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法律发展思想研究论文

2022-04-26

[摘要]国内学术界关于列宁思想的研究由来已久,列宁思想的丰富内涵不断地为后人所挖掘。2016年,国内学术界围绕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执政党建设思想、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文化建设思想等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进一步深化、细化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列宁法律发展思想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列宁法律发展思想研究论文 篇1:

国内卢卡奇思想研究的现状及其特征分析

摘 要: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鼻祖,对卢卡奇思想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阵地。国内学者对卢卡奇思想的研究呈现出一定的特征:研究的成果颇丰富,但质量有待提高;研究的形式从政治性的批判逐渐转向学理性的研究,但形式有待多样化;研究的内容从单一化逐渐转向全面化,但深度有待加强。学者对卢卡奇思想的研究应加强互文性的研究,增强问题意识,进行理论创新,坚持世界模式,从而深化对其的研究。

关键词:卢卡奇;研究现状;述评

格奥尔格·卢卡奇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徐崇温先生认为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首先提出了一种对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主义、人道主义的解释”[1]。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被介绍到中国,但国内最早介绍卢卡奇思想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35年,当时《译文》杂志第2卷第2期上刊载的《左拉与现实主义》就是卢卡奇的文学作品。如果从那时所起,至今,国内对卢卡奇及其思想的研究已将近八十年历史。纵观八十年,从单篇论文的翻译到整篇著作的介绍,从政治性批判到理论思想的吸收,从文本的解读到理论的客观评价,研究成果颇为丰厚。但同时必须看到,对卢卡奇及其思想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不足,解读的多、创新的少;介绍的多、批评的少;学理分析强、问题意识弱等等。为了更为全面地透视卢卡奇思想在国内的研究现状,本文对其进行简单梳理,从而达到对卢卡奇思想进行客观评价、深入研究的目的。

一、国内卢卡奇思想研究现状

八十年研究成果的积淀使国内卢卡奇思想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厚,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著作、论文等方面。

著作主要有译文和其他著作两类,译文从商务印书馆1962年韩润棠译《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起,至今已有将近20部著作。其中《历史与阶级意识》有四个中译本,它们分别是重庆出版社1989年张西平译本、华夏出版社1989年王伟光译本、商务印书馆1992年和2004年杜章智译本。《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实际上也有两个译本,一个是《社会存在本体论导论》(沈耕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另一个是《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白锡望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理性的毁灭》、《关于列宁思想统一性的研究》、《青年黑格尔》、《卢卡奇自传》等等都已译介到国内。其他方面的著作比较多,直接相关的文章有30多部,其中以衣俊卿主編的《新马克思主义评论·第1辑·卢卡奇专辑》和《新马克思主义评论超越物化的狂欢》(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周立斌著《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孙伯■著《孙伯■哲学文存·第2卷·卢卡奇与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李俊文著《社会存在本体论卢卡奇晚年哲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等为主。

论文主要是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两类。直接或间接与卢卡奇思想相关的期刊文章有一千多篇,如吴友军《论卢卡奇社会历史辩证法的总体性理论之困境》(哲学动态,2006年,第六期)、范畅《从实证主义批判到科学二元论——卢卡奇自然辩证法思想新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2)等等,诸文章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卢卡奇的思想,特别是他的物化理论和总体性理论,但论文重复性较高,创新较少。

二、国内卢卡奇思想研究特征及评析

国内卢卡奇思想研究历经八十年,无论从数量、形式上,还是内容、目的上都呈现出显著的特征。

(一)研究的成果:数量从少到多,质量有待提高

自1935年卢卡奇的文论作品《左拉与现实主义》被介绍到中国开始算起,现今相关的论文已有1 000篇,著作有5 000多部,直接翻译卢卡奇的著作20多部,国内学者还在大陆出版了卢卡奇思想评传、研究专著10多种,另有超过30篇左右的思想史论著专章讨论了卢卡奇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文艺学思想。以学术为例,相关的学术论文有100多篇,在2009—2012年期间,就有40多篇。在研究成果数量逐年增加的同时,研究的质量却出现低水平现象。首先,大部分的学者不能与卢卡奇平等对话,理论含量低,只是按照所掌握知识对卢卡奇的思想指手画脚;其次,问题意识弱,就理论而谈理论,无法把卢卡奇的理论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最后,原创性差,由于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观点,只能在现有的文献基础上加工整合,无法在吸收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

当然其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如衣俊卿《新马克思主义评论·超越物化的狂欢》(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张亮和吴勇立译的《卢卡奇早期文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等。

(二)研究的形式:从政治性的批判转向学理性的研究,但形式有待多样化

卢卡奇思想是在一个特殊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下传到中国,对其思想的研究前期基本上是政治批评,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1989年。

