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民间文化论文

2022-05-12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满族民间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支,满族文化传承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间流传和发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对于传统文化变迁的研究,历来是我国民族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满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三省地区,即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在内蒙古自治区同样有满族聚居区。

第一篇:满族民间文化论文

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研究初探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发展中因为自己历史以及文化背景的影响,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舞蹈音乐文化,其中满族舞蹈音乐作为较为经典的艺术形式,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民族特点。对此文章主要对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满族;民间;舞蹈;音乐

满族的民间舞蹈音乐包含了萨满祭祀以及民间习俗舞蹈音乐,是满族人们生活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因为满汉杂居、通婚以及文化的交流,使得满族民间舞蹈音乐逐渐呈现着消亡的趋势。对此必须要加强对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研究分析,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

一、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文化探析

1.满族风俗给满族民间舞蹈音乐带来的影响

满族民间舞蹈音乐与一些满族特有的风俗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风俗具有较为显著的功利性目的,在满族的发展历史中,民间舞蹈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融合了各种文化信息内容,在满族人们的风俗习惯中进行了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民族特征的艺术形式。

在满族的节庆风俗中,遇到年节、喜庆等活动都会举办一些群众性的歌舞活动,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类型的满族舞蹈,这些舞蹈中就蕴含了大量的充满了浓郁风俗特征的民间舞蹈音乐特征。

2.萨满教给满族民间舞蹈音乐带来的影响

萨满教祭祀的形式就是歌曲,通过伴奏用满语演唱神歌,在舞蹈韵律中进退、摇摆、盘旋、蹲步等舞蹈动作。在萨满舞蹈中有着一种原始的歌唱活动以及表演状态,可以说满族萨满跳神就是融合了歌曲、舞蹈以及乐曲的一个综合体,是宗教、民俗以及艺术的结合体[1]。满族萨满跳神的音乐是作为基础的、具有代表性的满族民间舞蹈音乐形式,对于满族民间舞蹈音乐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

3.满族语言给满族民间舞蹈音乐带来的影响

满族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因为满语语音的特殊结构、构成规则以及语法声调特点使得其与其他民族语言有着一定的差异,因为满族民间舞蹈音乐中一些带有歌词的载歌载舞的舞蹈音乐,通过满语表达,形成了一种既有旋律又有歌词的音乐旋律,具有浓郁的满族舞蹈音乐特色。

二、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特征

1.满族舞蹈音乐的节奏以及节拍

在满族舞蹈音乐中,节奏主要的作用就是将舞蹈以及音乐进行充分的融合,其作用不言而喻。满族舞蹈音乐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其主要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强烈的节奏感

因为满族舞蹈音乐大多都是通过鼓作为乐器,其音乐氛围热情奔放,同时,因为满族人们有着豪爽、洒脱的性格特征,使得满族舞蹈音乐具有强烈的旋律感,音乐多数是通过快速的节奏进行演绎,通过这种具有强烈节奏感的音乐可以充分地衬托满族舞蹈中蕴含的热情以及向上的精神;

(2)节奏的“老三点”

在满族音乐中有着“老三点”的节奏特征,这也就是使得满族舞蹈音乐与其他民族音乐有着一定的差异,逐渐成为满族舞蹈音乐的经典类型,“老三点”也是满族舞蹈音乐中节奏演绎以及变化的基础。在满族舞蹈音乐的发展中,逐渐发展出现了“五点”“七点”“十一点”以及“碎点”等不同的舞蹈特征以及节奏类型。

2.满族舞蹈音乐的旋律特征以及装饰音

在多数的满族音乐旋律中其主要就是级进式为主,通过低音逐渐地递进为高音;或者基于高音递进为低音,在整体上来说音乐的起伏幅度较小,主要的范围就是“三音列”“四音列”以及“五音列”之中,其整体的旋律多为“重复”以及“小跳”。在音乐中主要的特征就是同音、乐句、段落等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其整体的旋律变化相对较小,具有一种“唱着说”以及“说着唱”的特征。也就是说在满族舞蹈音乐中其旋律相对较为狭窄、旋律起伏变化较小,有一种较为平稳、简单的感觉。

