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1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中国外交1范文

1、建国至今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答:(1①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②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加强了同周边国家的联系;④促成了万隆会议的圆满结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⑤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促成越南问题的和平解决。 (2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②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④1972年中日建交;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90年代:①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②港澳回归,“一国两制”方针成功实践; (42001年10月,中国承办了APEC;②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③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

2答:①最主要的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高;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③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制定了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④新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⑤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⑥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3、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

第二篇: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素材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相关素材

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的制定

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两断,维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1949年春夏之际,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以前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政府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外国使节只当作侨民对待,而不作为外交代表;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进行重新审查处理,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逐步进行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出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而苏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合的必要性。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开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毛泽东向斯大林建议:中苏应签订一项新的条约,以代替旧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表示同意。接着,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苏联进行谈判。2月14日,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以及《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两国 1 外长互换三个照会,声明1945年8月14日苏联政府同中国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各项协定失效,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已经独立的现实。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包括前言和六个条款,有效期30年。它的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略,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双方根据巩固和平和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磋商”;“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自1950年4月11日生效。在缔约后的一段时间内,两国都履行条约规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过密切合作。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国际形势和中苏关系的重大变化,这个条约逐渐失去继续存在的实际意义。据此,1979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作出该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的决定。

美国对运往中国的一切货物实施许可证管制办法

„„商务部准备将它的许可证管制办法推广适用于所有运往共产党中国的货物。商务部在星期六(1950年12月2日)宣布今日午夜以后拟运出的货物均需要有许可证。在以前,许可证管制办法只适用于政府列为战略物资的货物。

商务部国际贸易局法律顾问纳珊·奥斯特罗夫对记者说,管制办法推广适用于一切商品,在政府决定有对共产党中国实行绝对禁运的必要的时候,可以提供实施这种禁运的手段。

奥斯特罗夫声称,商务部对运往远东的战略货物进行控制已有一年;他又说,目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公开好战态度”导致对“所有的东西”在运出以前都要“看一看”的新政策。

他接着说,如果凡是一个士兵可以利用的东西都不许运出去的话,纺织品和废橡胶均将被禁止。

美国操纵五届联大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的决议

一、兹建议每一个国家:

2

(甲)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北朝鲜当局控制下的地区实行禁运武器、弹药和战争工具、原子能材料、石油、具有战略价值的运输器材以及对制造武器、弹药和战争工具有用的物资;

(乙)确定从它的输出的商品中何者属于禁运范围,并实施使禁运办法获得实效的管制; (丙)在它的管辖范围内,使用一切办法防止任何逃避其他国家依本决议实行的货运管制的事情;

(丁)同其他国家合作以实现此项禁运的目的;

(戊)于30日内将依本决议所采取的措施向额外措施委员会报告,嗣后将依该委员会的要求续提报告。五届联大正式记录附件英文体。

中印、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1953年12月31日至1954年4月29日,中国和印度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举行了北京会谈。会谈的第一天,周恩来在同印度代表团的谈话中,把新中国成立后所确立的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概括为五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后改为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后来正式写入双边达成的《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的序言中。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6月下旬,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两国,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举行了会谈。在6月28日发表的中印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和29日中缅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一致同意以上述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认为这些原则也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中。五项原则的倡导,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新中国成立初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17个国家 1.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49年10月3日 2.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4日 3.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49年10月5日 4.匈牙利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6日

3 5.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6日 6.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49年10月6日 7.波兰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7日 8.蒙古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6日 9.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49年10月27日

10.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49年11月23日 11.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1950年1月18日 12.印度共和国1950年4月1日 13.瑞典王国1950年5月9日 14.丹麦王国1950年5月11日

15.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50年6月8日 16.瑞士联盟1950年9月14日 17.芬兰共和国1950年10月28日

另外,还有英国、挪威、荷兰、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锡兰、阿富汗8个国家也承认了中国。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简称“五项原则”,用于指导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关系的准则。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些原则现已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被认为是处理社会制度不同或相同的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现代国际法的重要内容。

日内瓦会议

为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于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会议首先讨论朝鲜问题,参加会议除五大国和朝鲜双方外,还有比利时、加拿大等国。关于朝鲜和平统一问题,外国武装从朝鲜撤走问题,双方进行激烈斗争。周恩来在会上阐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谴责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由于美国的阻挠,会议未能就解决朝鲜问题达成协议。

5月8日开始,大会转向讨论印度支那问题。参加会议的有:中、苏、美、英、法、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共和国、老挝王国和柬埔寨王国。中国、苏联、越南代表团始终坚持和

