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列宁怎么办有感

2024-04-08

读列宁怎么办有感(共9篇)

篇1:读列宁怎么办有感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诚信被赋予极其丰富的内容。孔子说:“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表现为诚笃、诚笃;“信”表现为守信誉、言行一致。“诚”、“信”合起来使用,则有诚笃守信、心口如一、言行一致、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相一致的丰富内容。在我国今世社会,诚笃就是真实无欺,于自己,要光明正大,言行一致;对别人,则待人以诚,不隐秘诈骗。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讲诺言,重信誉,忠诚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诚笃和守信两者是一致的。真正的诚信,应该有两个规范:一是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不会招摇撞骗;二是一个人在具备了造假失期的各种条件时,仍能坚持原则不招摇撞骗。做到这两点,才是真正的诚信。

而今天,第7次拿起这本经久不衰的《诚笃的列宁》故事书,对“诚笃”这一抽象名词的感悟更深了一层。《诚笃的列宁》这本书是讲:列宁八岁时,在姑妈家不小心撞碎了一只漂亮的花瓶,其时只要妈妈知道是他干的。过后,妈妈跟他说,做错工作,主动供认差错,那才是个好孩子,所以,列宁写了一封信给姑妈供认了差错,姑妈看后,赞扬他是个好孩子。

放下这本书,我再一次感叹道:多么诚笃的孩子啊,若当事人是我,也许就没这勇气去供认错误,而不断用一个又一个谎话去掩盖这个可笑的.大话了吧。但是在社会中,在世界上,又有多少个人能诚笃守信,心口如一呢?多少家长为了令孩子听话,不断地哄哄骗骗,不断地许下诺言,又一次又一次的令孩子绝望。到头来却用为孩子好为理由掩饰自己对孩子的诈骗。

其实不仅仅是一些家长,小到老百姓,大到国家总统哪一个能问心无愧的说自己没有说过谎?就拿我自己来说吧。

那是在一个酷热的下午,太阳像火球似的,无情地炙烤着大地,空中没有一丝风儿,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我一个人坐在桌前做作业,心中却想着只要几里之遥的游水池。我多么想在那冰凉的水中畅游埃但是,去游水的时刻还没到--爸爸规定我暑假里4点30分才能去。想去游水的欲望让我失去了沉着:我竟把家里的钟全部拨到4点30分。为了不让妈妈发现,我特地选妈妈去拿函件的时候行动,真是天助我也,我刚好把最后一个钟拨完,妈妈也刚好回来。我装做什么也没发生过相同,从房间里走出来,我问妈妈:“妈妈,我现在能够去游水了吗?”妈妈看了一眼客厅墙上的挂钟,说:“时刻到了,去吧!”我欢天喜地地换上游水衣,像兔子相同一溜儿烟地跑了。我在游水池里一瞬间蛙泳,一瞬间自由泳,一瞬间仰泳。可本来应该快乐的我,却因为那天真的谎话而变得心事重重,怎样也快乐不起来……

而今面临人和事,曾7次品阅《诚笃的列宁》,曾7次加深对诚笃的感悟的我现已找到了比说谎更好,更担任的解决方法――光明正大,言行一致,信守诺言,勇敢面临全部工作,不掩耳盗铃,不躲避。这也是《诚笃的列宁》这本优异著作给我的启发。

篇2:读列宁怎么办有感

临床医学七年制(2006级)傅佳寅

学号 3061802084 [摘要]: 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在在十月革命前夕写成的一部阐释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一部著作,澄清了当时关于国家的一系列混乱观念,并进一步阐释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可能性。同时这部著作也对当时远在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给予了有益的启迪。[关键词]: 国家与革命;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

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在在十月革命前夕写成的一部阐释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一部著作,澄清了当时关于国家的一系列混乱观念,并进一步阐释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可能性。同时这部著作也对当时远在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给予了有益的启迪。《国家与革命》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国家问题的许多方面。这里只能有重点地讨论其中的几个问题。重点在第一章和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问题的基本观点

在第一章中.列宁坚持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的基本观点,阐述了国家的起源、本质、特征和职能。

