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修养论文范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道德修养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教育家,一生从事德育教育活动,非常重视道德修养教育,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独特的道德修养教育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即使在当今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第一篇:道德修养论文范文

领导干部道德修养探究

摘要:领导干部作为国家权力的体现者和行使者,要求具备特殊的伦理道德修养。根据道德的层次,领导干部的道德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个人道德,即民德;二是干部道德,即官德;三是行政道德。

关键词: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层次

文献标识码:A

道德指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领导干部作为国家权力的体现者和行使者,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普通的人际关系,而是党、国家与人民的关系;他要处理的,不仅仅是制定、贯彻落实各项政策,不仅仅是具体的事务,还要调整官与民、上级与下级、公与私、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领导干部所处的特殊地位,要求领导干部具备特殊的伦理道德修养。

道德按要求高低可分为三个层次:必须做(最低的道德要求),应该做(一般的道德要求),提倡做(对先进分子的高层次要求)。江泽民也指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其中广泛性是一般的、普遍的要求,先进性是对先进分子的高标准和严要求。领导干部道德修养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个人道德

做官先做人,领导干部首先应该学会做人,这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一个不合格的人,怎么可能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呢?因此在道德修养上,领导干部应该具备普通人所应有的基本道德规范。这是对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相同的伦理要求,是领导干部道德要求与普通百姓道德要求重合的地方,也就是说,是要求领导干部具备民德,做一个合格的人。

民德就是公民应尽的义务,是普通人应有的道德水准。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字的基本道德规范。这可以看作是最基本的民德。

作为个人的义务,干部必须具备基本的民德;作为个人的权利,领导干部在某些方面却要受到限制,比不上平民百姓。在国外,老百姓的隐私不容侵犯。却有一个说法:公众人物无隐私。特别是作为公众人物的领导干部,经常因为自己的一些私事被媒体搞得狼狈不堪,但还得强作笑颜随时接受人民、媒体的监督。也就是说,在民德上,作为一种义务,百姓做到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到;做为一种权利,百姓能做的,领导干部不一定能做。不能接受这一点,你就别当领导。

2干部道德

领导干部是社会的精英人物,是先进分子,是人民选出来的代表,因此,在伦理道德修养上,仅具备民德还不够,还要求他达到高层次的要求,具备官德,做一个合格的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官德问题。早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革命文献,对这个时期革命干部道德的实践进行了科学总结,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原则要求。建国初期,他又强调指出:“治国就是治吏”。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党和政府更加重视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中央1986年和1996年颁布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中反复强调: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大公无私,公正廉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江泽民在他所倡导的“三观”教育、“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的理论中,更是反复强调领导干部的更高道德要求。江泽民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一文中指出:“领导干部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做什么人,建议大家重读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毛主席要求共产党员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可见,领导干部具备了民德还不够,还应有更高的道德标准。

当官也是一种职业,领导干部从事的是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职业,和其他职业一样,也有相应的职业道德要求。领导干部伦理道德中的一部分就是领导干部职业道德的要求,包括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职守,要求真务实、办事公道、保守机密等,比如对于自己掌握的一些不宜公开的信息,如人事任免方面的,还没作出最终决定的决策方案等,就应该自觉保守秘密,即使对自己家人及亲朋好友也不例外。

领导干部是国家权力的行使者,是人民公仆,其道德义务是无条件地捍卫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忠实地为人民服务。因此,在人民利益与私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即使个人利益是正当的,其道德选择也只能是“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而决不能为了局部利益和一己之利而置国家、人民利益于不顾。特别是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当面临为“上”与为“下”、为家与为国的道德双重选择时,也必须义无反顾地选择“人民利益第一”、“国家利益第一”。任长霞很多年没有和家人在一起过年,今年春节她打电话回家:“没有办法,那么多需要我”。这就是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在人民利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的选择。

