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论文

2022-05-11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对获得强大法律知识和提高法律水平和意识的渴望与实际教学实效性不强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课程总目标的框架下,实事求是地针对高职生的实际状况,加强对课程教学单元目标的研究,切实提高课程的实效性意义重大。

第一篇:思想道德修养论文

荀子道德修养教育方法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提升

摘 要: 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教育家,一生从事德育教育活动,非常重视道德修养教育,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独特的道德修养教育方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即使在当今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荀子 道德修养教育方法 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指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意识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也可以说是在道德方面的自我教育,是个人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变为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在过程。那么如何进行道德修养教育呢?先秦大教育家荀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独特的道德修养教育方法,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积极学礼

荀子认为,礼有助于人们修身养性,培养道德安度人生。《荀子·大略》说:“礼者,人之所覆也,失所覆,必颠蹶陷溺。”认为礼,是人的立身之本。失去了立身之本,必定会跌倒沉沦。《礼论》说:“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认为无规矩无以成方圆,无礼无以成人,礼是人道的准则,是人之为人的标准。荀子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隆礼”。认为个人的生活和交往,都应该符合礼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顺利通达。《修身》说:“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谩;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在人与人交往方面,《修身》说:“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因此,荀子认为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努力学习礼,做到知礼懂礼依礼而行。荀子还强调学习“礼”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劝学》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与个人的道德认识联系在一起的。要想提高道德修养,就必须提高道德认识,必须加强学习,而学习既包括学习伦理道德知识,又包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在知识海洋中,正确的伦理道德知识对于道德修养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只有掌握正确的伦理道德知识,才能懂得真善美,因此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学习,用这些去武装自己的头脑,只有如此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才有了根基。

二、学以致用

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一个认识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儒效》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强调“闻之”、“见之”、“知之”这些获取认识的过程,但更强调“行之”,只有行才能将获取的认识用于规范和指导自己的实践,荀子特别强调“学以致用”,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学以致用,即使学得再多,也无助道德修养的提高。《劝学》说:“为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端而言,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君子的学习,是把学到的进入耳记于心贯通到全身心,表现在行动上,所以君子的一言一行都可作为效法的榜样。而小人的学习,仅从耳进去又从口讲出,正是因君子之学与小人不同,因此道德修养自然不同。

当今在大学生中我们要倡导君子之学,使学习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手段。当今大学生必须认识到有道德的人,不仅思想意识符合道德规范,而且必须把这种思想意识外化为具体行动。因为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要表现在行动上,一个人道德修养是通过实践来检验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当今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问题,甚至有的大学生对道德修养标准不是不知之,而是不为之。知行合一、身体力行是儒家道德修养的传统,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成就优良德行的基础,因此大学生要言行一致,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提高道德修养认识,增强自觉性,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促进自我完善。

三、自省

自省,就是主张人应该经常去检查自己,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过错。“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曾参为孔门高足,他曾自谓说:“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认为只是埋头学习,而没有联系自身品质、行为实际的自省,就不会有自身道德修养的真正提高。荀子也有类似的认识:“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偢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蓄然必以自恶也。”(《修身》)。《劝学》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当今我们要培养大学生的自省意识,就要从思想、态度、言行等各个方面对照道德规范去深刻认识自己、反躬自问,尤其是在一个人的行为失误、行事受挫的时候,更要做深刻的反思,反省自己,而不是简单地怨天尤人归罪于客观。大学生只有这样持之以恒,才能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去恶从善,遵循和恪守道德准则,积极、正确地履行道德义务,最终将道德规范内化为素质,成为至善之人。

