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保障基金

2022-08-04

第一篇:残疾人社会保障基金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章程

(二○○六年三月十五日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二○○七年六月三十日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本基金会的名称是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英文译名为“China Foundation for Disabled Persons”,缩写为“CFDP”。

第二条 本基金会属于公募基金会。

本基金会面向公众募捐,不设限定地域范围。

第三条 本基金会的宗旨是:弘扬人道,奉献爱心,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

第四条 本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数额为人民币50621万元,来源于社会捐赠、政府资助及其他合法收入。

第五条 本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第六条 本基金会的住所为: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44号。

第二章业务范围

第七条 本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是:

(一)宣传残疾人事业,呼吁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鼓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二)举办募捐活动为本基金会筹集资金;

(三)接受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

(四)管理和使用残疾人福利基金,在国家政策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基金保值增值;

(五)开展和资助有利于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和残疾预防等社会公益活动;

(六)奖励残疾人优秀人才和为残疾人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团体;

(七)开展与国内外友好团体、机构、人士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交流与合作;

(八)支持、推动并组织实施残疾人问题的研究工作;

(九)加强与地方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联系,帮助其共同开展业务工作。

第三章 组织机构、负责人

第八条 本基金会由11至25名理事组成理事会。

本基金会理事每届任期为5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

第九条 理事的资格:

(一)承认本基金会章程,热心残疾人事业,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二)在本人从事的业务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具有参加理事会议事及决策能力;

(四)与其他理事没有近亲关系。

第十条 理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由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捐赠人、发起人分别提名并共同协商确定;

(二)理事会换届改选时,由业务主管单位、理事会、主要捐赠人共同提名候选人并组成换届领导小组,组织全部候选人共同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理事;

(三)罢免、增补理事应当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四)届中理事辞职须经理事会议批准;

(五)理事的选举、辞职和罢免结果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十一条 理事的权利和义务:

(一)本基金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参加本基金会理事会会议,对理事会议题的表决权;

(三)对本基金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四)对本基金会的工作进行审议和监督;

(五)遵守本基金会章程,执行理事会决议;

(六)维护本基金会合法权益,为推动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工作。

第十二条 本基金会的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有责任将本基金会建设成一个公开、透明、高效率和高公信力的慈善机构。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选举、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聘请名誉职务;

(三)听取、审议理事长的工作报告;

(四)决定重大业务活动计划,包括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五)收支预算及决算审定;

(六)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七)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

(八)决定由秘书长提名的副秘书长和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九)决定基金会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三条 理事会每年召开至少2次会议。理事会会议由理事长负责召集和主持。

有1/3理事提议,必须召开理事会会议。如理事长不能召集,提议理事可推选召集人。

召开理事会会议,理事长或召集人需提前5日通知全体理事、监事。

第十四条 理事会会议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理事会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表决,2/3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选举或者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三)章程规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

(四)基金会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第十五条 理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当当场制作会议纪要,并由出席理事审阅、签名。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基金会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理事应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任。

第十六条 本基金会设监事2至3名,可以组成监事会。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期满可以连任。

第十七条 理事、理事的近亲属和基金会财会人员不得任监事。

第十八条 监事的产生和罢免:

(一)监事由主要捐赠人、业务主管单位分别选派;

(二)登记管理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选派;

(三)监事的变更依照其产生程序。

第十九条 监事的权利和义务:

监事依照章程规定的程序检查基金会财务和会计资料,监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况。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监事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基金会章程,忠实履行职责。

第二十条 在本基金会领取报酬的理事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1/3。监事和未在基金会担任专职工作的理事不得从基金会获取报酬。

第二十一条 本基金会理事遇有个人利益与基金会利益关联时,不得参与相关事宜的决策;基金会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

第二十二条 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从理事中选举产生。

第二十三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本基金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二)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

(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担任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

(一)属于现职国家工作人员的;

(二)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曾经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四)曾在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基金会担任理事长、副理事长或者秘书长,且对该基金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基金会被撤销之日起未逾5年的。

