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中的酒文化

2024-04-27

婚俗中的酒文化(通用6篇)

篇1:婚俗中的酒文化

婚俗中的酒文化

韩俊升

酒在男女婚事全过程中无处不在。酒能使喜事增辉,喜上加喜。

一、说媒酒

男大当娶,女大当嫁。张家男、李家女长大成人后,自然有亲朋好友或好事的红娘上门提亲。凡上门者,无论男方女方的父母,当然十分欢喜。听完媒人对对方的人品、工作、家庭状况和社会环境等的介绍,请媒人吃顿酒席是自然而然的事。俗话说的好,“成不成,三两瓶”,“红娘喝了酒,好话说满口”。红娘说的完美,男女双方听着舒服。

“千里姻缘一线牵”,成与不成看酒宴。有的媒人贪吃图喝,若酒菜档次不高,喝的不顺口,不尽兴,会背后说这家是“小扣”、“老鳖一”、“加屎头”,往往是一桩美满姻缘,却因酒宴的档次不合媒人的要求而吹灯。也有男青年自身条件一般般,但家境较好,红娘每每光临,好烟好酒好菜好招待,红娘吃得高兴,喝得顺口,连吃带拿,本来是一桩不太合适的婚姻,却因酒美菜好而让媒人说得天花乱坠而成了。

二、定亲酒

男女青年确定恋爱关系后,双方父母非常欢心地为儿女定下婚事,了了他(她)们的心愿。一般情况下,由媒人根据双方的约定选择吉日,男方携带着订婚戒指,备着烟、酒、糖、时令水果等,请兄弟、朋友到女方下定亲礼。由此,双方父母便成了准亲家。下定亲礼的规格、礼品的种类、多寡,酒席由哪方置办因各地习俗而略有不同。笔者老家的风俗是下定亲礼的酒宴由男方招待,酒席上一般情况下要用上好的烟、酒,以表明诚意和家庭实力。按传统习惯,媒人要坐在正位,这表示对媒人的尊重和酬谢。准亲家不论是不是熟人,是不是上下级关系,也要讲究按宾主落座,一般是女方主人要坐上首,男方主人坐下首相陪。喝酒时,男方主人要先敬女方主人,双方碰杯再同饮,然后敬媒人,双方相陪人员自由互敬。

定亲酒的关键在一个“定”字。定下了儿女终身大事,父母喜从心发,平时不喝酒者,一般第一次见到准亲家也要尝一点酒;平时酒量小的,这时也会多喝一些;平时有喝酒习惯的会开怀畅饮,甚至有人会一醉方休。

三、下礼酒

下礼是青年男女婚姻过程中十分重要和讲究的一项程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男女双方结婚时礼节繁多,其中有些事宜必须经男女双方父母等人坐下来共同协商敲定。之所以讲究,是因为举办婚礼、待客、送亲、迎娶的礼品等,十里不同俗,百里改规矩。为儿女办理新婚大事,要做到儿女满意、亲朋满意、宾客满意、邻里满意、自己满意。因此,男女双方要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争取不出现偏差、漏纰,不失礼节,办事顺顺利利,不叫人事后说三道四,落埋怨。

下礼议事时,都有什么人参加,按笔者当地习俗,男方有男青年的父亲或叔伯、婚事主管、车辆指挥和扛毡人员以及迎宾主管等人参加。女方有其父母、准新娘、女方婚事主管、送亲领队等人员参加。

下礼时商定的主要议题有:

1、通告男方择定婚礼举办的吉日良辰;

2、协商过嫁妆的日期;

3、通告男方迎亲车队出发时间;

4、协商女方从娘家上车的时间;

5、协商车队来回路线;

6、协商男女送亲人数及车辆数;

7、征求女方对迎亲礼品以及对喜盒的要求;

8、通告置办喜宴地点和婚礼举办地点;

9、征求女方对喜宴的要求及建议;

10、协商对迎亲人员的接待和红包等事宜;

11、协商接待和酬谢送亲人员的礼节;

12、协商送亲人员见新人的地点和主陪人员;

13、协商送亲人员返回用车及捎包带礼事宜;

14、协商新人三天回门的事宜等。

下礼时的礼品中必须有酒。下多少酒由男方定或男女双方商定,下什么酒因实力而定。为什么下酒,有三层意思:

一、告诉女方,这种酒就是接待送亲人员用的酒;

二、女儿是娘的小棉袄、是父亲的酒坛,这酒就代表女儿孝敬父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酒。

三、酒是“久”的谐音,喻夫妻长久之意。

四、盒顶酒

下礼时已经给女方送过酒,迎亲时盒子上为什么还要带酒,而且还要放在盒子的顶上?我县沙南老城周边几个乡镇的做法是:迎亲先发盒子车,因各种礼品已经提前送到女方,盒子内所装的全是象征性含有吉祥意义的礼品,比如盒子最上一节,装红鱼和羊腿,蕴含两家成为亲戚后要经常互相走动,亲戚之间经常走动才显得亲密。盒子第二节装果子,第三节装糖,含义是小两口结婚以后日子过得像果子和糖那样甜蜜。盒子第四节一般放米、面、红枣、百合、花生、桂圆、生栗子等,意思是米面夫妻,要早生贵子,和和美美过日子等。在礼盒的最上方系一个装有半壶酒的酒壶(旧时人们一般都是买些散酒,成坛的酒小户人家买不起,散酒到喝酒时用酒壶盛着放在火上加热后再饮),女方卸完礼盒后,把酒壶中的酒加满,拜堂时放到天地桌上,让天地作证。这壶有两层含义,一是两亲家能说道一起,酒杯能碰到一块,并能长久来往;二是两家兑在一起的这壶酒要留给新郎新娘喝交杯酒,表示一对新人是天作之合走到一起,心心相印,朝朝暮暮天长地久地走下去,直到百年。

五、婚礼酒

以前新婚典礼上,在天地桌上放一壶酒,象征着一对新人从此天长地久的一起和美的生活。现在的婚礼有很大的改革创新,可以说五花八门,异彩纷呈。无论哪一种形式,酒文化都渗透其中。一是设香槟酒塔。香槟酒原本是意味着友谊、甜蜜和长久三种含义。香槟酒塔又有循环往复经久不断的意思,这是对美好的向往和祝福,意味深长。设香槟酒塔显得气氛高雅,使婚礼上了个档次,为众多青年男女所喜欢。二是伴随婚礼的进程,结婚戒指互赠,婚礼步入高潮,男女新人相吻后喝交杯酒,以干杯来表示情深意长。在欢庆的乐曲中,婚礼达到高峰。婚礼中只有一对新人喝的是甜甜蜜蜜的酒,父母和其他来祝福的亲友喝的全是茶,并且还要掏红包送给新人。

