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理念下的大学精神与立德树人——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

2022-11-02

大学精神是大学教育之魂, 也是高校德育建设的重要价值目标与功能。在共建共享理念指导下, 以思政课课程群建设为契机和平台, 结合大学精神搞好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与根本任务, 不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而且有助于提升育人效果, 因而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途径。

一、贵州师范学院精神简述

大学精神是以大学为载体并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无形气质, 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和精髓, 具有教化和激励人的重要功能。贵州师范学院精神 (科称“贵师范精神”) 1是在2008年贵州教育学院启动改制以来的艰辛历程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精神气质, 具有丰富的校园文化内涵与独特的贵师院气质与风貌。此外, 贵师院精神还表现在校训、校风和学风、校徽、校歌以及校园规划建设理念等丰富的校园物质与精神文化之中。2017年2月24日, 党委书记石培新在全校新学期干部大会上指出, 要将师院建设成为一所“有颜值、有气质、有担当、有定力、有张力、有活力”的高等院校, 标志着新时期贵师院精神增添了新内容。2017年9月1日, 石培新书记将学校建设新目标概括为“四有”, 即是指“有颜值、有气质、有温度、有活力”的美丽贵师院。

二、大学精神与立德树人的辩证关系

立德树人, 是指运用良好的思想道德培养和塑造人并使之成为思想合格、品质良好的人, 为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大学精神是现代大学的精髓和灵魂, 是大学文化的升华, 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而立德树人, 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 因此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 大学精神对立德树人的影响

现代大学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2, 内在地包含了立德树人这一重要内容, 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 因而二者在内容上有一致性。另外, 大学精神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功能, 对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学习工作态度以及校园治理等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指导意义。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的一种独有气质, 能够外化为学校的“三风” (校风、学风、教风) , 并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 营造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和育人氛围, 潜移默化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使大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律精神, 促进校园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为树立和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 立德树人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目标和追求

大学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到而强大的育人功能, 其中, 立德树人不但是大学育人的中心环节, 而且也是其核心价值目标和追求。2016年12月7日,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可见, 立德树人, 不但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目标和追求,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与根本任务。

三、共建共享理念下的校园精神与立德树人

思政教学实践表明, 单打独斗、闭门造车、相互孤立, 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因此, 思政课专职教师需要在共建共享理念指导下打造思政课课程群平台, 实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共享, 从而使课堂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这也是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具体贯彻落实。

(一)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大学精神

在共建共享理念下, 通过打造思政课课程群这一平台, 将大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 以期实现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 是思政课教师的天职, 是思政课的根本目标。

1. 教学内容上的共享与融入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简称“思修与法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简称“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简称“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简称“马原”) 、《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由于上述课程在内容上存在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因此, 各教研室在制定教学大纲时, 通过认真排查, 从而避免各门课程在内容上的重复, 并在此基础上, 将大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如在贵州师范学院的思政课教学中, 基于共建共享新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思政课课程群教学平台, 教师在“思修与法基”、“概论”等课堂教学中融入贵师院精神, 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实践证明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不但有帮助于学生学习理论, 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和领悟校园精神。

2. 教学资源上的共享与运用

以共建共享理念为指导建设的教学资源库, 将各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与保存, 确保各个教学专题都有一些重要的教学资源可供大家共享使用, 如教学案例、教学视频与音频、教学图片和表格、教学实物以及重要的教学数据等。在教学实践中, 贵师范精神是重要的教学案例, 教师通过收集视频、图片、文字、数据等资料辅助课堂教学, 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校凤凰涅槃的改制历史和由此激发出来的伟大精神, 从而使学生热爱校园、努力学习, 为学校争光。

3. 教学方法上的共享与实践

由于存在不同的学情和不同的教师特长与风格, 通过建设思政课课程群, 收集整理各位教师成熟且高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共享实现相互借鉴, 从而使一些成熟且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方法得到有效运用。

经过教学实践, 目前形成了一些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精品案例教学法、历史与叙事教学法、分组与分专题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结合各位教师的教学风格,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在教学实践中, 如以贵师院改制为典型案例, 将贵师院改制的背景、意义、困难、前景、成就等历史融入教学之中, 从而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

4. 学情上的共享与互动

在建设思政课课程群这一平台的基础上, 通过召开教学研讨会、学生座谈会, 任课教师可以及时分享和掌握学习动态, 从而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保障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特别是针对学情上的一些重大变化, 任课教师需要发扬校园精神, 积极主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认清和分析学情, 运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要渠道, 帮助学生端正态度与学风、树立正确的“三观”, 从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

(二) 在日常教育中弘扬大学精神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昭示着中华民族伟大新时代的到来, 而伴随着贵师院的乘风破浪, 校园精神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即以“四有”为主要内容的新师院奋斗目标和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贵师院全校教职工要发扬大思政精神, 在日常教育中继续弘扬贵师院精神, 铭记为人师表的校训, 爱校如家、做好师院人、讲好师院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继续谱写师院发展的新篇章。

(三) 利用网络宣传好大学精神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 大学生已然步入了自媒体时代。在国际互联网的建设和不断发展背景下, 百度、阿里、腾讯等网络平台日趋成熟, QQ、微信 (群) 、微博、贴吧等工具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 本着共建共享的理念, 高校党政部门和网络中心可利用上述工具在校园网络宣传好大学精神, 使学生受到这一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激发其内在动力。同时, 学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的宣教, 积极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确保网络安全有序运行。

(四) 开展以大学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知难行难、知易行难, 历来我国高校学生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现实表明, 大学生懂得理论相对容易, 但是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即做到知行合一, 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便是以课程群建设为平台指导开展大学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使大学精神得到传承、弘扬与践行,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得到提升。

四、结语

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 在共建共享理念指导下建设思政课课程群这一平台, 将大学精神融入思政工作, 实现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和根本任务, 是搞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而培养若干又红又专和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法宝, 更是新时期我国高校的神圣职责与光荣使命。

摘要: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特有标志, 也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与精髓。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 在共建共享理念的指导下, 以课程群建设为契机和平台, 将大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进而实现高校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与根本任务, 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共建共享,课程群建设,大学精神,立德树人

注释

11.贵州师范学院精神:人一之, 我十之;不甘落后奋勇争先, 锲而不舍不折不挠, 齐心协力艰苦奋斗, 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咬定青山不放松, 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22 .涂刚鹏 (2017) :大学精神的八大基本内涵—自由精神、独立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宽容精神和启蒙精神。

上一篇:分析数字化橇装增压集成装置的现场应用下一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