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论文范文

2022-05-08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列宁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列宁的党务和国务活动几乎与党报的报刊活动是一体的,他一生中创办和编辑的报刊有40多家,这是由于沙皇专制制度对俄国反对派报刊实行残酷的镇压政策所致,报刊存在时间多不长久,需要经常改变名称才能得以继续出版,因此他创办的报刊的种数,就显得很多。

第一篇:列宁论文范文

列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摘 要]在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中,列宁是亲身经历了社会主义实践的第一人。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列宁的社会主义观经历了形成与转变、发展、升华三个阶段。列宁社会主义观主要由社会主义本质论、本质特征论、条件论、任务论、方法论以及检验标准论等内容构成。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过好日子”的实践活动的认识是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核心与灵魂。研究列宁社会主义观,对我们坚持人民的观点、实践的观点以及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都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列宁;实践;人民

一、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演进轨迹

(一)十月革命以前到1918年,列宁社会主义观的形成

十月革命以前,列宁接受马克思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基本预测和设想,并将第一阶段即低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将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此时,列宁的社会主义观的主要观点有:(一)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是不能存在商品经济的,当然也不可能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列宁认为存在交换的社会主义是可笑的。(二)剥夺剥夺者,建立单一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不存在对立的阶级,人人是平等的,所以也不可能存在剥削者和被剥削者,而是生产关系也是单一的公有制。其分配方式也是按劳分配的。(三)计划经济。他认为整个社会都是按计划进行的,甚至是社会生产领域,要对国民经济进行严格的管理。全体居民则成为一个大“辛迪加”即整个国家的职员。显然,列宁此时的社会主义观还停留在纯理论思考阶段,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二)1918年春到1922年底,列宁社会主义观的发展:

1918年春至1922年底,苏联先后经历了国内战争时期和新经济政策时期。这是列宁领导苏联人民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时期,也是列宁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列宁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观。首先表现在列宁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他说“我们说,每个人都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大家都想过好日子,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正是社会主义”(1)。这是列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是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核心与灵魂。其次,列宁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深化了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认识指导下,列宁先后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想和新经济政策,主张采用诸如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一切资本主义先进的东西建设社会主义。总之,1918年春到1922年底,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列宁的社会主义观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并为列宁后来社会主义观的升华打下了基础。

(三)1922年底至1924年1月,列宁社会主义观的升华:

1922年底至1924年1月,这是列宁同疾病顽强斗争的最后岁月。尽管病魔缠身,列宁仍在关注着苏联人民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仍在为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殚精竭虑。在病床上,列宁口授了后来被称为“政治遗嘱”的五篇文章。这五篇文章实质上都是列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紧迫的重大的问题的思考,其中集中体现列宁对社会主义认识思考成果的是《论合作社》(2)一文。在《论合作社》中,列宁对合作社的性质和作用进行了新的评价:“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了阶级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列宁由此转变了对社会主义的看法,他认为从前我们把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心放在了革命和政治斗争中,而现在应该把重心转移到文化上面了。

那么为什么之前被人们鄙视的买卖机构合作社制度会被列宁认为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制度呢?因为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追求“过好日子”的实践活动,因此,凡是有利于人民“过好日子”的政策、制度、方法都被列宁认为是社会主义的。因此,合作制度是能让人们过上好日子的制度。因此,它也就理所当然会被列宁认为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

二、列宁社会主义观的主要内容

在苏俄人民七年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列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的思考,形成了自己丰富而科学的社会主义观体系。其主要内容有:

(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

列宁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情况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有过不同的论述。这些论述或代表列宁某一时期的认识水平,或是列宁对某些事物的性质的判定。真正代表列宁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的是“我们把社会主义拖进了日常生活”的观点和“大家都想过好日子,……这正是社会主义”的论断,它们分别从性质和目的两方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从而揭示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社会主义是人民追求“过好日子”的实践活动。

首先,列宁认为,十月革命以后,社会主义已经由一种纯理论彻底地变为了人民的实践。“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3)“变革的意义在于:把社会主义从只是被一无所知的人谈论的教条,从书本知识和纲领变成了实际的工作。”(4)这表明社会主义不在是教条,不再是单一书本上的,而是活生生的,是人们的实践。这是列宁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深刻揭示。

其次,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人民追求好日子。正如前面所述,社会主义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的主体是人民。人民之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其目的就是要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所以列宁改变了十月革命以前所认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应该是单一的公有制,取消资本主义生产,代之以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计划生产,而认为单一的公有制只不过是一种实现社会主义的一种手段。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人们过上好日子。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回答科学的揭示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核心。

