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税收对就业的影响

2022-08-19

第一篇:论税收对就业的影响

论税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税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作者:颜玉英 刘妹伶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2期

[摘 要]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过程中,税收政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现代税收全面“参与经济、干预经济”,对产业结构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的调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杠杆。本文就税收如何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做了详细的理论分析。

[关键词]税收;产业结构调整;影响

[中图分类号]F810.422

[文献标识码]A

第二篇:论税收政策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容乐观,因存在政策支持力度小、融资难度大、社会负担重等问题,其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改革开放以后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不仅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必需的协作服务、创新技术、带动中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同时中小企业还成为了国家税收新的增长点。因此,重新认识到中小企业发展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发展日益艰难的严重性,及其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不利影响问题的严肃性,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在以宏观调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市场的主体和引导者的企业,定会把国家市场政策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向标,所以中小企业的发展,要靠政策的导向与支持。在这里我们从税收政策方面加以分析。

现行中小企业税收政策中存在一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形势发展变化显著,现行税收政策尤其是优惠政策已不能适应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不仅优惠手段单

一、优惠政策适用范围窄、优惠目标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在所得税、增值税和税收管理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这些问题阻碍了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现行所得税制:内外两套税法的缺陷

现行企业所得税制仍实行内外两套税法,对外资企业优惠多,税负轻;对内资企业优惠少,税负重;同属内资企业,又是对大型企业优惠多,对中小企业优惠少。现在外商投资企业的实际税负率约1 2%左右,内资企业的实际税负率约为25%左右,其中中小企业实际税负率则更高。这主要是以下税收政策规定造成的:

优惠税率仍然过高。现行企业所得税制规定,对利润较低的企业可实行优惠税率,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下的减按27%优惠税率征收,在3万元以下的减按18%优惠税率征收。这一优惠税率仍然过高,而适用优惠税率的应纳税所得额标准则定得太低,使得应予扶持的中小企业得不到照顾。

折旧年限规定不切实际。外资企业多是实行加速折旧,内资企业则限定过严,

特别是很多中小企业机器设备超负荷运转,磨损很快,折旧计算不予照顾,加重了税收负担。

扩大投资税负过重。外资企业获得的利润用于再投资,可返还已缴纳的部分企业所得税,而内资企业股东权益转增资本金还要再缴纳一道个人所得税,税负过重。

二、现行增值税税制:对中小企业存在歧视和限制

现行增值税税制把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且规定从1998年7月1日起,凡达不到销售额标准的纳税人,不管企业会计核算是否健全,一律不得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而划为小规模纳税人征税。这些政策不但加重了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而且使购货方因不能足额抵扣进项税额而不愿购买小规模纳税人的货物,使占总纳税户80%甚至90%以上的小规模纳税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阻断了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之间的正常经济交往。同时,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制,使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得不到抵扣,又加重了其税收负担,降低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这些都对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极为不利。

三、现行税收征管政策:对中小企业实际发展缺乏考虑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不设置账簿或账目混乱或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的,税务机关有权采用“核定征收”的办法。但有些基层税务机关往往对中小企业不管是否设置账簿,不管财务核算是否健全,都采用“核定征收”办法,扩大了“核定征收”的范围。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发行的一些法办,也不符合中小企业薄利多销、利润率低的实际;有的甚至不管有无利润,一律按核定的征收率征所得税,加重了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这都加重了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有碍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国家税收政策的支持,而改革开放以来的形势表明,国家的稳定健康发展也离不开中小企业对国家经济的促进,所以税收政策的制定,应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小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应定位于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同时通过完善税制,引导中小企业向“小而专,小而优”的方向发展;激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环境保

护,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导中小企业搞好社会化分工协作,实现市场功能互补、产业结构合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一、改革现行所得税税制,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

1.降低中小企业的优惠税率。

顺应国际上多数国家相继调低所得税税负的趋势,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也应适度调低,可以降低到24%或25%,其中对困难较多、利润较少的中小企业,应继续制定优惠税率,并提高适用优惠税率的所得额限额标准。

