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外交战略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周边外交战略

中国周边外交战略(论文)

浅谈我国周边外交战略

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不尽相同,一些国家还与中国存在领土争 端等历史遗 留问题,情况相当复杂。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本文就是对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和外交战略做一些简单分析。

进人新世纪,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了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积极解决了绝大部分边界等历史问题,营造了一个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周边环境,创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最好时期。中国现与东南亚、南亚、中亚、东北亚和南太平洋诸国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和深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基本态势

(一)影响地区安全的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不稳定因素增多。近年来,部分地区热点问题呈现出缓和趋势,但局部问题凸显,高危因素和敏感因素增多。朝核问题在六方会谈落实第二阶段行动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朝鲜向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提交了核申报清单,炸毁其宁边核设施的冷却塔,重新允许国际核查人员进入宁边核设施开展核查工作。朝韩关系转冷,朝鲜半岛呈现紧张态势,双方经济合作受挫,军事形成对峙。伊朗核问题僵局难破,伊朗依然在从事铀浓缩活动,加快铀浓缩进度。美国伊朗舰艇在霍尔木兹海峡发生摩擦。双方还在同一天于海湾地区进行了互相针对对方的军事演习。随着金融危机后续效应释放,亚洲国家经济风险突出,韩国、印尼、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已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泰国民主制弊端进一步暴露,政局稳后有乱,一年内两届政府下台,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持续数月,曼谷国际机场被示威者占领,造成数千旅客滞留,泰经济受到重创。尼泊尔建立共和制后国内局势仍不太平,忠于国王的势力依然存在,联合政府困难重重。

(二)大国关系稳中有变,斗争因素不断增加。中国与大国关系继续保持稳定。中美之间沟通渠道畅通,双方元首已多次会晤,战略经济对话也是多次举行。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公开表示反对台湾当局的“入联公投”。中俄关系保持平稳高位发展,在汶川地震、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奥运等涉及中国重大利益的事件中,俄均给予了大力支持。中俄在黑瞎子岛举行了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至此,两国边界线全部确定。在能源合作方面,中石油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将在俄远东原油管道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共同建设和运营从斯科沃罗季诺经中国边境城市漠河到大庆的中俄原油管道。中澳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密切在气候变化方面合作的联合声明,双方将在政策对话、扩展气候变化伙伴关系、开发清洁能源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与此同时,大国之间的博弈更加激烈。美国仍对中国采取接触加防范两面下注,继续在台湾问题、涉藏问题和人权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指手画脚。中国周边国家对美倚重增加,新加坡与美签订了新的军事协定,韩新任总统李明博在战略上力争强化韩美同盟关系。俄美在反导和北约东扩问题上矛盾突出,俄的战略空间受到美国的挤压,被迫绝地反击。总之,今后一段时期,大国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斗争也会不断增加。

(三)军事竞争日趋激烈,部分热点问题继续升温。近年来,中国周边军事竞争更加复杂尖锐,日趋激烈。美国加速了在东欧地区部署导弹拦截系统的工作,在捷克和波兰建立了反导基地。美国继续推动武器研究和更新,还计划组建“全球打击司令部”,专门负责对洲际导弹和核导弹部队的指挥和管理。为了应对美国部署全球反导系统,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取消裁撤驻科泽利斯克的导弹部队三个团的计划,在俄西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以应对美新的反导设施实施电子压制。俄海军也将参与有关计划,除了试射导弹以外,俄还在乌拉尔、太平洋、波罗的海、地中海等地相继举行了一系列军事演习,并在近15年来首次在大西洋举行军演,向西方展示自己不断增长的军事实力。与此同时,大国在外空领域的争夺更加激烈,中国和俄罗斯再次在日内瓦共同向裁军谈判全体会议为防止外空军事化进行了努力,但美国仍是强烈反对。美国不顾其它国家的担忧和反对,发射导弹摧毁其一颗间谍卫星。各国担心美国此举是测试其新型外空武器。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允许将外空用于防卫目的的《宇宙基本法》,标志着日本对宇宙开发一直奉行的“非军事”原则已开始松动。同时日本内阁还成立了宇宙开发战略总部。