鉴于领导干部的特殊身份,还要求他心胸开阔,高风亮节,谦虚大度,正直刚毅,人格高尚。任何一個决策,都有不同的声音,产生不同的社会反响,有赞美、支持、拥护的,有反对、批评、辱骂的,都应冷静对待,不能偏听偏信,不能打击报复。在公开场合,他的言谈举止也有较高的要求,言谈要求准确性、逻辑性,不能信口开河。对人民群众则可以不要求准确性、逻辑性,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在举止上,人民群众可以随心所欲,领导干部却应该庄重大方、严肃。

3行政道德

3.1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担当意识

古人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领导干部呢?领导干部的责任要远远重于老百姓。关键是领导干部要意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国家级领导干部,要以民族兴亡为己任,心系民族国家、怀济世安邦的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担当起振兴民族的重任。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和各部门领导干部要以搞好本地区、本部门为己任,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担当起振兴本部门的重任。

3.2执政为民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领导干部来自于人民,受人民的委托,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因此,应当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好人民的公仆,以人民为服务的对象,凡事都应问一问: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真正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3廉洁

“廉洁”是领导干部伦理道德之首,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被视为“仕者之德”。所谓廉洁,指的是立身清白,不贪财货,不贪权位与俸禄。廉洁标志着公正、公道、正义、朴素、勤俭,与群众同甘共苦。只有清正廉洁才能正气浩然、无所畏惧、伸张正义,才能具有人格的感召力。领导干部在群众中树立起威信非常重要,而领导干部的威信不是源于资历、权力、气势,而是廉洁自律的人格力量,也就是所谓“公生明、廉生威”。廉洁是“为政之本”,“为官之宝”。宋代包拯是有名的清官,他有一句名言:廉者,民之表,贪者,民之贼”。他曾告诫子孙,若当官贪污,死后不得埋葬在祖坟内。1949年蒋介石被打败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他说:“共产党战胜你们的不是飞机大炮,是廉洁!以及廉洁换得的民心。”可见,廉洁对一个政党、国家是多么重要。

3.4勤政

勤政就是要求官员忠于职守,勤奋敬业,不当懒官。毛泽东同志曾提出“懒则衰”的观点,告诫我们,官员腐化变质往往始于懒。江泽民同志指出:“贪图享受,自毁前程”,“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我们的各级官员作为党的事业的骨干,做到坚守岗位,勤于政务,认真工作,埋头苦干,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是最起码的品质。

3.5顾全大局,团结协作

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这些人能否做到识大体、顾大局,敬上礼下,团结左右,对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现代社会中,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各级官员在工作中总是面临各种官与民、官与官、上级与下级、内部与外部、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部门与部门、行业与行业之间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经常会遇到个人与集体、小集体与大集体、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因此,要求领导干部具备识大体、顾大局,团结协作,处处从集体、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的道德品格和修养至关重要。那种借为本单位、本部门、为大家谋利而不顾国家的全局利益和国家法令,甚至政出多门、各行其是,损害全局、损害整体的行为,是不符合领导干部的道德立场的。

基于以上的划分,领导干部应自觉地从以上三方面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能够担当党和国家重托的领导干部。

作者:程国花

第二篇:荀子道德修养教育方法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提升

摘 要: 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教育家,一生从事德育教育活动,非常重视道德修养教育,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独特的道德修养教育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即使在当今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荀子 道德修养教育方法 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指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意识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也可以说是在道德方面的自我教育,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那么如何进行道德修养教育呢?先秦大教育家荀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独特的道德修养教育方法,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积极学礼

荀子认为,礼有助于人们修身养性,培养道德安度人生。《荀子·大略》说:“礼者,人之所覆也,失所覆,必颠蹶陷溺。”认为礼,是人的立身之本。失去了立身之本,必定会跌倒沉沦。《礼论》说:“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认为无规矩无以成方圆,无礼无以成人,礼是人道的准则,是人之为人的标准。荀子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隆礼”。认为个人的生活和交往,都应该符合礼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顺利通达。《修身》说:“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谩;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在人与人交往方面,《修身》说:“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因此,荀子认为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努力学习礼,做到知礼懂礼依礼而行。荀子还强调学习“礼”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劝学》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与个人的道德认识联系在一起的。要想提高道德修养,就必须提高道德认识,必须加强学习,而学习既包括学习伦理道德知识,又包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在知识海洋中,正确的伦理道德知识对于道德修养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只有掌握正确的伦理道德知识,才能懂得真善美,因此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用这些去武装自己的头脑,只有如此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才有了根基。