六、待客酒

待客酒因各地的习俗不同而有差异。就沈丘县范围内来说,沙南与沙北差异就很大。沙河以南各乡村,新婚当天女方到男方就餐的一般有三种人员:一是送亲人员,一般为新娘的舅舅、哥哥、弟弟等;二是代表亲家人员,多为新娘的伯父、叔叔或干爹、表伯叔等;三是抬嫁妆的人员或给女方贺喜的亲朋邻居,俗称板凳人员。也有请单位部门领导或行政村领导和知名人士送女儿的。但是,女方的姑父、姐夫、妹夫是不能参加送亲的。男方要有同等辈份的人员相陪。板凳人员无人陪,先开席,吃完后每人给一份小礼品叫捎包,然后便离开。槐店镇周边的汉民只有男女送亲人员,人员多少不同。

无论沙南沙北,男方多数人家招待女方的送亲人员和抬嫁妆的人员使用的烟酒和菜的档次有差别,即送亲的为贵客,烟、酒、菜的档次要高一些,抬嫁妆人员俗称“歪脖子客”,烟、酒、菜的档次要次一些。

七、陪客与敬酒

陪客自古有之。陪客是主人应邀之人,被陪者是主人所请之客。陪客的任务就是陪同客人喝酒吃菜,所以陪送亲人员喝酒时,主要依客人的意向为主。要陪好客人把酒喝得喜庆、尽兴。因此,陪客人员要了解哪些客人会喝酒,能喝酒,根据自己和对方的情况,实施陪酒。如果客人能喝,陪客人员不行,要说明原因,请客人不必客气,不要作假留量。即使陪客者不能喝酒,也不要静坐或只顾吃菜,要端些酒相陪,少喝一点,以免失礼。如果客人不胜酒力,陪客者一定要控制好自己,一不能只顾自饮或打内仗,不顾客人,二不可过量饮酒出洋相,三不能强制性让不能饮酒的客人喝。陪客人员酒量再大也要服从于客人。陪客人喝好,自己相安无事,这才叫陪客者。其次是婚宴中的敬酒。敬酒为待客之礼。敬酒在婚宴上席中有三种形式:一是主家向客人敬酒,一般礼节是主家先饮酒,再依次敬客人。给送亲人员敬酒,以答谢送亲之辛劳和拜托送亲人员回去后向亲家多多美言。还有一层意思是在婚礼接待过程中如有不周之处,请客人多加包涵。二是新郎新娘给客人和送亲人员敬酒,以感谢亲朋好友前来参加婚庆,同时借此机会认识一下前来的客人,明确互相称谓。另外,还有感谢送亲人员把新娘护送到家,也请送亲人员报平安的意思。三是如果主人因各种原因不能给送亲人员敬酒,嘱托陪客人员代主人敬酒,陪客者无论酒量大小,一定代主家先喝酒再给送亲人员敬酒。

关于敬酒的时间和敬酒的数量:敬酒的时间东西南北不同,有的地方主张一开始就敬酒,怕客人提前走了没喝上敬的酒。有的地方主张客人喝到半酣时敬酒,意思让客人多喝点。还有的主张吃饭前敬酒等。笔者的意见要以客人的多少而定,客人多,场面大,开席之后便可敬酒;客人少,设席不多,可以往后放一下再敬酒。敬酒前,新郎新娘提前做好准备,脱去新婚礼服,换上敬酒便装。敬酒方式可以分开,男女主人先敬,一对新人后敬,也可以男女主人带着新人一起给客人敬酒。可以在大厅里一起敬酒,也可以逐桌敬。逐桌敬酒时,一边敬酒,一边向新人介绍亲朋关系。敬酒多少,因人因量而定,要做到得体、酌量、不失礼。

八、交杯酒

在婚俗中,新人喝交杯酒是一定有的。喜宴结束,送走客人,一对新人在亲人和挚友的相拥下漫步进入洞房,面对他们的还有必不可缺的三项内容:一是闹洞房,二是喝交杯酒,三是吃长寿面。家人早已准备好各色糖果和精细的小菜美酒。在喜庆、热闹、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在挚友的嬉戏贺声中,闹洞房,新人喝交杯酒。

九、酬谢酒

酬谢宴酒,也叫会亲家谢媒人宴。这种习俗只有我们县城及周边地区有,沙南和外地都不多见,有的地方是和婚庆喜宴同日进行,单列不多见。一般做法是:男方设宴,请亲家过来,双方同辈亲友相陪。宴席的主题是谢红娘,当然要让媒人上座。开席后喝酒,首先男方先酬谢媒人,然后女方给媒人敬酒,最后男女双方亲家互相敬酒。媒人无论酒量大小,一定要饮此酒,因为这是礼节,也是双方亲家的心意。敬与饮都是一种文化和修养。敬几杯,量多少,因人而定。但一定不能只敬一杯。

这场酒宴核心是一个“酬”字,贯穿宴席的始终,是否完美,主要看媒人。媒人满意,一切皆大欢喜。俩亲家和其他亲家们通过酬谢酒宴,也可以增进了解,加深感情,便于今后的沟通交流。这场宴席是答谢席,是婚事全过程的总结席,也是感情的交流席和增温席。

中国酒文化渊源流长,内涵丰富,各地各民族的婚俗中的酒文化各不相同。我们当地婚俗中的酒文化和全国一样,是一种地方性喜庆文化,是一种交流思想感情的文化,同时也是一种衡量每个人道德修养的文化,是大众的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篇2:婚俗中的酒文化

作 者:郭巧玉 指导老师:高梓梅

摘要:《诗经》中婚恋诗的大量出现,可以说是对周朝社会面貌的真实再现。通过列举《诗经〃国风》婚恋诗中的若干婚俗,进一步去探析当时社会背景,如重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出现“上巳之恋”,还有重视对女子施教和对女子生育能力的强调,从而发现周朝婚姻中礼俗并举的现象,并了解当时社会进入了名义上一夫一妻制而实际上男尊女卑的父权制统治时期。

关键词:《诗经》;国风;婚恋诗;婚俗;周朝;社会概况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其中不少篇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尤其是从民俗学角度列举《诗经·国风》婚恋诗中的若干婚俗不仅可以发现周朝婚姻礼俗并举的现象,而且能够探析到周朝是宗法制下一个名义上进入一夫一妻制,又有着男尊女卑不平等观念的父权制社会。