第二十五条 本基金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每届任期5年,连任不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超届连任的,须经理事会会议出席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再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六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为基金会法定代表人。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应当由中国内地居民担任。

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间,基金会发生违反《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本章程的行为,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相关责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职,导致基金会发生违法行为或基金会财产损失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个人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基金会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

(二)检查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

(四)代表基金会签署重要文件;

(五)可授权委托副理事长代理行使专项职权;

(六)定期向理事会报告基金会的工作情况;

(七)章程和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本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在理事长领导下开展工作。

副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协助理事长落实理事会决议;

(二)根据副理事长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

(三)完成理事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开展日常工作;

(二)组织实施基金会公益活动计划;

(三)拟订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计划;

(四)拟订本基金会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理事会审批;

(五)协调各机构开展工作;

(六)提议聘任或解聘副秘书长以及财务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七)提议聘任或解聘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由理事会决定;

(八)提出拟聘任名誉职务和顾问人选;

(九)决定各机构专职工作人员聘用;

(十)理事会赋予的其他职权。

第二十八条 本基金会可设立名誉职务,由理事会决定聘任。

第二十九条 本基金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分支机构,应由理事会决定并报登记管理机关批准。

第四章 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十条 本基金会为公募基金会,本基金会的收入来源于:

(一)组织募捐;

(二)接受捐赠;

(三)公益服务收入;

(四)政府资助;

(五)投资收益;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一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接受捐赠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

第三十二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时:

(一)应当向社会公布募得资金后拟开展的公益活动和资金的详细使用计划;

(二)重大募捐活动(重大募捐活动是指:募捐资金预计在1000万元以上的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或海外开展的募捐活动)应当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摊派及变相摊派;

(四)社会公开募捐所得将全部用于公益支出,不得作为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

第三十三条 本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第三十四条 本基金会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使用财产;捐赠协议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

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用途时,基金会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第三十五条 本基金会财产主要用于:

(一)公开资助符合本章程宗旨的各项事业和活动及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

(二)遵照捐赠者的意愿,定向资助有利于残疾人事业的项目和活动。

第三十六条 本基金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三十七条 本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须大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应尽量增加公益支出的比例。

本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须小于当年总支出的10%。

本基金会每年用于筹资成本、直接投资的支出总额应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20%。

第三十八条 本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向社会事先公开所开展的公益资助项目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序,并按照公平、公正原则评审。

第三十九条 捐赠人有权向本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基金会应当及时如实答复。

本基金会违反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基金会遵守捐赠协议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捐赠行为、解除捐赠协议。

第四十条 本基金会可以与受助人签订协议,约定资助方式、资助数额以及资金用途和使用方式。本基金会有权对资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受助人未按协议约定使用资助或者有其他违反协议情形的,本基金会有权解除资助协议。

第四十一条 本基金会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本基金会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四十二条 本基金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四十三条 本基金会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业务及会计,每年3月31日前,理事会对下列事项进行审定:

(一)上业务报告及财务收支决算;

(二)本业务计划及财务收支预算;

(三)财产清册。

第四十四条 本基金会进行年检、换届、更换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应当聘请注册会计师进行财务审计。

第四十五条 本基金会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检查。

第四十六条 本基金会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检查后,将工作报告在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

第五章 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

第四十七条 本基金会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

(一)完成章程规定的宗旨的;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

(三)基金会发生分立、合并的。

第四十八条 本基金会终止,应在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第四十九条 本基金会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

本基金会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在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五十条 本基金会注销后的剩余财产,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由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捐赠给与本基金会性质、宗旨相同的社会公益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第六章章程修改

第五十一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七章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章程经2006年3 月15日理事会表决通过。