(四)三股势力威胁继续上升,中国反恐怖形势严峻。近年来,中国周边地区恐怖活动活跃,反恐形势日趋严峻。新疆云南等地多次出现暴恐事件

二、中国周边外交战略概述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我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原则,不失灵活,积极主动地开展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积极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和合作的方针加强与世界各国及周边各国的关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主张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对各种挑战,充分发挥中国的外交优势,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好评,日益被公认为解决国际重大问题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稳定和发展了同各主要大国的关系,深化了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和团结协作,取得了全方位的外交成果。我国与世界各大国关系基本面保持稳定,各领域互利合作持续发展。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发表了《中俄元首北京会晤联合公报》,中俄边界问题已全部解决。中印边界第13次谈判已经举行,中印边界谈判进入实质性前行阶段。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发展,两国领导人以及各部门、各阶层会晤和磋商频繁,共同推动建设性合作关系取得了新的成果。中国继续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扩大与这些国家的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渐入佳境”,中国与东盟现已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我国与新兴国家关系更加密切,协调合作不断深入和拓宽,协商机制日趋健全,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坚定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在事关我国核心利益的西藏、台湾等问题上,既毫不动摇地坚持原则,又在具体问题上体现灵活精神,坚定维护了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粉碎了“藏独”势力制造国家分裂和破坏北京奥运会的图谋,对一些西方国家借西藏、人权等问题干涉我国内政的行为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并抓住机遇,积极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两岸交流与合作稳步展开,逐步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四)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发挥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作用。几年来,中国领导人多次参加有关重大事务的地区和全球性国际会议和对话,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主张和倡议。近年来,中国还积极参与了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达尔富尔等热点问题的解决,积极参与了国际反恐斗争和国际维和行动。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是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目前有近两千官兵在联合国9个维和任务区和联合国维和部执行任务。对气候变化、环保、能源安全、国际救灾、公共卫生等一系列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中国都采取了认真负责的态度,并以自己的切实行动推动有关问题的改善和解决。

(五)全面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在连续遭受严重冰雪灾害和四川汶川地震灾害的情况下,中国一方面全民动员大力救灾,一方面克服困难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特奥会,随后又成功主办了第七届亚欧峰会,既展现出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也反映出中国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强有力的组织与工作能力。我国在救灾、举办奥运会和亚欧峰会的卓越表现,受到了世界众口一致的积极评价和热烈赞赏。这些活动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与交流,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最后,无论今后中国发展取得多大成绩,睦邻友好政策只会加强,不会削弱,中国将永远做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对待领土海洋争端,中国主张有关国家以地区和平稳定大局为重,在充分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谈判寻找妥善解决和管控争议的办法,避免局势恶化升级。在争议得到彻底解决前,各有关方应避免采取使争议扩大化和复杂化的行动,以维护地区稳定。对于有关争议,邓小平先生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主张,仍不失为破解难题的可行思路。

第二篇:中国周边外交

论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政策

——思无止境

受历史与地缘政治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面临最复杂的周边形势的国家之

一。从冷战时期强调意识形态与领土安全、奉行结盟到新时期提倡独立自主与不结盟的原则。从冷战时期的阶级斗争与阵营对抗思维到冷战后追求经济安全,倡导合作机制,提倡互惠、互利,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的周边外交根据时势不断深化发展,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节选《沧桑》)

国家安全形势与外交政策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国家自身的实力。由于我国的边境地理环境复杂,这决定了我国周边形势的复杂和外交政策的多重性。周恩来外交思想中有一个充满中国智慧的观点,叫做“行于可行,止于不可不止”。,就充满了这种智慧,能解决的问题先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失控。正因为如此,尽管中国周边各类矛盾纠结、复杂异常,问题有时甚至很尖锐,但中国与周边国家已经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的周边总体上是睦邻友好、和平稳定的,中国外交为中国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

尽管现在国民有部分人在看待国家外交政策上说太过弱势,现在的中国是大国了,今非昔比了,不需要在忍气吞声了……,我原来也一直这样认为。可是多方考虑来看,中国目前的形势还真不让人乐观。毛主席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在如今的外交中仍然适用。弱国无外交不是空话。苏联解体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世界上为所欲为,强制干涉他国事物,没人敢说一个不字。我想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一切都是基于其铁血手段为基础的。当今的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是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要想借这个机会真正的强打起来,必须要制定一个适合中国自己的外交政策,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既要保全自己、发展自己,还要担负起“一个负责的大国”应尽的责任。

美国为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保持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必然把把中国列为重点打击对象,在各方面遏制中国发展。从“藏独”,“台独”,“钓鱼岛事件”,“南海问题”等一系列事件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诸多国家都对中国持敌对台独,对于萨科奇公然会见**这样名目敌视的事件不少,所以中国外交政策的防御重点在于这些国家,当然则并不是说要武力相向,能在外交手段上改变最好。看中国现在的外交,我个人认为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外交政策上也可以看出中国采取的是睦邻友好的政策,对于某些国家的挑衅,我国也从来没有用武力回复,尽量用最和平的方式来应对这些事变。

