;(10)宗派篇;(11)祭祀规则;(12)五服图:(13)省属族居表;(14)谱注释例;(15)谱图篇:(16)谱注篇。该谱书篇目内容具有代表性,大多数谱书与之相类似。谱书的序,包括历次续修的谱序,皆多记述修谱的意义、目的,概述本氏族的源流及各支派迁徙情况,更记述各次修谱的经过,较详细地记述本次修谱的缘起、必要性和修谱过程。满族谱书特有的篇目则是《氏族通谱》、《部落移驻考》等,记述其姓氏原住地和姓氏起源、始祖,还特记降清、隶旗及移驻等情况。宗派篇,又称派语、行辈排字歌和世系源流歌,俗语称之为“范”字,是谱书的主要内容之一,有2O字、24字、30字、40字,甚至有3OO字的(如佟佳氏)等等。成诗体,作为同族男性成员取名的依据。同辈者,范字相同。派语歌多以时代感为特征。派语成诗歌形式,读时朗朗上口,押韵易记。满族受汉文化影响,是清代中期以后开始冠汉字姓的,其命名取氏多学以汉族宗派“范”字的,如《解氏族谱》中的“范”字为:兴来新立业,克继富昌传,远起承先世,金银发自连。《花氏谱书》的“范”字是:永林占忱文,启宝年向春,钟毓绍恒显,乃守聚世恩。这些字辈都是比较简单的。祭祀的仪式和具体内容各氏族大体相同,它是研究满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珍贵资料。记述详备的如《佟赵全书》(爱新觉罗佟佳氏哈拉),不仅记述了全部祭祀程序、仪式、内容,而且记述了各种祭祀的祝神词以及摆供图式等等。谱图和谱注是谱书的主要内容。谱图即世系,亦即世派,谱注即世表、年谱。世系的作用在于别昭穆,定秩序,按图而稽,易于辨其源委分合。因谱图用于区别世系,所以只列男性姓名。典型的谱图“表列五格,格书一世,服止于五世也。格尽别起,另书六世某,子不重书,五世省复也”。谱注亦以男子为中心,其在名下低格书写字、号、学历、官爵、生卒年、葬地、配偶、子女等。谱书是登录家族成员的,但是,所有家族成员不一定全能人谱,这里有个登谱人员资格问题。“凡载谱者,俱系始祖一脉相衍,非其苗裔,不可混入,紊我谱牒。”取得族人资格,允许登录谱书,最根本的条件是“系始祖一脉相衍”的有血缘关系者,即登录入请的子嗣必须是男性亲生子才能入谱,“非其苗裔,不可混入”。如果男性无子嗣,才可于伯仲叔季或堂兄弟之子择立(过继)。如果过房、过继均无人,方可兼祧,日“一枝(子)两不绝”。而“凡乞养之子,概不入谱,恐其乱我派也”。所谓“异姓乱宗,例禁甚严”。抱养异姓之子为嗣,一律归宗,即使同姓联宗,同姓异宗,亦不入谱,义子、赘婿更不准入谱。“吾族自始及今,绝无义支,特书义子不入家谱者,惧乱宗也。语云:有义子无义孙,谓子受养育之恩,义在当报,至孙则归宗,于其亲之义父,恩义绝矣,故日无义孙也。”犯族规国法严重者,均皆除名,不再人谱,“讳其子,阴其名”,被除名出族的人更不准入谱。另外,“后世子孙繁衍,妻有被黜,或夫死适。人者,本夫之下,俱不书义绝也。但于其子名下书目,嫁母某氏出某氏所出,以子不绝母也”。凡此种种限制,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和宗法制度服务的。入谱人资格还有年龄限制。10岁以下夭亡者不入谱,20岁以下未婚娶夭亡者入谱时不独占一格,只在其父名下书子某殇。只有2O岁以上已婚者方可入谱。但在清代,八旗满洲人生男孩或女孩一年内或几个月即可上谱入旗档,因为清代满洲人生男儿可按月领饷银至18周岁入伍当兵,未入伍者为闲散。女孩至结婚时发婚嫁银。民国以后,因无入旗档领饷银的待遇,也就学汉人入谱规矩了。入谱者仅为男姓。女子入谱不占独立一格,只能在其父母名下书写名字,适于某家。满族谱书还有一些规定,如尚存活的人用红笔书写,已故的人用黑笔书写。已故的人,因病而死者用黑笔杠上,为国牺牲的人用红笔杠上等等。对长寿人,严格遵守“六十杖于乡,非六十不言寿”的准则。入谱的长寿老人,谱内纪年,必须遵朝廷尚龄之例,未及60者不录其寿,70岁以上者书享年数。登谱资格的条件限制,既是为封建政治制度服务的,也是“神不享非类,民不记非族”观念的体现?

四、满族家谱的编纂满族人编纂谱书后期也是很隆重的,尤其是富贵氏族和经济殷实人家,其修续谱书被当作家族中最隆重的大事,几乎动员全宗族各支各派人参加,并且组织编修班子执掌编修事宜。如汉军旗《王氏族谱》于清宣统元年修谱时,就组织了一个比较庞大的续谱重修的班子,其中纠事17人,监修9人,编次6人,校刊14人,誊写6人。1935年重修时,监修为24人,编次7人,校刊5人,誊写6人,比修谱时有所增加。谱书编修完成后,刊刻的资金出自家族的集体财产(如坟田、坟树林木的收入等),不足部分由各支家庭按人口集资或赞助。他先后经几次族长会议研究,决定了主修长、监修长、编次长以及校刊、誊写者,“分任无讳,朝夕弗遑”经过一年多时间方“刷谱印卷,工成告竣”,将“谱版藏在祠堂”。谱书的编修一般选在“龙虎之年”,但家族人丁不旺的也选在“鼠”年,以期家族人丁繁衍兴旺。修谱规模大小各氏族根据家族情况不相统一。名门望族每修一次家谱要宰猪三口,家族官宦子弟要参与撰写,并筹集资金印刷成书,花销极大。但是,平民小户,无力修谱,往往只记谱单而已。“文化大革命”时,只以“三代宗亲”代族谱,重新编修族谱是在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后。修谱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3O年,“三十年不续修族谱,即为不孝”。谱书被视为家庭至宝,自然在收藏管理上极为重视。一般大姓家族都建有祠堂,谱书就珍藏在祠堂内,作为家族总谱精心收藏,平时秘不示人,对外姓外族人更秘而不宣。在平时,绝不翻动。但在阴雨连绵的季节,有专人取出翻晒,以免污腐虫蛀坏损。一般家谱修完后印刷誊写数部,各支长子皆分得保存一部。如《舒穆禄氏宗谱》即珍藏于徐氏祠堂中,祠堂中供奉有徐氏祖先神(始祖神)、保家神、佛祖、道仙,还有佛托妈妈子孙神等。他们将谱书用红布包裹好,装在谱匣内,与各神同时享受供奉和祭祀。再如,佟佳氏族谱即保存在佟氏祠堂,到祭祀时,几乎省内及邻省的佟氏皆奔来祭祖,其隆重程度与小型庙会可比。平时,各氏家族大多将谱书收藏在宗谱匣内或祖宗龛内,不轻易翻动一次。每至新年,尊长洁身净手恭而敬之地“请”出(取出)家谱,将家谱放在神位上,接受族人的叩拜,并将家族的历史及族人各支情况讲与子孙,让子嗣们了解家族的历史,明确尊卑、次序、分派,对子孙后裔们进行爱家、爱乡、爱国教育。满族在祭日,一般是“请”出族谱后,恭恭敬敬地陈于西墙“祖宗板”(俗称“神板”)上,接受族人的祭奠。镶黄旗人佟佳氏佟玉宝之叔祖因有业不务,浪荡不羁,孑然一身,生活窘迫,请其伯祖资助,未予理睬。其叔祖一怒之下,强将祖谱匣夺走,在一山岭上将谱书与谱匣烧毁,意谓其兄既不认其弟,弟亦不认其兄,烧掉谱书,誓断血缘。佟玉宝之祖听说后,痛哭一场,凭记忆将祖先世系抄录于一长幅白绫子上,珍为保管。“文化大革命”时,佟氏后裔佟玉宝担,心被当作“三黄四旧”扫掉,就用牛皮纸、塑料布包好,埋于地下一个坛子内,结果字迹腐污,损坏严重。沙格达氏后裔查长禄,在“文化大革命”时则将谱书包裹好捆成三道“腰”,放在祖坟内。乌苏氏吴承志在“文化大革命”时,则将谱书和诰命书包裹好砌到了院墙里,才将这些珍藏了近300年的文物保存了下来。家谱的修纂,在旧社会主要是为寻本溯源,光宗耀祖,正人伦,明孝悌,属“儒教文化圈”。如《华氏族谱》序说:“后之人有欲追本溯源而茫无所据者,则剞劂之事綦要矣。今族会所储已有余资,若不及时纂修,则幼子童孙未登谱者,安知不任意命名,卑犯尊讳乎!”在封建社会里,昭穆不清,尊卑无序,是大忌。正如《索绰罗氏统宗》序中说:“客有问余,为何而集谱书也7余应之日:此编一成,上之可以追溯先人,下之可以流传后世。凡人皆亦重本源,况我满人,尤亦郑重,而不容遗忘也。……族大户繁,考诸世系,而不得其详,即询诸父老,不过略述梗概,究未深悉其由来,详说其支派。余每留心此事,问之不禁怅然。于是,稽查册档,一详其此编,庶几世虽远,而根底可考。户既繁而支派偏清,非好劳也。但欲集成谱书,延及后裔,皆知重本源也。”这种修谱的指导思想是带有普遍性的。《赵氏家谱》序说:“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所谓收族者即修撰谱书之谓也。”由同父以推至同宗,因以世代相传,如无宗谱,世系势必混淆,亲疏难辨,谱书即可以使其“世系次第有序,而尊卑可辨”,本枝远近有序,而亲疏自明。这样,溯前代积德累功,而动水源木本之思。读谱书,就能油然而生孝敬,蔼然而友恭,重本笃亲,不忘祖宗,以裕后人。“谱者,普也,普我祖宗远近姓氏,讳字名号,以示后人不忘。谱者,布也,敷布流泽,广远世德卓异,以示后人不悖”。这些思想,无不渗透着汉族传统的儒家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文化的进步,中华文化越来越发扬光大,而谱牒,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故必将闪烁其应有的光芒。??

