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22-09-12

填鸭式和常规解决问题为重点的数学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中学数学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育就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已成为新形式下教师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

1 发挥想象, 鼓励学生求异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敢想象才会敢创新, 加上孩子天性爱幻想、想象, 所以我在教学中常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有意识地让孩子大胆想象, 在想象中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教会学生思考, 对学生来说, 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教学活动中, 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也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关键。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习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法。发散性思维, 是从不同途径, 不同角度去探索多种可能性, 探求答案的思维过程。为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施。

(1)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良好的想象力依赖于学生的好奇心和知识面。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构思新颖、思维巧妙、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例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另外,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科学、能动的安排学习时间, 获取高效的学习方法, 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 拓宽知识面, 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提供学生想象的源泉, 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2)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限制条件编题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2 善于质疑, 让学生独立思考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几乎完全依赖教师, 很少有学生对教师或课本产生质疑。这样学生既缺少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和压力, 也缺少相应的训练, 逐渐养成了依赖性的学习习惯。所以, 要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的首要任务。首先,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知识发现、形成的探究活动。其次, 启发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寻找疑点, 培养质疑习惯。教会学生如何质疑,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示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 各章节知识的交汇处, 甚至于各学科间的关联处等等地方入手, 或对教材与课堂教学中的一些论述不太严谨的地方提出质疑。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一旦学生提出问题, 就应给学生机会, 让他们能从给定的情境或已解决的问题中提出新的问题, 这不仅有利于发挥个人的创造力, 同时, 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比课本上的问题更能激发其进行创造的兴趣。因此, 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去思索、去探讨, 要帮助学生如何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而不是简单地将答案告诉学生, 要给学生更多的思索空间,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习惯。

另外,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转换角色, 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以合作伙伴的身份与学生探讨, 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鼓励学生不要随波逐流, 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3 反思积累, 让学生积极探索

疑是思之源, 思是智之本。现代创造教学观认为, 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 而是手段, 是认识科学本质, 训练思维能力, 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思维活动, 总是由问题开始, 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 要根据儿童的的好奇好问, 求知欲望强等特性, 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开放式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创新的勇气, 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为什么。

在创造性学习中, 学生不仅要接受教师所教的知识, 还要消化这些知识, 分析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敢于除旧布新、自我发现。传统教学中接受和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几乎是学生学习的全部, 但在创造性学习中, 学生积极探索、不断反思, 自我发现、自我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变教学模式, 注意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成为积极的探索者, 在探索中不断反思。通过探索发现新知, 在反思中总结、升华, 扩充、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最终实现自我创新, 形成“探索—反思—创新”的学习模式,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注重实践, 让学生手脑并用

皮亚杰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 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中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刚刚形成, 仍然需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辅助才能顺利进行。因此中学数学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或实验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 从而达到理性的升华。开展类似的教学活动, 可以使学生养成手脑结合, 勤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切实变被动接受学习为自主发现学习。

5 善于合作, 让学生积极交流

《新课标》积极倡导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 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在创造性学习模式下, 教师不再是教学的权威, 而成为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 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乐于与学生合作, 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成长, 在合作中进步。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认真对待, 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学会评判, 学会接受。

总之, 作为新课改下的教育教学工作者, 我们要不断研究新时期学生学习的特点, 做出科学的分析, 总结经验, 造就更多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造福社会。这是信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所期望的。

摘要:创新,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其内涵是十分深厚和广褒的,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加快教育发展与教育创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势在必行。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向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新课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焦点, 提出教学中应留给学生更多空间, 以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就对中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上一篇:探究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实意义下一篇:物理实验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