2.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中小企业也必须不断更新设备,不断开发新产品,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机器设备,允许实行加速折旧,缩短折旧年限,提高折旧率,以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3.扩大中小企业税收优惠范围。税收优惠应改变现行的以地区优惠、经济性质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改为以产业倾斜为导向的优惠;优惠形式也要多样化,由单一的直接减免税,改为直接减免、降低税率、加速折旧、放宽费用列支、设备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多种优惠形式,并应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优惠范围。

二、完善现行增值税税制,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完善现行增值税税制,改进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税规定和管理办法,是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健全增值税运行机制急待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1.扩大一般纳税人征收范围的比重。从事工业生产加工和经营生产资料的中小企业,处于商品流转的中间环节,为保持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凡生产场所比较固定、产销环节便于控制、能按会计制度和税务机关要求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的,都可核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规定。中小企业从事商业经营年销售额未达到180万元标准的,如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经批准也可核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型企业对会计核算暂不健全的,也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税务部门组织培训等方式,帮助提高其会计核算水平。

2.进一步调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现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征收率仍然显得过高,对部分确无记账能力仍需按小规模纳税人征税的小型企业,也应该进一步调低增值税征收率,贯彻公平税负的原则,减轻他们的税收负担。工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可以调低为4%;商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可以调低为3%;调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有利于缩小增值税两类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差距,促进小规模纳税人生产经营正常健康发展。

三、改进税收管理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纳税环境

优化服务主要体现在执法公平、方便纳税、节约中小企业纳税成本方面,必须做到:大力加强中小企业税法知识和建账建制等的辅导培训,以利扩大中小企业建账面;简化中小企业纳税申报程序和纳税申报时附送的资料,以利节省其纳税时间和纳税成本;积极推广税务代理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税务咨询、税务代理,尽量减少因不了解税收法规而造成的纳税差错;改进对中小企业的征收方法,积极扩大查账征收范围,尽量缩小核定征收的比重,同时对核定征收的“应税所得率”和“纳税定额”,一定要调查核定准确,以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适度下放地方各税的减免权,对那些税源固定、税收收入较少的地方税种,均可授权地方政府自行掌握,以利于各地有针对性地中小企业给予必要的减免税扶持,促使其发展。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这就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改革和进步的机遇,国家如果能在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上给予公平或者优惠的待遇,那么其发展前景定会乐观,从而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有重大影响。

第三篇:不动产登记对税收的影响

摘要:我国自2013年整合不动产登记部门以来,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已历经三年有余。本文基于《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并结合相关税收制度,从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意义和沿革、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内容、不动产税收政策概要和沿革以及统一登记前后税收政策的对比四个方面探求不动产统一登记对税收可能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不动产统一登记;税收政策;影响

一、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意义和沿革

不动产登记指的是不动产登记机构依法将不动产权利归属和其他法定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行为。①在我们狭义的理解中,很容易把“不动产”直接等同于“房地产”,但事实上其范围远不止于此。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等。②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不动产指“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又进一步明确“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和森林、林木等定着物应当与其所依附的土地、海域一并登记,保持权利主体一致”。

2007年《物权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在该规定出台之前,我国不动产物权实行分散登记模式,不动产登记法律法规主要由各不动产登记管理部门颁发,登记职责也是由各个机构分别履行。③分散登记的管理机制及工作方式可能导致不动产权属界线不明,甚至引发矛盾纠纷。从2013年我国整合不动产登记部门职责,再到2015年3月1日《条例》颁布,以及之后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出台和相关的具体措施比如设立登记机构、建立信息平台落实到实处,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正式确立。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其未来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内容

作为不动产统一登记最主要的文件之一,《条例》全文共六章35条,与其相配套的《细则》,全文共八章108条,对统一登记范围、类型、信息平台、机构、程序,登记簿证,登记资料的查询、保护和利用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接下来,就登记涉及的主要对税收产生潜在影响的内容进行详细论述。

(一)统一登记范围

国家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明确不动产登记的范围是该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涉及下列不动产权利,将依照《条例》的规定办理统一登记,包括: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

(二)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

(三)森林、林木所有权;

(四)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

(五)建设用地使用权;

(六)宅基地使用权;

(七)海域使用权;

(八)地役权;

(九)抵押权;

(十)法律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不动产权利。不动产统一登记的范围继承了当前法律规定的不动产物权,最后的兜底条款还为日后扩大不动产权利登记范围留下了空间。比如,在采矿权和探矿权方面,目前《条例》里没有规定,但作为《物权法》规定的用益物权,从长远看应纳入统一登记。统一登记范围的明确,也为征税提供便利条件。

