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合同论文

2022-04-16

摘要建设工程合同效力问题相较其他合同效力问题略为复杂,本文从合同效力基本条件和建设工程合同的专有特点方面论述了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情形。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无效主体资格建设工程合同是《合同法》中规定的较为特殊的一类合同。一般来说,合同有效的条件包括:(1)合同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建设工程合同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建设工程合同论文 篇1:

建设工程合同溯源及特点研究

【摘要】建设工程合同是我国合同法律法规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合同。随着房地产行业和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设工程合同的重要性也日渐显现。由于建设工程合同本身所具有的长期性、复杂性、专业性,以及投资规模大、参与方众多等特点,其争议产生的原因和类型也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态势。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制度;合同特点

一、建设工程合同制度的发展过程

纵观西方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之民法典,建设工程合同并非一类独立的合同类型,不动产的建筑施工合同、修缮合同与完成一般工作成果的合同一样,都在“承揽合同”中加以规定(法国民法典除外),即承揽合同包括动产承揽和不动产承揽,没有将完成工作成果为建筑物(或称工地工作物、不动产)的承揽合同与其他承揽合同加以区分,在法律适用上具有同一性。因此,全面了解建设工程合同,应从承揽合同开始。

1 承揽合同的立法发展

承揽合同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为目的的合同,其中,承揽人提供的是劳动,定作人提供的是劳动报酬。在人类历史上,出现承揽合同的原因有二:一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地位已经平等,任何一方都不能依凭暴力占有另外一个人的劳动;二是社会分工的形成和发展,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专长。因为承揽合同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合同形式,为人们生活所必须,所以,早在罗马法中即有关于承揽合同的规定。

2 我国建设工程合同的立法发展

长期以来,民法学界对建设工程合同的称谓不一,其一为基本建设工程包工合同、其二为基本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基本建设工程合同、基本建设工程承揽合同。工程建设合同与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两者并无较大区别。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承包人是指在建设工程合同中负责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的一方当事人;发包人是指在建设工程合同中委托承包人进行勘察、设计、施工等工作的建设单位。由于一项工程须经过勘察、设计、施工等若干过程才能最终完成,所以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勘察合同、设计合同、施工合同。这几种合同分别是由建设人或承建工程的总承包人与勘察人、设计人、施工人订立的关于完成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等任务的协议。我国原《经济合同法》第18条已将工程建设合同作为不同于承揽合同的一类新的合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也把它作为一类合同单独规定。

二、建设工程合同的特点

1 承包人只能是法人,而且只能是经过批准的具有相应资质的法人

这是建设工程合同在主体上不同于承揽合同的特点。承揽合同的主体没有限制,可以是公民个人,也可以是法人,而建设工程合同的主體是有限制的。建设工程合同的标的是建设工程,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质量要求高、技术力量全面、影响国计民生等特点,作为公民个人是不能够独立完成的,所以,公民个人不能作为承建人。只有经过批准的持有相应资质证书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等企业法人才可以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成为建设工程合同的主体。法律禁止企业无资质或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承揽工程。农村工匠经过批准可以承揽农村三层以下的农民自住房屋的建设,但他不能承揽建设工程,不能成为建设工程合同的承包人。

2 建设工程合同的标的是特定的,仅限于完成建设工程工作的行为

建设工程合同的标的只能是完成基本建设工程的行为而不能是其他事物,建设工程本身在属性上具有不可移动、长期存在的特点。这里所说的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包括房屋、港口、矿井、水库、电站、桥梁涵洞、水利工程、铁路、机场、道路工程等等,其工作要求比较高,而且价值较大。对于一些结构简单,价值较小的工程项目,如居民建造自住的住宅,企业建造的临时设施等,并不作为建设工程,不适用建设工程合同的有关规定。