首先, 列宁引用恩格斯的话指出“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站在社会之上的力量来抑制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这一段话十分清楚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历史作用和意义这一问题的基本思想。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条件下,便产生国家。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证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特殊的武装队伍,常备军和警察成为了国家政权的主要强力工具;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保证了这种统治阶级意志的实施;而具有特殊地位的官吏则是站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代表。为了维持庞大的武装队伍、官僚机构的存在和运行,需要征收各种税费和发行国债,直接吸吮广大百姓的膏脂,使公共权力得到财政上的支撑。所以,国家实质上是一种系统的强制的暴力机关。是统治阶级手中的强力工具。

l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国家大多是资产阶级用来镇压无产阶级的工具,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对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国家的概念进行阉割,得出了国家是阶级调和的机关,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利益而存在的。并以此愚弄人民,维护自己的统治。并且资产阶级统治者还利用民主共和制这个最好的外壳,十分巩固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力。这种制度实质上始终是少数人即有产阶级、富人享受的民主,是狭隘的、排斥穷人的,是彻头彻尾虚伪骗人的。他们对穷人设置种种障碍,限制穷人排斥和推出政治生活之外,使他们不能积极参加民主生活。列宁就曾指出,“每隔几年决定一次究竟由统治阶级中的什么人在议会里镇压人民、压迫人民。—— 这就是资产阶级议会制的真正本质。”

如果不能清楚地解释国家的本质,那么暴力革命就无法找到它合理的依据,人民也只能处在压迫剥削中而束手无策。而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除了暴力革命之外很难成功地推翻另一个政权。列宁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及时说明了什么是国家,澄清了当社时存在的各种关于国家概念的错误认识,为今后采用暴力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做好了思想上的 准备,并且成功指导了俄国人民获得了十月革命胜利的革命果实。

同时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也对毛泽东国家政权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面对着国共合作的破裂,国民党利用手中掌握的武器屠杀革命力量的现实,他在发言中说到:“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唐都是拿枪杆子起的,我们独不管。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的概念。比如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他的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对党把工作重心转向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的军事力量,并在军事力量的支持下开展农村革命政权的建设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到湖南组织秋收暴动,从此开始了创军建军及政权建设的艰苦历程。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显然是这一改变的思想来源。无产阶级革命在国家方面的任务

随后,在《国家与革命》第三中,列宁重点阐述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如何对待国家的问题。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用暴力打碎、摧毁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新国家的问题 列宁对为什么要打碎、怎样打碎旧国家机器,打碎以后用什么东西来代替.建立什么样的新国家,作了系统的论述。

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1848~1851年革命与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后得出科学结论:“过去一切革命都是使国家机器更加完备。而这个机器是必须打碎.必须摧毁的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结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主要的基本的东西”,是“任何一次真正的人民革命的先决条件”。

“把官僚军事国家机器打碎”这几个字,已经简要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在对待国家方面的任务问题的主要教训。正是因为全盘接受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而没有与无产阶级相适应的国家机器,法国大革命才失败了。

一方面,不管资产阶级采用何种所谓“民主”的制度,其本质都是对本阶级的民主而对于广大的农民和无产阶级来说,这样的民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列宁号召我们不要对资产阶级民主有任何的幻想。

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又确认,“打碎”国家机器是工人和农民双方的利益所要求的,这个要求使他们联合起来,在他们面前提出了铲除“寄生物”、用一种新东西来代替的共同任务。

然而,又该用什么东西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呢?

列宁在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验时指出,公社用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可以实现 更完全的民主:废除常备军,一切公职人员完全由选举产生并完全可以撤换。

首先是军队的废除。镇压资产阶级及其反抗,仍然是必要的。这对公社尤其必要,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坚决。但是实行镇压的机关在这里已经是居民的多数,而不象过去奴隶制、农奴諥制、雇佣奴隶制时代那样总是居民的少数。既然是人民这个大多数自己镇压他们的压迫者,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也就不需要了,人民完全可以自己来直接行使这些职能。

其次,取消支付给官吏的一切办公费和一切金钱上的特权,把国家所有公职人员的薪金减到“工人工资”的水平。这里恰巧最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转变:从资产阶级的民主转变为无产阶级的民主,从压迫者的民主转变为被压迫阶级的民主,从国家这个对一定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转变为由大多数人----工人和农民用共同的力量来镇压压迫者。资本主义文化创立了大生产----工厂、铁路、邮政、电话等等,在这个基础上,旧的“国家政权”的大多数职能已经变得极其简单,已经可以简化为登记、记录、检查这样一些极其简单的手续,以致每一个识字的人都完全能够胜任这些职能,行使这些职能只须付给普通的“工人工资”,并且可以(也应当)把这些职能中任何特权制、“长官制”的痕迹铲除干净。