(二)统一登记类型

明确不动产登记的业务类型是对不动产统一登记整个环节全方位的把控。这些类型包括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异议登记、预告登记、查封登记等④。《细则》对上述登记类型的适用情形和登记办理的程序有很清晰的规定,这将很大程度有利于指导不动产权利人根据具体情形申请相应的登记;与此同时,这也有助于不动产登记机构统一和规范其行政行为,并且更好地发挥机构的统一监管作用。

(三)统一登记机构

为了“简政”,整合职责,《条例》明确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不动产登记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确定一个部门为本行政区域的不动产登记机构,负责不动产登记工作。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跨县级行政区域的不动产登记,由所跨县级行政区域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分别办理。这将使得登记机构在登记过程中更加全面、准确获取不动产的交易现状及供求关系,从而更好预判市场走向,有利于在宏观调控中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四)建立统一登记的信息平台

《条例》明确了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⑤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的信息应当纳入统一平台,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⑥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与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审批信息、交易信息等应当实时互通共享;国土资源、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统计等部门也应加强彼此之间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的互通共享。⑦

统一登记信息平台的建立,促使多部门信息进行联网,这打破了以往单部门信息的局限性,消除了“信息孤岛”。这将更好地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成果的共享和公开查询制度的建设。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建成后,权属人名下的不动产都可以被一并查询到,例如甲在A市购买一套房,当其打算在B市炒房就能明确知晓其已有一套房,第二套房应按其标准纳税。但是,关于不动产的房产数据采集标准、统计口径如何统一,以及信息平台的使用规则如何制定,还需要有更明确的规定加以要求。

三、不动产税收政策概要和沿革

税收是国家根据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对居民或非居民的财产或特定的行为进行课税,从而实现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其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三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⑧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动产税收政策几经变迁,特别是近些年来房地产不断吸引公众视线,价格猛涨,再加上营改增、资源税改革、“费改税”等的实现,包括房产在内的不动产税收政策也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但总体来说,对不动产持有环节和交易环节征税,能够有效地监督不动产经济活动,有利于不动产交易市场的稳定发展,是减少贫富差距与囤货倒卖的有效举措。

最早是在1951年8月8日,政务院颁布了《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紧接着《房产税暂行条例》、《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发布。其中有的条例沿用至今,有的已经被新法所更替。早在1993年《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现已失效)就对不动产销售征收营业税,征收的范围包括:销售建筑物或构筑物,销售其他土地附着物。然而这些年来,税收改革力度颇大,2016年起开始全面推行的“营改增”,不动产在其范围之内,也就意味着不动产持有环节和交易环节不再缴纳营业税,取而代之的是增值税。

同时,对于矿产资源是否属于不动产,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颇受争议。目前,从众多关于矿产资源和不动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中了解到,该问题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当矿产资源深埋于地底或海底,个人认为应属于不动产,那么其也应受不动产统一登记约束。因而,对于开采销售矿产资源是按照增值税缴纳还是按照资源税缴纳,还有待探讨。2016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资源税改革也并没有给我们提供一个答案。

四、统一登记前后不动产税收政策对比分析

此前,不少专家、不少新闻媒体预测不动产统一登记后,房价会马上回落,房产税的开征也指日可待。对此,小百姓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盼来房价要下降了,忧的是却要交不少房产税。但时至今日,还未有相关规定出台。不动产税收政策在统一登记前后或多或少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不动产统一登记和这些税收政策的出台并没有明确的直接联系。以下是关于不动产税收的规定以及不动产统一登记对其造成的可能性影响。

(一)增值税

增值税征税的范围包括有偿提供服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经营活动。销售不动产(营改增前缴纳营业税),指的是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业务活动,包括转让建筑物(包括住宅、商业营业用房、办公楼等可供居住、工作或者进行其他活动的建造物)有限产权或者永久使用权的,转让在建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包括道路、桥梁、隧道、水坝等建造不动产物)所有权的,以及在转让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时一并转让其所占土地的使用权的。提供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增值税税率为11%。⑨