满族舞蹈音乐中应用的装饰音主要的作用就是美化旋律、增加特色、形成风格。在满族音乐中较为常见的装饰音主要就是倚音、滑音、波音、颤音等,这些装饰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简单、平稳的旋律,让其更为饱满,丰富了满族舞蹈音乐的特征,彰显了其独特的韵味,这种处理方式与其他民族音乐的处理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音乐风格。[2]

3.满族舞蹈音乐的调式、调性以及旋律特征

在满族舞蹈音乐中的基础就是无声音阶、五声调性为基础,这种方式与汉族的舞蹈音乐有着一定的共同点。在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宫、商、角、微、羽五种调式,而其中宫调式最为常见,音阶则主要为三度、四度以及五度音阶为主。同时,在舞蹈音乐中较长的音乐多为基于三音组为基础,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就是角调式、宫调式、商调式,对于三音上行级较为重视。因为音乐的调式并没有较为显著的功能,对此其调性的转移相对较为简单,无需应用相关附属的条件,这也是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主要特征。

4.满族舞蹈音乐的风格特征

在满族舞蹈音乐中主要的风格特征就是豪放粗犷以及婉转细腻融合,其中一些缓和的音乐多为轻柔、妩媚、健美的音乐特征,其音程主要就是级进式的二三度状态;而描写男性的则基于五度跳跃式的音程为主,充分地彰显了其阳刚男性形象特征。其具有简单、质朴、朗朗上口以及便于记忆的特征。

三、滿族民间舞蹈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1.强化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在现阶段,舞蹈音乐创作人才呈现着青黄不接的特征,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满族音乐舞蹈的发展。满族民间舞蹈音乐在创作过程中要充分彰显满族的民间生活特征,要具有一定的时代精神,其民间舞蹈音乐的创作必须要基于满族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发展状况开展,加强对民间的民歌以及一些歌曲、舞蹈素材的挖掘、提炼、加工以及处理,充分地了解满族民间固有的舞蹈音乐风格以及规律,要吸收融合一些外来的有利因素,这样才可以不断丰富满族舞蹈音乐的形式与特征。

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素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锡伯族以及赫哲族的音乐特征,三个民族同源,均属于阿尔泰语系。[3]在这两个民族中蕴含着大量的舞蹈音乐形态,这对于满族民间舞蹈的创作来说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艺术感染力以及表现力。

满族民间舞蹈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形成一个系统的交流学术团体,要加强对各种资源、信息内容的发掘与研究,这样才可以创作出更多丰富的满族民间舞蹈音乐,在根本上推动满族民间舞蹈的长足发展。

2.满族民间舞蹈的音乐特征

满族音乐在舞蹈艺术中的作用较为显著,在进行舞蹈音乐的创作过程中必须要基于满族舞蹈音乐的风格特征开展,综合满族民间舞蹈的韵律特征、满族舞蹈、民间音乐的特征,对其进行充足的分析,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充分地丰富舞蹈音乐作品的内涵与价值。

在现阶段,满族民间舞蹈中的萨满歌舞具有一定的原始性的元素,其他的一些民间的舞蹈、歌曲多数失传,对此必须要基于满族民间音乐的特征、舞蹈以及动作的旋律特征、表演内容等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创作;在其音乐上必须要充满了形象性、旋律性的特征,要彰显其自身的舞蹈特征,保障舞蹈动作与音乐相互融合以及协调性,要加强对舞蹈内容、人物、情节的塑造,这样才可以满足不同舞蹈种类的不同特征需求。[4]