(二)社会主义的任务论

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让人民“过好日子”。没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和“纯文化”,“过好日子”就是一句空话。尤其是在像苏联这样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更是如此。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对社会主义的任务有清醒的认识,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并且认为大力发展生产力要贯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1919年6月,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一文中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5)

(三)社会主义的检验标准论

社会主义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是变动不居的。因此,变革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在到达完全的共产主义以前,任何形式都不是最终的”。社会主义是人民追求“过好日子”的实践活动,人民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受益者。因此,社会主义的任何变革都应由人民来检验、来评判,其标准便是人民认为“比旧制度好”。这种旧制度不仅指资本主义制度,也指此前所采取的社会主义制度。列宁指出:“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方针,必须使一切都经过检验,让广大群众,全体居民都来检验我们的道路,并且说:‘是的,这比旧制度好。’这就是我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6)

列宁社会主义观的体系博大精深,内容十分丰富,这里仅论及其要点。我们必须科学地对待列宁的社会主义观。首先,列宁的社会主义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区分十月革命以前和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其次,列宁的社会主义观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仅以苏联七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因而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而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并发展它。

三、列宁社会主义观给我们的理论启迪

首先,人民应是我们思考社会主义一切问题的根本出发点。社会主义是人民追求“过好日子”的实践活动,人民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离开了人民也就没有社会主义。同样,离开了人民,也就无法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列宁的社会主义观的演进历程表明,正是因为坚持了人民的观点,以人民为思考社会主义一切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列宁才能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能科学地提出社会主义任务论,才能科学地指明建设社会主义的标准。只有坚持人民的观点,将人民的利益置于首要位置,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

其次实践应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一切问题的根本方法。如前所述,促成列宁社会主义观由纯理论走向科学的是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出现,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每一个新的发展都是以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的。列宁社会主义观的演进历程昭示我们:无论多么精密的逻辑也演绎不出社会主义的真理,无论多么精美的理论也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要在实践中修正、完善自己。实践应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一切问题的根本方法。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人民的实践,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人民的观点,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最后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是我们处理社会主义一切问题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是人民追求“过好日子”的实践活动,实践是变动不居的,社会主义没有一劳永逸的不变的模式。列宁反复告诫我们,社会主义不是抽象的教条,不能仅根据纲领争论社会主义,不能把社会主义“当作庄严的色彩画成的圣像”。因此,对待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一切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不能从所谓的社会主义纲领去推断该怎样处理它,而是要从有利于人民“过好日子”,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实际出发去认识它、处理它。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33-43卷[M].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马小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及其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4).

[3]俞良早.列宁形成发展商业思想的意义及其他[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4).

[4]赵曜.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2).

[5]严书翰.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研究[J].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5).

[6]俞良早.深入发掘列宁关于机关改革的思想[]J社会科学研究,2002,(5).

注释:

(1)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版,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466页.

(2)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版,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365页.

(3)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版,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208页.

(4)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版,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52页.

(5)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版,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18页.

(6)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版,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301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资金资助,创新科研项目名称为《阿伦特公共领域理论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YJSCX2014-101HLJU

作者简介:付泽宇(1989年3月),牡丹江人,现就读于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社会主义理论,唯物史观。

作者:付泽宇

第二篇:列宁的党报思想

列宁的党务和国务活动几乎与党报的报刊活动是一体的,他一生中创办和编辑的报刊有40多家,这是由于沙皇专制制度对俄国反对派报刊实行残酷的镇压政策所致,报刊存在时间多不长久,需要经常改变名称才能得以继续出版,因此他创办的报刊的种数,就显得很多。