(二)房产税

现行的房产税是第二步利改税以后开征的,自1986年10月1日《房产税暂行条例》实施以来,几经改革,经历了“开征物业税”到“推进房产税改革”再到“加快房地产税立法”的改变。现在,房产税以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的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产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其税率分两类:按房产余值计算应纳税额的,适用税率1.2%;按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应纳税额的,适用税率为12%,但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减按4%征收。房产税按年征收、分期缴纳。

(三)城镇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以开征范围的土地为征税对象,以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标准,按规定税额对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资源税。⑩其税额标准依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分别确定,在每平方米0.6元-30元之间。城镇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期缴纳,具体纳税期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动产统一登记前后,该税种并未发生任何变化。

(四)土地增值税

以纳税人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所取得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依照规定的税率征收。它实行4级超率累进税率,税率分别为30%、40%、50%、60%。该税种与作为流转税的增值税理论基础完全不一样,其实质是国家要走了土地增值的价值。不动产统一登记实现后,一方面能够方便国家清算存在的国有土地,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

(五)耕地占用税

对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依其占用耕地的面积征收。其税额标准在每平方米5元-50元之间。纳税人必须在经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占用耕地之日起30日内缴纳耕地占用税。

(六)契税

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单位和个人出让、转让、买卖、赠与、交换土地、房屋,需要缴纳契税。出让、转让、买卖土地、房屋的税基为成交价格,赠与土地、房屋的税基由征收机关核定,交换土地、房屋的税基为交换价格的差额。税率为3%~5%。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并在契税征收机关核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⑩不动产所有权发生变动需要经过登记才具备效力,契税以此为征收对象,其实是依据统一登记中的内容变动进行了征税。显而易见,契税的征收因为有统一登记而更容易把握。

(七)印花税

对在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税法规定的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印花税根据应税凭证的性质,分别按合同金额依比例税率或者按件定额计算应纳税额。例如,对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证等凭证征税,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商品房销售合同按照产权转移书据征收印花税。

五、结语

从不动产统一登记以来,关于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就有颇多猜想和预测,其作用甚至被过度地放大了。然而,在该制度历经一年多之后,笔者通过回顾不动产统一登记发展的经过,研究现行统一登记制度的内容,探求了统一登记的意义。与此同时,笔者又探究了不动产税收政策的沿革、主要内容、现存问题以及登记前后税收差异,发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并非对税收政策的改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仅是存在一些潜在的影响。因而,对于该登记制度功能所在,我们不可否认,但也不能夸大其词。至于如何提升该制度对税收的影响力,笔者认为应先修其身,才能普度他人。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指导教师:郝琳琳教授)

本文为北京工商大学2015年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资助。

注解:

①参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条。

②参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

③具体参照表1:不动产分散登记。

④参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三条。

⑤参照《不动产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

⑥参照《不动产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款。

⑦参照《不动产暂行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

⑧参照《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

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⑩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第四篇:税收收入分析对影响收入质量的思考

收入核算科

税收收入质量指的是税源向税收转化整个过程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体现了对税收参与宏观经济调控和国民收入分配活动的满意程度,是评价税收工作成效和判断经济税收形势的主要依据。

税收分析工作是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是保障税收职能实现,提升征管质量与效率的重要环节。王军局长在税收分析会议上强调:‚税收分析是一项基本功。推进这一工作,对上有利于全面真实反映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对下有利于针对性地指导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工作,有效推广好经验好措施,更好服务基层和纳税人;对税务总局机关有利于培养崇学之风,促进‘析’以致用,为税务干部提高工作水平和领导能力搭建平台。因此,税收分析工作需要再接再厉、更需不断提升水平。‛

提高收入质量必然要依靠税收收入的有效管理。而开展税收分析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把握税收收入管理的主动权。税收收入的组织管理,要做到科学和主动的管理,必然离不开税收分析的辅助支持。

一、 经济发展的优劣直接影响税收质量的好坏。

1、开展税收分析,了解经济发张状况

要提高税收收入质量,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质量的关系。经济是税收的基础,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只有具备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才能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也只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推

动国民经济和税收的高速增长。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质量的关系,就要依靠税收分析。通过开展税收分析,运用大量影响税收收入增减变化的因素和税收管理资料,经过严密的推理和分析,可以了解本地区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质量、税源构成状况及税收潜力,从而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税收收入的税源情况、纳税人的纳税异常情况、税收收入结构变化情况做出比较确定的判断。