二、学以致用

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一个认识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儒效》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强调“闻之”、“见之”、“知之”这些获取认识的过程,但更强调“行之”,只有行才能将获取的认识用于规范和指导自己的实践,荀子特别强调“学以致用”,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学以致用,即使学得再多,也无助道德修养的提高。《劝学》说:“为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端而言,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君子的学习,是把学到的进入耳记于心贯通到全身心,表现在行动上,所以君子的一言一行都可作为效法的榜样。而小人的学习,仅从耳进去又从口讲出,正是因君子之学与小人不同,因此道德修养自然不同。

当今在大学生中我们要倡导君子之学,使学习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手段。当今大学生必须认识到有道德的人,不仅思想意识符合道德规范,而且必须把这种思想意识外化为具体行动。因为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要表现在行动上,一个人道德修养是通过实践来检验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当今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问题,甚至有的大学生对道德修养标准不是不知之,而是不为之。知行合一、身体力行是儒家道德修养的传统,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成就优良德行的基础,因此大学生要言行一致,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提高道德修养认识,增强自觉性,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自我完善。

三、自省

自省,就是主张人应该经常去检查自己,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过错。“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曾参为孔门高足,他曾自谓说:“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认为只是埋头学习,而没有联系自身品质、行为实际的自省,就不会有自身道德修养的真正提高。荀子也有类似的认识:“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偢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蓄然必以自恶也。”(《修身》)。《劝学》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当今我们要培养大学生的自省意识,就要从思想、态度、言行等各个方面对照道德规范去深刻认识自己、反躬自问,尤其是在一个人的行为失误、行事受挫的时候,更要做深刻的反思,反省自己,而不是简单地怨天尤人归罪于客观。大学生只有这样持之以恒,才能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去恶从善,遵循和恪守道德准则,积极、正确地履行道德义务,最终将道德规范内化为素质,成为至善之人。

四、意志磨炼

《荀子·修身》说:“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夸,喜不过予。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富贵而体恭,杀势也;安燕而血气不惰,柬理也;劳倦而容貌不枯,好文也;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君子虽然贫困潦倒,但志向远大,虽然荣华富贵但谦恭从容,虽然安逸,但精神不懈;虽然发怒,但不过于处罚别人;虽然高兴但不过于奖赏人;虽然贫穷但志向远大,是由于他要弘扬仁爱,君子荣华富贵而谦恭从容,是由于他要减少盛气,安逸而精神不懈,是由于他要尊奉礼法;疲倦而不无精打采,是由于他爱好礼仪;发怒而不过于处罚别人,喜悦而不过于奖赏人,是由于他奉行礼法而胜过私情。荀子在这里讲的“贫穷而志广”就是要人们在各种环境中磨炼自己,增强人们对礼的感受,加强人们的道德修养,培养人们的优良道德品质,依靠坚强意志来控制人欲。《劝学》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完美,所以博览群书以求融会贯通,思考问题以求精通,效法良师益友去认真实践,取消有害的来积累学识,使自己的眼对不好的不想见,耳对不好的不想听,嘴对不好的不想说,脑子对不好的不想思考,等到极其爱好学习时,就像眼睛好看五色,耳好听五音,嘴好尝五味,心里贪图有天下一样。所以权利不能使他倾倒,势众不能使他变心,天下万物都不能改变其信念,这样才称得上有道德操守,才能坚定不移,才能应付各种复杂情况。既能坚定不移又能随机应对,这样才称得上是完美的人。借鉴荀子意志磨炼法,当今我们要培育大学生的吃苦精神、心理承受能力、抵抗外界不良诱惑的坚强意志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五、环境熏陶