五、满族家谱的价值1-家谱反映统治阶级政治主张和社会风貌,具有很大的认知作用。在封建社会里,家谱以大量的篇幅宣传封建伦理道德,如圣谕、宗训、忠孝节义等,借以“裨风教”。如《李氏家谱 家传》(满洲正蓝旗人)中即详细严苛地训导其后裔恪守祖训,维护“三纲五常”等,甚至对酒、色等亦有严厉的规诫,不得逾越。2.谱书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生活状况和经济状况。比如义田、义仓,祭田、义塾的管理等,在满族谱书中尤占很重要的地位。族长(穆昆达)在这些事务上具有特殊的权力。族长及总族长均经推选产生,如《重修王氏族谱》(汉军旗)中即较为详细地记述了族长(或总族长)的推选原则和办法,并规定了族长的权限。族长及总族长不仅是辈分高的男性,还要在族中有威望、权势大、财产富裕。各氏谱书中多有“宗族规则”,明确规定,由族长主持清查本族户口,修缮分发谱书,管理敦宗、睦族、排难、解纷等事项;经理义田、祭田,管理义仓、义塾、钱款贷放、族中救济、族中财产典卖;保护修葺祖茔、宗庙等等。总族长主持家族修谱、续谱,以巩固家族的团结,扩大家族的活动,维系家族的秩序。3.谱书可以正史书之误。《吴氏族谱》载录了吴氏祖先吴宗阿的冤案,为了解清初统治集团的矛盾和斗争提供了真实而又具体的研究资料。汉军正黄旗《尚氏宗谱》为清初平南王尚可喜亲撰,在其序言中述说了尚可喜投降后金(清)的原因,是由于明军官将中的内部矛盾,促使尚可喜决计率兵降清,这就为研究尚可喜提供了与史载不同的史料。又如,本溪县的《章佳氏族谱》中用显著的位置标示出三世祖罗塔的长女哲因和次女詹泰二人均“聘与太祖皇帝正宫皇后”。《清史稿后妃传》中详记了清太祖努尔哈赤16个妻子中无章佳氏二姊妹,在《满洲实录》、《满文老档》和《太祖实录》中均没有记载章佳.氏二妃,记载中仅有庶妃兆佳氏,生一子阿拜。而兆佳氏的出身和死因亦无记载。但从《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中却找到了蛛丝马迹,原来章佳氏二姊妹参与了王权之争,双双被处死。章氏谱书为研究清太祖努尔哈赤立储失败的真正原因提供了可信的史料。新近发现的《爱新觉罗氏多尔衮家宗谱》详细地记述了多尔衮的死因及与豪格孀妻生育一子多尔真,为避宫廷斗争而于生后两个月委托吴三桂代养成人,补正了清代历史文献的疑案,验证了“多尔衮生一子下落不明”的记载。其价值极其珍贵。4.满族谱书为研究民俗学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满洲苏完瓜尔佳氏族谱》、《那拉氏族谱》以及《索绰罗氏统宗》等大多数满族谱书都记载了祭祖、祭神的仪制,尤其是《佟赵全书》不仅将得姓“佟赵”氏的渊源记述清楚明白,更将萨满祭祀中全部仪式、器皿等物质准备,甚至绘有详细的图和说明,更为有价值的是将全部萨满祭祀的祝辞用满语记录下来,为研究满族祭祀习俗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5.谱书为研究人口学提供了科学的信息。家谱中的世袭罔替人口繁衍的登录,为研究人口学以及树立优生优育观念,不断改善和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供了极为可信的依据。古人编纂家谱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明血缘”、“别婚姻”。本溪市南芬区思山岭乡三河村《瓜尔佳氏宗谱书》,将思山岭乡二道河子、三道河子、大黄柏峪、小河沿、思山岭、红庙子、梨树园、西崴子以及散居市内各地的同宗关氏,全部续编于谱,每支宗人都按各支记述,这不仅为人口学、姓氏学等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而且为计划生育婚姻等的研究提供了佐证。南芬区陈满洲镶黄旗双宝牛录萨克达氏由其始祖松溪一个繁衍已历20世,人口约为1500余人。陈满洲镶红旗毓英牛录瓜尔佳氏,其始祖穆哈达一人繁衍至今历21世,2000余人。大部分的满族谱书都真实地记述了本宗族人口发展繁衍的翔实内容,其史料价值十分珍贵。这些人口档案,不能不说是研究人口学的历史资料。各氏族谱书中都记有本氏族人的婚配,对研究遗传学具有一定价值。记有傻呆男性人,从谱中看,其父母不是近亲相婚,就是有病。如《郑氏宗谱》中记郑维国之4个“傻”儿子,即因与姑表妹婚配所致。6.谱书为姓名学研究提供了大量详实可信的资料。《陈满洲瓜尔佳氏宗谱》中第18代按行辈排应为“广”字,但六门人吾凌阿各世后裔在取名上变化多样,如世泽之7个孙子的名字皆以“甲”为名首字,而志和之7个孙子皆以“铁”为名首字,荣藩之4个孙子则分别名为“洁己、克己、修己、欣己”。这种取名法已打破了传统的习惯。《张氏族谱》中第八代本应按“宜”为“范”字,但取名却随意,其一支的3个孩子长为男孩,

