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多元文化根源

2022-07-09

第一篇:美国多元文化根源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

第一、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居者有其屋曾是美国梦的一部分。在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内需萎靡不振,罗斯福新政的决策之一就是设立房利美,为国民提供住房融资,帮助民众购买房屋,刺激内需。1970年,美国又设立了房地美,规模与房利美相当。“两房”虽是私人持股的企业,但却享有政府隐性担保的特权,因而其发行的债券与美国国债有同样的评级。从上世纪末期开始,在货币政策宽松、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两房”的隐性担保规模迅速膨胀,其直接持有和担保的按揭贷款和以按揭贷款作抵押的证券由1990年的7400亿美元爆炸式地增长到2007年底的4.9万亿美元。在迅速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两房”忽视了资产质量,这就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温床”。

第二、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两房”通过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而投资银行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再将其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在这个过程中,最初一元钱的贷款可以被放大为几元、甚至十几元的金融衍生产品,从而加长了金融交易的链条,最终以至于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这就进一步助长了短期投机行为的发生。但投机只是表象,贪婪才是本质。以雷曼兄弟为例,它的研究能力与金融创新能力堪称世界一流,没有人比他们更懂风险的含义,然而自身却最终难逃轰然崩塌的厄运,其原因就在于雷曼兄弟管理层和员工持有公司大约1/3的股票,并且只知道疯狂地去投机赚钱,而较少地考虑其他股东的利益。

第三、美国货币政策推波助澜。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网络泡沫破灭,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而且在1%的水平停留了一年之久。低利率促使美国民众将储蓄拿去投资资产、银行过多发放贷款,这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而且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诱使”市场形成一种预期:只要市场低迷,政府一定会救市,因而整个华尔街弥漫着投机气息。然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首先上升,由此引发的违约狂潮开始席卷一切赚钱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机构。

第二篇:多元·科学·规范美国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管窥

摘要: 美国高校学生评教已有90余年历史,评教目的由单一走向多元,评教工具形式多样、内容渐成共识,评价体系实施有序,评教数据处理规范、结果反馈合理等特点已成为学生评教工作有效实施的基石。美国高校学生评教经验启示我们:提高参与者对学生评教活动的认识;鼓励评估专家建立评教指标数据库,设计科学的学生评教量表;恰当处理造成评教偏差的潜在因素,提升评教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度;构建高效反馈系统,建立“以评促教”的效能跟踪机制。

关键词:美国高校;学生评教;评教制度;评教流程;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3-0102-06

收稿日期:2016-04-1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基金项目“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现状调查”(XJK012CGD001);湖南省社科基金2012年项目“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比较”(12YBA063) 。

作者简介: 徐丹(1977-),女,湖南汉寿人,教育学博士,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熊艳青,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高校学生评教是指高校在一定评教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一系列的工具与方法,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如教学能力、教学组织安排、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然后由评价专家对数据进行解释分析,最终形成评教报告的过程。学生评教作为教师教学评价和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担负着改进教学、维护和实现学生利益、保证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职责。我国高校学生评教从20世纪80年代陆续开展起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一些显著进展。但是我国高校学生评教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面临着评教功能与目的不明确、工具与结果的使用不当等问题。为解决目前国内学生评教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学习与借鉴美国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先进经验十分必要。

一、评教目的由单一走向多元

美国高校学生评教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学生评教工作只是零星地在高校开展。直到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学生运动在全球迅速展开,顺应时代潮流,美国大学生也参与到了学生权利运动中来。具体到校园中,由于对教学质量、课程设置、考试方法等强烈不满,美国大学生要求高校给予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为了回应学生的要求,各高校纷纷开始收集学生评估教学的信息,目的是帮助教师改进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学生评教的初始目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资助不断下降以及“学生消费者第一”思潮兴起,管理者不得不依靠更多的评价信息来进行课程设置和艰难的人事决策,管理者成为了这一时期推动学生评教工作的主要力量,学生评教目的相应地演化成为上述事务服务。进入到90年代,高等教育质量滑坡,为了应对更广泛的社会(包括政府、管理者、学生、家长、纳税人等)对高校问责的公共需求,学生评教目的走向多元化,主要包括: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在选择课程及教师时做出合理的选择;帮助管理者在教师选聘、教师薪水、晋升与任期、课程的设置与发展等方面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评教工具形式多样,内容渐成共识