4 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而美国代表团极力反对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5月初,越南人民军取得奠边府战役的重大胜利,为和平解决印支问题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讨论老挝、柬埔寨问题遇到困难时,6月16日,周恩来提出解决老挝和柬埔寨问题的四点建议,得到许多国家赞同和支持,为解决老挝和柬埔寨问题提供基础。7月21日,法国与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签订了停战协定。法国政府发表了关于从印度支那三国撤出自己军队的声明以及尊重三国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声明。日内瓦会议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结束了法国在这地区多年的殖民战争,是印度支那三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里程碑。日内瓦会议阻止了美国企图直接干涉印度支那的计划,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

亚非会议的召开

1955年4月,由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五国政府总理发起的、有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尼风景秀丽的山城万隆召开了。中国派出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陈毅、章汉夫、叶季壮、黄镇为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出席会议。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大国参加的国际会议。美国等西方国家极力阻挠会议获得成功。西方舆论极力贬低这次会议,认为它“将在愈益混乱和犹豫不决的状态中结束”;美蒋特务还在会议前夕制造了“克什米尔公主”号客机的爆炸事件。尽管出现了种种的不利因素,会议还是如期举行了。

4月18日上午,亚非会议正式开幕,印尼总统苏加诺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词,接着会议主席、印尼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发表演说,说明了亚非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促进亚非各国间的亲密合作,讨论社会、经济与文化问题,讨论民族主权、种族和殖民主义等问题。这天下午和第二天上午,全体会议继续进行,大多数代表的发言都围绕着促进世界和平、经济合作和谴责殖民主义三个方面进行。但在这和平友好的气氛中,也出现了不协调的音符。有的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提出了“反对共产主义”的问题,有的代表提出了所谓“颠覆活动”和“宗教信仰自由”等问题,这些言论在与会者心中留下了阴影。人们担心,这次大会是否会陷入无休止的争吵而得不到什么结果呢?特别是因为人们知道:会前各国代表团团长已经

5 达成协议,会议上的任何决议必须全体一致通过!

4月19日下午,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走上了讲坛。在分发了早已准备好的书面发言后,他针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造谣中伤作了补充发言。他的讲话驱散了几天来留在人们心中的阴影,获得了与会代表普遍的欢迎和赞扬。当周总理回到自己的座位时,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都纷纷离开座位,同他握手、拥抱,表示祝贺。会议绕过了暗礁,得以顺利进行。

从4月20~24日,代表们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委员会分别举行会议。到24日下午,终于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完成了会议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当日晚间,亚非会议最后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大会秘书长宣读了关于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国人民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等决议,当会议主席问有没有人反对这些决议时,全场掌声四起,十分热烈。会议在掌声和欢呼声中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当地时间21点30分,会议主席宣布大会闭幕。亚非会议在中国代表团和许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帝反殖、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万隆精神”,对亚非各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篇:中国外交

中国外交 ————中国迈向更强大的第一步

030=石XX

论文摘要:随着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分歧中日关系不断恶化且美日军事同盟的不断加强等外部问题,我们的外部仍存在危险的挑战,同时为了使内部关系更加良好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的伟大目标,以习近平主席为首的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外交成为了实现这一切而迈出的重大一步。

习近平主席这一代领导人有十分坚定的“中国信念”及民族情感。他们主张继续“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同时也懂得参与建立“更好的世界”的重要性。可以说,新时期的中国外交,会更加注重平等、平衡和包容性。

现在有一个趋势,不管世界上发生什么事情,大家都会看着中国能做点什么,以及怎么做。也就是说,中国越来越面临着国际责任中国化的课题。有分析认为,习近平夫人彭丽媛的首次出访,便是习近平在处理中国内务及国际事务上自信心的延展,他正力争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自信的角色。正是他的这种自信,让他在中国和国际舆论中赢得了喝彩。

为了实现中国更加富强的目标中国的外交是必要手段同时中国的外交也必须实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有睦邻友好的传统美德绝不只关上大门走自己的路对他国不闻不问,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翻开历史,“七下西洋”播撒和平友谊的种子,“丝绸之路”留下互利合作的足迹。讲信修睦、善待他人,文明塑造出敦厚平和的民族禀性。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交流孕育出推己及人的民族文化。这一品质就决定了中国梦的实现的必经之路就是外交。

为了贯彻这条睦邻友好的道路习近平主席随即就踏上了外交“梦想之旅”。习近平应邀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这是中共十八大和全国两会后,中国新任最高领导人首次出访,亦是首次在重要多边舞台亮相 , 同时宣示 “中国梦” 中国的“世界梦” ,世界为之瞩目。随着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的脚步,从俄罗斯大地到非洲大陆,几次精彩演讲中,中国声音牵动着世界的关注。在国际舞台上,围绕新中国的对外交流话题,中国领导人坦诚讲述,世界各国用心倾听,使得这次出访活动成为一次满怀希望的“梦想之旅”。

