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化改革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科学化改革范文

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

突出水利行业特色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水利行业反腐倡廉必须深刻把握水利发展规律.突出行业特色,为水利事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协调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对水利行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关重要。一是推动水利事业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深刻把握水利发展规律,突出行业特色,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决遏制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坚决防止和纠正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显腐渣工程,为水利事业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是促进水利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不坚决防范和惩治腐败,必将败坏行业的风气,失去社会支持水利的力量,动摇社会理解认同水利的信心,削弱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水利事业就会丧失发展机遇。因此,必须加强水利行业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拓展纠风工作领域,着力解决损害人民利益的问题,努力营造政通人和、风清气正、和谐相生的良好氛围,促进现代水利的健康发展、三是保证水利事业廉洁发展的根木举措。当前,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的行为还不够规范,信用意识还不够强,水利行业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坚持不懈地抓党风、促政风、带行风,努力塑造廉政水利新形象。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加强水利行业反腐倡廉建设,要以加强水利系统领导十部队伍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行风建设为重点,以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和强化监督为抓手,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

败体系为目标,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为加快发展现代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第

一、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水利行业反腐倡廉建设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为我们水利行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第二,抓住领导干部、工程建设和行风建设这三项重点是突出行业特色的重要体现、突出重点不仅是体现行业特色问题,更是工作方法的问题、水利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搞好自身的廉洁自律,又要抓好本单位的反腐倡廉工作,是反腐倡廉建设的责任主体。抓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就抓住了水利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第三,以公开、透明和监督为抓手,是水利行业反腐倡廉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加强水利行业反腐倡廉建设,核心是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制约监督,根木途径是要坚持公开透明,推行阳光操作,强化监督检查,要进一步改进昔理手段,强化科学昔理,完善公开机制,增强公开的操作性,促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提高公信力。第四,完善三项工作机制是水利行业反腐倡廉建设的主要目标、要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建立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按照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坚持纪检监察工作同水利业务工作相融合,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推进水利各项业务昔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构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

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三、创新思路,全面推进。全面推进水利行业反腐倡廉建设,是水利系统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必须不断推进理念思路、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创新,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一是继续解放思想,转变工作观念,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战略性、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强化执行落实为重点,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工作服务和保障水利事业科学发展的主动性、适应性和有效性。二是突出工作重点,深化专项治理,着力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针对性。当前,水利行业处于大建设、大发展的历史时期,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是水利行业反腐倡廉建设的重中之重、三是结合水利行业实际,认真落实王友富书记、黄克清局长在全市水利系统党风廉政暨行风软环境效能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着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要按照中央、省委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等各项工作,不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领域、一要加强监督检查,特别要加强项目决策过程中的监督检查。二要加大预防力度,关口前移,加强事前和事中监督、三要关注民生水利,加大对工程建设中的明察暗访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征地拆迁补偿和农民工工资到位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对行风建设情况的监测,建立健全纠风工作的长效机制。

第二篇: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朱娜

部门预算改革是构建公共财政管理框架的重要内容。在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我处一直致力于积极、稳妥地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注重预算管理由粗放向细化转变,由随意向规范转变,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着力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当前,全省125家省直单位、14个市州和绝大部分的县市区都已全面推行了部门预算,改革范围不断扩大,编制方法日益科学,工作流程逐渐规范,运行机制日臻完善,走出了一条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改革之路。

一、我省部门预算改革的主要实践

(一)推行综合预算,提高了预算的完整性

一是提高了预算编制的完整性。改变过去资金分口管、预算分块编的模式,将部门所有的收支都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既包括预算内、外收支,又包括行政单位和其下属事业单位收支。二是提高了预算体系的完整性。从2008年起将政府性基金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纳入向人大的报告范围,着力构建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内的统一完整的预算体系。

(二)建立标准定额体系,提高了预算的公平性

按照零基预算的要求,合理划分单位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在对省直单位进行分类分档的基础上,建立了公用经费标准定额体系,并推广至省直二级预算单位。按照“人员支出按政策、公用经费按标准”的原则,核定各部门基本支出,减少了预算安排的随意性,规范了预算分配制度,有效缓解了单位之间“苦乐不均”的现象。

(三)实行项目库改革,提高了预算的有效性

2008年,我们全面启动了省本级项目库管理改革,改变项目随意报送的做法,将预算单位所有项目支出纳入项目库进行管理。以项目库方式实现项目的申报、排序和审核,对常年与跨年项目进行滚动管理。2009年进一步扩大项目库的应用范围,要求各处室的财政待分配资金也要编制项目预算,实行动态化管理。初步建立起了一套科学有效、管理规范的项目运行机制。

