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和跨文化交际

2023-05-17

第一篇:中国英语和跨文化交际

试论商务英语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商务英语是以英语作为语言媒介,以商务知识为核心的一种具有专门用途的英语,它被广泛地运用于商务活动中。商务英语不仅是商务领域的语言能力,更是代表着商务领域的生存能力。然而,由于受到不同国别语言文化等的影响,在商务英语的应用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同的使用和理解,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商务英语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关键词】商务英语 跨文化交际

一、商务英语与跨文化交际

1.商务英语直观的理解就是商务场景下所应用到的英语,事实上它跟我们理解的英语口语、写作有本质上的区别。它是以适应职场生活的语言要求为目的,内容涉及到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

2.跨文化交际指的则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行为,也可以说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由于交际不是在真空地带进行,它总是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具体包括如,礼节的不同, 喜怒哀乐表达方式的差异,谦虚方式的差别,不一样的文化氛围造就的习惯及及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的差异等。这些跨文化因素的存在,导致了商务交际必须面对跨文化的问题。因此,跨文化交际是商务英语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商务英语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1.商务英语中处处体现着跨文化交际。

(1)思维层面上。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中国人常常习惯用辩证思维;而西方人偏好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通常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事物原因的归纳上有所不同: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和他人和环境的作用。在商务活动中,中国人一般注重“先谈原则,后谈细节”;西方文化不同,他们喜欢直截了当,习惯从具体事物入手,认为细节才是问题的本质。

(2)价值观层面上。首先是时间观念不同。西方国家时间观念很强,而中东和拉美文化的时间观念较弱,日本人的谈判只要能达到目的,时间可以相对次要,而中国人时间观念相对淡薄,在商务活动中,为了建立长久稳固的合作关系,会把大量时间用在建立友谊,增进感情上,为此,时间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就比较强。其次是平等观念不一样。西方国家的平等观念,是把买卖双方都置于平等地位,认为双方都要获得相应利润,因此在对于分配问题上相对更为公平。而东方人受等级意识的影响较深,卖方往往会尽可能顺从买方意愿,对利润的分配较有利于买方。再次是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差异。中国人强调群体意识,提倡国家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应该置于国家和集体利益之下,注重个人利益就是自私的表现;而西方文化崇尚自我意识和个人奋斗,如果将国家、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会被视为人权的丧失。

(3)语言层面上。语言层面的文化差异存在于语言的表层特征,如语音、词汇、语法、语速等所蕴含的文化差异因素。因此在进行商务交际时,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更要懂得语境在交际中的作用。

(4)非言层面上。这主要是指身体语言。例如一个“okey”手势,在美国表示很好,而在法国表示“零”或者“毫无意义”,因此在商务活动中,必须了解慎用。

2.商务英语受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1)交流方式不同影响商务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语言交流通常可以通过语境来判断。中国的语言是一种高语境文化,而英语则属于一种低语境文化。中国人在表达中,出于面子或者是别的因素考虑,一般都不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对于对方的要求也不会直接拒绝,而是通过间接委婉的方式,在尽量对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含蓄地说出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交流的双方对于“言外之意”有更深的理解。而西方低语境文化则注重语言的直接性,少了中国人的含蓄、委宛。这样,在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必然会对语境产生不同的理解,进而也必然会产生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2)思维方式不同影响商务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中西方的不同文化,使双方的思维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中国较为注重形象思维,而西方国家则注重抽象思维;中国文化注重综合思维,西方文化则注重分析思维;中国人认为世间万物之间都具有紧密的联系,应注重事物的整体性。而西方国家则注重事物的个体性,讲究天人分离,他们认为人才是世界的主体,而世界则是客体,主体与客体之间是独立存在的。因此,两种思维模式的碰撞下,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分歧,商务活动中使跨文化交际受到影响。

(3)道德法律观不同影响商务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认为打官司是有损形象的,能不打就尽量避免,即使是牺牲一定的利益。但是在西方文化观念中,通过诉求维护自己的权益是个人价值的充分体现,是与道德水准无关的。正是这种道德及法律观念差异的存在,也影响到了商务英语中的跨文化交际。因此说,商务英语中道德标准以及法律意识的差异,都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一定的影响。