而这梦之旅的第一站就是俄罗斯中国最大的睦邻。目前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中俄政治关系成熟牢固,各领域合作基础良好,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两国关系进入了互为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的新阶段。习近平主席就任中国国家主席后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充分表明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发展中俄关系,充分体现了中俄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中俄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对本国新一届领导人的共同期待。习近平主席这次访俄,将全面推动双方各领域合作,全方位推进两国关系深入发展,相信此访将为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访俄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普京总统举行会谈,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确定今后一个时期中俄关系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合作领域,阐述对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立场和主张,批准2013——2016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共同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

第二站便是对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中非传统友谊深厚,各领域合作成绩斐然。双方都把对方发展视为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意愿强烈。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非,对全面深化中国同往访国双边关系、加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中非关系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中坦是全天候朋友。建交49年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始终健康顺利发展,经贸、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合作卓有成效。访坦期间,习近平主席同基奎特总统举行会谈,会见桑给巴尔总统谢因等,在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赴援坦中国专家公墓献花圈。双方发表联合公报,签署经贸、文化等领域合作文件。建交15年来,中南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从伙伴关系到战略伙伴关系再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了三个台阶。双方高层交往密切,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人文、教育、科技、旅游等领域务实合作成果显著。近年来,中刚关系呈现全面、快速的良好发展势头,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人文交流日益扩大。

第三站便是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于3月26日至27日在南非德班举行,主题是“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会晤期间,五国领导人先后举行同工商界早餐会、小范围会谈、大范围会谈、同非洲领导人对话会等,就世界经济形势、全球经济治理、金砖国家合作、加强金砖国家与非洲合作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达成广泛共识。习近平主席同与会领导人就加强金砖国家伙伴关系、深化金砖国家与非洲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会后发表了《德班宣言》。

此次会晤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作用增强的背景下举行的。中国是金砖国家合作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始终以积极和建设性态度参与金砖国家合作,也积极参与了德班会晤各项筹备工作。本次会晤传递了金砖国家团结、合作、共赢的积极信息,取得三方面成果:一是本着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加强在国际政治、经济、金融、贸易、发展等领域的协调与合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带动全球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二是加强各领域对话与合作,挖掘务实合作潜力,打造务实合作项目,争取在设立开发银行、外汇储备库、建立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和智库理事会等方面迈出新步伐,并在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取得新进展。三是通过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同非洲领导人对话会,加强金砖国家和非洲的对话与合作,共同促进非洲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这次会晤加强了金砖国家的合作伙伴关系,传递了金砖国家团结、合作、共赢的积极信息。此次会晤表明,金砖国家合作符合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有利于世界经济更加平衡、国际关系更加合理、全球治理更加有效、世界和平更加持久。可以预见,金砖国家合作将继续向更高水平发展,继续在带动全球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加强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这将对我国富强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5月19日至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亚欧四国,从新德里到伊斯兰堡,从伯尔尼到柏林,远近并兼,亚欧并重,这是中国新领导集体践行和平发展外交理念、谋划全方位、多层次外交格局的又一次重要访问。李克强在履新后的“外交首秀”中展现了大国总理的魅力和风采,他的幽默、坦诚、睿智、自信和坚定受到各国媒体、民众和外交评论家的赞誉,“李氏外交风格”一时风靡。

外交上,中国在重视“大国外交”的同时,致力于追求“新安全观”。透过习近平履新国家元首后的首访对象和访问路线,便可看出,中国真诚致力于推动国际关系更加民主化、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更加公正合理发展。这可以称作中国的“世界梦”——世界新秩序,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习近平这一代中国领导人,在外交政策上更加务实灵活,同时姿态上也更为从容自信,在语言风格上,更喜欢用直白、精炼的方式阐述自己的外交理念。习近平清晰地传递出新外交战略的新思路,即处理国际关系时强调“合作共赢”,处理与俄美等大国关系时追求“平等关系”,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合理关切。

然而一些国家根据历史上“国强必霸”的逻辑,不怀好意地渲染中国威胁论,公开主张围堵、遏制中国。然而,中国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去折腾他国,这还有什么好说的。中国的复兴是和平的复兴,是打破大国崛起定律的复兴。个别国家如果不摒弃零和思维定势,就很有可能陷入“预言自我实现”的危险境地。

3月14日,习近平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正式成为集党、政、军三位一体的中国最高领导人。在中国业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之下,习近平外交的基本思路和施政理念,引起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关注。

可以说,中国领导人在大国自觉与大国承担的心态调整中,谨慎思考着建构21世纪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面对众多全球性的重大议题,中国的外交策略渐趋灵活,手腕也较过去圆融,中国外交将有所作为。 参考:课外研学ppt

第四篇:中国外交

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外交

第八讲 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背景:2月6日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月6日至8日赴俄罗斯索契出席第22届冬奥会开幕式,并与普京举行双边会晤。这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到国外出席此类大型国际体育活动,也是习近平连续第二年选择俄罗斯作为首访国。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德·阿·梅德韦杰夫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4年10月12日至14日对俄罗斯联邦进行了正式访问,并于10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了中俄总理第十九次定期会晤。这是李克强就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后首次访问俄罗斯,也是第二次参加中俄总理定期会晤。