《荀子·儒效》说:“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安心于习惯风俗的影响,能使人先天的本性发生变化;专心一意而不是三心二意,就可以养成习惯。习惯风俗能改变人的志向,安心长久地接收风俗习惯的影响,就能改变人的本质。所以专心一意就能达到极高的精神境界。《劝学》篇中也有类似的论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谓芷,其渐之潃。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蓬草生长在麻丛中,不扶也直。白沙混在黑土里,与土同黑。兰槐的根叫香芷,如果用脏水浸泡它,君子就不去接近它,百姓也不愿意佩戴它,这并不是它的本质不好,而是因为脏水的污染。因此,君子要选择良好的住处,与良友同游,用这种方法防止邪恶的思想而接近正道。《荀子·性恶》说:“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当今我们要想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就必须高度重视育人环境的建设,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不同程度的腐败和拜金现象及社会普遍存在的公民道德缺失都正在不同程度影响着大学生,因此高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辨别力与抵抗力。此外,社会、家庭、学校要齐心合力地为大学生创建良好的德育环境,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坚持不懈地积善成德,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大学生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最终具备高尚的道德。

参考文献:

[1][战国]荀卿,原著.孙安邦,译.白话荀子[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2]刘俊田,等译.注四书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作者:侯辉

第三篇: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探析

摘要: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是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德修养论有其独特的人性论基础、成贤成圣是其道德理想人格、身成性成与继善成性为其道德修养原则、正志诚意去不善之情为其道德修养的方法。研究王船山的道德修养理论对于今天个体的道德修养乃至和谐社会的建构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王船山;道德修养;理想人格

中圈分类号:B249,2 文献标识码:A

王船山道德修养论是其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德修养论有其独特的人性论基础、成贤成圣是其道德理想人格、身成性成与继善成性为其道德修养原则、正志诚意去不善之情为修养的方法。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王船山道德修养的人性论基础

王船山的人性论是建立在他的气本论基础上的。孔子始创儒家学派以来,留意的是修齐治平之道,礼乐刑政之术。至汉唐诸儒治经,又重名物训诂,典章制度,罕有涉及本体论的。及至宋儒,始进而讨究原理,求垂教之本原于心性,求心性之本原于宇宙。延至明清,哲学本体论更是推陈出新。在本体论上通过对有无、虚实关系问题的讨论,继承和发挥了张载“知虚空即气则无无”的气本论,进而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气范畴作出了新的规定,提出了“气——诚——实有”的本体论。王船山人性论的逻辑起点就是“气本论”。

王船山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的气一元论,认为气是宇宙中唯一之实体,他说:“人之所见为太虚者,气也,非虚也。虚涵气,气充虚,无有所谓无者。”“虚空者,气之量。气弥纶无涯而希微不形,则人见虚空而不见气。凡虚空皆气也。聚则显,显则人谓之有,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正蒙注》卷一在理气关系上,他与程朱相对立,认为“理即是气之理,气当得如此便是理”,“是岂于气之外别有一理以游行于气中者乎?”《读四书大全说》卷十油此可见王船山的所谓天即是气,气之理亦即天之道,或日天道。在此基础上他论述了人性的产生,他认为人性来自天道或气之理在人心之“秉彝”,故曰“天道之本然是命,在人之天道是性”《读四书大全说》卷三,“惟有天道,以道成性。”《正蒙注》卷一,在这一点上王夫之与程朱合辙,即都认为天道与人道同一。在天则为天道,在人则为人道,“性即理”,没有离开气的理,也没有离开气的性,理在气中,性在气中。他把程朱所谓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合二为一,用人性一本说否定了程朱主张的人性二重说。

关于人性论,中国古代存在着德性主义和自然主义两种基本主张,并演变为各种人性理论。自从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观点以来,各派人性理论呈现百家争鸣之态。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韩非的自然人性论、董仲舒的性三品论、李敖的性善情恶论,等等。王船山都在他的《知性论》中一一评说,进而从理气合一的元气本体论中引申出“理欲合性、互为体用”的人性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王船山一反以往中国哲学中普遍流行的把人性看作永恒不变的先验属性的观点,致力于从生活与实践的观点考察人性的生成与发展,提出了“性日生则日成”、“未成可成、已成可革”的继善成性的人性发展理论。