1934年以来,卢卡奇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考察始终隐含着对斯大林主义正统观点的批判。1939年11月,卢卡奇出版了《论现实主义的历史》,苏联理论界对其进行了清剿式的批判。让人不可理解的是,不知道卢卡奇为何许人的中国左翼理论界也对其进行了讨伐。当时,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胡风比较了解卢卡奇,在他主编的《七月》杂志上刊发了《叙述与描写》一文,他不顾周扬为代表的“官方”观点,发表了为卢卡奇思想辩护的论点,从而引起了“胡杨之争”。

1948年,卢卡奇的《文学与民主》文集再版,匈牙利劳动党内发动了针对卢卡奇的大批判,卢卡奇被划为修正主义的代表。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学术界也把卢卡奇当成一个必须警惕和拯救的修正主义分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学术界基本上不提卢卡奇。但由于1955年的反胡风斗争、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和1957年的反右斗争,卢卡奇的名字又重新被提起。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内文艺界曾组织过一些对卢卡奇的批判,这些批判总体上是苏东理论界批判的翻版,主要集中在卢卡奇人民阵线的观点、民主的观点和低估党的领导作用等方面。国内理论界对卢卡奇进行批判反而激起了学者们对卢卡奇研究的兴趣,为了更好地了解卢卡奇,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开始组织非常精干的队伍翻译卢卡奇的一系列文章。但国内对卢卡奇研究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他被定为修正主义分子,所以必须警惕;另一方面,著作的译介又加深了学者对卢卡奇的了解。

苏东剧变和“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使学术界重审苏联模式。1978年以后,中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必须正确回答的问题。为了寻求答案,中国学术界开始把眼光投向了西方,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在这一背景下被引进到中国,学术界对卢卡奇思想也有了新的认识。但《红旗》杂志于1984年下半年发表了对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进行批判的文章,认为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的是一种抽象的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一种错误的极“左”思潮,本质上是20世纪90年代被当时欧洲革命的暂时失败而摧残得发狂的小资产阶级情绪的反映[2]。《红旗》杂志的本意是想结束讨论,但事与愿违,此文章的发表却激起了学术界学习卢卡奇的热潮。1985年时逢卢卡奇诞辰100周年,国内学术界对卢卡奇及其思想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参与讨论的学者主要是徐崇温先生和杜章智先生,他们对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哲学思想有了分歧。杜章智始终认为,卢卡奇的哲学思想尽管存在一些小的错误,但总体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继承、坚持和发展,对中国改革开放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但徐崇温则认为《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反列宁主义的,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其中思想多元化和反对党的领导具有极其危险的政治倾向。

1989年以后,国内学术界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淡,这样的国内环境反而促进了学术探讨,卢卡奇思想研究的政治色彩淡化了,研究形式逐渐转向了学理性的探讨,对卢卡奇思想的研究更多的是学术问题,而不再把其当成政治问题。1989年至今,学术界对卢卡奇思想的介绍和认识越来越丰富和深化。但也有不足,解释性的、重复性的研究汗牛充栋,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少,这种现象不利于对卢卡奇思想的深入研究。为了更好地研究卢卡奇思想,只有采取批判和吸收并举的态度,才能客观、合理地对待卢卡奇思想。

(三)研究的内容:从单一化转向全面化,深度有待加强

国内介绍卢卡奇思想的内容是从文艺领域开始,然后逐渐渗透到美学、哲学等领域,学者对卢卡奇思想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强。主要体现在社会存在本体论、辩证法、意识形态及物化理论等等方面。

1.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卢卡奇认为,如果对马克思所有具体的论述都给予正确的理解,而不带通常那种偏见的话,他的这些论述在最终的意义上都是直接关于存在的论述,即它们都纯粹是本体论的[3]。卢卡奇的社会本体论与斯大林的自然本体论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斯大林自然本体论的否定。斯大林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到社会生活领域,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探讨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否定自然辩证法,把辩证法限定在历史和社会的范围内,并强调总体性。在《社会存在本体论》中,卢卡奇强调了实践和劳动在本体论中的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卢卡奇把社会存在本体论又称为实践本体论。

关于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思想,国内学术界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加以详细而全面的阐述,如从社会意识形态、语言、中介等视角;其次,国内学者从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与马克思本体论和黑格尔历史本体论之间的异同加以比较分析;最后,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了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的劳动、美学、法律等思想及其意义。

2.卢卡奇的总体性和辩证法思想。卢卡奇认为部分存在于总体之中,又存留其个体性,总体具有高于部分的地位,部分只能在与总体的联系中才有意义,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与统一的辩证法,仅限于社会历史领域。

国内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卢卡奇的总体性和辩证法思想。一方面,国内学者分析了总体性和辩证法思想得失及其意义;另一方面,国内学者从历史、主体、总体和革命的角度分析了卢卡奇的辩证法思想,进而分析了总体辩证法思想中的人文关怀和教育方式,并比较了与黑格尔、列宁和恩格斯总体辩证法的异同。