3.通过旅游开发提升满族民间舞蹈的影响

可以说,在社会的发展中文化资源是发展前景最好的产业资源,通过旅游开发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推动满族舞蹈音乐的传播与发展,也可以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拉动产业结构发展。旅游开发可以有效地推动满族民间歌舞作品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推动民间舞蹈音乐的发展,让人们在了解满族民间舞蹈的基础之上,对音乐等满族民间文化进行了解,将其与民族风情旅游、满族民间舞蹈开发进行充分的融合,这样才可以形成特色发展产业,进而推动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有效发展。

结语

满族舞蹈音乐中蕴含了大量的艺术价值,可以说满族舞蹈音乐是中国舞蹈音乐的活化石,给研究满族音乐、历史以及文化提供了较为宝贵的资料与信息。满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表达民族思想情感的形象语言,具有较为深厚的艺术价值,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要对满族民间舞蹈音乐进行充分的收集与整理,要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基于传统舞蹈音乐基础之上融入一定的民族特色,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推动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长足发展。

注释:

[1]何纪红.满族舞蹈中所展现的音乐特性魅力[J].满族研究,2014(04):193—195.

[2]张丙娜,周莹.浅谈满族舞蹈音乐特点[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4(30):118—119.

[3]何纪红.丹东地區满族舞蹈音乐艺术分析与发展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2(07):113—134.

[4]张丙娜.试析满族节庆风俗对满族民间舞蹈音乐的影响[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05):135—136.

(责任编辑:刘露心)

作者:果蕾 崔馨月

第二篇:满族传统仪式的文化演变

摘 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支,满族文化传承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间流传和发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对于传统文化变迁的研究,历来是我国民族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满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三省地区,即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在内蒙古自治区同样有满族聚居区。对于满族优秀文化的保存和传承是十分重要的,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满族很多传统仪式的文化在演变过程中发生丢失、改变,如何能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文章就满族传统仪式文化演变进行分析,寻求合理的保护措施,为后续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满族;传统仪式;文化演变;文化保护

文化变迁是一种社会常态,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下的必然改变,通过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旧有的文化形态逐渐消失,很多优秀传统文化也随之消失。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保护文化,对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而在当前社会信息化、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下,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当代文化对于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也愈加明显,而满族传统文化正是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进而推动了文化演变,尤其是很多原有的满族仪式文化开始悄然改变,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符号逐渐消失,物质文化逐渐历史化,而民族文化也朝着趋同化方向发展。由此看来,加强满族传统仪式文化演变研究,有助于保留原有的民族特色,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满族传统仪式文化现状

文化是一种社会形态,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同一文化在不同的时间和区域,即便结构上发生一定变化,但是本质上的内容仍然传承下来。故此,对于某种文化不可以武断地认定其已经消失,而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着新的文化表现,仍然保留着传统文化的根源[1]。故此,对于满族文化中消失的文化,在感慨之余,更多的应该正视满族人对于新的传统文化构建过程。满族传统文化在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难以得到有效追溯,甚至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满族传统文化痕迹,只有在少数满族人民聚居区,方可在生活中看到满族传统文化的痕迹。但是,通过深入研究可以了解到,这些满族文化并未完全消失,留存下来的满族文化是以一种新的形态流传于当代社会。

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了解到,部分区域的满族人仍然保留着传统的仪式文化,诸如祭拜先祖、婚姻仪式以及丧葬仪式等,即便对比之前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仪式步骤精简化,但是从中仍然可以感受到满族人民对于先祖的尊敬与敬仰[2]。时代在变化,越来越多的滿族人开始摒弃传统的仪式文化中大规模的祭拜祖先,而是逐渐缩小祭祖规模,主要是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满族人的头脑中仍然保留着先祖的记忆,只是有少部分文化同其他民族文化融合。但是,仍然有一些细节能看出满族文化特色,如在坟头插上佛托,从中可以感受到满族仪式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与此同时,社会不断变迁,部分满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而不得不进行的选择。文化只有深深植根于心中,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枝繁叶茂。以往的满族人对于祖先十分崇敬,每家都有修家谱的习惯,至今仍然有部分满族家庭保留着修家谱的习俗[3]。以往的家谱中女人的名字是不可以写进去的,而随着社会变迁,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很多满族家庭只有一个女孩,那么女孩的名字必然需要写入家谱中,尤其是吉林省很多地区的满族家庭存在此种情况。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满族传统文化为了能够长远继承和发展,不得不做出一系列的调整,以此来适应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从女子入家谱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进步,是新时期对于女性社会地位的肯定。这种文化上的调整和改变,并未影响到满族人延续血脉的思想,优秀的满族传统文化仍然得以留存[4]。

