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职业道德修养论文

2022-04-21

摘要: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转换、技术提升、能源改革,等等,人是实现其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强职业社会的主体——“职业人”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塑造高素质职业人的必然途径,也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后金融危机时期,应提倡应对性的分类式职业道德教育,这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应然发展趋势。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金融职业道德修养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金融职业道德修养论文 篇1:

校企合作视野下财经类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析

【摘 要】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财经类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办学能力,在明确金融人才职业能力定位的基础上,确定核心职业能力要素,并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实训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构建起适应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关键词】财经类高职院校  金融专业  核心职业能力  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和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对高职金融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除了专业技能外, 还要具有较强的核心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外的基本能力, 主要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自我学习等几种基本能力, 它适用于各种职业, 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定位与要素

(一)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定位。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成为一种趋势,银行、证券及保险业务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单纯学习金融某一分支知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财经类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应在确立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职业能力定位:培养立足地方,面向区域,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接地方金融服务重点产业适应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金融部门一线操作、服务、营销需要,培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养,以及从事岗位实际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构成要素。围绕“高素质高技能”的培养目标,本文以“职业素养”为基础,“职业技能”为核心,“职业拓展”為顶点,构筑起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金字塔”层级。其中,“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态度和道德修养、沟通交流、心理素质、公文写作等“基本人文素质能力”。“职业技能”包括服务、管理、核算等“行业通用能力”,以及职业判断、操作、营销等“职业岗位特定能力”。“职业拓展”包括专业后续发展能力、合作创新、跨专业学习等“职业拓展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为核心职业能力的“三层级”构成要素。

二、金融类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一)缺乏职业教育理念,忽视“能力”为本。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缺乏职业能力教育理念。在制定学生培养目标时,由于缺乏对核心职业能力的明确定位,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将核心职业能力视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按照传统的学科教学理念教学,没有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忽视了课程性质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符合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学方式仍以“注入式”传统教学为主,或者过分依赖多媒体,照本宣科,缺乏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不能营造出好的课堂氛围,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知道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效果差。

(二)理论脱离实践,忽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许多高职教师没有金融行业的实战经验,讲授内容过于理论化,脱离实践,不能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忽略了学生实践、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实训课设计的业务基本都是简单的常规业务,与金融机构实际相差较大,难以起到实训效果,难以保证毕业实习的专业对口率和人才培养质量,致使教学实践浮于形式,以至于部分学生毕业时连基本的常识都不懂,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动手能力等均难以适应职业发展需要。

(三)教学内容未能与时俱进,达不到职业拓展能力要求。金融学科日新月异,其内容应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而变化:如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金融从业人员应具备风险管理能力;互联网金融崛起时,应具备金融工具创新能力等,相应地,学校应该增设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或综合实践环节,以凸显其实用性、可操作性。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更新的节奏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未能切实做到与时俱进,达不到职业拓展能力的要求。

(四)人才培养不注重校企合作,能力培养存在“闭门造车”现象。由于劳动力供大于求,企业缺乏合作的动力,而学校缺乏政策支持与长期发展目标,因而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的实际运行只是某一点和某一时段的成功,远没有良性循环。大多数高职院校只停留在教学实习层面上的合作,企业界和学校双方不能相互深度介入,未建立双方相互促进、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这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方面存在“闭门造车”现象,难以与经济发展和行业变革有效结合。

三、校企合作共促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金融学科的不断发展,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教育不能再闭门造车,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大胆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市场对金融类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金融保险业迅猛发展,人们对个人理财、投资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行业对金融专业人才需求呈现规模扩大、业务综合能力要求高、人才需求逐渐理性等特征,这给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只有专注于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提升,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这一模式,能够更加完善具备职业核心能力的金融人才培养方案,加速“教学做一体化”金融实训室的构建,规范金融模拟公司的管理,加强师生的职业感,使师生都置身于金融职场中完成教和学,即完成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这一模式,才能培养出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于一身的优秀毕业生,才能解决当前高素质高技能金融人才极为短缺的情况,才能保证金融类专业学生不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处境,这也是财经类高职院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校企之间存在着双赢的关系。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和需要,高职院校应致力于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通过校企合作,立足于金融机构完成相关市场调研、理财规划以及毕业顶岗实习等,使金融类专业教学目的更明确,教学计划更完善,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考核评价更科学合理,最终有效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金融机构需要吸纳学校提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来保证自身的发展和稳定,而学校需要借助企业达成就业率指标,二者之间存在互惠互利的关系。

