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2022-09-11

体育教学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体育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讲, 也是对学生施行德育的过程, 对于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有着其它专业教学所没有的优势。

1 初中体育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之一, 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 而初级中学的学生年龄小, 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他们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因此, 在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同时, 应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是对学校的学风、校风建设, 甚至学生走上社会后的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体育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教育目标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也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因为它能更多地、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心理情感、意志品质和道德评价能力, 也是道德教育的良好载体。这是体育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 因此, 体育教师在计划每一堂课的具体任务时, 都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从体育教学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状况和各种实际条件出发, 进行道德教育。

2 初中体育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

德育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体育应如何利用其自身特殊的教育性,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是当务之急。

2.1 充分利用教材, 巧妙渗透

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结合体育教材特点, 选好结合点, 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品德工作。教师在课前必须熟悉教材, 了解教材的特点, 备课时充分考虑体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点。根据班级的实际, 有针对性地渗透德育。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挖掘体育教材蕴藏的多种教育因素, 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项目特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德育, 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例如, 通过队列练习进行组织纪律、集体观念教育;通过球类、游戏、接力赛等活动进行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维护集体荣誉教育, 利用集体荣誉对学生进行感化教育, 用集体的舆论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其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通过中长跑进行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教育;通过跨栏及体操项目进行勇敢、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的培养;通过体操项目进行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教育;通过上课前布置场地、保护好器材进行热爱劳动和为集体服务的教育。由此看来, 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 有的放矢, 把握时机,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 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2.2 善于抓住“最佳时机”, 合理渗透

所谓“最佳时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练习时发生的情况, 教师有意识地将道德教育恰到好处地、有机地结合进去, 如果教师能很好地掌握这一时机, 将会产生良好的道德教育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要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 有针对性地启发教育, 也应将思想品德教育与体育科学知识教育结合起来, 纠正学生各种不同的错误认识, 还可以给学生讲一些著名人物坚持锻炼、培养意志的典型事例, 来教育感化学生。体育教学是在动态中进行的, 初中体育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不同表现要善于抓住“最佳时机”, 抓住典型。要针对学生的表现因势利导, 及时开展表扬与批评, 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良好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 教师要予以表扬, 给予鼓励, 以便树立正气, 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有助于其积极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不良思想行为和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应进行适当批评, 教育学生改正错误行为, 纠正不良倾向。只有坚持正面教育才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运用表扬与批评时, 必须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为前提, 以表扬为主, 批评为辅。表扬宜采用公开形式, 批评学生时态度要诚恳, 实事求是, 以理服人。对后进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其长处, 及时表扬和鼓励。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要从意志、品质上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以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 要营造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同时, 教师要善于依靠集体力量, 对违规现象进行监督和制止,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干部及体育积极分子的作用, 使其配合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

2.3 尊重学生心理、生理特点

初中生的年龄一般是13~16岁左右, 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发育阶段, 处于少年和青年的临界点, 个性与性格还没固定, 情绪容易波动, 可塑性大。多数学生不懂事理, 教育难度大, 而且又是人生之中最关键的“定性”时期, 在这个时期正确的教育与引导是必要的, 这就要求教师下大工夫。在教育中要遵循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与规律, 不仅要以科学的原理安排组织教法, 全面发展学生的体格, 而且也要有机地结合德育教育。同时, 还要利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特点引导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很多项目都包含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的教育因素, 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特点和思想内涵, 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教育, 如跳高课, 可进行振奋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 正是有这种精神, 朱建华才得了世界冠军并打破世界记录;田径运动中的中长跑, 可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王军霞有了这种意志, 才得了世界冠军;通过球类的教学比赛或其他游戏活动, 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团结协作、勇于竞争的优良品质, 中国的乒乓球队员正是有了这种精神, 才能多次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勇夺冠军宝座。由于体育教学比赛中人为的角色变化多, 通过这些活动可使学生体验、接受、认识不同角色的人所要求的不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2.4 热爱学生, 为人师表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 热爱学生是体育教师心灵美的表现, 是衡量体育教师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体育教师只有爱心倾注于学生, 才能真正做到诲人不倦, 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和良师益友。教师要注意听取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和批评, 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满腔热情、不摆架子, 积极主动地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此外, 在教学中教师要处处为学生着想, 把困难留给自己, 把方便让给学生。这样才能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达到道德教育的保证。同时, 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是进行道德教育的保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表率作用尤为重要。孔子曰:“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势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不仅体现一个体育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 而且会直接影响青少年世界观的健康发展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教师的高尚行为和道德情操都会成为学生的表率, 只有这样, 才能担负起培养和教育他人的崇高使命。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之一, 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体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重点要做到:充分利用教材, 巧妙渗透;善于抓住“最佳时机”, 合理渗透;尊重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热爱学生, 为人师表。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 李永智.王晶.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体育教学, 1999 (1) .

[2] 黄秋香.浅谈德育在体育教学的渗透.成才之路, 2007 (9) .

[3] 查引娟.试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4) .

[4] 谢玉玲.赵松杰.试论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 .

[5] 刘鹏程.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2) .

上一篇:节能评估报告编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下一篇:略谈文秘教学的审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