二、满族传统仪式的文化变迁

(一)婚嫁风俗的变迁

不同民族的婚嫁风俗存在明显的差异,从婚嫁风俗中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满族传统的婚嫁风俗流程繁琐,民族特点鲜明,主要分为议婚、订婚、迎娶和回门几个过程,需要持续三天。满族传统的婚嫁风俗延续到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在很多地区仍然有满族婚嫁风俗习惯保留[5]。但是,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满族传统的婚嫁风俗逐渐被现代文明婚礼代替,即便仍然保持着传统婚嫁风俗的议婚、订婚、迎娶和回门过程,但仍然有很多内容逐渐简化。到上个世纪60年代后,满族传统婚礼已经基本上消失,只有在少数的满族聚居区仍然保留。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民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为了大范围地弘扬传统民族文化,部分地区开始恢复了原本更具特色的满族婚礼仪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满族风俗习惯的变迁。但是纵观当代社会,由于受到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西方更加时尚、现代化的婚礼形式,传统的婚礼形式逐渐被淘汰,即便是满族聚居区的人民,为了能够紧跟时代发展脚步,毅然决然地选择现代化西式婚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的民族文化复兴,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满族传统婚嫁仪式的保留[6]。

(二)传统殡葬风俗

满族传统的殡葬风俗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渐确立的,风格简朴,其中有很多封建迷信的思想被剔除。通过对满族聚居区的居民调查可以了解到,当前满族丧葬习俗发生很大程度的变化,传统文化习俗几近消失。诸如,原本满族人在入殓时“旗材”制作工艺濒临失传,但是这种工艺由于耗时较长,用料多,价格要远远高于普通的棺材价格,所以现在的满族人除了特殊要求需要使用“旗材”以外,很少会有人选择,这样导致这门传统的手艺濒临失传风险。对于当地的居民而言,即便有很多是满族人,但是对于传统的丧葬习俗不是十分清楚和了解,仅仅停留在听说过的层次。除此之外,在我国的丹东地区,如凤城市和宽甸满族自治县,仍然在不同程度上保留着传统满族文化特色,在清明节上坟时候会在坟头上插佛托[7]。

(三)优秀民间文化灿烂纷呈

满族传统民间艺术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十分鲜明,凝聚了祖祖辈辈的智慧结晶,较之精神文化而言,满族传统民间艺术在新时期并未完全消失,甚至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满族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凭借着人类的智慧创造出了灿烂纷呈的民间文化。民间文化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大量满族传统文学、音乐、舞蹈和手工艺品得以传承和发展,并且融合了时代的特色进一步创新,其中带有浓厚民族特色和文化气息,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并且为当代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民族特色更加突出[8]。当代优秀的满族民间文学作品、音乐、舞蹈和手工艺品均有一定的留存,在部分满族人聚居区绽放着独特的色彩,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诸如,在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辽宁省满族民间故事、丰宁满族吵会子、锦州医巫闾山满族剪纸、长白山满族剪纸、长白山满族剪纸和吉林省满族说部等,均是满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通过对满族丰富的文化艺术传承,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特色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喜爱,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些优秀的满族民间文化将在市场环境下,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承和推广,演变成更具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满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9]。