校企合作这种模式是财经类高职院校和金融机构双方都乐于促成的。财经类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及金融类专业的自身特色,聘请相关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并组建关于金融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委员会,向他们征询相关意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的制定。与此同时,为了设置与时俱进的实训基地、实训教材、实践课程,专业课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到金融机构和投资咨询公司的调研活动中去,在第一时間了解市场变化,并了解企业对金融人才的具体要求和行业标准。唯有这样,才能实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模式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

四、校企合作金融类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为实现校企合作培养金融类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应对传统的金融类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以深化校企合作为主要切入点和着力点,最终形成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决策管理、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实训、师资队伍、课程考核为支撑,符合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的校企合作培养体系。

(一)国家出台金融支持法规,确保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条件。主要从政府、行业组织、金融机构三方面着手。

1.政府方面。政府运用财政、税收等手段,调动职业院校、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条件。例如: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准予金融机构因接受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行业组织。行业组织要履行好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分类制定行业指导政策。

3.金融机构。鼓励金融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中央企业和金融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鼓励多种形式支持金融机构建设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规定金融机构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要有机构或人员组织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鼓励企业为职业院校提供资助和捐赠。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捐助形式支持职业院校建设和发展,在职业院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创业就业和教学科研基金等资助项目。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成果,可依法依规在企业作价入股。金融机构要依法履行职工教育培训和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责任。

(二)搭建专业建设决策框架,提升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质量。政府强化统筹协调,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企业、科研机构职业院校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确保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有效实施:一是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借助其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深化校企合作。二是完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成员包含行业专家、企业名家、学院领导以及有影响力的企业,举办校企合作论坛,破解校企合作“瓶颈”问题,探讨行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师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有效途径。三是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包括行业、企业专家、学校领导、学校专业骨干教师,依据行业岗位职责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监控教学质量,力争专业与产业(岗位)对接,教师执教水平与行业岗位要求对接,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与行业人员从业要求对接。

(三)强化核心团队素质建设,增强职业能力培养实力。师资核心团队的建设水平,将直接制约着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质量。在金融类专业合作办学中,师资队伍建设应做好“派”、“送”、“带”、“引”、“聘”等工作。

“派”是从企业引进实力强、理论相对薄弱的行业专家和中青年教师,派遣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修、培训、攻读学位、参与课题,提高业务能力。

“送”是有计划地将学院的师资送到行业公司挂职锻炼、实践躬行、调研、管理实训学生,深入行业一线,提升专业技能与科研能力,以便更好地进行核心职业能力教学,所讲授的内容与时俱进。

“带”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定期对中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开展实习、实训的培训。如鼓励中青年教师共同参与由行业或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技能大赛,以赛促训,提高老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引”是指学院与当地人事主管部门建立绿色人才引进机制,从行业调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学工作。通过引进专业骨干、学科带头人,加大师资培养力度,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实现教学过程的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聘”是指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内行家能手担任客座教授,对现场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聘请现场技术人员讲学,并请他们做兼职教师,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双师型”教师的教育,为学院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和学生的思维注人行业最新理念。

(四)科学设置“两块七层”课程体系,实现核心职业能力“三层级”塑造。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校企合作,根据“核心职业能力”定位,学院与行业共同构建以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其中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金融类专业课程体系(见图1)。

图1 财经类高职金融类专业合作办学核心职业能力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

在核心职业能力架构上,按“素质课程”和“职业课程”两大模块构建高职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其中,“素质课程”课程包括国家素质课程、素质提升课程;“职业课程”包括行业通用能力基础课程、岗位特定能力核心课程、职业综合能力课程、职业考证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

