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体育对推动城乡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性

2022-10-15

21 世纪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 人民对于健康的认知不断加深, 对于健康的需求也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 社会体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尤其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1995—2010) 》和全面健身计划 (2011—2015) 的提出, 更是大大加速了社会体育的发展。大学体育作为体育科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基地和体育人才的培养基地, 对社会体育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1 社会体育的发展现状

1.1 人民群众的体育意识不断增强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社会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 人民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 身体在长时间的工作中也经受着损耗。尤其是一线、二线城市的上班族, 经常加班熬夜, 运动是不可多得的减压方式, 也是强身健体的主要途径。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 强健的体魄是长生健康的法则, 尤其是广场舞的兴起, 充分带动了中老年人的运动热情。运动、健身的观念渐渐深入人心, 健康成为了人们共同的追求。此外, 近年来, 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出现, 都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国家又缺乏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 因此, 参加运动, 强身健体, 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1.2 体育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一个时代的映射, 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其生活方式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在物资贫乏的年代, 人们没有多余的金钱和空闲去参与体育运动。而今,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体育消费能力增强, 闲暇时间增多, 体育作为一种集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方式逐渐被带入到家庭生活之中去, 并逐渐成为稳定的生活内容,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家庭式的体育兼具着休闲娱乐的功能, 有助于家庭和睦, 缓和家庭矛盾, 建设爱心家庭;团体式的体育活动又蕴含着交际交友的功能, 正所谓“请人吃饭, 不如请人出汗”, 参与共同的体育活动是人际交往的良好途径;而个人式的体育运动能够帮助个体宣泄情绪, 缓解压力, 促进身心愉悦发展。

1.3 体育人口逐渐增多, 社会体育的发展结构更加合理

体育人口是衡量社会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根据《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 》效果评估结果显示, 截止2014 年底, 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33.9%, 比2007 年提高了5.7%, 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中的体育人口分别增长了6.7%、5.4%。我国体育人口的增长数量和增长速度都大大超过预期。同时, 社会体育的发展结构也趋于合理。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群年龄不再以老年人、青年人为主, 中年人运动的比例不断增加;体育运动项目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除了武术、跑步、气功等传统的运动项目, 网球、游泳等现代的运动项目也得到发展, 深受民众喜爱;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也不再局限于强身健体, 体育更多地增加了娱乐、休闲的功能。

2 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互动关系

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属于不同的国家管理系统, 二者发展的路径不同、发展手段不同、目标也不同, 但都归于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之中。大学是高等教育学府, 是培育人才的基地, 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而社区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大学体育能够完善体育人才培养方式、更新体育人才培养手段, 促进体育人才的社会化, 增加大学体育的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功能;大学体育是体育科学的研究基地, 有完整的科研系统、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雄厚的文化底蕴, 在体育理论研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能够完善社会体育理论基础, 提供科学合理的社会体育指导方法, 进而更好地指导社会体育工作, 帮助社会体育运动的有效开展;大学体育资源如体育运动场地、体育运动器械等, 可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体育共享, 缓解社会体育资源不足的压力。

3 大学体育对推动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性

3.1 大学体育为社会体育输送人才

“大学自诞生以来就聚集大量科技、文化精英, 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 以及与社会的互动而对社会文化产生着巨大的推动作用。”1时代的发展赋予大学体育新的使命, 大学是人才的摇篮, 大学体育培育出大量的体育人才, 他们掌握先进的体育理论、科学的体育知识以及准确的体育技术, 当他们离开学校, 进入社会, 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影响社会体育的发展, 帮助周围的人更加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大多数体育人才离开学校以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如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等。另外, 具备基本锻炼能力的大学生也可以参与到社会体育工作之中。在社会体育工作中, 体育人才能够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 给予社会体育合理有效的指导。尤其是一些技术动作要求较高的运动, 如网球、攀岩、竞走……都需要专业的指导, 大学体育恰恰具备这种人才资源优势。

3.2 大学体育为社会体育提供场地设施

当前我国社会体育资源紧张, 满足不了日益增大的体育人口的需求。社会体育运动相对松散, 缺乏统一的场地、场馆, 而很多大学的操场、网球场、体育馆存在着长时间的闲置, 除了学生上课, 基本空置。大学体育资源的有偿或无偿开放能够缓解社会体育资源不足的压力。如大学周围的城市居民可以在环境静谧、运动氛围浓厚的大学操场散步、跑步、打太极等等, 也可以利用大学图书馆资源帮助社会居民了解和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目前国内有不少大学图书馆对社会开放, 允许城市居民办理借阅证。也有不少大学体育操场、体育馆承接社会体育运动会, 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帮助社会体育运动会的圆满完成。

3.3 大学体育有助于社会体育规范化发展

社会体育运动参与人员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征, 同一体育社团的人口年龄、学历、知识、技能水平存在着很大差异, 不同的体育社团有各自的特点。而包括广场舞、广场操在内的惠及大众的各类社会体育形式, 更是缺乏统一、高效的组织管理结构。社会体育的自由性使得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一些物质和经济条件的制约。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发展, 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交互共融的元素越来越多, 大学体育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也必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体育的发展, 帮助社会体育实现规范化的发展和进步。

3.4 大学体育文化影响社会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学生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 就不可避免地受学校物质精神文化的影响。大学体育也是如此, 学校通过体育比赛、体育课程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信仰, 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品位, 塑造自身健康的体育价值观。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体育历史文化、体育建筑标志或者体育口号, 这些体育文化将根植于学生、教师的心中, 然后向外辐射。

结束语

近年来, 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势头迅猛, 社会体育人口迅速增加, 社会体育产业也随之兴起, 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但是在社会体育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如体育资源不足、体育管理人才缺乏等等。大学体育在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开发、知识资源储备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此, 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交互共融, 共同发展, 是促进社会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大学体育对于推动社会体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要:本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 在分析当今社会体育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讨论了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发展的关系, 进而阐述了大学体育对推动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体育,社会体育,推动

上一篇: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下一篇: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运行机制、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