三、满族仪式文化变迁的启示

满族文化变迁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具体表现,文化均衡发展是相对而言的,变化则是绝对的。文化变迁同社会变迁息息相关,文化的认同即是政治制度的认同。满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对于区域政治稳定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为民族区域社会和谐增添了别样的活力。在社会发展中,如果出现异常现象,文化所起到的调和作用得以凸显,有助于整合社会力量逐渐趋于平稳。满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色,其中包括很多传统道德思想观念,有助于满族人民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坚持党和政府的发展决策,在推动满族文化变迁的同时,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10]。

可以说,满族文化的变迁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助于维护我国多民族关系,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加深民族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提升民族凝聚力。同时,对于满族文化的认同,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于祖国的认同,无形中提升人们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具备更强的爱国心,并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感到骄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信息化、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下,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当代文化对于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也愈加明显。通过对满族传统仪式文化变迁的研究,有助于唤醒人们心中的民族仪式,保护传统文化,突出本民族特色,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国富民强。

参考文献:

[1]张林.音乐建构中的文化认同——以新宾“满族传统仪式音乐”为例[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7,(02):47-54.

[2]楠木贤道.清太宗皇太极的太庙仪式和堂子——关于满汉两种仪式的共处情况[J].清史研究,2015,(01):124-129.

[3]李淼.图腾、图像、仿像——满族文化中的图形符号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08.

[4]姚萍.交融与变迁:满族婚俗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7.

[5]高荷紅.石姓萨满神歌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6]关凯.满族“消失”了吗?[D].中央民族大学,2016.

[7]王玉.孕产习俗的变迁与女性社会角色的重构[D].辽宁大学,2015.

[8]邵凤丽.当代乌拉街满族春节祭祖仪式现状及其价值[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66-71.

[9]李人杰,朱立春.满族萨满舞及“走托力”民俗考略——以吉林省九台地区石氏家族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2014,(06):152-158.

[10]吕萍.满族萨满文化传承——以吉林九台满族石姓为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08):9-12.

作者:许诺

第三篇:满族入关后饮食文化的演变

摘 要:饮食是一个令众人都感兴趣的话题,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的物质基础。中华民族的饮食博大精深,绵远悠长。满族因发展历史进程曲折,饮食文化独具特色。满族先民女真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由于受到气候条件、地域因素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满族在继承女真人饮食文化的传统上又融合了其他各地区的饮食特点形成了特有的满族饮食文化制度,丰富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满族;饮食文化;饮食演变

一、满族的形成及其对女真饮食文化的继承

满族是17世纪前期在女真各民族发生大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努尔哈赤以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两部为主体,把这些分散处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统一在一起,形成民族共同体。努尔哈赤用征服战争的方式逐渐同一个部落,把被政府的女真各部的部众编入“牛录”之中,同时在部众人数较少的牛录基础上,招兵买马扩充牛录的实力,从而形成后来的八旗。八旗中的固山额真既是本旗的最高军事统帅又是本旗的所有者,努尔哈赤在天命元年(1619年)建立女真政权,国号金,历史上为了加以区别称之为后金,年号天命。努尔哈赤在天命三年(1619年)以“七大恨”誓师,组织女真兵马反抗明王朝,女真人在不断地征战过程中逐渐接受了汉族封建文化,并对汉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使满族社会开始走向封建化。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女真被正式更名为满洲。162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驾鹤仙去,把皇位传给他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皇太极继位后于崇德元年(1636)改国号为大清,并加紧与明朝的争夺,随着战争的接连胜利,清朝的版图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加强,蒙古的许多部落率众归附清朝,清朝统治者为强化兵力和管理归附者则设置了蒙古八旗。由于旷日持久的战争使清朝俘获的汉族战俘和占领区居民不断增多,清统治者又设立了汉八旗,至此,满八旗、蒙古八旗、汉八旗一同构成了满族的八旗制度,促使了民族的融合,推动了满族社会的进步。满族的饮食文化就是在此背景下逐渐形成的。