并且,列宁进一步指出一切公职人员毫无例外地完全由选举产生并可以随时撤换,把他们的薪金减到普通的“工人工资”的水平,这些简单的和“不言而喻”的民主措施使工人和大多数农民的利益完全一致起来,同时成为从资本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这些措施关系到对社会进行的国家的即纯政治的改造,但是这些措施自然只有同正在实行或正在准备实行的“剥夺剥夺者”联系起来,也就是同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公有制联系起来,才会显示出全部意义和作用。

同时,农民同小资产阶级其他阶层一样,他们当中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上升”,能够“出人头地”,即变成富人,变成资产者,或者变成生活富裕和享有特权的官吏。在任何一个有农民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占大多数),大多数农民是受政府压迫而渴望推翻这个政府、渴望有一个“廉价”政府的。能够实现这一要求的只有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实现了这一要求,也就是向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迈进了一步。

总之,无产阶级专政无疑是一种优越的体制。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对无产者和一般穷人是民主的)和新型专政(对资产阶级是专政的)的国家政权。一方面,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之后,首先就要大规模地扩大民主制度,使它第一次成为穷人的、人民享受的民主,使广大劳动群众都能够平等地、普遍地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具备了直接参加国家管理的条件。当社会全体成员或者大多数成员自己学会了管理国家的时候,对任何管理的需要就开始消失;民主愈完全,它成为多余的东西的时候就愈接近;国家愈民主,国家就会愈迅速地开始消亡。另一方面,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还要对压迫者、剥削者、资本家实行强力镇压,粉碎他们的反抗,采取一系列剥夺自由的措施把他们排在民主之外。

列宁指出: “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当然不能不产生非常丰富和多样的政治形式,但本质必然是一样的:都是无产阶级专政。”

同时,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方面,毛泽东也将《国家与革命》的理论认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按列宁国家理论建立了中国工农民主政权。并联合各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的基础。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只有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我们才能更好的发挥民主,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新世纪的征途上,邓小平反复强调,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业。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依法治国之路;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权的专政力量不能削弱,还要加强。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才能有坚强的保障,我们才会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经典之作——列宁著<国家与革命>研读笔记》 吴雄丞 [2]《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国家与革命〉对毛泽东国家政权理论的影响》 许玲英 [4] 《〈国家与革命〉》的现代解读

篇3:文本阅读, 读什么, 怎么读

我把学生文本阅读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分成23个项目, 分别是:1.词义的理解;2.词义的辨析;3.词法的理解;4.句子含义的理解;5.句子结构的理解;6.句子关系的理解;7.句子技巧的理解;8.错句病句的鉴别;9.课文局部内容的保持;10.课文整体内容的保持;11.文言文断句;12.文言文理解;13.文言文句子的理解;14.文章中词义的理解;15.文章中句子的理解;16.文章局部内容字面性理解;17.文章局部内容推断性理解;18.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19.文章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的理解;20.对文章的评价;21.阅读获得的新知识的运用;22.快速阅读的理解;23快速阅读的保持。阅读教学怎么做, 才能让学生既脱离题海, 又能在阅读中感知、积累和学会读书呢?解决问题需做好两方面的事情:一是读什么, 二是怎么读。

一、读什么

文本阅读不但是因文得意的心智技巧, 而且是缘文会友的对话行为。与文本对话, 如庖丁解牛, 切口的选择十分关键。我认为文本阅读宜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 读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它要么点明文章的中心事件, 要么交待文章的行文线索, 要么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 要么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 读文章的题目, 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余秋雨的《信客》, 我们从题目“信”入手, 就不难感知文中的“信客”一语双关:一方面, 信客是一支笔杆、一趟奔波、一声口信, 在孤独寂寞中传递着他人的幽怨与牵挂, 是一名让人放心的信息传递者;另一方面, 信客挑着一担担的眼泪, 踏破一季季的风尘, 擎着悲苦、饮着风霜, 看透繁华、望穿哀怨, 把“信”送到千家万户, 是一名让人赏心的诚信的传播者, 他的确教会了人们如何写一个大写的“人”字。解释题目, 一下子让我们对作者笔下的信客有了更加立体的感受, 作者写作的真正意图也就不言而喻了。

2. 读字词。

文本阅读, 关键字词不容忽视。关键字词常常是一篇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阅读者若能抓住这些关键字词, 层层推进, 不仅对理解文章、体会思想感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还能开掘学生的思维, 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如《口技》一文中“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字研读, 发现全文以“善”字而起, 中间着力渲染刻画如何之“善”, 结尾呼应“善”, 结构十分严谨和完整。“善”字一线贯之, 不愧为全文的“眼睛”。