1.多元混合的量表形式

美国高校的学生评教工具通常采用专家设计的量表。由于每个专家的设计理念存在差异,因此,评教工具并未达成共识。20世纪70年代专家设计推荐的量表有四种,分别是整体评教量表(Overall Instructor Rating)、总体或高推断评定量表(Global or High Inference Rating Scales)、低推断量表(Low Inference Scales),以及围绕学生对课程学习中能力增长的感受的测量而展开的量表。

整体评教量表通常采用李克特五点计量法,邀请学生对授课教师的全面或者一般性教学技能进行评价。此量表的优点是有助于开展总结性评价,进行人事决策,不足是无法反馈给教师详细的教学信息。典型的代表是佛罗里达大学教育学院使用的评教量表。总体或高推断评定量表同样通常采用五点计量法,通过测量学生对教师和课程的感受间接评价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此类量表的特点是有助于教师获取学生详细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典型代表有普渡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使用的量表。与高推断评定量表相对应的另外一种量表是低推断评定量表,它直接测量教师行为,而不是通过学生感受推断教师表现。这类量表的功能与高推断量表类似,即有利于获取详细的教学行为,而且相对于高推断量表而言,评价结果更容易解释。第四类量表测量学生对课程学习中能力增长的感受,间接测量教师教学有效性[1]。

随着专家学者对评教工具的探究走向深入,目前美国高校的学生评教工具绝大多数都具备了以上两种或者多种类型量表的特征。比如Buskist与他的同事2002年设计的教师行为量表(Teacher Behavior Checklist)集聚了低推断量表与整体评教量表的特征[2]。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设计与发展的“教学发展与效果评价”量表(I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IDEA)是总体评教量表、高推断量表、第四类量表结合的典型代表[3]。这类综合型量表往往是由大学或者是公司研发设计,并且形成了一个评教系统。除了刚提到的IDEA系统以外,大型的评教系统还包括普渡大学的PICES系统(Purdue Instructor Course Evaluation Service System)、华盛顿大学的IAS系统(Instructional Assessment System)、密歇根州立大学的ICES 系统(Instructor and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等。这些评教系统具有一些共同特点:通常会有一个大型的评教指标库,指标库中包括学校核心指标及与课程(内容、目的、材料等)、教师(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学生(参与度、学习成就等)相关的指标。相关人员可以根据特定的评教目的按照一定原则在指标库中选取适宜的指标组合成量表,不同大学采用的原则有别。以华盛顿大学为例,该系统按照教学的组织形式将量表细分为15类,这15类量表的结构相似,均由三部分共31个评教指标组成:第一部分是4个整体评价指标;第二部分是若干个解释性指标(比如学生期望获得的成绩);第三部分是一系列诊断性指标(关于课程的具体信息);最后一部分的诊断性指标可以由教师自由选择[4]。

2.日渐达成共识的评教内容

尽管评教工具风格各异、形式多样,但是,学生评教的本质是一致的,即对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那么,什么能够体现教学的有效性?事实上,美国学者对教学有效性特征的理解是存在争议的。目前能够达成统一观点的是,从教师行为、学生成就、课程要素三个侧面去反映教师教学有效性,每个侧面又表现出各种具体特征[5](见表1)。在实际的评教量表中,有效教学被视为是以上三种特征的混合体,是多维的。在此基础上,各量表的设计者依据各自的理论模型挑选有效教学特征,并通过因子分析等数据统计方法确定维度,形成多维度评定量表。比如Frey(1978)在西北大学选用教学技能因素(如课程计划、表述清晰能力等)与师生关系因素(比如教师热情)两维度来测量教学有效性[6]。Marsh(1984)在南加州大学则提出了9大维度[7]。目前,Centra[8]和Braskamp and Ory[9]的研究发现学生评教量表的六个核心维度是:(1)课程组织与设计;(2)清晰明确的沟通技能;(3)师生互动;(4)课程负担与难度;(5)测试与评分;(6)学生认知学习。

表 1 有效教学特征分类[5]