在“职业素养”层级能力培养中,要穿插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案例讲座、心理健康教育等“国家素质课程”和经济应用文写作、商务礼仪等“素质提升课程”,为综合平衡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在“职业技能”层级能力培养中,以“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核心课程”为主。其中,“职业基础课程”主要有金融学基础、经济法、基础会计、金融营销实务、税收筹划等课程。“职业核心课程”主要包含商业银行柜台综合业务、银行会计、保险实务、人身保险、财产保险、证券投资、金融营销实务、财务管理、个人理财等课程。

(五)变革传统金融教学模式,强化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这为金融类专业合作办学,强化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思路:

1.更新教学理念。金融类专业应形成“四对准”(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能力抓教学、对准创业育人才)和“两个对接”(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对接、学生能力与岗位需要对接)的教学观念,进一步丰富核心职业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

2.以工作项目(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一是“课证融通”,在教学内容里融入职业资格考试的核心内容,同时,兼顾学生的专业发展,将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和岗位后续发展教育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中,做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二是以“工作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组织教学,以业务操作流程的方式展开教学内容,整合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养和提高学生核心职业能力。

3.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除了保留传统的课堂系统讲授法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任务驱动,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要求,在教学方法上灵活采用模拟教学法、项目小组工作法、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实训法、情景教学法、学生实训比赛法等组织教学,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培养与岗位要求对接。这些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而学生自主实施计划、反馈控制、评估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及决策等核心职业能力。

4.校企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库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开发实训课程教学资源库时,要聘请业内专家与学院共同研究,针对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优化各类教学素材:一是“岗位实训”教材。做到专业课程与产业(岗位)对接,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实训教辅资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制作教学课件和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三是网络课程资源,突破教学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

以全真型业务环境与业务流程为背景建立全真的“模拟理財公司”,满足学生理财分析与投资咨询业务的实训教学任务;与校外金融机构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立“订单班”,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供学生实施课程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项目,实现全真化教学,在金融职业素养、金融文化礼仪、业务流程操作、业务技能训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核心职业能力培养。

5.校企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第二课堂活动。(1)行业技能竞赛。校企共同制订基于行业标准的规划方案设计竞赛和基于真实产品销售的金融产品营销竞赛实施方案。如商务礼仪大赛、创业规划大赛、金融知识比赛、金融产品营销大赛等,以赛促学,以赛考核学生核心职业能力。(2)职业规划、行业动态讲座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3)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共同担任学生会、社团指导老师,借助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沟通协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力、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心理素质。(4)社区宣传理财知识、勤工俭学、假期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增加学生社会经验,培养自律自控、独立处理问题、沟通交流及团队协作精神等核心职业能力。

(六)提高实践、实训教学比重,夯实职业核心能力基础。依托行业,构筑校内金融综合实训室、模拟理财公司和校外实训三大教学平台,打造良好的实训载体,通过专业理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岗位业务模拟实习、顶岗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在课程设置时,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紧密结合,总学时比掌握在2∶3左右。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实践教学环节,循序渐进。从第2~4学期的专业理论课“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本岗位能力认知实习、金融市场调研,到保险、银行、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职业岗位模拟演练、专业实习,还有第5~6学期的毕业顶岗实习的实战演练,均做好统筹安排,使学生掌握各项业务操作方法,提升核心职业能力。改革考核方式,实现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采用技能比赛、报告评比等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考核,提高学生从业资格证书的取证率。

【参考文献】

[1]徐田强.中外合作办学视野下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探微[J].职教通讯,2012(8)

[2]高丽红.校企合作构建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4(26)

[3]王伟.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教学经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为例[J].重庆高教研究,2013(3)

【基金项目】2011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课题(201106LX806)

【作者简介】蒋亚利(1982- )女,广西兴安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金融教育,高职教育。

(责编 黎 原)