3.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英语中起着重要作用。英语作为世界性的语言,在许多场合都起着交际桥梁的重要作用。在商务英语活动中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能够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认同感和包容性,进而拉近双方距离,增进彼此的沟通效果,提高办事效率。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活动中必将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跨国商务的日益频繁,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也日渐增多。商务英语作为一种交流语言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 有助于各国人民之间达到真正的沟通。当我们真正懂得了商务英语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有机联系,便能在国际商务领域中博得一席之地。

第二篇:最新电大题型题,写作和交际英语

电大题型题 交际英语 1、-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What about a cup of tea? - _________ A.No, thanks. B.No, I wouldn't. C.Yes, I want. D.Yes, I like. 答案:A 2、- Hello, how are you? - _________ A.Hello, how are you? B.How do you do? C.Fine, thank you. D.That's OK. 答案:C 3、- Do you mind my smoking here? - _______ A.No, thanks. B.Yes, I do

1.手机的好处;

2.手机带来的问题。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obile Phone 答案:无 2、写作 Instructions:根据下面所给的题目和提纲用英语写出一篇不少于80词的短文。

1.你的梦想是什么;

2.如何实现你的梦想。

My Dream 答案:无 3、写作 Instructions:根据下面所给的题目和提纲用英语写出一篇不少于80词的短文。

1.你在英语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

2.你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How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in My English Studies 答案:无 4、写作 Instructions:根据下面所给的题目和提纲用英语写出一篇不少于80词的短文。

1.回忆值得记忆的一天;

2.说明为什么值得记忆。

A Day to Remember 答案:无 5、写作 Instructions:根据下面所给的题目和提纲用英语写出一篇不少于80词的短文。

1.介绍你的主要爱好;

2.喜欢其中一项爱好的理由。

My Hobbies 答案:无 6、写作 Instructions:根据下面所给的题目和提纲用英语写出一篇不少于80词的短文。

1.计算机的用途;

2.计算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The Computer 答案:无 7、写作 Instructions:根据下面所给的题目和提纲用英语写出一篇不少于80词的短文。

1.介绍家庭主要成员;

2.描述令你难忘的家庭活动。

My Family 答案:无 8、写作 Instructions:根据下面所给的题目和提纲用英语写出一篇不少于80词的短文。

1.住在大城市的优点;

2.住在大城市的缺点。

Living in a Big City 答案:无 9、写作 Instructions:根据下面所给的题目和提纲用英语写出一篇不少于80词的短文。

1.介绍你的一位老师;

2.喜欢这位老师的理由。

My Teacher 答案:无

第三篇:浅谈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教学

摘 要:随着各国经济来往日益频繁,跨文化商务交际越来越普遍,商务英语信函作为现代商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应用以及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教学。

关键词:商务英语;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教学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的商务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跨文化商务交际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商务英语信函在贸易往来中既是促成交易的交易双方沟通的手段,也可以作为交易的重要凭证,因此,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教学十分重要。

二、商务英语信函

商务英语信函在国际贸易中应用广泛,“商务英语信函是国际贸易买卖双方用于联系业务、沟通商讯、咨询答复的主要途径和通讯手段,其主要作用在于:(1)索取或传递信息:(2)报盘或接受报盘;(3)处理业务磋商的各种问题。”

商务英语信函种类繁多,按其功能具体可以分为:询价函、报价函、通知函、允诺函、收款函、索赔与理赔函等。

三、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教学

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在跨文化商务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因而,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教学在商务英语学习过程中是关键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两个要点是商务英语信函的特点和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应遵循的原则。

1.商务英语信函的特点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我们会写各式各样的信函,比如推荐信、申请信、感谢信以及推销产品的信函等。在写这些信时,我们也要顾及到对方的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以及审美情趣差异。这些差异都会影响你这封商务信函是否成功。”

因此,掌握商务英语信函的特点进行写作尤为重要。

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具有如下特点:

(1)专业性。商务英语信函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是重要的书面交流工具和手段。在商务英语信函书写过程中,主要使用商贸术语,如询盘、报盘等都需要用语专业恰当。“商务信函用词表意准确、专业性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务英语词汇有大量的专业术语;二是商务英语词汇中有很多来自普通英语,却被赋予特定的专业内涵。”无论是商务英语的专业术语,还是被赋予特定专业内涵的普通英语,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选对词,用对意。

(2)时效性。在跨文化商贸交际中,一定要注意商贸信函的时间和效率,并且要结合交易双方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并且考虑到交易双方所处的时区的差异,避免会错意或发出误导信息。

(3)准确性。商务英语信函的书写用语一定要规范准确,措辞时要充分考虑到对方的语言和文化背景,避免产生歧义,否则可能会造成误解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4)用语简明易懂。商务英语信函写作通常简单、明了、主题明确,写作应避免繁琐拖沓,这样才能保证对方理解信函的目的,并快速做出判断或决定,过多的使用套话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容易使对方陷入困惑而不利于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5)礼貌性。商务英语信函写作通常语气十分礼貌与委婉,在表达清楚信函的写作目的的同时,还要注意措辞的礼貌,这样才有利于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此外,“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商务英语信函写作,都需要体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则:‘You―Attitude’。也就是处处为对方着想,让对方感到亲切,与对方拉近距离,使其感觉到要传达的信息更易于接受。”

2.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应遵循的原则

基于商务英语信函的以上五个特点,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应遵循“7C”原则,即礼貌原则(Courtesy)、体谅原则(Consideration)、完整原则(Completeness)、清楚原则(Clarity)、简洁原则(Conciseness)、具体原则(Concreteness)、正确原则(Correctness)。也就是说,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措辞礼貌,体谅对方,表意完整、清楚、简洁、具体和正确,只有遵循了这七个原则,才能被称作一篇成功的商务英语信函。

3.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教学

为提高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教学效果,可以采用词汇法,情境法以及找错法进行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教学。

(1)词汇法。即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将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常用词汇进行分类归纳。

(2)情境法。即在教学中,设定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各种情境,给同学们布置写作任务,如将学生分组,有写信函的小组,有回复信函的小组,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便于学生进入情境,顺利完成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3)找错法。即在网上或平时学生的信函写作中找到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让同学们来找出错误,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错误,这样加深学生们的印象,有利于避免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犯类似的错误。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们牢记商务英语信函的特点,遵循“7C”原则,这样才能在跨文化商务交际实践中顺利完成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为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以及交易的达成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蒋柳红.浅谈商务英语信函写作原则―“4C”原则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1(23).

[2]张凌凌.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商务英语信函翻译浅析[J].学理论,2012(25).

[3]郭菲菲.词块理论对商务英语信函写作的启示[J].现代企业教育,2014(12).

[4]黄静.商务英语信函的文体特征分析[J].对外经贸,2013(7).

[5]梁淑君.浅谈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七个C原则[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作者简介:赵丽娜(1981- ),辽宁沈阳人,硕士,中国医科大学英二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法;景然(1980- ),辽宁沈阳人,硕士,中国医科大学英二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公共英语与医学英语教学法

第四篇: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意识培养论文

论文摘要:跨文化交际是对交际的预测过程,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交流涉及参与交流者的文化背景问题。因此,交际行为的意义取决于交际环境因素及其相互间的作用。交际双方要共享交际环境,才能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外语语言教学应与文化比较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时才能真正把外语当成工具,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论文关键词: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意识