教师行为 学生成就 课程要素

学科知识 知识与技能 课程的适应性

热情与活力 兴趣和好奇心 书面作业

沟通技能 自我概念 阅读作业

难度、负担 社交技能和态度 教材

节奏 职业技能与态度 考试

组织、明晰 评分

反馈 媒介使用

师生互动 助教

师生关系密切 实验室作业

课堂组织灵活 复习专题

在评教量表中,各维度下面又会有3~4个体现维度特征的子项目。这些子项目的描述具体、易懂、与学生密切相关、在评价时易于把控;每一个项目只测量一种特征,而且测量对象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现象或行为。例如:“本课程增加了我对该领域的学习兴趣”、“教师鼓励我提问和评论”等。

三、评价活动组织实施有序

美国大学的学生评教工作不是由学校行政管理部门而是由类似教学指导中心的机构实施。如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科斯大学由院校规划与分析办公室(The Office of Institutional Planning & Analysis)、普渡大学由教学卓越中心(Center For Instructional Excellence)组织实施。

一般来说,这类机构首先就学生评教量表征求教师的意见,针对教师所提的合理建议,完善量表;量表最终确定后,选取一部分学生进行预评价以检验量表可行性;最后,预评价阶段顺利通过以后,根据评教场地的不同分别发放纸质版本与在线版本量表给学生。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评教实施时间段的不同,可以将学生评教方式分为三种:一是随堂评价,如教师经常通过课堂评价的方式征询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一般不需要正规量表。二是期中评价,既可以是教师向教学指导中心索要问卷进行调查,也可以由教师自发组织比较开放的讨论和问答,还可以是对某一专题或某一方面的反馈。这种评价也称为形成性反馈,该评价目的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帮助教师提高期末评价成绩。Centra曾对400名教师的学生评教成绩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学生在期中时的评教的反馈意见被教师采纳后,在后续的评价中,该教师的成绩会有一个显著的提升[10]。三是期末评价,期末教学评价又称为总结性教学评价,一般在课程结束的前两周进行,由教学指导中心或相应的机构发放量表。此阶段评价强调全面性,主要表现在:全体学生都参与评价,所有课程都需进行评价,所有上课的教师都要接受学生的评价。此外,为了消除学生的后顾之忧,评教均采用匿名形式,不允许教师在场,而且教师必须在学生的课程成绩出来以后才能获得评教结果。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生畅所欲言,保证了评教的真实性。

具体的操作流程各校会有所差异,以加利福尼亚州立圣马科斯大学为例:首先,院校规划与分析办公室(IP&A)会根据课程的类型或者特定的评教目的选择评教量表,将之放置在一个特定的信封中,该信封上面有标注教师的姓名、课程编码、名称,以及开课的学期年份;然后,该办公室委派一名工作人员去往教室,在班级随机选取2名同学作为助手,指导评教流程(带领学生读导语、结束后收发问卷等)。所有同学完成答题后,由前面指定的两名学生将答卷统一收好,装在信封中,交给IP&A中心的工作人员,送至专门的统计评价部门。如果实行的是网上评价,那么评教系统会自动发送邮件给学生,学生根据提示进入评教界面,按程序和要求填充评价量表即可[11]。

四、评教数据处理规范,结果反馈合理

学生评教的数据处理与结果使用是整个学生评教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美国高校中,学生评教的结果必须公开,但不是简单地公布评价排序或是打分,而是通过学校评价统计中心的运算和适当的处理后,按一定模式或要求进行计算和比较,得出综合评价结果。如对于选择题的处理,选择题的统计结果一般会包括分布频次、平均数、标准差、班级规模与回复率四类信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在对2001年学生评教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如果某题项数据的标准差大于1.2,学生评教分数可能在高低分数间离散分布,或者均匀分布在不同的反应区间[?12];一定的班级规模会要求相应的回收率,低于该回收率,则该调查结果无效。此外,专家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被评教师的职称、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动机、期望获得的成绩、课程的水平、难度等等。这些因素中,有些是教师可控的,有些则是教师不可控的(比如学生的学习动机、期望获得的成绩)。因此,为了缓解这些因素的影响,统计部门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会适当控制一些变量,以保证结果的可比性。