3.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卢卡奇从马克思《资本论》中得出了他的物化概念,他引用马克思的话,“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4]可见,物化就是指商品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即所谓“人的一切关系的物化”,因为物化现象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们的直接现实。卢卡奇还进一步分析了物化概念的另一个含义,即人通过劳动所创造的物反过来控制著人。他说:“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5]

在卢卡奇思想中,物化理论是最受关注的,国内学者对其研究颇多。国内学者重点解读和分析了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含义以及与迈尔斯异化理论的异同;更为重要的是,许多学者利用卢卡奇物化理论具体分析了当今中国现状,如物化理论对消费文化的影响,利用物化理论分析富士康跳楼自杀事件、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如何超越物化、如何处理好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根源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是针对垄断资本主义的种种特征而提出的理论,但对社会主义中国仍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因而加强对卢卡奇物化理论的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卢卡奇的意识形态和阶级意识。从物化理论出发,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物化结构越来越深入地、注定地、决定性地沉浸入人的意识里[6]。物化理念渗透到人的灵魂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演变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物化意识,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物化意识不仅使人丧失整体性和主体性、缺少批判精神,而且它肯定和保护资本主义制度,逐渐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卢卡奇认为,只有克服资本主义物化现象,才能实现社会进步和发展,而要克服物化现象必须建构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进行意识形态革命。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生成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力量,只有通过无产阶级斗争消灭物化,才能超越自己和完善自己。

国内学者对卢卡奇的意识形态和阶级意识的研究颇多,主要集中在含义、与马克思理论的关系、当代价值等。研究的内容越来越全面,但研究的深度有待加强,大部分的学者不能按照卢卡奇思想的原貌来分析,只是按照已有的知识加以解读,这样不可避免地存在理解上的误区。同时,学者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无法扎根于中国实践来研究卢卡奇思想,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

三、小结

国内学者对卢卡奇思想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跨越期,由于大量译介文章的传入,学者们对卢卡奇思想的理解越来越丰满和客观,但还需要进一步突破和创新。首先,加强文本研究和互文性研究。只有互文性做得好,才能更真实地还原卢卡奇思想的原貌,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理解卢卡奇的思想。同时,大量的二手资料的存在,混淆了视线,使各种研究逐渐偏离了卢卡奇思想的原意。所以,必须加强对卢卡奇思想的文本研究,对其进行“精耕细作”,进而理解卢卡奇思想的真实含义;其次,增强问题意识。理论研究必须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凸显现实诉求,否则将失去理论的价值。为了把握住现实问题,必须处理好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关系,真正理解理论和现实的内在关联;再次,进行理论创新。应立足具体问题,形成自己的“主见”,在积极借鉴卢卡奇理论资源和思想方法的同时,要尽可能形成对卢卡奇思想的“自我”理解;最后,开阔眼界。从“以我为主”的解读到国际比较视野的全面开启,即从按照“自我”的理解框架和研究范式来解读卢卡奇的模式(或接受式的研究模式)转向与国际学者对话,在研究中形成“世界维度”和“国际比较视野”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56-57.

[2]秦泽.卢卡奇及其《历史与阶级意识》[J].红旗,1984,(18):41-47.

[3][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本体论(上卷)[M].[德]本泽勒,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63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89.

[5]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47.

[6]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沈耕,毛怡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52.

作者:田丽

列宁法律发展思想研究论文 篇2:

跟踪新成果 把握新动态

[摘 要] 国内学术界关于列宁思想的研究由来已久,列宁思想的丰富内涵不断地为后人所挖掘。2016年,国内学术界围绕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执政党建设思想、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文化建设思想等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进一步深化、细化的问题。对此,学术界应秉持“立足中国实践,加强文本研究、尊重历史发展,辩证客观分析、坚持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的基本原则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列宁;列宁思想;社会主义;帝国主义论;执政党思想;社会主义观;文化自信

2016年是列宁《帝国主义论》发表100周年,2017年是“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国内学术界围绕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执政党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思想、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

一、关于列宁思想研究的基本特点

(一)领域更加宽阔、内容更加深入

领域更加宽阔体现为:从纵向关联点看,对列宁一生各阶段的思想都有所研究,既有对列宁早期思想的探讨,也有对列宁晚年思想的阐发,还有对列宁“非常时期”思想的研究。从横向涉及面看,不仅有学术界持续关注的列宁执政党建设思想、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哲学思想等的研究,还有列宁生态思想、国家治理、文学思想等新学术增长点的探讨。内容更加深入体现为:一方面学术界对少数人片面理解和恶意攻击列宁思想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回应,主要体现在对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帝国主义论等问题的探讨。另一方面,列宁思想中具有历史穿透力的精华不断被后人挖掘,主要体现在执政党建设思想、社会主义观等问题的阐释。