二、三为女孩,名字分别取为“春雨、春光、春苗”,这名字既有传统习俗成分,又有时代新意,很为别致。然而,满族的早期命名习俗却极具民族特点,如正蓝旗人富卡之第五世人,名为“一百八十三”,数字取名是满族早期的习俗,即将此初出生子,以其爷、奶或父母年龄之和命名,带有纪念性,而一百八十三则是爷奶父母4人年龄之和。满族的这种姓名命取方法虽千奇百怪,但仍有规律可循。7.谱书为历史学研究提供重要而可信的地方史料。本溪全市的满族大多为王庄旗田的“庄丁”,但也有早期迁入者,并非庄丁。如萨克达氏,为满洲镶黄旗人,在双宝牛录下当差于辽阳,当清太祖努尔哈赤将后金首府自辽阳迁往沈阳时,其一支人留在原地未走,即为本溪翁氏(含驼氏)满族居于本溪的原因。又如本溪县黄氏宗族,其始祖为黄九龄,黄九龄之父黄天霸,黄天。霸之父黄三太。本溪的黄家堡子、谢家崴子等,正是清代说部文学《三侠剑》故事和人物的诞生地,乃至近现代的台湾、大陆的电影、电视片《黄天霸》、《雍正剑侠图》等故事的诞生地。这些谱书中记述的事件和人物,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家谱资料能补史志之阙佚,如本溪市区大峪《伊尔根觉罗氏族谱》,将大峪一带直至东坟以东的土地与赵氏居民的情况做了翔实记载。《陈满洲赵氏家谱》记其始祖色勒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因清廷平定了三藩之乱后,关内形势日趋稳定,为加强清朝发祥圣地的安定,而增派八旗兵丁回拨东北各地驻防与垦荒,赵氏色勒即于此形势下被派往本溪县碱厂边门驻防的,此即为了解本溪县满族来源、碱厂乡土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据明山区《伊尔根觉罗氏宗谱》记载,赵氏自康熙年间拨旗来辽东实边时,由吉林省乌拉街迁来本溪大峪村,开荒种地为打“鱼丁”。赵氏人口繁衍生息,支派众多,从而族大户旺被称为“打鱼村”,后来谐音为“大峪村”。此谱记载的地名演变,可为地方志的编纂提供可信的资料。8.满族谱书强烈地反映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密切关系。满族与汉文化深远的渊源关系,证明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谱侧重于储存一族人口、发展方面的信息,与史书、志书互补阙佚,相得益彰。满族《文佳氏世谱》记其始祖于清顺治时被李氏朝鲜派来中国学习,后被编入满洲八旗,派往凤凰厅任通官,翻译朝鲜语、汉语,自清初加入满族共同体,仍为满族文氏,其史料价值弥足珍贵。9.家谱具有“乡土教材”作用。家谱记述的祖辈先人创业经历;清正廉洁、公而忘私、大义凛然、报效祖国等高贵品质,尊师敬长、和亲睦邻、勤劳节俭、尽守忠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家训、家规,先世优秀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经济诸方面为国、为民所做的贡献,对后人都具有一定教育作用。许多谱书记载了本族人丁的发展,追述祖辈创业维艰的过程。如磨石峪村《邓氏宗谱》,朴堡《朴氏世系》、香磨村《解氏族谱》等,均记述其先人在当地开荒垦田所经历的艰辛情形,后人读谱莫不为其矢志创业的精神所感动。族规,其内容大抵都是忠国家、孝父母、敬师长、睦家族、隆孝养、勤职业、笃耕耘、课诵读、端教诲、正婚姻、慎交游、急徭税、守本分、效忍耐、尚节俭、从宽恕、息争讼、洁盗贼、杜奸淫、戒赌博、防伪诈、重友谊、谨言行等等。这些内容虽不乏“忠孝节义”之要旨,但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有其合理的成分,也是当今社会要求人们继承并遵循的。还有家谱中的人物传记,记载了堪称民族精英的志士仁人、能工巧匠,在推动历史前进,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作用,其业绩,可以使其子孙后裔励节气、辨真伪、分是非、图奋强,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

第四篇:论满族文化先驱—巴克什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随着后金政权的建立,满族的初步形成,一批满族(女真)知识分子—巴克什应运而生。他们是满族文化的先驱,也是满汉文化交流的使者,同时又身兼军事,披甲出征,建树军功,在后金政权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为清朝开国史写下了重要的一页。巴克什是不应该被遗忘的一个处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群体。在前人和今人的着述中,对巴克什或作为名词,或作为一种制度,只给以简单解释或叙述,尚无深入研究。本文拟将巴克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文化群体,就其产生的背景、作用以及消亡的原因等问题做一论述,敬请专家指教。

一、巴克什群体的产生及其特点

巴克什,亦作榜式、把式、榜什等,其缘于蒙语。《清文鉴》释为“儒”,或为汉语“博士”一词的借音。《清文总汇》释为:前辈贤哲之先生,乃尊称;读书人。清人笔记《听雨丛谈》说:“巴克什„„乃清语文儒谙悉事体之称”1。从上述解释看,巴克什,乃有知识之人,即文人。但有关巴克什的具体情况,史籍中未见明确记载,仅见“巴克什”一词在《满文老档》中曾频繁出现。如:乙卯年(1615)十一月,“为记录仓库粮食的出入分配,任命了十六名大人和八个巴克什”2。天命六年(1621)七月,努尔哈赤下令在八旗中设立学校,选出八位巴克什分别为各旗师傅,他在下达的指令中说:“钟堆、博布黑、萨哈连、吴巴泰、雅兴噶、阔贝、扎海、洪岱,选为这八旗的师傅的八巴克什。对在你们之下的徒弟和入学的儿童们,能认真地教书,使之通文理,这就是功”3。七年二月,他派“备御三人、巴克什四人随方吉纳去清查新来的户、人口、男人的数”4。八年四月,努尔哈赤谕:“管粮的巴克什库里、纳泰、达扬阿、罗济由千总升为备御”5。同年五月,努尔哈赤又命巴克什把他赏赐的档子分写成八部,给每旗一部,他说:“要把一部档子写成八部。革职时,八部档子一齐注革。登记官职时,八部档子同时登记。如果那样,你们巴克什是好的”6。可见太祖时,巴克什并非官名,而是对文职人员的通呼。这些人读书识字,能写会算,充斥于后金政权各个机构中,例如,负责管理帐目、记录档册、教授儿童等事宜。巴克什地位不高,天命八年(1623)正月二十六日,努尔哈赤下达指示:“„„受命工作的巴克什、工匠、台的的哨探、养猪的人、„„这些人仅限自身免于纳粮”7。努尔哈赤把巴克什与工匠、哨探、养猪人等相提并论,可见其地位不过是后金的最下层小吏,只有当他们建功立业时才能晋升官阶。

此外,“巴克什”还是一种赐号。天命时,努尔哈赤对漠南蒙古实行绥抚政策,满族(女真)中一些兼通满、蒙、汉语之臣,频频出使,传宣汗谕,招纳降服,被赐号“巴克什”,如武臣赐号“巴图鲁”,乃属荣誉称号。据不完全统计,太祖、太宗时,赐号“巴克什”:有额尔德尼

8、达海

9、武纳格

10、额克星额

11、希福

12、库尔缠

13、库拜

14、硕色

15、尼堪

16、达雅齐塔布囊

17、龙什18。

天聪五年(1631)七月,皇太极设六部并谕令:“文臣称巴克什者,俱停止,称为笔帖式,如本赐名巴克什者,仍其名”19。

显然,天聪五年之前,巴克什具有两种含义,一是对一般文臣的称呼。二是作为荣誉称号,赏赐给有突出贡献之文人。无论一般文臣还是赐号巴克什,他们都是在后金政权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共同构成了满族形成初期的知识分子群体。只不过他们所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一般文职人员,由于职级低下,故史不见经传,但不能否认,他们承担着后金(清)政权各部门中繁杂具体的文职工作,是职能部门正常运行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赐号巴克什,因其担当的职责重要,其业绩和作用突出,所以受到重视,尤其是达海、额尔德尼、希福、库尔缠、硕色等人对后金(清)时期的文化及政治有过重要建树,成为这一群体的代表性人物。