命题角度1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如何建立发展的?(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概率:80%)

记忆关键词 《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 《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

在俄罗斯外交政策中,中俄关系处于重要的位置上,自1996年两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后,这一关系不断提到深化和巩固。2001年7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国家元首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尤其是2005年6月2日,中国和俄罗斯批准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从法律上彻底解决了边界问题,这对于中俄两国睦邻友好,对双方开展战略合作,对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006年3月,普京访问中国,签署多项协议,继续深化两国在能源、贸易科技等领域的合作。2014年中俄关系的发展已成为大国关系发展的典范。2014年根据中俄元首互访机制,应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席于2月6日至8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在访俄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重要共识。2014年5月20日至21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亚信峰会,在访问期间中俄签署了《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中俄双方表示将继续遵循条约确立的原则和精神,致力于发展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命题角度2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必要性?(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概率:80%)

记忆关键词 对外政策的共同点 大国关系调整的要求两国改革开放的需要

第一,维护周边安全环境是中俄双方对外政策的共同点。从中国方面来说,俄罗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两国关系的变化会给中国的安全带来直接的影响。所以,中国高度重视中俄关系。从俄罗斯方面来说,其周边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北约东扩势不可挡,俄西部的地缘政治优势不复存在。南部地区俄境内外的领土争端和民族矛盾迭起。泛突厥主义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加紧渗透,严重威胁着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中国是俄最大的邻国,发展同中国的长期稳定、睦邻友好、互助合作关火系有助于俄改善地缘政治环境。

第二,中俄两国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大国关系调整的要求。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试图主导全球事务。中俄作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有责任和义务反对某一超级大国妄图主宰世界事务。中俄加强战略方面的合作既符合中俄的安全和政治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力量的平衡,尤其是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战略平衡,此外还有利于中俄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第三,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还是中俄两国改革开放的需要。目前,中俄两国都在进行经济建设,这样一种大局,决定了中俄两国都需要在国际上寻求外交伙伴、经济伙伴以及各个领域的伙伴,尤其是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有一个好的安全环境。

命题角度3怎样继续深化中俄合作?(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概率:80%)

记忆关键词 做强战略性大项目合作 做深民间和区域对接合作 做活支持中小企业合作的方式 做实创新合作的促进机制

新的阶段中俄双方加大相互支持、扩大相互开放、深化相互合作,有利于各自发展振兴,有利于世界繁荣稳定。中俄已经在诸多领域开展了创新合作,但有条件达到更高水平。为此李克强总理提几点倡议:

一是做强战略性大项目合作。中俄已在能源资源、航空航天、信息通讯、节能环保等领域实施了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双方可以再论证和实施一批新项目,同时创新合作方式,通过联合研发、联合制造、联合推广应用等,共同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和开拓第三方市场。中国相关装备在性价比上有竞争优势,愿积极参与俄高铁、铁路升级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利共赢。双方能源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一步应超越单纯的买卖关系,推动相互持股,促进上下游一体化,使合作迈上新台阶。

二是做深民间和区域对接合作。双方应深化人文交流,加强科研机构、高校、学术组织等协作。两国间已建立了100多对友好省(州)和城市,合作潜力有待深度挖掘。中国的东北地区懂俄语的人很多,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民众对中国也很熟悉,把中国的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与俄罗斯的远东开发结合起来,能够有更大的作为。双方可以共建一批联合创新区,中国鼓励中方企业到俄投资兴业,也欢迎俄方企业到中国创业发展。

三是做活支持中小企业合作的方式。千千万万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创新发展的生力军,需要得到更多便利、灵活、可及的支持。双方在投融资、本币结算、中介服务等方面,应重点向他们倾斜,比如设立市场化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技术产权场外交易市场等,为中小企业创新构建“绿色通道”。

四是做实创新合作的促进机制。机制对加深合作具有持久作用。双方应以此次伙伴国论坛为契机,就政策创新、投资环境等建立对话和协商机制,同时建立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层面合作机制,为打造创新合作的新亮点提供更广阔平台。

命题角度4中俄关系为何成为大国关系的典范?(题型:分析题概率:70%)

记忆关键词 结伴但不结盟战略互信互利双赢全方位的

中俄关系会持久稳定健康发展,这是因为:第一,中俄关系是结伴但不结盟的新型关系,是冷战结束后国家尤其是大国关系的典范。第二,中俄合作基础牢固。这就是战略互信互利双赢,在涉及和平发展安全主权等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问题上有相同和相似的看法,有共同利益与广泛的合作。第三,中俄合作是全方位的,即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都有良好合作。 第九讲 构建新型中美关系