3 国家管理的特殊性

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受到国家的严格管理和监督。在我国,规范和调整建设工程合同的法律法规,除了《合同法》、《建筑法》等法律外,还存在着大量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及地方性规章。上述法规中以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主,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管制,其间充斥着大量强制性规定和禁止性规定,违反其中任何一项都能导致建设工程合同效力的丧失。对建设工程合同实行国家管制的理由在于建设工程合同的标的物为不动产之工程,具有不可移动性,长期存在和发挥效用,事关国计民生[14]。此外,在政府作为工程建设者的政府工程,往往要纳入国家计划或地方政府计划,工程的立项、发包、承包、建设及验收都绝非仅由合同法等私法能够完全解决的。建设工程合同从订立到履行,从资金的投放到最终的竣工验收,都受到国家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4 建设工程合同为要式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是国家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的需要,也是建设工程合同履行的特点所决定的。建设工程合同应为要式合同,不采用书面形式的建设工程合同不能有效成立。但是,实践中存在未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建设工程合同,但当事人已经开始履行,如何确定其效力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36条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业已接受的,认为该合同成立。因此,对已开始履行的建设工程,如果双方当事人对已经履行的并无异议,一般由建设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在一定期限内补签书面建设工程合同;如果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不补签的,则责令其立即停工;如果双方当事人对已履行的有异议,则口头建设工程合同无效,应立即停止履行。事实上,建设工程不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比较少。

三、结语

我国民法将建设工程合同从传统承揽合同中剥离出来,强化当事人的社会责任,限制其合同自由,目的在于保护合同当事人之外社会公众的利益.但行政管制的密度过高又导致了无效建设工程合同的层出不穷,降低了社会效率,增加了社会成本.建设工程合同具有不同于普通承揽合同的特征,包括承包人只能是法人、合同的标的是完成特定建设工程的行为、国家管理的特殊性、建设工程具有计划性和次序性、建设工程合同为要式合同.

参考文献:

[1] 谢白琳.FIDIC合同变更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08.

[2] 何龙江.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6.

[3] 温长煌.建设工程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 2002.

作者:陈栋

建设工程合同论文 篇2:

论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情形

摘 要 建设工程合同效力问题相较其他合同效力问题略为复杂,本文从合同效力基本条件和建设工程合同的专有特点方面论述了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情形。

关键词 建设工程合同 无效 主体资格

建设工程合同是《合同法》中规定的较为特殊的一类合同。一般来说,合同有效的条件包括:(1)合同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包括合同行为能力和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当事人的效果意思与表示行为相一致。意思表示不真实,有可能导致合同效力存在瑕疵或者无效。(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4)合同标的须确定和可能。合同标的可能是指合同给付可能实现。合同标的确定是指合同标的自始确定或可得确定。(5)合同采用的形式,法律有规定的,应符合法律规定。

对于建设工程合同,有效的条件是:(1)主体合法。我国法律对建设工程合同双方的主体条件均具有严格的限制。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查,具有相应资质等级,并经工商登记注册和领取营业执照及资质证照的法人,才能成为签订建设工程合同的合格主体,未经允许的个人和法人都不具备订立建设工程合同的资格。(2)合同订立程序合法,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建设工程合同一般是需通过招标的,所以比起一般合同多出要约邀请,其大致流程是邀约邀请(招标)-邀约(投标)-承诺(确定招标人,签订合同)。(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由于法律法规对于建设工程的强制性规定较多,所以因为违反法律法规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况在所有无效建设工程合同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4)标的具有确定性和可能性。建设工程服务及成果具有技术性、专属性、固定性、长期性,关系公共利益,过程与成果质量受到国家严格监督的特点,决定了建设工程合同自身的独特性,使其具有有别于一般合同的法律特征。(5)建设工程合同作为要式合同,《合同法》明确规定其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不仅如此,须公开招投标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后,须报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后才发生法律效力。从合同内容方面来看,建设工程合同因其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其内容规范性和技术性远远高于其他类型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作为合同的一种,我国《合同法》、《民法通则》及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中关于合同无效的一般规定当然适用。但这些规定在建设工程合同领域的表现形式比较特殊,主要有:

1、不具有建设项目服务主体资格的企业或个人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设计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有与其从事的建筑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从事相关建筑活动所应有的技术装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上述企业,经资质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的资质等级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自然人和未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证书的企业不具有建筑活动主体资格的,签订建设工程合同,合同无效。