什么是人性?王船山诠释为:“盖性者,生之理也。均是人也,则此与生俱有此理,未尝或异;故仁义理智之礼,下愚所不能灭。而声色臭味之欲,上智所不能废,俱可谓之性。”(《正蒙注》卷三)不难看出,在王船山那里人性包含理与欲两大要素,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人性。这无疑是对理学唯心主义和正统儒学的人性论的诘难。他说:“理与欲皆自然而非由人为。故告之谓食色为性,亦不可谓为非性,而特不知有天命之良能尔。”(《正蒙注》卷三)王船山不但肯定仁义理智之礼是性,而声色臭味之欲亦是性,正如理与气不是对立的一样,理与欲也不是对立的,而是一种“合两者而互为体”的关系。他说:“天以其阴阳五行之气生人,理即寓焉,而凝之为性。故有声色臭味以厚其生,有仁义理智以正其德,莫非理之所宜。声色臭味顺其道,则与仁义理智不相悖害,合二者而互为体也。”(《正蒙注》卷三)在王船山看来,理与欲相互为体,即无无欲之理,亦无无理之欲,二者是合二为一的,亦即理欲合性、互为体用。这是王船山人性论显著特点之一。

王船山在天人关系上,他不仅认为“天人合一”,而且还认为人能“造命”、“相天”,认为人在与天交往即“相受”的过程中,能够改造天之所“命”。正是在这种“天人相受”观点指导下,提出了人性形成的新见。他说“禽兽终其身以用天而自无功,人则有人之道矣。禽兽终其身以用其初命,人则有日新之命矣。”(《诗广传·大雅》)不难看出,在王这里,人性不就是“初生之倾命”,就其形成过程而言,是一个后天“日生则日成”的过程。他指出“夫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则夫天命者,岂但初生之倾命之哉!”(《诗广传·大雅》)性日生日成的根源在于天地之气化不息或人之取精用物的生命活动之中,他明确指出“性也者,岂一受成俐,不受损益也哉?”(《尚书引义》卷三)而是“未成可成,已成可革”的(《尚书引义》卷三)。这是王船山人性论又一显著的特点。

那么,人性何以可革呢?王船山阐述说:“生之初,人未有权也,不能自取而自用也。惟天所授,则皆其纯粹以精者矣。天用其化以与人,则因谓之命矣。已生之后,人既有权也,能自取而自用也。自取自用,则因乎习之所贯,为其情之所歆,于是而纯疵莫择矣。”(《尚书引义》卷三)这就是所谓的“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尚书引义》卷三)这个习成之性,又称之为后天之性,“先天之性天成之,后天之性习成之”。(《读四书大全说》卷八)这样,一方面是天之所授,另一方面是人之所择,一方面是先天所生,另一方面是后天习成,由于人的选择取舍不同,“取之纯,用之粹而善;取之驳,用之杂而恶。”(《尚书引义》卷三)因而“习与性成”,既可“成性之善”,亦可“成性之恶”,那么在王船山这里,人性的形成是有善恶之分的。但“习”虽有善恶,但人毕竟是具有自觉道德意识的,可以在不同的道德价值面前作自主的选择,即人具有能自取而自用的“权”,可以通过人的努力而使人性日臻完善。据于此,王船山提出了“继善成性”说。他的道德修养论就是建立在这一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

二、王船山道德修养的理想人格

所谓理想人格,就是对一种人格模式的理想化设计,是人们在自己心目中塑造出来的,最值得追求和向往的完善的人格的典范,是人格所应达到的最高境界,这种应当的境界不是现实的,但又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人们可以通过持续性的选择活动为过程不断的地接近它。