一、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概念

交际(communic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ommonis一词,commonis是common的意思。它是一个动态多变的编译码过程,当交际者依附于言语或非言语符号时,就产生了交际。有效的交际只有在发出信号的人和接受信息的人共享统一或相近的语码的系统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交往双方使用同一种语言说话。但是因为交际行为是社会行为,它必然发生在社会之中,它受制于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并受交际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只共享同一语言系统还不够,交际双方对其他相关因素的理解和掌握也十分必要。交际环境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义的交际环境指交际的现场环境和国家、时代、民族、文化等大背景以及目的、对象、内容、时间、地点等近的语外环境,狭义的交际环境指上下文。交际环境对语言运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规定了言语的含义;规定了言语的表达方式,如语气、口气、词语色彩等;有助于突出语言表达效果。说话者如果不注意交际环境,话语就不会协调,难以达到交际效果。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从心理学角度讲,信息的编码、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交际或沟通成功。但愿望和现实是有距离的。《中外文化差异与经贸合作》一书的作者唐菊裳认为: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交流比语言的范围更广,它涉及到参与交流者的文化背景问题,而文化背景的范围又是十分宽广和复杂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在这种条件下,有时即使同一种行为,不同文化环境中人们对于它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比如在电影《刮痧》中,小丹尼斯闹肚发烧,在家的爷爷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用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但是第二天爷爷不幸出事,而这时小丹尼的头被嗑破,父亲许大同送小丹尼斯去医院急诊。认真的美国大夫在给孩子做全面检查的时候,发现了孩子后背刮痧时留下的紫痕,以为孩子是受到了虐待,直接打电话报了警。儿童福利院更是认定许大同有暴力倾向,在医院当场禁止大同夫妇接近儿子,并试图以法律手段剥夺其对孩子的监护权。又比如,在电视剧《迷失洛杉矶》中,孙子旺在Peter家照看他的“孙子”,小孩玩的皮球滚到了一片草地上,孙子旺就跑过去捡球。谁知竞跑到了邻居家的草地上。邻居却认为他不经允许进入到自家草地,严重侵犯了自己隐私权,感到非常愤怒差一点起诉孙子旺,后来经过调节而幸免于一件官司。而孙子旺却感到委屈不理解,认为自己就是为了捡一个球而踩到了他的草地而已。这两次失败的跨文化交际事件说明:交际是一个双向过程,交际双方必须结合交际环境,才能对对方的行为或语言作出适当的评价和反应。

二、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三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语言是社会交际的一种工具,交际环境(社会文化知识)是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文化中交际有依赖于它所处的交际环境。这里所说的交际环境包括宽泛的交际环境和具体的交际环境:宽泛的交际环境指的是文化、民族心理、物理(城市建筑和所处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具体的交际环境指的是交际情景、角色关系、人际关系等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影响着跨文化交际双方的交际质量,为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故障,交际双方必须具备上述社会知识;反过来,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人们对于交际环境认识愈来愈深刻,人们对于交际环境的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也随之增加,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表现出来的交际策略也日益灵活。外语教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文化,二是交际文化。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不仅学生是掌握知识文化,.而且又要掌握交际文化,即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当从文化的角度去教语言,并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由此看出,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交际环境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效果,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发现交际故障并能及时补救的能力)的提高得益于对交际环境的认识。交际是双向的过程,只有具有交际对方的背景知识,才有可能达到交际的目的。所以外语教学应与交际环境(社会知识)相结合,把交际环境(社会知识)作为外语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外语教学中应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外语界的共识。现阶段高职高专“够用”原则和“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要求:外语教学要突出外语的实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和涉外交际能力,突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但是也有人认为,要实现跨文化交际,只要很好地掌握交往对方的语言就行。笔者以为这有失偏颇。由于交际双方对文化环境或情景因素缺乏共识,或是由于双方在这两方面存在差异,也就是说,交际双方缺乏有效的交际环境,因而在交际时可能出现诸如政治、文化、宗教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障碍,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跨文化交际必须依赖交际环境。

三、注重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在外语教学中,必须注重交际环境、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查清造成语言表面形态差异的深层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一)利用课堂,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的导入

利用课堂,创设交际环境。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一方面充分利用课本知识和练习,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知识的介绍。比如在讲解雪莱的名诗OdetotheWestWind中,这时就要比较theWestWind(西风)和汉语中“东风”之意。这要从中国和西方国家所处地理环境说起:中国西面环山,东部临海,从那吹来的和风叫东风,东风象征新的生机和希望,它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warm”和“hope”。而“西风(thewestwind)”往往给人以凄凉、忧伤的感觉;但英语国家(英国)西临大西洋,东接欧洲大陆,所处地带为海洋性气候带来自大西洋的“西风(thewestwind)”是温和逸人的。所以这些国家对它的理解与中国人对“东风(theeastwind)”的理解亦如出一辙。这样分析不仅使学生获得了交际必须的语言基础知识,并且逐步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培养跨文化意识。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多地开展交际活动,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日常的英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会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从而增加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如讲到大学英语精读(TheSampler)一文中,在介绍完中国的春节sprigFestival和西方的(Christmsa)之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文中的人物,通过这种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二)拓宽阅读面,掌握阅读方法