背景:7月9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发表了《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讲话。这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会议使得中美两国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为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开启了中美“跨太平洋合作”的新篇章。

命题角度1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概率:70%)

记忆关键词 不冲突、不对抗 相互尊重 合作共赢

(1)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

(2)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

(3)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命题角度2如何将新型大国关系的精神贯彻到中美关系的方方面面?(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概率:70%)

记忆关键词 增进互信,把握方向 相互尊重,聚同化异 平等互利,深化合作 着眼民众,加深友谊

第一,增进互信,把握方向。中美两国如何判断彼此战略意图,将直接影响双方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发展什么样的关系。中美不能在这个根本问题上犯错误,否则就会一错皆错。中美双方应该加强对话,增信释疑,促进合作,确保中美关系始终不偏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轨道。

第二,相互尊重,聚同化异。中美两国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双方存在不同看法、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和摩擦在所难免。中美是两个各具特色的国家,在很多方面肯定有差别,有差别才需要沟通和合作。

第三,平等互利,深化合作。新形势下,中美应该合作、能够合作的领域更加宽广。机会需要创造,创新才有机会,中美都是富有创造力的民族,在推进两国关系发展上,尤其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而创新。 第四,着眼民众,加深友谊。中美两国人民对彼此都怀有淳朴友好的感情。中美要鼓励和扩大两国人民友好往来,拓宽两国地方、智库、媒体、青年、社会各界交流渠道,不断夯实中美友好的社会和民众基础。

命题角度3新型大国关系提出的意义?(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概率:60%)

记忆关键词 重大创新新方式

新型大国关系,意味着对传统大国关系模式的摒弃,是对历史上反复出现的霸权国家与崛起国家之间的零和博弈、相互对抗乃至兵戎相见所谓“定律”的根本否定,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它准确命中了中美关系发展的现实需要,也为中国发展与其他大国关系以及其他大国之间发展关系提供了思路。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

第十讲 中欧关系 背景:4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指出为了把中欧关系推向前进,中欧双方需要加深相互了解,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

命题角度1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概率:30%)

记忆关键词 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 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 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 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国家

第一,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中华文明是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2000多年前诸子百家的许多理念,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看待世界、社会、人生,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第二,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中国人民对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记忆犹新,尤其珍惜今天的生活。中国人民希望和平、反对战争,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不允许别人干涉中国内政。

第三,中国是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中国人苦苦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后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出发,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走出了这样一条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

第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让13亿多人都过上好日子,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中国目前的中心任务依然是经济建设,并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第五,中国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国家。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不仅将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推动力量,而且将为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命题角度2如何推动中欧关系的发展?(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概率:30%)

记忆关键词 和平 增长 改革 文明

习近平指出,当前中欧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一、要建设和平稳定之桥,把中欧两大力量连接起来,促进全人类走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 第

二、要建设增长繁荣之桥,把中欧两大市场连接起来,使中国和欧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第三、要建设改革进步之桥,把中欧两大改革进程连接起来,尊重双方的改革道路,借鉴双方的改革经验,以自身改革带动世界发展进步。

四、要建设文明共荣之桥,把中欧两大文明连接起来,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第十一讲 海牙核安全峰会

背景:3月24日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在荷兰海牙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命题角度1怎样保障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概率:50%)

记忆关键词 发展和安全并重 权利和义务并重 自主和协作并重 治标和治本并重

第一,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作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和平利用核能事业。如果不能有效保障核能安全,不能妥善应对核材料和核设施的潜在安全风险,就会给这一美好前景蒙上阴影,甚至带来灾难。要使核能事业发展的希望之火永不熄灭,就必须牢牢坚持安全第一原则。

第二,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国要切实履行核安全国际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全面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巩固和发展现有核安全法律框架,为国际核安全努力提供制度保障和普遍遵循的指导原则。中国呼吁更多国家积极考虑批准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及其修订案、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

第三,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核安全首先是国家课题,首要责任应该由各国政府承担。各国政府要知责任、负责任,强化核安全意识,培育核安全文化,加强机制建设,提升技术水平。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

第四,治标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目标全面推进核安全努力。核安全涉及不同层面,既包括实施科学有效管理,发展先进安全核能技术,也包括妥善应对核恐怖主义和核扩散。完善核安全政策举措,发展现代化和低风险的核能技术,坚持核材料供需平衡,加强防扩散出口控制,深化打击核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是消除核安全隐患和核扩散风险的直接和有效途径。

命题角度2 中国为坚决反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做出那些努力?(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概率:60%)

记忆关键词 文化 成果 服务 根源

第一,中国将坚定不移增强自身核安全能力,继续致力于加强核安全政府监管能力建设,加大核安全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源投入力度,坚持培育和发展核安全文化。