3. 读句子。

文章中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 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她是文章的筋脉、文章的灵魂。从这些句子入手阅读文本,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达到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另一方面使学生的情感在阅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获得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有: (1) 从总句入手; (2) 从中心句入手; (3) 从抒情句入手; (4) 从总括句入手。

4. 读重点段。

重点段是文章的重心所在, 能集中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从重点段入手, 反复品味, 仔细推敲, 认真思考, 不但能明了作者的意图, 悟出字里行间蕴含的意义, 而且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达到读者和作者情感的交融。

二、怎么读

1. 默读。

默读是一种眼脑直映的无声阅读。默读过程充满了大量内隐的艰苦脑力劳动。为了教会学生学会默读, 我们可以把内隐的智力活动转化为外显的语言操作。例如, 全点和勾画、旁批和总批、质疑和评说、摘抄和提要, 编制段落提纲, 写读书笔记, 等等。这些阅读操作, 也需要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 才能形成良好的默读能力与习惯。掌握了默读可以在此基础上略读和精读。

2. 略读。

略读, 就是粗略快速地阅读全文, 包括文体、作者、写作时间、注释说明等,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确背景, 抓住线索, 了解梗概, 把握主旨。略读虽不说“粗疏”, 但绝不是粗枝大叶的、一般的浏览, 而是有目的地把握“全局”。对全文作一鸟瞰式的俯视, 能提纲挈领地抓住全文关键的问题, 用一句时髦的话就叫“抓大放小”, 为进一步精读做好准备。略读的一个着眼点就是抓线索。或时间或空间或事物, 都可作为线索, 抓住它, 就等于开启了阅读文本的大门。略读进一步的功夫是理思路。只有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 才能准确的感知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真谛。

3. 精读。

篇4:“想怎么读”与“该怎么读”

学生的自主读书使课堂成了漫无目的的“自由市场”。教师的确尊重了学生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想怎么读”,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却忽略了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忽视了教师应发挥主导的“该怎么读”。我认为,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更应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情节指导学生“该怎么读”。

怎样指导学生“该怎么读”呢?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以下几点:

一、学生为什么而读书

为何而读?说到底,就是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而读;为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积累而读;为能提高思维启迪,情感熏陶而读。一句话,为《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读。既然有这样的目的,自然就不能让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而要针对具体学情,针对不同课文,读有目标,读有指导,保证学生真读、活读、有目标地读,而不是假读、呆读、滥读。

二、小学语文阅读有哪些基本要求和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方面的要求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有所侧重。

2、注重加强对学生平日的诵读评价。

3、培养学生默读习惯,加强学生默读方法、速度、效果方面的指导。

4、指导学生略读与浏览,具有一定的略读能力与浏览水平。

5、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研读,我们还能发现小学语文阅读的其他特点:

1、阅读的内容和要求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2、阅读的一般形式有:朗读、默读、诵读、略读、浏览。

3、朗读最重要,朗读是基础,各个学段都以朗读为最基本的阅读形式。

4、不同年级有不同的阅读形式。

5、即使同一种阅读形式在不同学段也有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任务。

根据小学语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和特点,我们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同年级和不同课文要在“该怎么读”上下功夫,怎能一味地让学生“想怎么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究竟怎样引导学生读书

(一)就学生主体方面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真读”与“活读”

1、引导学生“真读”

“读书要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为急……”宋朝理学大师朱熹十分强调“熟读”与“精思”相结合。看重问题意识,要求读中生疑,从疑而悟,这就是“真读”。如《可贵的沉默》一文中,孩子们为什么由欢乐的气氛突然变得沉默了?此时孩子们该想些什么?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后来教室里为何变得热闹?此时孩子们的心里又该想些什么?这里又应该怎么读?这些地方就是教师引导的重点,要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去感悟、去品味。

2、引导学生“活”读

此处的“活”不是指在读的形式上玩花样,而是强调想方设法让学生将文中抽象的文字读“活”,化为自己的东西。

例如《夹竹桃》一文,对夹竹桃各种姿势的描写形象逼真,甚至写道“眼前的夹竹桃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教学中,可先投影夹竹桃的各种姿态,让学生尽情观赏,然后让学生边默读边想象:这些夹竹桃都有哪些姿态?为什么说这一棵夹竹桃是一大幅活的画?学生心有所感,口却不能尽言,认知发生冲突,阅读期待必然大大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再次的品读、思考,学生定能根据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活”读还表现在“读”与“写”的结合上。活“读”活“用”,比起学生泛泛地谈谈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妙,妙在何处,更见效果。