列宁几乎没有给非党的报刊撰写过稿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多次规定,不允许党员给资产阶级报刊撰稿),而且为党的报刊撰写的文章,也几乎全部是党务论文和时事评论,没有纯粹的新闻。因此,他的新闻思想主要是在党报思想方面。列宁是出色的党报党刊的主编,党报中有大量的新闻通讯,他虽然没有像记者那样直接采访和撰写过新闻,但是每天要处理潮水般涌来的关于工人生活和斗争的新闻稿,他对新闻本身是非常熟悉的,只是更多更重要的工作使得他无暇专门研究新闻的传播。他对党报、党刊、党的出版社的编务和经营也非常熟悉,善于与报纸的通讯员建立亲密的联系,在这方面,他的一些论述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他关于党的报刊的思想,主要涉及办报刊的方针、党的报刊体制、宏观的新闻政策、党报党刊的编务和群众工作等问题。他在党报思想方面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根据俄国的国情和党初期领导机构被沙皇警察破获的现状,创造性地提出和成功地实践了通过创办党的全俄机关报重新组建党的设想。他指出:“我们必须集中一切力量来创办一个能正常出版和正常发行的党的机关报,因为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处境独特,同欧洲其他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和俄国旧的革命政党大不相同。德、法等国的工人除了出版报纸以外,还有许多公开活动的形式和组织运动的方法,如议会活动、竞选鼓动、人民的集会、参加地方社会团体(乡村的和市镇的)、公开领导手工业者联合会(工会、行业工会)等等,等等。而我们在取得政治自由以前,则必须用革命的报纸来代替这一切,而且正是代替这一切。没有革命报纸,我们决不可能广泛地组织整个工人运动。……我们的实际行动口号就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老战士李卜克内西所说的:‘studieren,propagandieren,organisieren’,即学习,宣传,组织,而能够并应当成为这些活动的中心的,只有党的机关报。” (《列寧全集》第2版4卷169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这个机关报要集中党的一切力量,包括写作力量、组织力量和物资力量,通过各个小组在某一方面承担专业化的工作,诸如印刷、运输和分送、通讯、募捐、组织阅读讨论等,将党的分散的小组联系起来。

他和劳动解放社共同创办的《火星报》经过三年努力,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使党得以重新恢复,这在国际共产主义历史上是少见的。

(二)根据俄国党发展历史的特点,以及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环境,提出了坚持党报的党性原则的要求。他说:“严格的党性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伴随现象和产物。反过来说,为了进行公开而广泛的阶级斗争,必须发展严格的党性。”(同上,第12卷123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工人政党与西欧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存环境大不相同,在沙皇政府的高压政策下,作为向敌人进攻的党,必须要思想高度统一、组织严密,不以党纲、党章和党的策略原则作为报刊言论的准则,党的报刊无法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三)在党报体制方面,列宁根据俄国的不同情况,创造性地建立了集中管理的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体制。而在俄国党的初期,其党报体制基本上沿袭欧洲党的模式,机关报编辑部由党代表大会选出,是与党的中央委员并列的党的领导机构之一。

(四)同时考虑到党内的民主问题,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了党内言论出版自由的一系列原则,他指出“我们已经不止一次从原则上明确地谈了我们对工人政党的纪律的意义和纪律概念的看法。行动一致,讨论和批评自由——这就是我们明确的看法。……没有讨论和批评的自由,无产阶级就不承认行动的一致。”(同上,第14卷121-122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并以党章条文的形式使其稳定下来,这里包括创办《争论专刊》、规定出版和运输党内不同意见的书刊等。

(五)列宁特别强调党的报刊的群众工作。因为多数报刊是在国外出版,即使坚持在国内出版的党的中央级报刊,其主要的领导人员也是在国外。这种情况下列宁特别强调与工人读者的联系。“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危险是失去广大读者,失去争取读者的阵地。”(同上,第46卷289页,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六)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如何真正实现新闻出版自由、新闻法治的设想,并对资产阶级的新闻出版自由给予了较深刻的分析。他认为,出版自由就是全体公民可以自由发表一切意见。他设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使报刊摆脱资本的控制,印刷所和纸张首先分配给代表人民的国家;其次分配给在两个首都获得10-20选票的两个大党,第三,分配给拥有一定人数的人民团体(例如1万人以上)。对于出版自由,“要弄清楚是什么样的出版自由?是干什么用的?是给哪一个阶级的?”(同上,第42卷85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同时他许诺,一旦恢复秩序,报刊将在最广泛、最进步的法律下,在对法院负责的范围享有充分的自由。

(七)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党和苏维埃报刊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强调多谈些经济,少一些政治空谈,发挥榜样的力量和揭露各种落后与腐败现象(即“登上黑榜”)。他认为:“报刊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努力创办这样一种报刊:它不是拿一些政治上的耸人听闻的琐事供群众消遣和愚弄群众,而是把日常的经济问题提交群众评判,帮助他们认真研究这些问题。”

作者:陈力丹

第三篇:浅谈列宁“政治遗嘱出境”

[摘要]文章通过对列宁“政治遗嘱”中五篇文章在经济、文化、政权、认识论等方面的论述,揭示了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升华,其中的精华部分对于指导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列宁;“政治遗嘱”;社会主义