第二,中国将坚定不移参与构建国际核安全体系,同各国一道推动建立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促进各国共享和平利用核能事业的成果。

第三,中国将坚定不移支持核安全国际合作,愿意为此分享技术和经验,贡献资源和平台,促进地区和国际核安全合作。中国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其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核安全能力。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核安全活动,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实物保护咨询服务。

第四,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通过平等对话和友好协商妥善处理矛盾和争端,同各国一道致力于消除核恐怖主义和核扩散存在的根源。

第十二讲 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

背景: 5月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并作主旨讲话。

命题角度1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的内涵是?(题型:选择题概率:50%)

记忆关键词 共同 综合 合作 可持续

(1)共同,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亚洲多样性特点突出,各国大小、贫富、强弱很不相同,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千差万别,安全利益和诉求也多种多样。大家共同生活在亚洲这个大家园里,利益交融、安危与共,日益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2)综合,就是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亚洲安全问题极为复杂,既有热点敏感问题又有民族宗教矛盾,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安全、网络安全、能源资源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带来的挑战明显上升,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安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进一步拓展。

(3)合作,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要通过坦诚深入的对话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减少相互猜疑,求同化异、和睦相处。要着眼各国共同安全利益,从低敏感领域入手,积极培育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意识,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要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为一己之私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反对以邻为壑、损人利己。

(4)可持续,就是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对亚洲大多数国家来说,发展就是最大安全,也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总钥匙”

命题角度2继续深化亚信合作组织发展的措施?(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概率:60%)

记忆关键词 安全对话合作平台 能力和机制建设 非政府论坛等方式 包容性和开放性

第一,推动亚信成为覆盖全亚洲的安全对话合作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建立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构。第二,加强亚信能力和机制建设,支持完善亚信秘书处职能,在亚信框架内建立成员国防务磋商机制及各领域信任措施落实监督行动工作组,深化反恐、经贸、旅游、环保、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第三,通过举办亚信非政府论坛等方式,建立亚信各方民间交流网络,为广泛传播亚信安全理念、提升亚信影响力、推进地区安全治理奠定坚实社会基础。

第四,增强亚信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既要加强同本地区其他合作组织的协调和合作,也要扩大同其他地区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对话和沟通,共同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第十三讲 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及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合作

背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于日在7月15日至16日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南非总统祖马、巴西总统罗塞夫、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莫迪出席。这次会晤的主题为“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会晤由巴西总统罗塞夫主持。与会领导人主要讨论两项议题,一是政治协调:全球治理和地区危机,二是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在本次峰会上金砖国家领导人正式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与会五国领导人共同发表《福塔莱萨宣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在巴西福塔莱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上发表了题为《新起点新愿景新动力》的讲话。 7月17日至23日,应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罗塞夫、阿根廷共和国总统克里斯蒂娜、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总统马杜罗、古巴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劳尔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上述4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在访问巴西期间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发表题为《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

命题角度1金砖国家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应做出那些努力?(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 概率:60%)

记忆关键词 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 开展全方位经济合作 塑造有利外部发展环境 提高道义感召力

第一,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第二,坚定不移开展全方位经济合作。第三,坚定不移塑造有利外部发展环境。第四,坚定不移提高道义感召力。

命题角度2如何推动中拉关系的发展?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概率:60%)

记忆关键词 始终真诚相助 促进共同发展 巩固世代友好 维护共同权益 促进双边关系

通过这次会晤,中拉共同宣布建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努力构建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整体合作和双边关系相互促进的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为此,习近平提出以下5点建议:

第一,坚持平等相待,始终真诚相助。中拉应该坚定支持对方走符合各自国情的发展道路,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化战略互信,继续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稳定发展等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第二,坚持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中拉经济互补性强,发展战略相互契合,加强合作具备天然优势。中方倡议双方共同构建“1+3+6”合作新框架,推动中拉务实合作在快车道上全面深入发展。

第三,坚持交流互鉴,巩固世代友好。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方愿意同拉美国家加强政府、立法机构、政党、地方交往,加强教育、文化、体育、新闻、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开

展文明对话,使双方人民在文化上彼此欣赏、心灵上相亲相近,夯实中拉关系长远发展民意基础。 第四,坚持国际协作,维护共同权益。中拉在全球事务中加强协调和配合,对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坚持整体合作,促进双边关系。开展整体合作是中拉双方长期以来的共同愿望。

命题角度3以金砖合作与中拉合作为代表的南南合作的意义是什么?(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 概率:70%)

记忆关键词 建立起国际经济新秩序

占世界人口8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产品众多、市场潜力大、发展模式各具特色,因而在很多方面可以互利互惠,相互支持,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近年来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也增强了它们之间开展合作的可能性和机会。南南合作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是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团结,在国际事务中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领域内“游戏规则”的制订,促进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体制的改革,争取平等发展的权利;应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以加快自身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提高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在全球化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建立起国际经济新秩序。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将大力弘扬正确的义利观,积极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在同发展中国家交往合作中,我们将坚持见利思义、义重于利,真心诚意地向发展中国家朋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促进发展中国家实现自主和可持续发展。