(二)就教师主导方面而言,要为学生创设多种读书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范读 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是一种朗读的信息暗示,学生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借鉴。一般地说,学生在学习前听范读,是对朗读的感知;学习中听范读,是对朗读的感悟;学习后听范读,是对朗读的赏析。恰当运用范读,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2、导读 就是根据课文的特点,教师采用提示性的语言,抓住文本的主脉,一步步设疑,引导学生读书,把握文章的整体意思。如在初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教师可这样引导:(1)山谷中原来有一个什么样的小村庄(生读第一自然段);(2)这个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3)为什么小村庄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它是怎样一步步发生变化的(生读二、三自然段);(4)人们大量的砍伐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生读第四自然段)。最后让学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3、赛读 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朗读比赛,在读中赛,在赛中读,激活学生的朗读欲望。

4、自读自评 要求每位朗读的学生自读后进行自评,如哪儿读得最好,哪儿读得不够到位,哪儿的读超过了别人,哪儿的读有问题。这种形式的读能促进朗读者的自我反思,能增强朗读者的理性思考,减少朗读的盲目性。

5、帮读 如甲读后,乙点评,再由乙为甲示范读,这样的读有利于双方共同提高。

6、分角色读 一些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内容,可采取角色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深入体会。

7、表演读 以小组为单位或挑选几名学生分别充当文本中的各个角色,把他们的动作、神态、表情、语言等形象直观的表演出来。这种方式必须要以学生熟读课文,深刻感知内容为基础,一般用在课尾。

8、配乐读 借助电教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入境体念。

教学不能只为了赶时髦,教学要追求“本真”。我们在引导学生“想怎么读”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该怎么读”,指导学生富有个性化的阅读,并教给学生多种读书的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潜心会文,在读中感悟文本,还阅读教学的真面目。

篇5:读《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有感

——读《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有感

肖 鹏

理论怎样才能有生命力和说服力?这始终是理论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只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理论才是有生命力和说服力的理论。

贴近群众。实践证明,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我们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提出和采取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各项改革和建设措施。我们说《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是贴近人民群众的,它的一个重要体现是这些理论热点是来自于群众的,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本书编写者为了编写好这本书,从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问题中梳理出更为集中、更具特点的怎么保持物价稳定、怎么解决分配不公、怎么解决住房问题、怎么解决就业难、怎么解决看病难、怎么实现教育公平、怎么解决发展不平衡、怎么遏制腐败八个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社情民意,体现了从群众中来、贴近群众的特点。贴近群众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解民忧。该书紧密联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解答,既分析了“怎么看”又阐明了“怎么办”,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使人民群众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贴近生活。在工作、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人一提到理论就挠头,觉得理论这个东西太高深了,搞不懂。有些人碰到单位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往往不愿参加,认为是浪费时间。这一方面反映了这些同志对理论本身认识有偏差,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的理论宣传工作离群众生活太远,使他们认为理论学习是领导干部的事,是党员的事,是理论工作者的事,与己无关。列宁在《论策略书》一文中曾这样写道:“现在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我的朋友,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列宁的论述说明,真正的理论是来源于生活的,也只有来源于生活的理论才能把本来苍白的理论变成绿色,才能有生命力。《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关注人民群众生活的大事小情,物价问题、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看病问题等无不紧密连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民生的深切关注。

篇6:读《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有感1

社会安

——读《从怎么办到怎么看》有感

江益党政办:林方强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一书是由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出版的通俗理论读物,全书紧紧围绕保持物价稳定、住房问题、教育公平、就业难、看病难、分配不公、发展不平衡、遏制腐败蔓延等八个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强烈反响。《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一书不但告诉我们怎样看待这些问题,而且还告诉我们怎样解决这些困难,同时也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不回避问题,积极探究破解问题的方法,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当代中国的国情。

