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探讨

2022-09-10

工科毕业生就业指导, 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其有不同的解释。但其实质都是为了帮助工科毕业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 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 全面、迅速、有效地与工作岗位相结合,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就业指导能够兼顾学生个人特征与社会需要, 以期达到职业适应性而进行的自觉、自主、有科学根据的计划发展、合理选择岗位的过程[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 学生上大学的目的也变得越来越现实。为了能在毕业时找到一份好工作, 许多学生一进校门便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几年后的就业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 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工科类学生并不能够准确认清分析就业的形势和政策, 同时因为所学专业知识基础不牢, 对工作环境的不满意, 从而导致在就业过程中盲目择业, 后果便是现在校园里的“学习专业知识没用”“现在所学的专业技术已经落后”“学得好不如嫁的好”等不良就业思想盛行[2]。

1 工科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自从1993年2月, 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改革“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 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 多数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后又在1994年, 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指出要引导毕业生参与市场竞争, 要以方针、政策指导, 奖学金制度和社会需求信息来引导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随后的1997年、2001年、2002年的三年里, 国务院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保障大学生自主择业。这些政策的出现极大的鼓舞了学生的就业热情, 对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动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对高校教育体制和观念的改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就业指导工作就是要实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等方面, 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然而对于工科毕业生来说, 成功的选择不仅需要个人的勇气和意志, 而且还必须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娴熟的操作技术与较强的学习交流能力。由于缺乏正确的自我分析和定位, 对就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不足, 就业信息搜集渠道不畅, 加之由于高校增加招生计划所带来的毕业生人数增加, 一部分毕业生往往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他们迫切希望得到有效的就业指导。因此搞好工科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使其能够准确分析就业形势和政策, 能够清楚的知道“为什么要学习”, 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比简单的说教要事半功倍, 也能够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自信心,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国内行业发展。然而,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工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停留在表面文章上, 尽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 但是效果不令人满意。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去甚远, 也不能满足当前国内行业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和行业的发展, 工程技术人员成才的需要, 我们要客观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分析现状, 找出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改进工科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正确的改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正确引导毕业生参与社会就业已经非常重要, 成为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3]。

2 工科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 因此关于工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国内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和人才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

(1) 目前关于工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没有长远的计划, 只是对应届毕业生展开相关工作, 开展的工作形式也只是停留于表面, 不考虑实际效果。内容也仅是当年就业政策的解释和就业指导老师凭借以往经验的介绍。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 就业指导工作形式单一, 内容空洞, 造成学生讨厌, 老师不重视的局面。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

(2) 当前就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大会“灌输”, 有的开设了一定课时的就业指导课, 但是由于缺乏具有专业特点的系统的教材和教学大纲而成为形势政策报告会 (据调查也只有包括江苏工业学院在内的几家高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教材) 。大多数高校缺乏针对行业特点和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 致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3) 在就业指导的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上, 尽管大部分高校应国家的要求设立了毕业生工作的机构, 但是这些机构由于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务繁多, 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针对工科毕业生的指导工作, 而且由于多方面问题的限制, 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缺乏专业人才, 现有的就业指导人员也缺乏专业的理论和素质培训[4]。

3 开展工科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 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工科学生整个大学学习过程, 作为培养工科毕业生情商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开展工科类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除了帮助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 找到自己认为理想的岗位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的功能, 同时还应具有开发学生潜能, 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等作用。正确的就业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 对行业和社会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的经历, 因此就业指导工作并非通过一两次就业动员报告或简单的说教就能做好的工作, 而是应该经过系统的策划和专业的设计后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生活的一项系统工程。

(2) 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各项建设, 引入就业指导效果量化考评制度, 进一步把就业指导工作落实到实处。首先明确就业指导中心的各项职能, 从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出发, 充分发挥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功能作用;其次加强与基层的相关专业人员的联系与沟通, 在高校内部组成上下贯通的指导网络。同时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 当前尤其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专兼职人员队伍。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论坛, 同时加强对就业指导老师关于专业背景的教育, 使其有目的, 有重点的开展就业指导。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 进一步激发就业指导老师工作热情和动力, 以此可以促进就业指导过程的创新, 同时也能加快就业指导走向专业化的步伐。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 搞好工科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让他们能够准确分析就业形势和政策, 能够清楚的知道“为什么要学习”, 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比简单的说教要事半功倍, 也能够提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自信心, 同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工科类行业发展。

关键词:工科毕业生,就业指导,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奇.职业指导的基本理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0 (10) .

[2] 闫海波, 张继延.就业零距离[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5.

[3] 郭忠孝, 等.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 2004 (6) :86-88.

[4] 邵全军.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6 (4) :88-91.

上一篇:土木工程造价预算有效控制措施探析下一篇:探究化工生产中环境风险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