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2-09-12

引言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直是一个高热话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关系到个人、家庭, 乃至整个社会和国家。大学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岗位有利于维系社会稳定、实现国家人才培养计划、推动社会大生产的发展。助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高校、企业、政府、个人都需要积极参与, 其中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首当其冲, 要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我国,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 在相关制度、信息传播渠道上存在缺陷, 漏洞百出。近年来, 为响应政府和社会的要求, 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推动社会发展。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分析

(一) 毕业生指导工作现状

1、大学毕业生目前就业环境: (1) 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 在继续学业、创业、就业三大方向中就业人数比重最高, 就业竞争压力大, 形势严峻; (2) 专业与就业岗位不对口, 高校培养的人才总是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 呈现出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不平衡的特点。例如, 社会对儿科医生的需求量大, 但开设此类专业的高校较少。 (3) 政府、企业是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的主要单位, 但其岗位有限, 就业机会不充分。同时, 随着国家职工制度的调整, 延长员工退休年龄, 从某方面来看, 减少了可提供的工作岗位, 降低了接收毕业生的能力。

2、大学生在择业上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观念存在许多问题。很多毕业生选择工作第一考虑因素是薪资, 不考虑自身能力, 要求高待遇、高福利,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存在盲目攀比的心理, 不追求脚踏实地的工作。对体力劳动存在歧视偏见, 不愿做基层工作。有些大学毕业生在遭受就业单位的拒绝后, 失去信心, 持有悲观的就业观念。不能正确、全面的自我评估, 自我意识较强, 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不可否认, 有些工作单位在员工招聘时存在性别歧视, 这也为毕业生找工作增加了难度。

3、高校就业指导中的问题:在我国大部分高校, 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足, 制度、体系弊端显露。相关课程教材老旧, 不能更上新时代的变化。部分高校, 就业指导课教程抄袭严重, 同质化高, 不能根据本校本地区的独特性做出相应的调整, 效用低。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或教授专业素质低, 缺乏自我评估、就业咨询、求职技巧等专业知识, 不能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 人才市场变化多端, 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也日新月异。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不断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为企业和政府培养兼具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在就业信息传播渠道上, 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抛头露面, 应该受到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高度重视, 拓宽信息传播渠道, 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信息。

(二) 存在问题的原因

1、市场经济制度的弊端。20世纪九十年代, 邓小平南方谈话后, 我国正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带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明显弊端。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大, 薪水差异大, 导致毕业生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毕业生密集, 就业压力大。特别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很多人宁愿做北漂, 也不愿回老家工作。不同行业的薪水也存在差异, 毕业生倾向于高薪资的工作, 有些企业的底薪岗位不受青睐, 导致造成“就业难”“用工荒”的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必须要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制度, 充分发挥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源的优势。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保证就业者的合法权益。

2、社会观念落后。大学毕业生缺少竞争意识, 往往依靠家庭关系, 企图“走后门”找到一份衣食无忧的工作。有的父母认为只有教师、医生和公务员是安稳可靠的工作, 而对一些新兴职业或冷门职业缺乏了解, 限制了孩子自己的想法, 这些落后的社会观念都会成为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的羁绊。

3、择业观念存在问题。近年来, 大学毕业生频繁更换工作的新闻层出不穷, 有的在短短一个月内换好几份工作, 从某个角度来看, 反映了毕业生思想浮躁, 缺少脚踏实地的职业品格。

二、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

(一) 宣传科学的择业观念, 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

意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推动实践的发展。各大高校只有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念, 才能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1、宣传自主择业观。在就业选择时, 需要听取父母、老师、朋友的意见, 但更要尊重自己的想法。遵循谁负责、谁决定的原则, 减少对父母家庭的依赖。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 根据所学专业和个人特长选择合适的工作。

2、宣传竞争就业观。传统的就业观念, 毕业生缺少市场竞争意识, 抱希望于亲朋好友给自己找好工作, 这种消极落后的观念必须改变。人才市场如同动物世界的角逐,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毕业生要有竞争意识,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3、宣传职业平等观。劳动者最光荣, 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要以平等的观念看待不同行业不同岗位。

4、宣传多种方式就业观。就业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宣传多种方式就业观。近年来, 国家和政府鼓励大学生到乡下做村官, 去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做支教, 这些都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二) 拓宽人才市场, 提高就业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只有掌握充分的就业信息, 才能更好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国内人才饱和, 可以向国外输送人才, 与国外工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鼓励大学毕业生海外就业。时刻跟进企业的宣讲会进程, 为本校毕业生争取到在本校内举办宣讲会的机会。提高宣讲会的质量, 做好宣传工作, 提高毕业生的参与积极性。与大学城周边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共享就业招聘信息。在互联网时代, 要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 搜集整理有效信息, 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机会。

(三) 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就业指导教师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 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能够保证毕业生就业方向正确, 不在就业道路上迷失自我。

1、做好就业指导教师的筛选任免工作。选用实践经验丰富、富有责任心的教师, 既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 又要平易近人, 能够理解每一个毕业生的特殊情况。

2、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培训。加强与其他高校的合作交流, 借鉴先进经验, 提高指导队伍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

3、高校开设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不能与实践脱离。指导教师要熟悉面试的相关技巧, 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 为毕业生的简历设计提高建设性的意见。开展市场调研, 加强与人才市场的联系, 了解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拔是长用到的职业能力测试、性格分析模型。

(四) 强化毕业生专业知识, 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基础。大学毕业生在大学四年里要认真学习学院开设的相关课程, 掌握本专业及相邻专业的知识。除此之外, 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毕业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协调管理能力。高校应该举办特色活动和比赛, 为大学生提供锻炼自我的机会。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 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成为一个综合性人才。鼓励大学生在大三大四学年参加社会实习, 接触社会, 对职业生涯有更好的规划, 培养优秀的品质。

三、结论

二十一世纪以来, 高等教育呈现出平民化、大众化的特点, 大学毕业生数量稳升不降, 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而大学毕业生作为国家储备人才, 是新一代肩负国家重任的栋梁, 只有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才能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 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各大高校应该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履行高校的责任, 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摘要: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 中国大学升学率稳步上升, 每年大学毕业生也随之增长。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 但企业和政府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 人才市场供过于求, 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大, 就业形势严峻。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必须要高校的积极参与。本文就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对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 希望找到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现状

参考文献

[1] 刘秀容.大学生职业选择策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3 (3) :80-81.

[2] 吴洪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3 (2) :75-76.

[3] 严瑜.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6 (8) :76-77.

[4] 张玉奇.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性思考[J].学术论丛, 2009 (3) :134-136.

[5] 孙连海, 赵志玲等.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6) 49-50.

[6] 袁敬伟.陈军.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2 (6) :83-84.

[7] 赵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与问题研究——基于北京八所高校的调查与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 2010 (5) :90-94.

上一篇:煤矿企业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下一篇:LOFT设计手法在现代办公空间中应用与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