四、意志磨炼

《荀子·修身》说:“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夸,喜不过予。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富贵而体恭,杀势也;安燕而血气不惰,柬理也;劳倦而容貌不枯,好文也;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法胜私也。”君子虽然贫困潦倒,但志向远大,虽然荣华富贵但谦恭从容,虽然安逸,但精神不懈;虽然发怒,但不过于处罚别人;虽然高兴但不过于奖赏人;虽然贫穷但志向远大,是由于他要弘扬仁爱,君子荣华富贵而谦恭从容,是由于他要减少盛气,安逸而精神不懈,是由于他要尊奉礼法;疲倦而不无精打采,是由于他爱好礼仪;发怒而不过于处罚别人,喜悦而不过于奖赏人,是由于他奉行礼法而胜过私情。荀子在这里讲的“贫穷而志广”就是要人们在各种环境中磨炼自己,增强人们对礼的感受,加强人们的道德修养,培养人们的优良道德品质,依靠坚强意志来控制人欲。《劝学》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完美,所以博览群书以求融会贯通,思考问题以求精通,效法良师益友去认真实践,取消有害的来积累学识,使自己的眼对不好的不想见,耳对不好的不想听,嘴对不好的不想说,脑子对不好的不想思考,等到极其爱好学习时,就像眼睛好看五色,耳好听五音,嘴好尝五味,心里贪图有天下一样。所以权利不能使他倾倒,势众不能使他变心,天下万物都不能改变其信念,这样才称得上有道德操守,才能坚定不移,才能应付各种复杂情况。既能坚定不移又能随机应对,这样才称得上是完美的人。借鉴荀子意志磨炼法,当今我们要培育大学生的吃苦精神、心理承受能力、抵抗外界不良诱惑的坚强意志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五、环境熏陶

《荀子·儒效》说:“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安心于习惯风俗的影响,能使人先天的本性发生变化;专心一意而不是三心二意,就可以养成习惯。习惯风俗能改变人的志向,安心长久地接收风俗习惯的影响,就能改变人的本质。所以专心一意就能达到极高的精神境界。《劝学》篇中也有类似的论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谓芷,其渐之潃。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蓬草生长在麻丛中,不扶也直。白沙混在黑土里,与土同黑。兰槐的根叫香芷,如果用脏水浸泡它,君子就不去接近它,百姓也不愿意佩戴它,这并不是它的本质不好,而是因为脏水的污染。因此,君子要选择良好的住处,与良友同游,用这种方法防止邪恶的思想而接近正道。《荀子·性恶》说:“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当今我们要想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就必须高度重视育人环境的建设,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不同程度的腐败和拜金现象及社会普遍存在的公民道德缺失都正在不同程度影响着大学生,因此高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辨别力与抵抗力。此外,社会、家庭、学校要齐心合力地为大学生创建良好的德育环境,从现实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大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坚持不懈地积善成德,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大学生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最终具备高尚的道德。

参考文献:

[1][战国]荀卿,原著.孙安邦,译.白话荀子[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2]刘俊田,等译.注四书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作者:侯辉

第二篇: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律修养部分课程单元目标研究与思考

摘 要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部分的教学中,学生对获得强大法律知识和提高法律水平和意识的渴望与实际教学实效性不强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课程总目标的框架下,实事求是地针对高职生的实际状况,加强对课程教学单元目标的研究,切实提高课程的实效性意义重大。

关键词 高职特点 法律修养 课程单元目标

Research and Thinking of Culture Part Course unit Target of Higher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QIU Hui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s,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 Xiaogan, Hubei 432000)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 legal training; course unit object

1 教学的实际效果与课程总目标要求存在较大落差

1.1 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

“基础”中法律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层面多而细,知识点繁而杂,教材中罗列了上100部法律法规,其中较为详细的就有30余部,内容大而全。这也导致了教材中的分级标题多。从法理学到宪法、基本法、诉讼和仲裁以及调解制度等,把法律体系基本囊括在内,重点不突出,详略不当,理论性强。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要在十多节课的教学时间内做到面面俱到的话,很多知识点只能蜻蜓点水,结果是理论灌输多,解决实际问题少。教材以理论叙述为主,案例有限,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使学生不易读下去,导致他们对本课程学习丧失了兴趣。如果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精选一些现实生活案例进行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无法完成整个教学任务,结果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只能“戴着镣铐跳舞”。