2、承包人超越资质等级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对于建筑业企业而言,除了受经营范围的限制外,在订立建设工程合同时还要受到资质等级的限制。建设工程的承包人订立建设工程合同,不仅应当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且应当与其资质等级相适应。《建筑法》中,关于企业资质和业务范围的规定为强制性规范。违反《建筑法》第26条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因承包人没有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和不具有经营建筑活动主体资格的企业或个人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都属于合同主体不合格的无效合同。

3、发包人违反建筑法规定,将应当由一个承包人完成的建设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分别发包给几个承包人。《建筑法》第24条规定,"提倡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禁止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该规定属于强制性规范,发包人违规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显然无效。

4、违反招标投标法律规定而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建设工程合同除不宜进行招标投标外,应依法以招标投标方式订立。招标投标方式是订立建设工程合同基本方式,违反招标投标规定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无效。

5、没有国家批准的投资计划的建设工程合同。建设工程投入高、周期长、与土地利用密不可分的特点决定其计划的重要性。《合同法》第273条“国家重大建设工程合同,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国家批准的投资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订立。”对国家重大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做出了规定。计划性的建设工程合同主要是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工程,若违反国家计划,合同无效。

6、以被挂靠建筑企业名义签订的建设工程合同。《建筑法》第26条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7、承包人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他人或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建筑法》第28条规定,"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禁止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违反上述规定将导致建设工程合同无效。

8、承包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关于分包规定的行为。《建筑法》第29条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由承包单位自行完成……禁止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总承包人违反这些规定签订的分包合同无效。

9、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的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合同。

研究建设工程合同无效的情形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进而保护社会公众生命、财产利益保护。至于在合同效力得到认定之后法律后果的处理问题,则有相关的民事救济制度可供援用。

参考文献:

[1]林镥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释〉操作指南[M].法律出版社,2008.

[2]王利明.论无效合同的判断标准[J].法律适用,2012 (7).

[3]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刘梦雅

建设工程合同论文 篇3: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协商解决机制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也在其中获得了很大进步。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有着风险大、环境复杂与参与单位多等明显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工程合同出现纠纷就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因此,关于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协商解决机制的出现,就对保证建设工程参与方利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对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协商解决机制展开全面分析,以期能够保证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实现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纠纷;解决机制;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房屋建筑工程的数量与规模就明显上涨,这也使我国建筑行业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建设工程数量越来越多,施工技术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工程项目参与方为了自身利益,使用各种手段甚至是违规的方式来开展业务,例如签订黑白合同等。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这一问题就愈演愈烈,基于此,针对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协商解决机制展开分析就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合同纠纷解决机制综述

(一)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也称为合同争议,其主要是合同双方对自身和他人之间的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和在利益分配上所存在的意见、要求等。也是指签订合同的双方对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或任何一方没有履行合同内容所产生的争议或纠纷。其中针对合同履行情况的争议或纠纷,就经常出现在对合同内容是不是已经履行,或者能否按照合同要求而履行所出现的分歧。而合同不履行争议就是合同双方对没有完全履行或没有履行所出现的责任,而这一责任具体应由哪方承担所出现的争议。合同纠纷所具备的主要特点能够分成几点。一、就是合同纠纷主要发生在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合同履行的具体过程中,若是出现的某个纠纷尽管与合同之间存在关系,但是不是出现在上述这些过程当中,从本质上就不能构成合同纠纷。二、合同纠纷的双方主体一定要是存在明确法律关系的主体。这里所称的主体包含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三、合同纠纷的主要内容通常都是体现在争议主体对造成合同法律关系发生、改变及消灭等客观事实和法律关系的主要内容所拥有的观点和看法存在差异。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因为合同立法中所存在的法律漏洞,也会造成当事人双方针对合同事实所拥有的解释存在差异,总而言之,由合同活动的情况就会有合同纠纷的存在。

(二)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解决机制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解决机制的研究内容中主要包含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发生的原因、发展、解决过程、解决手段等。针对以上研究,本文着重分析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协商解决机制,以期能够让这种机制保持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主要特征和解决方法