满族作为女真人的后裔,其饮食文化深受女真饮食的影响,是在继承女真时期饮食文化前提下形成的。满族的饮食继承了女真族主要食用鱼肉、兽肉、菌类的饮食习惯。在烹饪技艺上,也基本延续了女真族烧、烤、煮的食物制作方法。尽管满族仍保有其先民的饮食传统,但其饮食文化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融合,使满族的饮食文化已由女真族单一的渔猎向农耕养殖、采集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满族入关后饮食文化的多元化

满族入关后饮食文化中外来成分不断增加,外族的食品以战利品或朝贡的方式进入满族社会,诸如朝鲜的食品和中原地区的食物;外来的饮食器具也大量内传,如玻璃杯,玉杯等;一些特有的烹饪方法也进入了满族社会生活之中。此时的满族社会除了继承女真掌握的烧、烤、煮方法外,又学会了蒸、炸、熘、熬等烹饪方法。此外,满族的统治阶级为维护国家统一,引进汉人的制度接纳汉人的礼仪制度,随之的饮食制度礼仪和思想也融入了满族社会。

这些饮食制度主要包括:不断严格的婚宴制度,早期的女真人成婚由女方设宴邀请男方的亲戚朋友。顺治帝时定婚宴制度,严格规定了不同等级的人在结婚时设宴的标准;不断完善的丧葬饮食礼制,在早期女真社会,普遍使用火葬和野葬,并杀马祭奠。自天命年间开始对杀马限制,进入顺治帝执政时期,在汉人官员的协助下,顺治帝颁布各官祭葬礼:“凡各官卒,若王备御总兵官,汉恩赐纸二千张,半二只、酒五瓶,闻讣及奇日祭期,遣官员往祭三次……或阵之或病卒,均照比例,倘若系病卒则减半给之,遣官赉往”。不断完备宫廷宴饮制度,后金时期,贵族内部已形成初步的宴饮体制,但仍不健全,1619年后金开始在宫廷宴饮中设坐杌,改变以往席地而坐的方式,十几年后百戏出现在了宫廷宴会中,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宫廷宴会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度形式。

满族饮食文化在女真基础上不断完善与发展,继承了女真时期饮食文化中的一些菜肴选材传统和饮酒习俗但又出现了一些新特点,首先就是出现民间饮食文化与宫廷饮食文化的分野,进入满族的形成时期,其上层首领的家内奴隶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社会阶级和社会等级制度也不断发展,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饮食文化也深受影响,但是由于满族的官吏、富人、穷人在饮食礼仪、物产、烹饪方法等方面制约下,他们的饮食文化差别不是非常的明显,而随着后金社会的不断进步,饮食文化成为拥有权力的象征之一,贵族就把饮食区分开来,形成不同的民间和宫廷饮食文化。

民间的食物主要源自自产的农猎产品及少量的战利品和互市商品。宫廷贵族食物主要源自官庄、渔场、猎园等。他们饮食中的盐、肉、粮、瓜果等大多来源于各地田庄、官庄的贡赋。无论从食物的品质和数量方面都是民间所望尘莫及的。

民间饮食器具比宫廷贵族饮食器具简陋的多,女真兴起之初,贵族们的饮食器具仍以铜铁,木器为主。但也会有一些少数的金银器具。随着后金政权的外出征战并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利品的增多,饮食器具日益奢华,而民间的食具仍主要是铁器、陶器、木器。

进入私有社会,封建制的发展,满洲贵族非常注重宴会规模,通过宴会可以抬高举办者的身份并且可以向对手夸耀自己的实力。《满文老档》曾有:宁古塔宴会,以十二笙为率,小吃之数亦如之,争强斗性,务以南方难致之物为贵,一席之贵,大约值三四金;满洲例用特性,或猪或羊、或鹅,其贵更甚。每宴客,坐客南炕,主人先送烟,次献乳茶,名曰奶子茶,次注酒于爵,凡饮酒时不食,饮已设油布于前,名曰划单,即古之食单也。进特牲,以解手刀割而食之。食已尽,赐客奴,奴席地坐,叩头,对主食不避的记载。从满族的宴会习惯可以看出,他们举办的宴会是很讲究的,同时其饮食品种也是很丰富的。