(四)完善编制流程,提高了预算的规范性

一是规范了编制程序。部门预算由基层编起、逐级汇总,严格实行“两上两下”的编报规程,并明确了预算编制各阶段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分工。二是强化了技术手段。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和预算指标管理软件,加强预算编制网络建设,以“信息化”促进“规范化”。三是完善了制度建设。陆续出台了省级基本支出管理、项目支出管理、预算指标管理、结余资金管理和预算编制工作考评办法等多部规范性文件,为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五)加强预算指标管理,提高了预算的约束性

一是建立了预算指标管理系统。改变各处室指标记账方法不一的局面,统一指标管理平台,并与部门预算、国库支付系统成功对接,实现了预算指标从源头到支出的“流水线式”的规范化管理。二是建立了预算执行进度通报制度。每月通报各处室指标下达情况,督促处室早分配、早登账、早拨付。三是规范了结余资金的管理。严格控制结余资金规模,并将结余资金纳入部门预算与当年安排资金统筹使用。2008年末省级结余资金遏制住了连年上涨的势头,实现了200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六)加强预算管理监督,提高了预算的透明性

一是实行了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按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双维度反映政府支出的具体用途,使

政府预算分类更加科学,数据更加细化,内容更加透明。二是扩大部门预算报送人大审议的范围。除安全厅外,所有省直单位预算均报送人大审议,以依法、依规、依程序的做法,促进预算的公平、公正、公开。

二、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差距

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回顾与审视我省部门预算改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改革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一是预算内外资金统筹有待加强。有的部门将非税收入列入预算还只是数字上的简单合并,一部分非税收入仍是部门的“自留田”;二是编制方法改革力度有待加大。虽然我们在编制方法上有所进步,但是单位基数并未完全打破,利益格局仍然相对固化;三是预算年初到位率有待提高。一些部门存在层层分配、层层切块、层层预留机动的现象,部分专项资金没有细化到项目编入年初预算;四是预算刚性和约束有待强化。有的单位在资金实际使用过程中随意性较大,调整较多。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方面看,主要是我们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制度落实不够全面的问题,这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三、下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主要措施

全面推进部门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做到“三个精细”:一是在收入预测上精谋细划,力争准确全面;二是在支出分配上精打细算,力争科学合理;三是在预算执行上精耕细作,力争严肃规范。具体来说,可以从“五个规范”着手,不断提高部门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一)规范综合预算,统筹公共资源

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既要坚决纠正将非税收入视同单位自有资金、“收支挂钩”的错误观念,又要防止“收支脱钩”后单位执收不力、非税短收的现象。推进非税收入与财政拨款的统筹使用,加强对各项非税收入的预算管理力度。

(二)规范基本支出,公平预算供给水平

1、建设一个数据库。利用部门预算系统升级的契机,对单位的机构、编制、人员、资产等情况摸底清查,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库中资料将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台车,而不是以往简单的一个汇总数,并实现间的动态管理。

2、完善一套标准体系。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完善公用经费标准定额体系。将标准定额体系与单位基础数据库相结合,可以为编足人员经费和编实公用经费提供准确依据。

3、建立一个大平台。建议加强横向联系,一是财政内部实现数据共享;二是财政与人事等部门数据共享,只需输入关键词,便可查询单位相关信息。

(三)规范项目支出,加强项目库管理

1、建立入库“闸门”。在项目入库时建立一道评审“闸门”,对入库项目进行严格的遴选、论证、审核和排序,加强重大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和专家评审。

2、规范库中项目。不断细化项目预算,明确每个项目的承担单位和具体内容;及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定期清理项目库中已到期的项目;积极推动项目的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编制下年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探索“事前评审、事中监控、事后考评”的项目管理机制。

(四)规范预算调整,强化预算约束力

1、“开前门”:提前结转资金。由于单位年初用款与当年预算批复存在时差,有些单位不熟悉或不愿意办理相关手续,致使“该用的不能用,不该用的被挪用”,其中基建结余问题尤为突出。为方便单位正常用款,我们将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在部门预算正式批复之前,提前结转基建结余资金,确保资金及时拨付。

2、“关后门”:改进技术手段。建议在国库集中支付软件中设立“支出类型”与“经济分类”的对应审核关系,优化程序,修补漏洞,从技术上杜绝资金挤占挪用的现象。

3、“堵旁门”:严格预算调整。建议完善预算执行中的调整手续,进一步规范单位的预算调整行为。同时,着手建立预算执行结果反馈机制,将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有机结合,防止预算、决算“两张皮”。

(五)规范结余资金,实行分类管理

将部门结余资金分为基本支出结余、专项支出结余及净结余三大类,区别对待、分类管理。部门申报当年预算时,对于基本支出结余,可以结转继续使用,但不得用于提高人员经费开支标准;对于专项支出结余,应结合项目进度情况主动统筹部分结余资金再申请增加预算;对于净结余资金,应将其全部作为本部门当年预算的首选来源。以此建立起激励约束机制,减少结余资金沉淀,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篇: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西藏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