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上巳之恋所体现出的周朝婚姻礼俗并举现象

《国风》时代婚恋诗中的婚俗呈现出一种多姿多彩性,既有远古社会的遗风流俗,也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出现的新内容:既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限制,也有上巳之恋的自由;既有繁琐的婚礼程序,又有简便的嫁娶方式。周朝一方面对婚嫁实行了一整套严格的规范程序来维护其政治统治,另一方面又由于地域的差别,离政治中心区域较远的地方受周礼影响较弱却还保留着自己的古老婚俗。从《诗经·国风》采集来的表现各地民俗风情的婚恋诗中可以明确发现周朝婚姻中

第1页(共7页)礼与传统民间习俗并存的现象。

(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礼记》一再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昏义》中“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故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男女之无别也。”可见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在当时是不合礼、不合法的,是得不到家庭、家族及社会他人所认可的。在这种择偶方式下,男女双方本人几乎没有经过自由恋爱而决定婚姻幸福的权利。我们可以从《诗经·国风》婚恋诗篇章中体会当时人们对这一婚俗的重视。首先看父母在婚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男不自专娶,女不自专嫁”[1]。作为“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婚姻大事,其缔结当然要从家族利益出发,因此男女双方在成婚以前必须经由父母同意、认可。如《齐风·南山》有“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说明父母之命的重要;《郑风·将仲子》“岂取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命,亦可畏也”,表现了对父母之命的遵从;《鄘风·柏舟》“母也不只,不谅人只”,诗中写一个女子爱上一个青年,她的母亲强迫她嫁给别人,她誓死不肯。可以看出在婚姻包办制度下待嫁女处于被动地位,她们失去了自由选择爱人的权利;还有《鄘风·蝃蝀》“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这首诗是对大胆追求婚姻自由,破坏婚姻礼制的女子的强烈痛斥和指责。此外,媒人在成亲过程中也有着重要作用,无论男子或女子需要结婚,都要通过媒人这一关。如果没有媒人的介绍,那么男女成婚就失去了所依据的重要条件。周代婚俗中的“匪媒不得”就是最好的说明,如弃妇诗《卫风·氓》中“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这句话揭示了女子婚姻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良媒”,不具备成婚的所需条件;《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反复强调媒人在婚姻中的重要作用;还有《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娶妻必有媒。从上面列举的《诗经》婚恋诗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婚制制定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择偶方式,如果缺少这一成婚条件,就会受到谴责或酿成悲剧。

(二)上巳之恋

第2页(共7页)《诗经》产生的时代,由于周代社会毕竟去古未远,新的婚姻观念还未根深蒂固,上古婚姻遗风仍然顽固地存在着,男女在恋爱上仍是比较开放的。同时,由于上古时期人们的活动主要围绕农业进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是农业生产的规律。“农夫们的生活大致可以分为两大季节:从旧历二月起,他们到野外耕地,一直到九月把庄稼收割了以后,才结束他们的野外生活。从十月起,到来年一月底止,[2]主要在家中生活。”人们在自己家庭里居住的时候,很少和外界接触,因此,也减少了男女相见、相爱的机会。春天一到,万物萌动,人们开始到田野里劳动,因此也就增加了男女碰面的机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许多固定的风俗节日。再加上古人很讲究天人感应,以为三月三时阳气勃发,阴阳和合,万物繁育,人间于此时亦应顺天应时而婚配嫁娶,生儿育女,从而使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互相感发,两相促进。于是许多习俗在旧历二月或三月初举行,上巳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吉日习俗。

上巳:原定为三月(仲春)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旧俗以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又叫修禊,但曹魏之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据残存《韩诗》:“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于两水(溱和洧)上招魂续魄,拂除不祥。每当春季上巳节,男女都要到水边沐浴,以洗去不祥之气。同时在这个时候男女交往非常开放和自由,使双方没有顾忌和禁忌,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唱出的情歌热情奔放,服从自己的意志和情感,无拘无束,大胆泼辣,因此这也是男女定情的时间。如《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意思是:男女在溱洧河畔互表爱慕,赠之芍药表示愿与之结姻缘;《郑风·蹇裳》“子惠思我,蹇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同样描写的是溱水旁男女恋情的诗。

针对婚俗而言,周代社会是礼教初设而古风犹存的时代,婚俗的形成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周礼·地官·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着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可见婚恋诗篇章中的地域性分野与诗篇内容差异存在着对应,在周朝政治中心区域出现有关对礼法表现和歌

第3页(共7页)唱的婚恋生活诗篇是必然的,表现出一种在周礼规约下的正统社会生活。但也存在着违背周礼的情爱及野性气息的婚恋现象,多集中于郑、卫、陈三地,其中以郑地的情诗最为活泼生动,而郑氏新迁于东方的国家,古老的风俗与新的人群相遇,自然会产生交融,变得更加有活力。“昏礼者,礼之本也。”夫妇之礼成,是其他社会关系得以稳定的关键。周王朝建立严谨的婚姻礼制目的在于规范原始婚姻的混乱,唤起羞耻之心,建立稳定的家庭关系,达到以礼治国之功效。在周王朝的大力推行下,婚礼倍受各诸侯国、各阶层的重视。《诗经》婚恋诗中反映出各诸侯国对婚礼的理解与执行也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比较严格地执行正统的聘婚礼、媒妁制,极力维护婚礼的庄严与慎重;同时也真实地反映出礼制推广的进程并不一致,郑、卫、陈等地受周朝礼仪教化影响较小,顽强地保留自己本地的风土人情习俗。由此可见,周朝的确存在着礼俗并行的现象。

二、对女子施教及重生育下的父权制社会

周朝进入了一个母权占主导地位被父权统治的社会。妇女则进入世界历史意义的悲剧阶段,“妇女失去其原有的崇高地位,除了经济大权操纵在男子手里,主要由于周代宗法制形成的一系列男尊女卑的礼[3]制和观念。”周朝为了巩固奴隶制的统治秩序,利用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组织演变而来的宗法关系,确立了一套比商代更加系统的宗法制度。宗法制下的婚姻关系名义上氏一夫一妻制,实际上是多妻制。由于多妻而承认嫡妻的地位并确认嫡长子继承权。在宗法制下,男权继承制,首先是嫡长子得到重视,无论政权和家业都是父子相继,男子不但是国家的统治者,也是家庭的操纵者,这样势必形成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思想,女孩一生下来就遭到歧视。父权统治周朝实行的婚姻制度实际上更加苛刻地取消了女子婚姻的自决权。这样一来,妇女由母系时期的主导着地位下降到被支配地位,转成了男子的附庸品,从而失去了摆渡自己人生和命运之船的把舵。通过《诗经·国风》婚恋诗中对女子施教和重生育的婚俗观念可以有力地说明当时父权制社会下的女性处境和自身的社会地位。