“2013年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启之年。世界多极化趋势将继续发展,世界经济复苏和变革进程将继续演进,各国围绕后危机时期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国力的合作与互动将继续深化。2013年也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目标一致,合作领域更加广阔,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我们将积极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要求,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与国际社会一道,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新的贡献。”(节

选《杨洁篪部长在新年招待会上的祝酒辞》)从杨部长的致辞从,可以看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中的外交政策仍是以努力搞好双边关系,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主要目的。

外交部在新时期对周边问题上,有人用“稳定两翼,强固后背,经略东南,斗而不破,打牢依托”来勾画。看过其文章后,我个人总结:“稳定两翼”具体就是稳住朝鲜、日本和印度。“强固后背”就是巩固发展中俄关系,把欧亚大陆发展成中国的战略腹地;“经略东南”就是解决台湾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在亚太地区乃至国际地位;“斗而不破”就是不管和美国的关系好不好,但表面上都不能撕破脸;“打牢依托”是形成以我国为首的圈子,即发展自己的伙伴。外交部提出过,现今中国要加强首脑外交,增强中国和邻国之间的信任,消除周边国家的戒心和疑虑。

纵观中国近几年的活动,我个人认为中国如一个巨人一样,开始站起来了。尽管国际上阿以冲突不断,伊朗核问题严重等一系列事件发生,但中国依然在如此动荡的世界格局中展现自己,奥运会的壮丽举办,世博会强势展现都表明了现今的中国在慢慢崛起了。外交上,我国积极与各国的合作,来增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从金融危机中可看到中国外交的成功。最近的钓鱼岛事件,中国外交强硬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多余敌对势力,我国是不会妥协的。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中国周边外交上,以和平发展为主,但必要时刻仍会采取强硬措施。

 政府行政审批制改革的原则是什么?有哪些困难?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的今天,在中国已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21世纪,如何改革和完善行政审批,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已成为各级行政机关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要由适应原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来,无论在制度的内容或运行方式方面都需要进行系统的改革。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率先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并通过改革,提高了公共管理及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我国的审批制度改革,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审批事项的增减,或认为行政审批了,就不是改革了,行政审批少了,就是改革了。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绝不等于取消审批制度,审批的制度仍然是政府的实施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应该说,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关键在于弄清哪些

该审批,哪些不该审批,实质上是要突破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束缚,使行政审批制度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北京市工商联常委、北京鹏润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张志铭委员认为,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既要防止政府越位,又要杜绝缺位,是国家行政审批改革的目标。而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群众利益,是否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判断行政审批改革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

张志铭进一步分析,行政审批改革,应当遵循一下三个原则:一是行政审批不能超越法律的原则。尽管企业在日程经营活动中遇到大量的行政审批工作原本是有法可依的,但是在不同地区往往会存在很多限制性要求,企业难以适应。二是行政审批应当遵循无过推定原则。目前一些地方的行政审批事项过于繁琐,就是有关部门需要企业证明没有过错或问题。其实,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触犯了法律,自有法律来制裁这个企业。三是行政审批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行政审批应该体现处处为企业、为百姓着想,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为企业解决问题。

近年来我国行政审批的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点:

(一)现行行政审批制度与现行体制的脱节;

(二)现行行政审批制度与国际经济严重脱轨;

(三)现行行政审批程序混乱、范围界定缺乏科学性;

(四)现行行政审批种类繁多,设置过多过滥;

(五)现行行政审批制度缺乏公开性和公正性;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府革自己的命。长期作为改革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的政府部门,在改革的深化过程中,本身成了改革对象。自己改自己,甚至是大幅度地放弃自身拥有的权力和利益,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同时,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主导改革的能力也受到了严重挑战。一般说来,改革的动力来源于改革的受益者,但在当前情况下,改革攻坚的阻力恰恰却来自改革的受益者。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到整个的政治体制改革,有较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中国政治体制分为上端和下端,过去27年来我们主要在政治体制下端进行改革,五次主要是集中在政府治理这个层面上,而政治体制上端改革则相对滞后。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牵涉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有很高的难度。尽管如此,这项改革由于已处于整个体制改革的中心地位,冲刺难点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必须站在正确的基点上,运用科学方式坚决稳妥地推进。