[作者简介]丁宁,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广西桂林541004

[文献标识码]A

十月革命以后,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仍四面楚歌,岌岌可危,特别是反革命势力试图通过谋杀列宁,妄图推翻新生的政权。在1918年8月30日,列宁在前往赫里逊工厂时被蓄谋的破坏分子刺杀,严重受伤。由于工作的压力,1922年5月和12月两次中风的列宁已处于瘫痪状态。而身体上的病痛,挡不住列宁对国家命运的思索,住院期间,他通过口授的方法,从1922年12月24日到1923年2月9日,写成了《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文章。论文是列宁总结6年多自己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所写,是对党和人民的嘱托,因此被称为列宁的“最后遗嘱”或“政治遗嘱”。“列宁是在1924年1月过早逝世的,年仅54岁。可以说,列宁没有年龄意义上的晚年,而列宁晚年就是指思想发展阶段上的晚年。”

“最后遗嘱”是在国内战争结束后向和平建设过渡时期,列宁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再思考,其中涵盖了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权建设任务等方面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俄国实际相结合,是建设俄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后尝试。

一、经济建设

“最后遗嘱”关于经济建设任务是在《论合作社》中大量论述的。这是1923年1月4日和6日根据列宁口授整理写成的一篇文章;同年5月26日和27日发表在《真理报》第115号和116号上,后来被称为列宁关于合作化计划的代表作。列宁在这篇文章里,全面系统阐明了如何通过合作化把千百万小农引导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张。

苏维埃政权成立五年后,在实行新经济政策发展商业的基础上,找到了吸引农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台阶”或形式,即合作社。这种合作社是根据自愿和与国家检查监督相结合的原则,通过“私人买卖”,把在经济上和需要上有着各种个人特点的独立小生产者联合起来。合作制政策的施行成功,使小农经济发展起来,并使小农经济易于在相当时期内,在自愿结合的基础上过渡到大生产。列宁也认为合作社这种组织是农民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把二者结合起来的最好形式。因此,在《论合作社》一文中,列宁着重论述了合作社的组织条件、作用及性质和伟大历史意义等,是对苏维埃俄国条件下的“合作社”的一次全新认识,表明了列宁的社会主义观在经过十月革命以来的艰苦探索之后,终于开始突破社会主义的传统思维模式,他如是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这一语破天惊的论断是列宁晚年思想带有结论性、总结性的概括。

这个论断的产生是有充分论据的。首先,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作制的性质。“在私人资本主义下,合作企业与资本主义企业不同,前者是集体企业,后者是私人企业。在国家资本主义下,合作企业与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不同,因为合作企业是集体企业,但它与社会主义企业没有区别,如果它占用的土地和使用的生产资料是属于国家即属于工人阶级的。”列宁在此认为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同时也承认了在一个经济落后、小农占人口多数的国家里,在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多种经济结构并存这样一个过渡时期的必然举措。另外,合作社的性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取决于政权和生产资料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了阶级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由于政权和生产资料全部掌握在工人阶级手里,合作社也就成为社会主义组织了。

其次,在谈到组建合作社的条件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及国家领导和管理合作社的内容和手段时,列宁认为“正确坚信必须进行阶级斗争、为夺取政权进行斗争等等的人们曾合理嘲笑、讥讽和蔑视过的那种社会主义,现在使居民尽量合作化的情况下,自然就能达到目的了”。另外,他也认识到“国家支配着一切大生产资料,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权力,无产阶级和千百万小农及最小农结成联盟,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已有保证等等,难道这不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难道这不是我们通过合作社,而且仅仅通过合作社……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这些都说明在当时已经有充分的条件能够组建合作社,而且也是“采用尽可能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过渡到新制度方面”最实际的方法。这些也都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不仅在政策上而且在经济、财政、银行方面都给予了支持。“贷给合作社的国家资金,应该比贷给私人企业的多些(即使稍微多一点也好),甚至和拨给重工业等等的一样。”

最后,列宁指出了合作社的伟大历史意义以及合作社是社会主义的“大学校”。在《论合作制》的开篇,列宁就指出:“我觉得我们对合作制注意得不够。未必每个人都了解,现在,自从十月革命以来,不管新经济政策如何,合作制在我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有了完全合作化的条件,我们也就在社会主义基地上站稳了。”这些论述虽然有一些绝对,但我们能看出把合作社理解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基本形式,作为苏维埃俄国特别加以支持的一项社会制度加以肯定,理解为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形式或途径。在《论合作制》的最后篇幅,列宁更是大胆提出了合作社与对农民的文化工作的关系以及合作社开展文明经商的措施和意义。合作社的建成不仅是国家政策的引导,也需要农民以及商人合作共同完成。

