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2022-09-11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教学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获得知识和技能, 培养观察、思维、分析和动手等多种能力, 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个性, 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因此, 我们必须有效地利用好实验教学。下面分别就演示实验、课堂分组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实验教学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演示实验

初中化学演示实验大致可分为制备实验和验证试验两种。此类实验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应按照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及要求, 认真做好预备实验, 取得课堂教学的第一手材料, 以确保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成功。当然, 这种演示实验也只能满足于教材上所述的现象, 其说服力是不够充分的。因此, 教师本人应该以科学的态度、规范的操作给学生演示, 并启发学生从生动的直观中转化为抽象的思维。

演示实验的教学, 不能停留在传统的由教师操作, 讲解, 学生观看, 然后学生依样画葫芦的旧模式上。事实证明,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难以启发学生的兴趣, 不能满足学生的愿望, 他们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这样怎么能培养他们的能力呢?同时, 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不能体现。因此, 我们应尽可能地把演示实验改为“做讲实验”, 教师的演示、讲解要突出启发性, 探索性。所以, 做好课前操作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例如: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可以设计为“递进启发, 逐步探索”的形式。

具体设计如下:1、氢气还原氧化铜需要哪些仪器? (然后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仪器, 并指导学生进行安装) 2、为什么装置中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 (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3、导气管应伸入试管中的什么位置?试管口是否需加橡皮塞? (引导学生回答) 4、为什么实验开始要先通入氢气, 然后再加热? (教师提示, 学生回答) 5、为什么实验结束后要先熄灭酒精灯, 待试管冷却后通入氢气? (教师提示, 学生讨论回答)

这样, 一步一步地推进, 引导, 整体作用各有体现。相互相成完成了这一实验, 既具有探索性, 又蕴含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将对原理的理解包含于师生的互动操作之中, 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了教学伏笔。

学生分组实验

从现代化学的教育理论来看, 学生的实验能力包括:1、准确操作实验仪器的能力。2、按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的能力。3、科学选择仪器、试剂和实验条件的能力。4、正确观察、测量、分析和判断的实验能力。5、对实验方案进行选择、组合和自我修改的实验设计能力。6、正确处理数据、表达结果及对结果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其中, 准确操作仪器的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学生分组实验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学生分组实验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仍然十分重要, 不容忽视。具体要求是:课前教师要督促学生预习实验内容, 科学安排实验程序。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如何去做, 而且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 使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时, 要激励学生开动脑筋, 有目的地观察, 准确地描述, 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去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从而克服盲目的操作失败。

此外, 教师还要严格要求学生, 实验操作要规范, 实验程序既要科学合理, 又要有一定的创造性, 实验态度要认真仔细, 对实验中的操作和现象应准确及时做好记录和总结, 实验结束后, 要写出实验报告。这就是说, 在学生实验过程中, 我们要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家庭小实验

由于家庭小实验在课标上没有明确的要求, 因此, 有的教师没有认真对待, 甚至根本不予理会。我认为课标虽然没作明确要求, 但并不等于它没有价值, 更不能因为它叫小实验而不重视。应该知道,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而家庭小实验又是一些兴趣性知识操作, 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能增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所以应该把家庭小实验作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鼓励、督促学生做好每一个家庭小实验。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常识性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 做好实验教学, 有利于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实验教学做得越好, 学生的综合能力越强, 教师的教学质量越高。因此,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重视实验教学。

上一篇:新型自动气象站几个关键问题的维修对策下一篇:小学生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