儒家传统的理想人格就是圣人,其核心是“仁”。孔子认为“圣人”即“仁者”,孟子曰:“圣人,人伦之至也”。王船

山继承并发展了传统“圣人”理想人格的思想,但又有自己特点,他认为圣人人格是“珍生”与“舍生取义”的有机结合。这与朱熹的“革欲复礼”的圣人人格迥然不同。王船山认为:“圣人有欲,其欲即天之理。天无欲,其理即人之欲。——于此可见,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天理之大同,无人欲之或异。”(《读四书大全说》卷四)在这里王船山肯定圣人之欲即天之理,理欲合一是儒家圣人观的合理结论。王船山并对欲作了精辟的厘定。他说:“孔子曰:吾其为东周呼?抑岂不有大欲存焉?为天下须他作君师,则欲即是志。人所不可有者,私欲尔。若志欲如此,则从此作去以底于成功,圣人亦不废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八)可见,在王船山思想中,“欲”可分为人欲、私欲、公欲三种。而圣人之欲乃“大公之欲”,这是王船山追求的理想人格。

但王船山又不否认人欲的正当性,他把孟子的“可欲之为善”,别开生面地解释为:满足共同的“人欲”,合乎共同的“人性”,就可以“善天下之动”。王船山所主张的只是克去私欲,并进而提出“存理遏欲”。

故在王船山这里“珍生”与“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偏废。他说“圣人之徒,人者生之徒,即已有是人矣,则不得不珍其生。”(《周易外传·临》)“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善。”《尚书引义·大浩》“立人之道曰义,……故日,智莫有大焉也。务义以远害而正矣”。(《尚书引义·禹贡》)

更值得一提的是,王船山还赋予了圣贤理想人格新的内涵——豪杰精神。他说“有豪杰而不圣贤者矣,无有圣贤而不豪杰者也。”(《俟解》)那么什么是豪杰呢?王船山解释说“能兴而谓之豪。兴者,性之生气者也。”(《俟解》)在王船山看来,豪杰具有非凡的气质,有独立的人格,有远大四方之志,意气风发,志气豪迈,以天下为己任,“救人道于乱世”。(《读通鉴论》卷七)义与勇是豪杰精神最显著的特点。“义以生勇,勇以成义,无勇者不可与立业,犹无义者不可与语勇也。”(《读通鉴论》卷十七)豪杰是具有“生从道、死从义”(《续春秋左氏传博议》卷下)并“以身任天下”的独立人格的人。王船山的道德修养理论就是为了培养有理有欲、理欲适中且具有豪杰精神的圣人。

三、王船山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为了培养圣人人格,王船山提出在道德实践中进行修养的途径与方法。王船山认为人性既有“仁义理智之理”,又有“声色臭味之欲”,且“二者皆自然而非人为”,是不可或缺的,因而理与欲是统一的,“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由此他提出道德修养要坚持“身成”与“性成”相统一的原则。

何谓“身成”?何谓“性成”?王船山认为“身者道之用,性者道之体。合气质攻取之性,一为道用,则以道体身而身成。大其心以尽性,熟而安焉,则性成。身与性之所自成者,天也,人为蔽制之而不成。以道体天,而后其所本成者安之而皆顺。君子精义研几而化其成心,所以为作圣之实功也。”(《正蒙注》卷四)在王船山看来,所谓“身成”即“成身”就是以道体身,即用仁义理智之理指导形色;所谓“性成”即“成性”,就是弘扬和造就仁义理智的德性,即达到“昭然天理之不昧”。但是成性离不开成身,两者相互促进,且是同一过程,他说:“天以其阴阳五行生人,理即寓焉,而凝之为之性。故有声色臭味以厚其生,有仁义理以正其德,莫非理之所宜。声色臭味顺其道,则与仁义理智不相悖害,合二者而互为体用也。”(《正蒙注》卷三)他甚至认为,“形者性之凝”,德性凝于形色,因此,成性在于成身,即通过成身以成性。他说“形者性之凝,色者才之撰也。故曰‘汤武身之也’,谓即身而道在也。道恶乎察?察于天地。性恶乎著?著于形色。有形斯以谓之身,形无有不善,身无有不善,故汤武身之而成圣。”(《尚书引义》卷四)在王船山看来,一个人只有在使声色臭味之欲顺其道,才可以成性之善,这就是成就德性、培养理想人格的基本原则。王船山虽然有要求“昭然天理之不味”,但他反对通过“灭人欲”来实现,在王船山这里,道德修养是“成身”与“成性”之统一,即是合理满足声色臭味的欲望与成就仁义理智相互为体的过程。