赐号巴克什具有共同特点。除政治上可靠外,都兼通满、蒙、汉语,是后金(清)在处理与蒙古、朝鲜、明朝诸多事务中亟需的人才。如:额尔德尼“纳喇氏,世居都英额,少明敏,兼通蒙古、汉文。太祖时来归,隶正黄旗满洲。从伐蒙古诸部,能因其土俗、语言、文字宣示意旨,招纳降附。赐号‘巴克什’”20。希福也“世居都英额,再迁哈达。太祖高皇帝既灭哈达,希福从其兄硕色率所属来归。以通满、汉、蒙古文字,召直文馆。屡奉使诸蒙古部,赐号‘巴克什’”21。达海“先世居觉尔察,太祖时来归。„„达海幼慧,九岁即通满、汉文义。弱冠,太祖召直左右,与明通使命,若蒙古、朝鲜聘问往还,皆使属草;„„天聪五年七月,赐号‘巴克什’”22。

兼通满、蒙、汉语的巴克什大多是海西女真人。历史上,海西女真与蒙古人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16世纪中期,居住在呼兰河、汤旺河流域的海西女真人分别迁到乌拉、辉发、叶赫、哈达河畔,他们与当地金代女真人后裔,以及蒙古土默特姓人杂居共处,分别形成乌拉、辉发、叶赫、哈达四部。其中叶赫部,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其始祖为蒙古人,本为土默特氏,14世纪中期灭掉原居住扈伦地区的纳喇部,占据其地,遂改为纳喇氏,并受当地纳喇氏女真人风俗的熏陶,使用女真语。16世纪后期,哈达部沿哈达河(今辽宁省西丰县小清河)一带居住,南与辽东地区汉族相邻,西与蒙古科尔沁部接壤,在日常交往中,哈达部女真人逐渐学会使用汉语和蒙古语。前文中提到的都英额地方,据《盛京通志》载:都英额在兴京(辽宁新宾永陵)东北一百五十里、开原东南二百一十里。据此,可知都英额应属哈达部。由于历史、地理等多种原因,一些海西女真人兼通满、蒙、汉三种语言。太祖时,赐号“巴克什”,除女真人(满族)外,还有蒙古族人,如武纳格,“姓博尔济吉特氏,其先居叶赫,后隶蒙古正白旗。太祖高皇帝创业兴京,诸蒙古向化,武纳格率七十二人来归。有勇略,通蒙古文及汉文,赐‘巴克什’号”23。

赐号“巴克什”在天命年间居多,以后渐少。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在顺治五年(1649),原国史院大学士刚林,“以赞理机务忠勤懋着,授三等男,赐‘巴克什’号”24。以后则未见。

巴克什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明代东北地区女真人善骑射,尚勇武,但文化落后。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起兵为父祖复仇,随后兼并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攻占辽东,定都沈阳。在几十年征战中,努尔哈赤意识到,武将们驰骋疆场,南征北战,同时,儒臣也必不可少。他需要他们参与谋划、记录档册和史事、发布政令、军令及公文、开展

教育,培养人才。特别是后金政权建立后,处于三大敌对势力包围之中:南有明朝,东有朝鲜,西有蒙古。后金为剪除进攻明朝的后顾之忧,先后征服了漠南蒙古和朝鲜。在与蒙古及朝鲜的频繁交往中,后金政权亟需一批兼通满、蒙、汉语的儒臣。当时努尔哈赤身边不乏汉儒生,如龚正陆、宁完我、范文程等。但努尔哈赤不信任汉人,尤其到了晚年,其仇视汉族知识分子的心理日益加重,认为“种种可恶,皆在此辈,遂悉诛之”25,于是,一批满族文人受到努尔哈赤的提拔和重用。

就是在这种特殊历史时期、特殊历史背景下,巴克什应运而生。他们是满族早期文化的代表,是满族文化的先驱。他们不负众望,用其知识和智慧在清开国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业绩。

二、巴克什的历史功绩

后金时期,凡缮写对明朝、蒙古、朝鲜文书,奉使周边地区和邻国,登记档册,收纳章奏以及联络汗与诸贝勒事务等文职工作,均由巴克什负责。除上述日常工作之外,赐号“巴克什”更承担了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对满族文化的崛起及后金政权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满族文化的先驱。努尔哈赤兴起前,东北各部女真人处于相对独立状态,文化落后,没有文字,没有教育,更无典籍。随着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事业的发展,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发展民族文化首先要解决语言文字问题,其“时满洲未有文字,文移往来,必须习蒙古书、译蒙古语通之”26。操女真语而书蒙古字,这种语言和文字的矛盾给努尔哈赤内政外交带来诸多不便,也是发展民族文化不可逾越的巨大障碍。

女真人原有文字即女真字,它始创于金朝初年,有女真大字和小字两种。随着金亡元兴,在女真地区,先是蒙古文和女真文并行,尔后女真文衰落,至明朝中期已渐失传,临近蒙古地区的女真人改用蒙古文。努尔哈赤兴起后,对内,向女真人发布军令、政令、记注政事使用蒙古文;对外,与明朝、朝鲜的文移往来也使用蒙古文。创制与自己母语相和谐的文字迫在眉睫。于是,努尔哈赤于已亥年(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二月,命巴克什额尔德尼和扎尔固齐噶盖仿蒙古文创制文字,于是,一种新文字—满文诞生了。初创满文没有圈点,故后人称之为“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老满文在女真地区推行33年,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初创,缺乏经验,老满文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天聪六年(1632)三月,皇太极命巴克什达海改进老满文,指示:“国书十二头字,向无圈点,上下字雷同无别。幼学习之,遇书中寻常语言,视其文义,犹易通晓,若人名、地名必致错误。尔可酌加圈点,以分析之,则音义明晓,于字学更有裨益矣”27。达海受命对老满文“酌加圈点,分别语气。又以国书(满文)与汉字对音未全者,于十二字头正字之外,增添外字。犹有不能尽叶者,则以两字连写切成,其切音较汉字更为精当。由是,国书之用益备”28。改制后的满文称为“新满文”,或“有圈点满文”。巴克什额尔德尼、扎尔固齐噶盖及巴克什达海用智慧和心血创制和完善了满文,达海尤其“以增定国书,满洲群推为圣人”29。达海是太宗时文馆领袖,改进满文后不久病逝,年仅38岁。这位“圣人”死殓时“求靴无完者”,找一双完好的靴子都没有!其一生可谓勤敏清廉。

满文自创制之日起,即在女真地区广泛推广使用。巴克什又承担起传授满文的责任。天命六年(1621)七月十一日,努尔哈赤指示:作为八旗师傅的八位巴克什,无须涉足他事,专心教习子弟,使之通晓书文便是功30。满文的推广和学习很快取得了成效,《满文老档》天命六年(1621)七月十九日条载,“每牛录各派十人写档子”31。若按照《满文老档》天命六年(1621)二月记载的230个牛录计算32,八旗应有2300人写档子。可见,从已亥年(1599)创制满文,到天命六年(1621)仅20年时间里,已有相当一部分女真人掌握了老满文。至太宗时,更以行政手段强化满文的使用,使满文功效得以充分发挥。太宗命巴克什翻译汉文典籍,用满文记注政事,撰写诏令、庆贺表文及其它文移等。设立八旗学校,令八旗子弟学习满文。

满文的创制与颁行,促进了满族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对一个民族而言,没有文字,就不可能形成本民族文化,更不可能推动文化向前发展,只能永远停留在原始的口碑阶段。所以,巴克什额尔德尼、达海等人创制满文为满族文化兴起和发展开拓了道路。满文之创制解决了满族人学习文化的文字障碍问题,推动了满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巴克什用满文译书、记录政事、编写历史,又是满族文化崛起和发展的突出标志之一。至天聪六年(1632),达海等人已译成的汉文典籍有:《刑部会典》、《素书》、《三略》、《万宝全书》。天聪十年已完成的《清太祖武皇帝弩儿哈奇实录》,应是满族文化史上第一部史学的开山之作。尽管有汉儒臣参与编修,却是以满洲巴克什希福、笔贴式刚林等人为主,以巴克什额尔德尼、达海、库尔缠所修《老满文档册》为蓝本,用满汉文写成,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这时期,用满文记事的档子、各种文件,汇编成后来的《满文老档》,记述了自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至清崇德元年(1636),共30年间,太祖、太宗两代人艰难创业的历史。它是满文化的重要遗存,是我们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珍贵史料。