第五十三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理事会。

第五十四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第二篇:社会保障基金 复习重点

1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的区别①资金的来源:个人账户的资金来源于个人缴纳,而统筹账户的资金来源是单位缴纳或灵活就业参保;②资金的用途不同:个人帐户里的钱由个人使用,在退休时可以全数返还,用以支付门诊费、社保医疗规定的个人自付部分、购买药品等,统筹账户里的钱则不会返还,它是作为共同所有,针对于整个社会,比如面对老龄化社会现象,可以由社保局转移性支付,作为政府的一种补助,用以缓解社会矛盾;③承担的风险不同:个人账户由个人自己承担风险,而统筹账户则由整个社会共同承担风险。2社会保障基金: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国家根据法律规定,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计划而预先设立的、要求收支平衡、专款专用的资金。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基本社会保险基金,补充社会保险基金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3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点①共担性我

三种财务机制的优缺点:

(一)现收现付制:根据当期的支出需要组织收入、本期征收、本期使用,是社会保险基金的收入与支出在内大体保持平衡的一种财务机制。优点:(1)现收现付制通过收入调节与再分配,充分体现了社会保险的互助互济性和福利性。(2)免受或少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现收现付制不存在基金因物价上涨而贬值的问题。(3)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险制度一经建立,即可支付保险津贴,而无须经过保险基金的积累过程。(4)由于缴费率是按现实支出需要确定的,津贴支付的来源是当期在职劳动者的缴费,因此保证了受益人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缺点:(1)现收现付制难以适应全球性人口结构老化和失业率提高的趋势。(2)现收现付制存在某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如有碍于增加储蓄,制约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调节等。(3)采用现收现付方式一般需要对费率水平进行逐年的预测评估和调整,耗时费力。

(二)完全积累制是一种纵向平衡,是本代人对自己一生的收入进行跨时间的分配,即将自己年轻时缴纳的养老保费积累供退休后使用。优点:1)完全积累制体现了社会保险的储蓄职能,使社会保险津贴的支付有可靠的经济来源。2)完全积累制下劳动者自己为自己未来的养老而积累,基金的产权明晰。3)完全积累制有助于增加国民储蓄,促进资本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缺点:1)在完全积累制财务机制下,筹资距离实施保险金给付一般需要若干年的积累。2)完全积累制下滚存积累的保险基金容易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而贬值。3)完全积累制财务机制的正常运转和实现其保障目标,取决于适度的投资收益和稳定的金融市场。

(三)部分积累制介于现收现付制与完全积累制之间的一种筹资机制。优点:

1、部分积累制与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的兼容度较高。

2、部分积累制利于解决社会保险覆盖面过窄的问题。

3、部分积累制的设计特征方面使之可以采取“新人新制度、老人老制度”的方式,解决新老制度转轨时期间历史遗留问题。

智利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①智利是基金制保障模式的典型代表。养老保险的财务机 制也调整为基于个人账户的“完全积累”制,并主要交给民营机构运作,政府实施立法和 监管,并最终承担兜底风险。②在基金的筹集上,智利强调劳动者自我积累、自我保障原 则。③除了强制性的个人账户缴费以外,智利还设立有自愿储蓄计划、自愿缴费计划、合 同储蓄计划、失业补偿、工伤补偿以及职业病补偿等计划。

瑞典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经验借鉴①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瑞典高额的社会公共福利 税扭曲了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降低了生产率,导致了瑞典国家经济实力的下降。但仅从 经济角度分析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完善的,它往往会模糊了人们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质的认识。 ②目前瑞典的社会保障改革是温和的,并没有改变福利国家的基本框架,整个社会的收入 差距很小,失业率也低。这种模式和理念,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由“福利型”社会保障 制度转向“自主公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进程,以及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各个阶层收入 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的解决,都应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美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经验借鉴 :①就管理主体的性质而言,我国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与美国OASI(老年保险、遗属保险、残疾保险计划)在性质上基本相似。但在证券市场存 在巨大的制度缺陷和隐患条件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进行投资的领域、目标、主体,以及 投资的绩效评估和监管模式等方面明显存在不足。②美国私有退休基金投资管理也存在诸 多问题,如前面提到的股票投资比重过高等。但这种失败的经验也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 地方。

