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合同论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工程施工合同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合同是企业之间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保障,对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且具有法律效力,是解决经济纠纷的重要手段。目前合同管理已经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建设工程的合同管理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第一篇:工程施工合同论文

固定总价合同下建筑施工合同风险初探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风险也悄然增大。文章将固定总价合同作为探讨对象,分析探究固定总价合同模式下的建筑施工合同风险成因及其具体表现,在这一基础上,提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应对建筑施工合同风险,力图规避建筑行业潜在的风险,实现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固定总价合同;风险;建筑施工;对策

在签订工程项目合同时,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大多采用固定总价合同作为通用的合同形式。采用固定总价合同的初衷在于,在便于工程项目款结算的前提下,发包方也想通过签订固定总价合同将合同履约过程的一切风险转移给承包方承担,从而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这样一种合同形式有利于控制投资成本,但是却在无形中造成了价格不平衡等潜在的建筑施工合同风险,因此,加强对固定总价合同模式下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必要。

一、固定总价合同概述

(一)定义

固定总价合同是按照承包工程的计价方式进行分类的合同的一种,具体是指合同价格的计算要建立在设计图纸、相关规定和规范的基础之上,明确工程任务和内容、确定业主要求和条件,合同总价款一旦约定,不再因为设计变更或者业主增减工程量的任何情况而对价款作出调整。这类合同将全部的工作量和价格风险转移到了承包商身上,在工程结构简单、施工周期较短的小规模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采用,更能够有效维护业主的利益。

(二)特点

1.工程造价的结算较为简单

基于合同总价的固定性,在发包方(即业主)不改变施工合同内容的情况下,合同初始约定的价款就是承包方和发包方的最终结算的工程造价价款。这样的价款结算形式,有利于减少业主和承包方的计量、核价的工作任务,集中时间针对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作出合理安排,促进工程项目顺利完成。

2.承包商的索赔机会较少

固定总价合同中,除非重大设计变更和业主自主增减工程量,否则一般不会对合同价款进行调整。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业主能够做到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有效避免承包商“中标低、签证勤、索赔高”现象的发生,这大幅度减少承包商索赔的机会。

3.工程量和价格风险主要由承包人承担

由于固定总价合同将工作量和价格潜在风险转移到承包方身上,承包人首先就要自行承担投标过程中由于询价失误和合同履行过程中突发因素导致价格上涨而造成的风险,一旦风险出现,业主是不予补偿的。其次,由于发包方(即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只能作为参考,甚至不提供清单、只提供施工方案图纸和相关说明,导致承包人在招投标报价中,必须根据综合单价,通过自己计算工程量得出合同总价,这一过程中,往往伴随承包人对工作量估算不足、分项工程量有漏项或计算不正确等问题的产生,由此造成的损失自然是由承包商承担。

二、建筑施工合同风险存在的原因

(一)对合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建筑市场的迅速发展壮大,伴随着观念的滞后,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意识,对合同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盲目签订合同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建筑项目施工的初期就为合同的高效管理埋下了隐患,同时也不利于后续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各项资源管理,不利于成本的有效控制。

(二)相关人员的合同管理相关知识缺乏

部分施工企业管理工作不够严谨,合同处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甚至毫无专业经验,这就导致签订合同过程中把关力度不够,合同内容欠缺规范性,直接造成合同文件的质量下降,加剧了执行过程中的履行困难。

(三)合同文件相关规定不够完善

首先,建筑施工合同的条文不全面,会导致合同相关条款的遗漏或产生误读,无法有效预见合同执行其间的各种突发状况,最终造成承包方和发包方在具体操作施工中的争执,导致承包商损失严重。另一方面,合同文书相关规定严谨程度严重不足,语焉不详,甚至前后冲突,这些无法具体界定的相关规定,都会造成承包方在施工中的理解与发包方严重不一致,进而拖延工程进度。