1.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期望与实际教学结果落差较大

法律所涉及的是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具体,所侧重的是对人们行为提出禁止或许可或允许的要求,对人们的要求是最基本的底线。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培育法律素质,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拥有健全的用法能力,具备自觉的护法意识,对当代的高职生来说,既必要也非常重要。

学生在现实中对法律问题或现象不懂或困惑的地方比较多,用法律维权的意识很强烈。但他们实际拥有的法律知识不多,一方面痛恨社会上的侵权行为,另一方自己却出现了有意无意的违法行为,出现认识与行为的分裂。他们内心有拥有强大的法律知识去维权或充当社会正义使者的渴望,因此,他们想通过“基础”课程法律部分的学习来获得强大的法律知识来达到目的。可实际结果是自己的期望与教学实际效果出现很大的反差。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巨大的落差导致了“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大大降低。

2 结合高职生实际,在课程总目标的框架下进行单元目标研究的必要性

2.1 增强课程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我们的目标追求

法律基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法律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学生通过学习要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了解我国宪法和有关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了解法的产生、本质和历史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作用、创制和实施、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与依法治国方略等方面认识会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以及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会全面了解,对树立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如何去提高法制观念和树立法制意识等方面的认识会有很大的提高。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完整的学习,会获得一定的法律知识,对他们的法律(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51页)素质提高会有一定的帮助。而现实情况是学生学习的热情高,但实际教学中的针对性不强、法律实践能力不高而变得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对部分法律概念有认识,但对于跳出理论范畴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远远不够。如学生对书写民事诉讼状等最起码的法律技能就不具备,这与我们教育目的是相背离的。这样的教学只是形式,没有实效性可言。

2.2 在总目标框架下制定切实可行的单元目标是我们的必由之路

法律素质是影响人们行动的选择与实施。开设“基础”课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课程法律部分的总目标是要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我国在宪法为指导基本框架下的基本法律原则和主要内容,及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规定。在法律意识和控制观念部分,是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

由于高职生的认知状况和身心发展有自身特点,他们的思想开放,视野开阔,反应敏捷,对社会特别是新闻媒体披露的一些重大的法律事件常常成为他们热议的重点话题,但受年龄小,心理不成熟的局限,他们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时,喜欢就事论事,缺乏动态的辩证的全面的眼光,很容易导致思想和言论偏激,行为易走极端。以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特点,在课程的总目标框架内,实事求是地去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单元目标进行教学,真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使课程教学能切切实实地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理法律知识和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法律技能。

2.3 提高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学生法治精神是课程的价值追求

自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基本方略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承担各种社会角色的高职生来说,法治精神的培养注定会成为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同时也成为我们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

生活经验表明,一些具有丰富法律知识,甚至精通法律运作方式的专业人士也会贪腐枉法,并设法规避法律的制裁;历史已经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明太祖朱元璋用“剥皮揎草”的酷刑惩贪治腐,然效果甚微,往往是“弃市之尸未移,新犯大辟者即至,然则风俗之未能移易。”对法律的自觉服从依赖于公民的法治精神,正如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所说“心理学研究已表明,要确保规则得到遵守,信任、公正、可靠、合群这类因素远比强制重要。恰恰是在法律得到信赖而无需强制性制裁的情况下,法律才行之有效;依法治世者就不必带着警察到处出现。”

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体对法律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公平、正义精神的内化,是对法律的权威性的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法治精神的培育是任何建立法治社会的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高职生对法治建设的认可度高,有参与法治建设的强烈要求。他们对社会中存在的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权钱交易等背离法治精神的现象深恶痛绝,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欲望也最为强烈。因此,教师授课时应当将法治精神的培养提升至首位。这也是我们课程教学的价值追求。

总之,高职生法治精神的培养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用课堂形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的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基础”课程的教学正担有此重任,因此提高“基础”课程法律部分的课程实效性就显得尤为迫切。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加强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深入研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真正得提高,让他们也受益终身。

项目名称:2012年度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研究项目:高职特点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单元课程目标研究(编号2012B01)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M].中华书局,1985.