第三篇:近期中国周边外交政策

受历史与地理因素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面临最复杂的周边形势的国家之一。从冷战时期强调意识形态与领土安全、奉行结盟到新时期提倡独立自主与不结盟的原则。从冷战时期的阶级斗争与阵营对抗思维导冷战后追求经济安全,提倡合作机制,提倡互惠、互利,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的周边外交根据时势不断深化发展,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准中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独立自主的打开了国门,经济亟待发展。而当时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还在继续冷战,少数西方国家企图以制裁、孤立甚至外交讹诈来压垮中国。其后不久便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对峙的冷战格局彻底结束。作为仅存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外交如何应对各种严峻挑战,成为各国当时关注的焦点。

邓小平的指导对中国的外交史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邓小平曾经多次指出,“谁搞霸权就反对谁”,“谁搞侵略就反对谁”。

不结盟政策。1984年5月,邓小平曾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这增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强了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发言权,也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当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的时候,我们没有与西方大国和敌对势力搞对抗,这位国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一个相对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经受住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所引发的强大冲击波,稳住了阵脚,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制裁,陆续改善和发展 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与西方各大国的关系也逐步得到了回复、改善和加强。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我们确保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此外,我国与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也在不断加强中。 90年代以来,国际纠纷不断,但国际形势缓和的趋势进一步发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越来越不得人心。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倡导多极化,全面改善和调整大国关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第三代领导人在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础上推行了大国伙伴战略。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将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以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解决分歧。” 中国与大国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更好的融入了世界之中,与周边国家一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巩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负责人的政治大国,90年代以来,在参与剞劂柬埔寨问题,海湾危机,南亚核危机,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等国际事务中,光明磊落,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时当前中国外交的新理念。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就是各国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中国外交更加成熟、务实。无论是双边还是多边舞台,无论是扩大合作,还是解决冲突,都充分体现了中国负责人的大国形象。

然而,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周边国际形势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当属中国的领土问题。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国成功和周边国家签订了领土合约,然而,依然存在很多领土存在争议,亟待解决。中印的边界问题已经延续多年,印度在藏南地区布置了相当雄厚的军力,中国在南海的领海也不断受到一些亚洲小国的侵占,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沙群岛派遣了大量自己的海军,随着日本扣押我国船长事件的发展,中日钓鱼岛问题再次成为国际外交的焦点„„中国必须做到领土完整,主权独立。

其次,面对日益发展的中国,一些不怀好意的国家不断提出“中国威胁论”,近年来中国周边国家更是大肆购买先进武器,炮口全部对向中国。日本自卫队的规模不断扩大,意图也越来越明显,朝鲜半岛局势近日非常紧张,处于特殊位置的中国,又成为了这次事件的焦点。美国对朝鲜半岛局势介入,和韩方举行海上军事演习,又一艘航母驶入东太平洋,这对中国来说是莫大的威胁。

杨洁篪部长在新年招待会上发表祝酒词:“2011年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启之年。世界多极化趋势将继续发展,世界经济复苏和变革进程将继续演进,各国围绕后危机时期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国

力的合作与互动将继续深化。2011年也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目标一致,合作领域更加广阔,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我们将积极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要求,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与国际社会一道,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新的贡献。”不难看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外交政策仍是以努力搞好双边关系,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主要目的。但是,面对多变复杂的周边环境,我们不仅要发扬中国“和”的文化,还要不断发展壮大,对于凶恶的敌对势力,谦谦君子是不够的,实力强劲的硬汉才是打败他的英雄。

所以,在未来的中国周边外交政策中,我们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一个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坚持倡导与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并且在国家主权等问题上,中国有必要采取一些强硬措施彰显国威,守护中国的权益。

如今的中国绝不再是一只睡狮,而是一条正在崛起的巨龙!

参考文献:

《沧桑》

《杨洁篪部长在新年招待会上的祝酒辞》

第四篇:论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政策

受历史与地缘政治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面临最复杂的周边形势的国家之

一。从冷战时期强调意识形态与领土安全、奉行结盟到新时期提倡独立自主与不结盟的原则。从冷战时期的阶级斗争与阵营对抗思维到冷战后追求经济安全,倡导合作机制,提倡互惠、互利,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的周边外交根据时势不断深化发展,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节选《沧桑》)

国家安全形势与外交政策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国家自身的实力。由于我国的边境地理环境复杂,这决定了我国周边形势的复杂和外交政策的多重性。周恩来外交思想中有一个充满中国智慧的观点,叫做“行于可行,止于不可不止”。,就充满了这种智慧,能解决的问题先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失控。正因为如此,尽管中国周边各类矛盾纠结、复杂异常,问题有时甚至很尖锐,但中国与周边国家已经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的周边总体上是睦邻友好、和平稳定的,中国外交为中国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