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圣人理想人格呢?王船山提出了“正志”、“诚意”、“去不善之情”的系统理论。所谓“正志”,就是在外物还没有作用于身体,身体也还没有对外物有反应的时候,“执持吾志”,使志心一守其志而成为身的主宰,以便志心定之有素,即使在外物感动时,也不会迷乱。当心与外物相感时,意念兴起,如果意念妄生妄动,使妄的意念充满心中,那么本来素正的心也会被意念带动而失其正。所以要达到正心的效果,先要在意念上面做工夫,这就是诚意。所谓诚意,尤其要在意念初发之几,审察其是非,力图使一念之几都诚于善,这就避免了不善之意欺夺本心的可能。要在一念发动之几审察明辨善恶,则依赖于知;如果知觉明辨的能力不强,一念初发为不善,却不能明辨知察,则意念发动之妄就不能避免。所以要做到诚意,先需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知善知恶的辨别力,在反复辨别是非善恶的实践中使此知觉明辨的能力保持锐利明亮。所谓“情”,亦即喜怒哀乐,情固由性生,却“与性有所不同,乃一合一离者是也。”(《读四书大全》卷八)在此王船山论述了三者的关系。他说:“欲修其身者为吾身之言,行动立主宰之学。”(《读四书大全一说》卷一)也就是以正心为主,正心即以道义为心,也就是正志,这是道德修养的根本,正其志于道,则事理皆得,故教者尤以正志为本。志,为信念和志向,只有正志才能诚意,意是因一时之感动而发生的欲念或动机,或善或恶私的性质,只有“志正而后可以正其意,无志而唯意之所为,虽善不顾,恶则天不为矣。”(《正蒙注》卷四)不难看出王船山认为欲望动机必须接受理性的指导。在论述正志与情的关系时,他说:“大抵不善之所由来,于情始有而性则无”(《读四书大全》卷八)。性与情不可分,“性情相需”“性以发情”“情以充性”(《尚书引义》卷一)。“情者,性之端也。循情而可以定性。”(《诗广传·齐风》)在王船山看来,“情可以为善”,亦可以为不善,如果“情”能够以性为主导,则为善“情”,如果离开性的主导,则为不善之“情”,他说:“不善虽情之罪。而为善则非情不为功。盖道心惟危,须借此以流行充畅也,如行仁时必以喜心助之。”“功罪一归之情,则见性后亦须栽情上用功,大学诚意言好恶,正是此理。既存养以尽性,亦必省察以治情,使之为功免于罪。”(《尚书引义》卷一)不难看出,在此王船山主张存养以尽性,省察以治情。从而把情引导到正确的方向,通过慎独,达到“去不善之情”的目的。由此可见,王船山理想人格的主体意识应该是志、情、意的统一。要想成就理想人格,关键是正志,从而使其意诚,情善。

王船山的道德修养论的落脚点是“行”即道德实践,他说:“知行相资以为用”(《礼记章句》卷三十一),“行可兼知,不能离行以为知”(《尚书引义》卷三)。因此,王船山认为知与行虽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但行始终是第一位的,为此他说:“行可兼知,而知不可以兼行,下学而上达。岂正焉而始学乎?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尚书引义》卷三)基于知行关系的认识,王船山极力主张在道德实践中去获得道德认识,他说:“行而后知有道,道犹路也。”“盖尝论之。何以为之德?行焉而德之谓也。何以谓之善?处焉而宜之谓也。不行胡得?不处胡宜?”(《思问录·内篇》)王船山的这一思想是对宋明理学只重视内心修养的一重大突破,是对“学道而有所得之谓德”的合理改造。

综观王船山的道德修养理论,他在对理学唯心主义道德修养批判继承中,把中国古代道德修养理论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具有许多合理性成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物欲横流、社会道德风气日下的现状,重新审视王船山的道德修养理论对如何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问题、对个体的道德修养、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践行八荣八耻以及和谐社会的建构都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作者:王学锋 于建东

上一篇:护士抑郁论文范文下一篇:酿酒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