学生毕业后能够到国外并生活在当地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都要留在国内,他们了解英美社会主要靠间接地阅读有关资料。学习者可以在平时有意拓宽阅读面,阅读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和报刊等。然而关键在于如何阅读。如果读文学作品只是为了了解故事情节,阅读报刊只是了解国外一些新闻动态,那就所得甚少了。改变这种状态需要师生两方面的努力:从教师方面来说,要引导学生在读文学作品、报刊时留心和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从学生方面来说,在阅读原版外国材料时,应从作者所在国家人们的思维模式人手,有意识地注意了解跨文化交际知识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注意收集有关材料。

(三)举办各种英语活动,创设“准交际环境”

如邀请外国朋友或外教举办英语讲座,介绍国外风俗文化,特别是其中与中国不同的文化习俗;举行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小品比赛、圣诞晚会等活动;举办国外节日(圣诞节、万圣节)让亲身学生感受国外文化,增强跨文化意识。

(四)培养学生实际社会生活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工作也逐渐涉人与外国交往的范围。因此,外语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的语言基础知识,也要涉及实际生活,如文秘、医学等方面内容。教师要注重英语的实用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讲解这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先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写出报告,然后根据所学内容,设置具体社会交际场景。比如讲解Myifrstjob时,为学生提供英语求职信的格式,并让学生模拟写出英语求职信,最后模拟求职场合,告诉学生在接受外国(特别是美国)老板的面试时,要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一向被国人推崇的拐弯抹角式的提问方式,往往会使对方觉得你不够诚实。

四、结束语

对交际环境的认识决定着跨文化交际的成败。外语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语言知识的培养,而且更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外语有效教学的目的。

第五篇:跨文化交际

中西日常生活的差异

1、跨文化交际概念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

2、中西服饰差异

中西服饰受其各自不同哲学和文化的影响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儒家思想和大陆文明使中国服饰呈现出繁冗,宽博的特征。它不注重外表的装饰,以宽松的衣服遮掩身体的曲线,在思想上追求人格的完美,以“谦谦君子”的风范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西方属于海洋文明,强调主观与客观的分离,理性看待服饰,主张释放个性,利用各种剪裁,色彩搭配等手段来完美身体曲线。

说起东方服饰文化,人们一定会想起雍荣华贵的唐装,含蓄隽永的旗袍,而对于西方服饰文化我们却知之甚少,能想到的除了近代的西装,便是中世纪欧洲隆重华丽的贵族服饰。其实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并不如此简单,一个民族的服饰特点渗透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西服饰经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

(1)图案

中西服饰在对图案的选择上也呈现五花八门之势。中式服装喜好运用图案表示吉祥的祝愿。从古到今,从高贵绸缎到民间印花布,吉祥图样运用极为广泛。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九龙戏珠等图样,不仅隐喻着图腾崇拜,而且抒发着“龙的传人”的情感;象鹤鹿同春、喜鹊登梅、凤穿牡丹等图案,反映了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希望。

西欧服装上的图案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古代多流行花草放样,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流行华丽的花卉图案,法国路易十五时期,受洛可可装饰风格的影响,流行表现S形或旋涡形的藤草和轻淡柔和的庭院花草放样。近代有影响的流行图案花样有野兽派的杜飞花样,利用几何绪视原理设计的欧普图案等。

随着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服饰文化融合趋势也空前加强。中国服装界正在努力同世界接轨,走一条时尚加民族特色道路,在传统服饰设计中融入西方时尚元素,同时中国元素正在影响着国际时装界的发展。我们在探讨中西服饰文化差异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保持民族特色的重要性。关键在于找到这个点,找到民族文化和大同文化切入的融合点。