学生评教的结果一般反馈给三类群体,即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反馈给每类群体的评教结果侧重点不一。每所高校在这个问题上的规定不一样。以华盛顿大学为例,统计部门处理数据后,会呈递三个报告,分别是课程总结报告(Course Summary Reports)、定制的汇总报告(Custom Summary Reports)、高低分报告(High-low Reports)。课程总结报告主要提供教师在各个课程环节的优势与弱势的信息,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反馈对象是教师;教师委员会一般会收到定制的汇总报告,该报告对所有的课程评分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教师委员会可以参考各课程的评分来识别课程的受欢迎程度,调整院校的课程设置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高低分报告主要列出了每学年在总结性评教中的最高分与最低分教师,该报告主要用于识别优秀教师以及需要提供额外支持的教师。高低分报告往往与其它两类报告一起反馈给管理部门,作为进行人事决策的重要依据。学生也可以通过开通的网址浏览部分评教结果(如定制的汇总报告)用于课程与任课教师的选择[4]。

当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后,为保障教师有便利的解决问题的渠道,学校教学服务指导中心或类似机构会针对教师关心的问题或者在此次评教中表现不佳的教师给予支持与帮助。当然,如果教师对评教结果存在异议,可以通过高校教师申述机制进行申述,具体流程如上图所示:

五、启示与借鉴

1.提高参与者对学生评教活动的认识

虽然我国高校开展学生评教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首先,学生与教师的评教态度都有待端正。有学者对湖南某三所高校的学生评教活动调查发现:36.7%的学生表示在评教中没有仔细阅读评教指标,34.6%的学生表示在评教中会参考其他同学的答案;36.9%的教师和42.1%的学生表示教师会因为学生评分高低而“迎合”学生[14]。其次,管理者对学生评教目的与功能定位不明确,往往无法在人事决策与改进教学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这一系列的问题与评价的主客体、实施者对学生评教工作的认识度不够有密切的关联。

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渠道宣传,让参与评教的主客体及实施者明白,学生评教工作不仅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教师的理解与支持,也需要管理者的合理引导。具体而言:针对学生,可以通过讲座、小型座谈等方式让学生明确评教活动的目的、作用及其实施过程,唤起学生的权利与责任意识;针对教师,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如介绍国内外成功的学生评教案例,用事实证明学生具有评教的能力、评教结果的合理使用能提高教学等,引导教师调整态度,提高认识;针对管理者,可以通过与评估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培训等方式,提高他们对评教工作的认识,使其意识到期末终结性评价的作用是有限的,应以发展的眼光,激发教师自我发展和改进教学的内在动力,引导督促教师自身对课堂进行评价,获取有助于改进教学的学生反馈意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评教的作用。

2.建立评教指标数据库,设计科学的评教量表

学生评教量表的科学性是保证评教工作是否有效的重要一环。美国高校评教量表的设计有两点基本原则值得借鉴:

首先,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设计弹性化量表。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评教量表指标体系过于统一,不能满足不同性质、学科课程的评定需求。即使有个别院校意识到了该现状,并尝试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设计不同的评教量表,但又出现了各量表之间缺乏共性的问题。如何兼顾评价标准的普遍性与针对性,美国部分高校的做法有一定借鉴价值:先根据有效教学的特征设计评价指标,形成一个庞大的评教指标数据库;然后,按照评教量表结构选择院校指标、个性化指标,形成评教量表。这里的院级指标是标准指标,每个量表共有,具有标准化、可比性特点,它一般是对教师或者是课程的整体评价;个性化指标是各教师根据课程实际情况(教授方式、课程特点等)在评教指标数据库中自由选择的指标,当然也可以是教师自行设计的指标,它们具有个性化的特点[15]。二者结合于量表中,即保证了共性也兼顾了个性。

其次,设置有关学生学习体验和教师行为表现等学生可以形成直观判断且易于评价的指标。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学生一般可对下述方面做出较好的判断:第一,教师的教学技能;第二,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伦理规范;第三,学生参与;第四,师生关系;第五,课堂的组织与管理;第六,教学的明晰性、系统性;第七,考试公正性;第八,学生学习收获[16]。