读《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一书让我感受颇深的是第一部分。一个“涨”字反映了由物价过快上涨引发的一系列现象,例如:房价、学费、医药等费用越涨越高,让群众感到生活的恐慌。虽然说物价波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但是物价波动速度过快,幅度太大,就会造成百姓生活压力过大、心里不安。《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一书说的很好,只有物价稳,人心才稳、社会才稳;物价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影响全局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坚持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施“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物价稳定。读完《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一书,我们不难发现,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成本上升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各类资源性产品价格不断升高,并引起劳动力、土地等价格相应上涨,而这些生产要素是计入生产成本的,其价格上涨也最终体现到了商品价格中。

二、自然灾害影响。这两年,极端天气现象较多,从西南冬春连旱到中东部持续低温,从南方多次暴雨和台风到北方小麦主产区冬春连旱,长江中下游还先后遭遇干旱和洪涝,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给许多农产品生产带来很大困难,加剧了农产品供需矛盾。

三、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只有保障充足的商品供应,价格稳定才有坚实基础。大力发展生产,完善储备吞吐。

四、流通环节影响。具体来说,流通成本高,主要在于:一是环节多,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要经过5—6个环节,层层加价,价格自然就上去了;二是损耗大,农产品的损耗一般达到1/3;三是经营负担重,租金、摊位费、进场费近年来大幅上涨。因而,降低流通成本,应着力做到“三减”,把省下来的钱让利给农民和消费者。完善设施,产销对接

五、流动性影响。近两年,我国货币信贷供应规模扩张较快,加上境外“热钱”流入,流动性持续充裕,加大了物价上涨压力。

六、投机炒作影响。由于市场秩序不规范,部分游资借势、借题炒作,客观上炒高了某些商品的价格,主观上强化了市场涨价预期,成为物价上涨的重要推手。如大蒜的炒作,就与山东部分经销商恶意囤积有关。

篇7:读《双角犀鸟》有感怎么写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双角犀鸟》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小说是《双角犀鸟》。

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是:在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里,有一座美丽的葫芦岛,岛上生活着各种鸟类,这儿是鸟的世界。就在这里,生活着一对名贵的鸟儿――双角犀鸟。他们相亲相爱的生活在一起,雌双角犀鸟还产下五枚蛋,也孵出了五只雏鸟。就在雏鸟出世后不久的一天,一条蟒蛇趁雄鸟不在时,吞食了雌鸟和雏鸟。当雄鸟回来面对痛失妻儿的现实一度想到自杀。就在坠落的刹那间,它改变了主意。从此便开始了它与仇敌蟒蛇之间的搏斗,最后打败蟒蛇,蟒蛇在逃窜中滚落悬崖。

这是一只有情有义、勇敢、聪明的鸟儿,它为了给自己的妻儿报仇,敢于和强大的蟒蛇搏斗,不顾自己是多么弱小。“啁啾喧闹的鸟世界变得死一样沉寂。吊在芦苇秆上编制精巧的针线鸟窝倒塌了,一窝孔雀蛋滚散在草地上,两只刚出壳的小鹦鹉在臭水塘里挣扎……”被蟒蛇侵入的葫芦岛仿佛被死神笼罩着,失去了往日的生机和欢乐,鸟儿们随时都有被吃掉的危险。“它如果这样轻易地死去,谁来替妻儿报仇?谁来把死神从鸟的世界里赶走呢?不,它不能死,它要活下去,与蟒蛇搏杀,即使最后被蟒蛇吃掉,也死的光彩”正是在这种强烈的信念的支撑下,雄鸟才能与自恃能一口吞进一头麂子的蟒蛇相对峙,并最终将其啄伤后摔死。雄鸟不仅勇敢而且很聪明“雄双角犀鸟悄悄地飞到蛇背后,趁对方不防备用尖刀似的长喙在蛇尾上狠狠地啄了一口,便立即转身飞遁”多么勇敢的鸟儿,多么聪明的鸟儿,它知道自己和蟒蛇之间的力量悬殊,所以并没有与之蛮干,而是智斗。用自己善飞的优点来对付这个不善追逐更不能飞翔的.家伙。最后凭借自己的意志和智慧杀死了蟒蛇。真是大快鸟心!鸟儿们又可以重建安宁幸福的乐园了。

篇8:儿童阅读:读什么、怎么读

关键词:儿童阅读,作品选择,指导策略,“无为而治”