(2)外形

在外形特征上来讲,中国传统服装的外形强调纵向感觉,常用下垂的线条、过手的长袖和筒形的袍裙。纵向的装饰手法使着装人体显得修长。清代服装相对来说比较肥大,袖口、下摆都有向外扩张之势。然而,清代妇女那高高的旗髻和几寸高的花盆底鞋,加上垂至脚面的旗袍,使旗人比历代妇女都显得修长。服装外形的修长感是对东方人较为矮小的身材之弥补,在感官上产生视错觉,在比例上达到完美、和谐。平顺的服装外形与中国人脸部较柔和的轮廓线条相称。

西洋古典服装的外形强调横向感觉,常采用横向扩张的肩部轮廓、膨胀的袖型庞大的裙撑、重叠的花边等,使服装线条产生夸张和向外放射的效果。西洋服装的外型特点与西方人热情奔放的气质,起伏明显的脸部轮廓以及比东方人高大挺拔的体型相适应。

(3)色彩

一个民族对颜色的喜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好反映了这个民族潜意识的性格特征。在上古时代,黑色被中国的先人认为是支配万物的天帝色彩。夏、商、周时天子的冕服为黑色。后来随着封建集权专制的发展,人们把对天神(黑色)的崇拜转向对大地(黄色)的崇拜,所以形成“黄为贵”的传统观念。传统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影响,有青、红、黑、白、黄五色之说。它们被称为正色,其它颜色为间色,正色在大多数朝代为上等社会专用,表示高贵。在民间,正色也是人们衣着配色所喜爱和追求的颜色。

而在西方,在罗马时代最流行的色彩是白色和紫色,白色代表纯洁、正直,紫色象征高贵。中世纪时奇特式教堂中彩色玻璃窗被装饰得辉煌灿烂,引导人们追求天堂的色彩,因此服饰上充满宗教气氛的色彩被人们向往。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随着服饰奢华程度的升级,明亮的色彩受到人们的欢迎。法国人特别喜欢丁香色和蔷薇色,也很迷恋含蓄的天蓝和圣洁的白色;西班牙人崇尚高雅的玫瑰红和灰色调;在英国,黑色被认为是神秘、高贵的色彩。

4、中西饮食习惯差异

(1)“讲排场”VS“简单、随意”

中国有句古话,“持家要俭,待客要丰。”中国人在请客吃饭时讲究排场,重视饭菜的质量和数量。菜肴越丰富、越珍贵,就越能体现出主人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且饭菜一般要大大超过主人和客人所能消耗的量,否则就不足以显示主人的好客。比如清朝出现的“满汉全席”.菜至少108种,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要分三天方可吃

“十六会签”是台州传统的高档筵席,由冷盘16碟、热菜l6碗、茶点l6种组成,山珍海味,成辣酸甜齐备,蔚为大观。而在西方.人们将吃饭看成是聚会和交流的机会,是重温旧谊和结交新人的机会,也是获得信息的场所。吃的东西固然必不可少,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需要摆阔气、讲排场。因此,西方的宴会并不重吃,而重宴会形式的自由化、多样化;主人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欢快的气氛,让客人们享受一段自由自在的美好时光。因此.西方人举行Pot—luck,即在聚餐会上每人都带一样菜,让大家共享。或者是开Pany,在聚会上,主人只提供饮料、酒和一些简单的食物,如奶酪、炸薯条、三明治等,并不提供饭菜。甚至在胡锦涛主席2006年4月访美抵达西雅图接受比尔·盖茨家宴时,这位全球首富、微软公司董事会主席提供的晚餐也不过是精选的三道菜:前菜是烟熏珍珠鸡沙拉.主菜是华盛顿州产黄洋葱配制的牛排或阿拉斯加大比目鱼配大虾(任选其一),最后是甜品牛油杏仁大蛋糕。全球首富接待大国元首,竞只上三道菜,或许很多人认为盖茨太小气,而这正是中美文化的差异,美国国宴不超过四道菜,盖茨上三道菜已经算是盛情款待了.而中国宴席,动辄山珍海味、名酒名烟,一年吃掉2000亿,“吃文化”极尽奢华浪费。