三、固定总价合同模式下的建筑施工合同风险

固定总价合同是在建筑行业买方市场状况下诞生的合同形式,倾向于维护发包方(即业主)的利益,相应地,施工方就要承受来自多方面的潜在风险,具体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发包方造成的潜在合同风险

1.单方面将工程数量产生的错误归咎于施工企业

施工企业往往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对工程量进行单价填报,最后形成施工方的投标报价。在实际合同的执行过程中,由于施工方专业造价人才匮乏或标期短暂等问题,施工方往往按照发包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报价,并以此为依据签订施工合同,一旦后续执行过程中出现有关工程量数量核对方面的异议,根据固定总价合同对于工程造价无法更改的相关规定,施工方的损失无法得到相应的补偿。这种由于工程量计算产生错误的责任,片面地归咎于施工企业,显然欠缺公平。

2.施工现场和外部环境的潜在风险

项目施工现场及其外部环境的不明确,也为施工合同带来风险。由于发包方在施工企业进场前没有做好接通水、电,打通施工道路等前期准备工作,导致施工方的前期现场实地勘探无法顺利开展或是由施工方自行做入场准备,这无形中加剧了施工方的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由于前期准备不足而造成的损失,施工方无法从发包方处得到有效补偿,由于业主造成的环境风险完全转移到了施工方身上。

3.工期延误风险

发包方拟定的片面工期条款导致施工方工期延误潜在风险的存在,集中体现在:工期延误造成的罚款金额无上限、工期提前完成无奖励和工期安排不合理等等方面。

(二)施工企业自身因素造成的合同风险

1.施工方投标策略失误

通常情况下,施工企业投标过程中采用不平衡报价的方式。具体指的是施工方在保持投标的总价维持不变的前提下,对很有可能增加的工程数量分项投标价高,对可能减少的工程数量分项投标价低,即针对变更部分的工程创造利润空间。一旦业主对变更部分产生异议,甚至减少高标价部分的工程数量,那么无疑会造成施工企业的大幅损失。

2.施工企业投标失误的风险

前面提到,由于合同文书界定的模糊,很容易造成施工方对相关设计施工标准的误读,造成完工后的项目与设计方案产生巨大的差异。另一方面,由于施工方对措施费用的考虑不具有前瞻性,使得实际投标过程中,施工措施性费用被迫分摊到工程数量分项中,造成固定总价与实际投入不符,并且无法得到发包方的补偿。

(三)外部客观因素造成的合同风险

1.建筑原料价格波动

建筑材料受到市场经济的调控,其价格波动是十分常见的。实际建筑施工和投标期往往有很长一段时间差,在此期间,原材料价格往往与之前的询价情况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但是基于固定合同总价的相关规定:“材料、市场变化及政策性调价一次性包干,在合同实施期间,投标单价保持不变”。一旦材料价格产生大幅上涨,施工企业将蒙受不可估计的损失。

2.不可预见的突发因素

以自然条件因素为代表的突发因素具有不可预见的性质。在实际施工中,除去自然条件,外部客观环境与施工环境要求不符或是其他第三方潜在风险的存在,都是导致施工合同执行存在风险的原因。

四、结语

在采用固定总价形式的情况下,建筑施工风险长期存在。为了有效减少施工企业的损失,在合同签订初期,承包商就应该切实做好市场调研和风险分析,尽量做到工程量的计算准确化,在科学合理的清单报价下确立合同总价,将报价失误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从细节处规避施工合同签订的风险,从而保证工程目标和整体经济效益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姚元军.固定总价合同下的建筑施工合同风险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6):53-54,79.

[2]袁亚东.建筑工程施工合同风险因素及管理对策[J].科技资讯,2009,(32):50.

[3]孟文华.固定总价合同应用风险及其防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2(3):44-45.

[4]张双甜,成虎.固定总价合同中应注意的问题[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2,(2):33-35.

[5]周起宏.固定总价合同的特点、风险和对策[J].水运工程,2005,(10):11-14.

[6]劳瑞坤.固定总价合同的履约风险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2):114.

