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思想道德修养论文

2022-04-21

摘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现状及成因,探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的途径,以增强和改善高校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和谐的校园。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孟子思想道德修养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孟子思想道德修养论文 篇1:

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

【摘 要】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盛。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不仅要具备优秀的业务素质,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盛。

【关键词】教师;思想道德修养;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

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教师在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政治理论修养、思想意识修养和道德品质修养等。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既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方法,也是学校培养未来教师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自觉地坚持思想道德修养,对于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遭德规范》,落实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保证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在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担当起振兴教育的历史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不仅要具备优秀的业务素质,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盛。

一、教师思想道德修养的涵义

修养一词,出自《孟子》的“修身”、“养性”。从词义上看,“修”是指整治、提高;“养”是指培养、陶冶。两个字合成一个词,就有“切磋琢磨”,“反省自新”,“涵养提高”的意思。“修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有政治修养、思想修养、理论修养等等。概括起来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人们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锻炼和学习所达到的一定水平;二是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和功夫。思想道德修养,则主要指人们,在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实践活动,以及经过这种实践活动的努力形成相应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思超道德境界。

教师思想道德修养,是教师适应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为培养自身良好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时期教育的性质决定了人民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择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杜會主义理沦为指导遵循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鲜明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为社会主义现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整体需要。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自古以来,任何社会、阶级都要求教师以社会的最高思想道德准则培育下一代,教师对社会思想道德的传播和发展起着桥梁作用;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以自身完美的思想道德“为人师表”、“以身立教”;教师以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品格,还将影响学生今后的生生活道路,甚至他们的一生。人民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应有更高、更严格、更全面要求的特点。

二、教师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历来受到思想家政治家和伦理家的高度重视。重视思想道德修养,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展中的优良传统。儒家就把道德修养看作是关系个人安危和国家治乱的大问题。秦汉之际出现的儒家著作《大学》、《中庸》把“正心”、“诚意”、“修身”,提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宣扬“自天予以致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一套道德修养论,曾为使“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深入人心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成为巩固和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虽然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的道德修养论,包含着程度不同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杂质,但是,它们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

在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今天,强调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时代,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它强烈要求人们具有高度的道德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优秀的道德品质。人民教师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是要教育后一代成长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的人,教师更应该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教师思想道德修养是广大教师自受追求美的心灵,完善自身人格的需要

追求美的心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恃征之—。关于这一点,古人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过论述,如战国时代的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苟子,就把有无道德作为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人类既有物质生活的追求,也有精神生活的追求。对真、善、美的理想人格的追求,历来是人类的基本追求。古往今来,无数先进人物、仁人志士为了保持高尚的人格和民族革命气节,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明朝民族英雄于谦在《石灰咏》中提出“千锤百熔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人类追求崇高品德和美的心灵的集中体现。心灵美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社会中存着不同的内容,对人民教师来说,就是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人民教师的工作被誉为“塑造灵魂”的工程,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直接影响著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任务,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人民教师必须首先具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德。因此,加强人民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既是人民教师完成教育任务的客观需要,也是教师追求美的心灵、完善自身人格的需要。

(二)人民教师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

《教育法》明确指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目的。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提高全民的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是人民教师进行自我道德修养的经济基础;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基本一致性,是人民教师进行自我道德修养的基本条件;人与人之间的同志式关系,是人民教师进行自我道德修养的社会条件。人民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之于其他社会阶层具有较强的自我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力。事实证明,文化程度的高低,往往是影响人们自我道德修养主观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人民教师要深刻认识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武装自己,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高尚的品德及模范行为,去培养、陶冶青少年一代,进而促使全社会道德风貌的转变和民族素质的提高。

总之,思想道德修养不是一日之功,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能慢慢来。因此,坚持修养,终身不辗,自强不息,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教师法》

[3]姚文忠.四川大学出版社《教师科学素养读本》,2004.5

[4]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普通心理学》,2000.12

作者简介:

张帆(1982~ )男,四川蓬溪人,物理学学士,四川省蓬溪中学,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物理教学

作者:张帆

孟子思想道德修养论文 篇2: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构建和谐校园

摘 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现状及成因,探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的途径,以增强和改善高校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和谐的校园。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修养 和谐校园