2013年06月24日15:52来源:西藏日报

党的十八大统筹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强调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自治区党委八届三次全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对加强和改进我区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安排部署。提高我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动力,以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中心,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为建设富裕和谐幸福法治文明美丽的社会主义新西藏提供坚强保证。

突出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思想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是做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抓住理想信念这个灵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创建,自觉用“两个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要抓住纪律教育这个保证,教育引导全区广大党员自觉遵守党章,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的指挥,坚决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决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始终做到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抓住反分裂教育这个关键,教育引导全区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在反分裂斗争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的表现,是对党员遵守政治纪律的实际检验和试金石。要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高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

一、维护民族团结的旗帜,严格按照中央对十四世**集团的定性表述、斗争方针和策略办事,坚决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认识统

一、表里如

一、态度坚决、步调一致,自觉与十四世**集团划清界线,绝不能抱任何幻想,绝不能有任何动摇,绝不能阳奉阴违,绝不能患得患失。

突出提升执政能力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做好西藏的工作,

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干部。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对各级干部一方面关心爱护、另一方面严格要求,引导大家安下心、沉下身、扎下根,不浮躁、不懈怠、不空谈,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特别要注意把政治上强、具有领导科学发展和促

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选配到主要领导岗位上来,突出抓好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继续强化乡镇党政正职按规定配备,增强班子整体功能。要统筹推进各类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选拔使用政治上靠得住、维护民族团结、坚决反对分裂、敢于同十四世**集团作斗争的优秀藏族干部、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和长期在西藏工作的优秀汉族干部,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女干部,重视使用党外干部,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援藏干部工作,重视考核、了解表现,既严格管理又关心爱护,对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及时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鼓励他们长期扎根西藏、奉献西藏。要加强农牧区干部队伍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选拔乡镇公务员、接收驻藏部队优秀复转军人扎根乡镇基层的工作,不断壮大乡镇干部队伍、优化干部结构;加大从党政机关、大学生村官、复员退伍军人中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力度,让基层成为广大干部接受锻炼、砥砺品行、增长才干、施展抱负的广阔天地。

突出夯实执政基础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

摇。要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统筹推进农牧区、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领域的基层党建工作,突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工作,确保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全部建立党组织,着力消除空白点和薄弱点;推广在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

织,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实现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的统一。要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五个好”为目标,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形成晋位升级长效机制,完善服务群众职能,构建灵活高效、贴近需求的基层党组织服务体系,切实将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执行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选优训强党支部书记,把基层党支部书记培养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群众公认、素质过硬和善于驾驭复杂局面的基层领路人。要不断壮大党员队伍,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员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加大在农牧区、高校和反分裂斗争一线发展党员的力度,在严格标准、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力争每个村每年发展党员3—5名、高校每个班级每年发展党员2—3名;要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疏通出口,纯洁队伍,健康肌体,使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突出密切联系群众 加强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各项事业兴衰成败。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最高位置,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党委“约法十章”、“九项要求”,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坚决防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和不良心态,杜绝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坚决整治慵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大力弘扬少说多干、实干干实、

不见成效誓不罢休的好作风,勇于作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敢于牺牲,确保对自治区党委、政府各项部署抓住不放、一抓到底,落到实处、见到成效。要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好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推动各级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主动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开展调查研究,切实了解真实情况,找准突出矛盾,解决难点问题。要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深刻认识到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发扬力争上游、百折不回的拼搏精神,发扬脚踏实地、注重实践的求实精神,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发扬坚决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爱国精神,为西藏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突出完善惩防体系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在这个问题上,西藏没有任何特殊性。要全面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统筹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各方面工作,进一步完善具有西藏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系统性、协调性、时效性,做到惩治于已然、防患于未然。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从严惩治消极腐败现象,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不管涉及谁,都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做到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特权现象,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进一步深化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深化和拓展巡视工作,提高巡视工作质量,规范权力运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罢免、撤换等制度,

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突出增强党内民主 加强制度建设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是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党章为基本遵循,进一步规范各级党委议事和决策机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党务公开,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落实和完善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任期制,扩大候选人预备人选及差额比例,完善差额选举制度,提高工人、农牧民代表比例。建立健全代表联络工作机构,做好代表服务工作、开展代表培训。要实行党代表提案制,积极发挥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作用,完善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制度,探索推行党员旁听基层党委会议、党代表列席同级党委有关会议等做法。要健全调研制度,紧紧围绕全区发展稳定大局和党建工作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加强专题研究,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当前,西藏正处在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与全国相同的是时间和目标,不同的是起点和条件,必须只争朝夕、奋起直追。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担负着服务群众、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神圣使命。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凝聚起推进西藏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强大力量,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建设富裕和谐幸福法治文明美丽的社会主义新西藏。

