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学分制下教学管理的利与弊

2023-02-20

学分制是高校实施的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 用来计算学生学习量的教学管理制度, 它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 完善于19世纪的美国, 我国是1978年开始实质性的试行, 学分制的精髓是选课制,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课程、修业期限。学分制的优势在于培养学生模式的灵活性, 使得学生可以按个性发展, 有利于高校培养出高素质、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与以往实施的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相比,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1) 可以赋予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权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因素, 自主选择专业、课程、任课教师、上课时间、听课地点等。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促使学生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

(2) 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学分制学籍管理下, 学生有权选择任课教师, 学生的选课人数和出勤情况直接说明了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这样, 教师在竞争压力下, 就必须“以学生为本”, 改进教学方法, 从而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

(3) 可以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开展学习。学分制要求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使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 可以进行自学并申请免修, 提前获得相应的学分, 在优先修满学分的条件下, 提前毕业。目前, 我国高校修学年限一般多为3~6年。

1 目前我国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弊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深化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以适应社会的需求。目前高校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传统观念依然存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它强调共性培养出的都是统一的人才, 而忽略学生的智力以及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 学分制的实行不应只追求知识的积累, 而应重视学生个性素质的培养。

(2) 教学计划不完善。在教学计划中, 必修课比例偏高, 选修课较少, 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很小, 而且没有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出一套较为科学、系统的选修课系列, 在选修课开课条件、教师教学内容、考核方式、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方面都缺乏严格要求。

(3) 教学资源不足与选课范围狭窄。我国高校在1999年扩招后, 使得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导致了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 如课程时间安排、考试时间冲突, 好的课选课人数多、影响教学质量、实验设备紧张等。学生选课仅仅停留在选课的层面上, 部分选修课报名人数多, 而教师缺乏、教学设施不完善, 无法满足学生需要, 同时也有部分选修课因报名人数少而无法开课。另外专业课的选修, 其报名登记工作基本上以手工的方式在各院系进行, 学生也是在本专业可跨年级选课, 而没有进行跨专业选课。

(4) 学生盲目选课, 缺乏科学的指导。部分学生贪多求速, 到了学期中途又以各种理由要求, 退选或放弃某门课程, 有的学生可能选一些比较容易获得学分的课程, 根本不是从专业需要和拓宽知识面等方面考虑。

(5) 重修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学生无论哪门课程不及格, 均须重修, 才能取得学分绩点, 对于学生来说, 空余时间有限, 且来自不同的年级、班级甚至院系, 致使部分学生重修成绩反而越来越低, 重修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6) 学分制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下, 修业年限可长可短, 变为弹性, 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权, 自主选择课程, 自主选择任课教师, 自主选择上课时间, 自主选择学习进度等, 于是在学分制的实施过程中, 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如对于持续两学期所修课程累计达不到最低学分应采取的措施等。

(7) 教师的数量和素质, 影响了学分制的发展。学分制的改革是全体老师参与的改革, 实施学分制的关键是教师, 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近年来, 由于高校的连年扩招, 大部分教师疲于应付常规课堂教学, 无法有较多的精力去开设选修课, 这就导致有些学校的选修课, 开设的数量很有限, 质量也不高, 学生选修的课程对自己设计的成才目标有一定的距离, 甚至有些选修课程只是为了积累学分, 以达到毕业标准, 没有起到实行学分制的真正目的。

2 完善高校学分制下教学管理的对策

为了完善高校的学分制教学管理, 应充分发挥学分制在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 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笔者认为, 高校在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 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分制的教学管理。

2.1 要转变教育观念, 确立现代教育理念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提高对学分制的认识。实行学分制是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 也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及教育方法的改革。因为学分制管理是以选课制为基础, 允许自由选修, 进行目标管理, 实行弹性学制, 是一种能较好适应社会市场经济需要, 具有较完善竞争机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是带动全局性的重大改革, 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 以创新教育为核心,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从“重专业、轻素质”向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转变, 注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个性化教育, 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发掘学生的潜能, 注重调动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2.2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实行学分制必须与导师制紧密结合, 要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 在强调发挥学生主动性时, 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依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 合理地组织学生的知识结构。近年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已在导师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建立起对学生导师的培养、选拔、聘任、考核等一系列较完善的运行机制, 形成了“一对一”、“一对多”、导师组等多种指导模式, 保证了学生在选课、选专业、报考研究生、确定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有效指导。

2.3 完善教师挂牌授课制度

教师挂牌授课, 实行教与学的双向选择, 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及教学内容更新。但教师挂牌授课必须适合我国的国情, 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不能盲目地模仿。首先, 应根据学生培养方案确定各专业的课程, 并把课程按性质和特点归口到各教研室;其次, 根据教师所学专业和研究方向, 把教师归口到相应的教研室, 并规定教师授课的门数;然后, 在教研室内部对各门课程设立课程组;最后, 由各课程组的老师参与该课程的挂牌选课, 其他教研室的老师不得参与。这样, 既有利于教师术业有专攻, 促进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又有利于各课程的管理和发展。

2.4 严格考核制度

作为教学质量的验收和把关环节, 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学分制的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 加强学生的管理, 第一, 可以改革现有的课程考核模式, 引进更多更灵活的考试方式;第二, 在学生成绩评定方面给予教师更多的权利, 同时必须提高成绩评定的透明度;第三, 对各课程规定一个总的学分后, 再根据学生各课程成绩的高低实行弹性学分。

2.5 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

为了避免有的教师放松管理现象的出现, 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 必须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督;一要加强原有听课制度, 真正发挥听课制度的监督性;二要落实教学督导制度, 由退休的有资历的教师组成教学督导室, 不定期地进入课堂听课, 及时向教务处和教学单位反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并及时和任课教师交流, 加强对常规教学的监控力度, 同时也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三要进一步完善评教、评学制度, 广泛了解和征求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组织专家和学生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

2.6 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实施学分制, 必然给教学管理人员带来更大的工作量, 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是实行科学管理。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 使之有章可循, 同时, 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如学籍管理制度, 考试制度, 选课制度, 考勤制度。转变职能, 规范教学教务管理, 广泛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管理是未来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大趋势。针对高校基本情况, 开发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通过校园网, 实现学生网上选课, 网上查询本人成绩, 学校教师情况等一些学校综合信息, 还可以通过Email进行网上师生交流, 减轻工作负担, 简化工作程序, 提高工作效率。

2.7 推进学校管理制度的综合配套

推进学分制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加大改革和投入, 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 更需要教务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图书馆管理等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以保证学分制的有序实施。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既需要专职工作人员具有对学分制的深刻认识和研究, 又需要精于管理, 对教学工作有较高的管理造诣, 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纷繁庞杂的日常事物变得井然有序。

综上所述, 高等学校要结合目前高校各自的实际情况, 在教学管理中不断改革和完善学分制, 从而促进高校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它是一种尊重个人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是通过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去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分制是最能适应市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需求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

关键词: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徐辉, 季诚钧.大学教学概论 (第七章) .大学教学管理论.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4.

[2] 申继亮, 辛涛.教师素质论纲.北京:华艺出版社, 1999.

[3] 葆乐心.现代教育科学.高校学分制的实施现状及亟需改进的实质问题, 2004 (3) :58-60.

上一篇: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动态剖析下一篇:格哈德·里希特语言与观念