3.考虑造成评教偏差的潜在因素,提升评教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度

即便在学生评教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也设计了科学合理的评教量表,在实际的评教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因素,如学生因素(如选课理由)、教师因素(如教龄)、课程的因素(如课程难度)等。恰当处理这些潜在的因素,才能生成公正科学的评价结果报告。对学校而言,首先需要加大对影响学生评教因素的实证研究,了解各类因素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实际影响程度。比如:Marsh(1980)曾检验了16项“潜在偏差”(学生、课程、教师背景特征)和SEEQ量表之间的多重关系,发现了学科兴趣最能影响评价的好坏这一重要结论[17];其次,了解掌控了这些因素后,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数据时,采用较高级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适当控制一些变量来解释数据。

4.构建高效反馈系统,建立“以评促教”的效能跟踪机制

为了方便教师、学生及管理者获取学生评教的结果,构建一个具备如下特征的高效反馈系统十分必要:首先,反馈面广,凡与学生评教结果有关的个体、团体、部门都能依据需要获得反馈信息;其次,反馈信息充分,即学生评教反馈的信息应尽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第三,反馈及时;第四,反馈方式适宜,即学生评教信息反馈的方式能被大家普遍接受,尽量减少学生评教的负面效应[18]。

为了提高学生评教的实效性,除了建立高效的反馈机制外,还需要建立一套“以评促教”的效能跟踪机制,使优秀者得到褒奖,有问题者得到帮助。例如建立教师评价档案,记录并跟踪教师的成长;建立教师奖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成立教师教学指导中心,对评教中表现不佳的教师给予帮助,等等。

参考文献

[1]Greenwood,G.E.et al.(1976).A study of the validity of four types of student ratings of college teaching:Assessed on a criterion of student achievement gains.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5:171-178.

[2]Buskist,W.,Sikorski,J.,Buckley,T.,& Saville,B.K.(2002).Elements of master teaching.The teaching of psychology:Essays in honor of Wilbert J.McKeachie and Charles L.Brewer.Mahwah,NJ:Erlbaum:27-33.

[3]I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Center[EB/OL] http://ideaedu.org/

[4]Office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in Washington University [EB/OL]http://www.washington.edu/oea/services/course_eval/about.html.

[5]Richard A.Schwier.(1982).Design and use of student evaluation instruments in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5,28-34.

[6]Frey,P.W.(1978).A two-dimensional analysis of student ratings of instruction.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9:69-91.

[7]Marsh,H.W.(1984).Students’evaluations of university teaching:Dimensionality reliability,validity,potential biases,and utility.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76,707-754.

[8]Centra,J.A.(1993).Reflective faculty evaluation:Enhancing teaching and determining faculty effectiveness.San Francisco:Jossey-Bass.

[9]Braskamp,L.A.,& Ory,J.C.(1994).Assessing faculty work:Enhancing individual and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San Francisco:Jossey-Bass.

[10]Centra,J.A.(1979).self-rating of college teachers:a comparison with student ratings.Journal of education measurement 10(4):287-295.

[11]Course Evaluations in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n Marcos [EB/OL]http://www.csusm.edu/ipa/course-evals/ce-forms.html.

[12]University of Arizona,Assessment and Enrollment Research(2001).Guide to student ratings at university of Arizona.

[13]欧阳鲁鹃.我国高校教师校内申诉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5:26.

[14]何云辉.秦国柱.高校学生评教结果影响因素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8(01):67.

[15]Center For Instructional Excellence in Purdue University [EB/OL]http://www.purdue.edu/cie/Website%20CoursEval/courseeval/.

[16]雷敏.论提高高校学生评教质量的方法和策略[J].高教探索,2005(01):52.

[17]Marsh,H.W.(1980).Students’Evaluation of Instruction: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ir stability.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8]陈晓玲.普通高校学生评教质量控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32.

Pluralism, Scientificity, and Normalization: An Insight into the System of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in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XU Dan XIONG Yan-qing

Abstract: The SET(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system in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more than 90 years. As basis of an effective system, it is characterized by plural purposes, multiple tools with different focus, controlled data analysis, and relevant feedback. For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SET by stakeholders, encourage experts in evaluation to establish database of indicators, design a scientific and relevant scales for different purposes, and deal with the potential factors out of faculty control which might effect results, so as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accuracy, and last but not least, construct feedback system to trace the effectiveness of faculty development in teaching.