[作者简介]黎迪斯(1985—),男,广东高州人,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实习员。

作者:黎迪斯

第二篇:浅谈建设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

摘 要:合同是企业之间进行经济活动的重要保障,对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且具有法律效力,是解决经济纠纷的重要手段。目前合同管理已经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对建设工程的合同管理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问题;措施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迎来了它的繁荣期。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其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建筑工程建设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合同管理已成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手段,这是由工程建设的特点所决定。建筑工程具有工期长、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这也决定了建筑工程建设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发包方与承建方之间很容易出现纠纷,而合同管理是解决工程纠纷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合同的本质就是具有法律效益的协议,对工程建设当事人就工程建设中的义务、成本、工期等一系列问题的协议。由于建设工程周期长、施工种类多、施工技术复杂、涉及面广等特点,这也决定了建设工程的合同与其他行业的合同大不相同,建设工程的合同内容条款更为繁杂、涉及面更为广泛。如果签订的建设合同涉及内容全面、合理,这将是保护企业双方利益的重要举措,既保障了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保障了工程质量,维护了发包方的合法权益。但是,如果建设合同的内容无法涉及建设过程的方方面面,这不仅会给合同双方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建设工程的合同管理,对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都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在法律的约束下,有效规范了工程建设行为,在保障双方权益的前提下,保证工程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顺利竣工。

2 建设工程合同的特点

2.1 合同签订内容容易存在歧义

建设工程的合同必须保持一定的严密性,因为涉及法律效应,应用严肃的态度看待建设工程合同。建设工程的合同对发包方与承建方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并对双方的违约赔偿问题进行明文标示,但建设工程是一个动态的实行过程,其中涉及很多变量,建设合同是在工程建设前签订的,所以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责任归属问题上很容易出现歧义。

2.2 合同管理涉及面广

工程项目合同涉及单位部门较多,包含业主、承包商、施工单位、监管单位、材料供应单位、运输单位等,相互关系较为复杂,只有在确保各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并相互协调配合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2.3 建设工程合同有效期长

建设工程合同有效期长是由建筑工程的建筑特点所决定的。建筑工程由于建设过程比较烦琐、复杂,其内容包含招标、签订合同、制定方案、工程施工、竣工等,通常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全部完工。这也就决定了合同管理时间较长,与工程建设保持同步,并且合同管理的内容也要涉及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建设过程,发挥合同管理应有的效能。

2.4 合同易变更

建筑工程由于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比较容易发生突发情况,建筑施工的预想可能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偏差,因此合同的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对建设工程的合同管理必须采取动态的管理理念,依据实际情况对合同内容进行协商,确保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

3 建设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合同双方法律意识淡薄

真正的合同是以公平、公正为原则,以法律效应为保障的协议。但是,一些建筑企业违背国家要求,合同内容缺乏公正性、合理性,并且“阴阳合同”签订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都不具备法律效应,严重损害了市场经济秩序。同时,还有一些企业,对建筑合同的认知不充分,没有正视法律的严肃性、强制性,无视合同的管理内容,严重损害发包方的利益,法律意识淡薄。

3.2 合同管理人员整体水平不高

由于建设工程合同的特殊性,要求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人员在具备合同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有一定的建筑知识,这样保证合同管理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现有的合同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低,且管理人员不足,无法保证合同管理工作的合理性。而且建筑企业对合同管理人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合同管理的有效性无法实现。

3.3 缺乏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

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实际实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究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合同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在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过程中,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程序,使合同管理工作缺乏规范,而且在合同管理实行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监督、考核体系,合同管理的执行力也大打折扣。