第十四讲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峰会

背景:2014年9月12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坦巴耶夫、俄罗斯总统普京、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出席会议。本次峰会批准的《给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地位程序》和《关于申请国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义务的备忘录范本》修订案,认为这是完善上海合作组织法律基础的重要步骤,正式打开本组织扩员大门。

成员国元首先举行小范围会谈,随后邀请观察员国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伊朗总统鲁哈尼、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和印度、巴基斯坦代表,主席国客人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以及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代表参加大范围会谈。习近平在小范围会谈时发表《凝心聚力精诚协作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再上新台阶》的讲话。

命题角度 怎样继续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 概率:60%)

记忆关键词 以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为己任 以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为目标 以促进民心相通为宗旨 以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为动力

第一,坚持以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为己任。加强维稳能力建设,继续完善执法安全合作体系,健全现有合作机制,尽快赋予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禁毒职能并建立应对安全挑战和威胁中心,标本兼治、多措并举、协调一致地打击“三股势力”。

第二,坚持以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为目标。探讨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开展更广泛和更高层次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构筑本地区统一经贸、投资、物流空间,挖掘各国过境运输潜力。

第三,坚持以促进民心相通为宗旨。全方位开展友好交往和人文交流。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媒体合作,支持公共政策、政府管理、司法等领域人员培训交流。

第四,坚持以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为动力。欢迎有意愿且符合标准的国家申请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加强成员国同观察员国的合作及同对话伙伴的沟通,密切本组织同联合国、亚信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合作。

第十五讲 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

背景: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国际上有人担心中国会不会走国富必骄、国强必霸的老路,各种中国威胁论层出不穷。2014年6月28和平共处五项原則发表60周年紀念大会在北京舉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紀念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命题角度1和平共处为什么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题型:选择题概率:60%)

记忆关键词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 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阐述了五项原则和平共处的设想。1954年6月,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先后在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今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普遍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其核心和主要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力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现实证明了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国际新秩序是完全可行的。

命题角度2怎样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美好世界?(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概率:60%)

记忆关键词 主权平等 共同安全 共同发展 合作共赢 包容互鉴 公平正义

第一,坚持主权平等。主权是国家独立的根本标志,也是国家利益的根本体现和可靠保证。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各国应该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第二,坚持共同安全。安全应该是普遍的。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的责任。

第三,坚持共同发展。天空足够大,地球足够大,世界也足够大,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繁荣。

第四,坚持合作共赢。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合作共赢是普遍适用的原则,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而且适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其他领域。

第五,坚持包容互鉴。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当今世界有70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5000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

第六,坚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世界各国人民在国际关系领域追求的崇高目标。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公平正义还远远没有实现。

命题角度3中国怎样推动当代国际体系建设?(题型:选择题或分析题概率:60%)

记忆关键词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将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第一,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是我国外交方针的一贯原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主张和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结合了中国自身的国情,同时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还基于中国“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

第二,中国将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第三,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第五篇:中国周边外交

论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政策

——思无止境

受历史与地缘政治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面临最复杂的周边形势的国家之

一。从冷战时期强调意识形态与领土安全、奉行结盟到新时期提倡独立自主与不结盟的原则。从冷战时期的阶级斗争与阵营对抗思维到冷战后追求经济安全,倡导合作机制,提倡互惠、互利,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的周边外交根据时势不断深化发展,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节选《沧桑》)

国家安全形势与外交政策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国家自身的实力。由于我国的边境地理环境复杂,这决定了我国周边形势的复杂和外交政策的多重性。周恩来外交思想中有一个充满中国智慧的观点,叫做“行于可行,止于不可不止”。,就充满了这种智慧,能解决的问题先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失控。正因为如此,尽管中国周边各类矛盾纠结、复杂异常,问题有时甚至很尖锐,但中国与周边国家已经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的周边总体上是睦邻友好、和平稳定的,中国外交为中国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

尽管现在国民有部分人在看待国家外交政策上说太过弱势,现在的中国是大国了,今非昔比了,不需要在忍气吞声了……,我原来也一直这样认为。可是多方考虑来看,中国目前的形势还真不让人乐观。毛主席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在如今的外交中仍然适用。弱国无外交不是空话。苏联解体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世界上为所欲为,强制干涉他国事物,没人敢说一个不字。我想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一切都是基于其铁血手段为基础的。当今的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是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要想借这个机会真正的强打起来,必须要制定一个适合中国自己的外交政策,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既要保全自己、发展自己,还要担负起“一个负责的大国”应尽的责任。