Key words: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procedure of teaching evaluati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责任编辑 黄建新)

第三篇:文化乱象的根源是缺乏文化自信

[摘 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文化乱象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会导致思想混乱,而思想混乱必将引发行为混乱,最终影响一个国家的安定。究其根本,文化乱象的根源是缺乏文化自信,因此,本论文主要在文化乱象的根源的表现、文化自信何以缺失和如何应对文化乱象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化乱象;文化自信;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TP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179-02

一、文化乱象的根源的表现

我国的文化乱象已不是什么“隐约逼近的危机”,而是一个已到眼前的危机。随着多媒体、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巨大的信息量展现在我们面前,更多的文化问题也随之而来。近些年来,当人们感叹某些社会现象“物欲横流”、“道德滑坡”时,不可否认,那些“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乱象正在混淆着人们的视听,造成了文化审美与价值取向的混乱,为文化自信的缺失推波助澜。文化自信的缺失就是文化乱象的根源,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缺乏自信。《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如今,连“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林黛玉也不免“裸死”的命运,“情和色”似乎成了一些导演吸引观众的法宝,《人民日报》评论说:“以低俗的流行元素颠覆了原作的艺术精神,这是艺术俯就和谄媚收视率的典型体现。”①“如果靠情色成分来抓住观众的眼球,只能说明导演不理解艺术吸引读者和观众的真正奥秘。”②《红楼梦》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今也要通过林黛玉“裸死”来博眼球,究其根本还是对我国的文化缺乏自信。

其次,对我国的传统礼仪、节日等缺乏自信。在礼仪方面,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而如今,成年礼、婚礼、丧礼、交往礼仪等日益西化,我国礼仪之邦名不副实;节日方面,中元节、重阳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离我们远去,而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甚至万圣节都在年轻人中大行其道;在医术方面,中医的存废之争一直延续,有的对中医质疑甚至指责其不科学,同时也出现了中西医结合口号下的危机------不管是礼仪、节日还是医术都逐渐的在西化,而忽略了我国深厚的根基,究其根本还是对我国文化缺乏自信。

最后,对我国的文化创新能力缺乏自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被国外肯定,我们才自我肯定;被国外承认,才自我承认。一个文学家是否成功要看他是不是拿到了诺贝尔文学奖,一个电影导演是否成功要看他是不是入围奥斯卡或四大电影节,一个科学家是否成功要看他是不是在国外期刊发表了论文等等,比如,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上台领奖时,穿的是燕尾服,而没有穿符合自己中国人身份的服装,只是为了得到国外的认可。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我们恐怕会丧失我们自己,这种文化的?y象,究其根本还是对我国的文化缺乏自信。

二、文化自信何以缺失

自古以来,我国文化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从未缺乏文化自信,恰恰相反,我国多数情况下是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优势意识带来的傲慢。大炮只是打开了我们的大门,而自信是被我们自己摧毁的,文化自信的缺失是近一个半世纪的事。

习近平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①从“三个自信”走向“四个自信”。另外,习近平2014年12月20日在澳门大学讲话时说:“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新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②再次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乱象的根源是缺乏文化自信,要想有效的治理我国的文化乱象,就要究其根本,了解文化自信是如何丧失的。

新文化运动是第一次冲击。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旧文化”指“中学”,“新文化”是指“西学”,断然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批判我国的传统文化,西化色彩浓重。新文化运动以“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为内容,以“打倒孔家店”为口号,虽然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副作用是打击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胡军曾经说过:“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关于文化改造或一场思想革命运动,或者更具体地说是一场以西方思想文化来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运动。”③余英时也曾经说过:“自‘五四’以后,中国人(至少是知识分子)逐渐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即以为中国文化传统是现代化的主要障碍;现代化即使西化,而必须以彻底摧毁中国文化传统为其前提。”④他们也表明,新文化运动时期,虽然认识到了精神、道德、价值观等文化层面是我国救亡图存最关键、最内在的一面,但是却忽略了我国的国情,全盘否定我国传统文化,盲目吸取西方文化,使我国特别是文化方面陷入了另一个困境。

文化大革命是第二次打击。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从一开始就将矛头直接指向中国传统文化。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习惯”的口号。⑤中国文化的灾难自此开始。这场以文化领域为开端的“大革命”,对教育、科学、文化的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很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文化园地荒芜,在一定时期内造成了“文化断层”、“科技断层”、“人才断层”的现象,严重影响到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进步。“文化大革命”造成了空前的思想混乱,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个人崇拜等落后的思想行为开始泛滥,致使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念严重削弱。