从孔子提出的“和为贵”思想,孟子所描绘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理想社会,到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高等学校作为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和谐的校园可以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具有和谐精神的人才;作为人才集聚之地,和谐校园能够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带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国际国内开放的大环境已经形成,当代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拓展知识。然而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价值观念的碰撞日益激烈的今天,西方价值观念中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与拜金主义等思潮慢慢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了一些问题。

1、社会责任感缺乏。目前我们高校基本上都是90后的天下,他们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父母过分溺爱,致使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对家人、社会的要求高而多,对自我的要求低而少。具有较强的权利意识,而责任感与义务感相对弱化。

2、价值观的错位。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需求随之发生了巨大的的变革与调整,处于这一转型期的大学生深受现代行为方式的影响,其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嬗变。许多大学生注重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追求,把个人价值的实现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把追求较高的经济收入和安稳的生活作为学习目的,对金钱、权力的盲目崇拜。

3、社会公德的缺失。在个人修养方面,一些高校大学生个体行为十分的随意,表现出与校园文化格格不入的不文明现象,如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随意占座;在宿舍不打扫卫生,烟头遍地,被褥不叠在教室内乱扔果皮纸屑;在教学楼的门窗或桌面等处随意涂鸦等。也有的大学生明哲保身,面对他人不文明的行为选择默不作声、熟视无睹。

面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为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寻找准确的途径,从而为构建和谐校园夯实基础。从主观角度来看,一些大学生、对道德修养重视不够,面对日趋多元化的道德标准未能加以正确选择,一些学生不愿意身体力行那些良好的道德规范,个别学生只注重物质利益根本不重视自身道德修养和思想进步,这些都导致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知行脱节。就高校自身而言,学校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伴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出现的新的价值观念,学校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念引导教育逐渐失去优势,未能有效地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潮的冲击。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以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思考

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高校校园文化的中心环节。大学生作为校园的主体,他们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直接影响着和谐校园的构建。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导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是高校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秉承传统品德的指南针,为大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明确了基本途径。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就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用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他们的斗志,使当代大学生能够牢固确立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谐的理念,培育学生和谐的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

(二)加强大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精神支柱

道德其实质是人们从精神上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它的基础是人类主体精神地自觉自律,它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在,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和谐也是一个道德范畴。离开了道德认同,构建和谐校园就成了空谈。和谐校园的构建,离不开道德功能的发挥,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吸收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道德规范,以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自主与监督等关系,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和诚信理念。其次,在学习社会主义新道德的同时更不能忽略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规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源泉。我国的传统道德注重整体利益,强调责任意识,重视个体对国家和民族的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强调建立“厚德载物”的和谐人际关系;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培养理想的道德人格,在优良道德传统的熏陶下,能够使大学生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完善人格和道德品质,从而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精神支柱。

(三)把道德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在实际生活中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不能仅限于课堂上的理论教育,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道德要求,才能加深对道德理论理论教育的理解和体会。通过实践教育使大学生更好找到社会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结合点,在实践中提升自我。高校应多开展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实践活动,如加强基础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个人品德认识;建设文明的校园文化,升华大学生个人品德情感;开展有益的团队建设(大学生社团建设和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活动,锻炼大学生个人品德意志;组织多项社会实践(文艺活动、文明行动、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调查活动活动);对贫困地区的学生及时开展“伸出你的手,献出一片爱”等捐助活动,以引导他们学会奉献,懂得感恩,完善人格品质;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开展以“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个人品德行为习惯。

(四)优化思想品德教育环境,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到环境的制约。环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行为,良好的环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也具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因此,应优化思想品德教育环境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首先,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其校园文化环境具有第一性和直观性,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具有具有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因此高校应从实际出发,以校风校貌为重点,开展一系列美化校园的活动。要充分调动院系、班级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创建有特色的文化长廊,张贴校训、名人名言挂图、温馨提示牌等,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第二,要优化社会舆论环境,舆论环境能够强化或者削弱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所以我们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以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在大学校园,借助于各自舆论,媒体的力量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抓住这一力量大力弘扬社会主旋律、加强正面宣传、正面教育,还要敢于剖析校园中不道德行为,开展道德评价,进而在校园形成扬善抑恶的良好风尚。高校要有效地开展思想道德建设,运用传统的舆论力量并高度重视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舆论功能。“网络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空间”。充分利用网络的有利因素,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效性。