美国为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保持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必然把把中国列为重点打击对象,在各方面遏制中国发展。从“藏独”,“台独”,“钓鱼岛事件”,“南海问题”等一系列事件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诸多国家都对中国持敌对台独,对于萨科奇公然会见**这样名目敌视的事件不少,所以中国外交政策的防御重点在于这些国家,当然则并不是说要武力相向,能在外交手段上改变最好。看中国现在的外交,我个人认为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外交政策上也可以看出中国采取的是睦邻友好的政策,对于某些国家的挑衅,我国也从来没有用武力回复,尽量用最和平的方式来应对这些事变。

“2013年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启之年。世界多极化趋势将继续发展,世界经济复苏和变革进程将继续演进,各国围绕后危机时期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国力的合作与互动将继续深化。2013年也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目标一致,合作领域更加广阔,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我们将积极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要求,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与国际社会一道,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新的贡献。”(节

选《杨洁篪部长在新年招待会上的祝酒辞》)从杨部长的致辞从,可以看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中的外交政策仍是以努力搞好双边关系,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主要目的。

外交部在新时期对周边问题上,有人用“稳定两翼,强固后背,经略东南,斗而不破,打牢依托”来勾画。看过其文章后,我个人总结:“稳定两翼”具体就是稳住朝鲜、日本和印度。“强固后背”就是巩固发展中俄关系,把欧亚大陆发展成中国的战略腹地;“经略东南”就是解决台湾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在亚太地区乃至国际地位;“斗而不破”就是不管和美国的关系好不好,但表面上都不能撕破脸;“打牢依托”是形成以我国为首的圈子,即发展自己的伙伴。外交部提出过,现今中国要加强首脑外交,增强中国和邻国之间的信任,消除周边国家的戒心和疑虑。

纵观中国近几年的活动,我个人认为中国如一个巨人一样,开始站起来了。尽管国际上阿以冲突不断,伊朗核问题严重等一系列事件发生,但中国依然在如此动荡的世界格局中展现自己,奥运会的壮丽举办,世博会强势展现都表明了现今的中国在慢慢崛起了。外交上,我国积极与各国的合作,来增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从金融危机中可看到中国外交的成功。最近的钓鱼岛事件,中国外交强硬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多余敌对势力,我国是不会妥协的。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中国周边外交上,以和平发展为主,但必要时刻仍会采取强硬措施。

 政府行政审批制改革的原则是什么?有哪些困难?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的今天,在中国已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21世纪,如何改革和完善行政审批,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已成为各级行政机关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要由适应原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来,无论在制度的内容或运行方式方面都需要进行系统的改革。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率先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并通过改革,提高了公共管理及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我国的审批制度改革,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审批事项的增减,或认为行政审批了,就不是改革了,行政审批少了,就是改革了。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绝不等于取消审批制度,审批的制度仍然是政府的实施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应该说,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关键在于弄清哪些

该审批,哪些不该审批,实质上是要突破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束缚,使行政审批制度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北京市工商联常委、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张志铭委员认为,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既要防止政府越位,又要杜绝缺位,是国家行政审批改革的目标。而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群众利益,是否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判断行政审批改革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

张志铭进一步分析,行政审批改革,应当遵循一下三个原则:一是行政审批不能超越法律的原则。尽管企业在日程经营活动中遇到大量的行政审批工作原本是有法可依的,但是在不同地区往往会存在很多限制性要求,企业难以适应。二是行政审批应当遵循无过推定原则。目前一些地方的行政审批事项过于繁琐,就是有关部门需要企业证明没有过错或问题。其实,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触犯了法律,自有法律来制裁这个企业。三是行政审批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行政审批应该体现处处为企业、为百姓着想,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为企业解决问题。

近年来我国行政审批的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点:

(一)现行行政审批制度与现行体制的脱节;

(二)现行行政审批制度与国际经济严重脱轨;

(三)现行行政审批程序混乱、范围界定缺乏科学性;

(四)现行行政审批种类繁多,设置过多过滥;

(五)现行行政审批制度缺乏公开性和公正性;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府革自己的命。长期作为改革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的政府部门,在改革的深化过程中,本身成了改革对象。自己改自己,甚至是大幅度地放弃自身拥有的权力和利益,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同时,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主导改革的能力也受到了严重挑战。一般说来,改革的动力来源于改革的受益者,但在当前情况下,改革攻坚的阻力恰恰却来自改革的受益者。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到整个的政治体制改革,有较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中国政治体制分为上端和下端,过去27年来我们主要在政治体制下端进行改革,五次主要是集中在政府治理这个层面上,而政治体制上端改革则相对滞后。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牵涉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有很高的难度。尽管如此,这项改革由于已处于整个体制改革的中心地位,冲刺难点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必须站在正确的基点上,运用科学方式坚决稳妥地推进。

上一篇:爱情表白句范文下一篇:奥地利德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