第四篇:论文-在改革创新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2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反腐倡廉理论研讨征文

============

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内 容 概 要

本文开宗明义,首先论述了在改革创新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时代命题的必要性,然后分别从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创新三方面展开论述:分析了当前几种主要反腐理论——换筐理论、监管失效、成本理论、分权理论等;创新方法方面提出一方面要继承和发展过去反腐倡廉工作的丰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运用现代管理学方法、现代心理学方法等几种创新手段,创新实践方面结合环保系统业务特点提出创新监督制约方法、创新效能监察活动等三种实践思路。结语照应论题:只有做到反腐倡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有机统一,才能开创反腐倡廉的新局面。

- 1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是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当前,党内还存在不少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反腐败斗争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成效明显与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不断加大与腐败案件易发多发并存、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与腐败现象在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反腐倡廉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而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以建设性的思路、举措和方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才能不断破解反腐倡廉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难题,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二、以创新的反腐理论指导反腐倡廉建设。

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践总结,是新形势下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思想理论武器。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就要在反腐倡廉理论的指导下,按照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紧紧围绕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作出新概括。而理论的创新是在对实践不断积累的认识和深化,现就当前理论界关于反腐倡廉几种理论评述如下:

1、换筐理论:从筐里挑烂苹果,结果越挑越多。查究原因,原来是因为装苹果的筐子难以保鲜,所以不改进筐子,烂苹果就会不断产生,挑不胜挑。这个理论启示我们,如果不从制度和体制入手,就难以避免腐败份子的不断产生。

2、监管失效现象:对于同级官员的监管,处于一种“失效”的状况:看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这就造成了本来在萌芽状态就能处理的问题,发展到非常严重时才能得到处理。这启示我们,应当建立从上至下、一以贯之的监察监管体系,看得见的要有说话

- 3

1、运用现代管理学方法,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紧密衔接、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制约;

2、运用现代心理学方法,在廉政教育工作中,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解疑释惑、启发思想、触动心灵,使廉政教育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

3、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技含量。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注重分析网络舆情等,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实效性;善于借助和运用现代科技的新成果,积极探索将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等运用于权力监督、财政收支、行政审批、信访举报、投诉处理等各个环节,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四、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本人在环保系统工作,结合本系统业务实践提几点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想法。

1、创新监督制约方法,进一步增强纠风反腐工作的预见性。监督创新是贯彻落实中央“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方针的重要表现。首先延伸监督制约的深度。明确领导干部肩负的五项责任,即领导责任、部门管理责任、廉洁自律责任、管好家属子女的责任、管好身边工作人员的责任;要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双百分”考核(即:廉洁行政考核和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位干部,将全体干部的廉政责任与个人经济利益、工作目标考核直接挂钩,体现“廉政责任、人人有责”的原则。其次是加重监督制约的力度。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落实,不准利用职权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不准收受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坚决反对和制止各种奢侈浪费行为;第三是扩大了监督制约的广度。在国

- 56

作 者 简 历

第五篇:建立科学水价体系,推进水价改革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的形势十分严峻,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将日益严重。推进水价改革,简历科学的水价体系,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我国水价改革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例如很多城市通过召开水价听证会对水价进行调整。但在水价改革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水是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因此用水应该是低价的。实际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水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应该保持它的公益性的特点,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将水这种公共资源作为谋取垄断利润的工具。但是,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严峻形势,目前我国的水价标准较低,不能反映水资源的价值和稀缺程度,导致水资源被严重浪费。因此,我国对水资源价格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建立科学的水价格体系,做到既不影响人们的基本生活,又能改变因低水价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的现状,保护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具体的水价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各地方政府可从实际出发,在统筹考虑流域水资源及用水情况的前提下,按照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原则,根据本地水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规范水价调整机制。

二是建立科学、完善的水价体系。目前我国水价总体水平较低,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严重。因此,要从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出发,统筹考虑,在适当调整水价标准的同时,将污水处理费调整到合适水平。同时,要不断细化水价调整的对象,将水资源的收费名目、价格等作更加明确的划分,实现水资源收费的正规化管理。例如在工业用水户实施阶梯水价,并不断将该水价标准推广。

三是要考虑用水户承受能力,特别是要保障居民基本用水。水价政策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水作为特殊商品,还具有公益性,因此,水价不能超过居民和企业的承受能力,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必须得到保障。因此,提高水资源收费标准,必须考虑用水户承受能力,实行区别对待。

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完善的水价体系,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上一篇:开业邀请函范文下一篇:罗布泊地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