作者:蒋亚利

金融职业道德修养论文 篇2: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职业和职业道德建设的应然发展

摘 要: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转换、技术提升、能源改革,等等,人是实现其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强职业社会的主体——“职业人”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塑造高素质职业人的必然途径,也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后金融危机时期,应提倡应对性的分类式职业道德教育,这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应然发展趋势。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期;职业;职业人;职业道德;

在世界性金融危机中,专家学者纷纷针对国际金融状况,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国情,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比如,新能源的革命、产业的转换、技术的提升,等等。这些都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继续获得发展所必须致力的方向。

作者认为,在当下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要想实现这些建议中所提到的发展目标,就必须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把对经济发展的主体——人的重视真正提高到必要的高度。这种重视的范畴当然是多方面的,本文侧重从职业道德的角度进行探究。如若没有高素质的职业人,一切发展设想都只能是空想。所以不管是从保增长的角度,还是从惠民生的角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要求职业道德建设的稳步跟进。也就是说,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中国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当下最主要的时代课题,不容回避地摆到了中国人的面前。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业人”的发展

对现代人而言,“职业”其实已成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必要的谋生手段和生存方式。个体从职业中获得的不仅是生活、生产资料,同时,也通过职业获得来自社会公众和自我两方面双重给予的人生定位和价值判断。现代社会是一架大机器,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运作模式将每个人与其所从事的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所有人都在这个大机器中,无形有形的职业影响无处不在。人们在把自己既主动又被动地锻化为社会这架大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的同时,以个体和群体两种形式、直接和间接两种结果对社会和社会发展产生作用。也就是说,现代社会对个体所赋予的价值概念并在此之上对个体进行的价值判断,其实都是离不开“职业”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现代人其实更应被称为“职业人”。

勿庸置疑,中国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发展。职业的发展既是社会进步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显著成果之一,而职业发展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使当代中国社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职业人”。个体成为“职业人”,“职业人”越来越多,他们成为群体甚至大的集体。在中国“职业人”身上,存有历史给予的中华民族传统理念的影响,同时,又有改革开放国策下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科技等新概念和新认识的痕迹。当然,作为包容性最强的中国文化的生产者的后代,中国“职业人”既主动也被动地接受、创新和发展着所有的一切。中国社会在发展,中国职业在发展,中国“职业人”也在发展——个体既在思想、行为、生活工作上,也不断在规模上以群体形式(日益庞大的群体形式)成为“职业人”。总之,当前中国社会拥有现代国际社会几乎所有的职业,因此,也就拥有工作在各个行业的“职业人”。

那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里,中国民众在职业的选择方面是怎样的呢?2004年,有学者对我国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技职业的原因做了样本调查,得出原因是如下几种:工作稳定:35.20%;完全被动,没其他机会:22.40%;能发挥自己的才能:15.60%;收入高,福利好:8.4%;技术含量高,富有挑战性:8.40%;其他:10.00%。[1]41这种职业选择之下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职业责任感当然不会太令人满意。这个例子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见全豹”——在真正的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于职业的选择更多是由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主观的情况和客观的社会要求所决定的。当然,这些也是人们职业选择时的重要因素。但很显然,从改革开放直到今天,由于社会生产力基础的薄弱,由于此薄弱所带来的一系列物质文化教育等满足人民需要力量的薄弱,由于社会转型期(同时,也是社会高度发展时期)在传统和未来之衔接处所必然产生的部分暂时性的理念和实践转化为理念的双重空缺,所以中国“职业人”尽管数量上为满足社会发展不断增加,但是高素质的“职业人”还是很欠缺的。