二、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任务在苏维埃国家刚刚诞生的日子里就被列入社会主义改造纲领之中,在国内战争结束后向和平建设过渡的时期就已成为重要任务。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俄国,无论是在经济建设还是在民主政治建设上,都遇到了由于文化的落后所带来的一系列困难。列宁认为,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文化落后的状况,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

《日记摘录》是列宁于1923年1月2日在病中口授,且发表在同年1月4日的《真理报》第2号上的文章。一方面,针对俄国文化落后的情况,列宁特别强调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水平,把着眼点放在大力普及和发展国民教育上。可以说,初级国民教育是国民的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最根本的、最有战略意义的是作为基础教育的国民初级教育。然而在俄国,由于沙皇政府长期实行等级制和

农奴制政策,文化教育水平陷入极端落后境地。俄国成年居民有75%以上不能读书识字;城市工人40%以上是文盲;而在农民中不识字的人则占有80%;学龄儿童入学率仅达20%。1923年初,抱病在身的列宁,看了1920年人口登记资料基础上编成的《俄国识字状况》一书和《日记摘录》中1897年及1920年俄国居民识字状况表的数字指出:“我们距离普遍识字还远得很,甚至和沙皇时代(1897年)比,我们的进步也太慢。”[2](P676)这表明在俄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改革尚未完成,俄国仍然处于文化落后的状况。列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发展国民识字教育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而又最根本的、关键性的措施,明确指出了最为迫切的工作之一:“使我们的整个国家预算首先去满足初级国民教育的需要,这个工作我们还做得太少,少得简直不像话。”

另一方面,列宁认为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不仅在经费上,而且在人力上也应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强城乡文化联系。当时,俄国农村文化教育非常落后;为了加速农村文化水平的提高,列宁就向城市工人建议:“能不能把所有的城市支部都‘分配’给各农村支部,使每一个‘分配’给相当的农村支部的工人支部,都能够经常注意利用一切机会,一切时机来满足自己的兄弟支部的各种文化要求呢?”在最后,列宁指出:“只有当我们研究了这个问题(文化问题一作者注),建立起各种各样的工人团体(尽量防止它们官僚主义化),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讨论它并实行它的时候,我们才能前进(那时我们大概就可以开始百倍迅速地前进)。”

三、政权建设

在关于政权建设方面,列宁在《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及《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这两篇文章中作了集中论述。《宁肯少些,但要好些》是列宁在病中用七天的时间口授的文章,是关于改造工农检察院、改革国家机关的重要著作。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最初几年,由于布尔什维克党集中全力抗击外国武装干涉和镇压国内反革命叛乱,大部分共产党员和优秀的工人积极分子离开所在的工作机关,前往军队参加艰苦卓绝的斗争,不少机关只有很少的党员甚至没有党员留守。因此,不可能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国家机关进行根本的改造;同时,由于俄国文化落后,文盲众多,国家机关不得不接收了几十万沙皇政府留下来的旧官和职员,因此,苏维埃国家机关的官僚主义盛行,往往对抗中央的决议和指示。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列宁曾多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提出改革国家机关,并领导改组国家监督机关成立工农检察院,以督促和监督国家机关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工农检察院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仅工作人员就一万二千多人,工作效率不高,没有威信等。为了使工农检察院真正成为模范机关,1923年l-2月间,列宁虽然病情较重,仍口授了《怎样改造工农检察院》一文,作为向即将召开的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建议;不久,列宁又口授了《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作为《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的补充。