新加坡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在新加坡,尽管其经济发展相当快,但是由于人们在观念上仍 然认为家庭在社会保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它们因势利导地实行了以个人(或家庭) 储蓄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中央公积金制度。因此,新加坡社会保障的基金管理也主要 表现为对公积金制度的管理。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劳资双方储蓄,以职工个人名义存入专 门管理机构,职工退休、购房、治病、教育等情况发生时,才可动用自己账户上的资金, 职工之间没有互助互济,也不共同承担风险。

第三篇:*镇残疾人社会保障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解决残疾人特殊的生活困难和需求,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江苏省实施残疾人保障的办法》,结合全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使用对象是具有本镇常住户口、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

第三条建立镇残疾人社会保障基金帐户,同时制定镇残疾人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规定。每年的残疾人社会保障资金额,原则上根据全镇人口总数并按人均5元的标准筹集。资金筹集的来源为镇财政补贴、市医疗救助基金、福利企业减免税资金、民政救济款、就业保障金、社会捐助等。

第四条本办法所需经费,一律从镇残疾人社会保障基金帐户中列支。

第二章生活保障

第五条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由本人申请,所在村民小组会议讨论同意,经村委会审核,报镇政府批准,优先列入五保,实行集中或分散供养。并按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条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残疾人家庭,由民政部门实施低保,且对其家庭中的残疾人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上增10%。

对依靠父母抚养的重度成年残疾人(父母系多子女的),因父母年老体弱抚养困难可单独列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没有安排工作的农村被征地残疾人,直接列为城镇低保对象。

残疾人按本办法所得的各项救济金不计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

第七条年满70周岁以上的残疾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可每月享受10元的生活补助费(已享受第五条、第六条待遇的残疾人除外)。

第八条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困难残疾人实行每月20元的定期补助(已享受第六条待遇的残疾人除外);

(1)家庭成员中有2名以上残疾人的残疾人;

(2)无父母抚养或子女供养的困难残疾人;

(3)患有重病、大病需长期服药的残疾人;

(4)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以及中度、重度智力残的困难残疾人;

(5)残疾家庭中仍需赡养父母且家庭困难的残疾人(本人无其他兄、弟、姐、妹);

(6)无劳动能力、无生活自理能力、无生活来源、需要专门人员护理的困难残疾人。

第九条对遇特殊情况发生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实行临时补助和求助。

第十条对残疾人免除“一事一议”和“义务工”负担。

第三章环境改造

第十一条有残疾人的家庭,减半收取有线电视初装费;低保对象残疾人家庭,除减半收取初装费外并减半收取月度收视费。

第十二条在实施危草房改造中,除按规定标准补助资金外,镇土管、村建部门为贫困残疾人家庭减免办证规费的50%;低保残疾人家庭减免办证规费的80%。

第十三条在改水中,对符合第二章第六条、第八条对象的残疾人家庭免收60%初装费。

第十四条对列入拆迁计划的贫困残疾人家庭补助标准比正常标准提高10%—15%。

第四章康复服务

第十五条残疾人在本镇卫生院就医时,凭《残疾证》免收挂号费,按规定标准减收30%的治疗费、大型设备检查费;减半收取住院费、床位费。

第十六条安装假肢、矫形器、实施康复手术等,无法支付费用的残疾人可适当给予临时补助。

第十七条低保对象家庭残疾人突发重病住院,重度精神病人长期住院治疗等,可实施临时困难救助。

第五章就业扶持

第十八条多种形式安排残疾人就业,确保90%以上有劳动能力、符合就业年龄的残疾人就业或稳定从业。

第十九条企业招工时,应按不低于招工总人数的1.5%的比例招收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进厂。

第二十条采取举办培训班、购买培训成果、师带徒等多种形式,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对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在培训期间适当给予生活补贴,免收部分或全部培训费。

第二十一条积极扶持、鼓励残疾人个体就业和自谋职业,优先为残疾人办理营业执照,减免征收工商注册登记费、工商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和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

第六章教育保障

第二十二条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的杂费由学校全额减免。

第二十三条低保残疾人家庭的子女和低保对象的残疾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杂费、住宿费由学校全免。上述对象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含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就学的学费,在上级规定公费生标准基础上减免50%或酌情予