这时的饮食文化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也较大,由于满族统治阶级进行的兼并战争持续不断,为了支出强大的战争费用,保证国家限有财富的最大发挥,统治者往往采取一些政治命令,限制平民百姓的饮食内容,对盐、粮等关系国计民生食物一度实行征收制度,同时要计口按人分配。例如:1621年十二月,降渝曰:“与诸申人杂居之汉人,尔等勿得隐匿粮食,著实报石斗之数目,报过以后,酌量计诸申人口。每口每月给粮食四斗,发至九月,剩余粮食还给粮主,通过这样的征集,国内的盐粮便被集中了起来,用于统一使用,保证了战争时的盐、粮供求;另一方面对某些食品的食用也进行了限制,比如限制马、骡、驴、中等大牲畜的屠杀。顺治帝时曾颁布诏谕规定,骡、马用来供人骑乘,牛和驴用来负载重物,鸡、鸭、鹅、猪、羊供人食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贫民百姓,凡是举行婚丧嫁娶等筵席都不得用马、骡、牛、驴等大型牲畜。如果有违禁宰杀牲畜的人,被奴仆首告,则将守告者离主,并照所用牲畜数,追洽首告之人。至此,民间彻底地禁止宰杀牛、马、骡等大型牲畜食用。

三、满族的特色食品及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贡献

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同汉族人民一起培育着中国古代灿烂的饮食文化和现代饮食文明。成为我国饮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形成它独具特色的食品。满族传统的主食可以分为面食、粥食和饭食,其中最主要的还属面食,满族的面食制品统称为“饽饽”,也常作“满洲饽饽”其品种多样,选材广泛,别具风味,具有粘、甜、酥的特点,它的主要原料为玉米、麦子、粟等。尤以萨其马最负盛名,它是满族的传统糕点,亦被叫为“糖缠或唐缠饽饽”现在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萨其马大都保留了传统的风味。

满族还有小米饭、高粱米饭、大楂粥、小米粥、八宝粥等传统饭食和粥食,可见“粘”是满族主食第一大特色,这种情况与满族的生存条件有关,满族人民生活在天寒地冻的东北地区,冬季尤为漫长并且十分寒冷,满族人在外出打猎或出站时除了吃一些肉食外,就喜好这种既耐饿又方便携带的粘食了。

在这白山黑水间,满族人为了增加热量,抗击寒冷,多在野外就地生活煮食物,边烧边添边吃,便产生了最早的火锅,这种食法经久不衰,延续至今,满族人为了在严寒的冬季也能吃到菜,他们常将秋天食之不完的蔬菜用腌渍的方式储存起来,作为冬季中蔬菜的来源,这就是酸菜的由来,酸菜一词在满语中称为“布缩洁”腌好的酸菜易于存放,可以吃到来年春天,酸菜的吃法也特别多,如炒、炖、包饺子,下火锅均香醇美味。