每经历一次冲击,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就愈不自信一次,就多一份自卑,或对自己的文化多一份否认。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使我国的文化自信逐步丧失。

三、应对文化乱象的措施

文化乱象的根源是缺乏文化自信,对于如何应对文化乱象,究其根本就是如何树立文化自信。

(一)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说

费孝通先生于1992年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他指出:“我们需要一种新的自觉。

考虑到世界上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不同心态的人今后必须和平共处,在这个地球上,我们不能不为已不能再关门自扫门前雪的人们,找出一条共同生活下去的出路。”⑥费孝通先生薄;二是,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也反思和理解别人的文化。

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说,为我们如今的文化乱象指出了一条道路,要有自知之明,要不断进行反思。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对我国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才会自信,我们的文化才能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不止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经济、政治、科技等都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楼宇烈先生的“文化主体意识”说

从2004年开始,著名学者楼宇烈先生就在各种场合强调“文化主体意识”的理念。他指出:“当今世界,化交流、交融、交锋之势前所未有,西方强势文化深刻影响甚至侵蚀着一些欠发达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如何保持和增强自身的文化主体性,成为这些国家和民族最关切的问题之一。对于中华文化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主体意识,就有可能被其他文化侵蚀甚至同化,沦为文化殖民地。”①

楼宇烈先生的“文化主体意识”是解决我国文化乱象、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一环。作为中国的一员首先就应该具有主体意识。面对全球化,整个世界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反对它国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增强我国的主体意识,形成坚不可摧的思想屏障,净化我国的文化环境,增强文化自信。

(三)现实途径

应对文化乱象的现实途径,下面主要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说明。

首先,在国家层面上,要有顶层设计和长期的文化发展战略。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乱不得。文化乱象作为文化领域的一部分,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我国各个方面的发展,甚至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面对我国的文化乱象,必须要有顶层设计,协调整体与部分或者各个部分的关系,统筹全局,实现最优化。

同时,面对现在的文化乱象现象,长期的文化发展战略也必不可少。从古到今,西方国家对我国西化、分化的图谋一直没有结束。并且,当今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的竞争日益激烈,谁占领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会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因此,我国的文化乱不得,必须要有长期的文化发展战略,才能更好的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其次,在社会层面上,要有对传统文化的观念转变和价值认同。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我??应取其精华、祛其糟粕,尊重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坚持中国文化本位立场,而不是一味的排斥、拒绝。

社会上的很多文化乱象都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误解,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过时(比如新文化运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根据我国的历史和国情逐步发展而来的,它们弥足珍贵。虽然我们到了21世纪有了新生的文化,但新生的文化并不代表是新事物,以前的传统文化也不代表是旧事物,新生文化中比如文化乱象就属于旧事物,因为它是一种消极的、落后的文化。因此,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我们以前的文化,而是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转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偏见,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我国的文化凝聚力。

最后,在个人层面上,作为一名中国人,要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

如今的人们,为了适应现在的生活节奏,盲目的追求各种快速度,而忽略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文化环境,使文化乱象日益泛滥。

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作为一名中国人,应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坚决抵制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乱象,净化自己的生活环境;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寻找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方式;并以一种平等的豁达、自豪的心态积极参与其中,增强文化自信,让中国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因此,每一个国民,都应该自觉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中华民族美好未来作为发展文化的出发点。减少文化乱象,首先从自身做起。

谁占领了文化的制高点,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文化乱象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可以通过作用于社会意识,最终动摇一个国家,而文化乱象的根源就是缺乏文化自信。中国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成为政治大国,又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成为经济大国,中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成为文化大国,而要想成为一个文化大国,首先就是要摆脱文化乱象,树立文化自信。

(1)名著重拍热的冷思考[N].人民日报,2010-07-23.

(2)学会敬畏经典[N].人民日报,2010-07-20.

(3)习近平.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C/OL],2014-03-07.

(4)习近平.在澳门大学讲话.[C/OL],2014-12-20.

(5)胡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J].民主,2009,05:35-38.

(6)余英时.中国文化的重建[M].中信出版社,2011-05-01.

(7)横扫一切牛鬼蛇神.[N].人民日报,1996-06-01.

