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及合作模式探究

2022-12-23

世界上任何国家经济的突飞猛进, 无一不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技进步之所以能带来经济的繁荣昌盛, 归根结底在于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市场运行机制条件下, 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 T O之后, 如何开展大学与企业合作, 加快大学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种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种内在的关联, 使得二者之间的合作完全是必要的, 也是必然的。因为人才和技术是大学的优势, 而资金和企业化运作机制则是企业的优势, 大学与企业的密切合作,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则能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受益的效果。近几年来, 我国许多大学已十分重视同企业的科技合作, 先后涌现出一批典型的国内知名的高科技产业, 像北大方正、清华同方、东大阿尔派、天大天财等都发展成为上市公司, 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事实证明, 走大学与企业的科技合作之路, 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1 大学的科研成果具有一定的成熟度

大学科技成果蕴藏着巨大的先进生产力。大学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孵化器, 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近20多年来, 在世界高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 作为这种新知识、新技术的集中体现, 科研成果和科技发明即科技成果能够通过政府、大学与产业的有效合作迅速进入产业化, 成为经济繁荣的“发动机”。

近几年来, 我国大学每年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多万项, 鉴定成果8万项左右。在基础研究领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奖项目的60%由大学承担, 我国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的60%出自高等院校, 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的60%由大学获得;同时, 大学又是完成我国高技术研究和国家攻关项目的重要方面军, 承担的“863”计划项目占全国的1/3,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占全国的1/4, 获得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数目分别占全国1/3、1/4。很显然, 大学的这些人才、技术和信息密集的优势与先进生产力要素密切相关, 其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只要经过转化, 通过适当的方式与生产力要素紧密结合, 就能释放出这种能量。

2 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2条指出,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 发展新产业等活动。”长期以来, 大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技成果, 大多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 停留在文章、专著和实验室小试产品的阶段, 难以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相对接, 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据有关统计, 大学科技成果能签约转让的不到30%, 转让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大约只占到被转化成果的30%, 只有约10%的成果能取得较大效益。造成这一状况的最根本原因是, 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经过研究、开发、试点、推广四个阶段, 各阶段的有机衔接涉及到教育与社会的经济、科技三大体系的关系, 需要政府、企业和大学等各方共同努力, 缺少任何一方的积极性都难以达到最佳效果, 而目前各方都存在一些阻滞因素需要解决。因此, 要“通过深化改革, 建立与完善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机制, 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十分有助于新产品开发或企业效益提升。

3 科研成果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具有先进性

近几年来, 我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多种形式的转化已经或正在形成: (1) 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大学与企业联合开发项目。如四川大学与四川省工商管理学院、四川通康集团共同投资500万元兴建四川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上海交大与美国大学合作在上海成立开放式、多学科融合的国际性研究机构和产品开发合作平台—工业创新中心。 (2) 产学研合作或官产学研结合, 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商品化有机结合在一起, 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据对27个省市统计, 最近几年我国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有7351个, 大学877所, 科研单位1604个, 总共参加联合共建研究开发机构65个, 办股份公司19个, 转让项目4202项, 合作开发项目3247个, 对推动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要包括大学自身建设的中试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大学与企业共建的联合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这种中心往往以大学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为依托建立。如中南大学以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建立的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为国防现代化和航空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4) 高科技产业。大学创办高科技企业是我国在特定条件下自身发展的一种选择。截至1999年底, 我国大学科技企业已达2137个, 销售收入达267.31亿元, 超过亿元的企业29家, 以大学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23家。 (5) 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首先出现在发达国家, 是大学和工业结合的产物, 是产学研结合的深化和发展。它以一个或多个大学为依托, 依靠大学的科研、智力、人才资源, 以新技术成果的研究开发、应用推广为主, 起高新科技成果的孵化器作用, 着重发展大学与新兴产业的联系。目前, 我国已有一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起着重要作用。

另外, 还要有相应的条件和基础支撑科技成果的转化, 如设备条件、实验及生产条件、资金投入规模、企业技术人员水平等。

4 引入系统工程理论,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大学的研究开发工作力度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进行研究开发取得的成果需要转化及应用, 就要有科学、合理、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机制, 与企业有机结合, 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大学向企业推广科研成果方案设计时引入系统工程理论的模型化及有关方法, 对大学的科研方向进行指导性的分析与合理设计, 使不同院系、不同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在方向选择上更加符合实际, 更加有针对性, 也就是能够适应企业的需要, 能够解决瓶颈关键问题, 建立有效的通道机制和交流机制, 形成系统性的工作体制。实现科研工作及其成果向企业应用和转化的目的。

具体工作主要包括:

(1) 对大学中主要科研基础进行分析, 建立相关数据库;

(2) 对不同院系的主要学科研究方向进行整理、分析;

(3) 对大学中的重要研究所及课题组进行分类研究与分析;

(4) 通过工科研究生了解和掌握企业技术需求;

(5) 分析企业技术需求, 相关课题组及时调整或确定研究方向;

(6) 与工科研究生、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 征求修改意见;

(7) 建立相关系统模型, 准确描述和确定大学科研方向适应企业需求的模式。

上述工作模式对于引导大学科研方向正确发展, 避免进行一些重复性或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工作, 具有重要的意义。

利用系统工程理论及有关方法在企业与大学结合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大学了解企业技术需求;

(2) 企业了解及掌握大学科研进展及有关动态;

(3) 企业通过工科研究生向大学提出建议;

(4) 企业与大学共同探讨研究方向, 并交

(5) 大学调整研究方向适应企业当前及未来技术需要;

(6) 企业与大学签订协议, 企业支出一部分资金预付大学作为研究经费;

(7) 研发成果完成后在企业进行应用试验;

(8) 改进研制并在企业应用成功后技术定型。

应用系统工程理论的PERT及CPM方法对于大学与企业科研合作进行分析与优化,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分析大学科研方向及相关基础;

(2) 对科研方向的选择进行预先规划;

(3) 在大学科研方向规划执行的过程, 进行主要因素的预测;

(4) 应用PERT法对于规划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 使其适应实际需要;

(5) 对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分析和发展预测;

(6) 将企业需求与大学科研方向进行对接研究;

(7) 针对具体情况发生变化, 提出规划修改意见;

(8) 控制规划及需求计划的修改对整个执行过程的负面影响;

(9) 应用C P M法对上述过程及路径进行优化;

(10) 对于每一项科研合作完成后进行评价及总结;

(11) 依据每一项科研合作取得的经验和积累的数据, 完善上述流程。

人们在观察企业时, 就会发现追求效益是其主要宗旨, 而且应用技术成果、利用大学的科研力量为其解决难题等, 也都是以提高效益为目的。弄清这一点, 从管理科学的角度, 大学就应在研发及成果推广过程中有的放矢, 就应以需求为牵引,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大学了解清楚企业的需求和难题, 并得到企业的认可与配合, 才能做好科研成果推广转化工作。

摘要: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种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种内在的关联, 使得二者之间的合作完全是必要的, 也是必然的。大学与企业的密切合作,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则能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受益的效果。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大学与企业合作形势, 分析了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性, 提出了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实现大学与企业有机结合, 促进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的模式及相关内容。

关键词:大学,企业,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上一篇:嘉兴接轨上海承接产业分析下一篇:让每位孩子都成为闪亮的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