第四篇: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残疾人共享小康生活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七大又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残疾人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度最大的一个群体。随着残疾人事业的深入人心,更多的人为残疾人伸出了援助之手,扶残助残不仅仅是一种提倡,而且是一个社会的

需要,一个时代的崇尚。这证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回应,对此,我们深感欣慰。但是,缺少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平台,帮助就显得捉襟见肘,而且容易顾此失彼,对于很多问题无法深入解决。现在,国家投入了更多的财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也正是残联推动政府正视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的最佳时刻,通过政府逐步建立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残疾人的保障事业才能与国家的保障事业同步发展。

一、残疾贫困家庭的现状及贫困原因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贫困残疾户原因,经过调查,洪合镇全镇共有306位残疾人、279残疾户,62户被列入低收入贫困家庭,约占全镇残疾户的22%。从这些家庭的主要贫困原因来看,因缺少劳动力导致贫困的有34户,约占残疾贫困家庭的55%;因大病慢性病导致贫困的有17家,约占残疾贫困家庭的27%;其他原因占了18%。从中不难看出缺少劳动力和疾病是导致残疾人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因而要加快完善残疾人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是目前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残疾人社会保险的制约因素 纵观我们过去的残疾人保障工作,以低保、结对、临时救济等社会救济措施为主,以社会和政府“扶残助残”为主。但是随着国家保障事业的发展,不仅要号召全社会“扶残助残”,还要适时地将国家和政府的注意力引向最深层次的"扶残助残"—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险制度中,仍然还存在二个制约因素:第一制约因素是经济,我们的社会保障工作还是初级的,很多残疾人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根本的保障问题还没有解决。有人会说最低生活保障金能保证困难残疾人的生活问题,但对于重病在身的贫困残疾人,只有低保金,还不能完全保障他们的生活。如果政府和社会在经济上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老有所养、病有所治、灾有所救,那么那些贫困残疾人的生活也是有依靠的。第二制约因素是对残疾人的偏见,有人主观上的意识问题往往成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绊脚石,有时不理解残疾人为什么总这么苦,也不理解残联为什么总帮残疾人诉苦;其实应该很好理解,一个人丧失了劳动能力,如果又没有稳固的社会保障措施,怎能不苦!既然残疾是社会现象,那么国家就应该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残疾人才能真正回归社会,享受生活的乐趣。

三、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建议 痛定思痛, 这种痛苦根源于残疾人缺乏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残疾人是和健全人一样具有公民权利的人,而不是需要怜悯的人,社会为残疾人提供保障措施,是社会对自己的成员应尽的责任。

1、虽然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难度很大,但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的参保对象,逐步推进。在实行残疾人社会保险过程中,要以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为着手点,以点带面的逐步向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险发展。

2、为了残疾人社会保险的平衡发展,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城镇残疾职工按照规定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

3、努力落实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政策,鼓励并组织个体就业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积极开展农村残疾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4、应广泛动员全社会都来向残疾人奉献爱心,应采取多种形式,教育社会公众树立公益事业的意识,以社会的资助弥补政府的财力不足。

5、应教育广大残疾人,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要自强自立,不依不靠,肯于付出更多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力争做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减轻社会负担,从而赢得人们的尊重。由此可见,残疾人事业任重而道远。政府应当积极推动发展残疾人社会保险事业,抓住一切发展的机会,将残疾人社会保险更加完善的纳入整个社会的保障体系中,成为它的有机组成部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使广大人民群众不分地域,不分人群,都要达到小康。所以,全面建设小康,就必须重视残疾人群体的存在,也就是说没有残疾人的脱贫致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发展残疾人事业,带领残疾人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第五篇: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与制度完善