4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有效措施

4.1 加强法律教育,提高法律意识

建设工程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应的协议,受法律保护,也受法律约束。建筑合同在签订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审查其中的条款,对工期的成本、时间以及赔偿问题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在公平公正的原则指导下,签订双方对其内容进行充分的协商。承包商和发包方都要加强自身的法律知识学习,对合同的内容从法律的角度加以审查,并养成靠法律解决纠纷的行为意识,切身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2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提高合同管理的执行力,关键在于建立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以合同管理制度为依据,规范合同管理行为,保证合同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首先,完善合同管理流程。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流程,并完善合同管理监督体系、考核体系,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合同管理的执行力;其次,完善合同管理执行机构,对合同管理各项流程中都设置专门的人才,保证合同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要做好合同管理的监管工作,要保证合同管理符合实际情况,并且对合同变更做到及时的应对。

4.3 加强专业合同管理人员的培养

专业合同管理人员在建设合同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合同管理科学性、合理性的根本保证。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专门的培训体系,利用先进的管理水平保证工作质量。还要注重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素养,使其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同时还要保证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有基本的认知,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合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建筑项目管理的内容也逐渐增多,而合同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建设项目的合同管理其主要目的是规范建筑市场的管理,使建筑管理更加的有序化、法律化、制度化。但是在建设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其作用的发挥。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力度,必须加强建筑企业的法律意识,增加专业人员的培训,保证合同管理的法制性、科学性以及完整性。现代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制定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及流程,认真总结合同管理经验和教训,规避各种风险,确保建设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 考 文 献

[1] 杨聪敏,朱丽娟,张译尹,等.浅谈建设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J].消费导刊,2015(4):132.

[2] 杨运林.浅谈建设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J].大科技,2015(23):21.

[3] 王娟.浅谈对建设工程合同的几点认识[J].价值工程,2014,33(33):97-99.

[4] 马抒垠.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10):162-162.

[5] 马惠青.谈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体系的建立[J].房地产导刊,2015(9):398-398.

[6] 许奕生.浅谈建筑施工合同管理[J].建筑经济,2006(S2):176-178.

作者:朱善琳

第三篇:市政工程施工项目合同管理

摘 要:本文主要是以工程施工项目合同管理为主题,重点分析了在市政工程施工项目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施工项目 合同管理 问题 措施

1 施工项目合同的概念

施工项目合同是指项目业主或其代理人与项目承包人或供应人为完成确定的施工项目所指向的目标或规定的内容,明确相互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达成的协议。

2 在市政工程施工项目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普遍的问题

2.1 施工单位因为主观上的原因导致不能完全遵守合同

(1)在投标中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合同文本的误解导致了不能全面履行合同。

由于建筑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达到中标的目的,在投标文件中不顾自身的实际状况和财务能力,作出超过招标文件要求的承诺,这就使施工单位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不能全面履行合同条款埋下了隐患。

(2)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人员对合同的理解不全面造成不能全面履行合同。

施工合同通常分为专用条款、通用条款和技术条款,在投标过程中的商务文件和往来函件均属于合同的附属文件,与合同条款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由于在施工企业施工人员和投标人员并不相同,这就容易造成施工人员对合同中需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不够清晰,缺乏对于合同风险的预判能力。造成不能够全面履行合同内容。

2.2 施工单位因为客观上的原因导致不能完全履行合同

(1)施工企业资源的不足造成不能全面履行合同。

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很多大中型的施工企业,部门臃肿,效率低下。使得不少施工企只能维持生存的局面,对于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新机械设备等企业发展的投入就更加无从谈起。因此在项目管理中由于施工企业资源不足导致不能全面履约的情况屡有发生。

(2)在施工过程中以罚代管、以包代管的现象造成不能全面履行合同。

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施工队伍的选择往往是讲人情、凭关系,对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社会信誉、工作业绩等没有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查,就会出现以罚代管、以包代管的现象,造成出现不能全面履行合同的局面。

2.3 由于合同各主体地位不平等制约了合同的公正性

在项目管理中参建的设计、监理、业主、施工四方都是合同的主体,它们从四个不同方式参与到施工中去,目的都是为工程项目服务。可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监理只是代表业主实施工程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而业主是项目的出资管理方,在投标期间业主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单方面制定了更有利于自身的合同条款,合同主体地位的不平等制约了合同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2.4 参建各方的不良行为使得合同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受到影响