满汉全席——满汉饮食文化的结合。在满族进入中原地区前生活于白山黑水间的满族人民就已经创造出来具有民族特色的早期御府菜系。所谓御府菜系即后金的宫廷菜肴,后来也专门指盛京内各王府日常和招待宾客的菜品。盛京是后金的首都,盛京内设有各级官府、衙门,许多达官贵人、商贾巨富也多居住在盛京城内。伴随着不断地征伐战争,大清王朝最终得以巩固,生活在盛京地区的王室宗亲们开始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尤其是在日常和宴请饮食方面,同时又受到北京宫廷的影响,盛京的显贵们纷纷要求自己的厨子在原有的饮食制作基础上创新出新的菜肴,创新出的菜品以供贵族们食用,如御厨八宝酱,御府干贝菜心,御府酱鱼丁等等。后来,由于政治原因,皇帝命厨子创造出全羊宴,全羊席是清王朝对信仰伊斯兰教人民进行安抚的手段。但是,宫廷中创造出来的全猪席、全鹿席、全鱼席更多的是对于享乐的追求。据记载这些宴席一般先以四干果、四鲜果、四蜜果押桌;然后开始传膳冷盘、热菜、点心等,主要的菜肴包括:水晶川、鹿茸凤穴、文臣虎板、千层梯丝等等,充分体现出了皇家风范和宫廷儒雅文化的特征,当时的满族处于统治地位,对文化有着权威性的影响,无论在官场交往中还是日常生活宴请中,汉族人为奉承满族官员设宴都要迎合满族的饮食特点,设置满席,同时为了克服满菜烹饪单调的弱点,又增加一部分满族的有名菜肴,这样既顾全了满席注重野味的特点又兼顾了汉官偏好风雅的特点。由此,满汉全席充分迎合了满族官员与汉族官员各自的饮食特点,同时加强了两族的融合和互补,使菜品更加完善丰富,饮食文化进一步融合、发展。

满族饮食文化的功能性及对整个中华饮食文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别等级,明人伦。诸礼之始源自饮食,满族社会的饮食文化也是一样,他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划分社会级别,明析礼仪制度。入关后,满族贵族阶级大量吸收了汉族的儒家礼仪制度,学习汉族的饮食文化特点,特别是尊卑长幼的等级制度。因而饮食的等级制度在贵族和贫民的固有差距基础上进一步拉大,从饮食的规模和内容到饮食的器具,甚至是称谓都有极为严格的差别。促美感,产灵感,中国的饮食追求色、香、味俱全,不仅吃着可口闻着味美,而且色泽也要鲜艳,这在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对于美好的东西总是能激发人们的创作灵感和热情,饮食就是这样使中华的饮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在饮食文化的大潮下,出现了许多和饮食相关的饮食文学。其中包括《努尔哈赤与黄金肉》《粘耗子》等传说。此外,还有许多民歌也反映出饮食文化。

敬神明,避灾祸。封建社会时期,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能力有限,把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归结于神灵的作用。因而供奉神灵以祈求庇护,食物在祭祀过程中便充当了人与神沟通的媒介。居住在东北地区的满族先民在信奉萨满教时就开始了用食物祭奠神明的传统习俗。虽然入关后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满族人民渐渐淡化了对萨满教的信仰,但是继续用食物祭奠神明、祈求庇佑的方法仍在满族人民中流行。人们在祭祀时十分重视饮食的搭配,害怕因为供奉的食物不合神灵心意而受到神明的惩罚降罪于自己和族人。因此都准备丰盛的食物供奉,以求得到神明对自己和族人的庇佑,并赐福于子孙后代。

象征功能。饮食文化作为整个人类社会文化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与其他文化符号一同折射出中华饮食文化的深层意义。它从社会的各个方面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和心理需要,并且是规范人们行为活动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教育工具,成为满族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随着饮食文化的长时期积淀,满族传统饮食文化中的这一功能的内涵也变得愈加丰富,因为社会文化环境的变换和生态环境的改变,使满族的饮食独具特色,不仅丰富了满族的饮食文化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推动了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孝华.金代女真与饮酒[J].北方文物,2007(3).

〔2〕周喜峰.黑龙江流域各族对满族形成的影响[J].满语研究,2009(4).

〔3〕吴正格.后金初期的宫廷食品[J].满族研究,1993(2).

〔4〕吴正格.满族食俗与清宫御膳[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98.

〔5〕金炳镐.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与特点[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3).

〔6〕金炳镐.中国历史上对饮食文化的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3).

〔7〕郎秀萍.满族家庭常用食谱[A].广东满族研究资料汇集[C].广州天成印刷厂,1995.

(责任编辑 姜黎梅)

作者:冷明

上一篇:高职学生思政论文下一篇:执着追求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