巴克什创制满文、传授满文、翻译典籍、记述历史,实具开创满族文化新纪元的意义,开满文化发展之先河,成为满文化之先驱。

满汉文化交流的使者。巴克什兼通满、蒙、汉语,与汉人交往频繁,翻译汉文典籍,为满汉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太祖时期,巴克什职司尚未明确划定,只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不成文的分工:达海负责翻译汉文典籍、缮写对明朝及朝鲜方面的文书,办理交涉。额尔德尼、库尔缠等记注国家军政大事。

太宗即位后更定官制,天聪三年(1629)四月,设文馆,分定文臣职司:“儒臣分为两直,巴克什达海同笔帖式刚林、苏开、顾尔马浑、托布戚等四人翻译汉文典籍;巴克什库尔缠同笔帖式吴巴什、查素喀、胡球、詹霸等四人记注本朝政事,以昭信史”33。太宗置文馆,其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通过翻译汉文典籍,借鉴汉族的政治、军事经验。二是记注本朝政事,总结执政之得失。至天聪六年七月,达海等人已译成《刑部会典》、《素书》、《三略》、《万宝全书》,正在翻译的有《通鉴》、《六韬》、《孟子》、《三国志》、《大乘经》。

巴克什翻译汉文典籍为在满族社会传播汉文化做出了贡献。首先。清(后金)统治者从汉文典籍中吸取统治经验。皇太极执政时,一面力图维护满族传统文化,一面倡导汉文化,仿明制建政;崇儒家而求思想划一,接受并宣扬“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思想;按儒家的伦理道德变易满族的陋规恶俗。其次,汉文典籍也是满族人学习文化的教材,这使得汉文化在满族社会得以广泛传播并产生影响。如忠孝节义观念在满族人思想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他们喜欢《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视其为神加以崇拜,广建关帝庙。同时,一部《三国演义》也成了满族人的军事教科书,从中汲取军事营养,指导战争。清初,巴克什译汉文典籍,其意义之重大,正如《清太宗实录》中所说:“初,我国未深谙典故,诸事皆以意创行,达海始用满文译历代史书,颁行国中,人尽知晓。„„达海与额尔德尼应运而生,实佐一代文明之治”34。

通使蒙古、朝鲜。太祖太宗时期,巴克什除在文化上做出突出贡献外,还充当了联络漠南蒙古诸部及朝鲜的使者,他们主要是额尔德尼、硕色、希福、索尼、库尔缠、达海等。后金兴起后,位于后金右翼的漠南蒙古林丹汗等,与明朝缔结了共同抵御后金的盟约,只有征服漠南蒙古,才能解除后金进入辽沈地区的后顾之忧。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决意征服漠南蒙古。此时一批长于蒙语之人来归,自然受到器重,他们奉命出使蒙古诸部,传递书信、宣布汗谕,绥服蒙古王公贝勒,与他们谈判,和他们盟誓,成为后金实行对蒙古诸部政策的得力人物。如天命初年,经过对漠南蒙古喀尔喀五部的笼络、瓦解、联姻、军事等手段,终于使其在政策上发生重大变化:由联合明朝抵御后金,转变为联合后金(清)对抗明朝。天命四年(1619)十一月,努尔哈赤派巴克什额尔德尼、库尔缠、希福和大臣绰护尔、雅希禅五人携带书信和誓词与之会盟。双方在冈干塞忒勒黑处,杀白马、黑牛,烧誓词,对天盟誓:“合谋并力,与明修怨”,违背盟誓者“溅血、蒙土、暴骨以死”35。

皇太极即位之初,形势严峻,明军坚守辽西走廊一线,固若金汤,能否彻底解决漠南蒙古,就成为打开局面的关键。巴克什们为绥服蒙古,奔走于长城内外。天聪二年(1628)九月,皇太极率军西征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命希福前往科尔沁部征调军队。然而科尔沁诸贝勒俱不奉召,土谢图额附奥巴虽率兵启程,却擅自掳掠,未遵约与后金军会合。希福返回向皇太极汇报,皇太极大怒,复令希福率壮士8人前去邀奥巴,而奥巴率所部侵掠察哈尔边境,掠毕即回,又不来会36。十二月,皇太极派巴克什索尼等携带他的信赴科尔沁谴责奥巴。索尼至科尔沁,秉承皇太极旨意行事,待奥巴表示服罪并欲亲往沈阳,袒肉以谢时,索尼等随机应变,对奥巴温言抚慰说:“汝果引咎往朝,即弗获免罪,以远来故,当必悯怜,加以礼貌”37。翌年正月,奥巴至沈阳谢罪,皇太极又令希福、库尔缠重申原信中责问之意,奥巴“俱服罪”,自请处分38。从此,奥巴闻令即至,再未发生违约之事。科尔沁诸贝勒的驯服之难,从上述曲折,可概见一斑。同时,也可见巴克什们在通使蒙古的途中不辱使命,奔走劳碌的身影。在蒙古衙门建立以前,文馆中的部分巴克什独自承担出使蒙古,具体执行最高统治者对蒙古政策的各项任务。其后,他们仍以娴于蒙语和丰富的经验会同蒙古衙门(后改称理藩院)、都察院的官员同赴蒙古处理重大问题。崇德元年(1636)十月,内弘文院大学士巴克什希福、蒙古衙门承政巴克什尼堪,会同都察院承政阿什达尔汉等前往察哈尔、喀尔喀、科尔沁等地,清查户口,编制牛录,同蒙古王公一起审理罪犯,颁布法律,禁止奸盗39。

经过太祖、太宗两代人的经营,漠南蒙古各部列为清之外藩,完成了从北方对明朝的包围。满洲巴克什们为此殚心竭力、出生入死,做了大量繁剧的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朝鲜是中国近邻,与明朝友好。在明清(后金)斗争中,朝鲜坚定不移地站在明朝一边。万历四十七年(天命三年,1619),在萨尔浒战役中,朝鲜派兵协同明军进攻后金,结果明朝惨败,全部朝鲜援军包括都元帅姜弘立等将官投降后金。太祖、太宗十分清楚朝鲜是后金(清)征明的又一后顾之忧。太祖曾多次派使者投书,希望以政治手段改变两者间的关系。至太宗,先后两次伐朝鲜,分别与之订“兄弟之盟”、“君臣之盟”,彻底征服了朝鲜。在后金(清)与朝鲜关系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巴克什们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沈阳状启》是朝鲜王世子一行做为清朝的人质,在滞留沈阳期间,由随行的侍讲院宰臣、讲官等向本国承政院呈递的情报的誊录。在崇德二年(1637)到顺治元年(1644)的“状启”中,皮牌(希福)、匿汉(尼堪)、加利(刚林)、卢时(罗硕)等巴克什及汉大学士范文程的名字频繁出现。他们到世子馆所或传宣意旨或办理交涉事宜,承担起清对朝鲜的外交事务40。他们忠实地履行职责,为巩固中朝和平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军事上的功绩。巴克什不仅是儒臣,又是武将。他们文武兼备,因文才受到重视,也积极参加后金(清)的军事实践活动,屡立战功,因武功得到提拔。天命八年(1623)四月,(管)粮的巴克什库里、纳泰、达扬阿、罗济由千总升为备御41;天命十年(1625),武纳格因“勤勉治政,能管辖兵”而升为三等总兵官42;库尔缠和尼堪因“能完成任务,不违背指示”而为备御43;额克星额则提拔为副将44。太宗时期一些巴克什更是身居要职。巴克什在军事活动中,一是随军出征,利用他们兼通多种语言的特长,做沟通交流、安抚招降等工作。以达海为例:天聪四年(1630)正月,他随军征明,至沙河驿,以汉语谕降其众;至永平(今河北卢龙),乘夜攻其城,克之,太宗命达海执黄旗登城,谕官军百姓薙发来降;时贝勒阿巴泰等率明朝投诚副将孟乔芳等自永平入见,达海承旨慰劳之;先是,三屯营、汉儿庄俱已归顺,既而明兵袭三屯营,太宗虑汉儿庄降人复叛,令达海与启心郎穆成格等率兵前往侦查,仍以汉语谕之,遂抚定汉儿庄45。二是巴克什带兵作战,又是战场上的悍将与勇士。天命七年(1622)二月初八日,额尔德尼和达海迫使戚家堡投降,带来400人,牛马70头、驴40头46。三月二十二,额克星额出征镇江(今辽宁省丹东市附近),俘虏了700人47。天聪七年(1633),武纳格同贝勒阿巴泰等攻山海关,俘获人、马、牛以归,明军追击,武纳格力战却之。事后太宗对诸贝勒大臣称赞说:“武纳格所在建功,今又为殿败敌。人臣为国,当如是也。”48库尔缠、尼堪等人还跟随太宗和诸贝勒出兵朝鲜。崇德二年(1637)正月,清军克朝鲜国都,尼堪和参领吉思哈等奉旨率部分清军退出朝鲜,途中有朝鲜兵于吉木海列营抗拒,尼堪率师进击,大破之,斩其平壤巡抚49。