(8)费孝通.全球化与文化自觉――费孝通晚年文选[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13-12.

(9)楼宇烈.唤醒“自然合理”的中国文化主体意识[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2008:3.

作者简介

丁逸群(1993―),女,汉,山东滨州,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

第四篇:企业文化未能深入人心的根源剖析

一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资源尚未形成整体合力,客观上存在牵头部门孤军奋战、唱独角戏的现象。企业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对外形象等方方面面。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需要企业上上下下的鼎力支持,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需要广大职工的广泛参与,不能单纯依靠某个牵头部门或某个具体负责人单枪匹马、势单力薄去运作,必须依靠整个团队的力量才能整体推进。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相关部门在工作中都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体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如强化现场管理、强化企业制度建设、弘扬劳模精神等等,但都没有提升到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都没有纳入到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中来考量,只是就事论事。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主要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责任没有完全落实、目标没有完全确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措施缺乏整体布置和总体要求,致使企业文化建设的个性特色未能全面地展示出来。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尚未形成整体认识,客观上存在重硬指标、轻软指标,重生产经营、轻文化建设的现象。早在党的十七大时中央在阐述提升文化软实力时就强调,要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内在潜质,是企业形象的综合展示。虽然近年来各企业在文化建设上下了很大功夫,花费了不少精力,但企业文化建设的潜在作用还没有完全揭示出来,企业文化建设的功能还没有全部发挥出来。一些领导担心强化文化建设冲击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进而忽略了企业文化对生产经营管理的推动作用和促进作用。如强化销售文化建设,能够更好地树立企业对外的诚信形象;强化制度文化建设,能够更好地规范企业、部门和职工的行为;强化管理文化建设,能够收到令必行、禁必止的管理效果。而这些方面才能真正体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深邃内涵来。一些领导对待企业文化建设,片面认为生产经营的硬指标看得见、摸得着、好考核,而软指标没有标准测量、不好考核,难以把握,致使企业文化建设受到制约。

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尚未形成广大职工的共同价值追求,客观上距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每个企业从开始在广大职工中广泛征集各种理念,到企业文化初具规模,都走过了几年的奋斗历程。其间一部分被广大职工所认可,所掌握,并付诸实践和行动,但还有一部分被束之高阁,也有一部分还需要挖掘和开发。可以说目前现行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还有一部分没有被广大职工所接受,所认可。究其原因,一是在宣传和舆论造势上做的还有差距。二是在必要的灌输方面还做的不够到位,一些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理念,在没有被广大职工接受之前,有必要、也必须进行有效的理论灌输,做好职工的思想引导工作,进而让职工接受,转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三是企业文化的要求和具体工作实践形成的落差较大,还不被职工所重视。

第五篇:中国饮食文化多元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

11护理7班 钱盈盈 113110725 摘要:国家的历史有长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实力有强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也有差异,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是不一样的。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方法: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

调查咨询的内容:中国饮食文化和特点,中国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中华饮食文化深层内涵等等. 关键词:饮食

文化 食物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

一、 中国饮食文化 1.1从沿革看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1.2从内涵上看

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1.3从外延看

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1.4从特质看

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1.5从影响看

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二、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2.1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2.2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2.3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2.4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2.5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三、传统的饮食有“四重”的特点

3.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

3.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

3.3重味:中华饮食最注意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各种味道差异构成各种菜系的基础。

3.4重理: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四、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 4.1精致

我们在得意时都喜欢在酒馆、餐厅里点几个精致小菜,或自己做几个精致小菜来犒赏自己与亲戚友人,而这时就需要吃出一种气氛、品位甚至是文化来。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吃”的文化,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 “精致”。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使饮食中融入文化,透出文化,从而“吃”出文化来,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 4.2悦目

这是将“吃”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令人悦目的美味佳肴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悦目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4.3坠情

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4.5礼数

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是礼仪之邦,而这种礼仪与礼数也渗透到了饮食当中。而饮食讲究“礼数”,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数”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数”。我们谈“礼数”,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

讨论:饮食中的精致、悦目、坠情、礼数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

小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什么叫“中”?不能简单地用“中间”来概括它。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有点像河南话中的那个“中”。“和”也是烹饪概念。《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参考文献:百度文库

上一篇:美国移民签证类型下一篇:美国版权法中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