建国以后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社会,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下以农为主进行职业分配。改革开放之初,农业人口开始转入各行各业,如进入沿海开放地带的乡镇企业;之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批批年轻的农村青年进入城市工厂。从那时起到现在,他们成为中国工人阶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因其农村成长的背景,在吃苦耐劳、埋头苦干等方面展示了自己的特色。这个庞大的群体在进入中国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后,以实际行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城市化、城镇化的进程。另外,还有的农村人口进入商业领域,先以个体户的形式,后以各种大、小实体经济的形式,转为从事某种职业的“职业人”——包括房产商、公司老板等。亦还有部分农村人口通过教育等手段进入各行各业,成为教育、行政、文化、卫生、科技领域的“职业人”。当然,原本的城市、城镇居民也在整体的社会发展中通过各种方式投身于各行各业,成为“职业人”。

这种个体主观适应社会的要求和客观社会的需求相结合下不断壮大的“职业人”队伍,虽然大大解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但是他们职业选择时所体现出的对职业的认识(既有对知识化、技能化的认识欠缺,也包括对职业责任认识的欠缺)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职业道德的追求。2002年,相关学者做了《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在国有企业中职工负性情绪的感知是40.90%;民营企业是36.95%;外资企业是39.17%。经营者对自身身心满意程度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2004年,《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员工工作倦怠指数国有企业是40.90%,民营企业是36.95%,外资企业是39.17%;从性别角度来说:女性员工中出现工作倦怠比例是4138%,男性是37.23%;从不同层次员工来说:普通员工48.2%,中级专业人员33.12%,中层管理人员是33.07%,高级专业人员是3978%,高层管理者是26.07%……从各年龄层来看:80年代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有31.7%,1970-1974年的占25.4%;1975-1979年的占29.9%,60年代以上的占22.7%。”[2]这些数据也部分说明其他行业人员的情况。当然,学者们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做这项研究的,但从这些数据中得出的结论绝不仅仅局限于应用在心理学。而且从时间段上来看,这些数据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出炉的,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应该更加糟糕。

通过对中国“职业人”的了解,可以知道,它有以下特点:一是人数多: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职业人”之多当属世界第一;二是发展快: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迅速发展起来;三是中国具体国情下产生的中国“职业人”有自己的特点,职业道德教育的欠缺是其中之一。

二、中国“职业人”职业道德现状

何谓职业道德?《辞海》指出,职业道德是指从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美德。在职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以调节职业活动中的特殊道德关系和利益矛盾,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社会主义社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3]2942社会主义国家职业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人民服务,要求是正当竞争,内容是忠于职守。[2]236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社会主义国家的职业道德建设也在进行,但相对于经济建设来说,力度和速度远远落后。同时,社会发展快速,职业发展迅速,“职业人”人数、种类急剧扩展的事实,也使职业道德建设的发展颇有难度。可以看到,职业道德建设一直在搞,也一直在强调,但是力度、强度、细度都不够,完备度更不够,基本属于社会工作者在国家认定的大框架下的零零碎碎敲打。因而,体现在中国“职业人”身上,是他们对职业道德的追求既缺乏外在整体性、明确趋向性的要求,也缺乏内在主动的追求。

仍以科技工作者群体为例,2004年,我国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总体状况的调查显示:有些问题,但总体看起来还不错的占61.20%;不大令人满意的占31.00%;很好的占4.00%;相当糟糕的占3.80%。[1]但正如调查者所指出的那样:“61.20%的正面反应也许令人感到宽慰,但是,其中的潜在问题却让人难以真正心安理得。这是因为相当多的职业技术问题并非短期内就能暴露。”[1]可以说,职业技术问题(非科技水平局限原因)有多严重,职业道德水平就有多低劣,职业道德问题就有多严重。另外,职工对工作的倦怠以及心理问题某种程度上也是缺乏职业道德所产生的相应后果。不敢想象,对职业缺乏道德感的个体能够在职业中投入责任意识和行为;也不敢想象,缺乏职业道德的职业个体和群体能够在工作中体会到多少职业的快乐和成就。因此,在很多职业领域出现各种关乎百姓衣食住行的问题就不足为怪了。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扎堆出现这些问题,并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危机的原因,而是行业内部职业道德缺乏的后果在经济形势不好的状况下必然性地集中体现。