我们讨论儿童阅读, 主要是针对儿童的文学阅读, 换言之, 就是讨论儿童文学教育的问题。实现儿童阅读的价值, 关键是要落实一个“读”字, 即读什么和怎么读。

一、读什么

文学作品有高低好坏之分, 这是不用怀疑的。我们讨论儿童文学教育, 追求的是发挥儿童文学作品的正面价值。这便涉及读什么的问题。

1.要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怎样的文学作品是优秀的?一看作品是不是经典。经典是文化, 经典是文明, 经典是人类生命智慧的结晶。优秀文化在很大意义上是靠经典来承载的。儿童文学教育承载着对传统文学经典的文化传承, 同时还承担着对新经典的发现。所以, 儿童阅读, 不可不读经典。在此要指出的是, 流行与经典不是一回事, 流行的不一定是经典, 经典的也不一定流行。我们可以将《哈利波特》看成新经典, 却很难承认《阿衰》是新经典;能作为优美的语言典范的现当代美文可以归入经典的行列, 那些充斥市场、包装精美的哗众取宠之作却不一定能与经典沾上边。二看文学作品的作者是不是有高尚的“文品”。一个作者的人格决定了他的文学风格。“言为心声”, 言之上品, 必先有心之高洁。一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的作家, 才能写出精妙的文字。他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具有“诗的风格”的优秀之作。

2.读适合的作品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对于具体的阅读者而言, 并非所有优秀的作品都能深入人心。杜甫的诗和李白的诗都是经典之作, 有人爱读杜甫, 有人爱读李白, 或者青少年时爱读李白, 到了中年后更喜欢杜甫。发挥文学阅读的积极作用, 读适合的作品十分重要。对于儿童, 更是如此。文学阅读能否触动情感, 能否引起儿童的共鸣, 作者、作品能否与儿童心心相印, 是判断是否适合阅读的关键。一个三年级的孩子, 是给他推荐《马小跳》, 还是推荐《冰心作品精选》, 参照的标准只有一个———合不合适。是否适合儿童阅读, 必须关注儿童自身的阅读兴趣倾向。再怎么被公认为优秀的作品, 如果儿童不感兴趣, 作品的价值同样得不到体现。

二、怎么读

儿童文学阅读价值的实现并不完全是自能自动的, 所以有必要讨论读法的问题。

1.怎样开始文学的阅读

对于需要进行文学启蒙的儿童, 文学阅读要从兴趣入手。大量实践和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儿童阅读的起步阶段, 最符合儿童兴趣的文学阅读是诗歌和故事的阅读。而儿童诗阅读, 因为从形象到节奏韵律都契合儿童心理和生命节奏, 阅读的过程就是儿童自我发现的过程, 所以尤其要重视———这也正是目前儿童阅读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从诗歌阅读入手, 文学阅读便是一件顺理成章的、幸福的事情。

2.重视情感与想象

儿童阅读, 尤其是课堂上的文学阅读, 或者是师生共读, 一定要清楚文学是通过情感碰撞发挥教育作用的。文学阅读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审美创造总是由情感驱动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捧读文学作品, 最敏感的就是我们的情感世界, 有时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将作者、作品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融为一体了。儿童文学阅读必须要有真实情感的投入, 必须注重情感的交流。教师经常会组织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 真正深入学生心灵的交流内容, 总是与情感体验紧密相关的内容。例如, 阅读《夏洛的网》, 正如封面上的推荐词所说的“:拥有一册, 感动一生”“, 感动”正是读者阅读时最鲜明的情感体验。组织阅读交流时, 如果绕过阅读时丰富而鲜明的情感体验来谈故事主人公的所作所为和精神境界, 学生就会觉得隔膜了。

文学阅读讲究想象, 这是因为文字与意象之间的沟通靠的就是想象, 从再现想象到创造想象, 是读者完成文学作品的再创造和自我建构的不二选择。成熟的读者在文学阅读时运用想象, 以达到自能的状态;而学习文学阅读的儿童, 需要经历一个他人引导、唤醒和自我印证的过程, 才能逐渐达到不着痕迹地运用想象, 提升文学阅读的质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引导孩子们进行文学阅读时要创设情境, 要将文字在头脑中转换成画面或场景。阅读诗歌类作品是这样, 阅读故事类作品也是这样。

3.重视“无为而治”