(一)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主要特征

1. 合同双方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

因为建设工程合同所拥有的内部因素与传统合同内部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这就造成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具备这时间长、条款多、内容较为复杂等明显特点。在建设工程合同较长的履行时间里,很多实际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其产生争议或纠纷的主要原因就是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中出现不履行合同和违反合同条款约定等纠纷的责任承担问题,其主要表现形式合同变更、索赔和反索赔。其中合同变更和索赔一定会出现改变之前的建设工程合同中所明确标注的内容、约定范围、价格款项、建设工期等情况,所以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合同双方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2. 纠纷发生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

建设工程合同出现争议与纠纷的概率较高,并且存在争议与纠纷的内容与事实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证据量大且需要耗费较大精力。同时,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出现的主要原因与责任确定都需要对工程质量、成本等方面展开专业性鉴定。目前我国司法鉴定相关规范不够完善,资源相对匮乏,鉴定实践通常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其纠纷持续的时间通常就贯穿于整个建设工程周期。

3. 专业性强且涉及金额较大

建设工程内容包含了例如地质勘查、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质量鉴定等很多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内容。另外,建设工程合同标的物都是大型建筑不动产,其具有建设规模大、时间长、涉及资金多等特点,这也就决定纠纷所涉及的金额较大。所以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其中较为明显的两个特点是专业性较强和涉及金额较大。

(二)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出现的主要原因

造成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出现的因素众多,其中主要包含: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政策失误、业主或承包商的恶意欠款;合同形式多样化、条款繁杂、合同管理不完善;地质条件等因素出现设计变更;合同文件履行过程中出现付款延期;投机行为以及市场不规范、投资不足和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等多个方面。

三、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协商和解决方式

在解决建设工程合同纠纷问题时,我国较为常用的方式就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四个手段。在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的解决办法中,协商方式由于具有成本低、迅速和便利等特点,就作为首要的选择方式。

(一)基于鲁宾斯坦讨价还价理论的协商解决机制模型

基于鲁宾斯坦讨价还价理论的协商解决机制模型,就是着重分析针对当事人双方不需要通过诉讼或者仲裁这两种方式就能实现和解的内在机制。例如建设工程合同由于设计变更、工期延误、工程量增加、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承包商出现经济利益或者时间利益上的损失,承包商就拥有索赔的基本权利。承包商若是认为自身有权利获得追加付款或延长工期等,明确索赔要求后,即可以向监理单位提出索赔意向通知书。然后由监理单位进行审查并报送业主,由业主签认索赔处理结果,承包商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若是承包商接受索赔条件,双方即可达成和解。如果承包商拒绝索赔条件,则就直接进入到后续诉讼或者仲裁这两个重要程序,或者承包商给予新的索赔金额,这时业主可以选择接受或者拒绝,其接受或者拒绝所产生的流程与之前相同。和传统的鲁宾斯坦讨价还价相比较,其讨价还价理论可能出现和解,也可能进入到诉讼或者仲裁程序。所以,诉讼或者仲裁程序针对合同双方来说都是较为统一的外部选择。

(二)第三方调解

在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协商解决失败以后,双方当事人能够就存在的争议或纠纷申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具体专业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或者行业协会来开展调解工作。若是协商达成和解,就可以作为合同补充文件开展后期工作。一般情况下,第三方调节机构自身要拥有较高的专业资质,并且要求其做出的判断要客观公正。但是因为调解协商不存在法律约束力,合同双方依旧能够在调解完成后开展协商工作。基于此,可以确定第三方调解的主要目的能够理解成促进双方信念更新,也就是更新合同双方的主管意念,达到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协商的根本目的。

四、结语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贯穿于整个建设周期,所以建设工程内部相关当事人都会受到纠纷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建设工程效率与质量出现明显下降,严重的可能给建筑行业市场和社会稳定带来恶劣影响。基于此,针对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协商解决机制的分析就尤为重要,其不但是成本较低的解决方法,对维持建设工程合同双方的稳定协作,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康大伟,石磊.工程项目合同纠纷协商解决机制研究——基于魯宾斯坦讨价还价理论[J].项目管理技术,2014(10).

[2]吴慧博,蒋慧杰,赵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争议解决机制比较及选择[J].工程造价管理,2016(05).

[3]蔡岳春.谈建筑施工合同纠纷问题分析与对策处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6).

[4]聂守文.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解决机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1).

(作者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汪维莲

上一篇:艺术本质探究论文下一篇:小学数学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