清朝以武功定天下,这其中也有巴克什的一份功劳。

巴克什们由于忠诚和杰出的贡献,受到太祖、太宗的重用和信任,君臣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太祖时,巴克什额克星额官至副将,他在立誓中说:“我父在(我)年幼时抛弃离去。汗爱养了。如果不勤勉汗委任的公正的事务,邪恶地管辖禁令,在汗知道前,天先知道,将身死。”50额克星额的誓言表达了他对太祖的感激之情和对汗的忠诚之心。天聪六年(1632)达海病逝,其病危时,太宗对侍臣垂泪说:“朕以达海偶尔疾病,犹冀其痊愈。今闻病笃,深轸朕怀。”51太宗时,巴克什尼堪官至理藩院承政,希福官至内弘文院大学士,都跻身显贵。

三、巴克什的消亡

巴克什是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创建后金政权的历程中,逐步登上了历史舞台。至清入关前,尤其是后金时期,巴克什们独当一面,承担起全部文职工作。他们撰制满文、翻译汉文典籍、记注政事、编写历史,对传播汉文化,促进满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骄人的业绩。同时又能披甲执锐,或单枪匹马或带领属员出使蒙古、朝鲜,传宣圣谕,招抚降众,责任重大而繁难,甚至是出生入死。这一时期舞台上的巴克什,亦文亦武,显尽英雄本色。然而,随着清(后金)政权的蓬勃发展,到天聪末年,在政治或军事舞台上巴克什的身影日渐减少。至清入关后,作为第一个满族文人群体—巴克什销声匿迹了。这是为什么?迄今,这个问题被忽略,没有人作出回答。应当指出,巴克什的消亡同其出现一样,是满族文化初创时期的一个重要问题,这里,试作如下论证。

剖析巴克什消亡的原因,概括地说,主要有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的因素。

其内在原因,是巴克什自身文化底蕴不足,不能适应满族文化发展的需要。巴克什是满族早期文化的代表。他们及其先人世代生活在东北广袤的平原和崇山峻岭之间,以渔猎经济为主,后过渡到农业,比之汉人,仍欠发达。民族习性,善骑射,尚勇武,但文化落后。在满族形成前,散居东北各地的女真人没有文字,没有教育,更无文化典籍,有的只是口碑传承文化。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巴克什,其自身文化水准自然不会高。在文献中多记赐号巴克什“兼通满蒙汉文字”,所谓“兼通”不如说“兼懂”更准确些。巴克什懂汉文,对汉文化有所接触,但了解不深。巴克什中应以达海的汉文化水平最高。在朝鲜人李民寏着《栅中日录》中,把大海(达海)注为“华人”52。李民寏误认达海是汉人,可见达海汉语水平很高。而有些巴克什汉文水平则很差。天聪六年(1632)九月,内三院汉儒臣王文奎在《条陈时宜奏》中称:“自大海弃世,龙识革职以来,五榜什(巴克什)不通汉字”53。可见巴克什总体文化素质不高。太祖时期,后金政权是满族的单一政权,这一政权的文化含量很低,努尔哈赤诸子及众将都是不识字的文盲,唯有皇太极“仅识字”54。在这样一个重武轻文的民族里,兼通满蒙汉语的巴克什为数很少,也算是难能可贵了。他们应运而生,承担起后金政权的全部文职工作,辉煌一时,对后金政权的建设尤其是满文化的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至太宗时,社会形势巨变。清政权已由后金时单一的满族政权改建成满蒙汉联合政体,整个东北地区以及内外蒙古“远迩诸国,在在臣服”55。此时,太宗皇太极需要的是,能为他建立封建国家政体和入关夺取全国政权献计献策的人才,并且是大量的优秀人才。而巴克什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不具备谋划军国大政的素质,其人数又少,所以,无论是巴克什的数量和质量,都已经不能满足皇太极的需求,而逐渐被汉儒臣所取代,致使巴克什在舞台上的身影日渐减少,至清入关后,则基本消失。唯有顺治五年(1649),大学士刚林被赐以“巴克什”号56。刚林之后,巴克什遂告绝迹。自身文化水平低下,终被汉儒臣和新型满文化代表所取代是巴克什消亡的根本原因。

其外在原因是,后金(清)政权的文化内涵发生重大变化及大量汉族儒臣加入后金(清)政权。太祖时,后金是满族的单一政权,文化也是由女真向满族过渡的单一的粗俗文化,巴克什正是这种文化的代表,此时,历史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广阔空间。太宗即位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创建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变单一的满族政权为以满族贵族为核心、满蒙汉贵族地主联盟的多民族政权。他一改其父努尔哈赤排斥甚至敌视汉族知识分子的政策57,广泛吸纳大批汉官、汉将及其知识分子加入清政权。在这一政策的感召下,明朝的士大夫与儒生即知识分子纷纷弃明归清。特别是在明清(后金)战争中,更有一批又一批汉官汉将自愿投诚投降,有的被俘而后降。太宗一律接纳,授予官职,给以特殊待遇。如,天聪五年(1631),后金攻取了大凌河城(今辽宁锦县),收降汉官达150余人58。七年,明将孔有德、耿仲明率一万余人、各级将官100余人,航海归降59;第二年,又有明将尚可喜率领近万人归附后金60。崇德六年—七年(1641——1642),明清于松山、锦州一带展开战略决战,攻取了塔山4城,前后有数百名汉官汉将降清61。清入关前,加入清政权的汉官及知识分子以千计,而其降清(后金)的士卒则以万计、数万计;从战争中及从关内掠来的与投降的汉人(其中也有儒士),则以十万、数十万计!凡降清(后金)者,太宗皆量才录用,原在明朝有职务的,一律按原官原职甚至超过原级别授予新职务。其中,有不少是高级人才、高职务的汉官,被选拔到中央机构,进入统治集团,直接参与国家军政决策。如天聪十年(1636)三月,太宗改文馆为内三院,范文程、宁完我、马光远、高鸿中、鲍承先、王文奎、高士俊、李栖凤等一批汉官、儒臣被选入内三院任职,成为统治集团的成员62。他们以深厚的儒学修养和杰出的才干而受到太宗的宠信,充当了他的心腹和可靠的谋臣。汉官儒臣大批加入清政权,产生了两个重大的历史后果:其一,从民族成份上说,打破了满族贵族一统天下的政治格局,促使清(后金)政权的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其二,从思想与文化的意义上说,又打破了满族巴克什(后改称笔贴式)在清(后金)政权中的主导地位。汉官们既是官员,又是熟读经书,具有高深文化修养的知识分子,至于没有任官职的儒生,亦出身于知识阶层,称读书人,具备相当的文化水平。他们加入清政权,同时改变了该政权的文化构成成份,把汉文化带进政权内部,并进入满族社会。当后金政权进据辽沈地区即辽东地区,置身于广大汉人的生活环境,亦推动汉文化逐渐起到主导作用。于是,满族文化与汉文化开始融合,形成满族文化的“汉化”趋势,这在满族社会中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上自满族王公贵族,下至满族平民,普遍讲汉语,仿效明朝服饰,喜穿汉人服装,而满语、满族服饰渐被本族人轻视。就连巴克什达海、库尔缠这样着名的满文化的代表人物,也一心向往汉文化,甚至屡次劝太宗改变满族衣冠,效法汉人服饰。可见满文化“汉化”已成一种时尚,表明其发展趋向大有不可逆转之势。这一文化现象,生动地证明汉文化不仅在清政权内部,也在满族社会生活中逐渐取得优势,占据文化的主导地位。