(2)“集体主义”VS“个体主义”

在中国.“饮食所以合欢也”的集体主义思想.强调突出一个“合”字。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群箸齐下,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场景好不热闹,最后结帐也是争相付钱。而在西方,受个体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AA制,各人自付各人帐。

(3)餐具的差异:“筷子”VS“刀叉”

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通常以谷类为主食.倾向于安居乐业、和平与安定.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而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形成了争强好胜和乐于冒险的性格特征。中西方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也造成各自在饮食特别是餐具使用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而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

的、温柔的。而西方人使用刀叉时又切又割,让人感到一种残酷和暴虐,是毫不掩饰地蹂躏食物。

(4)出席时间的差异:“迟到”VS“准时”

人类时间观念大致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是单一性时间(Monochronic—time),要求做任何事都要严格遵守H程安排.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注意严格遵守约会时间,不能失约这种模式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时间模式.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一般不超过lO分钟;否则将被视为不合礼仪,是对主人以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另一种是亚非拉地区普遍使用的模式,多样化时问(Polychronic—time)模式,持该观念的人没有安排fj程的习惯,该干什么的时候没有按时去干;不注意遵守时间,不重视预约。对于“迟到”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有时主人甚至故意将宴会时间定得“早”一些.以便为客人们的“迟到”提供更加充裕的时间。

(5)座位安排的差异

座位安排方面,主要有两个差异:其一是“南北”Vs“左右”。中国人认为宴会中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为上,以面向北为下,形成了“南尊”、“北卑”的传统观念。最尊重的位置是坐北朝南或正对门厅处.称为上席、首座等。西方人在安排座位时将主宾席放在主人的右侧,形成了餐桌座位以右为上、左为下的规矩。其二是“男尊女卑”vs“女士优先、男女平等”。中国人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宴会或多或少地缺乏对女性的尊重.许多地区有“女人不上席”的习俗,即使上席.女性所坐位置一般也不显著。而西方人将女士优先、尊重妇女作为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同时也作为宴会上其他行为的标准。在宴席上,男女宾客必须交叉而坐,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其实这也是人们将基督教文化对圣母玛利亚的虔诚尊敬扩展和延伸.而产生的尊敬世间妇女的社会风尚。

9、中西家庭观念差异

“父为子纲”是中国家庭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子女必须服从父母长辈,否则被视为“大逆不道”、“不孝”。父母是绝对的权威,发展到当今社会,父母又成了孩子的庇护神、债务人,父母辛苦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使得中国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大多数孩子从一出生就很少离开过父母。

通常,孩子出生后的几年里与父母同居一室一床,母亲外出或走亲访友总要带着孩子,长期如此的母子间的亲密使孩子在感情上依赖母亲;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存能力低下,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孩子与父母的距离较远,孩子一出生就和父母分开,单独有自己的房间,父母走亲访友或购物时,通常用婴儿车推着孩子;父母鼓励孩子自己走路,摔倒了自己爬起来,自己学吃饭;有的父母干脆把孩子托付给保姆,培养孩子从小不依赖父母。

父母比较尊重孩子的意愿,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独立是对孩子的基本要求,同时父母又是孩子的朋友,父母同孩子相处关系融洽,孩子成年后不再依赖父母生活,即使是上学也靠自己打工挣钱完成学业,否则,会被视为丢人的事。中国人辛苦了一辈子,就是为了孩子。父母省吃俭用,一辈子积蓄买一套房子,该享天伦之乐了,自己也已走到生命的尽头。房子成为留给子女的遗产。祖祖辈辈,世代如此。

中西文化观念差异无处不有,除上述外,还表现在诸多方面,如饮食习惯、家庭生活习惯、教育观、人生价值观等等。著名外语教育家王佐良先生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由于社会历史和发展背景不同,中西文化观念差异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这就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同时还要适当引入一些中西文化对比的讨论,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印象,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课堂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之中,做到既教语言又教文化。

Ppt加点图片

上一篇:中国文化与企业家精神下一篇:中国舞第一级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