2、开展税收分析,明晰税源情况

没有税源,税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发展经济、扩大税源是提高税收质量的首要基础。只有把发展经济、服务经济作为税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才能真正发挥好税收的职能作用。

要了解税源情况,依然需要借助税收分析。税收分析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开展税源分析,只有认识税源特点,才能建立起税收经济关系分析的脉络。通过税收分析,可以明晰税源的分布、掌握税源特点、认识税收经济关系、把握经济形势,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客观地判断税收收入形势,根据政策的调整准确地估算税收收入变化,应对税源的波动轻松自如调度税收收入目标,从而牢牢地把握税收收入管理的主动权。

二、提高税收质量,需要坚持依法治税

大力实施‚依法治税战略‛,为纳税人创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让市场经济规律得以真正发挥作用,从而保证充足而合理的税源。 依法治税是对税收工作质的规定,它需要以税收分析为基础的量的支持。一方面,通过对宏观税收收入指标体系的分析,揭示组织收入中

存在的问题,反映征管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针对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制定相关措施,指导组织收入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通过对重点企业和行业进行微观税收分析,利用大量的有价值的涉税信息,对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审核、评价、判定,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督促纳税人自查自纠,并积极开展纳税评估,适时进行税务稽查,从而确保把依法治税落到实处。

三、提高税收质量,摈弃以‚完成税收计划‛为目标的工作方式 在依法治税不断深入推进的今天,以‚完成税收计划‛为目标来开展组织税收收入中心工作,或者单纯靠数量规模的扩大来巩固组织税收收入的中心工作地位,都是不合时宜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为此,必须摒弃狭隘的就税收计划论收入管理的陈旧观念,树立税收收入管理的崭新理念。税收收入管理是一个大概念,与税收计划管理相比,实现了外延拓展和内涵延伸,它要求围绕提高税收收入质量这一目标,从税源管理开始,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缴库监控,最后到税收分析、信息反馈、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进行全方位、各环节、多层次的全面监督、控制与管理。体现到组织税收收入工作具体实践中,税收收入管理新理念要求以严密的重点税源监控为基础,以规范的税收会计监督为保障,以深度的税收分析为突破,以准确的征纳税情况反馈为途径,通过加强监管、深化分析、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最终达到提高税收收入质量的目标。所以,实行税收无计划任务征收,实际上是将过去的注重税收收入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的提高。

税收分析是税收管理的‚眼睛‛。一方面,税收分析要深度化,不能只

停留于税收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和增减收因素分析,或就数字论数字、从收入到收入,要拓展到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税收收入与税收执法、征收管理的关联分析。另一方面,要以税收深度分析为基础,通过建立参数丰富、设计合理的科学数学模型,积极开展税收收入能力估算,包括经济发展成果转化成税源潜力的纳税能力估算和税源转化成税收收入的征收力度评估。这样,既为税收收入质量的评价提供充分依据,又通过分析发现问题,找准制约税收收入质量提升的症结,从而‚对症下药‛。

四、提高税收质量,正确处理税款征收与税收管理的关系 从目前的征管的现实需要看,需要把激励纳税人积极主动申报与税源的有效监控结合起来:一是重点加强经济与税源的动态分析,深入分析辖区内经济指标与税收数据的关系,做到税源的分布心中有数,密切关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规划,关注重大项目投资、重点行业等因素对地方税收的影响全面反映税源状况及发展的趋势;二是科学测算潜在税源的税收转化能力,通过广泛采集数据,加强征收管理的针对性。譬如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进行纳税能力估算,通过全面的对比分析,明确日常征管的薄弱环节,并制订较为具体和操作性较强的措施。

通过税收分析,可以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质量考核体系。现行的税收征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是建立在税务微观信息资料和实地检查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内部考核,而现阶段税收信息化建设中由于对执法考核的缺失,客观上导致考核‚信息‛不对称、不完整,使考核难免有失公允。通过税收分析等手段,可以把一系列影响税收征管质量的因素联系起来,有目的地进行科学、系统、综合的分析,从宏观上掌握税源与税收