(二)紧密结合实践、推动理论创新

理论因实践需要而产生,实践因理论指导而科学。2016年,学术界紧密结合中国实践对列宁的有关思想进行了历史阐述与价值阐发。针对如何正确认识当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学术界主要围绕着列宁帝国主义论进行了探讨。针对当前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学术界主要围绕着列宁社会主义观进行了研究。针对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学术界主要围绕着列宁文化文学思想进行了阐发。针对当前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学术界主要围绕着列宁执政党建设思想与实践进行了挖掘。总之,紧扣时代问题,推动理论创新,探寻发展规律,提供历史镜鉴,已成为学术界研究列宁思想的重要途径。

(三)认识更加深刻、评价更加全面

列宁思想自产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与责难。2016年,诸多学者通过文本研读、历史考证等研究方法,通过回到列宁所处的历史环境,通过研究列宁及其列宁研究原著和苏联历史档案,更加深刻地认识列宁思想实质,更加全面地评价其历史贡献。如有学者通过重读列宁的帝国主义论,阐述了其当代价值。有学者则通过追根溯源、多角度分析等研究方法,力求正确解读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试图回应片面理解、甚至恶意攻击列宁这一思想的论调。总之,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列宁思想进行辩证、客观的评价,已成学界共识。

二、关于列宁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

2016年国内学术界关于列宁思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2016年是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简称《帝国主义论》)发表100周年,国内学术界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1.强大生命力论。有学者通过分析《帝国主义论》的方法论特征、核心意蕴来揭示其当代生命力。该学者指出,《帝国主义论》的方法论特征包括历史的阶段性认知、唯物论和实践性,其核心意蕴在于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垄断;本质属性是金融寡头的统治;基本特征是对外侵略扩张;必然趋势是寄生性和腐朽性。现今,它仍是深入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本性的理论武器[1]。还有学者通过从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解释力何以可能、何以体现、何以延续三个方面回应了有些人直接或间接地否定这一理论当代适用性的批评。该学者提出《帝国主义论》的当代解释力何以可能,在于列宁运用科学方法论对帝国主义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形成了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结论;何以体现,在于其思想内核能够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何以延续,在于在克服历史局限性中不断实现创造性发展[2]。

2.当代价值论。有学者提出从《帝国主义论》看资本主义的历史性、看近现代殖民主义的实质、看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特征。该学者认为,列宁写作《帝国主义论》时,正值資本主义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全面展示其威力和强势的时期,但列宁并没有被这些表象所迷惑,而是对帝国主义及其意识形态渗透而产生的修正主义思潮作了科学的病理分析,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确立了新方向。而今,《帝国主义论》仍是观察和剖析当代资本主义的“透视镜”[3]。有学者则重点阐述了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启示。该学者认为,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依据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在占有大量历史和现实资料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多重基本特征。依据列宁的科学结论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当代共产党人必须确认四个根本没有变:资本主义对外对内剥削压迫的本质没有变,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没有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斗争的主线索没有变,“两个必然”的历史发展规律和根本趋势没有变[4]。

3.现实意义论。有学者提出学习列宁这部著作就要把握“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帝国主义的实质”这一精髓,既不能在帝国主义战争、危机和革命高潮中,片面把帝国主义的“垂死状态”理解为马上灭亡;也不能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片面得出帝国主义“垂而不死、腐而不朽”的结论,更不能简单照搬列宁的个别论断[5]。还有学者指出,列宁在100年前已经敏锐地觉察到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到来。如列宁曾指出,20 世纪是从旧资本主义到新资本主义,从一般资本统治到金融资本统治的转折点。尽管列宁没有明确使用“经济金融化”一词,但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可知,经济金融化是金融资本主导和决定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6]。

(二)列宁的执政党建设思想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灵魂和统率。执政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执政以来一直努力探索但又未很好解决的历史课题。列宁开创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治理国家的先河,其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1.思想挖掘研究。汲取前人思想智慧,开创今人伟大事业,执政党建设永远在路上。有学者认为,列宁有一个完整的建党学说,其中“排除意见分歧和思想混乱,用党的纲领来巩固思想一致”“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和“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只让有觉悟的真正忠于共产主义的人留在黨内”等论断,尤为深刻和精辟。列宁的建党学说可以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的理论养分[7]。

2.阶段价值研究。苏俄非常时期是苏俄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有学者对这一时期列宁关于党领导作用、党的理论建设等思想进行了研究。该学者认为,列宁在苏俄非常时期,在经历的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对党的领导作用有了创新性认识。如列宁提出,“没有铁一般的在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党”,就不能坚持对敌对势力进行斗争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同时,该学者还阐发了这一时期列宁关于党领导红军和国内战争的思想、党加强农村工作的思想、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思想、加强社会政治教育的思想、关于转变工作重心的思想等[8]。

3.现实镜鉴研究。党内批评是无产阶级政党内部民主作风的集中体现,也是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政党区别的显著标志。有学者认为,列宁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实际出发,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党内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党内批评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有力地指导了党内批评在无产阶级政党内的广泛实践。如列宁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在党纲的原则范围内、在保证行动一致的前提下,自由地进行党内批评,营造浓厚的党内批评氛围,用法规制度予以保障,并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推进党内批评的实践创新[9]。