第4页(共7页)

(一)对女子施教

《礼记·昏义第四十四》“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所以成妇顺也。”由于当时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发展,既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女性自身的生理状况造成了女性地位的下降,社会逐渐向着奴隶社会转变。当时的妇女已经成为男权统治下的私有财产,已逐步失去自己的社会地位。可是有人会对此产生疑问:为什么《诗经》中还有许多描写和赞美女性的诗歌呢?实际上我们仔细体味后会发现:《诗经》中的女性美好形象是通过别人的眼光塑造出来的,对她们的赞颂已经不是对他们在历史发展中所做的贡献的歌颂,而是仅仅针对的是她们的美德,还有她们辛勤劳动的歌唱。如《邶风·燕燕》中的新娘是一位外在美和内在美统一的女子,“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中的新娘既符合古人对女子容貌的要求,又符合中国传统社会儿媳的形象;还有《周南·桃夭》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反复叮咛出嫁的姑娘,期待女子到夫家后安分守己,用心操持家务,辛勤劳动,让夫家人丁家业兴旺。

(二)重生育

在地广人稀、饥馑灾疫流行,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繁衍人口,生儿育女成为战胜自然、发展生产、维系生存、种族延续的必要条件和保障,子嗣繁盛、人丁兴旺便成为先民们的一种愿望和追求,久而久之形成为固定的观念、习尚。《礼记·昏义第四十四》“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婚姻是事关敬祖、续嗣的大事,关系到家族的传承与兴旺。父权制下的周朝重视生育子嗣有自身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历来就是以农为本的国家,而古代农业的发达全靠兴旺的人丁尤其是男丁来维系;另一方面是由于周代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因而生育延续宗族的男性继承人十分重要。如《周南·芣苢》描写了女性采集可用来治疗不育症的车前子的场景折射出她们对生育能力的重视。另外,由于周朝为适应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种的繁衍便处于一个极其重要而神圣的地位,因此先民便产生了对生殖现象的竭尽崇拜。《诗经》中所述不少

第5页(共7页)动植物就是生殖崇拜的象征物,如《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一种生殖力极强的蝗虫,被上古先民推为生殖神。这首诗流行于周南,商周时,其地的涂山一带有腾煌氏,他们就以蝗为图腾。此诗无疑就是他们祭祀螽斯所唱之歌,其主题完全是企求保护神来帮助他们繁育子孙。那为何植物可做生殖崇拜的象征物呢?据有人研究“从表象来看,花瓣、叶片可状女阴之形;从内涵来说,植物一年一度开花结果,叶片无数,具有无限的繁殖能力。所以,远古先民将花朵盛开、枝叶繁茂、果实丰盈的植物作为女阴的[4]象征,实行崇拜,以祈求自身生殖繁盛、蕃衍不息。”如《周南·桃夭》暗示“宜其室家”的女性“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如桃一样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还有《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用多子的椒聊比喻女子。自有婚姻以来,生育就是社会对这男女关系一项重要的期待,而在周礼的时代,这期待就变得更加沉重。

周朝为了维护统治,成为政治制度上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社会。男性成为社会的主宰,婚姻已演变成为一种“一夫一妻制”,当然这是相对于没有订制时的杂婚而言之。简言之,男的最少有一个妻子,即“一夫一妻制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它特殊的性质,使

[5]它成为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的一夫一妻制。”可见周朝实行的是名义上的一夫一妻制,而恩格斯也说“一夫一妻制家庭和对偶婚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婚姻关系要坚固得多,这种关系现在已经不能由双[6]方任意解除了。”可是从《诗经》婚恋诗中《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对抢婚行为的控诉,[7]“我们看一夫一妻制婚俗中,仍然夹杂着许多其他习俗。”但是对于西周时期,杨向奎先生说:“宗周初年由氏族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不久,它保留有很多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在男女生活上,婚姻形态上更是自由活泼与放任,处在一夫一妻制的初期,对偶婚制的残余仍[8]然存在。”到了春秋时期,则如顾颉刚先生所说“只是为了诸侯的割据,各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都是一样的,所以各国间制度不同、风尚不同、思想不同„„有的保留前一社会遗存的多些,有的则孕育后一社会的成分多些,即就婚姻制度而言,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

第6页(共7页)制诸种现象都有例可举,但是它的主流总是向着严格的一夫一妻制过

[9]渡,则是一件无疑的事实。”周朝实行名义上的一夫一妻制而实际上的多妻制,如《礼记·昏义第四十四》“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在这样的制度下,《诗经》婚恋诗中有些篇章明显地体现了宗法制下以父权为核心的周朝社会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社会状况。

综上所述,通过《诗经·国风》婚恋诗中的若干婚俗我们简单探析了周朝当时的婚姻状况及社会现实情形。一方面在恋爱上,男女之间仍然保留部分自由选择的权利;另一方面社会却又开始为男女之结合聘娶,以及婚姻生活设置下层层的礼法制度——择偶方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固定了一夫一妻多媵、妾的婚姻模式,提高了男性的地位和权威束缚了女性尤其是其婚后的生活,使她们逐渐沦为男性之附庸与生育工具。虽然周朝处于过渡阶段,但各项制度正逐步建立和完善、许多观念也已渐渐形成,“实际上反映出男娶女嫁,婚后从

[10]夫居而建立新家庭的一整套社会文化规范”,也的确对后世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 班固.白虎通德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70页 [2]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6,第295页 [3] 汪玢玲.中国婚姻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24页 [4] 赵国平.生殖崇拜文化略论[J].中国社会科学,1988,第1期

[5][6]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57、58页

[7] 陶立璠.民俗学[M].学苑出版社,2003,第271页

[8] 杨公骥.中国文学第一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 [9] 顾颉刚.由“烝”“报”等婚姻方式看社会制度的变迁[J].《学史》,1982,第15期

[10]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第174页

篇3:婚俗中的酒文化

1.1 文化翻译

在《文化翻译论纲》中刘宓庆认为:由于民族文化传统、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文化翻译的可译性有一定的限度。这是因为人类生活有诸多相似之处, 使得世界上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空间, 这一共同空间, 使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翻译。但是, 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 还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 各民族语言文化本身所具备的特色使得文化翻译存在一定的限度;另一方面, 译者本身对源语的理解能力、文化水平、心理感受等, 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源语言文化在译语文化中的再现, 会出现文化的失真现象, 这就是文化翻译的可译性限度 (陆道恩转引自刘宓庆, 2013:143) 。翻译, 作为两种语言间相互转换的桥梁, 以新平花腰傣的婚俗文化为例, 在对新平花腰傣婚俗文化进行翻译的过程中, 至关重要的一点即译者应该充分理解花腰傣婚俗语言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因素, 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因文化上的误解而导致译文中源语文化的不真实或缺失, 从而使读者不能完全体会花腰傣婚俗文化内涵, 阻碍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因此, 文化翻译就要求译者做到使源语文化在译文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等值传递, 避免超值或欠值传递。