收入的差距,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税源监控质量和征收成果,丰富了税收收入考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税收征管质量考核的信息缺陷。

五、税收分析既反映税收质量,又影响税收质量。

一方面,税收分析重点分析的是收入情况是否正常、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收入过程是否符合组织收入原则等。这些都是税收质量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税收分析不仅能够全面掌握经济发展状况和税源情况,还能够帮助税务机关自查自省,保障依法治税,从而提高征管质量。由此可见,税收分析既可以反映税收质量的好坏,同时还能够指导税收征管,影响税收质量。

收入核算科

第五篇:税收政策调整对我市国税收入的影响分析

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2009年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税收政策调整,从实际情况看,已给我局组织收入工作带来较大影响。

1、结构性政策调整对税收的影响

从政策性减收因素看:一是由于扩大抵扣范围减少收入5548万元。我市八大行业占全市企业的比重不足三分之一,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对税源影响面较大,据统计,今年1-10月份,我局全部行业共申报固定资产进项税额1.12亿元,其中当期抵扣影响收入6710万元,比上年退抵数增加5548万元;二是矿产品增值税税率恢复到17%使我局减收2763万元,其中煤炭等矿产品生产企业增加税源2117万元,而同时焦化厂、二发电、热电厂等热力电力及燃气生产企业进项抵扣增加4880万元,增减相抵后减收;三是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降低共减收5425万元,其中工业企业减收1521万元,商业企业减收3904万元;四是车辆购臵税对小排量汽车税率由10%调整为5%减少税源1980万元,1-10月份我局共征收1.6升以下排量小汽车7683辆,计税金额3.96亿元,影响税收1980万元;五是利息税因停征影响减收112万元,我局1-10月份利息税共减收4216万元,其中由于结息额

1 下降影响减收4104万元,而由于停征仅减收112万元。

从政策性增收因素看:一是成品油消费税税率提高增加税源1.59亿元。今年1月1日,汽油、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每升1.0元;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1元提高到每升0.8元,经测算共新增税源1.59亿元,其中消费税1.36亿元。二是卷烟消费税政策调整增收7436万元。今年5月1日起,甲类香烟的消费税从价税率由原来的45%调整至56%,乙类香烟由30%调整至36%,雪茄烟由25%调整至36%。同时原来的甲乙类香烟的划分标准也由原来50元上浮至70元,另外在卷烟批发环节加征5%的从价税,相应增加收入7436万元,其中工业环节增收5344万元,批发环节增收2092万元。增收因素合计2.33亿元。

以上增减收因素相抵,我市税源增加7600万元。但由于消费税政策性增收无法形成地方级收入,而且我局消费税比重较高,带动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消费税,对地方级收入没有贡献。

2、海关取消“减半征收”政策对绥芬河收入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对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的地区影响巨大,绥芬河是受影响较大的地区之一。绥芬河属对俄边境贸易口岸城市,近年来对俄贸易始终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占全省的三分之二。进口

2 贸易中木材约占70%。2009年1-9月份,绥芬河进出口总额24.43亿美元,同比下降34.3%,其中对俄贸易13.44亿美元,同比下降43.9%。1-9月份绥芬河口岸共进口木材317万吨,下降35.8%,今年初俄罗斯政府大幅度提高原木出口关税,严格原木出口检疫制度,导致企业进口成本提高。同时俄罗斯海关限制手拎包入境,加上俄卢布贬值,居民购买力下降,使入境旅游人数大幅减少。据统计,1-9月份绥芬河进出境人员同比下降58.8%。对俄民贸市场萧条,旅购贸易明显减少。

在金融危机影响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边境贸易税收政策调整使税收形势越加严峻,导致绥芬河收入大幅下滑。2009年1-10月份,绥芬河市国税局收入完成 1.35亿元,为计划6.28亿元的21.5%,同比下降73.6%,减收3.75亿元,全年看减收将达4.6亿元。

今年1-10月份,绥芬河海关代征税收同比增长19%,经测算减半征收政策取消使海关代征增值税增收2.2亿元,相应导致国税收入减少,两者属于此消彼涨的关系,据此推算政策影响约占60%,略大于金融危机对税收的影响。

计划统计科 2009年11月10日

上一篇:梁实秋散文之忆老舍下一篇: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