(三)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

“文化自信”是2016年学术界关注较多的关键词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年来,国内学术界重视挖掘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取得了丰硕成果。

1.文化领导权研究。有学者提出列宁立足于俄国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的理论,并产生了巨大影响。该学者认为,列宁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包括文化领导权的本质、作用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内容。文化领导权的本质是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作用是增强党的团结和形成统一的文化价值导向;制度建设是政党运用科学领导方法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阵地战。该学者指出,文化领导权的形成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且需要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政党运用科学的领导方法不断参与的动态过程[10]。

2.文化语境研究。有学者通过研读和梳理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全部著作得出其文化概念使用的变化特征。该学者从横向分析得出,列宁在多重语境中使用文化概念:一是在批判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思潮时使用;二是在强调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时使用;三是在阐述苏俄文化落后状况及其弊端时使用;四是在强调文化工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时使用。从纵向分析得出,列宁使用文化概念前后呈现出一些变化特征:一是关注的视角由国外到国内;二是问题的阐述由隐性到显性;三是战略的构想由具体到全面[11]。

3.文化生成研究。有学者认为,列宁的文化思想是通过“他者”反观自身文化,并与其共同建构新文化语境的科学文化自觉。这一过程主要有三个方面构成:一是以“西欧文化”为“远景思维空间”,体现在对西欧文化进步性的科学分析与认同之中的自我觉醒;二是对本民族文化的批判和否定之中的自我反省;三是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与思考之中的自我创建。该学者就此得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必须借鉴和博采其他民族文化众长;必须重视文化与它赖以存在的复杂物质基础之间的关系;不能忽视较高文化教育程度和科学技术在现代文化中的支撑作用[12]。

(四)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

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不断受到一些人的批评甚至攻击。国内部分学者通过研读列宁的原著,回应了对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歪曲。

1.本质与价值研究。有学者提出,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统治,就是无产阶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革命暴力为后盾,以消灭阶级为己任,在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过渡期间对旧社会的势力和传统进行的顽强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体现为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实行民主与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统一。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对于坚持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独特价值[13]。

2.溯源与回应研究。有学者认为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论断,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以及打碎旧国家机器的理论。该学者指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无产阶级专政是“过渡时期”的政权,是短时期内存在的政权,是打碎旧国家机器后建立的“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列宁在1918年说到无产阶级专政“不受任何法律约束”,当时的苏俄正处于“过渡时期”。在列宁的思想中,这个时期旧的国家机器已被打碎,旧的法官制度和法律已经被废除,没有也不需要再建立法官制度和法律,所以无产阶级专政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该学者指出,不能以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去衡量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不受法律约束思想的对错,不能因当前中国需要依法治国而诟病列宁当初的话语及思想。该学者还指出,到1920年4月,鉴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列宁思想有了重大的改变,即列宁在实践中逐渐地提出了加强无产阶级法制建设的思想[14]。

3.历史与现实研究。有学者从历史性的视角阐述了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该学者认为,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随着革命实践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在列宁的思想里,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是布尔什维克领袖利用手中的政权对整个社会的强行改造,这一思想既是源自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思想,也与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关,也是俄罗斯国情的产物。但从人道主义出发批判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不科学和不公正的。所以,不能说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完美无缺,不能说没有更为合理与温和的替代方法可以选择,更不能把它视为普遍适用的固定模式,但是离开对俄罗斯国情的具体分析,离开俄罗斯和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来认识和评价列宁的有关思想,从方法论上讲是不科学的[15]。

(五)列宁的农村建设思想

列宁立足俄国落后现实阐述了丰富的农村建设思想。研究其相关论述,梳理其逻辑脉络,总结其思想体系,对解决中国当前的“新三农”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1.农业思想研究。有学者阐释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该学者认为,列宁对农业发展问题的研究起始于十月革命前对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的分析,完成于新经济政策时期对合作制、农业市场化的探讨,构建了包括土地问题、合作制发展、农业集约化、农业技术进步、农业市场化和农民发展在内的理论思想体系[16]。还有学者对列宁“非常时期”加强农村工作的思想进行研究。该学者指出在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列宁提出了“百倍努力做好粮食储备工作”“非常审慎的对待中农国家”、帮助发展農业公社和农业劳动组合,促进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思想[17]。

2.农村工作研究。有学者研究了列宁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为了实现对农村的有效领导,列宁通过在农村建立和完善党支部、吸收优秀贫苦农民入党、培养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等措施来科学设置农村的基层党组织。他明确规定了党管农村、密切联系非党农民、同非无产阶级派别作斗争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原则。他还提出通过仔细收集和细心研究农村实践经验、同农业工会与合作社加强合作、纠正急躁冒进等措施,来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18]。