[2] [美]伯尔曼.信仰与秩序—法律与宗教的复合[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 谢晖.法律工具论:法治的理论保障[J].甘肃理论学刊,1995(4).

作者:岳辉

第三篇:儒家思想与教师道德修养

摘要:儒家思想的仁爱和礼治思想,对教育活动乃至社会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教师——道德文明的传承者而言,儒家思想在其高尚道德修养的养成中意义重大。

关键词:儒家思想;教师教育;道德

以尊卑等级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作为主流意识,影响着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通过教育活动,儒家思想早已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时至当今,在教师的品德修养培养中,仍能够明显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教师思想修养的核心,承载着儒家思想的内涵。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便是“有教无类”。儒家思想中的仁,其哲学主张是以人为中心的,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爱人”去感化教育人。这种“仁爱”的思想,尤其体现在对教师的道德修养要求上,因此,儒家的仁爱思想,应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其教育思想的原点和核心。

教师仁爱思想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主体——教师的职业特征是对人的启蒙、提升、塑造和完善,这个职业很难用量化体系去分解、衡量和评判,一个合格的教师,更多的要求是对自己职业的热爱。二是对工作对象的热爱。教师培养、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无论知识的传递、文化的传承,还是能力的提升,都是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成长,要完成教师育人之责,就必须充满爱人之心,儒家思想的仁爱精髓,正是教师关爱学生的道德文化基点。三是行为举止的自律。按照儒家思想,教育活动除了教书之外,还有行为的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要用自身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引导和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率先垂范,严格自律。四是自身人格的完善。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其对价值体系的评判和掌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确认,相当程度上受教师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品行、科学的思维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乐观的生活理念、认真的行事风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儒家思想的“仁”,包含着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这种认识为基础,形成了儒家的基本处世态度和道德认知,成为教师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师行事和判断的准则。“仁”决定了教师道德的培养内容。主要体现在:一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热爱人生,热爱生活,真诚地面对现实。人生态度是任何职业活动的基础要求,但对教师来说,人生态度尤其重要,是教师道德修养的重中之重。二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思想境界和思维模式。教师工作是传道、授业、解惑,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那么对教师的培养,就必须注重培育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建立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意识,使教师成为一个尊重科学知识的唯物论者。三是充分认识人的作用。儒家思想中的人为贵,支撑着中华民族创新勤奋、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承担着把这种道德品质传承下去的任务,因此,对教育活动主体——教师,建立这种道德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儒家思想以仁为中心,以礼为准则。儒家“礼治”的目的,是建立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行为规范的秩序社会。可见,“礼”则是“仁”的表现形式。这种“礼”的思想,对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的影响是深远的,长期以来,儒家“礼治”思想不仅成为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而且使教育承担了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统治的功能,礼法意识内置在了教育的伦理、道德体系中。

在教师的教育活动中,我们不可能回避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伦理、道德的影响,不可避免政治统治思想的渗透。在我国,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为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对教育活动主体——教师,必然包含着政治意蕴和道德要求。

儒家“礼治”思想对教育的影响,一是为维护政权统治,尤其是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所担负的教化作用,通过教育,来完成认识的统一和意识形态的延续。二是从道德层面,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模式,为社会的运行有序打下基础。三是在思想解放、创新发展和法制意识等方面,使人受到束缚和禁锢。教育受到集权统治和封建等级观念的侵害,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然天性被压抑和泯灭,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弱化,这种道德内置,也使教育部分地沦为思想统治的工具,成为人的主体意识丧失和异化的主要原因。

儒家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教师作为道德的传承人,深入分析儒家思想对教师的道德影响,有利于更准确地把握教师德育的内涵,为继承优良文化,剔除和摒弃文化沿袭中的糟粕,为更好地开展教师德育提供认识基础。

参考文献:

[1] 方尔加.儒家思想讲演录[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2] 任强.知识、信仰与超越:儒家礼法思想解读(增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河南省会计学校)

作者:李 丹

上一篇:软件技术毕业论文下一篇:教师专业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