1.2 文化误读的定义及其产生

文化误读是指对自己本族或其他民族文化中的某些生僻或普遍问题产生误解的现象。在阅读的过程中, 文化误读现象时常出现, 究其原因, 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读者与生俱来的一些民族特性及后天习得的本族文化会影响其对他族文化的正确理解, 尤其是他族文化中的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词汇、现象等, 这些在本民族中是空缺词汇或现象;二是读者本身的文化素质、文化知识基础等也会导致产生文化误读的现象。然而, 在现代解释学与接受理论中, 强调了即使对于同一个文本内容, 不同的读者也可以存在不同的理解方式。由此说来, 误读是可以不被理解为错误的, 而可以理解为不同读者思想的再二度创作。每一种不同的文化, 在各自的发展中都存在差异性, 致使文化误读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 读者在学习他族文化时, 要在遵循本族文化思维的基础上做到尊重和保持他族文化的特色。

2花腰傣婚俗文化英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误读问题及对策研究

2.1 花腰傣婚俗文化英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误读问题

在对花腰傣婚俗文化英译的过程中, 文化误读现象普遍存在, 笔者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总结了几个典型的、容易出现文化误读现象的翻译例子, 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提出了对策。在翻译的过程中, 对于译者来说, 经常出现文化误读主要是因为译者一直以自己本族的思维去认识和理解花腰傣的婚俗文化, 最终使译文不能正确地传递源语文化, 读者也就无法通过译文去了解、理解花腰傣独具特色的婚俗文化。我们来看具体的翻译实例。

例一

源文:傣洒人要由新娘的哥哥或堂哥将新娘背到新郎家大门外, 等候在那里的新郎的女亲戚点上松明火把新娘接进屋里。

译文:For Daisa people, a bride must be carried to the gate of the bridegroom’s house on the back of her elder brother or elder male cousin of her paternal line. The female relatives of the bridegroom waiting there light pine torches to escort the bride into the house.

以上源文中“堂哥”一词的翻译, 如果译者就只考虑译语读者的可接受程度而仅仅将其译为male cousin的话, 译文就失去了源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即:在汉语中, 堂哥表示的是同姓的父亲的兄弟的儿子;而male cousin多指表兄弟即异姓的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儿子。所以, 译者要把“堂哥”直译出来即:elder male cousin of her paternal line才准确贴切。

例二

源文:女方父母手拿棍子到男方家大门口对着门说:“我家的小母牛丢失, 不晓得到哪里去了?”门里答道:“在我们这里喽, 我们帮关着哩!”

译文:The bride’s parents go to the bridegroom’s gateway with sticks in hands and speak to the gate: “Our heifer is missing and we don’t know where she has gone.” Answers inside the gate:“She is here. We help you shut her in! ”

通过上下文, 读者不难看出源文中的“小母牛”意指“未婚的傣家姑娘, 而后被领婚了”, 如果译者将其意译, 而不将其直译的话, “小母牛”一词经过意译后在译文中就尽失了其文化内涵, 即:花腰傣对未婚而后被领婚的傣家姑娘的独特称呼。所以, 在这里直译就译得十分贴切准确。

例三

源文:主持者是夫妻双全的有福气的妇人, 她每只手托一碗拌有蛋黄的糯米饭交叉在胸前, 让新郎新娘随双手的反复交叉抓“同心饭”、蛋黄表示“同心”, 糯米饭表示“亲密”。吃了“同心饭”表示小两口活着亲亲密密一条心, 死后鬼魂也是一家。

译文:The person who holds the ceremony will be a blessed married woman. She holds a bowl of glutinous rice with egg yolk in her hands crossing before her chest so that the couple can catch the “Tongxin Fan” (cooked glutinous rice with egg yolk for brides and bridegrooms with the meaning that they will never b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after eating the rice) with their hands repeatedly from the bowls. The egg yolk stands for “Tongxin” (sharing the same goal) and the glutinous rice for “intimacy.”Eating the “Tongxin Fan” indicates that the couple will be intimate while alive and their ghosts will be a family as well after their death.

在以上的例子中, 源文中的“同心饭”一词在译语中没有对等的词汇来表达, 翻译时出现了“词汇空缺”的现象。文化翻译论的内容中有一点是值得译者重视的, 即源语文化对译语文化的建构作用。在上面的译文中, 考虑到译语文化中没有“同心饭”这样一个与源语文化对等的表达, 译者采用了音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这样一来, 译文既保持了源文的文化信息, 又为译语读者所接受, 做到了等值传递源语文化信息。

2.2 避免花腰傣婚俗文化英译过程中出现文化误读现象的对策

针对花腰傣婚俗文化英译中出现的文化误读问题, 笔者认为, 译者应该深知文化误读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翻译过程中, 树立正确的翻译思路, 避免受本族文化、思维及心理的影响, 做到使源语文化在译文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等值传递, 避免超值或欠值传递。因此, 要做到这一点, 避免在花腰傣婚俗文化翻译中出现文化误读, 其基本对策为:一是多种翻译方法与策略并用。在翻译花腰傣婚俗文化过程中, 文化负载词或文化空缺词频频出现, 译者要通过查资料、向有关人士咨询甚至要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才能真正领会其深层文化内涵。此时, 译者应该斟酌采用多种翻译方法与策略, 如:异化、归化、直译、意译、音译等, 做到使源语文化在译语文化中得到原汁原味地传递。二是重视文化翻译的补译。补译在花腰傣婚俗文化英译中也是经常会被译者用到的, 尤其是采用直译加注释、音译加注释或意译加注释的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这种方法也是不容忽视的。

3结语

避免花腰傣婚俗文化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是花腰傣文化翻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译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汉双语知识及文化, 而且还要对花腰傣文化有深刻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 采用多种翻译方法和策略对其进行翻译, 最终实现使源语文化在译文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等值传递。

参考文献

[1]白靖宇.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2]白立平.文化误读与误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 (1) .