3.农民信仰研究。有学者对列宁关于农民的信仰培育思想进行了研究。该学者认为,列宁非常重视对农民的信仰培育。为了对农民进行信仰教育,列宁提出必须把社会主义的火种传播到农村中去,把“政治觉悟的种子散播到千百万农民群众中去”,让农民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由自发向自觉转换,而信仰意识的觉醒则需要培养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素养,让农民自觉地摆脱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等重要思想。该学者还总结了列宁关于农民接受共产主义的独特途径: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信仰培育方法;与社会组织相结合的信仰教育方法;与榜样教育相结合的信仰教育方法;与传播媒体相结合的信仰教育方法[19]。

三、国内学术界关于列宁思想研究的展望

国内学术界在列宁思想研究方面呈现出遵循历史、立足现实、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当前中国共产党人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行,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汲取其惨痛教训是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的必然诉求。笔者认为学术界应从以下方面加强进一步的研究。

1.立足中国实践,加强文本研究。文本作为思想最直接、最忠实的载体,为推进思想研究提供了根本依据。因此,文本研究是推进理论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经典著作进行深度解读,有助于准确把握思想的精髓。文本研究是正确理解列宁博大思想必须遵循的研究方法之一。但文本研究决不是玩“文字游戏”,而应秉持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应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出发,从经典著作中寻找回答当代中国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伟大实践。而学术界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实践等多方面原因,对列宁思想的文本研究表现出“实用化” “模糊化”等不良倾向,进而导致人们对列宁思想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突出表现为以今人的思维去苛求前人,这是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的。因此,加强文本研究,立足中国实践,对思想作出正确的价值阐发应该是学术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2.尊重历史发展,辩证客观分析。历史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组成的统一体。因其组成因素的多元化导致其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进而使得历史表现为一个无法分离、相互缠绕的巨型网络。时间无法倒流,历史无法重演,因而只能以史料为中介去无限地接近它。但后人以史料为基础进行历史研究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主观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尽可能地避免历史的主观化、虚无化等错误。在列宁思想的研究中,少部分学者通过网络平台散布列宁是俄国人民的“恶魔” “暴君”等言论,通过丑化列宁形象来颠覆民众对列宁的认识,这无疑是不顾客观历史事实而妄加的评论。在思想多元化、网络日常化的时代,我们应当把研究对象放到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去,尊重历史发展,对历史人物及其思想作出辩证客观分析。

3.坚持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20]问题是创新的动力源,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问题,准确把握并解决时代问题是理论创新的使命。进一步深化列宁思想的研究,需要我们应时代之要求、强问题之意识,以实践推动理论创新,以理论指导实践发展。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不能因为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来贬低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作出的重要贡献,更不能以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来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这就要求学术界要加强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教训的分析,坚持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自“十月革命”起,已走过一百年的艰辛历程。百年回首、百年曲折、百年探索、百年发展,总结百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是学术界必须承担起来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朱炳元. 列宁《帝国主义论》:方法论、核心意蕴与当代价值[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6,(6).

[2]顾玉兰.论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解释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8).

[3]姜迎春.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价值[N].光明日报,2016-6-8.

[4]郝贵生.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当代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8).

[5]李景治.列宁帝国主义论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J].社会主义研究,2016,(3).

[6]程恩富,谢长安.当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的本质、特征、影响及中国对策——纪念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00 周年[J].社会科学辑刊,2016,(6).

[7]雷 云.从列宁的建党学说中汲取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养分[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6,(5).

[8]俞 敏.苏俄非常时期列宁的常态性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9]柳礼泉,戴晓慧.论列宁党内批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1).

[10]杨海波.略论列宁的文化领导权理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7).

[11]刘旺旺,俞良早.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使用文化概念的多重语境及其变化特征[J].求实,2016,(3).

[12]陈兆芬.列宁文化自觉的“远景思维空间”及其重要启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13]高圣洁,蔡亚志.论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3).

[14]俞良早.关于列宁两个“易生歧义”话语的正确解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6).

[15]安启念.关于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几个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5).

[16]王 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5).

[17]俞 敏.非常时期列宁关于粮食生产和农村工作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18]许 蓉.列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及当代意蕴[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6).

[19]朱晓林,双传学.列宁对农民的信仰培育思想及当代意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6,(1).

[20]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5-19.

[责任编辑:谭晓影]

作者:刘旺旺

列宁法律发展思想研究论文 篇3: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几个基础问题

摘 要: 思想政治工作学是研究人们思想之间的自觉影响关系如何实现的学问,研究目的在于更好地使一个主体的思想积极影响另一主体,使接收思想的主体产生思想变化。但这里的“思想”特指人的心理、思想(此指“人生价值观”)、道德、政治等方面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认识,而非只具有真理判断意义的认识。自从人类有了两方以上的主体存在及各个主体群体生活时,产生了各种思想需求,思想政治工作就产生了。可见,思想发动者的思想或者说群体生活所追求的共同思想之存在应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起点,而“思想”、“思想关系”、“思想联结”自然就分别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学中的起点概念、研究对象概念、主线概念。至此,思想政治工作学的概念群框架得以构建。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学 研究对象 起点理论 核心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关系分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思想关系只是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而物质关系是人们维持生存的活动的形式(结果)”[1]P131。武汉大学余仰涛教授据此以“思想关系”这一独特视角探究了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学科内涵问题[2]P41-43。这就涉及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问题即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什么特殊矛盾的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多以经验总结的形式进行,缺乏从学科逻辑和抽象高度进行基础理论研究。思想关系学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学的一个最为基础的分支学科,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提出来的。目前,余教授在思想政治工作学这一领域的开拓已推出了一系列成果,特别是他的专著《思想关系学——思想政治工作原理》[3]的问世,使得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人们有了新的方法论(思维方式、思维角度)和学科依托。但笔者认为,尽管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仍有一些基础问题需要学界进一步澄清认识,以便更好地探讨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及方法。