解决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职业道德问题从国家层面来说,需要政府加大力度和持续地在职业道德原则上的推广、规范上的细化、可操作上的真正实施以及教育上的投入。从个体层面来说,面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必然成为“职业人”的发展趋势,必须加强职业道德原则在内心的扎根,使之成为信念。并在此基础上,无论进入哪一个(数个)职业,都将相对应的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于心。

当然,职业道德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职业道德教育。这是应对当下职业发展、职业人增多、职业道德现状堪忧的后金融危机时期和直指未来保增长、惠民生、长足发展的举措。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职业道德教育

首先厘清两个概念:一是职业教育。所谓职业教育,就是给予学生或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分就业前和就业后……[3]294二是职业道德教育,其属于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将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职业道德通过教育手段内化于个体内心的过程。根据这个定义,职业道德教育是个体成为合格乃至优秀“职业人”的必要前提条件。又由于前文所提到的现代职业的特点,所以职业道德教育必然要跟上时代。

1.对待已经工作在各行各业的“职业人”。一方面,进行在岗跟进式的职工道德教育十分重要,应该将其纳入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成为终身学习的内容之一。同时,通过常态性的评比、奖惩等形式褒进抑后,达到修正个体职业道德认识、提高个体职业道德认知水平的目的。另一方面,对网络社会中客观存在的“职业人”,可通过网络扩大宣传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的范围,并针对网络职业出台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职业道德规范,利用网络管理系统对网络进行管理,建立常态性的评比、奖惩规范网络职业,强化网络职业道德在网络“职业人”中的认识、影响。

2.对还未走上职业岗位的个体。首当其冲的是中、高职校的学生群体。21世纪以来,中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院校已经发展到1100多所,培养出来的“职业人”越来越多。职高学校的规模也不断增大,以江苏省的扬州市为例,2010年,升入职高的学生和升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1,所以对在校职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大力加强。对中、高等职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和就业指导课中肤浅的职业道德内容,而是要做到程度上深化、内容上细化、时间上常规化、门类上完备化。同时,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群体同样在经历若干年的学校教育后要走上职业岗位,所以他们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对象。这些院校中,医学和师范专业在职业道德教育上一直走在前列,除公共课涉及到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外,基本上还分别开设了医学伦理学和教师伦理学课程,强化医学专业和师范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其他院校,也有这方面与时俱进的先锋者,如清华的生态伦理学课程、上海交大的文秘职业道德课程、南京大学的伦理学课程、东南大学、河海大学的科技伦理学和江河伦理。当然,不仅如此,全国范围内还有一些院校也颇有前瞻意识,在培养自己学生职业道德的同时,已经在为未来社会输送合格的“职业人”做努力和准备。

3.对低龄和高龄的职业人。由于当今社会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所表现出来的对个体在年龄和专、兼职上的宽松,所以职业道德教育还应开始向低龄和高龄两个阶段延长。这对研究职业道德建设的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比较创新的课题,但是也还是有人、有地区走在前面的。如江苏徐州陈延斌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未成年公民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德目目标指标体系及相关养成训练活动方案设计”中,提出十个德目“忠、孝、仁、义、礼、勤、俭、和、耻”,并在不同年龄阶段根据十德目的顺序设计出了具体的活动培养方案。当然,这些主要是为了自幼培养孩子健全的道德人格,但针对当前职业发展的特点,是完全可以有意识在活动设计中加入带有职业道德元素的活动方案的,这种设计才是真正让孩子们体验当前职业化社会的有效措施。对于老年人,其本身已经固有的职业道德意识可以在社会环境对职业道德的整体强化下得到加强和优化。

总之,对不同行业的职业人,我们要灌输的一个原则性、基础性的理念仍旧是集体主义。在充分尊重个性的同时,强调个体<小集体<大集体<整体。在此,引用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的话:“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综上而言,在当今社会职业化的发展趋势下,迎合时代的需要,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充分认识现代职业特点,加快进行职业道德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建设,通过健全的职业道德建设体系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能从容应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的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向更高更好的目标迈进,实现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肖平,朱孝红.职业道德现状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边缘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40-41.