篇4:韩国婚俗文化一瞥

韩国在原始时期是没有婚姻制度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产生后,男女成亲要举行隆重的礼仪。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的初期,婚礼形式也很简单,结婚的男女只要向他人宣布二人成亲结为夫妇即可。

到了公元 676年至935年的新罗时期,婚礼形式稍有变化,光是口头宣布就不够了,还必须请家人和族人来摆上酒席吃上一顿,“轻重随贫富”。后来有的韩国学者把这种婚礼形式概括为“祝宴”和“共食”。这种婚礼形式保持的时间很长,一直延续到公元918年至1392年的整个高丽王朝时代。

高丽王朝的婚娶有其独特的方式。结婚时男家向女家只送酒和肉,不送彩礼。结婚的当天晚上,亲戚们聚在一堂贺喜,只喝三杯喜酒便散。这就是固有的祖传婚礼习俗。另一方面,实行“入赘婚”,韩语又叫“男归女第”或“婿留妇家”,也是朝鲜半岛的传统婚俗。这种简单的婚俗同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体现了男女平等的观念,也同佛教在新罗时代得到极大的普及,以及高丽王朝将佛教定为国教有关。因为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公元1392年,韩国建立了朝鲜王朝,又称李朝。李朝把中国的儒教作为新的理念备加推崇,使之成为国教。此后 500年间,儒学思想在韩国得到空前普及,浸染了其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韩国的传统婚俗。

儒教文化传播开来之时愈加强调冠婚丧礼等礼仪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规范。在婚姻上儒教崇尚父母包办,嫁娶礼俗的模式是既周到又烦琐的“六礼”。

李朝时期的韩国据此进行婚姻制度改革,制定了一些具体规定。在实际婚礼中,从做媒开始到觐亲,一共分为6个程序:1.媒人搭桥,相当于六礼的纳彩; 2.提亲圣物“四柱单”,也就是决定婚姻成败的“宫合四柱”(“四柱”指生年、月、日、时辰,“宫合”是根据“四柱”合“八字”,等同于汉族的“合八字”,这相当于六礼的问名),3.婚礼上新郎新娘首次见面;4.在新娘家度过大礼后两天;5.币帛礼,即新娘首次正式地向男方家长及亲属长辈行礼的风俗;6.觐亲,指新娘回娘家拜见双亲。有了这些程序,新郎新娘就成为“行过六礼的人了”。

韩国在借鉴和吸收中国婚俗礼仪外,在婚礼制度中仍然保留了一些自己的特色:一种是“半亲迎”。即“男归女家”,与亲迎礼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婚礼形式,先是新郎在新娘家举行婚礼,并留宿新娘家。第二天接新娘到新郎的家,拜见公婆。另一种叫做“三日于归”或叫“三日对盘”,即新郎在新娘家留宿三天之后,再把新娘迎到新郎家中。李朝社会除了王室和一些士大夫家族在新郎家举行婚礼(“真亲迎”)外,大多数的婚礼还是以“半亲迎”或“三日对盘”为主。

李朝是韩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到19世纪,日本将朝鲜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儒家思想丧失了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与西方文明发生了激烈冲突。在社会变革浪潮的冲击下,婚姻习俗也必然发生变革。韩国进入了新式婚礼时代。

现代韩国青年抛弃了包办婚姻的旧俗,男女都是自由恋爱。不少青年男女结婚以个人感受为准绳,强调“只要我们幸福就可以”。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儒教传统的影响,重礼仪的韩国民族并没有在婚俗中完全放弃一些重要的传统礼节。他们在民族传统和现代生活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习借鉴西方基督教婚礼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韩国式的新式婚礼。

现代韩国的婚姻习俗是传统婚俗、新式婚姻和宗教婚礼并存,东西方文化交融,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韩国的婚姻习俗发展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一是结婚年龄从低渐高,过去13~14岁甚至更小的男孩就要娶一个比自己大几岁的妻子,目的在于早抱孙子,并由妻子把丈夫侍养成人。现在法律规定男子20岁,女子18岁才能结婚,但在实际生活中,男女都致力于工作和学习,结婚比法定年龄还要晚。二是婚礼从繁变简,以西式的教堂婚礼为主,费用大大减少。无论是结婚程序、宾客人数或是庆贺延续的时间和方式等等都日趋简化,使人们从沉重的精神、经济负担中解放出来。三是新式婚姻是自由恋爱,订婚仪式可有可无,结婚仪式各地虽不尽相同,但大体有如下程序:婚礼一般在专门的婚礼厅或礼仪厅举行。举行婚礼的当天,新郎新娘在家或到美容院梳洗打扮,新郎穿上西服(燕尾服),新娘穿上白色婚纱,然后同家人一起来到婚礼场所。新郎和他的父母站在右侧迎接来宾,新娘的父母则站在左侧迎接来宾。来宾都到场后,主婚人整理座位,并请两家的母亲走到台前点燃蜡烛。新郎的母亲点红色蜡烛,新娘的母亲点蓝色蜡烛。婚礼开始时,新郎随着音乐慢慢走到台前,给主婚人行礼,再向来宾行礼,之后站在右边准备迎接新娘。新娘随着音乐把自己的手放在父亲的左手上慢慢走过来。新郎上前走几步,给新娘的父母行礼,然后跟新娘一起来到台前。两个人互相对着行礼,转身。主婚人宣读婚姻誓约时新郎新娘要回答“是”。主婚人宣布二人结为夫妻之后,两个人转身向来宾行礼,再伴随音乐慢慢走出去。然后,双方的家人带领来宾到宴请的地方。新郎新娘换上华丽的传统服装,举行传统婚礼中的币帛礼。旁人把新娘家准备的币帛饮食摆在公婆面前。新娘新郎一起向公婆磕头,公婆把大枣扔在新娘的裙子上,祝福他们早生贵子。接着他们向亲戚家人磕头,人们把为新郎新娘准备的红包送给他们。新郎新娘一起拍照,在照片中留下甜蜜的吻。婚宴结束后,在亲友的祝福中,新郎新娘以旅游的方式外出度蜜月,开始新的人生。

虽然传统婚礼不适应现代生活而被新式婚礼所取代,但对重礼仪的韩民族来说,还是保留了某些重要的传统礼节,如币帛礼和觐亲,这两项是最能体现新人对两家父母亲的孝道。

在韩国,数医生(自己开业的)、律师、教授三者地位最高。而这三种职业女性很少,多是男性,如果能嫁给这三种职业的男子,女方则要预先为男方准备好三把钥匙:汽车钥匙、房子钥匙、医院或律师事务所钥匙(即为男方开业做好准备)。这有点像印度妇女出嫁要给婆家厚重嫁妆的味道。