一、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的是思想政治工作自身规律,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应当对谁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怎样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后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即各个主体的思想是否取得一致或得到了协调),以及“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更加经济而有效”[4]P150-151,等等。可见,思想政治工作是包含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管理、思想政治交往等内容的一个较大的范畴。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研究的目的是如何更好地使一个主体的思想积极影响另一个主体,使接收该思想的主体产生思想方面的变化。因此,人们之间思想方面的无意识的、自发产生的影响关系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要研究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学的研究对象是独立的,独立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学与政治学、教育学等学科虽有联系,却是很不一样的新学科。思想政治工作最终的结果是使某一个主体的原有思想进一步发展了或者被转化了或者被放弃了,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和被工作者的思想能够协调一致。这就是说,除了通过利益格局的调整外,解决人们思想之间的矛盾问题这个担子就主要落在了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学科上。所以说,思想政治工作学是有对象的,而且对象是唯一的,这个唯一的对象就是人们的思想之间的自觉影响关系。

那么,这里的“思想”所指究竟是什么?这也是需要进一步予以明确的。目前,关于“思想”的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下有很多种。有的把人们产生的所有认识问题都指称为“思想”,有的把认识人的本质及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人生观、价值观指称为“思想”,前者可以说是一种“大思想”的概念,后者是一种“小思想”的概念,后者与道德、法律、政治、心理等概念往往相提并论。笔者认为,确有必要把所有自然和社会学科中的认识问题(无论是科学认识还是价值观念)抽取出来展开共性研究,研究这些思想(指“大思想”)是怎样从一个主体影响到另一个主体的。这种研究也是具有独特价值和普遍意义的。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学主要是解决人们在心理、思想(指“小思想”)、道德、政治等方面的价值取向上的矛盾问题的,而调整人的价值取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并不如以求真为标准的客观真理那样纯粹。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学虽然受到前面所讲的“大思想”关系学的影响,但又有对其进行特别研究的必要,这样把心理、思想(指“小思想”)、道德、政治等方面的价值取向问题统称为“思想”,而展开研究就有了必然性。可见,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解决任务的独特性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学所要解决课题的独特性。思想政治工作学所研究的人们之间积极的思想影响关系中“思想”的内涵就既不是“大思想”的内涵,又不是“小思想”的内涵,而是具有特定的含义,即人的心理、思想(指“小思想”)、道德、政治等方面的价值取向问题。由于目前找不出合适的概念来统称它,我们权且把它统称为“思想”。前面已提到,研究该类事物具有独特性,该类事物内在的矛盾作用也具有特殊的规律,该类事物及其内在规律的独特性就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学是一门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学科。明确该学科的独立地位及其研究对象的独立性,其意义在于凸显人类具有价值判断或立场取向意义的认识的特殊性,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使我们对它的认识和运用更具科学性。

二、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学的起点理论问题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的起点。这个起点就是这门学科具体问题展开的基础或者说是该学科的元素形态。思想政治工作学的起点涉及思想政治工作现象的历史起点和该学科的起点概念。思想政治工作现象的历史起点是什么呢?这就需要追溯到原始人类生活。在原始社会,人们必须结成群体(也称“社会”)来获得生存。有了社会这种群体生活,就需要有使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运行的机制,即社会规范。社会规范的运行首先需要各个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的认同意识。也就是说,人的生存导致人们之间的思想必须获得一致,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使人们之间思想达成一致,从而实施协调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工作现象的历史起点是从人类社会出现开始的,是至少有两个人组成的群体生活开始的,是从一个主体的思想和另一个主体的思想不一致又有可能通过做工作趋于一致开始的。最终,趋于一致的思想成了人们行为一致的价值导向。这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现象的历史起点是有至少两方主体存在的群体生活和这种生活的共同思想追求。当然,客观事实也告诉我们,有两个主体存在就有可能有思想政治工作,不一定非有通常所谓的至少由3人组成的社会群体存在不可。另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否需要一块共同生活的各成员都有思想?笔者认为,也不尽然。有的情况下,一个主体对某个问题产生了思想,另一个主体对该问题根本就没有产生思想,仍然可以通过做思想政治工作使无思想者产生思想。可见,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有思想发动者的思想存在或者说有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思想存在。