做为最高统治者,太宗比其父努尔哈赤更向往汉文化。他深知汉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欲建立对汉人的巩固统治,特别是将来入主中原,一统天下,必须依赖汉族地主阶级与士大夫阶层及其汉文化,否则,就难以立足。因此,他确立了“以汉治汉”的战略思想,如上已指出,他大量招收汉官儒臣,壮大其政治实力;同时,他倡导汉文化,令达海等翻译汉文典籍,颁行国中,做为治国的准则和学习文化的教科书,仿明制建政,举行科举考试,录取成绩合格的满、蒙、汉生员;接受儒家重本抑末的思想,以农为本,发展农业经济。他还用汉族的传统文化,倡导移风易俗,改革满族的陋习恶俗等等。太宗的这些主张和政策及具体措施,大大加快了满族的“汉化”进程,也推进了满文化的改造,将其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当汉文化有取代满文化之势时,太宗又极力维护满族的民族传统文化。他命达海改制满文,不遗余力地推行满语的实际应用。天聪八年(1634)四月,他下令:“嗣后我国官名及城邑名俱当易以满语。”按他的说法,如“一等总兵官为一等昂邦章京、二等总兵官为二等昂邦章京”等等,他要求今后“毋得仍袭汉语旧名,俱照我国新定者称之。若不遵新定之名,仍称汉字旧名者,是不奉国法,恣行悖乱者也,察出决不轻恕”63。他又特别强调民族服饰、骑射亦不得废,亦不能更改。他力图维护本民族的独立性,不致被汉族同化,同时,又倡导汉文化,将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各自发挥其作用。他的主导思想,是在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适当吸收汉文化,用以促进本民族的发展与进步。主观意图如此,但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他制定并实施上述各项民族政策与文化政策,从形式上看,确是维护并保持满族文化的诸多特色,而其内涵却包容了汉文化的内容。汉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强大的穿透力,向满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显示出她的影响无处不在。

太宗时期,是满汉文化合流,满文化渐趋“汉化”的时期。巴克什在接受汉文化的过程中,仍有发挥其作用的空间。然而,涌入清政权的大批汉官儒臣已经取代了他们的部分职责,如起草国书、皇帝谕旨、诏令等,已改由汉官负责,尤其是对明的具体政策、策略,以及相关的文移往来,非汉官莫属。至太宗后期,巴克什不再占主导地位,已显示出让位汉儒臣的明显趋势。清军入关后,满族文化转型,确立了以儒家为指归的统治思想。在转型的大潮中,满族文化早期的代表—巴克什终被历史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新一代满族文化人。

参考文献: 1(清)福格《听雨丛谈》卷8,页181,中华书局1984年版。

2《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卷4,辽宁大学历史系编印(下同),第一分册,页32。 330《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卷24,第二分册,页40。 4《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卷49,第二分册,页121。 54143《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卷49,第三分册,页29。 6《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卷49,第三分册,页46。 7《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卷44,第二分册,页164。 8《满汉名臣传》卷8,页207。 9《满汉名臣传》卷3,页56。 10《满汉名臣传》卷2,页20。

11《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卷49,第三分册,页10。 12《满汉名臣传》卷3,页53。 13《满汉名臣传》卷3,页65。

14《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卷49,第三分册,页59。 15《满汉名臣传》卷4,页95。

16《清史稿·尼堪传》卷228,页9258,中华书局版1977年版(下同)。 17《清太宗实录》卷20,页19。 18《清太宗实录》卷17,页10。 19《清太宗实录》卷9,页12。

20《清史稿·额尔德尼传》卷228,页9253。 21《满汉名臣传》卷3,页53。

22《清史稿·达海传》卷228,页9256。 23《满汉名臣传》卷2,页20。 24《满汉名臣传》卷1,页17。 25《清太宗实录》卷5,页20。

26《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2,页1,台湾华文书局版。 27《清太宗实录》卷11,页19。 28《钦

定八旗通志》第5册,页3059,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29《清史稿·达海传》卷228,页9257—9258。

31《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卷24,第二分册,页42。 32《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卷24,第二分册,页7—8。 33《清太宗实录》卷5,页11—12。 3451《清太宗实录》卷12,页15。

35《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6,页33—35,参见《清太宗实录》卷12,页15。 36《清太宗实录》卷4,页20—21。 37《清太宗实录》卷4,页31。 38《清太宗实录》卷5,页2。

39《满汉名臣传》卷3,页

53、69。 40《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编印。

42《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卷49,第三分册,页153。 4450《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卷49,第三分册,页228。 45《满汉名臣传》卷3,页57。

46《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卷36,第二分册,页114。 47《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卷40,第二分册,页139。 48《清史稿·武纳格传》卷230,页9305。 49《满汉名臣传》卷5,页125。

52《栅中日录校译》页27,辽宁大学历史系编印。 53《天聪朝臣工奏议》页22,辽宁大学历史系编印。 54《建州闻见录校译》页44,辽宁大学历史系编印。 55《清太宗实录》卷61,页30。 56《满汉名臣传》卷1,页17。

57《清太宗实录》卷1,页10;卷22,页22。 58《清太宗实录》卷17,页29—30。 59《清太宗实录》卷14,页16—17。

60《清太宗实录》卷16,页8—16;参见《尚氏宗谱》“先王实迹”。 61《清太宗实录》卷59,页

7、11;卷60,页17。 62《清太宗实录》卷28,页2。 63《清太宗实录》卷1,页17。

第五篇:略论企业文化建设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的作用已成为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企业除了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留人,使各类人才在企业中感受到尊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人生目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的所有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构建和谐企业,使企业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美国《财富》杂志曾经评价说,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这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普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从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及其变革之于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国内成功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都形成了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并通过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将其保留和继承,成为激励企业不断进步、员工不断进取的巨大精神动力,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持续发展,就必须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是商品经济条件下进行独立生产、自负盈亏的经济法人。

所谓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其独具个性特色的行为方式和物质表现的总和。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也就有什么样的物质表现形式。企业文化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核心层是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信念及行为准则,通常称为精神文化;中间层是呈行为形态的员工工作方式、社交方式、管理制度等,通常称为行为制度文化;外围层是呈物质形态的企业产品设计、质量、厂容厂貌、员工服饰等,通常称为物质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内在思想观念与外在行为方式

1 和物质表现的统一,是具有相对确定性和稳定性的企业群体规范,具有导向、激励、凝聚、协调和控制等多种功能。

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管理起作用,是靠其对职工的熏陶、感染和引导。企业文化中包括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一个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企业员工中。在这种企业文化面前,员工会自觉地按照企业的共同价值及行为准则去工作、学习、生活,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财富,这种作用是无法去度量和计算的。企业文化又是一种信念力量、道德力量、心理力量,这三种力量相互融通、促进,形成了企业文化优势,这是企业战胜困难,取得战略决策胜利的无形力量。