篇5:中西婚俗文化

中西方在婚俗上面有以上种种的差异,这和中西方人在思想思维的差异有直接的联系。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思维较古板,所以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婚礼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直到近代西方的文化传入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开始向西方转化,但在很大的程度上任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礼仪。而中国人爱热闹的性格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除了中西方都有的结婚晚宴以外,在中国的传统婚俗中,还有一个为新娘饯行的结婚午宴。其次在婚宴结束以后,新人的亲朋好友会去新房中闹洞房。认为在新房中越热闹,新人在婚后的生活越幸福。因此闹新房的成员们无不用所其极,用种种方法刁难新郎新娘。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他们婚礼的高潮则是在教堂中:随着神圣的《婚礼进行曲》步入鲜红的地毯,娇美的新娘手挽着父亲捧玫瑰慢慢向新郎走去,新娘的父亲将女儿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将女儿的一生托付给你,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这对新人,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她是今天最美的新娘。在神圣的教堂上空,他们的誓言在回荡,带上永结同心的婚戒,只到神父说:“你可以亲吻你的新娘了„„ 结婚是一生的盟约,你是要为之坚守一辈子的誓言。主耶稣说:上帝所配合的人便不可分开。

这一生一世的爱情,因为今天而完美。”然后新郎新娘或是去晚宴地点或是去渡蜜月,并没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种种礼节。另一个造成中西方差异的原因是中西方不同的宗教。中国是以佛教为主,而西方则是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举行而主婚人则是神甫。中方的传统婚俗中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拜天地,拜了天地以后就算是礼成了。

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到充满了浪漫气息。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使整个婚礼显的庄重严肃.到教堂去举行结婚仪式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环节.首先,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新娘挽她的父亲的手走到新郎面前,由她的父亲将她亲手交到新郎手中.牧师会要求新郎新娘对对方作出一辈子的承诺,这也是整个婚礼的高潮.然后他们会在牧师和众人的祝福下,交换结婚戒指并亲吻对方。而新娘手中的花球也不是一般的装饰用品.在婚礼结束时,新娘就会抛给到场的女宾客,如果谁接到花球,谁就是下一个结婚的人,这就使整个婚礼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中国的婚礼就不同于西方,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这也就使婚礼变的喜气洋洋.在传统婚礼中,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罗衣,头戴凤冠,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新娘乘着大红花轿在后,新郎骑着马在前,随着红娘和迎亲队伍到新郎家中拜堂.双方家长坐在上堂,而新郎新娘在下堂成婚.整个婚礼由司仪主持,在他的指挥下,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下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送入洞房.闹洞房是婚礼的高潮,新娘先回洞房等待新郎,而新郎就在外招待客人,酒足饭饱后,新郎在一大堆人的簇拥下来到洞房.众人就开始闹洞房了,新郎新娘在大家的起哄下做各种游戏„„这样整个婚礼就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了。

(十一)合髻

又称“结发”。成婚之夕,新婚夫妇分男左女右共髻束发仪式,源自古代成年礼。合髻、结发多为新房中仪式,又出自成年礼仪式,故后世称原配夫妻为“结发夫妻”。

(十二)合卺

又称“合匏”、“合欢”、“交杯酒”等,即新婚夫妇合饮交杯酒(同心酒),象征夫妇合体相亲。其礼仪始于周代,历代相承。无论皇室贵族还是庶民百姓,行合香礼都是婚礼中除拜堂而外的又一重要仪式,故也以合香代称成婚。唐宋以来,行合誉之礼开始以杯代飘(香),因而别有“合欢杯”、“交杯酒”等说。

(十三)闹房

即“闹洞房”。

(十四)妇见舅姑

这是成婚次日或第三日新妇拜见公婆的仪式,始于周代。在古代,新妇拜舅姑是其正式为夫家宗族所接受、确认其成为本家族成员的一种庄严仪式,所以十分认真,甚至还要参拜家庙。唐朱庆徐《近试上张水部》诗,即以拜舅姑来隐寓其恭求水部员外郎张籍荐引:“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拜见时,新娘要献枣和栗子于公公,献干肉于婆婆。

(十五)庙见

第三天,男家主人带新娘去参拜祠堂。如果结婚时舅姑已死,则在婚后三个月到祖庙去奠祭舅姑,称“庙见”。新妇只有在拜见舅姑和庙见这两项仪式完成之后,才能成为丈夫宗族中的一

员,整个婚礼才算完成,否则,“女子未庙见而死,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也。”

(十六)回门

又称“谢门”,新婚夫妇于婚后首次至女家何安、示谢兼新婿拜认女方亲属。回门时间,或婚后三五日、一个月,因地区、时代及路途远近而异,是传统婚礼的最末一项仪式。据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记载,远在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已有此礼仪。宋代称作“拜门礼”。

三、透过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的比较分析其文化内涵

中世纪时期中西方的婚姻礼仪已经存在极大差异,而其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婚俗文化的根源不同。西方国家受宗教思想影响较深,尤其是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而中国古代传统婚礼的价值观念的核心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是一种“夫为妻纲”、传宗接代的庆典,婚礼格外隆重奢华,各种仪式活动也渗透着“早生儿子早得福”、“多子多孙多福寿”的宗法意识,即《礼记?昏义》所说的“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中国传统的宗教仪式主要是对祖先的拜祭。祖先被视为血源之本(“祖宗,人之本也”),祖先崇拜则是为了“报本”,祖宗祭祀是传统中国家庭重要的礼仪活动,在其婚礼中也有明显体现;而西方国家崇尚基督教,其婚礼一般在教堂举行,并由教士主持,婚礼过程中贯穿着“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位一体”的基督思想的传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传统婚姻的首要要求,它反映古代社会家长制度和包办婚姻的价值观,这不仅在礼俗上得到肯定,而且也

在政治、法律上得到认可和巩固;西方婚礼则反映出男女双方的地位相对较平等。基督教强调男女都是上帝的儿女,男女应该平等,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所以,他们不像中世纪的中国人,只重视生男孩,而是把女孩也看成爱情的结晶,一样受到父母的疼爱。之所以称其为“相对平等”,是因为它本身也存在男女不平等的地方,例如在婚礼开始时,教士向女方问道,“你愿意以这位男子为夫,服从他、服侍他„„”,而且也存在贵族和王室联姻、政治婚姻等问题,只是没有中国古代的那么明显罢了。相比之下,中国中世纪时期的婚礼所表现出来的则是极其明显的“男尊女卑”以及“男本位”思想,妇女地位低下,“三从四德”要求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可见妇女的一生都要依附于男子,服从于家族利益。在古代婚礼中,纳采、问名、纳吉,请期和亲迎皆用雁作礼物,因为雁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在拜堂之前,男女双方根本“素未谋面”,反映了“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再者,婚礼过程中,许多礼节都是针对女子而设定的,例如“跨鞍、跨火、抱毡”等等。