参建各方中,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存在以罚代管、以包代管、违反技术规范、脱离施工图、以及在施工中操作不规范、以次充好、质量安全等不良的行为。监理方存在随意办理各种签证、随意降低或提高监理的规范,利用职权指定工程分包商、设备和材料供应商、收取贿赂等不良行为。设计方存在在设计文件中指定原材料、设备品牌,随意提高或降低设计标准或在设计变更中收取贿赂等不良行为。业主方存在指定工程分包商、指定设备或材料供应商、随意压缩工期,不按合同要求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收取贿赂等不良行为。这些不良社会现象污染了施工行业环境、严重影响了合同执行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3 针对市政项目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措施

3.1 确保投标文件的严肃性和真实性

确保投标文件的严肃性和真实性,结合企业的自身实力以及工程的实际状况,应该做到如下三个方面。

(1)对投标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

在项目的投标阶段一定要抓好组织工作,需重点关注如下三个方面:①完善项目的信息评估工作,建立经营投标的评审制度;②对于投标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对于合同条文应该逐条分析,归避合同风险,同时应该对项目的周围环境进行实地考查,认真分析投招文件的要求和规定;③结合企业的自身现状,对于招标文件提出的要求作出相应的响应,合理编制施工组织的设计文件。

(2)对项目进行合理的施工成本分析。

在编制投标报价时,对于图纸的设计说明一定要非常熟悉,对于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向业主提出质疑,甚至可以申请去现场考察。另外对当地的施工材料、劳务状况、设备物资的加工情况以及对于工期要求、物资供应方式、工程质量等都需要进行现场询价和调查,结合企业的实际水平,编制合理的投标施工方案。

(3)确定合理的投标报价。

对于投标报价,需要掌握项目的难易程度和竞标对象的心态后进行市场动态的分析,在充分归避项目合同可预期的风险后再确定投标报价,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施工项目的合同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随时掌握合同的执行及变更情况,严格依据合同办事

各参建方都应该把合同的执行作为常规工作,从施工的准备阶段到竣工验收都应该以合同原则为准绳,严格按照合同的相关要求办事。在合同变更的处理中,要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审查和批复。参建各方都应该要以积极的态度,认真对待施工中的合同变更。

3.3 加大对项目施工方的合同管理

对项目施工方的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重点环节。应成立相关部门在施工方进场之前对其信誉、业绩、财务状况、工人素质、施工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再经模拟招标的形式选择合格的施工方。另外还需要对施工方承担的作业内容作出明确的要求,坚决拒绝不合格的队伍进场。对于分包的作业队伍应该纳入项目的管理体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以罚代管、以包代管的局面发生。

3.4 在施工过程中应规范参与各方的行为

合同管理对施工管理具有很强的制约性。在施工过程中参建各方的员工特别是项目管理人员一定要熟知合同条款,理解合同中各层次及各章节之间的关系。参建各方要以合同为准则,以工程的质量为主题,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各参建方一定要有大局观念,本着为工程着想来思考问题,团结一心为工程利益着想,确保工程的的顺利竣工。

3.5 创建良好的合同管理环境

以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管理为主题,以创优良工程为目标,争取参与各方的理解和信任,让参建各方既认识工程的难度,又有必胜的信心,寻求参建各方对本项目的理解、支持、关心、帮助,形成良好的合同环境,为项目施工和合同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

4 结语

在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中,合同管理是项目中其它方面管理的依据和基础,起着着核心和纽带的作用。因此,在施工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必须以合同管理为主线,从源头杜绝相关问题的发生,使市政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有效、可控地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贤友.对建筑施工项目合同分配风险性研究[J].安徽建筑,2010(3).

[2] 程兆文.浅谈建筑施工项目合同管理[J].现代企业文化,2009(27).

作者:褚雅莉

上一篇:纺织贸易毕业论文下一篇:企业依法行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