贺仁清(兴和县残联理事长)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性的弱势群体,重视残疾人社会保障,不仅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内容,更是衡量社会公正与文明进步程度的基本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残疾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残疾人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总之,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已经步入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作为一项普遍的、有效的社会政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保护残疾人群体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这项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残疾人社会保障措施还不够完善,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医疗卫生、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背景下,应尽快弥补对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缺失,以残疾人保障与残疾人服务为重点,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缺乏救助理念。在许多人的传统观念中,残疾人属于个人和家庭的不幸,照顾残疾人完全是家庭的责任,这一观念需要改变。 因为残疾人致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在致残的各种原因中,如职业伤害、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环境污染等都属于社会因素。因此,照顾好残疾人,不仅是家庭的责任,而且最终是社会和政府的责任。但是,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对实施主体的救济理念还存在缺陷。

(二)残疾人社会保障线单一,救助倾斜不够。目前我国实行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是按照年龄和残疾程度等方面的标准制定的,而是按照家庭成员人均收入是否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来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因而,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线单一,没有专门对残疾人老人、 儿童等特殊家庭进行救助,使他们无法应对附加的支出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残疾人由于身体的特殊性,其贫困的程度和弱势化的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群体,理应将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进行单独划分,分类施保。但是,现有的制度设计并没有将残疾人的特殊性考虑进去,没有对残疾人这个特殊困难的群体分类施保,更没有考虑到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在残疾人低保救助中仍实行着与健全人同样的计算和补助标准,因此,最低保障弱化了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应当享有的优惠政策,客观上也给残疾人家庭带来了社会救助的不公平。

(三)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较窄,城乡差距大。虽然残疾人的低保覆盖率较普通人群高,但残疾人的贫困状况仍很严重,特别是农村残疾人低保覆盖面偏低。在农村虽然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临时救济救助等扶助政策,已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其中,但受财政收入的限制,一直存在着补贴标准较低的现象。因此,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普遍较为困难。另外,“新农合”以及医疗救助政策仍徘徊在低层次的救助水平上,还难以满足农村残疾人的医疗救助需求。

二、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

(一)更新救助理念,实现救助社会化。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要确立残疾人保障与残疾人服务理念,前者主要是现金津贴方式,后者则是劳务服务方式,要重视两者的有机结合。因此,从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客观需要出发,仅靠政府承担是远远不够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无疑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撑,但更需要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资金筹集可以多元化,如政府与民间乃至国外,服务则应当主要走民间发展的道路,即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与鼓励民间兴办残疾人护理机构等。如果能够实现官民结合、资金与服务结合,不仅可以壮大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主导或者直接影响其他制度,如计划生育中的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职业病的预防、工伤受害者及其他事故致残者的康复、老年人的护理等,使社会保障与慈善公益事业走向融合,形成人人关心、全社会救助的浓厚氛围。

(二)提供综合性救助,把不同项目社会保障标准整合到一体化制度中。在对残疾人实行救助时,要考虑把不同项目的社会救助制度整合到一体化的制度中,以各类的基本需求为基础,综合考虑并及时提供综合性援助。所谓综合性援助,就是在考虑一个家庭日常所需的医疗、住房、 教育等方面最低费用的基础上,给出一个综合的救助金额。这个金额应综合考虑一个家庭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每个家庭的需求是不同的,所以所得的救助金也应各不相同。因此,综合性救助不仅可以避免由于项目叠加而出现的救助成本过高的现象,也可以更好地满足受助者的实际需求。

(三)完善分类救助制度,提高对重度残疾人的救助标准。对残疾人实施分类救助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残疾人与其他弱势群体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而需要获得一些特殊服务,如医疗救助、康复等,应将残疾人的低保线同健全人的低保线进行重新划定,残疾人最低保障标准可提高10个百分点到20个百分点,提高后的标准不会给政府带来很大的财政压力,而且能够将更多的残疾人纳入到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中。其二,残疾人群体内部也需要根据残疾 等级、残疾类型、年龄等因素实施不同的救助标准。因此,分类救助可以将救济资源作重新分配,并向更 弱势者倾斜,这有助于提高政府对特殊低保对象的救济标准,使之更能满足特殊救助对象的实际需求。

上一篇:创建青年文明号计划下一篇:仓库保管员岗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