(五)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要与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相结合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目的。“培养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在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的同时,还要重视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如果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于“做人”的教育,那么,科学文化教育就是关于“做事”的教育。要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必须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原则,用完整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是目前一些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 学习困扰。所以高校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专业,采取多种途径,强化学习目标教育,开展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指导活动,以激发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学习兴趣,对个别排斥本专业的学生及时开展心理辅导。努力形成比较优良的教风、学风和完善的高校教学体制,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结语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场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深远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使大学生获得真、善、美的心理启迪,从而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2]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68.

[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91.

[4]戚万学.高等教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52.

作者:杨丽萍

孟子思想道德修养论文 篇3:

生命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生命教育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由于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缺失,因此需要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探讨在当前机制下,生命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有效实现方式。

關键词: 生命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法 律基础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对于我国来讲,开展生命教育的历史并不长久,但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却蕴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的内容,比如说《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文化典籍中包含了古人对于生命的一些非常有借鉴意义的看法。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尤为重要。大学生群体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承担者,肩负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因社会、家庭、自身等方面压力的增大,再加上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大学生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思考,导致大学生暴力犯罪、网瘾等现象频繁发生,意外伤害等非正常死亡已成为危及青少年生命的重要因素,虐待小动物、对社会冷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现象也非常突出。甚至有的事件社会反响极大,影响非常恶劣,比如说近几年出现的清华大学伤熊事件,以及近年发生的多起女大学生失联事件。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目前,绝大多数大学课堂里都没有开设相应的生命教育的课程,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讲,其要义不容辞承担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任。由于所有的大学校园里都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而在思想理论课当中包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因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来讲,其要借助思政课这个载体和平台,适时地开展生命教育。下面我们就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为例,谈一下生命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问题。

二、生命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生命教育目标合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

生命教育自提出至今,已经走过了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通过生命教育活动的展开,大家普遍意识到,生命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生命教育活动,帮助受教育者认识生命、珍爱生命,还要引导他们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和实现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升华。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让他们通过系统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帮助他们在错综发展的社会现实面前,认清方向,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促进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生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二者在教育目标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和包容性。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内容内在的包含着生命教育的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生命教育,但是其包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内容。

第一,理想信念教育中蕴含着生命教育内容。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远航的风帆。人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目的的最高实现,也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要使生命有意义、有价值,就必须在有意义的理想信念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第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思想。

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一位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祖国给个人的生命成长提供了条件,指明了方向。一个人的责任感越强,人生目标就会越明确,更能较快地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

通过课堂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自己,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与人相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对生活应急事件的应对能力,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树立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

第四,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中蕴含的生命教育的内容。

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来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之一。教材的第六章至第八章包含着大量基础的法律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充足的案例及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的权威。在尊重法律权威内容中,尤其强调要尊重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健康权,了解非法侵害他人身体、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三、生命教育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对接新方法研究

1.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的相关专题、讲座或课堂讨论。

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蕴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的内容,但是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也正是因为这一缺憾的存在,导致部分学生生命教育的缺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通过生命教育专题教学、开展生命教育讲座、组织课堂讨论、观看相关视频资料等方式,进一步充实生命教育的内容,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加入生命教育的内容。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时期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时效性的重要途径,显然也是生命教育的一个有效实现方式。要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现自己、自己感悟,在心灵的震撼和内心的熏陶中,激发他们珍重生命、提升生命的热情,激励他们孜孜不倦地探索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价值。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让大学生在课堂之外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体验到生命的伟大之处,从而激发实现人生价值的伟大志愿。

3.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以互联网、电视、报纸、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大众媒体在带给我们便捷信息、时尚娱乐的同时,也为新时期生命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大众媒体,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网络平台”,开展生命价值教育大讨论,宣传自护自救节目和相关专业知识,加强宣传和引导,唤起全社会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强烈关注和支持。

4.以开放的视野看待生命教育,为生命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同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期青少年生命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提出了新的内在要求,进一步充实了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意义,也必将推动青少年生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基于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青少年生命教育研究”,编号2014SWRW04。

作者:孙猛

上一篇:杨绛作品语言艺术论文下一篇:化解途径农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