文学教育是一种作用于阅读主体情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儿童阅读从兴趣入手, 最终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靠的是阅读实践本身, 所以儿童阅读强调“无为而治”。这种“无为而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本质上讲, 文学阅读是一种个人的行为, 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所以, 更多的时候, 面对儿童阅读, 我们要做到:“放了小孩, 就让小孩安静地读读书, 别吵。” (2) 因为儿童是成长中的人, 所以儿童阅读在某种程度上需要科学的管理和引导, 但这种管理和引导, 重点应该放在“服务”上。 (3) 儿童阅读也有一个层次的提升问题, 比如从单纯的兴趣阅读到批判阅读, 从兴趣单一的阅读到范围广泛的阅读等。如何逐步提升儿童阅读的层次, 同样要重视“无为而治”, 用作品本身来说话, 而不是教师来牵引。 (4) 关于读书, 历来推崇古训“不动笔墨不读书”。儿童阅读当然也涉及读写互动的问题。儿童阅读中的读写互动, 要遵从儿童的内心需求, 不要将儿童阅读等同于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教学, 也不能把儿童阅读变成阅读教学的附庸。当儿童在阅读过程中有了表达的欲望时, 就让他们自由地、尽情地表达;当他们只愿沉浸于静静地读和思的境界中时, 不动笔墨又何妨呢?我们鼓励儿童与阅读相关的表达, 这种表达要直接变成儿童的“成功体验”, 要用欣赏的目光去激励、激发。

参考文献

篇9:读什么,怎么读?

重视小学数学课堂阅读,我认为应处理好两点:一是读什么;二是怎么读。这两点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1.读情境题。

数学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以“情境题”的方式出现,它取之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立体、多面的特点,且信息内容特别丰富,需要学生对立体的生活世界进行数学语言的浅加工,理清条件与问题的联系。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再加上善于表现自我,往往读一遍以后就匆忙举手。这样,学生既不能读懂,又没有读透,更不能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读此类题时应分三步读。

(1)粗读,感知情境表象。

学生的第一遍读就是粗读,没有经过思维的加工,只是按照观察到的顺序或生活情节,将情境图中的信息一字不漏地读。

(2)细读,将生活内容“数学化”。

这时就要提醒学生再读,去感知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有哪些,可以筛掉哪些不必要的信息,最终怎么读比较合乎数学的逻辑。学生调整读题的顺序或筛选信息的过程,实际就是经过思维的加工,将生活内容提炼成数学语言的过程。通过细读,学生很快理清了信息、数据之间的关系,调整了读题的顺序。同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要想进一步理清条件、问题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深读。”

(3)研读,完善认知结构。

研读是在对情境题的信息、数据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借助教师或同伴的提示,用研究的方法去分析和处理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找出隐藏的数量关系,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为解题作准备。

2.读图。

图是小学数学书上最常见的数学符号,这些符号往往内涵丰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跟自然语言差别很大。小学数学课堂常常要求灵活转化阅读内容,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

(1)添加修饰语。

如上图,线段图具有简洁、扼要、浓缩的特点,这就给数学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生要想准确地表达出此图的本意,就必须添加足够的修饰语,才能读出两条线段图的关系,以及“}”所表示的涵义。但每个人的生活感知不同,所用的修饰语是不一样的。如“}”,有的学生会用“一共”表示,有的则用“和”表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此图的数学语言,加深了相互之间的生活情感交流。

(2)筛选读法。

如上述集合图,如果单纯地看图,有两种读法:一是把12个○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1份;二是把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很多学生在做这种类型的题目时容易出错,不知道该采用哪一种读法,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筛选,选取相应的读法。

3.读图文,开放式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也有一些是以图文方式呈现的,这类题是以数学的抽象性与语言的形象性相结合。因此,读题时,需要学生将这两种语意相统一。由于学生的观察角度、思维方法不同,导致读法、解法不同,而这又正是图文题的精华,所以这类题宜用开放式阅读。

如上图,教师就不宜直接让学生根据图意解题,而应该让学生自由去读,充分发挥各人的想像,读出各自的特色。有的学生会这样读:“每层有20箱苹果,共有3层,一共有多少箱苹果?”也有的学生这样读:“一排苹果有15箱,共有4排,一共有多少箱?”还有的学生这样读:“一列苹果有12箱,共有5列,一共有多少箱?”当学生读题后,教师应让学生说出观察的方法,强化“读”的数学效果。

4.读“你知道吗”,散读。

“你知道吗”栏目主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感受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散读的方式。一是当学习比较疲劳时,安排学生翻读,调节自己的心绪;二是利用分散的时间读,经过思考和整理,逐渐把各知识连贯起来而构建成知识系统。

数学课上需要教师合理安排阅读的时间,采用提问、练习的方式来检查阅读效果,并指导学生联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边读边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上一篇:房地产地段优势广告词下一篇:清政府实行的什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