中国传统的婚俗也带有较强的封建政治文化色彩,婚姻有时甚至成为了政治结盟的手段,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和亲”,就是以婚姻作筹码,换取和平的交易,是政治支配婚姻的产物;在西方,婚姻是男女青年爱情的归宿,缔结婚姻的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长相厮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一起,是个人的私事,所以,西方人在选择伴侣时,注重的是感情的有无,而不是家庭的利益,家族的声望。恰恰相反的是,中国古代的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所以,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家族、繁子孙,同时用来维护并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由于婚姻会为家族增加一名外姓女子为成员,所以男家在选择媳妇方面特别严谨,以免有辱家声,家族娶媳妇远比个人娶妻子来得重要。婚姻被视为家庭的要事,而非个人的私事,所以男女间的爱情并不能作为婚姻的首要依据,这主要也是受宗法思想的影响。

还有婚神信仰的不同。在中国传统的婚姻观里,认为婚姻是五百年前上天注定的,是人力所不能更改的。中国古人最早的婚神是伏羲和女蜗,相传伏羲和女蜗结为夫妻而繁衍了人类,他们既是人类的始祖,又是“制嫁娶”和“置婚姻”的神仙,后世将他们奉为婚神。中国古人还相信“赤绳系足”的天命观,认为人一生下来,就被月下老人以红绳系足,姻缘早以天定。因而,尽管古代婚姻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却很少有人会主动进行反抗。另外,中国古代的婚姻礼仪中也存在许多迷信的成分,例如议婚时“换八字”、撒豆以避“三煞”等等;与中国社会的祭祖祭孔风习不同,基督教是把尊奉和敬拜天主作为第一教义,这是其十戒中的第一条,舍天主不得别有拜祭之偶像。西方社会也没有祭祖习俗,也不许信众祭祖。在西方神话传说中,主持人间婚姻的爱神很多,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是阿芙罗狄德、维纳斯等,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则是维纳斯之子丘比特,丘比特手中有爱之神剑,当射出的金剑射中了青年男女的心,两人就会产生美妙的爱情,进而缔结成婚姻,但当射出的是银剑时,男女青年就不会有美满的结局。所以他们的婚姻更多的是考虑“真爱”。

此外也反映出中西方审美情趣不同。中国的婚俗崇尚喜庆、热闹,婚礼以红色为主色调。新嫁娘穿着红绣鞋,身着红嫁衣,头盖红喜帕,坐着红花轿,来到新郎家。新郎也穿着红色的礼服,并在家中则贴上红对联,挂上红喜字,欢迎新娘的到来。在中国传统婚俗中,红色不但令人感到喜气洋洋,吉祥如意,而且也预示着以后的日子会红红火火,幸福美满;西方国家的婚俗崇尚纯洁、浪漫,婚礼以白色为主色调。新娘子身穿白色婚纱,手戴白色手套,头顶白色纱巾,不但美丽端庄,而且也象征着新娘的纯洁高尚。西方人的婚礼喜欢用鲜花来装扮,很多人在婚礼鲜花的使用上,也偏爱白色,他们认为白色即纯洁无暇,又浪漫温馨,与唯美的爱情正吻合。归纳起来,西方的婚礼神圣、庄重、浪漫,而又相对简洁;中国的婚礼隆重、喜庆,然而仪式十分繁琐,并且显得铺张浪费,因而现在许多中国的年轻人都选择西方的结婚仪式。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婚俗更为开放、浪漫、自由,而中国的婚俗更为严谨、庄重、繁琐。而中西婚俗所表现出的不同恰恰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风俗方面的折射和反映。因而要对婚俗不同的原因进行进一步探究,使我们了解隐现在不同婚俗背后的中西文化,这也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在。

一、生存环境不同

从地理环境上看,古代中国地处半封建状态的大陆地域,与西方地中海沿岸的多民族有很大不同。

二、物质生产方式不同

中国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封建的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与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

三、社会组织结构不同

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年,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而西方很早就就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民主、自由和依法治国。

四、价值观不同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五、宗教信仰不同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大多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以筹备婚礼、婚礼仪式、婚宴、礼服这四个方面为切入点,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出中西婚俗的差异,由此推及探究中西婚俗差异的原因,使

篇6:满族的婚俗文化

相看 满族青年男女相爱后,婚前有一个“相看”的程序,即男方母亲到女方家观看姑娘的容貌,询问年龄,并考察姑娘家的有关情况等。如果各方面满意,男方母亲就送一份礼物给女方家,婚事就算确定了。结婚前几天,男方家要给女方家送彩礼(俗称过礼)。彩礼一般经较丰厚,有衣服,首饰,器皿和现金等。结婚前一天,新娘由陪娘陪伴,坐轿或坐车到男方家附近预先借好的住处下榻,俗称“打下墅”,第二天由男方在下榻处迎娶新娘。这种风俗源于历史上清朝军队多年征战,长年不归,满族姑娘赴军营完婚,需先在军营附近借房暂住,久而久之,便成一俗,现此俗已变,改为在女方家迎娶。 布置洞房 结婚这天,由父母子女俱全的长辈妇女布置洞房,铺好床后,在被子四周放置枣子、花生、桂圆、栗子,取其早生贵子之意,然后在被子中间放一如意或苹果。同时在洞房内奏乐,称为响房。喜轿要装抢得十分漂亮,并摆在院子里,叫做亮轿。 迎亲 婚礼这天,新郎由长辈陪同到女方家迎亲,在女方家向岳父岳母叩头后,即可迎娶新娘返家。一路唢呐高奏,鼓乐喧天,吹吹打打地一直把喜轿抬到洞房外。进洞房前,地下放一火盆,新娘的喜轿从火盆上经过,据称这是为了避邪。喜轿到了洞房门前,新郎手拿弓箭,向轿门连射三箭,俗称为箭射新娘,射完后新娘才能下轿,新娘下轿后,有人将一个红绸扎口,内装五谷杂粮的花瓶(俗称宝瓶)放在新娘手中。接着在门坎上放置马鞍,让新娘从上面跨过去。当新娘在床上坐稳后,新郎就可以揭去姑娘头上的盖布。这时候,新郎新娘按男左女右的位置并肩坐在新床上,举行坐帐仪式:由长辈妇女把新郎的右衣襟压在新娘的左衣襟上,然后新郎新娘喝交杯酒,吃半生不熟的面食,以含生子之意。 举行拜堂仪式 接着还要举行拜堂仪式:新郎新娘要拜天地、祖先、父母和长辈,夫妻要对拜。晚上也有闹房的习俗。婚礼期间,男女双方家里都要大宴宾客,接受亲朋好友和来宾的祝贺……

上一篇:荷马史诗的历史地位下一篇:深圳市地名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