列宁首先从俄国文化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发,批评工农检察院追求数量和急于求成的错误,指出:“要特别认真地整顿国家机关。”因为,一方面,国家机关存在许多“即使不令人厌倦,至少也非常可悲的缺点,这些缺点根源于旧事物,旧事物虽然被捣毁,但是还没有消灭,还没有退到早已成为陈迹的旧文化的阶段去”。另一方面,苏维埃制度中好的东西“只是匆忙地抓起,还没有被理解领会和被实践证实”而巩固下来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习惯中。在改革国家机关“这种事情上,只有那些已经深入文化,深入日常生活和成为习惯的东西,才能算作已达到的成就”。列宁在这里表达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文化的改变是更深层的改变;旧事物是否真被消灭、新事物是否真有了成就,要看它们是否深入到文化、深入到日常生活习惯之中了。国家机关改革本质上是个文化问题,而“在文化问题上,急躁冒进是最有害的”。列宁还谈到怎样选拔人才改造工农检察院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强调:“经过极严格的考核来挑选工农检察院的职员”,从中选拔各种各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另一方面,改革国家机关、监督检查工作不力是列宁晚年极不满意的问题之一。按照列宁的权力制约思想,在苏维埃俄国应当建立起一套白下而上的监督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相对独立的最高监察机关。这个机构将由优秀的工人和农民组成;具有对党政最高权力机关进行监督的权威;它的工作人员要直接参加党政最高权力机关的决策、立法、执法活动。不仅如此,还要扩展监督主体。列宁从新的高度提出了人民监督主体作用的问题,要到“我国专政根基最深的地方去发掘新的力量”,即到工人和农民中去发掘新的力量来充实监督队伍。另一方面,提升党的监督机构的法定地位,以党内监督完善党内自我监督机制。列宁向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建议,从工人和农民中选出75—100名新的中央监察委员,“当选者也像中央委员一样,应该经过党的资格审查,因为他们也应享有中央委员的一切权利”。而且,这些中央监察委员有权在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会议上向任何人提出质疑,“不管总书记,还是某个中央委员,都不妨碍他们提出质询,检查文件”。这些都说明,列宁很重视监督体系的建设,中央监察委员会被赋予特别权力,从而保证了它拥有并且能独立行使对同级党组织及其领导者的检查权、查处权等。这对于当时苏维埃俄国加强党内监督、搞好民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读列宁的“政治遗嘱”,笔者不禁对列宁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感想颇多。列宁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认识论思想,同时也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使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识论达到了最为深邃的程度,具有了最为完备的形态和最为丰富的内容。

列宁十分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认识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的方法和武器,特别是列宁所面对着的时代的经济、政治、思想状况都已经把认识论问题提到了首要地位。在列宁的“政治遗嘱”中,色彩最浓、哲学性最强的要数《论我国革命》了。这篇文章是列宁口授的最后一部重要哲学著作,堪称“政治遗嘱”的根基,在最后一组文章中起着统领一切的作用。它的构想虽然最早但完成却近于最后。为了完成这篇文章,列宁忍着巨大的病痛翻阅了苏汉诺夫《关于革命的札记》第三、四、七篇,并于1923年1月16日~17日口授了这篇批评苏汉诺夫的著名文章。它的特殊地位不仅在于它是列宁最后之作中特别着力的一篇,而且还在于它以非常浓缩的形式结晶着列宁认识论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第一,运用一般原理与具体特点相结合。这一基本原理贯彻了列宁毕生的理论、实践活动,在探索落后俄国社会主义的特殊道路中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强调:“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凝结在《论我国革命》中的列宁认识论思想的这一基本原则,不仅对于列宁在其“政治遗嘱”中建构俄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对于我们认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以及其他一切问题,也都有十分重大意义。第二,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这一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个基本思想,而列宁根据时代的特点,大大地发挥了这一观点。特别是他在思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强调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反对把西欧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看作是惟一模式,这一观点也是列宁“政治遗嘱”中最为新颖、独特且具有创新精神的思想之一。在《论我国革命》一文中。列宁指出:“俄国是介于文明国家和初次被这次战争完全推进文明之列的整个东方各国或欧洲以外各国之间的国家,所以俄国可能表现出而且势必表现某些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固然并不超出世界发展的共同路线,但是使俄国革命显得有别于以前西欧的革命”。这一完备的思想不能仅仅被看作是列宁建构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结论,而且该被看作是他用以建构俄国社会主义道路,并对我们在列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及认识一切社会问题的认识论指导。最后,理论与实践结合。列宁在最后的“政治遗嘱”中针对那种从书本中讨生活,因而不敢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庸人,强调“首先要投入真正的战斗,然后再看分晓”;他针对那种对社会主义缺乏深思熟虑的人,强调要“七次量衣一次裁”。所谓“首先要投入真正的战斗”,就是强调要尊重实践,勇于实践;所谓要“七次量衣一次裁”就是要强调理论思维要反映实际,合乎实际。正是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使列宁在认识并指导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践中,表现出了无比的创造性,表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

综上所述,列宁“政治遗嘱”中的这些思想不仅在整个人类学说的发展史上,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上,也是具有独特地位的。展开来认真地研究这些思想,把握住他的思想精髓,对于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周志华]

作者:丁 宁

上一篇:史论论文范文下一篇:无线电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