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学的起点概念是什么呢?前面我们已做过分析,“大思想”范围太大,“小思想”范围太小,“政治思想”、“道德思想”、“法律思想”等范围也太小。合适的指向应该是具有价值判断意义而非只具有真理判断意义的认识,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思想政治工作学语境下所特别界定的“思想”。“思想关系”能不能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学的起点概念,这需要进行讨论(当然,这里“思想关系”主要指自觉的思想影响关系,不包括自发的思想影响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环节是处理思想政治工作发动者和思想政治工作接收者的思想关系问题,不注重从思想关系的角度分析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抓住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所在。把握发生思想关系的双方主体的关系问题,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重视从思想关系的角度考察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纠正过去就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见物不见人、工作难以触及思想的弊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是有重要意义的。但笔者仍不同意把“思想关系”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学的起点概念。原因之一是它回避了回答“大思想”范围太大而“小思想”或其他思想范围太小的问题,并没有指出多大范围的事物为合适的对象问题。原因之二是“思想关系”这个概念仍然可以再分,分为“思想”和“关系”两个概念。根据起点概念不可再分性或起点概念具有元素性的原理,似乎把“思想关系”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概念还不够深入,况且“思想关系”中的“思想”并没有界定它的确切所指。原因之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根据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人们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厘清主动者与受动者双方思想关系之前,主动者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了解双方的思想动态。具体包括:明确哪些是思想问题,哪些是非思想问题;双方主体各有什么思想,是属于心理、“小思想”、道德、政治、法律等方面中哪个方面的思想;双方主体现有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性质如何;通过做思想政治工作,最终使思想政治工作受动者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即目标思想)。可见,“思想关系”这一复合概念中的“思想”概念具有元素形态性,对“思想”本体进行研究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把这一具有特定含义的“思想”明确为思想政治工作学的起点概念,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学的概念群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学的核心概念问题

作为一门学科,其核心概念往往包括该学科的起点概念、研究对象概念、主线概念。比如,法学的起点概念是利益关系,研究对象概念是行为,主线概念是权利义务关系。法律通过考察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出发,研究如何规范人的行为,使得人与人之间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妥善解决。这三个概念是分析法律现象的一把钥匙,也是建构法学其他概念的基础和线索。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学的核心概念主要有哪些呢?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它的起点概念。所谓起点概念是指分析事物的逻辑起点的概括,它包含分析该事物一切矛盾的胚胎。比如,商品是资本主义的起点概念。资本主义的产生及资本主义的各种现象是以“劳动产品成为商品”为前提条件的。也就是说资本主义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品是我们分析资本主义的逻辑起点。前面我们得出结论,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学而言,“思想”是其起点概念。这就意味着,没有思想问题,就没有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市场就是有思想问题的地方。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一定有“市场”意识,不要开展不必要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要疏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切方面都是围绕思想问题而产生、展开、消失的,其最终目的也在于使思想政治工作受动者的原有思想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

其次,我们分析一下它的研究对象概念。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概念是根据该学科所研究对象事物的特殊性而产生的概念。比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以生产关系为其研究对象概念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就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如何产生、如何发展演变的,生产关系中内部矛盾是怎样的,以及是如何解决的。把握了生产关系这个研究对象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全部。笔者认为,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学而言,“思想关系”可以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概念。尽管把握“思想”问题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但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分析和解决的是两个以上主体之间的思想关系,使他们的思想从不平衡状态趋于平衡状态。

最后,我们探讨一下它的主线概念。主线概念是贯穿一个学科各概念的概念。作为主线概念的概念犹如一条红线把该学科各个概念与范畴串联起来,能使该学科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各学科的主线概念也很重要。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言,其主线概念就既不是“商品”,又不是“生产关系”,而是“价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虽然因“商品”概念出现而发端,讨论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围绕的核心话题是“价值”问题。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学而言,有哪一个概念能在该学科概念群中起到主线作用呢?是“思想关系”这个研究对象中的“思想联结”这个概念。没有“思想联结”就不会产生实质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进行“思想联结”、怎样进行“思想联结”、有什么样的“思想联结”、“思想联结”后发生怎样的作用和效果,这是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学概念群的一条线索。

至此,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已比较明确。“思想”、“思想关系”、“思想联结”这三个概念分别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研究对象、主线这三个维度构架了思想政治工作学的概念群框架。基于这一框架而产生的各种概念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特有的、丰富的概念与范畴,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学成为一门比较专门的、有着自身特定体系的学科。该学科的建立将有助于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特定社会现象进行比较科学、系统的理论把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84.

[2]余仰涛.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的研究对象——思想关系[J].江汉论坛,1992(6).

[3]余仰涛.思想关系学——思想政治工作原理.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5.

[4]孙绪兵.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经济学思考[J].世纪桥,2007(2).

作者:孙绪兵

上一篇:政府信息公开宪政思考论文下一篇:转变观念建设宿舍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