尽管现在国民有部分人在看待国家外交政策上说太过弱势,现在的中国是大国了,今非昔比了,不需要在忍气吞声了„„,我原来也一直这样认为。可是多方考虑来看,中国目前的形势还真不让人乐观。毛主席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在如今的外交中仍然适用。弱国无外交不是空话。苏联解体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世界上为所欲为,强制干涉他国事物,没人敢说一个不字。我想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一切都是基于其铁血手段为基础的。当今的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是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要想借这个机会真正的强打起来,必须要制定一个适合中国自己的外交政策,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既要保全自己、发展自己,还要担负起“一个负责的大国”应尽的责任。

美国为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保持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必然把把中国列为重点打击对象,在各方面遏制中国发展。从“藏独”,“台独”,“钓鱼岛事件”,“南海问题”等一系列事件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诸多国家都对中国持敌对台独,对于萨科奇公然会见**这样名目敌视的事件不少,所以中国外交政策的防御重点在于这些国家,当然则并不是说要武力相向,能在外交手段上改变最好。看中国现在的外交,我个人认为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外交政策上也可以看出中国采取的是睦邻友好的政策,对于某些国家的挑衅,我国也从来没有用武力回复,尽量用最和平的方式来应对这些事变。

“2011年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启之年。世界多极化趋势将继续发展,世界经济复苏和变革进程将继续演进,各国围绕后危机时期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国力的合作与互动将继续深化。2011年也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目标一致,合作领域更加广阔,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我们将积极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要求,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合作发展、

共赢发展,与国际社会一道,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新的贡献。”(节选《杨洁篪部长在新年招待会上的祝酒辞》)从杨部长的致辞从,可以看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中的外交政策仍是以努力搞好双边关系,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主要目的。

外交部在新时期对周边问题上,有人用“稳定两翼,强固后背,经略东南,斗而不破,打牢依托”来勾画。看过其文章后,我个人总结:“稳定两翼”具体就是稳住朝鲜、日本和印度。“强固后背”就是巩固发展中俄关系,把欧亚大陆发展成中国的战略腹地;“经略东南”就是解决台湾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在亚太地区乃至国际地位;“斗而不破”就是不管和美国的关系好不好,但表面上都不能撕破脸;“打牢依托”是形成以我国为首的圈子,即发展自己的伙伴。外交部提出过,现今中国要加强首脑外交,增强中国和邻国之间的信任,消除周边国家的戒心和疑虑。

纵观中国近几年的活动,我个人认为中国如一个巨人一样,开始站起来了。尽管国际上阿以冲突不断,伊朗核问题严重等一系列事件发生,但中国依然在如此动荡的世界格局中展现自己,奥运会的壮丽举办,世博会强势展现都表明了现今的中国在慢慢崛起了。外交上,我国积极与各国的合作,来增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从金融危机中可看到中国外交的成功。最近的钓鱼岛事件,中国外交强硬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多余敌对势力,我国是不会妥协的。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中国周边外交上,以和平发展为主,但必要时刻仍会采取强硬措施

第五篇:如何理解“经济外交”对于中国周边外交经济的前景,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何理解“经济外交”对于中国周边外交经济的前景,谈谈自己的看法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今日举行国际经济司成立大会,国务委员戴秉国强调了经济外交在国际关系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要求外交部要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推进经济外交工作,努力开创经济外交工作新局面。

对于经济外交的发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介绍,经济外交是一种领域外交,传统的外交主要是指政治外交,但是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政治外交不能完全满足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需求,传统的政治外交就衍生出了包括经济、文化、军事、政党等等多领域的外交形式。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30年,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非常恶劣,当时我们主要是经济为外交服务,包括对非洲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经济援助等等。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那么中国的经济外交主要表现为外交要为经济服务,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经济外交的内涵在发生变化,中国自身的发展需要跟国际社会发生更多的经济往来,这就需要外交为国内的经济建设服务。此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外交在整体外交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

近年来,随着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经济交往程度的深化,而与之相伴随的还有日趋增多的国际经济纠纷与摩擦。因此外交部新成立的国际经济司并不会取代目前一些经济部门的职能,但是它对于以后中国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上的沟通,包括协调处理国际经济纠纷和摩擦肯定会发生很大的作用。

所以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发展。

上一篇:中国清洁生产发展下一篇:中国旗袍出口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