从企业的层面上看,企业文化是企业所依赖的一种文化价值观。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企业里的一切生产要素围绕着生产和经营展开活动,但是在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中无不充满着文化的气息,企业的价值观始终主宰着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企业文化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溶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企业文化的抽象性,在日常的生活中不被人们所认识与重视。

从企业员工个人的层面上来看,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的指导思想。现代企业的员工,已不仅仅只想通过劳动从企业中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他们还需要被社会和企业认可,有一种个人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企业是员工赖以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寄托,企业也就是员工之家。让员工们认识到企业是自己的企业,这就是企业文化产生出来的积极作用。企业文化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它规划了员工基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渐渐将其演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规则。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能在新老主管、新老员工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这样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宗旨方面来看。企业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企业发展,

2 增强企业竞争力。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的宗旨就是服从服务于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当前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主要问题

多年来,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积极的努力,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形成了各自的企业精神,也积累了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但是在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盲目效仿,形式化严重。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搞企业文化发展了,就跟着效仿,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特色环境,在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决策层缺乏统一认识的情况下,盲目导入CI系统。虽然外观统一色调、统一标识,服装款式协调一致,但对企业的理念不能真正达成共识,使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二是概念模糊,文体化泛滥。一些企业把内部开展的文体活动当成企业文化,热衷于活动的轰轰烈烈,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还有的企业把以前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都归纳为企业文化,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并没有真正搞明白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三是言行不一,空泛化至上。到一些企业,门口、走廊到处是标语口号,员工每天唱厂歌,而管理思想另行一套。有的企业总讲“以人为本”,但采取什么办法手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起到凝聚、激励员工的作用,领导者却没有充分考虑,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积极的实践。

四是观念守旧,僵硬化继承。主要是对企业文化认识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制定和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员工的文明礼貌、道德风范、企业的知名度等,把企业文化看成一旦形成就长此永久不变的信条。

三、努力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3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需要。所谓先进的企业文化就是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通过管理创新,彰显企业精神,突出个性特色,提高企业信誉,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进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先”的进取精神,努力打造与众不同的企业形象、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和信誉形象,促进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转型和再造。

企业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经有许多,但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当前最需要强调的。

积极培育和塑造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理论中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就是企业精神。一个企业要有一种能把企业全体员工的理想、意志、希望和信念都凝聚和统一在一个共同点上的理念,以推动企业沿着明确的发展目标前进。这种理念,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这也是许多百年老店、百年老厂生存发展的根本之一。要使企业精神真正成为企业员工观念、意志、追求的综合表现,使企业员工对企业高度认同,对员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需要经过长时间系统的培育过程,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员工产生扎根企业、热爱企业、建设企业的强烈愿望,从而为企业发展努力工作,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山东肥矿集团公司党政领导班子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组织有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于2005年编写、印制了精美的《企业文化手册》,并做到每位职工人手一册。《企业文化手册》系统总结、阐释了“诚信务实、创新高效”的肥矿企业精神和人才、成本、安全等十二个方面的企业理念,对集团公司做强做大煤电铝主业,突出发展非煤产业发挥了巨大作用,使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连续多年来一直成为全国煤炭行业的一面旗帜,在主辅分离、副业改制、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方面都走在了省管企业的前列。

大力强化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中,人才的竞争是至关重要的。能否吸引人才,能否留住人才,尽量凝聚起大量的优秀人才是企业进一步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深刻认识

4 以人为本,要把以员工为本、顾客为本结合起来。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新思想。要时时遵循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员工办企业的宗旨,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落实到企业的长期战略中去,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优秀企业文化一般都比较注意发掘企业的典范、树立榜样。肥矿集团公司每年都各组织一次矿区劳模和优秀共产党员到矿区各单位做巡回报告,发挥了极好的示范作用和效果。在编印的肥矿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手册》中,还附有自1956年以来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6位职工的大幅彩色照片。肥矿集团公司还在2005年下发“肥矿集团字[2005]97号文件”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对获得矿区劳动模范称号的离退休职工每月给予50元人民币的荣誉津贴,在矿区引起了较大反响。这种做法体现了企业文化的魅力,使企业文化人格化、大众化,使员工能看得见、感觉得到,学有榜样比得上。

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搞好企业的文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首先,最基础的工作是认真学习和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其次,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再次,坚持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要遵循民主原则,了解员工情绪,关心员工疾苦,真正把党和企业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表明,培训和学习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只有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鼓励企业员工不断地加强学习和知识更新,不断充实、调整企业的人才知识结构,才能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一个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在于它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迅速转化生产的能力。在学习上,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迅速的将新知识、新经验消化吸收,转化为生产力。

5 肥矿集团公司非常重视企业员工学习力的培养和提高。集团公司党政在全集团公司明确提出了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公司党政在2006年先后下发了“中共肥矿集团公司委员会肥矿发[2006]42号文件”和“肥矿集团字[2006]281号文件”,通过多种行式,如规定根据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紧缺情况给予报销全部费用、部分费用或实行一次性奖励和奖学金等形式,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函授学习、自学考试和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提高了集团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保证了集团公司积极发展煤电铝三大主业和转产、转移、搬迁三大战略任务对各层次、各门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保持了集团公司的平稳、良好发展态势。

兼容并蓄,学习借鉴。传承文明是从纵向来讲的,兼容并蓄和学习借鉴,则侧重于从横向上来认识和把握。只有兼容并蓄、学习借鉴,企业文化才有活力,才有生机,才能创新,才能发展。文化是没有国界的。尤其是企业文化和学习型组织理论,本身就起源于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必须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强烈的进取精神,对照国际一流企业找差距,用世界眼光看自己,查找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以永不服输的意志和干劲,向国内外先进企业看齐,向争创国际国内一流企业的目标迈进。在树立决心、坚定信心和鼓足勇气的基础上,还要坚持用先进的精神文化作指导,认真学习借鉴西方人创立的企业文化和学习型组织理论,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2006年以来,肥矿集团公司先后荣获“中国优秀企业形象单位”、“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奖”、“山东省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成果奖”等多项荣誉。白庄矿成为全国30家煤矿企业文化示范单位之一。集团公司《质量标准化在肥矿的创新和发展》获全省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和全国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和谐发展成果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廉洁文化建设的做法在中煤政研会纪检监察学组第11次研讨会和中煤政研会第8次会员大会上做了重点发言。《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 6 《大众日报》等30多家主流媒体对肥矿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给予了重点报道。

结合实际,准确定位。建设高层次的企业文化,必须做到准确定位。由于企业的性质不同、规模大小不同、发展历史不同、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不同、员工的文化技术素质不同,以及所处地域和环境条件不同等方面的原因,致使企业的状况千差万别,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实际和特点,外单位的经验再好,也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来准确定位。所以,与其四面出击,不如集中优势兵力,实施各个击破,力求达到做一件、成一件的目标。然后通过系统整合,形成体系,在此基础上,再实施整体推进。

肥矿公司白庄煤矿,有效针对企业实际,全面扎实整体推进富有白庄煤矿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大大提高了白庄煤矿的知名度和全矿员工家属的荣誉感、自豪感,充分调动了全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矿的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员工收入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都走在了集团公司的最前列。

制定规划,扎实推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决心下定了,主攻方向选准了,紧接着就是组织实施。而实施任何一项工程都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有方向,做到有章可循,扎实推进。要制定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要体现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也要有科学的创建原则;既要有宏伟的战略目标,也要有丰富的创建内容。在指导思想上,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高整体竞争力、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目的。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良好的企业文化才是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最持久驱动力、最长久的约束力和最强劲的凝聚力。企业只有正视企业文化创建过程中的种种不足,才能冲破重重阴霾,在大浪淘沙的竞争中彰显个性,固本培元。企业

7 只有让企业文化“落地”,才能使文化建设花而有实,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上一篇:民政局养老院管理下一篇:孟子两章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