[2]邓定芬,吴薇莉.中国员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J/OL]http//www.chinahrd.net/zhi-sk/jt-page.asp?articleid=97558.

[3]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4]郭广银.伦理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戴群英

作者:叶凌

金融职业道德修养论文 篇3:

探究高校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及方法

摘 要: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而金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金融人才。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应肩负起教育责任,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为金融行业的健康发现提供人才支撑。本文重点阐述高校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和教育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所谓的金融行业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会计、市场营销、投资、金融等工作的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目前培养金融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工作后的继续教育以及高校教育。金融从业人员大都来自于金融专业学生,高校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开设金融专业的高校在设置课程时会出现忽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情况,将重点放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上。这种教育结构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高校应强化金融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升金融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素金融类人才。

1 高校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特点

一方面高校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高校学科教学体系。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金融行业也随之不断进步和发展,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其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高校开展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具有系统性教学优势。[1]为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高校金融专业教师应分析金融市场实际运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秉持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在设计教学内容时综合考虑和市场发展相关的因素,同时根据金融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选择合适的授课方法,提升金融专业的教学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保障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高校教师应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另一方面高校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合规守法。高校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合规守法特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是和其他行业相比,金融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实践工作过程中会和很多的法律法规产生联系。因此要提升学生的金融专业能力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法律知识储备。二是金融专业从业人员在实践工作过程中会接触到客户很多隐私信息,为了提升高校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学意义,应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让他们在工作中把牢思想之舵,坚决不出现泄漏客户信息的情况。为进一步提升金融专业专业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金融专业教师应结合教学标准进行授课,发挥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实际作用。

2 高校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2.1 把学生当做教学主体

高校教师在开展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时应把学生当做教学主体,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是把自己当做课堂主体,设计教学内容时容易出现忽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的情况,降低课堂教学质量。要打破这一桎梏,高校可以请教育学专家为授课教师讲解金融专业如何有效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教师教学职业道德的授课能力,并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讲授和学生实际能力项目匹配的教学内容,提升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效率。为了保障教学质量,高校金融专业教师自身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深入了解和金融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引导学生,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升他们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2.2 完善教学课程内容

要提升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质量,高校应关注课堂教学内容。完善的课程设置是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的有利保障,有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设置金融专业课程时高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标准科学合理地构建教学内容,确保课程内容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发挥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使用价值,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将实例融入其中,加深学生对金融专业职业道德的认知度。为此,高校可以学期组织一次金融专业教师会议,让教师集中学习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共同探讨金融专业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课程设置,使课堂教学满足金融专业的教育要求。金融行业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因此高校应定期调整金融专业课程,保障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3 增設实践训练课程

高校应在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中增设实践训练课程。一方面金融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训练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到金融企业进行实训,感受真实的金融工作环境,增加他们对金融行业的了解,促使他们认真学习,进而提升职业道德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为了提升实训课程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训活动中来,高校金融专业教师应加强管理力度,和企业管理者一起共同评价学生的实践训练情况,让学生重视实践训练课程,并能全身心投入其中,明白职业道德教育对金融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2.4 健全职业素质考评制度

在开展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时,高校应健全职业素质考评制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少数教师对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度不够,没有科学设计和职业道德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不合理,极大地降低了金融专业教学质量。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可以制定专门针对金融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考评制度,比如要求教师通过匿名形式对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评价,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进而提升教学质量。[2]为了使职业素质考评制度能顺利实施,可以将考评融合进教师评优当中,提升金融专业教师对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重视度,推动高校金融专业职业道德教育高质量开展。

3 结语

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可持续发展和合规守法两方面设计金融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科学设计课程内容,开展一定量的实训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从事金融行业工作应具备的综合素养,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强化金融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薇. 论高校金融人才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7):122-123.

[2] 何宏庆.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探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 38(30):16-18.

作者:黄彦菁

上一篇:初中学生赏识教育论文下一篇:移民学生养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